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水净化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以检验学生对水净化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的理解程度。
-结合课堂所学,简述过滤、吸附、蒸馏在水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原理。
-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净水方案,包括所需材料和步骤,并说明其原理。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水资源问题,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水净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水净化过程的理解。
4.强化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净化过程。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增强学生对水净化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分层教学。
2.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短片或图片展示水污染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实践作业:
-在家中尝试进行简单的过滤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收集有关水污染和水资源保护的新闻或资料,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3.思考作业:
-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水净化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生活质量。
-讨论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节水措施。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状况,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导入本课题。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11、导入新课自然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如果不能,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得到我们饮用的自来水学生回答:”可直接饮用的有泉水,井水。
而河水,海水却不能直接饮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推进新课提问:浑浊的河水在静置一些时间后有什么变化?回答: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相对清,但仍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3、实验演示净化桌上的一杯泥水(由于加了红墨水而显红色),加入明矾分析: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称为絮凝剂。
提问:如何将这些沉淀和水分开?举出生活中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
提问: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析:实验室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开现象:悬浮物沉到底部,水变得更清思考:井水也可用明矾净化回答:用沙漏将饺子和汤分开,用滤布将豆浆和豆腐渣分离等回答:都是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把固体和液体分开。
加深认识絮凝剂的作用4、学生实验分析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提问:比较过滤前的过滤前和过滤后有什么变化?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清?过滤后的水仍为红色,为什么?如何将色去掉?展示: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简介活性炭。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能吸附水中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除去色素和异味设问:自来水厂是如何将江水河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的呢?展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提问:经过以上处理后的水,清辙透明,是不是纯净水了?为什么?分析:通过沉淀,过滤的方法只除去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
2. 掌握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
3.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水的净化效果。
【教学重点】1. 水的污染来源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
3. 实验验证水的净化效果。
【教学难点】1. 水的净化方法的原理。
2.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教学准备】1. 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蒸馏水、自来水、滤纸、砂子、活性炭、试管、锥形瓶等。
2. 实验所需化学药品:氯仿、重铬酸钾等。
3. 实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4. 相关课件及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讨论水的重要性及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引出本课主题: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简要介绍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沉淀、消毒等。
2. 分别详细介绍过滤、沉淀及消毒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三、实验环节(30分钟)1. 实验一:过滤法净化水(1)取一杯蒸馏水,加入少许沙子,观察水的外观。
(2)用滤纸将混合物过滤,观察水的变化。
(3)讨论过滤法的原理及其净化效果。
2. 实验二:利用活性炭净化水(1)取一杯自来水,加入少许氯仿,使水变浑浊。
(2)加入适量活性炭,并搅拌后静置,观察水的变化。
(3)讨论活性炭净化水的原理及其净化效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讨论不同净化方法的优缺点。
2. 总结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实验设计更多不同的水净化方法。
2. 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并撰写报告,了解当地水质及水的净化情况。
【课后作业】1. 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2. 思考:如何提高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及水净化工作?3. 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更多关于水的净化方法。
【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反馈及建议。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净化情况,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1. 过滤法:利用滤纸、砂子等材料来过滤水中的杂质。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主题:水的净化
年级:初中
时间:45分钟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
2. 掌握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3. 认识水的净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问答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什么?如果水受到污染,对人类会有什么影响?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水的净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教师讲解水的净化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净化方法的原理。
三、实验展示(15分钟)
教师通过实验展示不同净化方法的效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水的净化过程。
四、讨论交流(10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讨论如何选择适合的净化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净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家庭用水的来源及净化措施,并写一份关于水的净化方法及作用的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的净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解了不同净化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认识到水的净化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
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的净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 2〔第一课时〕,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之后学习的另一种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质。
本课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净化水常用的两种方法——沉淀、过滤。
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和过滤三种方法有序地联系,突出过滤这个重要的试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根底。
因此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把握学情有利于课堂上教法的实施,从学生已有的学问技能方面来看,能够区分纯洁物和混和物,知道自然水中有很多杂质,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清楚过滤能去除水中的难溶固体和过滤的操作和留意事项,对试验现象观看力气,分析思维力气、归纳总结力气等探究力气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沉淀和过滤两种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把握过滤操作的根本技能及留意事项。
(3)了解自来水厂的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2.过程与方法(1)培育学生的思考方式,由易到难不断拓展。
