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成像实例,如投影仪、照相机等,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让学生互相交流观点,丰富自己的认识。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凸透镜能够成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每个小组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让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此节内容是继平面镜成像之后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光学基础,但凸透镜成像规律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其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新版)教科版
4. 设计一个实验,使用凸透镜来观察蜡烛的成像情况,并说明如何测量像的大小。
答案:
- 实验步骤:
a. 将蜡烛点燃并固定在支架上,凸透镜放在蜡烛前方适当距离处。
b. 调整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像。
c. 使用刻度尺或尺子测量像的大小。
d. 记录物距和像距的数值,以及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
- 测量像的大小: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光屏上像的长度。
- 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实验器材;
- 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实际应用设备;
- 黑板、粉笔、教学模型等常规教学工具。
2. 软件资源:
- 与凸透镜成像相关的教学PPT;
- 凸透镜成像模拟软件或APP;
- 教学视频、动画、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3. 课程平台:
- 学校实验室;
- 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成像特点,即物体在不同位置时,凸透镜所形成的实像、虚像及其应用。
a.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 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凸透镜焦距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凸透镜的焦距,以及焦距与成像性质之间的关系。
6.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眼镜中的应用。
答案:
- 眼镜中的透镜根据需要矫正的视力问题,选择凸透镜或凹透镜。
- 对于远视眼,使用凸透镜来提前聚焦光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 对于近视眼,使用凹透镜来推迟聚焦光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
7. 解释为什么在显微镜中要使用两个透镜。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四章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2)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四章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2)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物距、像距概念。

2.能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并总结出成像规律(重点)。

3.认识实像和虚像。

4.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能根据要求调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重难点)。

5.增强将知识转化为技术的意识和使用产品的能力。

★学习准备做一做:将放大镜离书上的字或图较近、再远一点、较远时,分别成像情况。

你会有惊奇发现。

★我能自学1.阅读教材P74,放大镜离文字较近时成、的像,放大镜离文字较远时成、的像。

2.阅读教材P75中的提示1,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折射本领。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它对光的会聚力越(强、弱);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它对光的会聚力越(强、弱)。

3.阅读教材P75中的提示2,实像:物体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会聚成的,像(能、不能)在光屏上成现;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能、不能)在光屏上成现。

4.凸透镜成像原理:;物距(u):到凸透镜的中心的距离;像距(v):的距离。

★我能探究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立,可能与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实验:1.按教材P74图4-5-8放置器材于光具座上,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按实验数据表(其中焦距f,物距u的值由教师定),放置蜡烛位置,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像为止,记录像距和像的情况入表格中。

凸透镜焦距f= cm物距u/cm 像距v/cm像的情况实际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实像或虚像小40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30 20 倒立 等大 实像 15 12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 10 8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5★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成像情况 实际应用 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u>2f 照相机 u=2f f<u<2fu=f 不 成像u<f物距u= 2f 是像的 分界处,物距u=f 是像的 、 分界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进入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
猜想,讨论
进入第二个环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科学的猜想
归纳学生的讨论后,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
讨论,摆放·调整实验器材
探究的第三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提示焦距在成像中可能的影响,以及物距的合理选择
为学生进行实验做准备,减少实验的盲目以及时间浪费
提示:将物体放在2倍焦距以外进行实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2.会使用光具座,知道物距的概念,会调节物距以及光屏位置,知道什么是清晰的像。
3.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会准确描述像的性质。
4.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能找出其中的规律。
5.在探究活动中,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4,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5,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整个过程中像的变化规律
6,用动画演示凸透镜成像过程中的像的变化
五、教学策略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展示学校操场的整体照片以及蚂蚁的微距照片
观察,讨论
把整个学校变得那么小,把一只小蚂蚁放大到银幕那么大,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凸透镜成像(二)
年级学科
八年级物理
教材版本
教育科 学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第二课时。新课标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要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也要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本课时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即学生要经历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要知道这个规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教材中对本次实验探究定位为有明确步骤的指导型探究,实验的步骤较为详细实验过程的指导也较为具体,目的是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演练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结论。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2f>u>f
u=f
u<f
观察教师的演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猜想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在探究之前思考:(1)为什么要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清晰的像?
(3)怎样观察虚像?
(4)如何读取物距和像距?
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发挥学生最大的能动性,让他们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器材讨论出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定大小。
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与物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学会分享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小结与作业
师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积极发言,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七、教学流程
1 谜语引入新课;2 教师演示光具座;3 学生自主探究;4 课堂小结。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导。能够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而不是只是让学生学到知识。
2、猜想与假设:可能跟物距有关
3、设计实验:预备知识:
讲解物距、像距、焦距和焦点。
介绍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
调节顺序:
①摆放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②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进行实验
实验表格
物距
成像物质
像距
应用
u>2f
u=2f
根据猜谜导入两个学生活动,在活动之后经过老师的引导,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自己的猜想。
根据猜谜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后面学生活动观察凸透镜成像大小做好铺垫 。
明确本节课题。让学生知道猜想不能凭空瞎猜,猜想要有依据。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 教科版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错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透镜的种类.2。

