《人民日报》“给力”语用的失当性分析
《人民日报》“给力”语用的失当性分析
事物 的综合感受 ,其给 出评 判的背后有着复杂 多样 的判断
二 、《 民 日报》使 用“ 力” 人 给 一词 的失 当性
分析
虽 然 针 对 《 民 日报 》 使 用 “ 力 ” 词 的恰 当 与 否 见 仁 人 给 一
标准 。另外 ,“ 力” 给 的网络属性决定了它的“ 草根性” 平 民 、“ 性 ” 随 意 性” 、“ ,甚 至 带 有 几 分 “ 逆 性” 叛 ,如 “ 力 网 ” “ 导 给 的 倡 雷人文化 ,给 力生活” 。然而 ,“ 给力” 的这些特性却与 《 民,其他 报纸,甚至电视 台纷纷跟 风使 用“ 给
力” 不给力” 或“ 这一 网络语言 ,如 《 央行给 力货币政 策名义宽 《 民 日报 》头版标题 中的“ 人 给力” 二字 的使用为何会一 松实转紧缩》 ( P 创 2 、( I 5月新高食品给力 7 %》 抗通 胀工 C 4 、《 石 激 起 干 层 浪 ?为 何 会 成 为“ 闻” 新 ?综 合 看 来 ,主 要 是 以下 资是否 能“ 力” 给 ?》等报纸标题 纷纷 出炉 ,一 时间出现 了滥 几个原 因所致 。1 给力” . “ 一词 的网络热词属性 与 《 人民 日报 》 用 的现 象 , 引起 了 部 分 受 众 的 反 感 。 因此 对 《 民 日报 》 的 人 严肃严 谨的行文风格 之间的冲突性 。众所 周知 ,“ 给力” 的原 这一举动充满争议也就是情理之 中的事 了。 有生存 空间是网络 ,它不可避 免的带有 网络语言 的特性 。当 当然 ,总体 来看 ,“ 给力” 一词之所 以备受关注 ,是与 《 人 然不 同的网络语言之 间的特 性是有差异 的,单单从“ 力” 给 一 民日报 》本身在 国内的巨大影 响力密切相关 的。 词来 看 ,他具有高度浓缩 后的简洁性 。“ 给力” 一词是 网民对
说《给力》
说《给力》作者:周冬梅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07期互联网自1995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它就犹如一个造词的大工厂,大量的新词在网络的传播通道中产生,再经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运用与推广,迅速突破网络的使用语域,向社会生活空间全力渗透,继而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0年9月,网上开始盛传“给力”一词。
11月,一则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新闻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后,该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各类媒体乃至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实现了由网络新同向社会流行词的华丽转身。
今天,我们只要点击网页、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收发短信,“给力”的倩影随时都能碰见。
本文就借助该词不可阻挡的流行势头,对“给力”一词的词性词义及发展演变作出分析,并从传播学角度阐释其当下流行的原因。
一“给力”的词性词义分析(一)“给力”作形容词词义分析1事情达到或超出预期,很精彩、很棒。
如:(1)俄罗斯“海豚音王子”维塔斯、中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这两位绝对大腕,加上《蓝色多瑙河》的原唱维也纳合II昌团,这首批公布的演出嘉宾,真是太给力了!(《当代生活报》2010年9月lO日)(2)河北彩民喜中七星彩500万——“最给力”春节红包(《中国体育报》2011年2月1日)例(1)演出嘉宾阵容的强大完全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例(2)彩民中得500万大奖则大大超出了心理预期。
“给力”一词不仅反映了事情本身的精彩程度,还传达出当事人欣喜振奋的情绪。
2.政策或措施有效果、有力度。
如:(3)这种不给力的处罚只会有保障造假者的嫌疑,继续被公众口诛笔伐。
(深圳新闻网2011年1月12日)(4)八措施调控政策很给力住建部高压明年楼市(中国基金网2010年12月30日)例(3)说的是深圳市住建局对在保障房申请过程中涉嫌提供虚假信息的20位申请人发放了《行政处罚预告知书》,但这一处罚不仅不透明,而且也没有力度,收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
人民日报阅读理解答案
人民日报阅读理解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①前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②这让我联想到日前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这份报告中收录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字、热词和热语,即流行语。
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些流行语所代表的语言现象不过是一时的时髦,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
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反复申说了好多年——年年有流行语新冒出来,年年就有人老生常谈。
其实语言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在语言三要素中,又以词汇对上述变化的反映最为迅速、最为活跃。
因此,流行语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值得关注也值得研究。
③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有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指出:语言对社会有依附性,即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1977到1980年间我国集中出现的流行语拨乱反正、党纪国法、平反、冤假错案等等,就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之后经济改革启动,市场调节、关停并转、个体户、中外合资等一系列流行语又扑面而来。
流行语对社会变化感知的敏锐度与应变力是极为突出的。
④一些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
有时,人们对同一流行语的解读,会因立足点不同而产生分歧,甚至理解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会削弱它,反而能增加这些词语的张力。
