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后皈依的圣光——从《棘心》看文学与宗教
从原型理论看_棘心_的宗教意识
收稿日期 :2009-08-22 作者简介 :陈由歆(1973-),女,辽宁沈阳人,博士生,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24 -
2009年第4期
陈由歆 :从原型理论看《棘心》的宗教意识
同:在西方表现为圣母、十字架,基督教和天主教中 的圣母玛丽亚在英语中的名字直译为圣处女,上帝 借助她孕育出了耶稣,并让他成为代替人类赎罪的 祭品,与圣父、圣灵、圣子相比,玛丽亚在圣经故事中 介于神和人之间。“母亲”原型具象在东方多表现为 土地、家园,我国历史上有女娲抟土造人与伏羲结为 夫妻繁衍人类的传说,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向 地母祈求丰收的祭拜习俗。晚清接受西方教育的知 识分子开始用“父亲”原型代表一种固有的抽象的 权力制度,而伴随现代化进程出现的“民族国家”这 一全新观念则由“母亲”来指涉,“母亲—土地—家 园—国土”,成了一条明晰的意识链条。
苦难崇拜
。
一
种 非 常 独特 的 阅 读 体
,
验
^
?
正理
。
但 这种 苦 难 崇 拜 的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厌恶
,
就 好像看 到 了 不 该 看
。
,
对 方 越 不 是 东 西 牺 牲起 来 就
.
慧 半 癫 狂 的 芳 到 《 生 活 启 示 录 》 里 的 闫 似 乎 时 V V 妮 都 是 这 样 每 次 看 完 这 些 同 时 又是活 生 生 的 刻 挣 扎 着 要 从 书 里 跳 出 来 电 视 剧 我都 觉 得 自 己 变 坏 了 其 魔 点 儿 因 为 越 看越 觉 得 还 他 的 文 字是 有 魔 力 的 是 当 坏人更 划 算 力 之 大 迄 今 为 止 我 在 小 说 我 可不 愿 ^ 家 里还没 见到 第 二 个 我 现 吃 3 9 集 的 苦 到 第 40 集 才 次 读 完 《 罪 与 P 让 坏 人 抱 着 哭 在 还 记得 第 把 我对不 』 更 你 然 当 这 是我 庸 俗 了 罚 》的 情 景 夜 半 深 窗 外 住 不 合上 书 本 的 时 候 中 这 些 电 视剧 片 黑暗 我 瞧 上 陀 点 肉 就 从 心 被 妥 我 思 夫 斯基 吸 引 刚 惊 跳 像 耶 有 场噩梦里醒来 但 又 忍 不 住 但 是 仔 细 想 来 这 些 电 视剧 心 小 不 妥 担 是 妥 的 说来 就 想找 他其他 的 看 看 陀 思 耶 夫 斯 基 陀思 耶 夫斯 基苦 难 场 噩 梦 是什 么 不 是 人 们 太 苦 难 了 而 是担 下 崇拜 的 低幼 版 么 ? 刘 慧芳 不 心 人 们 苦 难 得 太庸 俗 他的 小 说 虽 然 让 我 着 人要 就 是 索 尼 雅 的 世 俗化 身 么 ? 迷 我 却很 少 推 荐 别 人 看 因 配得 上 自 己 的 苦 难 在很 但 无 论 哪 种 版 本 的 苦 难 崇 这 简 直是 为 我 想 来 想去 还是觉 得他的 多 受 苦 的 人 眼里 拜 本质 上 都 是 种 退 却 既 不 如 相信 小 说过 于 病 态 在 我 看 来 最 开 玩 笑 受 苦就 够 倒 霉 的 了 然 无 法 战 胜 苦 难 既然无 这 是对 自 我 的 考验 病 态之 处 就 是 他 对 苦 难的 迷 还 要 配 得 上 自 己 受 的 苦 我 法得 到 幸 福 在 恋 苦 难 对 陀 思 妥 耶 夫 斯 基 配 不 上 要 不 拿 给你 配 ? 毛 姆 幸 中 不如 不 面 汇 论 上 夫 基 获 德 词 写 越 既 来 说从 不 是 陀 思妥 耶 过 篇 斯 的优 然 感 个负 得道 他 是 个 最世故 不 过 无 法打 倒 伤 害 我 的 人 不如 苦 难是 高 尚 的 伟 大 的 甚 至 的文章 是 的英 国人 相 信 我 是在 为 他 们 做牺 牲 种接 近 于神 性 的 存 在 对 俄 罗 斯知 识分 按 照他 的 说 法 这样我 不 用 再憎 恨你 了 因 子 的 苦难 崇 拜 非 常 困 惑 就是人在 苦 毛 地 正 以 认 可 苦 为 说 识 经 而 上 本 姆 驳 也 帝 罗素 多 少有 难中 我 难 苦难 反 鄙视 你 点 沾 沾 自 喜 地说 过 并 不 能 提 升 人 类 的 精神 境 不 再是 种 需 要被 医 治 的 疾 自 己 生 当 然 有 个 别 人在 苦 难 中 活 的 三 大 动 力 是对知 识 的 追 界 病 它成 了 种 独特 的 优 势 表 现 出 很 高 尚 的 胸 怀 但 那 看 到 有 人 走 向 黑 暗 浅 对 爱 的 渴 望 和对苦 难 的 求 怜悯 薄 的 毛 姆会叫 喊 给 他造 要是 陀 思妥 耶 夫斯 基 是 因 为 他本 来就是那样 的 苦 难 有 什 么 好 崇 拜 的 呢 ? 个 灯 笼 吧 深 刻 的 陀 思 妥 耶 人 听 见这 话 定 会嗤之 以 鼻 苦 难 应 该 被 消 除 而 不 是被 崇 斯 会 美 好 你 个 养尊 处优的 英 国 爵 地 他 赞 夫 基 匍 匐在
浅谈果戈理的宗教思想
浅谈果戈理的宗教思想论文关键词:果戈理;宗教思想;东正教;博爱;拯救;先知论文摘要:果戈理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但学界对其宗教思想知之甚少。
研究果戈理的宗教思想可以更加深入理解他和他的文学作品以及俄国当时的哲学、文化思想。
果戈理是俄国文学中具有双面影响的作家,他前半生的作品主要描写现实生活,后半生作品的主题却是宗教。
有人指出:“毫无疑问,在果戈理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世界观的某些方面在创作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体现。
这首先说的是从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吸引他的宗教道德思想。
”一、果戈理宗教思想的形成宗教思想影随果戈理一生,也就是“宗教救世主思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果戈理现实主义创作高潮时就具有了。
在用宗教观点解释某些艺术问题时(《俏佳人》),在诸如《圣约翰节前夜》和《可怕的复仇》这样一些作品里描写各种虚幻象征形象时,这些思想都有所体现。
不过,这些思想在果戈理的艺术作品里并不占据重要地位。
在他后期政治论作品中,它们才开始占有优势”。
他的宗教思想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因素:1.家庭、学校的影响果戈理出生于乌克兰,母亲则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笃信宗教。
“宗教在果戈理家里占有重要地位。
……他们不顾常年的经济拮据,开始兴建教堂……”,除此之外,他居住的小俄罗斯自古以来就笃信宗教。
这些,使果戈理从小埋下了宗教思想的种子。
果戈理在小学读书时,就已经诵读圣经和各种法则。
中学时已有神学必修课程,如“教义问答”和“圣经诠释”等。
这些宗教教育的灌输,使果戈理从少年时代起就有了宗教信仰理念。
