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联合应用在尖锐湿疣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26
在诊断性免疫组化中的质量控制是个重要问题。 美国生物染色委员会附属商品以及商品试剂信息标准化,美国食品及药品 管理局(FDA)通过美国病理学会批准出台一项政策, 列出了61种在一些严重疾病的诊断和/ 或监测中充分标 准的单克隆抗体,并要求制造商自政策发表之日起的 30个月内向FDA提交合适的产品使用申请,在此期间产 品虽被允许用于医学目的在市场销售,但制造商们必 须在产品上标明“未经法律批准,暂时供应以满足重 要的医学目的”。
7
免疫酶学技术还包括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 酶(APA-AP)系统[2] 及葡萄糖氧化酶─抗葡萄糖氧化 酶(GAG)系统等,这些技术与PAP技术相似,只 不过是将碱性磷酸酶或葡萄糖氧化酶代替辣根过 氧化物酶而已,据称这两种技术可以减少背景染 色的干扰,因为相应的内源性酶在组织中分布有 限,尤其是APA -AP技术更适用于血液标本染色。
28
抗体保存在不吸附蛋白质的材料中,如储存抗体中蛋白 浓度很低时(10-100mg/l),应另加隔离蛋白,以减少容器 对抗体蛋白的吸附,隔离蛋白常用0.1%-1.0%的牛血清白蛋 白。绝大多数已稀释的抗体应保存在4℃-8℃的条件下,以 免冻融对抗体蛋白产生有害的效应。抗体原液和已分离的 免疫球蛋白组分应保存于-20℃条件,避免反复冻融。冷冻 的抗体溶液应置于室温中缓慢地解冻,应绝对避免用高温 快速解冻。被细菌污染的抗体常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为了 防止细菌污染,可在抗体溶液中加入0.01%叠氮钠。抗体经 真空冷冻干燥后置-20℃以下可以保存2-3年,保存稀释后的 单抗应加入0.1%叠氮钠。大多数稀释抗体不可进行冷冻保 存,多数抗体可能会丢失抗原活性,多数抗体只要蛋白浓 度适当,可在4℃下保存数月。
5
PAP法是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复合物, 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抗体,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抗原 组成的可溶性复合物为五环状结构,3个分子辣根过 氧化物酶和二个抗体分子组成,极为稳定,比免疫 荧光法敏感100-1000倍,比酶桥法敏感20倍,其原理 是特异性初级抗体(一抗)的Fab段与组织抗原结合, 二抗(桥抗)在一抗与PAP复合物之间形成分子桥联, 此时一抗与PAP中的免疫球蛋必须是同一种属,以使 得衍生自其它种属的二抗,对一抗分子PAP中的FC段 及稳定成份都具有特异性。

特殊染色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应用

特殊染色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应用

特殊染色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应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特殊染色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帮助病理医师更准确地诊断肿瘤。

特殊染色技术是指利用特殊染料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以突出某些细胞结构或化学成分,从而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组织的形态学特征。

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包括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染色、银染色、PAS染色等。

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利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的技术。

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用于鉴定肿瘤细胞的来源、确定肿瘤的分型和分级、评估肿瘤的预后等。

例如,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检测ER、PR 和HER2等分子标志物,从而确定肿瘤的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原位杂交染色是一种利用核酸探针与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的技术。

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原位杂交染色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基因异常、染色体重排和病毒感染等。

例如,对于宫颈癌的诊断,原位杂交染色可以检测HPV病毒的存在和类型,从而确定肿瘤的病因和预后。

银染色是一种利用银盐与某些细胞结构或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的技术。

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银染色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细胞中的神经元、神经胶质和胶原纤维等。

例如,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银染色可以检测肿瘤细胞中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从而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PAS染色是一种利用PAS染料与糖原、粘液和胶原等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的技术。

在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中,PAS 染色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细胞中的糖原、粘液和胶原等。

例如,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PAS染色可以检测肿瘤细胞中的胶原和粘液,从而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诊断尖锐湿疣的对比研究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诊断尖锐湿疣的对比研究
we e p stv fr HPV6 a 1 r o iie o /11 nd 4
( ) 或 病理 组 织 学诊 断 C 的 14例 病 例 A 2
进 行 检 测 结 果 :HC检 测 HP —P阳 性 I V
( 1 2 % ) a e r oiv rHP 6 1 .9 c s sweep s ie f V1 / t o
o l ia ig o i a d wee e a n d w t rci c lda n ss n r x mi e i n h IH adI S n HC,e p cie y R s l : 4 e s s rs e t l. eut 8 ae v s
型的形态 学改变 而免疫组 化表 达却是 阴
例 中 有 6 例 合 并 有 H 6 I 阳 性 I / V 1
(. % ) S 总 阳 性 率 为 9 . % ( 1/ 48 。IH 35 16 14) P 6 l 、 V1/ 8 同 时 感 染 2 ,H V / 1 HP 6 1
lrl y r t e s o g s e cin wa b e v d a a e , t n e t a t so s r e h r r o