比如山寨一词,最初源于香港,专指一些不正规的产品,是不正宗、不正统的意思,最先进入公众视线的山寨是山寨手机,之后出现了山寨建筑、山寨春晚等系列衍生品,人们也渐渐把山寨等同于盗版和侵权,但同时有人解释山寨为一种奢侈品趋向的妥协,是追慕的表现形式,还有人认为山寨闪耀着草根阶层的智慧——众多对山寨的解读,使得这个词的意义在使用中丰富起来,山寨文化,山寨现象甚至成了颇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命题。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最新版】目录1.引言:介绍人民日报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人民日报的语病案例2.1 标题的语病2.2 内容的语病3.语病的影响和反思4.结论:人民日报应该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引领社会风气正文【引言】《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官方报纸,它的报道和评论往往能够引领社会舆论和政策走向。
然而,作为一份如此重要的报纸,它在语言文字表达上却出现过不少问题,甚至出现过语病。
这不仅影响了其传播效果,也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讨论。
【人民日报的语病案例】2.1 标题的语病在《人民日报》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因为标题语病引发的争议。
例如,2019 年某篇报道的标题为《城市建设不能忽视“女性视角”》,其中“女性视角”一词的使用就引发了公众的讨论。
有人认为,“女性视角”这个词有性别歧视的嫌疑,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无需过度解读。
2.2 内容的语病除了标题,人民日报的内容也出现过语病。
例如,在 2018 年的一篇报道中,出现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兼职”的表述,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可以兼职的。
这种错误的表述,不仅误导了读者,也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社会争议。
【语病的影响和反思】人民日报的语病,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形象,也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作为一份权威性的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在语言文字表达上应该更为严谨,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同时,语病的出现也反映了我国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思。
【结论】总的来说,人民日报应该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引领社会风气。
这不仅是对自身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人民日报》一日60余处语病
《人民日报》一日60余处语病2008-06-04 17:38知识领航舰来源: 国家语委网一天偶尔翻阅《人民日报》,发现其中有些地方语言文字使用不够规范,如《建设新农村少搞“三个一”》“应按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灵活多样建出有特色和经济实用的农家新楼”就是一个病句,“按”字后面没有了下文,应在“因村制宜”后面加“的方针”几个字做“按”的宾语,或者干脆将“按”字删了也可以。
于是专门作了一次研究,这是2006年4月2日的《人民日报》,共8版,连标点在内大大小小竟有60多处语言不规范情况。
下面分类一一阐述。
一.句子成分残缺,结构不完整:8处在开拓农村消费方面,除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外(第2版“上接第1版”文章。
“开拓”与“消费”搭配不当,在“消费”后应加上“市场”二字,使作“开拓”的宾语截至当晚21时的统计,共有42人受轻伤,这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天花板、屋内物品掉落打伤,其次是惊慌撞伤,已经送往医院救治。
(第2版《台湾台东县地震造成42人轻伤》。
最后一句话太突兀,与前一句衔接不上,应在“已经”前面加上“受伤人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良所在的武汉军校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事教导团。
7月下旬接受**中央指示,乘船前往往南昌,准备参加南昌起义。
(第2版《王良》。
第二个句子缺主语,第一句话陈述的是“王良所在的武汉军校”,而第二个句子要表述的是“王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培育“学习性型”、“技术型”、“创业型”、“团结型号”农民(第4版《着力培养“四型”农民》。
“围绕”缺宾语,应在“新农村”后加上“的目标”)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上取得实效(第4版《整改立足“三个着眼”》。
“切实”缺宾语,应在“基层”后面加上“建设”)全县68个村完成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第4版《整改立足“三个着眼”》。
“完成”缺宾语,“建设”后面应加上“的任务”等)3月18日上午,福建福清市的吴姓农民因为临时急需用钱,拿着定期存单到福清市一拂路邮政储蓄所(第5版《小额质押贷款方便农民》。
流行语“给力”的语言学解析
流行语“给力”的语言学解析摘要:“给力”一词作为2010年度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在结构、语义和语法功能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面。
本文试图探讨“给力”的语言学特征,并分析其得以广泛传播的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因素。
关键字:“给力”“给+N”结构“V+力”结构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Powful”is the most popular buzzword in 2010.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yntactical features and the semanticfeatures of this word and analyze the linguistic reasons which cause this word so popular.Words:powful,N-structure, V-structure“给力”是2010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为广泛的流行语之一。
作为网络流行语,“给力”在构造上不同于以往流行语的音译(如“粉丝”)、谐音(如“稀饭”)、字形借用(如”囧”)、缩略(如“白骨精”)、词义引申(如“潜水”)、语法功能转移(如“雷”)、派生(如“蚁族”)或句法结构重组(如“被幸福”),“给力”具有双音节词的内部结构,同时在语法功能上、语义上又有其鲜明的特征,本文即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给力”的使用和构造特征,从而探寻其得以广泛传播的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基础。