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用光路图表示观察到的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探究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作用的规律.【教学突破】通过学生实验观察,认识到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引导学生用光路图进行表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等.学生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火柴梗、白纸、光具座、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设计┃并且反向延长线是否能够交于一点;经过平面镜的光线是否仍然平行射出等.学生对画出的光路图相互点评,选择错误与正确的做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再针对实际予以纠正及探究.总结: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见图4—5-1)(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教师通过所画出的图示(用彩笔标出)讲解焦点、焦距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

重点区别凸透镜实焦点与凹透镜虚焦点的区别,仔细讲解有关虚焦点的画法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重点是射入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练习:(1)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4—5—2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2)完成图4—5—3中的光路图.(3)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4—5—4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讨论:对于练习题(3),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应该怎么理解?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应该怎么理解?从凸透镜折射出的光线一定是会聚光线吗?从凹透镜折射出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吗?总结: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是指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更加会聚了;同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是指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更加发散了.所以,通过凸透镜折射的光线意与平面镜成像相结合,认识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是虚像或虚焦点,并训练掌握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焦点的关系.对于练习题(3),学生容易出错,注意运用光路的可逆性来分析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虚焦点
F
f
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
( F ).
知识拓展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F
F
f
6.透镜的作图: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 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2.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放大镜成像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即u < f时,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 注意: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虚像便 消失了.
2.照相机成像原理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第5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新课引入
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他们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
新课目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能正确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3.理解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的关系. 6.理解透镜规律的应用.
像的实虚、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 系?
(二)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三)设计实验
1.所需实验器材有哪些? 答:光具座(带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2.实验器材的安装规则是什么? 答: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使蜡烛、 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注意: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 一高度.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案设计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案设计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一、知识回顾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光线垂直射向介质分界面时,传播方向_____;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某透明介质上,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4°,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_____,折射角为_____.二、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画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折射的光路图。

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4.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课前预习1.凸透镜是中间_____________两边________。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2.凹透镜是中间_____________两边________。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3.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__________的直线。

4.焦点: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后会折射,折射光线相交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实焦点,用________表示。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到凹透镜上后会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凹透镜另一侧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虚焦点,用表示。

5.光心:即凸(凹)透镜的几何中心,光线通过此点_________改变方向。

6. 焦距: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用______表示。

7. 用太阳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说出你的方法8.在空格处画出相应的凸(凹)透镜(三种特殊光路)9.【合作探究】(一)提出问题回顾以上观察的过程,我们发现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即大小、虚实、正倒是不同的,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实验,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自己好奇的问题,具有进行假设和设计实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的能力,思想较为灵活。

对有难度的问题想不清时,往往会有挫折感,没有耐心去全面细致的分析,甚至会对问题选择放弃,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取得的成绩,用多种方法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学生已学习了光的折射,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凸透镜的应用”,介绍了照相机、电影放映机、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实例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系,学生已形成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透镜的种类。