1825年,当他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祝福你,神圣的信仰!我只能从你那里得到安慰,也只有你能消除我的忧伤。
”这封信里反映出了他的宗教信仰。
宗教学校的系统训练使果戈理心中的宗教思想种子开始发芽。
2.欧洲的现买追问果戈理在欧洲生活了14年之久,对欧洲的一切都很着迷。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果戈理发现欧洲“到处是思想的暗示,就是没有思想本身,到处都是半成品和快手,整个民族只是漂亮的小装饰,不是伟大的画面”。
朝圣的心路读后感
朝圣的心路读后感年前,当我徜徉在孩提时代的时候,我还依稀记得:草长莺飞的清明时节,我的父亲,总要带我踏着布满荆棘的山路,祭奠我的祖先。
那种感觉,在那时的我看来,总是说不清道不明,但心中怀揣那种心情却让人难以释怀。
这让我相信世界上有那么一股力量,它无形却暗藏能量,它让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而这种我现在知道被称作信仰的力量,之前还被我当做是宗教或者类似神明的产物。
周国平先生的哲学散文集《朝圣的心路》,字字珠玑,醍醐灌顶,让我如若新生的婴儿,方才感觉到无尽的光芒。
关于信仰,我一直偏执地认为只有形如守望或者追求的字眼才能与之相匹配,守望自由、追求光明总是严肃而神圣的。
我不知对错与否,我很难否定这样的想法,这让我直到今日,依然坚信这个想法具有存在的价值。
任凭思绪车马星空,我总是想起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那个主人公,他是被学校开除的中学生,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愤世嫉俗,他厌恶这尘世平庸的一切。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一无是处的不良青年,却有着伟大的理想:他想象悬崖边有一大块麦田,一大群孩子在麦田里玩,而他就站在悬崖做一个守望者,专门守护着孩子防止他们掉下悬崖。
主人公的理想,更是一种信仰,今日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在悬崖边的麦田里玩,麦田的有童趣和纯真,悬崖下是空虚和物欲的深渊,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怎么能够守护人类的未来。
帕斯卡尔说:人是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去王位而悲哀了。
周国平先生在《朝圣的心路》里对此作出了进一步解释:人的高贵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而这种精神生活,在我看来,便是我们的信仰。
有人质疑信仰存在的必要,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根据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的传统,每个人的存在都由肉身生活和灵魂生活,两者分别对应动物性和神性。
一个怀疑信仰的人,对自身就是一个怀疑。
信仰无疑使人高尚。
一个有信仰的人,首先便是有所敬畏。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爱情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但却不能不相信神圣。
在有信仰的人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人格与尊严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
悲壮的安慰——从张承志作品中解读作者信仰
悲 壮 的安 慰
— —
从 张 承 志作 品 中解读 作 者 信 仰
马婷
( 西北 民族 大学 文学 院,甘肃 兰州 70 3 ) 30 0
摘要 : 张承志的信仰来源于对北方诸族底层 大众的 生命 力的
认 同 , 重 要 的 是 哲合 忍 耶 悲 壮 历 史 对 他 的 震 撼 与 折 服 , 得 作 更 使
堡 。他们在 陶醉 中跳 了崖 , 尸体一层层填着深陡的沟壑。没有人 反抗 . 在礼拜 中被 杀是舍西 德的高 品 , 何况 在尔德节 这样神圣 时
刻 。 ② 的 , 这样 神 圣 的时 刻 , 们 用 自 己 的 生命 见 证 了 自己 ”是 在 他
1哲合 忍耶与《 心灵史 》
张 承 志 从 小 生 活在 汉 文 化 气 息 的 北 京 , 在他 心 中 , 母 的礼 祖
文献标识码 : A
《 心灵史》 无 不感 觉 到一 股浓 浓 的血 腥 味和 一种 强 大 的力量 。 ,
文 本 中有 这 样 一 段 记 载 : 隆 四 十 九 年 , 合 忍 耶教 徒 起 义 军 在 乾 哲
文章 编 号 :17 2 l( 00 0 02 0 6 3— 1 1 2 1 )7— 0 6~ 3
中期作品《 心灵史》 黄泥 小屋》《 牧场》 荒芜英 雄路 》 清洁 《 金 《 《
的精神》 等作品 中都 体现 了他 心灵转 变的轨 迹。本文 以将 以张 承志对哲合忍耶的血泪史 的解读 , 底层 民众 的关怀 , 精神 家园 的 追寻三个 方面对他 的信仰进行分析 。
且 心已经充满着圣洁 , 他们 一排排 一堆堆地倒 下 , 水淹满 了破 血
石积堡过尔德节 , 回族 的这个节 日中, 在 礼拜是非 常隆重的。礼 张承志皈依伊 斯兰教是 受 了中国哲合忍 耶的历史 的遭遇 的 震撼 。 而导致 自己身上潜在的伊斯兰血质的复苏后 而皈依。他 的 拜 中他们如果没有任何反抗而被杀 , 那他们得到 的后世报酬将 更 丰厚 。然而官兵刚好利用 了这点 , 全体跪满 的多斯达尼念起 当“ 来了, 浊哑代码声音伴 着屈 辱 的啜泣 , 官兵大 砍杀 , 痛加 歼戮 ’ ‘ ‘ 箭如雨 ’ 而忏悔 的讨 白声不理睬他们 。不仅 ‘ 枪 . 手无器械 ’ 而 ,
说三道四论《棘心》——苏雪林《棘心》研究批评及新探
说 三 道 四论 《 心 》 棘
— —
苏 雪林 《 心》 究批 评 及 新 探 棘 研
黄 敏
2 64 ) 3 0 1
( 阳师范学 院文学 院, 阜 安徽 阜 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要 : 作为“ 四” 五 新文 学的开拓 者之一 , 州女作 家苏雪林应 该在 现代 新 文学 史上 有一 席之地 。本 文主要 对 徽
其 自传体小说 《 棘心》 究 中出现的 问题提 出批评 , 研 并从 心理学角度 对《 心》 棘 文本进行 重新解读 , 探讨 《 棘心》中常
被提 及但 未深入研 究过的伤感情 绪及其 产生的原 因, 最后通过对《 心》中“ 棘 不安全 感” 进行分析发现 虽然苏雪林的
写 作 触及 到 了人 类 的 共 性 , 也 遗 憾 地 发 现 她 缺 乏 揭 示人 类 生 存 本 质 的 能 力 。 但