一“给力”的语法特征1.1“给力”的用法极为灵活,它可以兼作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它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述语、定语、状语。
1.2“给力”可以用作形容词,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修饰,充当谓语和定语,有“棒”、“带劲”的意思。
如:这套装备很给力。
强大的字幕组,你们实在太给力了。
优惠不给力成交温吞水(《文汇报》2011年4月28日)2010年最给力的话题是什么。
1.3“给力”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表示“加油”、“用力”。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
案例一:歧义表达
人民日报在某一篇报道中使用了歧义的语言表达,给读者造成了困惑。
例如,报道中可能出现了模棱两可的词汇、句子含义不明确或者前后矛盾的表述,导致读者无法准确理解新闻内容。
案例二:文不对题
人民日报在某篇文章中,题目与内容不相关,无法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
这样的语病使得读者难以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也对读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案例三: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人民日报的文章中有时会出现明显的错别字或语法错误,这些错误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可信度,给读者带来困惑和误导。
这种语病使得读者对整个文章的可信度产生怀疑,甚至影响对人民日报整体形象的认知。
案例四:政治用语滥用
人民日报在政治报道中可能过度使用政治用语,使用了晦涩难懂的措辞,使得新闻内容难以被广大读者理解和接受。
这种语病使得新闻报道失去了简练明了的特点,反而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
案例五:信息不准确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准确的情况,比如错误引用数据、错误的人物事实或事件描述等。
这种语病给读者带来了误导和不准确的信息,影响了读者对新闻事件的正确理解。
新闻标题中成语误用案例分析
新闻标题中成语误用案例分析新闻标题是被广大读者熟知的,它既可以传达事实消息,也能够承载文字艺术性、文字艺术表现力。
然而,新闻标题也有一个缺陷:新闻标题中不少成语误用案例。
因此,对新闻标题中成语误用案例进行分析,对正确使用成语富有文字艺术色彩的新闻标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语误用情况新闻标题中成语误用案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义弊兼容型和拆字重组型。
义弊兼容型是指成语的义也不失,但其用字和原汁原味的成语有所出入,如“穿衣裳”误写为“穿衣衫”,“马蹄声”误写为“马踢声”;拆字重组型是指拆开成语拆字重组,如“探囊取物”误写为“探囊物取”,“此起彼伏”误写为“此伏彼起”,“山东疆”误写为“山疆东”等。
二、语误用原因新闻标题中成语误用案例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新闻写作者编辑过程糟心糟精,对成语熟义深浅不一的情况,往往容易出现各种拼写错误和义弊兼容的状况,使新闻标题中的成语出现误用状况。
此外,新闻写作者编辑也受到现行文化、媒体文化及语言风尚的影响,在使用成语时也出现不少误用行为,如此类形容词最好用成语“洋洋洒洒”,而不是“杂杂沓沓”;类似“担心”最好用“心惊肉跳”,而不是“心动肉跳”,这样的成语误用现象也是引发新闻标题中成语误用的诸多原因之一。
三、语误用的分析新闻的写作,容易出现成语使用上的误用,而这些成语使用的误用虽然不会影响文章的基本内容,但是会影响文章的色彩和表达效果,减少了新闻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其实,要想解决新闻标题中的成语误用,必须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即新闻写作者本身的语文水平、文字功底以及新闻文字表达能力上,必须下大功夫提高素质;此外,新闻编辑也需要严格审核新闻稿件,把成语使用的恰当正确校对一下,以保证新闻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质量。
四、结以上我们对新闻标题中成语误用案例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新闻写作者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成语,完善和充实新闻标题,使之更有文字艺术色彩,不仅能够提高新闻美观度,提升新闻传播效果,也有利于培养读者正确的语文素养。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官方媒体之一,其报道和评论通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但是,由于语言使用和表达的复杂性,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不当的用词。
下面列举几个人民日报中常见的语病案例,并提供相应的修正建议和说明。
1. 用词不当:原句:“虽然高强度的工作令人感到疲倦,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修正建议:将“令人感到疲倦”改为“使人感到疲倦”,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是主动的,应该使用主动语态。
说明:原句中的“令人感到疲倦”使用了被动语态,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使用修正后的表达方式更符合语境和语法规范。
2. 搭配不当:原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修正建议:将“环境污染问题”改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为“日益”通常用于形容程度上的变化,而不是问题本身。
说明:原句中的表达方式不够准确,修正后的表达方式更符合语境和语法规范。
同时,也提醒读者注意搭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语序不当:原句:“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电商领域。
”修正建议:将“越来越多的人”提到“加入到了电商领域”之前,因为修饰词应该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
说明:原句中的语序不恰当,修正后的表达方式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4. 成分残缺:原句:“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修正建议:在“我们国家”前面加上“国家经济建设”,因为主语应该明确指出是谁在做什么事情。
说明:原句中的主语不明确,修正后的表达方式更符合语境和语法规范。