(2) 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 学会提出问题, 会从不同的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了解凸透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解释,能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手电筒、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带刻度尺)、火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和学生聊聊小时候使用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观察物体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二、新课讲授(一)认识透镜先让学生观察并用手触摸各类眼镜镜片, 分辨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有什么不同, 然后向学生出示各种各样的透镜:有的中间厚边缘薄, 有的中间薄边缘厚, 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1、透镜是由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做成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装置。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冰镜能够取火吗?生:用冰做成一个凸透镜,对着阳光,就可以烧着干草。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吗?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请同学们看投影:在严寒的原野,探险者们丢失了打火机,怎样生火取暖呢?博士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他们砍下一块冰,先用斧头把它削平,然后用小刀精修。

最后用手把它磨光,做成了一块水晶般透明的透镜。

博士拿着这块冰迎着阳光,把太阳光聚集在棉絮上,很快棉絮就燃起了火苗。

师: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生:博士冰磨成凸透镜的样子,来取火。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生甲]什么叫透镜?[生乙]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若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生丙]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

二、进行新课教学。

[认识透镜][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生]学生们在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

[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生甲]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

[生乙]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生丙]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教学内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实验操作:如何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3. 凸透镜成像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测量尺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仪是如何成像的;2. 理论讲解: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成像性质等;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4. 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6.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8.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1. 物距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 > v > f,应用于照相机、摄像头等;2. 物距u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 = 2f;3. 物距f < u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 > 2f,应用于投影仪、幻灯机等;4. 物距u = f,无像;5. 物距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老花镜等。

七、作业设计(1)投影仪的物距和像距分别是多少?为什么?(2)放大镜的物距和像距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答案:(1)投影仪的物距大于2f,像距在2f和f之间,因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放大镜的物距小于f,像距大于f,因为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案学 科: 物理 年级: 八引入新课:手持凸透镜观看(卡通人物)。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透镜焦距f=10cm凸二、实验拓展。

学生根据下面问题,通过多媒体再现凸透镜成像规律, 总结规律的口诀。

1、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 2、放大和缩小的像,分界点在什么位置? 3、成什么像时,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4、成什么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5、当物体靠近哪里移动像变大?6、当成放大的像时,物距和像距谁的长?诗情画意破迷像(口诀总结)作者:, ; , ; , ; 三、课堂作业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 像。

2、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下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3、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 、b 、c 、d 、e 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

则:(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3)把烛焰放在 点,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点虚像 。

四、课后作业:1、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2、图所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烛焰所成的像是_____(填缩小、放大或等大)_____(填倒立、正立)的实像,如果使烛焰沿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填左或右)。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教学设计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教学设计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认识透镜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透镜的分类,学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基本的作图。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时是凸透镜成像的第一课时,让学生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不同的作用,学习透镜基本的作图方式,为以后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有关于凸透镜的认识,如使用放大镜,不过不了解放大镜为什么成这样的像,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让学生重新认识透镜。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不同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核心素养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征及对光的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找出透镜的焦点、焦距,掌握透镜中特殊光线的作图。

教学过程续表例1如图所示的六块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B、E、F,属于凹透镜的有A、C、D。

(均填字母)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透镜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引导学生观察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教师:研究透镜时常用到两个科学术语,即主光轴和光心。

如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作主光轴,简称主轴。

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透镜的光心。

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处。

归纳:(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的中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师: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训练。

师的引导下识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新版)教科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师寄语】每天进一步,迈上成功路!【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能说出透镜的种类。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重点难点】有钢使到正刃上,劲往这里使!本节的重点是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难点是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知识回顾】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