要 目的 : 讨 原 位 杂 交 (S 和 免 探 IH)
we e po iie o P — P nd 2 o iie r stv fr H V a 8 p stv o fr HPV 一 1 I 6 by HC.Ov r l o iie r t e al st ae p v
免疫 组 化 和原位 杂交 法诊 断 尖锐 湿疣 的对 比研 究
o y e n i fce A p t n s i a g a tp si ne td C ai t n Xin T n e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中的检测价值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中的检测价值分析
清 洗 2次 , 每次控 制清洗 时长 为 5 mi n , 之后加 入 B C I P / N B T
1 . 2 方 法
检 验 比较 , 计量 资料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示, t 检 验 比较 , 以P < 0 . 0 5为
实 验所 需试 剂包 括 H P V 6 B / 1 1 型 基 因 探 针 与 检 测 试 剂 盒, H P V 6 B / 1 1型单 抗 与检 测 试 剂 盒 。 1 . 2 . 1 原 位 杂 交 检 测 :进 行 石 蜡 切 片 脱 蜡 至 水 ,并 放 置 在
1 资 料 与 方 法
冲洗 , 并且苏木精复染 , 给予脱水 、 封片处理。
1 . 3 尖 锐 湿疣 判 定 标 准 病 理 诊 断 时 的特 征 性 组织 学表 现 为 : 表 皮被 覆 角 化 过 度 、
角化不全 , 其 中棘细胞层存 在成 片挖空 的细胞 , 且基底细胞与 棘层细胞出现增 生现象 ,上皮下存在单核细胞或者淋 巴细胞 癌浸润现象 , 之后 进行 病毒学检测 为阳性结 果 , 进行 H P V原
中存 在 一 定 的 问 题 。 其中 H E切 片 较 为 典 型 , 但 是 免 疫 组 织 化
源性过氧化 物酶进行 阻断 , 之后再连续清洗 3次 , 将一抗进行 滴加 , 并在 3 7℃的环境下孵育 1 h , 给予 P B S连续清洗 3次 , 每次 5 mi n , 并加入生物素标记 的二抗 , 在3 7℃的环境下连续 孵育 , 孵 育时 间为 1 5 m i n , 之后再连续 清洗 3次 , 每次 清洗 5
0 . 8 %的 胃蛋 白盐 酸混合液 内 ,在水浴箱 ( 3 7℃)内消化 1 0 r n i n , 并 采用 T B S清 洗 5 a r i n ( 3次 , 每次 5 mi n ) , 之 后进 行梯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 价值评价喻永洋【摘要】 目的 探究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评价其效果。

方法 结核病患者142例作为结核病组, 另选取1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组。

结核病组患者随机分为A、B 组, 各71例, A 组进行免疫组化技术诊断, B 组进行原位杂交技术诊断, 观察两种方法在显微镜下的病变形态, 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测阳性率。

结果 A 组和健康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32%、6.00%, B 组和健康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7.18%、2.00%。

B 组诊断结核病的阳性率高于A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29, P<0.05)。

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都是结核病诊断较好的手段, 但原位杂交技术诊断结核病的阳性率高于免疫组化技术,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免疫组化技术 ; 原位杂交技术 ;结核病; 诊断DOI :10.14164/11-5581/r.2017.03.023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结核病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侵袭患者机体脏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

结核杆菌感染患者后, 使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 出现发热、乏力、消瘦、呼吸困难等各种疾病, 严重者会引发患者发生肺癌等疾病, 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研究表明, 早期对患者进行治疗, 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缩短传染期, 降低复发率, 因此寻找一种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对比了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在诊断结核病中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142例作为结核病组, 另选取100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组。

本次研究经过患者及志愿者本人同意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在尖锐湿疣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在尖锐湿疣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在尖锐湿疣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病理诊断通常采用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病变组织中的病毒蛋白,例如HPV蛋白,从而确认病变与HPV感染的关联。

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则可以检测病变组织中的HPV DNA,从而直接确认病变为HPV 感染所导致。

