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MS业务CPSP业务开发规范V1

中国联通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MS业务CPSP业务开发规范V1

中国联通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CP/SP业务开发规范China Unicom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P/SP Service Development Specification for Multimedia MessageService(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与缩略语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 CP/SP业务开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开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发送多媒体消息的过程(下行业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1 初始化配置参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2 创建发送线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3 构造待发送消息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4发送消息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接收多媒体消息的过程(上行业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1 方式1:普通应用程序中的用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2 方式2:WEB应用程序中的用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联通微型光缆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The Temporary Executed Technique Regulationfor the Installation and Checkingof The Micro-cable System Engineerfor China Unicom(Ver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器材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微型光缆路由的复测................................................ 2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微型光缆的敷设与安装.............................................. 2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微型光缆的接续和预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验收.......................................................... 2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A 本规定用词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规定是根据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基础网络部的要求,在北京太运大厦--西单文化广场MCS微型光缆系统试验工程的基础上编制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联通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现有城区的管道设施已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租、购其他运营商的管道又受到种种制约,而新建管道又受到城建规划的种种限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接口规范v1.0

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接口规范v1.0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204-2011中国联通客户网络管理系统接口规范China Unicom Custom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nterface Specification(v1.0)2011-06-22发布2011-06-22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缩略语 (2)4 接口概述 (4)5 客户网管系统部省级接口 (6)5.1 接口简要描述 (6)5.2 网络连接方式 (6)5.3 接口功能需求 (6)5.3.1过滤条件设置 (6)5.3.2数据信息接口 (6)5.3.3告警故障接口 (7)5.3.4性能信息接口 (8)5.4 接口方式及协议 (8)5.5 接口详细描述 (8)5.5.1连接测试 (8)5.5.2过滤条件设置 (9)5.5.3数据信息接口 (10)5.5.4告警故障接口 (17)5.5.5性能信息接口 (20)6 与资源管理系统间接口 (23)6.1 接口简要描述 (23)6.2 接口功能需求 (23)6.2.1资源数据同步 (23)6.2.2资源数据查询 (24)6.2.3资源数据变更通知 (24)6.3 接口方式及协议 (24)6.4 接口详细描述 (24)6.4.1采用Webservice+FTP方式 (24)6.4.2采用中间表方式 (33)7 与电子运维系统间接口 (38)7.1 接口简要描述 (38)7.2 接口功能需求 (38)7.2.1故障派单 (38)7.2.2故障单管理 (38)7.2.3重保电路信息同步 (38)7.2.4电路割接信息同步 (39)7.3 接口方式及协议 (39)7.4 接口详细描述 (39)7.4.1接口数据 (39)7.4.2电子运维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42)7.4.3客户网管侧接口服务定义 (44)8 与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48)8.1 接口简要描述 (48)8.2 接口功能需求 (48)8.2.1过滤条件设置 (48)8.2.2告警同步 (48)8.2.3告警同步通知 (48)8.2.4告警实时上报 (48)8.2.5告警结束通知 (49)8.2.6性能任务定制 (49)8.2.7性能数据获取通知 (49)8.3 接口方式及协议 (49)8.4 接口交互数据 (49)8.4.1告警信息 (49)8.4.2性能数据 (50)8.5 接口详细描述 (51)8.5.1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51)8.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55)9 与IP网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0)9.1 接口简要描述 (60)9.2 接口功能需求 (60)9.2.1告警同步 (60)9.2.2告警实时上报 (60)9.2.3过滤条件设置 (60)9.2.4定制性能任务 (60)9.2.5性能数据获取通知 (61)9.2.6节点间IP网络层时延测试 (61)9.2.7MPLS VPN电路:获取各QoS等级带宽占用百分比 (61)9.3 接口方式及协议 (61)9.4 交互数据定义 (62)9.4.1IP电路相关性能参数定义表 (62)9.4.2告警信息 (63)9.5 接口详细描述 (64)9.5.1IP综合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64)9.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71)10 与数据ATM网管理系统间接口 (75)10.1 接口简要描述 (75)10.2 接口功能需求 (75)10.2.1告警同步 (75)10.2.2告警实时上报 (75)10.2.3过滤条件设置 (75)10.2.4定制性能任务 (75)10.2.5性能数据文件获取 (76)10.3 接口方式及协议 (76)10.4 接口交互数据 (76)10.4.1告警信息 (76)10.4.2性能数据 (77)10.5 接口详细描述 (77)10.5.1数据ATM管理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77)10.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81)附录A接口服务定义代码说明 (85)A.1 错误代码表 (85)A.2 系统代码表 (85)A.3 同步请求标识和通知标识的编号规则 (85)A.4 Filter的BNF范式说明 (86)A.5 资源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88)附录B 客户网管部省接口WSDL (89)前言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是以对客户租用电路和客户设备的实时监测为主要目标,从面向客户、面向业务的角度对网管数据进行分析和呈现,实现大客户网络的状态监视、故障定位以及性能分析等功能,同时为大客户提供统计报表和SLA报告,使其成为中国联通为大客户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