(2)通过过滤试验,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气和动手操作力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节约用水和疼惜水资源的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饮身边化学学问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1.过滤操作的试验技能;2.净化水的四种方法的优缺点;五、教学难点:1.过滤操作的留意事项;2.明矾净水与活性炭净水的原理。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我们大家都知道水在我们日常生活【答】H O2中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那么水的化学式如何书写呢?【答】氢元素与氧元素【追问】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水分子是由【答】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什么构成的呢?原子【表达】格外好,看来大家对前面学过的知【答】水是无色、无味、清识把握的还可以,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告澈透亮的液体,沸点是诉大家水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xxx 你来说一100℃,凝固点是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本课题中的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二、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引用水的来源有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如活性炭是怎样吸附有颜色和有气味的物质。
2.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的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由于本课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应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水的净化方法(过滤)难点: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操作五、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叙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是如何将自然界中的水转化为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的。
板书:水的净化倾听,思考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一:天然水成分的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 第一自然段,完成学案环节1的内容。
讲述:天然水是混合物,其成分众多。
其中不能为我们使用或对我们有害的统称为杂质。
我们将这些杂质分为: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和微生物。
过渡:这些杂质如何除去?接下来,我们就随着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一起来看看,我们如何将这些杂质除去。
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天然水成分的分析环节二:除去杂质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水的净化》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中化学《水的净化》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水的净化》是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三节《自然界的水》中的一部分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也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课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机的串连起来,前一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一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是关系到人的饮水健康问题,探究水的净化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基于此,过滤的基本操作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过滤和蒸发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体会和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这为以后系统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知识准备,为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新课程提倡构建道德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本节课知识来源于生活,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探究,去归纳。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和普及使用的今天,更应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这个工具去探究。
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三、教材分析:《水的净化》是初中化学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其中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重点学习内容,为使学生掌握过滤操作,教学中要组织好学生认真完成活动与探究,体会过滤操作中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自学辅导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九年级化学教案 水的净化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水的净化9篇水的净化 1【课程标准】1.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使用说明】自己在课前阅读课本内容,努力完成【课前预习】题,在学案上作简单解答。
准备课堂回答,同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准备课题讨论或请教。
【课堂探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大胆试一试,要相信自己。
【课前预习】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味道,说一下为什么?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课内探究】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混合物或纯净物)。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①絮凝剂吸附: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水的种类实验现象硬水软水讨论与交流:硬水的危害有哪些?(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4.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水的净化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的迫切性。
-学生能够掌握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实践性作业:学生需在家中尝试使用所学的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方法,对生活用水进行简单的净化处理,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深刻理解净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2.研究性作业: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保护家乡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将系统地讲授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首先,介绍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见的水净化方法,并详细解释它们的原理。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接着,我将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水的净化方法的理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学习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3)巩固拓展:运用实例分析水污染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培养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4.教学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净化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水的污染和净化方式;(2) 掌握蒸馏水、净水器和污水处理工艺等水的净化方法;(3) 理解水的净化和保护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课堂讲解和探究,理解水的净化方法的原理和工艺流程;(2)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蒸馏水的理解;(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2)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了解水的污染和净化方式;2. 掌握蒸馏水、净水器和污水处理工艺等水的净化方法;3. 理解水的净化和保护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水的净化方法的原理;2. 掌握蒸馏水的实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观看《水的森林》宣传片,唤起学生们对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2. 联想:你喝的水是否干净?城市的河流是否清澈?依据什么可以判断水是否干净?二、学习(30分钟)1. 讲解水的污染和净化方式,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流程,包括蒸馏水、净水器和污水处理工艺等。
2. 展示水的净化方法的流程图,并在流程图旁列出每种方法的原理说明,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理解。
3. 实验课:让学生进行蒸馏水的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蒸馏水的原理和作用。
三、练习(15分钟)1. 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的净化方式,撰写对应的工艺处理图和说明。