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应用可以提高尖锐湿疣的准确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同时,这些技术也可以用于对HPV感染的检测和筛查,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因此,在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尖锐湿疣患者为何要做免疫组化检查法

尖锐湿疣患者为何要做免疫组化检查法

尖锐湿疣患者为何要做免疫组化检查法
此法主要是用抗体(大多为人类乳头瘤病毒免疫动物后产生的多克隆抗体)查人类乳头瘤病毒抗原和筛查人类乳头瘤病毒类型,所用的方法有PAP法、ABC 法、PAAP法等,当前前两者较常用,经过组织切片、染色等一系列处理后,在空泡化细胞核内见到棕色颗粒状沉着为阳性,主要分布于表皮浅层及角化不全的角质层内,数目多少不一,多呈灶状分布,个别为散在分布。

阳性对诊断有意义。

阳性反应为只限于细胞核内棕色着色,如果胞浆显浅着色,为非特异染色。

在组织切片中人类乳头瘤病毒检出率高于细胞涂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患者中人类乳头瘤病毒检出率无差异。

目前用于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抗原的抗体主要由人类乳头瘤病毒1型免疫动物后所产的多克隆抗体,由于具有共同抗原,人类乳头瘤病毒间存在着广泛的交叉反应。

人类乳头瘤病毒核壳抗原检出率低的原因可能是:①该方法只能是确认仅在后期病毒颗粒产生时出现的衣壳蛋白,这种情况只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生活周期的一个阶段。

②本法检测的核壳抗原不是所有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细胞都能表达。

③衣壳抗原的表达与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

有人对上皮增生不良及癌样病变进行检测,发现该衣壳抗原的表达与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成反比,这一发现与衣壳抗原只出现在分化的角质形成细胞核内,通常是发育充分的空泡化细胞核内的现象一致,只有在组织学检查中存在发育完全的空泡化细胞增多时才产生阳性反应。

表明该抗原的表达受上皮细胞分化状态的影响。

④取材局限,有人对尖锐湿疣皮损多处取材检查,发现其阳性率随之增高。

如取材达4处以上,其阳性率可达100%。

⑤标本经甲醛固定和制片过程的处理,抗原或多或少受破坏。

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

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

枣泻肺汤方中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逐饮,下气平喘;白芥子搜剔停饮伏痰,善去皮里膜外之痰涎,逐胸腔之水饮;半夏、茯苓、猪苓、薏苡仁、白术燥湿健脾、淡渗利水以去饮;车前草导水下行,通利小便;加少量桂枝助阳化气,导利水饮从膀胱气化而去;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抗癌解毒;大枣调和诸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等对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的生长。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可能的原因为:!中药汤剂口服能抗癌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持续引流胸水量少,局部化疗药物浓度高,胸膜脏壁层易粘连因而疗效高。

#羟基喜树碱可选择性地抑制拓扑异构酶!,干扰"#$的复制,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国内研制生产的喜树碱天然衍生物[%],克服了喜树碱毒副作用过大的不足,临床治疗多种肿瘤效果满意,尤其对腹水型肿瘤的作用更为显著[&]。

总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注入羟基喜树碱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疗效高、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利于胸腔内用药,避免反复胸穿引起感染及气胸,可控制胸液引流速度,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放胸水所致的纵隔摆动和肺水肿,患者痛苦少等优点,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亦无明显的骨髓抑制、脱发及胃肠道反应。

对体质较弱或伴有肝肾功能下降者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李振,许德顺,王化州,等(恶性肿瘤的化疗与免疫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翁绳美,胥彬(喜树碱类抗癌药物对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研究进展[1](肿瘤,’**’,’’(-):0%[&]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收稿日期]-22&/2,/-0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刘向华,王爱玲(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卫生防疫站,山东枣庄-00’2’)[关键词]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尖锐湿疣;人乳头状瘤病毒[中图分类号]320&-(&+[文献标识码]4[文章编号]’22./..%*(-22,)2,/20%%/2-尖锐湿疣是由567,4/’’型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规病理及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易与假性湿疣相混,而二者治疗方法不同。

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PV的比较

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PV的比较

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PV的比较禤瑞霞【摘要】目的:探讨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效果.方法:选择103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分别采用DNA 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结果:DNA原位杂交的阳性检测率为93.20%,高于免疫组化阳性检测率(66.02%)(P<0.05).结论:DNA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用于尖锐湿疣患者中具有较高阳性率,可作为尖锐湿疣诊断及治疗的可靠依据.【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11【总页数】2页(P64-65)【关键词】DNA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染色;尖锐湿疣【作者】禤瑞霞【作者单位】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 528400【正文语种】中文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导致的性传播疾病,多发生于40岁左右人群,好发在外生殖器[1]。