中国联通客户资料管理规范V2.0[1]

中国联通客户资料管理规范V2.0[1]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XX-2013中国联通客户资料管理规范V2.02013-XX-XX 发布2013-XX-XX实施前言为了贯彻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简称“实名登记”)工作要求以及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建立客户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体系,确保客户资料的准确、规范、统一和完备,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供市场销售、维系挽留、财务处理和客户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使用。

适用于总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公司市场营销部、联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永红、李海燕、舒薇、何坤、郭毅、王峰、徐清、刘绍波、周霞、孔令磊、范玉泉、裴玉欣、杜娟、王景辉、郭金福、张东钢、吴帆、华安、童琳珠、刘自红、房海玮、张建明、李西亚、郭骏思。

V2.0版修订人:何坤、王进、徐玲、李娟、熊敏、许群、邵秀梅、刘慧兰、周来金。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1规范说明1.1 背景与目标为了贯彻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简称“实名登记”,下同)工作要求以及公司经营管理需要,需要完整、准确、真实的建立客户的基本信息,及时获取和保存客户信息,提供统一、全面的客户资料展现,为公司的客户发展、客户服务、信用控制、维系挽留、经营分析等提供可靠的客户资料,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客户资料范围、客户资料组织管理、实名入网总体要求、公众客户资料管理流程、集团客户资料管理流程、客户资料保护管理等内容。

在综合考虑资料的真实全面与业务发展的矛盾、客户资料的完备与客户价值的矛盾基础上,对原有各支撑系统和辅助系统中涉及到的客户资料进行整合,确保公司关注的客户资料的准确、规范、统一和完备。

1.2 规范内容客户是指可以成为中国联通及其合作伙伴所提供电信产品的所有者、支付者、使用者的人或组织,潜在客户也在客户管理范围之内。

本规范主要针对客户基本信息资料的管理及使用、保护等进行统一规范,具体从客户资料的分类、管理、获取、维护、保护等方面进行明确具体地规定。

联通公司企业文化理念

联通公司企业文化理念

联通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应用理念篇一企业文化应用理念表述1、业绩理念:主要体现内容:占据市场份额,做行业领头羊,卓越业绩,行业标兵2、安全理念:主要体现内容: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发展,平安和谐3、廉洁理念:主要体现内容: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维护企业良好形象恪尽职守,严于律已4、执行理念:主要体现内容:忠诚、敬业、责任、服从、进取积极主动,迅速行动5、创新理念:主要体现内容: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锐意创新6、学习理念:主要体现内容: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项责任,一种境界行动学习,团队学习7、客户理念:主要体现内容:高效、简洁、诚信从心沟通,合作共赢8、产品理念:主要体现内容: 品质、品牌、品位、细节大中粮,好品牌9、人才理念:主要体现内容: 重视人才、爱护人才、合理开发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才人尽其才,共同发展10、团队理念:主要体现内容: 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协同合作,业绩卓越11.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内容: 精细化管理,健全、流程标杆管理,创新管理12.营销理念:主要体现内容: 顾客至上,多种方式营销创新营销,合作共赢13.协同理念:主要体现内容: 协同合作、共同发展协同合作,互惠互利14.研发理念:主要体现内容: 创新技术,行业领先持续创,打造自主品牌15.人本理念:主要体现内容: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互信和支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16.系统理念:主要体现内容:企业的目标、企业宗旨、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企业文化理念篇二◇工作理念守诚强身,同频共振,精耕细作,创先争优。