同时,也提醒读者注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重复啰嗦:原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修正建议:将“尽自己所能”改为“努力”,因为“努力”已经包含了尽力而为的意思。
说明:原句中的表达方式重复啰嗦,修正后的表达方式更简洁明了。
总之,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媒体,在语言表达方面应该更加严谨、准确、规范。
同时,读者也应该注意阅读时仔细核对、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
人民日报 易错成语
人民日报易错成语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其文章中运用的成语准确恰当,值得我们学习和赏析。
比如,“差强人意”这个成语,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不是字面理解的不使人满意。
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这个成语被用来描述一些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总体上还算过得去的情况。
另外,“首当其冲”这个成语也容易被误用。
它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是首先去做某件事情。
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某个问题或困难最为突出,需要首先解决。
通过学习人民日报中的易错成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避免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出现错误。
同时,也能够增强我们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摘要:一、引言二、人民日报语病案例分析1.案例一2.案例二3.案例三三、语病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四、如何避免语病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掌握语法规则3.注重语言修辞4.引用权威资料五、结语正文: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深感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人民日报的语病案例为例,分析语病的产生及其影响,并探讨如何避免语病,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权威媒体,其报道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然而,在众多的报道中,也不乏语病现象。
以下我们将分析三个典型案例:1.案例一:在报道一则国内外新闻时,文章中写道:“据悉,某国总统奥巴马近日访问了我国,并与我国领导人进行了亲切交谈。
”这里的“据悉”使用不当,因为“据悉”表示“据消息来源”,而这里直接表述某国总统的名字,显得多余。
正确的写法可以是:“近日,奥巴马总统访问了我国,并与我国领导人进行了亲切交谈。
”2.案例二:在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中,写道:“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关停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
”这里的“关停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表述有误,因为“关停”是动词,后面应接名词,而这里使用了“一批”,导致搭配不当。
正确的写法可以是:“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关闭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
”3.案例三:在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章中,写道:“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并削减了部分学科的课时。
”这里的“削减了部分学科的课时”表述不清晰,因为“削减”的含义不明确,可以是减少课时,也可以是取消。
正确的写法可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并减少部分学科的课时。
”语病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如表达能力不足、语法错误、修辞不当等。
而这些语病会对文章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文章的质量。
为了避免语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的词汇量和准确的语感是避免语病的基础。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跟着《人民日报》学写作高分句式六“用…,用…”
【跟着人民日报学写作】高分句式六“用…,用…”一、【句式出处】用…,用…该句式出自《人民日报》之《铸牢军魂,为战育人》:“旗帜指引方向,信仰凝聚力量……他们坚持用理论武装官兵头脑,用心用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创新理论,帮助官兵在灵魂上‘补钙’、本事上‘升级’、血性上‘淬火’、品德上‘提纯’,引导官兵切实担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
”坚持用武装头脑,用心用情传播、传播、传播,帮助在上“补钙”、上“升级”、上“提纯”,引导。
连用两个排比手法,且短句频出,韵律和谐,朗朗上口。
二、【写作示范】可用于“赞颂乡村教师”的主题:乡村教师们坚持用先进思想武装留守学生的头脑,用心用情传播知识文化、传播高尚品德、传播爱与希望,帮助学生在学识上“补钙”、本领上“升级”、思想上“提纯”,引导广大留守学生向美向善。
三、【专题练习】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网友接连曝光大量童书内容及插图存在问题。
比如,淘气包马小跳的妈妈逼其学钢琴,但马小跳十分抗拒,便对同学发牢骚想要自杀;竞选班干部中出现了要请大家吃羊肉串、送礼物情节……杨红樱等人的作品因受到质疑而纷纷下架。
以上现象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儿童教育不应太“洁癖”,一味把孩子圈于象牙塔中未必是好事;也有人认为,儿童爱模仿又没有分辨能力,儿童读物必须慎重;还有人痛批市场运作下的图书市场只为赚取暴利,早已失却教育功能;更有人认为社会文化现象的痐疾不是下架或封杀就能解决的,社会应该营造良好氛围,家长应该善于疏导。