评, 试从 心理 学角 度 深 人 分 析 《 心 》 的“ 感 主 棘 中 伤 义 ” 以期更 准 确判 断《 心 》 , 棘 的文学 价 值 , 为其进 行 文学 史定 位不 无益 处 。 《 棘心 》 究 回顾 研 《 心》 棘 以第 三 人 称 讲 述 了 一个 生在 中 国政 局 蜕变时代 , 饱受 五四思潮影响 , 国求学遭遇感情 出 挫折 皈依天 主教 却无 法 获 得 心灵 平 静 , 最后 回归 祖 国 的知识 女 青 年 杜 醒 秋 的一 段 人 生 历 程 。小 说 虽 采取 第 三 人 称 叙 述 , 因 作 品 具 有 较 浓 的 自传 色 但 彩, 发表后 不 久评 论 者 阿 英 便 以 此 文 为 主 要 材 料 , 结 合散 文集 《 天》 察 作 家 , 为她 的生活形 态 和 绿 考 认 其他 女作 家 一 般 无 二 , 第 一 , 活 在 母 爱 的 抚 育 “ 生 里; 二, 第 生活 在 自然 的 陶 醉 里 ; 三 , 活 在 狂 热 第 生 的恋爱里 ” 。当代 研究者 中也不乏持 相 同观 点 者 。徐岱认 为 : 以一 种永 远 依 恋 于母 亲 的童 心 , “ 来 咏叹来 自于母 亲怀 抱 的那 种 永 恒 而 无条 件 的 爱 , 它 构成 了 这 部 作 品 的 美 学 底 色 , 是 其 诗 意 之 所 也 在 。 孟 丹青 指 出作 为 “ ” 闺秀 派 ” 的代表 作 家 , 苏 “ 雪 林 的早期 文 学作 品 和 冰 心 一样 , 笔 触 与情 感 寄 将 托投向圣 洁 的母 爱 , 漫 的童 真, 满 生机 的 自 烂 充 然 ”4 _ 。更多研究者注意到《 J 棘心》 中呈现 出的矛盾 和冲突的一面。苏琼认为 以小说《 棘心》 为代表的 苏雪林创作于 2 0年代 的作 品, 体现了五四运动前后 女 性知 识分 子 的 一 种 生 存 状 态 , 转 于新 与 旧 、 辗 进 步与保守、 现代与传统之 间, 她们 的身心常常处于 悖离之 中 。梦花说 《 棘心》 真实而细腻地描写 了 女 性 知识 青 年 在 成 长 过 程 中 遭 遇 的种 种 矛 盾 和 困 扰, 五四新思潮和传统文化在她身上发生了激烈冲
黄敏-苏雪林棘心之伤感主[1]..
苏雪林《棘心》之伤感主义研究黄敏(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内容摘要: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徽州女作家苏雪林应该在现代新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
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棘心》中的伤感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棘心》中“不安全感”进行分析发现苏雪林的写作已触及到了人类的共性,但也遗憾地发现她缺乏揭示人类生存本质的能力。
关键词:苏雪林;《棘心》;“伤感主义”;“不安全感”苏雪林,笔名绿漪,一八九七年生于浙江瑞安,祖籍安徽太平县,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于台湾病逝。
台湾文学界这样评价苏雪林:她的声誉之著,学养之深,成就之围和影响之大,恐怕要以“矫然独步”或“首屈一指”来为她而群相推许吧。
就苏雪林在文学史及学术史的成就地位,这一评价基本属实。
但对这位早年在新文学史上曾与冰心齐名,被并称为“闺秀派”的徽州女作家,很长一段时间大陆知之者与研究者不多,其声誉远不及冰心。
20世纪末出现的现代文学考古热,苏雪林充满争议及富传奇色彩的一生成为研究者们的兴趣焦点。
而其自传体长篇小说《棘心》也成为最被关注的一部作品。
《棘心》以第三人称讲述了一个生在中国政局蜕变时代,饱受五四思潮影响,出国求学遭遇感情挫折皈依了天主教却无法获得心灵平静,最后回归祖国的知识青年杜醒秋的一段人生历程。
三十年代阿英就曾对《棘心》和她的散文作品《绿天》创作进行分析研究,肯定苏雪林的文字技巧是好的,甚至有苏雪林打破“美文不能白话文的迷信”的溢美之词。
苏雪林的文字功力的确不俗。
顺手拈来:开窗一望,一座十几丈高的青山,几乎伸手可以摸到,流泉响于几席,松影绿压屋檐,清幽绝俗。
她不但善描摹景物,也善描写心理。
如写醒秋因失恋而入教:“正如一个人置身洪炉之侧,热不可耐,忽然看见前有一个水潭,便不顾水的深浅,踊身向潭里一跳。
初入水的时候,万热皆消,浑身清凉,原像换了一个世界。
但过了一些时候,便觉得潭里的水太冷,冷得沁肌透骨,非爬出来,便有生命的危险似的。
《棘心》的“寻夫”主题发现及其根源探析
与 秦风 恋爱 的失 败一 定 程 度 上可 被 视 为 “ 寻找 男 子汉 ” 中 的挫 折 插 曲 , 也 可 被 视 为 是 为 了寻 途 但 找更 合适 人选 的铺 垫 。 于是 , 醒 秋 开 始 与正在 美 杜
国学 习工程 的未 婚 夫 通 信 。 刚开 始 , 欣 喜 地发 现 她
的根源 , 以期为 苏雪林及其作 品《 棘心》 的研 究拓展视 野。 [ 关键词 ]寻 夫; 母爱 ; 自尊 [ 中图分类号 ]I0 . [ 26 6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 —8 3 2 1 ) 1 0 70 [ 0 852 ( 0 2 0 - 2 -2 收稿 日期 ]2 1 —1 —1 0 01 1 0
李彩素
( 南大学 文学院 , 庆 西 重 40 1) 0 7 5
[ 摘
要 ]对 于苏雪林 的小说《 棘心》 中所 涉及有关母 爱 、 女性 矛盾 的 内心世 界以及宗教等各 个方面主题 的探 究层 出
不 穷 。本 文将 对 《 心 》 棘 中所 蕴含 的 另 一 主 题— — 寻 夫 , 行 挖 掘 和 阐释 , 深入 分 析 其 存 在 于母 爱 这 一 显 性 主 题 下 进 并
态 。而本 文将 对 《 心 》中所 蕴 含 的 除 这 两 者 之 外 棘 的另一 主题 … 一 夫 , 行 阐释 , 寻 进 并深 入探 究其 存在 的根 源 , 以期 为苏雪 林及 其 作 品 《 心 》 棘 的主 题研 究
开 辟新 路 。
一
绝 了秦 风 。杜醒 秋将 其 称 之 为 一 场 战争 , 但对多大 这
苏 雪林 , 位早 年 在 新 文 学 史 上 曾 与 冰心 齐 名 这
便 是 这寻 夫 途 中一 位 不 可 忽 视 的重 要 “ 客 ” 当 过 。
苦难与救赎:藏族文学的精神溯源——著名藏族作家次仁罗布先生访谈
_一 ^ ~ ’一 ~ 、
’ ’ ’ 目 ’ 霜 ’ 恩 ’ ’ 1
z T 1 鼍 ’ ’ ’ 目 f = l z : J ’
司 1 f : l ’ ’ ’ ①
司 司 日 ’ 1
’ ’ ’ ’ ’ ’
q
习 1 日 1 1 1 酮茂 韵雷 可 f q 1 哥 雷 q 1
’ ’ q 》
日 H 习 1 酉 习 1 日 1 g
若 i . 日 1 q 1
’ 日 ’ ’
c = j ’ ’
1
’ ’
’
’ 习 1 ’ 习 1
’ 。 a ’ 警 《 ; } ’ ’ ’ z T 1 ’ ’ 习 1 q ’ 司
薯 ’ ’ ‘ ’ 日 1 {
- i
’ 日 1 苦 司 ’ 1
’ 茸 ’
’ 蕾 司
茂 ’
a , l N ’
’ 司
’
《
’  ̄ g . n a
1
‘ 日 1 ‘ 尊 ‘ 2 0 1 6 — 0 2 — 1 6
’
‘
‘
稚 日 1 1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 夕 —— Nhomakorab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化碰撞视中的苏雪林研究