守诚强身,以诚信为根本,讲道德、讲规范,注重个人修养,不断认识实践、探索总结,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关键:诚信、修养、素质。

同频共振,加强团队建设,提炼团队精神,凝聚团队意志,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关键:团队、意志、协同。

精耕细作,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程,严谨细密,精益求精,夯实基础,打造精品。

中国联通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

中国联通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

中国联通通信机房配套设备技术规范第一分册 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China Unicom Telcom Station Ancillary Equipmen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Part 1: 240V DC Power Supply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和术语 (1)4 总则 (2)5 环境要求 (2)5.1 240V高频开关电源设备 (2)5.2 蓄电池组温度范围要求 (3)5.3 机房洁净度要求 (3)5.4 设备使用地点 (3)6 系统组成 (3)7 设备配置 (4)7.1 设备配置原则 (4)7.2 高频整流模块的配置 (4)7.3 直流配电设备的配置 (5)7.4 各级开关选择及配置 (5)8 240V直流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6)8.1 交流输入 (6)8.2 直流输出 (6)8.3 整流模块 (6)8.4 蓄电池管理功能 (8)8.5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8)8.6 绝缘监察 (8)8.7 保护功能 (9)8.8 系统电磁兼容性 (10)8.9 系统可靠性 (10)9 导线的选择和布放 (10)9.1 导线的选择 (10)9.2 导线的布放 (11)10 监控系统要求 (11)10.1 监控系统要求 (11)10.2 告警系统要求 (12)11 接地与安全要求 (12)11.1 接地要求 (12)11.2 安全要求 (12)前言本规范为中国联通通信机房配套设备技术规范,共分为八个分册,分别为:第一分册 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第二分册 UPS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第三分册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规范V1.0第四分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技术规范V1.0第五分册 -48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技术规范V1.0第六分册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规范V1.0第七分册局房专用空调设备技术规范V1.0第八分册高压输电系统对通信系统影响的防护规范V1.0本分册为第一分册 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适用于中国联通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的选型、验收和维护管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公布××××-××-××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公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1)4概述 (2)4.1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2)4.2系统建设目标 (2)4.3系统治理范围 (2)5系统体系结构 (4)5.1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治理结构 (4)5.2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5)5.3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5)5.4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5)5.5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5)6系统技术要求 (6)6.1系统总体要求 (6)6.2软件技术要求 (7)6.3治理能力要求 (7)6.4性能要求 (7)6.5系统安全要求 (7)6.6DCN要求 (8)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一分册。

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可能如下:(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六分册SDH接口规范;(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七分册WDM接口规范;(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2)4 Java移动台功能要求 (2)4.1 通用要求 (2)4.2 内存要求 (3)4.3 Java程序管理要求 (3)4.4 中文语言要求 (3)4.5 外部事件处理 (3)5 网络连接要求 (4)6 安全性要求 (4)7 其他要求 (4)前 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总册:总体技术要求》2.《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一分册:支持WAP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3.《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二分册:支持Java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4.《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三分册:支持MMS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5.《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四分册:支持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本标准是《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二分册:支持Java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技术部、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江 顾旻霞 严斌峰 崔媛媛刘东明黄东巍 廖军 郭达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支持Java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支持Java业务的WCDMA移动台的功能要求、网络链接要求、安全性要求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国联通WCDMA网络上开展Java业务,是移动台厂商Java产品研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中国联通融合业务管理规范智慧沃家业务分册V1.3