2.如图甲、乙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请你根据折射规律作出光线经两次折射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认识透镜1.……………………………………………………………………………………………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①………………………………………………②……………………………………………;3.……………………………………………………………………………………………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凹透镜?①………………………………………………②……………………………………………;5.回忆小学时老师做过的实验:把放大镜对照太阳光,在放大镜的另一侧能得到一个明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用F表示,左右各有一个;该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用f表示;透镜的中心O叫做光心,经过光心和透镜垂直的虚线MN 我们称为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6.【牛刀小试】下列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属于凹透镜的有………………………………………………目标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由知识回顾可知,将三棱镜甲放在上面,乙方在下面,就组成了一个透镜,让一束平行光从空气射过该透镜,可以看到平行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成了一点,该点就是透镜的,由图可知,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 教科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教学(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种类.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认真阅读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寒冷的冬天,一批旅行者冒着零下48°C的严寒跋涉着。

到了中午,他们准备生火做饭,可是打火机丢失了,怎么办?博士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他们砍下一块冰,做成一块水晶般透明的透镜,用这透镜对着阳光,于是就生起了火!同学们,你们信吗?过渡:其实博士做的是一个凸透镜,是透镜的一种,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透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认识透镜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2-73页内容,然后完成填空。

1.两类透镜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

[及时练习]1.下列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属于凹透镜的有要求:1、先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讨论,补充完善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光路,标出凸透镜的焦点和凹透镜的虚焦点,然后填空。

结论: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_________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_________透镜。

[及时练习]3。

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4、三条特殊的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评价激励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向。

[及时练习]4.完成下列光路图盘点收获绘制思维导图达标检测1.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6cm.据此,我们可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 )A 、8 cmB 、16cmC 、32cmD 、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3。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 教科版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 教科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教科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填空题1.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2..如右图所示,光在空气与玻璃两种物质界面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角等于_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折射光线是在________介质中传播的.3.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站在岸上看到了:①岸上的树,②水中的鱼,③空中的小鸟,④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在小明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4.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某一透明物质的表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光线与它们的分界面成38°角,且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是。

5.将一厚玻璃放在一枝铅笔上,斜着看上去铅笔似乎折成了三段,如图所示,这种“一笔三折”的现象是由于光的造成的。

二.选择题6.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右图所示。

这是由于下列什么情况引起的。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7.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光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路,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是( )8.如下图所示是光线通过三棱镜时折射光线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9.站在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带点词句的正确解释()“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清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却似在蓝天中飞翔一般A、湘江水本来就浅,这是一种写实B、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实像C、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虚像D、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底是虚像10. .在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是………( )A.人在平静的清澈的湖水中看到自己的像 B .日食和月食C.看到插入水中的直尺出现了弯折D.小孔成像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的筷子向上弯折了B、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像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12.下列关于折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有()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

第四章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种类。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

2.如图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请你根据折射规律作出光线经两次折射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二、尝试学习(看书P72-73完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_,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

2.回忆小学时老师做过的实验:把放大镜对照太阳光,在放大镜的另一侧能得到一个明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课堂学习一、认识透镜(1)探究活动一:观察并小心触摸透镜,你能发现它们在外形上的特点吗?(2)探究活动二: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发生的现象。

2.两种透镜的特点。

(1)透镜是用物质制成的表面为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其中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

(2)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及时练习1]如何鉴别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有几种方法?二、透镜相关名词: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的直线叫主光轴。

2.光心(O):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这个点叫光心。

3.焦点(F):跟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F点,凸透镜有______个焦点,4.焦距(ƒ):。

5.凹透镜的焦点和凸透镜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时练习2]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明:(1)本节教学需要2个课时。

(2)第一个课时有两个教学板块,一是认识凸透镜及其对光的会聚作用,二是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第二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凸透镜的应用及凹透镜的有关内容。

(略)►学案导学◄学无定法学案速成拓展思路激发思维➢知识点一:认识凸透镜凸透镜的相关概念1.凸透镜:边缘比中间的透镜。

凸透镜还可以分为:2.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的-__________的直线。

3.焦点: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后会折射,折射光线相交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实焦点,用________表示。