2. 学生交流归纳,互相比较各自选择的净化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情况,商讨提出针对性的净化措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学习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2. 你认为水的净化和保护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水、烧杯、漏斗、三角漏斗、酒精灯或炉子、蒸馏器PPT讲解、流程图、实验指导书。
《水的净化》情境式教学设计
《水的净化》情境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净化过程和方法。
2. 掌握水的净化方法的原理及适用场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烧杯、滤纸、炭、沙子、碎石等。
2. 实验材料:沉淀水、自来水、河水等。
3. 报告纸、铅笔、相机等观察记录工具。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水源,引起学生对水的净化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实验操作(25分钟)1. 真实环境模拟:教师将准备好的不同水源分别倒入几个玻璃烧杯中,例如沉淀水、自来水和河水。
2. 净化方法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例如过滤、沉淀、活性炭吸附等,并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
3. 小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源进行净化实验。
可以使用实验器材和净化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记录,了解每种方法的效果,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三、实验结果分享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将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整理成报告纸。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净化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并引发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水源和净化方法?四、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当今社会使用的高级水净化设备或项目,向学生介绍相关科技和创新成果,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实验结果和总结,写一篇100字的小结,并写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水资源的方法。
六、课堂延伸(剩余时间)有余时间的话,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水资源的另外一个话题讨论,比如: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的循环过程等。
教学反思:通过情境式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在实验结果分享和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相互交流、思考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水的净化教案范文
水的净化教案范文教案:水的净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水的净化的方法和技术。
3.掌握水的净化的实践操作和技能。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幻灯片、实验装置、实验材料。
2.教材: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3.实验室:净水器、过滤器、试管、溶液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水源的污染情况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水的净化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2.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污染水源的原因和后果。
介绍目前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和技术,如过滤、消毒、沉淀等。
3.实验操作(25分钟)让学生亲自参与水的净化实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a.准备实验装置和材料,包括净水器、过滤器、试管、溶液等。
b.将污染的水样加入试管中,观察水的外观和颜色。
c.使用过滤器过滤水样,观察水样的变化。
d.使用净水器进行净化处理,观察净化后的水样的变化。
e.将净化后的水样与原始的污染水样进行对比观察和对比分析。
4.实验分析和讨论(2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对比分析,总结出水的净化方法和技术的效果和作用,讨论水的净化的原理和关键步骤。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
5.讲解知识点和概念(15分钟)对于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重点讲解水的净化的方法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6.学习小结(5分钟)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总结水的净化的重要性、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水的净化的实践操作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对水的净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和互动,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装置和材料,注意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教师在讲解和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净化的概念、意义和方法;2.掌握净水的工艺过程;3.理解水的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净化1.1 水的来源和用途; 1.2 水的污染来源; 1.3 水的污染影响; 1.4 水的净化方法。
2. 净水的工艺过程2.1 原水处理; 2.2 深度过滤处理; 2.3 活性炭吸附处理; 2.4 高压超滤处理;2.5 紫外线消毒处理。
3. 实验操作3.1 原水的处理; 3.2 深度过滤的实验; 3.3 活性炭吸附处理的实验; 3.4 高压超滤的实验; 3.5 紫外线消毒的实验。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从普通生活中出发,向学生提问:“你们每天都会喝水,这样的水是否是清洁的?为什么要净化水?”了解学生对于水的净化的认识。
3.2 基础知识讲解针对第一类水的净化、第二类净水工艺过程的实际操作给予讲解。
3.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手动操作制作被污水污染的水处理。
操作过程务必要做到操作规范严谨,实验操作的全程由教师亲自在场指导。
3.4 实验操作介绍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3.5 实验总结进行总结和讨论:不同的净化方法有何不同之处?它们的实际应用分别有什么?不同的净水工艺过程的使用与应用?这有何区别和优化?四、教学评估1.设计学生实验报告,推广优秀实验操作方法和探究过程,评估教学效果;2.通过大组小组讨论的形式,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计划。
五、教学资源1.研究性学习方法论;2.实验仪器;3.计算机辅助学习课件;4.实验学习辅助材料:实验报告模版、操作规程、实验操作题。
六、教学建议1.注意安全: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工作的知识普及,确保实验操作安全;2.强调实践:要求学生自己操作、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反复实践纠错,以巩固所学;3.注意评估: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评估,了解学生是否对于所学内容理解深入或是是否达到教学效果预期?。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分析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报告等方法,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净化水的几种方法。
利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几种方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逐一探究净化水的原理。
对于过滤操作的训练及其方法掌握,采取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实际操作,学生互评交流,教师总评的教学方法。
硬水和软水知识较为抽象,可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对其区别、危害形成感性认识;再通过实验学会用肥皂水对硬水和软水加以鉴别。
通过生活中烧水时会出现水垢的现象,体会硬水软化的方法。
课文安排的演示实验3-4(蒸馏水的制作),可与其它实验同时进行,以节约时间。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促进知识的建构与形成。
【教材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其中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说出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4。
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了解水净化的几种方法;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难点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11、导入新课自然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如果不能,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得到我们饮用的自来水学生回答:”可直接饮用的有泉水,井水。
而河水,海水却不能直接饮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推进新课提问:浑浊的河水在静置一些时间后有什么变化?回答: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相对清,但仍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3、实验演示净化桌上的一杯泥水(由于加了红墨水而显红色),加入明矾分析: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称为絮凝剂。
提问:如何将这些沉淀和水分开?举出生活中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
提问: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析:实验室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开现象:悬浮物沉到底部,水变得更清思考:井水也可用明矾净化回答:用沙漏将饺子和汤分开,用滤布将豆浆和豆腐渣分离等回答:都是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把固体和液体分开。