中国联通融合业务管理规范智慧沃家业务分册V1.3

中国联通融合业务管理规范智慧沃家业务分册V1.3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XX-20142014-XX-XX发布2014-XX-XX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前⾔为了建⽴以智慧家庭为主要⽬标的新⼀代家庭融合通信解决⽅案,适应LTE、光纤宽带及全业务电⼦商务的发展趋势,重新设计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全业务流量及应⽤共享为特征、聚焦家庭互联⽹应⽤的智慧沃家套餐体系。

为保障公司新⼀代智慧家庭融合通信解决⽅案顺利推⼴,贯彻落实公司“管理集中、系统集中、系统融合、规范统⼀”的发展思路,在公司内部建⽴统⼀、规范的融合业务管理体制,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公司基于智慧家庭融合业务的管理规范,供业务管理、营销推⼴等环节使⽤。

适⽤于总部以及各省、⾃治区、直辖市分公司。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公司市场营销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向红兵、李⼭、陈丽燕、王艳丽、赵明、杜晓东、姚颖、李明、王丹本规范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1规范说明1.1背景与⽬标为了建⽴以智慧家庭为主要⽬标的新⼀代家庭融合通信解决⽅案,适应LTE、光纤宽带及全业务电⼦商务的发展趋势,重新设计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全业务流量及应⽤共享为特征、聚焦家庭互联⽹应⽤的智慧沃家套餐体系。

为保障公司新⼀代智慧沃家融合通信解决⽅案顺利推⼴,贯彻落实公司“管理集中、系统集中、系统融合、规范统⼀”的发展思路,在公司内部建⽴统⼀、规范的融合业务管理体制,特制定本规范。

1.2规范内容本规范对智慧沃家套餐营业受理、计费原则、信控原则、分摊原则等内容制定统⼀的要求。

1.3参考⽂献(1)《中国联通融合业务管理规范沃家庭业务分册V3.0》(2)《中国联通移动业务管理规范营业分册V2.1》(3)《中国联通移动业务规范3G后付费信控管理分册V1.0》(4)《中国联通家庭客户融合业务管理办法》(中国联通集团【2010】11号)(5)《关于统⼀套餐收⼊分摊原则的通知》(市场【2014】157号)(6)《中国联通专业核算办法》(中国联通集团【2010】164号)1.4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账本是登记账户服务及往来收⽀关系的账薄,⼀个账户可以有⼀到多个账本,⼀个账本只能属于⼀个账户。

联通公司swot分析

联通公司swot分析

联通公司SWOT分析会计1203 孙鹏一、联通的优势(strength)(一)拥有WCDMA网络联通所采用的WCDMA是三大3G标准中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3G技术,同时它的手机终端相当丰富,价格相对便宜。

WCDMA网络比较成熟,可借鉴的运营经验比较多,结合国内用户的需求,可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WCDMA具有覆盖X围最广、开通国家最多、终端款式最丰富、商用时间最长、技术最成熟等优势。

同时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XX 安全性高,同频率可在多个小区内重复使用,容量和质量之间可做权衡取舍等属性;具有系统容量大、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通话质量更佳、频率规划简单、建网成本低、传输速度快等优点。

(二)三地上市、两地监管,融资渠道通畅联通先后在中国A股市场、XX和纽约三地上市、实行两地监管,融资渠道通畅。

境内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成功的资本运作保证了中国联通大规模3G网络建设所需的资金,也为公司3G战略的进程提供了保障。

利用出售C网获得的1100亿元现金。

可以有效支持WCDMA网络建设。

(三)内部管理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强的企业管理能力。

具有竞争向上的企业文化,坚强的管理团队,员工有活力、士气高昂;培养了一支有创新能力的员工队伍、企业人员素质较高。

(四)经营经验中国网通具备固网运营经验,中国联通具备移动运营经验,新的中国联通较之另外两家运营企业拥有更快形成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