其临床表现及特征性病理变化较多,诊断标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无法准确做出诊断,易与假性湿疣混淆。

因此,HPV的实验室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DNA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ISH)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检测HPV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理解并签署本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孕妇、哺乳产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病。

103例患者年龄34~56岁、平均年龄43.5岁;皮损大小0.5 cm×0.3 cm×0.2 cm~0.8cm×0.5 cm×0.5 cm,平均皮损大小0.3 mm×0.2 mm×0.3 mm±0.1 mm×0.3 mm×0.2 mm。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江珍云【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6)5【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外阴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临床与病理鉴别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9年4月我院门诊诊断或疑似为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的患者230例,观察并对比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辅以HPV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检测;收集230例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用HPV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用HPV6/11DNA的寡核苷酸探针行原位杂交.结果: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上皮均呈乳头状结构,但尖锐湿疣有明显的基底细胞增生、上皮增厚,具有典型的挖空细胞,假性湿疣则无相应改变.191例HPV免疫组化染色,尖锐湿疣HPV-Ag阳性99例(占51.83%),HPV6/11DNA阳性182例(占95.2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9例假性湿疣HPV-Ag-HPV6/11均为阴性.结论:假性湿疣局部表现易与尖锐湿疣混淆,灶状分布空泡细胞及HPV检验阳性是尖锐湿疣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据此可提高尖锐湿疣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总页数】3页(P52-54)【作者】江珍云【作者单位】东莞市南城医院,广东东莞523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5+3【相关文献】1.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观察151例 [J], 伍天会2.80例尖锐湿疣及92例女阴假性湿疣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J], 徐瑞峰;王艳3.女阴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J], 刘维;童和林;蔡光辉;毛辉4.207例女阴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析 [J], 杨奇5.80例尖锐湿疣及92例女阴假性湿疣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J], 徐瑞峰; 王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

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

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郑洪;李德祥;胡琼【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02(026)002【摘要】目的探讨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回顾性分析233例女阴尖锐湿疣、假性湿疣以及湿疣样病变中HPV-Ag和HPV6/11的检出率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193例尖锐湿疣HPV-Ag阳性102例(占52.85%),HPV6/11阳性187例(占96.89%),两种检测法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20例湿疣样病变HPV-Ag阳性3例(占15%),HPV6/11阳性7例(占35%).20例假性湿疣HPV-Ag和HPV6/11均阴性.病理上尖锐湿疣可见于诊断性挖空细胞、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和上皮脚延长融合;而假性湿疣无诊断性挖空细胞,无明显棘层肥厚和基底细胞增生.结论HPV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优于免疫组化技术,HPV6/11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以及湿疣样病变.【总页数】2页(P99-100)【作者】郑洪;李德祥;胡琼【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563003;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相关文献】1.女阴尖锐湿疣及宫颈病变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HPV DNA的对比研究 [J], 杨建萍;宫亚红;古雅丽;王明臣2.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中HPV病毒的临床意义 [J], 伊惠霞;陈艳;韦新荣;王晓红;刘玲3.137例女阴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病理学与HPV—DNA原位杂交… [J], 任占平;凌艳娟4.153例女阴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病理学与HPVDNA原位杂交的对比研究 [J], 任占平;凌艳娟;陈蔚麟5.287例女阴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HPVDNA原位杂交检测的研究 [J], 任占平;凌艳娟;陈蔚麟;阮琳;唐德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以及PCR检测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意义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以及PCR检测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意义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以及PCR检测在尖锐湿
疣诊断中的意义
孙建方;刘季和;李明发;麻晓迁;桑红桂;李阿梅;是元甫;高新元
【期刊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1996(10)1
【摘要】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以及PCR检测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意义孙建方,刘季和,李明发,麻晓迁,桑红桂,李阿梅,是元甫,高新元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邮政编码210042)尖锐湿疣(CA)是HPV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多数情况下可根据典型的临...
【总页数】2页(P18-19)
【关键词】尖锐湿疣;组织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作者】孙建方;刘季和;李明发;麻晓迁;桑红桂;李阿梅;是元甫;高新元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铁道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530.4
【相关文献】
1.组织病理学结合PCR检测诊断尖锐湿疣 [J], 吴松
2.女性阴部尖锐湿疣的临床病理与人乳头瘤病毒免疫组化检测的意义 [J], 刘文清;李静;邓雪莲;廖土明;邱俊勇;陈文苏
3.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在尖锐湿疣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J], 张波;张磊;刘卫平;
邓伊伶
4.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尖锐湿疣组织中HPV DNA的研究 [J], 孙建方;刘季和;桑红桂;高新元;李阿梅
5.TFE3、CD147免疫组化和ASP-SCR1-TFE3融合基因RT-PCR检测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与其他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比较 [J], Tsuji K;Ishikawa Y;Imamura T;田智丹(摘译);黄文斌(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染法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染法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染法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滕孝静;王卫东;谢建兰;周小鸽
【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12)14
【摘要】目的在淋巴瘤病例中建立EB病毒编码小RNA(EBER)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方法使用双染试剂盒在石蜡切片上先做原位杂交再做免疫组化.结果双染成功后细胞和组织结构完整.原位杂交阳性细胞的胞核呈蓝黑色,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胞膜呈红色,双阳性细胞的核与膜蓝红对比鲜明,背景清晰.结论此方法可直观地判断感染EB病毒的细胞属于B细胞还是T细胞,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
【总页数】3页(P1106-1107,封3)
【作者】滕孝静;王卫东;谢建兰;周小鸽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淋巴瘤亚型检测中的应用 [J], 司成;曾智;占承志
2.免疫组化结合原位杂交双标记检测套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球蛋白κ、λ限制性 [J], 万红萍;涂露霞;盛以芸;熊振芳;陶雪勤;梅金红
3.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淋巴瘤亚型检测中的应用 [J], 刘洪博;刘艳彩;张新丽;侯素平;邱雷;张晓娟
4.T/B(CD3+CD20)淋巴细胞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J], 周航波;马恒辉;饶秋;周晓军
5.EBE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染中酶消化和抗原修复的优化 [J], 何娇;罗陆侨;廖集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阴尖锐湿疣及宫颈病变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HPV DNA的对比研究