✧用实验法找焦点;✧理论分析法;(提示:凸透镜可以看作是许多底面朝向凸透镜中心的三棱镜。

)4.光心:即凸透镜的几何中心,光线通过此点_________改变方向。

5.焦距: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用______表示。

●拓展思维一: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能力提升)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塑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作用,通过它使太阳光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拓展思维二:光路图。

(三种特殊光路)●拓展思维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提示:可用太阳光聚焦法。

)➢知识点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___________同一__________处。

达标提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射入,经凸透镜后会聚于A点,测得A点距凸透镜8CM,则此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一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6CM处,经透镜折射后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

(3)、此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0CM处,经透镜折射后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种类。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

2.如图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请你根据折射规律作出光线经两次折射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二、尝试学习(看书P72-73完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_,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

2.回忆小学时老师做过的实验:把放大镜对照太阳光,在放大镜的另一侧能得到一个明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课堂学习一、认识透镜1.合作探究(1)探究活动一:观察并小心触摸透镜,你能发现它们在外形上的特点吗?(2)探究活动二: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发生的现象。

2.两种透镜的特点。

(1)透镜是用物质制成的表面为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其中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

(2)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及时练习1]如何鉴别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有几种方法?二、透镜相关名词: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的直线叫主光轴。

2.光心(O):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这个点叫光心。

3.焦点(F):跟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F点,凸透镜有______个焦点,4.焦距(ƒ):。

5.凹透镜的焦点和凸透镜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时练习2]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画出实验光路图。

三、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下列光路图[及时练习3]在方框中填入恰当的透镜当堂检测1.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6cm.据此,我们可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A 8 cmB 16cmC 32cmD 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3. 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4.王林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地上有一个透明的塑料甁,他想到,如果天下雨甁中进了水,就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A盛水的透明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 完成下列各图的光路:6.在下列各图中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四章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在前面“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把什么称为物距?__________________,什么叫做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凸透镜的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叫做焦距,用符号_____表示。

二、尝试学习(看书P74-76完成)1.什么叫做实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叫做虚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凸透镜来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学习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探究活动:利用凸透镜分别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2.提出问题: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

根据桌上的器材,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把实验结果填入教材P75的表格中。

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时,成等大、倒立的像;当时,成放大、倒立的像;当时,成缩小、的像;当时,成、正立的虚像。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__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6.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吗?(2)_____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3)实像都是____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同侧与两侧);虚像都是______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__。

(4)其他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时练习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_____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

2.物体位于凸透镜前10cm处时,可以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cmB 7cmC 9cmD 11cm二、凸透镜成像光路1.要画出图中S点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只需要求出从这个发光点发出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就可以了。

2.当发光点不在主光轴上时,下面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方向很容易求出①;②. ;③;[及时练习2]请在老师指导下作出S点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

三、通过透镜看世界1.放大镜。

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把凸透镜靠近要观察的物体,使物距________________,透过透镜便可以观察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像,所成的像和物体在镜的______侧。

2.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照物体到镜头的距离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像.3.投影仪。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原理制成的。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是成像物体,银幕相当于_______,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比镜头的焦距稍_____.4.显微镜。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的光学仪器。

显微镜一般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接近物体的一组透镜叫______,接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叫______,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稍_____,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5.望远镜。

利用望远镜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的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起放大镜的作用,能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______;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及时练习3]1.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2.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上/下)移动。

3.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_像(实/虚)。

当堂检测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2.小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

然后他把燃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得到()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D、像先变大后变小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2甲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的焦距ƒ已知):①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②实验过程中,应测量物距u和像距υ,并记录的性质特点;③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12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移动(选填“上”或“下”);④实验发现:当物距在范围时,像都能在光屏上承接;当物距在范围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参考答案:第1课时:及时训练1:(1)看形状: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2)看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及时训练2:(略)及时训练3:凹透镜;凸透镜;当堂检测:1、B;2、A;3、C;4、A;5、(略);6、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