对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0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之所以有如此底气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中国拥有14亿最吃苦耐劳、最勤奋的人民,他们有着自己非常重要的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力量;是因为中国有社会稳定这个前提和要件为其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拥有更坚强的综合国力、基础实力和创新能力……读完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主张。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摘要:一、引言二、人民日报语病案例分析1.语句不通顺2.词语搭配不当3.语法错误三、人民日报语病产生的原因1.赶稿压力2.审核不严格3.编辑水平有限四、如何提高人民日报的语言质量1.加强编辑队伍建设2.完善审核制度3.提高作者的语言素养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具权威的官方媒体之一,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传达信息和社会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人民日报的一些报道中出现了语病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人民日报语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原因及提高语言质量的途径。
二、人民日报语病案例分析1.语句不通顺在新闻报道中,语句通顺、表达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人民日报的一些报道中出现了语句不通顺的现象。
例如:“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我国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这句话中,“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附加值”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语句表达不够流畅。
2.词语搭配不当词语搭配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恰当的词语搭配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
然而,人民日报的一些报道中出现了词语搭配不当的现象。
例如:“春节期间,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在这句话中,“营造”和“氛围”之间的搭配不当,应改为“为广大群众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3.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语言表达中最基本的错误,容易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人民日报的一些报道中出现了语法错误的现象。
例如:“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在这句话中,“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应改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三、人民日报语病产生的原因1.赶稿压力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记者和编辑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报道。
在赶稿压力下,容易出现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的现象。
2.审核不严格一篇报道从撰写到发布,需要经过多道审核程序。
然而,部分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把关不严,导致语病现象的出现。
《人民日报》上的几个病句
《人民日报》上的几个病句
今天,我们来谈谈“病句”。
病句是指文章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表达不清楚或者不通顺的句子。
在《人民日报》上,也有一些病句。
比如,有一句话是“政府要求,要求企业提高质量”,这句话中的“要求”出现了两次,显得
有些重复,不够简洁。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政府要求企业提高质量”。
另外,有一句话是“政府要求企业提高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这句话中的“质量”出现了
两次,显得有些重复,不够简洁。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政府要求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再比如,有一句话是“政府要求企业提高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这句话中的“质量”和“服务”出现了两次,显得有些重复,不够简洁。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政府要求企业提高产
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以上就是《人民日报》上几个病句的例子。
病句的出现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显
得拖沓、累赘,影响文章的阅读体验。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避免出现病句,以便让文章更加简洁、流畅。
总之,病句的出现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显得拖沓、累赘,影响文章的阅读体验。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避免出现病句,以便让文章更加简洁、流畅。
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我们的思想,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
人民日报语病案例【最新版】目录1.引言:介绍人民日报语病案例的重要性2.人民日报语病的表现3.语病的影响和原因4.如何避免语病的发生5.结论:总结全文,强调避免语病的重要性正文【引言】作为我国的官方喉舌,人民日报一直以其权威性、严肃性和严谨性受到广大读者的信任和尊重。
然而,在这样一份重要的报纸中,有时也会出现语病,这不仅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还可能误导读者。
因此,研究人民日报的语病案例,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语病的表现】人民日报的语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语搭配不当:例如,“提高认识”应为“提高警惕”,“增强信心”应为“坚定信心”等。