女阴尖锐湿疣及宫颈病变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HPV DNA的对比研究

女阴尖锐湿疣及宫颈病变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HPV DNA的对比研究杨建萍;宫亚红;古雅丽;王明臣【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2(014)002【摘要】目的检测非妊娠期、妊娠期尖锐湿疣、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的表达,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非妊娠期、妊娠期尖锐湿疣标本各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 Ⅰ 12例、CIN Ⅱ 9例、CIN Ⅲ 7例)及宫颈癌各28例(高、中、低分化鳞癌分别为7、16、5例)采用免疫组化SP及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6/11 DNA及HPV 16/18 DNA.结果 (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组织不同,HPV DNA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2)原位杂交法检测优于免疫组化法.结论 (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广泛存在于外阴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中;(2)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关系密切;(3)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DNA有助于尖锐湿疣、CIN、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总页数】3页(P99-101)【作者】杨建萍;宫亚红;古雅丽;王明臣【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郑州,450053;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郑州,450053;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郑州,450053;郑州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郑州,45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5;R737.33【相关文献】1.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 [J], 郑洪;李德祥;胡琼2.137例女阴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病理学与HPV—DNA原位杂交… [J], 任占平;凌艳娟3.153例女阴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病理学与HPVDNA原位杂交的对比研究 [J],任占平;凌艳娟;陈蔚麟4.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方法在子宫颈病变中检测HPV效果对比分析 [J], 何春年;翟金萍;徐翠清;陈琛;石卫东5.287例女阴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HPVDNA原位杂交检测的研究 [J], 任占平;凌艳娟;陈蔚麟;阮琳;唐德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尖锐湿疣HPV原位杂交病理形态分析和临床应用

尖锐湿疣HPV原位杂交病理形态分析和临床应用

尖锐湿疣HPV原位杂交病理形态分析和临床应用黄宗明;李青;晏培松;惠延平;马福成;王映梅【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01(012)003【摘要】尖锐湿疣(Condyloma Ccumiantum,CA)是一种性活跃人群中;常见的外生殖器等部位的一种良性病变,其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尖锐湿疣的发生与低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尤其是HPV-6/11感染密切相关[1],在CA组织中,挖空细胞(Koilocyte)作为HPV感染后CA组织中的特征性病变,是光镜下诊断CA的重要组织形态学依据,我们应用DNA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技术检测分析了211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和疑为尖锐湿疣(Suspocious COndylona Acuminatium,SCA),乳头状瘤(papilloma)组织中的HPV分布情况及其与CA病理形态改变的关系,从分子病理学的角度分析寻找诊断CA的组织学依据。