组织变革意识强,公司应变能力突出,综合业务网络初见端倪,为中国唯一一家综合电信运营商。

业务增长速度目前在国内电信行业,发展势头较好。

公司总部加强品牌、服务、网络建设和维护统一管理,效益显著。

二、联通的劣势(Weakness)(一)WCDMA网覆盖和优化相比移动还存在一定差距。

大多数人选择移动的原因是联通的通话质量不好、信号差。

可见,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关键因素,但是联通在这方面却显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使得消费者对其甚为不满,而网络质量的问题主要是来自于联通的GSM网络,但用户的反映反而会转嫁给WCDMA网络,最终使联通的整体品牌和形象受损。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体系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体系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2009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体系(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I V 中国联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1)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缩略语 (1)4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5)4.1 企业标准的范围 (5)4.2 企业标准的体系结构 (6)4.3 企业标准的分类 (7)5 通信网络企业标准体系 (8)5.1 通信网络总体架构 (8)5.2 移动通信网企业标准体系 (9)5.2.1 无线接入网 (10)5.2.2 电路域核心网 (10)5.2.3 分组域核心网 (10)5.2.4 移动智能网 (10)5.2.5 信令网 (11)5.3 固定电话网企业标准体系 (12)5.3.1 PSTN网 (12)5.3.2 PHS网 (13)5.3.3 信令网 (14)5.3.4 固定智能网 (14)5.3.5 固定软交换网 (15)5.4 数据网企业标准体系 (17)5.4.1 基础数据网 (17)5.4.2 公众IP网 (17)5.4.3 企业内网 (20)5.4.4 网络安全 (21)5.5 传送网企业标准体系 (22)5.5.1 同步网 (22)5.5.2 传输网 (22)5.5.3 光缆网 (25)5.5.4 管道网 (26)5.5.5 卫星通信网 (27)5.5.6 微波通信网 (27)5.6 融合网络企业标准体系 (27)5.6.1 IMS网 (27)5.6.2 综合智能网 (28)6 业务应用企业标准体系 (29)6.1 业务应用体系架构 (30)6.1.1 业务门户 (31)6.1.3 业务控制及管理系统 (35)6.2 业务应用企业标准体系 (36)7 业务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39)7.1 BSS体系架构 (39)7.2 BSS应用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0)7.2.1 客户关系管理类系统 (40)7.2.2 分析型系统 (41)7.2.3 计费结算类子域 (41)7.2.4 企业外部门户 (42)7.3 BSS运营环境企业标准 (43)7.3.1 数据架构 (43)7.3.2 集成架构 (43)7.3.3 基础架构 (44)7.4 BSS运营管理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4)8 管理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4)8.1 MSS体系架构 (44)8.2 ERP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5)8.2.1 ERP核心系统 (45)8.2.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5)8.2.3 预算管理系统 (45)8.2.4 采购管理系统 (45)8.2.5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46)8.2.6 资金管理系统 (46)8.2.7 资产管理系统 (46)8.2.8 数据编码 (46)8.3 协同办公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8)8.3.1 办公系统 (48)8.3.2 通信服务系统 (48)8.3.3 服务共享系统 (48)8.3.4 合同管理系统 (48)8.3.5 企业风险管理系统 (48)8.4 公共服务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9)8.4.1 主数据系统 (50)8.4.2 内部门户系统 (50)8.4.3 数据服务系统 (50)8.4.4 IT服务管理系统 (50)9 运维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51)9.1 OSS体系架构 (52)9.1.1 移动OSS体系架构 (52)9.1.2 固网OSS系统架构 (52)9.2 OSS企业标准体系 (52)9.2.1 网络质量指标 (54)9.2.2 专业网综合网管系统 (54)9.2.4 其它要求 (62)10终端与卡企业标准体系 (63)10.1 终端 (63)10.1.1 移动终端 (64)10.1.2 固定终端 (64)10.2 电信卡 (66)10.2.1 电信卡的分类 (66)10.2.2 电信卡企业标准体系 (68)11 市场经营企标体系 (69)11.1 现行市场经营企业标准体系 (69)11.2 新的市场经营企业标准体系 (69)11.2.1 市场经营体系架构 (69)11.2.2 业务产品 (70)11.2.3 卡号资源 (70)11.2.4 客户与服务 (70)11.2.5 营业与销售 (71)11.2.6 业务合作 (71)11.2.7 计费帐务结算 (71)11.2.8 运营统计 (71)附录A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现状 (73)前言在电信行业重组和3G拍照发放后,新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需要尽快进行固定、宽带、移动业务的融合、通信网络的整合、运维及业务支撑的统一、以及市场的协调细分等。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v1.1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v1.1