摘要苏雪林是一位集作家、学者于一身的五四时期的杰出女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其后的相当长时期,苏雪林在大陆学界和创作界都拥有相当高的声誉。
可是后来由于极其偶然的原因,苏雪林与鲁迅先生反目,加之后来她保守的政治立场,以至相当长的时间,苏先生在大陆几乎被人们遗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回暖,她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苏雪林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赢得了声誉。
可是先生的一生也是充满忧伤与坎坷的一生,她生活于社会历史正生着急剧变化的年代,社会的风潮猛烈的摇撼着苏雪林的年轻的心。
五四时期一个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是西方的各种思想蜂拥而入,西方思想进入中国的过程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文明文化主要载体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观念和心灵都面临着一种近乎裂变似的挑战。
旧的思想牢牢扎根在他们心中,而西方新颖的充满活力与人性化眷顾的理念更是对他们充满诱惑。
尤其是年轻知识分子,他们在历史风潮面前充满期待与憧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人生选择,在更高层次上说来其实更是一种文化选择,但是文化选择并非非此即彼。
苏雪林先生的人生选择就是一个充满忧思迷茫甚至激烈思想斗争的复杂过程。
本论文就是以苏雪林女士为个案,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一方面,来梳理一段几近尘封的历史;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探求来深味文明碰撞过程中作负载沉重传统的知识分子艰辛的求新历程。
苏雪林接受过较为系统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为其从事文学创作乃至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这些思想同时也给了苏雪林女士一生最为深刻的羁绊。
无论是苏雪林一生为之梦魂萦绕的母爱,还是苏雪林极尽笔墨美化的婚姻生活,无一不充满悲情乃至悲剧色彩。
悲剧的根源在于文化碰撞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斗争,传统拥有与天俱来的先期性,它深深扎根于主体意识中,虽然它的落后性与腐朽性决定它最终将被淘汰与抛弃,但文化的选择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苏雪林的人生历程深刻的昭示了这一点。
24206877_苦难(组诗)
诗 歌142苦难(组诗)李聿中1草木葱茏 春安心吗 万物被复苏的快乐蒙蔽忘记了 上一秒干涸与枯竭的内心与誓言了吗?2哇哇啼哭 生命神性的降生美妙的乐章 在下一秒将是永恒的追寻与囚禁3动物 忠诚者帖服你的世界等于永恒的彩虹间一颗雨珠动物 冷血者吞噬你的世界等于亘古的忧郁中一片黑暗4留下吧 童真随意摈弃 拉扯随意将约束践踏没有虚伪的笑容就没有堪忧的一生5阳光 将我穿透吧失意者的翅膀翱翔吧云层后面是无边无际你的旅途是无穷无尽的枯燥6有了厌恶 就有欢欣你从未感受到恨比爱来得直接更专注 充斥着性感与妩媚那是在乎可惜是畸形的7对于这个世界任何夸张的正面反映都是不切实际的坚强因为你欺骗了记忆你始终没有找到坦然吐露的窗口并将它彻夜开启永不关闭8陀螺的螺旋是我们这一生循序渐进的写照因为比起突然静止来说旋转显得短暂且不那么凄美9时光 逆流而上诗 歌143飘回 聚散他们不会走可他们也不会来10飞蛾的坚强 可笑你把死亡当作希望最后来歌颂一具灰飞烟灭的尸体吗?11情歌好听 感人至深人们感同身受在眼泪中发誓却又重蹈覆辙这便是痛苦的创造力12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要触摸你的脸霓虹的欺骗我们都享受完美的梦境不想醒来多么唯心主义的快乐啊13我们是如何错过的?如果你没有做好一生苦难的际遇那所谓的爱情都是自私的单方面索取14沙子与钻石同根同源对于大人 钻石无价沙子如粪土对于孩子 沙子万岁钻石如虚无15我们 总把一切想得理所当然好像就该你索取其实 除了你自己与大多数父母其余很难不变得世俗很难在没有利益的前提下对你真诚奉献16孤独 是对于人类最好的良药凡俗需要孤独因为浮躁会让你失去人的独特与差异性的魅力17我害怕 失去得到 得到后的失去失而复得又失去18孩子 孩子的孩子母亲 母亲的母亲父亲 父亲的父亲我 我的一切在责任中出生在追寻责任中毁灭19当你老了 时代慢慢将你抛弃早年的钟声听不到踏足的石路看不到喜欢的异性摸不到你的人生 苦难才真正开始20时常在想 存在的意义一棵柳树诧异一片沼泽哭泣诗 歌144你的眼睛充满漆黑天与地的距离不过是手指间汗渍淋漓21困惑 释然决策中的浪漫在花间飞舞除了萤虫除了你悉心栽培的美艳还有随即枯败的丑陋22婆娑的裙纱亮丽的白肤若隐若现如今已然失色星光 美酒 初恋收紧忏悔腰身间回溯的是你年迈的温柔23天下起雨了你的发丝上被天空想念了是潮水的爱还是那朦胧的泪呢24天光云影绽放 是彩色的微笑或是 生与死间滥情的注目每一分秒蹿上蹿下那是轮回间的遗憾25动人 流连往返于慰藉中心灵之光 赤色眸间跌宕大声呼喊 你的名字回响千百遍并无回应26山间细雨悠悠翠竹伴笛伴箫不谙世事 纯白空空荡荡 无硝烟两袖清风 一个补丁淡去吧 古典当世再无秘密可言27苦难啊 晚风雨中的云稻田中的冬季三言两语挥手却不挽留焦灼的时间科技新时代人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本栏责任编辑】 盛 之 作者简介: 李聿中,1998年出生于昆明。
在皈依与背离中——苏雪林小说《棘心》中母子关系解读
在皈依与背离中——苏雪林小说《棘心》中母子关系解读曾欢
【期刊名称】《沧桑》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原型说是荣格理论中的重要观点,它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再现,是一种类似本能的行为模式。
本文试图以这一理论为支点对台湾作家苏雪林的小说《棘心》中主人公杜醒秋对母亲的皈依和背离现象进行解读,并追溯远古神话中的母性特征寻找其产生根源,指出主人公背离母亲后的灵魂自救途径与原型变体观点的契合之处,以及她对母体的最终回归,体现了原始母子关系即皈依——背离——皈依的循环模式。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曾欢
【作者单位】福建华侨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苏雪林小说《棘心》的个性特征和时代共同性 [J], 杨春;周玉英
2.说三道四论《棘心》——苏雪林《棘心》研究批评及新探 [J], 黄敏
3.苏雪林小说的保守主义倾向——《棘心》、《天马集》论 [J], 朱双一
4.挣扎与苦闷后的消极皈依——论苏雪林小说《棘心》主人公杜醒秋的心路历程[J], 赵前宁