【总页数】2页(P161-162)【作者】黄宗明;李青;晏培松;惠延平;马福成;王映梅【作者单位】武警福建总队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19;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HPV6/11原位杂交方法在尖锐湿疣诊断上应用 [J], 孙海涛;于汀;徐丹;张艺2.核酸原位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78例尖锐湿疣HPV DNA分析 [J], 周再高;孙乐栋;李莉;曾抗3.尖锐湿疣HPV原位杂交病理的形态分析及应用 [J], 肖军兰4.尖锐湿疣的HPV DNA原位杂交检测与病理形态观察 [J], 潘彦珞;惠京5.尖锐湿疣HPV原位杂交病理的形态分析及应用 [J], 肖军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尖锐湿疣AgNORs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

尖锐湿疣AgNORs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

尖锐湿疣AgNORs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
蒋一强;何如昆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013)002
【摘要】采用抗牛乳头瘤病毒、癌胚抗原免疫组化技术及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银染方法对101例尖锐湿疣和12例宫颈鳞癌进行病理观察。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蒋一强;何如昆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53
【相关文献】
1.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的AgNORs比较观察 [J], 普雄明;石得仁
2.子宫内膜癌AgNORs图象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 [J], 陈永平;周建华
3.胃腺囊粘液组化、免疫组化及AgNORs研究 [J], 莫维光;唐小玲;罗虹
4.尖锐湿疣AgNORs染色研究 [J], 唐书谦;叶庆佾;钟白玉;刘荣卿
5.尖锐湿疣的AgNORs观察和CEA表达 [J], 邹赛英;韦志红;唐新萍;岳新华;刘旭明;刘建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尖锐湿疣凝集素标记免疫组化研究

尖锐湿疣凝集素标记免疫组化研究

尖锐湿疣凝集素标记免疫组化研究
庄兴俊;常德安;高志田
【期刊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1998(12)6
【摘要】我们应用ConA、双花扁豆凝集素(DBA)、LCA、蓖麻凝集素(RCA120)、SBA、PNA、UEA1和WGA等8种凝集素为细胞膜结合糖分子探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尖锐湿疣表皮细胞膜凝集素结合特点,以探讨其变化的意义和在诊断中的应...
【总页数】2页(P338-339)
【关键词】尖锐湿疣;DBA;LCA;RCA-120;免疫组化
【作者】庄兴俊;常德安;高志田
【作者单位】解放军401医院肿瘤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530.3
【相关文献】
1.46例早期胃癌凝集素免疫组化研究 [J], 王振华;昌红;李鸿江
2.外阴营养不良、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凝集素标记免疫组化分析 [J], 庄兴俊;高志田;曹嫒;常德安
3.仔猪小肠黏膜特异性结合大豆凝集素的免疫组化研究 [J], 王利民;胡海霞;杨树宝;栾维民;秦贵信
4.研究肠道糖基化修饰的荧光凝集素免疫组化方法建立 [J], 文晓宾;夏冰;解竞静;冯潇慧;吴维达;刘蕾;张宏福
5.精子表面凝集素受体细胞化学检测法研究Ⅱ.凝集素—胶体金放大标记法 [J], 江一平;雷建章;赵玉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结果对比分析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结果对比分析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结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中的检测价值。

方法:将110例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比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

结果:原位杂交92例表达HPV DNA阳性;免疫组化技术染色68例HPV多克隆抗体染色阳性,两者联合应用检测到104例呈阳性反应。

结论: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优于免疫组化技术,两者联合使用更加有利于尖锐湿疣的检测,使检测阳性率提高。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尖锐湿疣【中图分类号】R综合医学【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135-02尖锐湿疣为一种性传播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易见,其发病率近几年逐渐上升。

此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1]。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是否出现尖锐湿疣、病情的转归、发展与宿主的载量、病毒的型别、免疫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2]。

尖锐湿疣发病和复发或许和HPV的免疫逃逸以及宿主或者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相关。

其病理诊断工作主要依靠免疫组化技术或者HE染色,然而尖锐湿疣的诊断工作有许多问题,免疫组化的阳性检测率低,HE切片典型(含血管丛、角化不全和挖空细胞),使尖锐湿疣和假性尖锐湿疣的区别难度更大[3]。

