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侨乡音乐文化融入本土音乐课堂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教论坛
五邑侨乡音乐文化融入本土音乐课堂研究
齐思懿 陈娅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五邑侨乡地区民俗音乐文化丰富多样,有着特殊的地域特点,将本土的音乐文化融入本地区的音乐课程中,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更加认同和爱护自己的家乡和祖国;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音乐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加快本土音乐文化进课堂。

关键词:五邑侨乡;民族音乐;音乐文化;音乐课堂
一、江门五邑侨乡特色音乐文化资源
我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博大精深,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他包含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学、传统节日、音乐戏曲文化等等。

这其中有一个名为“五邑侨乡”的地区正承载着他厚重的文化背景和丰富多样的民俗音乐文化蓬勃发展着。

江门五邑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五邑地区指今广东江门、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

五邑侨乡文化的精华可以概括为“爱国爱乡、崇文乐善、开放兼容、和谐文明、创业拼搏。


五邑侨乡民俗音乐种类繁多,主要有咸水歌、龙船调、客家山歌等。

这些歌曲常以二胡、萧、笛、琵琶等民族乐器作为伴奏乐器配乐。

咸水歌主要流行于新会和沿海地区,在新会大鳌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疍家人用于自己娱乐的一种原始的歌谣,广泛传唱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唱法。

咸水歌内容大多以水上生活为主,尤其是婚丧嫁娶等场合,当地村民即兴编唱,抒发情感,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情感。

咸水歌还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等。

在五邑侨乡的民俗音乐文化中还有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平民歌。

开平民歌开平民歌原有童谣、夹房歌、嫁女调、卖鸡调、哭丧歌等曲调,后又发展有八仙腔、莲花板、小卖鸡等曲调,诙谐幽默、曲调动听,具有当地的民风特色。

通过民间艺人在唱法和演出形式上的革新,初见形成了一种新的曲种和唱腔,而今的开平民歌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五邑侨乡融入本地音乐课程
(一)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

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材料的兴趣。

”五邑侨乡地区的学生大多来自本地,新会、台山、恩平的学生很多,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
可以从侨乡音乐资源入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身边的音乐素材,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高校音乐欣赏课,教材中有一章节是中国传统音乐,运用了传统戏曲黄梅戏、京剧以及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进行导入,但这些名曲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难以引起共鸣,甚至一些学生表示“没听过”、“第一次听”等等,确实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很难引起共鸣。

因此,笔者尝试将五邑侨乡民俗音乐资源代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们五邑地区的民俗特色如梁启超故居、新会的陈皮村、开平碉楼等传统旅游资源来进行导入,或是从美食的角度,如恩平烧饼、江门的蛇宴、外海的外海面来提问同学们,“我们五邑侨乡有如此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美食文化,那你们知道我们有什么自己独特的音乐吗?”从而引出咸水歌、卖鸡调等五邑传统民歌。

这些五邑著名的文化古迹和传统美食都存在于学生们身边,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和温度和亲切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独特魅力,理解五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学生能够欣赏并演唱五邑侨乡民歌,实现课程的能力目标。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利用五邑民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就需要学生去发掘、深入了解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并进行学唱。

在课前通过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或回到自己的家乡实地调查了解,让学生找出五邑侨乡的音乐文化与其他地域的文化究竟有何不同,又有何种独特的地域特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查、讨论,摈弃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例如,本地区的学生调查了解嫁女调,可以向自己的家族长辈、附近村民进行访谈调查,了解本地的婚嫁习俗,甚至亲自到婚嫁现场亲身感受、聆听、学唱嫁女调。

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学生现场感受、记录、聆听,能够提高他们团队协作的意识,最终实现课程的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实现课程的素质目标。

音乐课程的设置不仅仅为了向学生传授音乐相关知识、讲解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成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例如,在声乐课堂中,我们学到民歌,教师以往都会讲授、教唱《茉莉花》、《南泥湾》这一类歌曲,在融入五邑侨乡民音乐后,我们不单单可以学唱其他地区传统民歌,还可以加人我们五邑地区自
注: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人文社科)《五邑侨乡民歌民俗旅游公共资源整合及运用》(2017GWTSCX047)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评估及优化研究》(2016ZC0006)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齐思懿(1991.12-),女,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就职于广东省江门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钢琴教育方向;陈娅(1978.06-),女,湖南岳阳人,汉,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硕士研究生,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表演、非遗音乐类研究。