7.1.4 OTN光电混合交叉连接设备 ........................................................... 22 7.2 设备功能要求 ........................................................................ 23 7.2.1 业务接口适配功能 ................................................................... 23 7.2.2 线路接口处理功能 ................................................................... 23 7.2.3 ODUk调度功能 ...................................................................... 23 7.2.4 光复用段和传输段处理 ............................................................... 23 7.2.5 OCh调度功能 ....................................................................... 23 7.2.6 OTN开销处理 ....................................................................... 24 7.3 OTU光接口参数 ...................................................................... 24 8 ROADM设备技术及管理要求 ............................................................ 25 8.1 ROADM设备技术要求 ................................................................. 25 8.1.1 ROADM设备上下波能力 ............................................................. 26 8.1.2 ROADM设备的光波长区分配.......................................................... 26 8.1.3 ROADM设备性能要求 ............................................................... 26 8.2 ROADM设备管理要求 ................................................................. 27 8.2.1 功率管理功能 ....................................................................... 27 8.2.2 波长管理功能 ....................................................................... 27 9 系统性能要求 .......................................................................... 28 9.1 假设参考光通道 ...................................................................... 28 9.2 误码性能 ............................................................................ 28 9.3 抖动和漂移特性 ...................................................................... 29 9.3.1 OTN网络接口的输出抖动 ............................................................. 29 9.3.2 OTN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 ............................................................. 29 10 OTN保护要求 ......................................................................... 30 10.1 通用要求 ........................................................................... 30 10.1.1 拖延计时器 ........................................................................ 30 10.1.2 等待恢复时间 ...................................................................... 31 10.1.3 操作类型 .......................................................................... 31 10.1.4 APS 信令通道 ...................................................................... 31 10.1.5 倒换类型 .......................................................................... 31 10.1.6 倒换性能 .......................................................................... 31 10.2 OCh 1+1保护 ........................................................................ 31 10.3 ODUk 1+1SNC保护 ................................................................... 32 10.3.1 固有监视SNC/I(可选支持) ........................................................ 32 10.3.2 非介入监视SNC/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10.3.3 子层SNC/S(可选支持) ............................................................ 32 11 监控通道要求 ......................................................................... 32 11.1 光监控通道(OSC)要求 .............................................................. 33 11.2 电监控通道(ESC)要求 .............................................................. 33 12 OTN同步实现方式 ..................................................................... 33 13 控制平面功能要求(可选) ............................................................. 33 13.1 控制平面基本功能要求 ............................................................... 33 13.2 路由功能要求 ....................................................................... 34 13.3 自动发现功能要求 ................................................................... 34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联通公司企业标准联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竞争力。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联通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公司内部制定的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化,是企业内部运营的基础。

企业标准的作用企业标准的作用在于提升企业的战略竞争力,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具体来说,企业标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规范公司的内部管理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可以规范公司内部的管理和流程,制定明确的责任和权限,避免经营过程中的混乱和决策的随意性。

2.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企业标准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和口碑,进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3.提高运营效率企业标准的制定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使公司更具有执行力和竞争优势。