加深认识絮凝剂的作用4、学生实验分析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提问:比较过滤前的过滤前和过滤后有什么变化?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清?过滤后的水仍为红色,为什么?如何将色去掉?展示: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简介活性炭。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能吸附水中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除去色素和异味设问:自来水厂是如何将江水河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的呢?展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提问:经过以上处理后的水,清辙透明,是不是纯净水了?为什么?分析:通过沉淀,过滤的方法只除去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
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用来烧水的水壶和装水的开水瓶结有一层水垢,这是因为水中溶有可溶性的钙和镁化合物,加热或放久了,这些化合物就会生成沉淀——水垢,像这样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的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提问: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提问:硬水有哪些危害?分析:其实硬水的危害还不止这些,比如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健康,它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如人们说的“水土不服”。
过渡:如果我们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的钙和镁化合物,就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生活中一般通过煮沸水降低水的硬度,同时起到杀菌目的,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请同学们观看“蒸馏水的制作”过程实验演示分析:蒸馏的原理就是将液态的水加热变成气态水,再冷却为液态的水,这样溶解的物质就被除去。
提问:不同的水质不一样,水的软硬程度也不一样,长期饮用硬水不利健康,那么长期饮用蒸馏水是否会对健康有利?学生实验操作回答:过滤后的水较清,当山泉水通过山上的小石块,沙层时,这些小石块,沙层时起到过滤的作用。
学生动手将活性炭加入过滤后的水中回答:不是,水中还有细菌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回答:加一样多的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总结:1、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服2、锅炉里结水垢有爆炸的危险。
学生观察回答:对健康不利,虽然纯净,但少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加深认识过滤的作用明白一杯净水来之不易加深认识硬水的危害5、课堂练习1、活性炭净水器能除去水中的臭味,是因为什么?2、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1)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2)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是:(3)综合运用上述4项操作净水最好的是:巩固知识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净化天然水(水 + 不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去↑除去↑除净化方法(静置→沉淀→过滤)→ 吸附→消毒→自来水↓自来水(水 +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用肥皂水↓检验———————————————————————↓ 生活:煮沸↓硬水—————————————————→ 软水(泡沫少)实验室:蒸馏(泡沫多)《水的净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净化。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2)· 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2)· 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准备1、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以及过滤实验中代用品;3、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趣导入出示一杯混浊的河水,一瓶矿泉水从物质的分类上,这两种水属于哪一类物质?里面有哪些物质?海水呢?井水呢?自来水呢?小结: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
在某些乡村没有自来水,只能饮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变成生活用水呢?思考回答:属于混合物讨论分析河水、矿泉矿泉水等的的组成成分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小组交流组织讨论了解原理同学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净化,化学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净化》。
下面,我们来了解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
请到过自来水厂的同学介绍自来水厂的净水设备(看图)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学生介绍自来水厂的净化设备、净水的过程。
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2、其中过滤这步操作是怎样进行的?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活动探究锻炼技能学会方法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和过滤操作的要点1、向混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2、制作过滤器3、过滤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操作要点。
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
思考加入明矾后静置,现象如何?过滤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是什么?可以什么物质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寻找代用品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经过上述净化后的水看上去比较澄清了,但这水是纯净物吗?出示热水瓶中的水垢硬水软水的概念。
硬水和软水如何来区分呢?请你们设计方案小结:检验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不易产生泡沫的硬水。
思考水中的杂质,有没有去除干净;思考:水垢形成的原因,了解硬水和软水的特点。
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各种方案,如可以把水煮沸,洗衣服看泡沫多少等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树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观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化学问题的探究欲望。
出示图片了解硬水的危害。
有什么办法可以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成软水呢?观看图片对硬水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学生考虑并回答:生活中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刚才所用的软水是蒸馏水,它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而蒸馏是重要的'实验操作,它不仅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不可以除去可溶性的杂质通过实验来制取蒸馏水小结: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了解蒸馏是净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操作学会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水的净化》教学设计3一、教材分析:《水的净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另一种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质。
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等。
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突出过滤以及蒸馏这两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选择《水的净化》中沉淀、过滤、吸附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了解并根据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初步认识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
(3)初步形成过滤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过滤的操作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对教学情景的观赏和思考,初步学会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过滤的装置及操作过程,体验化学的“实验美”,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技能。
为了落实了三维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法:四、教法:本课题的教学围绕着三条线展开:情景线,问题线,知识线。
教师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充分应用各种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景,形成情景线。
在每个情景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问题,从而衍生出问题线。
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中,不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线,以知识线来贯穿问题线。
三条线构成科学的动态结构的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快乐通达三维目标。
五、教学过程:流程图:呈现自然界浑浊的水,提出除去杂质的问题→实验:明矾净水(沉淀)→探究活动:过滤→过滤装置与操作程序→实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说明这些水仍非纯水。
六、板书设计:水的净化一、几种常见净化水的方法1、沉淀2、过滤(一贴二低三接触)3、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