5.基督教文化的皈依儒家文化的回归-评台湾作家苏雪林的小说《棘心》 [J], 杨剑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难后皈依的圣光——从《棘心》看文学与宗教
苦难后皈依的圣光——从《棘心》中基督徒形象看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摘要】《棘心》这部蕴含着深沉的天主教思想的自传体小说出自台湾女作家苏雪林之手。
天主教信仰与苏雪林的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以及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年在爱的感召下与天主教结缘并虔诚的奉献一生。
在她的文学创作中时刻洋溢着“尘世的苦难——宗教的救赎”的理想,隐现着忏悔意识和苦难精神,宗教信仰能够使人从现实苦难、身体病痛和心灵的迷茫中解放出来,她将天主教的信仰投射到了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展现出深厚的爱心与同情心和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而她的自传体小说《棘心》也因此能够成为基督教思想下影响文学创作的代表。
【关键词】杜醒秋母亲白朗女士马沙修女文学创作与宗教【正文】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小说中能够将文学和宗教的思想完美的融合,那么《棘心》完全可以算上一本代表。
作品通过主人公杜醒秋在法国三年的留学经历,很有层次地描述了主人公对天主教的皈依之路,从对天主教文化色彩的反对抵拒,到受到宗教环境的影响开始对天主教文化色彩感兴趣,最后直到在未婚夫叔健的冷淡和母亲的病痛下产生了心灵的苦痛,从而对基督的皈依,却沉入更深的心灵痛楚中,揭示了杜醒秋身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所激起的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也展现了杜醒秋曲折的皈依之路。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苏雪林写《棘心》的目的正如她自己所写“我以我的血和泪,刻骨的疚心,永久的哀慕,写成这本书,纪念我最爱的母亲。
”而母亲,则是《棘心》中第一位“基督徒形象”。
细读作品中,母亲受苦受难而无怨无悔的辛勤劳作不禁让人动容,而在母亲身上我看到的却是中国十足的“愚孝”思想,对于婆婆言听计从而甚至不惜自己大儿子没有奶吃也要先照顾婆婆的儿子,让人不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就是这样一位封建父权下的母亲形象,在女儿杜醒秋的皈依之路上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苏雪林笔下,她的孝敬公婆、不辞劳苦、忍辱负重,都被赞美为“一位天生的圣徒”。
杜醒秋并非把自己母亲的忍辱负重看做是东方文化的儒学影响,而将其作为天主教中圣徒的形象,也在文章的开头铺设下宗教思想的影子。
《棘心》读后感
《棘心》读后感《棘心》是一部由苏雪林所写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生在中国政局蜕变、受过《五四》潮影响的女性知识青年的故事。
小说不仅反映那个时代的家庭、社会、国家及国际各方面动荡变化的状况,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于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女性,她不满足于过既定的平凡生活,而是渴望知识和真理。
在她的成长历程中,她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学业的坎坷和政治的浮沉。
她面对的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困难,更是整个社会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而是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内心和外面的世界。
小说以自传的形式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和思想变化,通过她的眼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
小说中,苏雪林通过她的叙述,描绘了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热情和激情,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种种困境和问题。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思考,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自身命运的焦虑和不安。
小说中还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主人公的家庭、亲人和朋友都被政治风云所牵连,整个社会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和不安定。
小说中,苏雪林也深刻地揭示了政治风暴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和破坏。
除此之外,小说还涉及到婚姻和家庭这一议题。
主人公的婚姻经历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那个时代,婚姻往往是由家庭和社会环境来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的意愿来决定。
主人公经历了多次婚姻的失败和痛苦,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这一议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以及知识分子对于个人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皈依了天主教,这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苏雪林表达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她认为,只有通过信仰和爱才能拯救和改变这个世界。
这也是小说中最为深刻的思想内涵之一。
总的来说,苏雪林的《棘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
通过主人公的自传,小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同时也探究了知识分子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思考和探索。