本次临床研究将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同时运用于尖锐湿疣的检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为110例尖锐湿疣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1到53岁,病程10天到3个月,皮损都位于外阴部,大小为0.5厘米×0.3厘×0.2厘米~0.8厘×0.5厘米×0.5厘米,表面乳头样或者菜花样,固定组织时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之后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切片的厚度为4微米,之后进行HE染色。

捞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玻片上,进行原位杂交技术和兔疫组化技术对比染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D N A w a s d e t e c t e d u s i n g o l i g o n u c l e o t i d e p r o b e b y I S H .Re s u l t s 3 4( 6 1 . 8 %) c a s e s w e r e p o s i t i v e o f r H P V ol p y e l o n a l a n t i b o d y b y
达,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5 5例尖锐湿疣石蜡包埋组织标 本 , 用 H P V多克隆抗体行 免疫组化 染色 , 用 HP V 6 / 1 1 D N A的寡核苷酸探针行原位杂交 。结果 杂交 4 6例 ( 8 3 . 6 %) 表达 H P V D N A阳性 ; 其中 1 8 例( 3 2 . 7 %) 在免疫组 化染色 中不表 达或 可疑表 达而在原位杂交 中表 达阳性 ; 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有 5 2例 ( 9 4 . 1 %) 呈 阳性 反应 。结论
[ K e y w o r d s ] C o n d y l o m a a c u m i n a t u m; H u m a n p a p i l l o m a v i r u s ; I m 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s t r y ; I n s i t u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 5 . 5 %) ; 免 疫 组 化 阳 性 而 原 位 杂 交 阴 性 有 6例 ( 1 0 . 9 %) , 免 疫 组 化 阴性 而 原 位 杂 交 阳性 有 1 8例
要 足够量 的颗 粒才有 阳性 反 应 , 灵敏 度 低 , 容易 出现
假 阴性 。相 比较 而 言 , 核 酸 原 位 杂交 法 显示 的 阳性
D A B显 色 , 苏 木 素 复 染 。 阴性 对 照 由试 剂 盒 配 给 。 ( 3 ) 先 行免疫 组 化染色 , 对 其 阴性 结果 再行 原 位杂 交
检测( 方法 同上 ) 。
P l u s 广谱试 剂 盒 , H P V 多克 隆 抗体 ( 编号 R A B一
0 1 4 4 ) 及D A B显色 试剂 均购 于 福州 迈 新 生 物开 发 公
5 5例 尖锐 湿疣 组织 中有 3 4例 ( 6 1 . 8 %) HP V多
克隆抗体染色 阳性 , 余2 1 例( 3 8 . 2 %) 呈 阴性反应。 有4 6例 ( 8 3 . 6 %) 在原位杂交 中 H P V D N A 阳性 , 余
维普资讯
1 . 4 结果判 定 : 采 用 双 盲 法 进行 评 估 , 细 胞 核 出现
棕 黄色 细颗 粒为 阳性 反应 。采 用配对 计数 资 料 的 x 检验 , 尸< 0 . 0 5为有 统计 学意 义 。
2 结 果
司 。原位 杂 交试剂 盒 由福州 泰 普生 物 公 司提 供 地 高
d i a g n o s i s o f e x p r e s s i o n,t o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Me t h o d s F i t f y c a s e s o f p a r a f i f n—e mb e d d e d t i s s u e s p e c i me n s w h i c h we r e d i a no g s e d a s C A p r e v i o u s l y w e r e e x a mi n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 HP V —A g w a s e s t i ma t e d u s i n g HP V p o l y c l o n a l a n t i b o d y b y I HC.HP V 6 /
医学杂 志 2 0 0 8 年 6月第 3 0 卷第 6 期
N i n g x i aM e d J , J u n 2 0 0 8 , V o l 3 0 。 N n 6
9例 ( 1 6 . 4 %) 表 达 阴性 , 见表 1 。在 免疫 组 化和 原位 杂交 中均 为 阳性有 2 8例 ( 5 0 . 9 %) , 均 为 阴性有 3例
免 疫 组 化 和 原 位 杂 交 联 合 应 用在 尖 锐 湿 疣 临 床 诊 断 中 的 价 值
毕 晓芳 , 陈利 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 和核酸原位杂交检 测人 乳头状瘤 病毒( H P V D N A) 在尖锐湿疣病理 诊断 中的表 免疫组化染色 3 4例 ( 6 1 . 8 %) H P V多克 隆抗 体染色 阳性 ; 原位 免 疫组化 和原位杂交
替一 抗作 为 阴性对 照 。 ( 2 ) 原位 杂 交 : 按 试剂 盒 操作
为 临床更 准确地 判 断病变 的性质 及 发展 趋 势 以及 治 疗 和预后 提供依 据 。水 , 杂交 增效 液微 波 高火煮 3 0 分钟 , 滴加 2 0 1 x l 探针液 9 5 ℃ 条 件 下 变 性 5分 钟 ,
维普资讯
医学杂志 2 0 0 8 年6 月第 3 0卷第 6 期
』 』 :