2.句式杂糅:例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应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
3.主谓一致错误:例如,“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应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语序混乱:例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
【语病的影响和原因】语病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还可能误导读者,损害了人民日报的权威性。
语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写作人员的语言功底不扎实。
2.写作时过于仓促,没有进行充分的审稿。
3.对一些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存在偏差。
【如何避免语病的发生】为了避免语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语言学习,提高语言功底。
2.写作时注重审稿,充分考虑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遇到不确定的词语和句式,及时查阅资料,确保正确。
【结论】总之,避免语病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保证文章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总结的6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第一个就犹豫了
《人民日报》总结的6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第一个就犹豫了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快和孩子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算算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 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 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人民日报易错成语
人民日报易错成语【最新版】目录1.引言:介绍人民日报发布的易错成语列表对于提高中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2.列表中的常见易错成语及正确用法3.如何避免在使用成语时犯错4.结论:强调正确使用成语对于提升写作能力和体现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正文【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成语来表达某些特定的含义,以增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在使用成语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为此,人民日报发布了一份易错成语列表,旨在帮助大家提高中文写作水平,避免在使用成语时出现尴尬的错误。
【列表中的常见易错成语及正确用法】人民日报发布的易错成语列表中包含了许多我们在日常写作中容易出错的成语,例如:1.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让人满意,但仍有不足之处。
容易误用为“不满意”。
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
常被误用为“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
3.不以为然:表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常被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在意。
4.今不如昔:指现在不如过去,多表示对世事的感叹。
常被误用为“今非昔比”,指现在比过去好。
【如何避免在使用成语时犯错】为了避免在使用成语时犯错,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勤查字典:遇到不确定的成语,及时查阅相关工具书,了解其正确的用法和含义。
2.多读书、多写作:通过阅读和写作,不断积累成语,加强对其用法的理解和记忆。
3.学会正确使用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注意固定搭配:许多成语有固定的搭配,需要注意不要随意改变其搭配方式。
【结论】正确使用成语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彰显个人修养。
试论新闻用语的准确性
试论新闻用语的准确性[新闻的语言问题,是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认真推敲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所有编辑记者必备的一种职业技能。
遗憾的是,现在新闻用语中,值得推敲的地方颇多,甚至有些报道用语、用词上有脏话,使人看了很不舒服。
报纸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民的教科书,用语更应讲文明。
读者从中不仅获知消息,同时也从报纸上学知识、学语言。
所以,新闻语言问题,不仅应当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而且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五十年代初,《人民日报》曾专门就语言问题发表过社论,题目是:《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如果我们新闻的语言是纯洁的和健康的,对整个国家、全体人民就是一种天天见面的榜样。
如果新闻的语言充满空话、陈语、套话,八股味很浓,或者杂、乱、脏、差,那就会给广大群众、给实际工作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现代汉语的词汇是极其丰富的,表示同一个意思可用的词语很多,记者和编者一定要注意词性、词义与感情色彩。
如果一个应带褒意或尊称的地方,你用了一个带贬意甚至比较粗俗的词语,那就会伤了读者和被报道对象的感情,同时也显出报纸不够文明。
2005年,篮坛老帅蒋兴权因一家晚报称呼他为“骨灰级教练”而大发雷霆,由此引发一番争论,有人认为“骨灰级”的称呼源于网络游戏“传奇”,骨灰级是相当高的级别,是对玩家的一种极高认可,因此,使用“骨灰级”称呼蒋兴权是对他的一种尊重。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骨灰级的称呼源于网络游戏,使用范围毕竟比较狭窄,而晚报作为平面媒体,使用这样的词汇容易让大多数读者在理解上产生歧义。
从“骨灰级”事件来看,尽管此用语在某个范围内有表达极高认可的含义,但是在汉语语言环境中,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对骨灰的理解是死人燃烧后的灰烬,即使是不算是侮辱性的比喻,也该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