木心的文学作品推荐:《木心谈木心》
木心的文学作品推荐:《木心谈木心》听一场木心的文学作品演奏会——《木心谈木心》当我们谈论木心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其实当初想到要找这本书,还是缘于那本突然就火了的《文学回忆录》,恰如突然就火了的木心。
大概是从樊小纯写给木心的那首《借我》开始,这个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大众眼前。
从《从前慢》到《文学回忆录》,再到《云雀叫了一整天》、《我纷纷的情欲》等等,木心的作品们仿佛从真空中爆裂出来,让不少读者措手不及,大家都有些疑惑,木心——是谁?这样的场面并不陌生。
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特设“作家专卷”介绍木心时,就曾这样描述:“木心在文坛一出现,即以迥然绝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者强烈注目,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为这一阵袭来的文学狂飙感到好奇。
”实际上,木心在海外早已声名卓著,他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
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就是这样一个木心,直到今天,我们也只能大略从与其亦师亦友的陈丹青的整理中得以窥知一二。
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
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外甥,与钱钟书先生交好,其母与鲁迅先生相识。
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木心先生却自道“名字其实是累赘,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笔画集,‘心’字笔画发散之意。
”(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
关于此书当初读《文学回忆录》,一边深深被木心口中那一个个美得醉人的世界所吸引,一边又有些疑惑,木心哪来的如此修养,又哪来的如此底气,敢这般笃定地对历史上那些鸿儒作出评判?再读他的其他诗集,越发因为那些,我读不懂又作不出自己联想的诗句而感到抓心挠肺。
苏雪林小说《棘心》中女性的爱的生命形象探究
苏雪林小说《棘心》中女性的爱的生命形象探究
马玉红;秦磊毅
【期刊名称】《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43)2
【摘要】《棘心》最有价值意义的在于塑造了杜老夫人、白朗、马沙三个感人至深的中西方女性形象,她们的生命体现了成熟的爱,即完全舍己、甘于奉献的品格精神,昭示了爱的生命本质。
女主人公醒秋的生命形象则生动呈现了她在孝道中的挣扎成长历程,指示了爱的生命的成长成熟核心在于从自我的人生价值观转向舍己的人生价值观。
小说中女性的爱的生命形象,对当代中国家庭社会的和谐向上发展提供了正面积极力量。
【总页数】6页(P108-113)
【作者】马玉红;秦磊毅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在皈依与背离中——苏雪林小说《棘心》中母子关系解读
2.生命长卷的绵延——近五年中篇小说中的农村女性形象
3.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探究--以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
4.刘氏、“竹心”姑娘和美爱——解析《吃碗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5.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书写\r——傅爱毛小说中女性生存境况及婚恋世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棘心》读后感
苏雪林的散文创作,我认为大致可分为这样三类:亲情散文,写景散文,议理散文。
毋庸讳言,苏雪林在散文中表现的某些思想,如对共产党的污蔑,对鲁迅的攻击等,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但她对中华民族的赤诚之心、对一些问题的精当看法、以及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又使我们能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和教益。
事物往往是复杂的,看问题切不可简单化。
一位台湾读者说她的《绿天》“充满了人情的温暖以及人性的芬芳”。
苏雪林早期散文所抒写的情感,主要是男女之情和母女之爱。
这种感情属于至亲亲情,非同一般。
作者在《绿天》的扉页上写着:“给建中——我们结婚的纪念。
”她在《棘心》的扉页写道:“我以我的血和泪,刻骨的铭心,永久的哀慕,写成这本书,纪念我最爱的母亲。
”读《绿天》、《棘心》你会发现,作者的性爱与母爱又是交织在一起的,她在抒发自己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时,也表现了一颗背负旧传统去追求个性解放的灵魂。
苏雪林的婚事是家庭包办的,婚前双方谈不上有什么爱情,虽有书信来往,但由于彼此志趣、性格的差异,使她的思想十分矛盾和痛苦。
苏雪林渴望理想的爱情,但她因为热爱自己的母亲,在婚姻问题上不忍心伤害母亲,终以牺牲自己的追求服从了母亲的意愿。
《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将昆虫加以人格化,正象征了她自己的恋爱故事。
苏雪林的散文创作,我认为大致可分为这样三类:亲情散文,写景散文,议理散文。
毋庸讳言,苏雪林在散文中表现的某些思想,如对共产党的污蔑,对鲁迅的攻击等,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但她对中华民族的赤诚之心、对一些问题的精当看法、以及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又使我们能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和教益。
事物往往是复杂的,看问题切不可简单化。
一位台湾读者说她的《绿天》“充满了人情的温暖以及人性的芬芳”。
苏雪林早期散文所抒写的情感,主要是男女之情和母女之爱。
这种感情属于至亲亲情,非同一般。
作者在《绿天》的扉页上写着:“给建中——我们结婚的纪念。
”她在《棘心》的扉页写道:“我以我的血和泪,刻骨的铭心,永久的哀慕,写成这本书,纪念我最爱的母亲。