193
194己的民歌,如卖鸡调、咸水歌等等,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思考:五邑侨乡民歌在究竟究竟有什么特点,在调式歌演唱方法少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怎样传播和推广我们自己的地方音乐?从而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促进专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传承文化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各种新信息接踵而至,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传承逐渐被削弱,许多高职院校的音乐鉴赏课程、音乐史类的课程大都脱离当地实际,学生难以接受更难以有兴趣接受信息、探索相关知识,难以引起共鸣,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教材的选取上,全国通用的传统教材无法适应本地的音乐特色,容易造成教材与内容的脱节,不方便学生复习理解、查阅信息。

课程设置方面,传统的音乐课程科目划分过于详细,打破了音乐学科之间的整体性,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感知音乐,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不够系统,难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因此,融入五邑侨乡、融入我们本土音乐文化,能够让教师看过到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加速推动了我们音乐课程的改革和专业的发展。

三、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本土音乐课程(一)课程设置上融入侨乡特色我们既然要将五邑侨乡特色融入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那就不能仅仅将个别民歌穿插到课程中,造成学生知识脉络不清,思路混乱。

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音乐专业近年来成功开设了非遗民歌及粤剧表演的课程,这两门课程均是基于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基于侨乡特色而开设,与江门粤剧传习所合作,成立了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对学生来说不仅系统学到了地方音乐文化知识,也同时注重技能的培养,能够真正演唱侨乡非遗民歌、进行粤剧的表演。

(二)课程评价机制融入侨乡音乐内容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

美国著名的课程和评价专家拉尔夫•W•泰勒提出“评价的依据即是否达到了
提出的教育目标”。

课程三维目标的设定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具有指引作用。

通过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检验融入了五邑民歌的音乐课程是否适用于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考量学生在学习五邑民歌的过程中,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上的表现及正确的爱乡、爱国价值观的树立。

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教师在课前布置好任务,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身边的村民访谈调查,然后课上同学们小组汇报,通过小组的互相交流分享,学生通过互评和自评能够更好了解自己和同学间的学习情况。

五邑侨乡丰富的民俗音乐文化,需要我们侨乡人民共同传承和推广,我们将五邑民歌融入到本土音乐课堂,让我们的学生能系统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瑰宝,能够成长为一代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

参考文献:
[1]邓复群.五邑侨乡文化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陈三鹏.潮汕文化与潮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高教探索,1999(3).37.
[3]张国雄.侨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M].王克编.文行化有、用侨乡优秀文化精髓办学育人[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4.18-20.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声音的发挥,所以在吐字时需将窄母音向宽母音上靠近,然后一个小小的装饰音抓住曲子的气韵,产生一种意境美。

(三)把握歌曲曲风韵味,注意演唱布局
一首歌曲的演唱是一种起承转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字词,还有注意歌曲线条的流动性以及古诗词歌曲独有的古韵味。

《幽兰操》相传原是孔子所作的古琴曲,因一个颤音、泛音、上滑下滑音显得原曲棱角不那么分明,这就是所谓的古韵。

在赵季平所创作的版本里,歌词和旋律紧密相联,乐句的分段清晰,线条分明,为了含蓄、深切情绪表达的需要,演唱要求气韵流畅、连贯,表现其曲调的蜿蜒缠绵,在演唱过程中要体现出民族的味道,
表达歌曲内涵,塑造贴切的人物形象。

此曲属于再现二段曲式,A 段为非方整性四句类乐段,四句为:“兰之猗猗……幽幽其芳、不采而佩……我
行四方”。

伴奏相对较弱,多是以小琶音来回,主要衬托
人声部分,演唱时不需要很大音量,稍带些气声,唱出
兰花的优雅素洁。

B 段是非方整性六句类乐段,前四句伴随着三连音
渐强的伴奏织体,呈现出了最高音,再下行到中音区,所以演唱时需要强调这几句,“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讲述了个王者求贤的典范,表现出兰只为王者而香,所以在演唱时应该唱出起伏感,从弱渐强再渐弱,唱出浩荡高洁的气质。

最后一句“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更像是进行了一个总结,道出了坦荡荡,无愧于心的作者形象。

四、结语在当今声乐教学的作品中,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学习中国古诗词歌曲,不管是民族声乐、美声艺术歌曲还是大众喜欢的流行乐,都应该大力弘扬中国古诗词文化,使得学生从情感上建立起母语文化的音乐情结,从而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参考文献:
[1]高亚楠.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分析——以《黄鹤楼》《幽兰操》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2016.
[2]苏海鸣.中西合璧、亦古亦今的传奇——《孔子》音乐之艺术构思[J].当代电影,2010 (9):133-137.[3]黄彦.中国古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大舞台,2009 (4):65-66.[4]张淼.论影视音乐的特点[J].电影文学,2010 (14):133-134.上接(第19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