有的媒体在对农民工、女性、外地人的报道中存在着“歧视性语言”,使人看了很不舒服。
例如一条题为《农民致富跳龙门高升成了城里人》的消息,新闻素材不错,可是其用词“高升”却似乎有弦外之音,农民办了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就是“高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给力”语用的失当性分析作者:吴杰霞来源:《今传媒》2011年第08期摘要: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中使用网络热词“给力”作为新闻标题,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大唱赞歌者有之,质疑反对者亦有之,俨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媒介事件”。
时至今年,此事虽已告一段落,但对其进行事后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有必要的。
笔者将结合《人民日报》特殊的中央机关报性质,以及网络语言的特性,从媒介语言使用的角度,分析“给力”语用的失当性。
关键词:《人民日报》;给力;失当性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054-02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使用了网络热词“给力”作为新闻标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人民日报》此举,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大唱赞歌者有之,质疑反对者亦有之,俨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媒介事件”,学界也陆续出现了关于这一事件的一些理论文章,如《给力从网络走向社会》、《从顺应论角度探讨网络新词“给力”在媒体中的广泛使用》、《给“给力”再加一把力——兼谈媒体语言》、《跟风滥用“给力”,不给力!》、《“给力”泛滥》等等。
但至今仍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笔者将结合《人民日报》特殊的中央机关报性质,以及网络语言的特性,从媒介语言使用的角度,分析“给力”语用的失当性。
一、“给力”在《人民日报》的运用引起多方关注的原因《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的“给力”二字的使用为何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何会成为“新闻”?综合看来,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所致。
1.“给力”一词的网络热词属性与《人民日报》严肃严谨的行文风格之间的冲突性。
众所周知,“给力”的原有生存空间是网络,它不可避免的带有网络语言的特性。
当然不同的网络语言之间的特性是有差异的,单单从“给力”一词来看,他具有高度浓缩后的简洁性。
“给力”一词是网民对一事物的综合感受,其给出评判的背后有着复杂多样的判断标准。
另外,“给力”的网络属性决定了它的“草根性”、“平民性”、“随意性”,甚至带有几分“叛逆性”,如“给力网”的“倡导雷人文化,给力生活”。
然而,“给力”的这些特性却与《人民日报》惯有的严肃、严谨的整体行文风格格格不入。
这种冲突性自然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2.《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重要性和显著性。
人民网曾发文明确指出:“头版头条是党报塑造报纸影响力和特色的关键,是办报水平的重要体现。
党报头版头条的选择首先要注重头版头条的价值取向,即突出导向性、权威性,突出典型性、思想性,突出指导性、服务性。
”[1]《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的重要性、显著性、权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为了人们竞相告知的新闻也与头版头条的特殊位置有关。
3.微博等网络渠道的参与,将这一消息当作新闻迅速传播开去,扩大了传播范围。
2010年11月10日的《人民日报》电子版刚一上线,其头版立即被众多网友截屏转发到微博。
对于众多网民来说,当自己的常用语“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当然是一件让人兴奋的的事,也乐于传播和议论。
这就在第一时间把这一消息传播给了很多人,很多甚至平时跟本不看《人民日报》的人都通过微博,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一情况。
4.各媒体纷纷模仿,出现滥用“给力”、“不给力”的现象。
“给力”一词本来在网络中已经广泛使用,但出现井喷式的运用还是始于11月10日《人民日报》将其作为头版头条的标题之后。
由于《人民日报》的党性决定了其权威性,因而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报纸,甚至电视台纷纷跟风使用“给力”或“不给力”这一网络语言,如《央行给力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CPI创25月新高食品给力74%》、《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等报纸标题纷纷出炉,一时间出现了滥用的现象,引起了部分受众的反感。
因此对《人民日报》的这一举动充满争议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当然,总体来看,“给力”一词之所以备受关注,是与《人民日报》本身在国内的巨大影响力密切相关的。
二、《人民日报》使用“给力”一词的失当性分析虽然针对《人民日报》使用“给力”一词的恰当与否见仁见智,并无定论,但在笔者看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标题中使用网络热词“给力”是一种失当性的媒介行为。
(一)“给力”的使用不利于媒介发挥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众所周知,媒介是推广使用标准语言的示范窗口,也是人们学习规范语言的重要途径。
媒介与语言规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和丰富语言规范;二是向社会传播语言规范。
[2]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是语言文字的主要承载体。
“社会语言学家陈原指出,把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用信息有效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叫做语言的净化或者称之为语言的纯洁化。
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大众传播媒的依赖于信任,使得媒介语言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语言使用的纯洁性。
一般来说,报刊主要影响书面语,广播电视主要影响口语或书面语的口语表现形式。