(审核版)四川省双流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用于拉低了社会高调吗?《别让粗鄙网语拉低文化品位》一文提出,当前网络热词“不乏‘尼玛’‘撕逼’之类格调低下、有伤风化的粗鄙化网语”“低俗、粗鄙的网语大行其道,对汉语的纯净和美感造成伤害的同时也拉低了社会的文化品位”。
因此,必须“捍卫汉语言文化的圣洁,对网语要甄别与规范”。
这种“原则性”的指导隔段时间就有人重提,这次是把严重性上升为维护“汉语言文化的圣洁”。
去年一篇文章《媒体用语要有“三条线”》则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了捍卫“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的高度。
然而,这种高屋建瓴的批判似乎注定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它没有弄清楚造成这种“污染”的到底是新词还是运用新词的人。
如果造成污染的是新词,在网上对之进行审查、过滤和删除,便能起到禁止的效果。
如果造成污染的是运用新词的人,那么事情另当别论了。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以理服人,让他们打心底自觉避免使用。
语言是出于表意和传情的需要,并为之服务的工具。
需要是发明之母,强行禁止一些新词,就会有别的新词创造出来。
主张对语言进行审查和管控的人们对语言的基本特点缺乏认识,那就是语言来自于人,除了表意和传情,日常用语还是一种社会行为。
使用没格调热词的人并不是不知道没格调,而是根本就不在乎那个,或是有意要反抗。
这就像“文革”时,许多人开口就用“大老粗”的语言,这是一种对资产阶级及其文化的“造反”行为。
社会上的“哥们语言”也是一样,那些油里油气、流氓气十足的语言会让“文明人”听着觉得不顺耳,甚至反感。
但又如何?这些语言可以看作是社会边缘人、受漠视者用来当作一种逆反行为,你能用“汉语言文化的圣洁”或“五千灿烂文化”去教化他?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最早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看待语言运用。
他从人类学的角度提出,语言是人参与人群活动的一种方式。
需要“抓住说话者的观点和他们与生活的关系,了解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精心整理《观音在远远的山上》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着读后感《观音在远远的山上》是一本由伊沙/韩敬源着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读后感(一):我的老师诗人伊沙学的渊博的基础以及他的才气。
很多作家、诗人都是不太读书的,但是伊沙绝对是一个勤奋的人,不仅表现在据他讲学生时代的刻苦读书以及后来献身于创作之后的不断地补充,而且表现在他创作的多产和投入的时间上——对文学,他是真正的专家,既有理论素质又有创作经验,而不像某些大学教授的死读书、读死书,如果他发表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有可能是偏激的或者不成熟的,但是绝对是经过他一定的思考甚至是深思熟虑的,决不是单纯地从甲书引用到乙书。
所以他的课的特点是完全个人化的、性情化的,全国在没有第二个伊沙,所以也就没有第二个人这样讲课了。
因为“个人化”所以喜欢他的课的人喜欢得要死。
他的课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批判性很强,这里所说的批判性不是指的“说不好的一面”,而是带有自己的审视之后的结论,不管什么,我们都要重新用自己的眼光来“文他善于把很多事情串在一起,比如文学和足球就经常纠缠在一起,但是丝毫没有生拉硬扯的痕迹。
这么说可能还是一种很浅薄的描述,实际效果远远要好的多。
他的这种总是偏离主题的叙述方式我比较着迷,而且后来发现很多很好的小说也使用这种叙述方式——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说到哪里去了,于是自然也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读本书,你也会认为,西外的中文学院的同学们是幸运的。
所以,当我们面对很多名校的的名中文系学生的时候,我们真是一点自卑感都没有啊,我们的底气很足啊。
伊沙的必修课、选修课《基础写作》、《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考试方式令西外的众位兄弟念念不忘:考试就是一篇文章,一般还不命题。
有时候命题,也是大概给研室,1的况,着脸皮来了,怎么能轻易走开,并且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自己是一个“混子”?伊沙点了一支烟,说:既然没人走开,那大家就这么耗着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难后皈依的圣光
——从《棘心》中基督徒形象看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摘要】
《棘心》这部蕴含着深沉的天主教思想的自传体小说出自台湾女作家苏雪林之手。
天主教信仰与苏雪林的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以及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年在爱的感召下与天主教结缘并虔诚的奉献一生。
在她的文学创作中时刻洋溢着“尘世的苦难——宗教的救赎”的理想,隐现着忏悔意识和苦难精神,宗教信仰能够使人从现实苦难、身体病痛和心灵的迷茫中解放出来,她将天主教的信仰投射到了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展现出深厚的爱心与同情心和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而她的自传体小说《棘心》也因此能够成为基督教思想下影响文学创作的代表。
【关键词】杜醒秋母亲白朗女士马沙修女文学创作与宗教
【正文】
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小说中能够将文学和宗教的思想完美的融合,那么《棘心》完全可以算上一本代表。
作品通过主人公杜醒秋在法国三年的留学经历,很有层次地描述了主人公对天主教的皈依之路,从对天主教文化色彩的反对抵拒,到受到宗教环境的影响开始对天主教文化色彩感兴趣,最后直到在未婚夫叔健的冷淡和母亲的病痛下产生了心灵的苦痛,从而对基督的皈依,却沉入更深的心灵痛楚中,揭示了杜醒秋身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所激起的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也展现了杜醒秋曲折的皈依之路。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
苏雪林写《棘心》的目的正如她自己所写“我以我的血和泪,刻骨的疚心,永久的哀慕,写成这本书,纪念我最爱的母亲。
”而母亲,则是《棘心》中第一位“基督徒形象”。