湿疣医生在线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9 4 9 ( 2 0 0 8 ) 0 6 — 0 5 2 9 — 0 2
。实验 研 究 ・
B I X i a o一 n g , C H E N G L i — p , . ( 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  ̄Ho s p .o f Y i n e h u a n , Y i n e h u a n 7 5 0 0 0 1 , C h i n a )
d e mo n s t r a t e ha t t I HC a n d I S H a r e i mp o r t a n t a s s i s t nt a me a n s f o r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CA.I n s i t u h y b id r i z a t i o n me t h o d i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e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s t r y me t h d ,a o n d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b o t h me t h ds o c a n i n c r e a s e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HP V.
3 7 ℃孵 育 1 5小 时 , 蛋 白封 闭 5分钟加 一抗 3 7 ℃ 水湿 盒孵 育 3 0分 钟 , 洗涤 , 加 二抗 室 温 水 湿盒 孵 育 2 0分 钟, 洗涤 , 加 H R P聚合物室 温孵育 3 0分 钟 , 洗涤,
1 . 1 组 织来 源 : 收集 我 科 2 0 0 3— 2 0 0 6年石 蜡 包 埋 、
H P V感 染是 生 殖 道 尖 锐 湿疣 、 女 性 宫 颈 上皮 内 瘤 变及宫 颈癌 的主 要致 病 因素 ¨ J 。我 们 采用 免 疫组 化 和原位 杂交 两种 方法进 行 H P V D N A的对 比研 究 ,
缓 冲液 ( p H 6 .0 ) 高 压 煮 沸进 行 抗 原 修 复, 采 用 E l i V i s i o n免疫 组 化 法 , 按 试 剂盒 说 明 书进 行 , P B S代
反应 见于鳞 状上 皮浅 层和 中层 的挖空 细 胞及 表 层不 全 角化 的细 胞 核 内, 仅需 5 0—1 0 0个 病 毒 核 苷 酸 拷 贝就 能呈 阳性 反应 , 具有特异性 、 灵敏性 、 可 见 性 及
H E染 色 , 经 病 理 形 态 学 诊 断 为尖 锐 湿 疣 的标 本 5 5
例; 病 变部 位 : 外阴 2 9例 , 龟 头及 尿道 口 1 3例 , 肛 周 6例 , 宫 颈 7例 。 1 . 2 试 剂 与 显 色试 剂 盒 : 免 疫组 化使 用 E l i V i s i o n
辛 标记 的 H P V 6 / 1 1探针 。
1 . 3 实验 方法 : 石 蜡连 续切 片 , 厚4 m, 6 0 o C烤 箱 烤 片过夜 , 常规 脱 蜡 至 水 。 ( 1 ) 免疫组化染色 : 柠 檬 酸
[ 作者单位 ]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 民医院 , 宁夏 银川 7 5 0 0 0 1
技术检测 H P V是病理诊断尖锐湿疣 的重要辅助 手段 , 原位杂交 法优 于免 疫组化法 ( P< 0 . 0 5 ) , 二者联 合应用 明显
提高了 H P V的检 出率。 [ 关键词 ] 尖锐 湿疣 ; 人乳 头状瘤病毒 ; 免疫组化; 原位 杂交 [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 6
St udy on
[ 文献标 识码 ] A
a nd i n s i t u hy br i d i z at i on i n t he pat hol o g i c di ag no s i s o f c on dyl o ma ac um i na t um
I H C .4 6 ( 8 3 . 6 %) c a s e s e x p r e s s e d H P V—D N A H P V b y I S H .1 8 ( 3 2 . 7 %) e a s e s i n I H C s t a i n i n g w e r e n o t e x p r e s s e d o f s u s p i c i o u s e x — p r e s s i o n I S H p o s i t i v e .B y c o bi m n e d u s e o f I HC a n d I S H, t h e p o s i t i y e e se a s w e r e i n e r e se a d t o 5 2 ( 9 4 . 1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e r e s u 1 t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