”[3]因此,使用和推广规范的语言文字是报纸等传播媒介的内在要求。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与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并列为中共官方三大喉舌的传媒。
作为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经过60多年的发展,虽然在版面设计等方面经历了诸多变化,但是其党报性质决定了其行文风格的严肃性、严谨性,在遣词造句方面特别是头版的新闻中尤其讲究庄重性。
在多年的办报过程中,《人民日报》不仅践行着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而且还曾多次发文强调语言文字的规范性问题,如2000年11月2日的《人民日报》就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努力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2003年11月12日则发表了《报纸标题应规范》的文章,指出:“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或者其他媒体,都应该做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表率,既对受众负责,也对自己负责,这样才能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2005年9月29日发表了《规范网络使用语言》,明确指出了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问题。
2008年12月9日的《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人民论坛的一篇文章《网络语言与语言规范》,指出:“媒体要做语言规范的表率,媒体承担着传播语言规范的功能,应通过加强自我规范,从而对全社会起到积极引导和示范作用。
”不难看出,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人民日报》一向倡导的。
然而,“网络语言是如今在网络交际中流行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
由于互联网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与虚拟性,使得其语言表达往往经济、简洁、灵活、个性;而且备具语境性、情感性、诙谐性与口语化的特征。
[4]网络词语诞生并流行与网络空间,具有诸多不同于传统语言的属性,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其规范性才能确立。
一些随意性、不确定性网络语言的滥用,给语言符号正确的书写、推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给力”一词的“网络出生”注定了其随意性,调侃性,以及娱乐性,甚至带有几分“叛逆性”,是网民对一事物的综合感受,他具有高度浓缩后的简洁性,网民给出“给力”或“不给力”的评判的背后其实有着复杂多样的判断标准,其意义并不是十分明确。
在头版头条的标题中使用这样一个网络热词,与《人民日报》原有的严谨风格特色相冲突,无疑会消解《人民日报》的严肃性和庄重性,而且与《人民日报》多次发文对使用和推广规范的语言文字的倡导相背离。
因此,《人民日报》对“给力”的使用是不恰当的。
(二)《人民日报》的权威性、示范性也要求其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作为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都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人民日报》的言论、观点已经超越了报纸本身,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即官方的、主流的意识形态,其一举一动都会带有示范性效果,使用规范的语言是《人民日报》的内在要求。
自《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中使用“给力”这一网络热词后,被部分人理解为官方对网络语言的认可和推行,这样的理解除了促进“给力”、“不给力”在网络上的流行外,还引来其他传统媒体的跟风模仿,甚至出现“给力”一词的滥用。
因此,此举绝不是《人民日报》的一位编辑所说的:“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标题而已。
我们不必神经过敏,大惊小怪”[5]这么简单。
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彰显了《人民日报》的强大影响力,但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报,《人民日报》在语言的使用上一定要规范,否则难保其他媒体在使用一些不规范的网络词语时以《人民日报》为“挡箭牌”。
从这一点来看,《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中使用“给力”一词是也是不合适宜的,至少目前是不合适的。
(三)从传播效果看,“给力”一词的运用并没有促进新闻内容的有效传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样一个新闻标题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但是人们的关注点并不在于这篇文章所要传达的主体内容,而是《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中使用了“给力”这一现象。
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给力”的使用已经喧宾夺主了,并没有促进原有新闻信息的传递,因此,可以说“给力”的使用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成功的,这个标题也是一个失败的标题。
另一方面,“给力”是网络热词,网络中的网民们可以娴熟的使用这一词语,但是,《人民日报》的读者却未必都是网民,也就是说,作为广大的《人民日报》的读者并不与熟悉“给力”一词的网民重合。
这样一来,对于不熟悉“给力”一词的网民或非网民的《人民日报》的读者而言并不能很好的理解“给力”一词,当然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文将要传达的信息了。
具体形象、简洁生动、准确鲜明、通俗易懂是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所有以社会普通大众为传播对象的媒体都应该遵循和体现这些传播原则。
“给力”作为网络热词,虽然具有很多的受众,但无可置疑的是,“给力”只是社会上部分人使用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行话”性质,不仅语意模糊含混,而且并不通俗易懂,无法达到准确传播信息的要求。
该词在《人民日报》上使用后引起人们对其语意的猜测和议论就是明证。
因此,笔者认为《人民日报》“给力”一词的使用是一次不应有的失误。
参考文献:[1] 陈强.着力选用好党报的头版头条[J].新闻战线,,2 003(3).[2] 姚喜双,郭龙生.媒体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5] 王建珂.跟风滥用“给力”,不给力![J].青年记者,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