细读作品中,母亲受苦受难而无怨无悔的辛勤劳作不禁让人动容,而在母亲身上我看到的却是中国十足的“愚孝”思想,对于婆婆言听计从而甚至不惜自己大儿子没有奶吃也要先照顾婆婆的儿子,让人不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就是这样一位封建父权下的母亲形象,在女儿杜醒秋的皈依之路上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苏雪林笔下,她的孝敬公婆、不辞劳苦、忍辱负重,都被赞美为“一位天生的圣徒”。
杜醒秋并非把自己母亲的忍辱负重看做是东方文化的儒学影响,而将其作为天主教中圣徒的形象,也在文章的开头铺设下宗教思想的影子。
慈母的形象深深影响着醒秋,最终使经过五四新文化洗礼的醒秋最终放弃个人幸福成就母亲遗愿,“终不能为一己的幸福而害了母亲”。
而作品中第二位影响醒秋皈依的人物形象则是白朗女士。
作品中的白朗女士是一个极其
虔诚和狂热的教徒。
她热爱一切孩子,是一切孩子的母亲,将授课得来的收入全部用在穷苦孩子身上,自己生活俭朴,衣着朴素,每餐只吃一个鸡蛋、一撮素菜和几片面包。
她的博爱和善举深深感动了醒秋,她因此成为醒秋所认为的可亲可爱可钦佩的人。
正是在她的督促与感化下,醒秋最终皈依了宗教。
而她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也让我为之一颤。
然而在深入的思考中,我却对这位“博爱”的白朗女士产生了质疑。
在小说中曾经描写过这样一段经历:白朗女士为了让醒秋能够皈依天主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友情,与朋友决裂来造成自我的苦难。
如果宗教的皈依要以另一个人的牺牲为代价,那么所谓的“博爱”又能够算什么?只能说是一种变相的自残罢了。
另外一位影响杜醒秋皈依之路的人物则是马沙修女,她本有一个富有而幸福的家庭,父亲为煤矿矿主,但却入道修行,冒着生命危险常年服侍肺病患者,作者苏雪林曾在自传中谈到,《棘心》中马沙修女的原型马沙吉在自己皈依上帝的道路上产生很大影响,她说:“我虽然奉赫克尔的话为科学真理,我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现在见了马沙吉修女的苦行,更觉得公教的信仰之可贵了。
”可见,母亲、白朗女士和马沙修女一起丰富了醒秋对上帝信仰的感性经验,在她们身上,醒秋感到了上帝信仰的力量,看到了天主教“圣母”的影子。
从以上三位博爱的“圣母”教徒的形象可以看出,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基督教中博爱思想的影子,创作语言上温婉而细腻,作品呈现出博爱而柔和的色彩。
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文学中宣扬了基督教的博爱、宽恕精神。
《棘心》中女主人公杜醒秋在离别法国时和白朗女士道别:“虽然你我国籍不同,种族各异,但我们同具一颗‘人类的心’,我们的性灵因此遂无隔阂,我想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也是全靠这颗伟大的‘人类的心’维系着吧。
”世界由“人类的心”维系,推崇博爱精神,呼唤爱,也同时构成了苏雪林早期文学创作的主旋律。
虽然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杜醒秋是一个“被迫”信仰天主教的教徒,因为母亲的病痛不得已向耶稣寻求帮助,而在母亲的病痛稍减轻后便对白朗女士说“大夫开药治好的”,从表面上看她的皈依只是为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找到一个避难所,但是深入思考,在醒秋被中国学生排挤嘲笑时她完全可以借机脱离天主教,在她因为母亲的伤病而不得已回国时更是可以和天主教彻底脱离,然而她并没有,她仍是在矛盾中坚持着对天主教的信仰,而最后甚至去参拜了巴黎圣心院。
这说明在杜醒秋的内心她精神的信念是和天主教的思想有着相似之处,她不愿意切断这种联系,而这些博爱、宽恕的精神信念也决定了她对天主教必然的好感。
其次,在文学创作中歌颂了基督救世牺牲和昂扬奋进的精神。
而这种救世牺牲的精神在
《棘心》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在五四时期,女作家生长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儒家文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她们思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心理基础。
这样,牺牲自我、拯救民众的基督也就很容易被女性知识分子们认同。
在她们看来,中国正缺乏像耶稣那样的“受难者”,在强烈使命感的精神下,耶稣便成为了女作家们的精神楷模。
这也正是杜醒秋之所以能够收到天主教的吸引而最后皈依的原因,因为在杜醒秋的背后,是与她有着同样思想的作家苏雪林。
她在小说中描写了甘当女看护的修女们“有的是贵家闺秀,有的是拥资数万财主的女儿,为热心敬爱耶稣,实行博爱主义,才甘心就此贱役”,她们终生与病人为伍,染病而死者也大有其人,但她们并不把它当作一回事。
她们的工作,没有报酬,精神的安慰,便是她们最大的报酬。
“她们的牺牲,不图世人的赞扬,只图吻合上帝的圣意”。
在基督教中,信仰可以压倒一切,从白朗女士、马沙修女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苦难所正视而承受的坚毅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影响了杜醒秋,并使之成为一个信徒。
虽然醒秋的皈依之路曲折而艰难,她遭受了来自身体和家庭还有心灵上的多重苦难,而正是在苦难的承受中,她找到了最后救赎她的圣光——天主教,而这一抹皈依的圣光,足以支撑着她度过人生中的困苦和磨难。
也正是由于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以及它的精神的渗透,使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极有特色的女作家群,苏雪林便是其中的一员。
虽然她们都不是纯粹的基督教徒,但却都有着真挚的宗教情怀。
她们接受了基督教中诸如平等博爱、牺牲奋进等精神品格,并用之来作为改良社会的武器。
基督教文化不仅影响着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还影响了作品的艺术风格,使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得以贯穿于历史、哲学、美学和宗教意蕴之中。
参考文献:
苏雪林《绿天·棘心》、《文学作用与人生》
郭晓霞《论五四女作家笔下的上帝形象——以苏雪林、冰心为例》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陈由歆《从原型理论看<棘心>的宗教意识》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26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