4.降低成本企业标准的制定可以避免各个部门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进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5.提高创新力立足于不断推进各细分领域的创新,联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寻求规范和细节足够实用的标准,鼓励品牌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企业标准是企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主要分为五大类:1.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指通信技术的规范和标准化,包括通信设备、网络、数据处理和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例如: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数据通信协议标准及通信设备标准等。

2.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指公司内部管理的规范,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例如:人事管理标准、成本管理标准等。

3.服务标准服务标准是指客户服务的规范,包括投诉处理、服务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例如:客户服务行为规范、客户满意度调查标准等。

4.安全标准安全标准是指公司信息安全的规范,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例如:网络安全管理标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

5.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指联通公司产品的规范和标准化,包括手机、上网卡、宽带等方面的标准。

中国联通企业网关技术规范总册v1.0(057-2010))

中国联通企业网关技术规范总册v1.0(057-2010))

中国联通企业网关技术规范总册China Unicom Enterprise Gatewa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General Requirement(v1.0)目次目次 (1)前言 (1)1范围 (2)2引用文件 (2)3缩略语 (3)4设备总体要求 (5)4.1企业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5)4.2设备形态 (6)5功能要求 (7)5.1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7)5.1.1路由和桥接模式的功能要求 (7)5.1.2PPPoE功能要求 (8)5.1.3PPPoE代理功能要求 (8)5.1.4ATM功能要求 (8)5.1.5VLAN功能要求 (8)5.1.6WAN连接要求 (8)5.2网络协议功能要求 (10)5.2.1路由功能要求 (10)5.2.2DHCP功能要求 (10)5.2.3DNS功能要求 (11)5.2.4DDNS功能要求 (11)5.2.5NAT功能要求 (11)5.2.6组播功能要求 (11)5.2.7ALG功能要求 (12)5.2.8其他功能要求 (12)5.3认证授权功能 (12)5.4设备发现功能要求 (12)5.5Q O S功能要求 (13)5.5.1流分类 (13)5.5.2基于业务流的CAR (13)5.5.3标记和重标记 (13)5.5.4队列管理 (13)5.5.5ATM的QoS (14)5.5.6VLAN的QoS (14)5.5.7带宽保障和限制 (14)5.6防火墙功能 (14)5.7上网策略控制功能 (14)5.8办公组网功能 (15)5.9FTP功能 (15)5.10USB扩展功能 (15)5.10.1 USB共享存储 (16)5.10.2 USB打印共享 (16)5.10.3 USB快速备份和恢复要求 (17)6设备接口要求 (18)6.1上行接口要求 (18)6.1.1ADSL2/2+接口 (18)6.1.2Ethernet接口 (18)6.1.3EPON上行接口要求 (19)6.1.4GPON上行接口要求 (19)6.2下行接口要求 (19)6.2.1LAN接口 (19)6.3USB接口要求 (20)7网络管理、操作维护要求 (20)7.1基本要求 (20)7.1.1配置文件 (20)7.1.3本地管理 (21)7.1.4日志要求 (21)7.2配置功能和界面要求 (21)7.2.1Web登陆要求 (21)7.2.2设备标识要求 (26)8管理要求 (26)9设备性能要求 (27)9.1上电时间 (27)9.2上行接入性能要求 (27)9.3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27)9.3.1ADSL2+上行吞吐量 (27)9.3.2Ethernet上行吞吐量 (27)9.3.3EPON上行吞吐量 (27)9.3.4GPON上行吞吐量 (28)9.3.5地址学习 (28)9.3.6缓存大小 (28)9.3.7安全处理要求 (29)9.4可靠性 (29)10硬件系统 (29)10.1基本要求 (29)10.2硬件能力要求 (29)10.3F LASH闪存规划 (30)10.4指示灯要求 (30)10.5开关与按键要求 (31)10.6端口标识要求 (31)10.7配件要求 (32)10.8标签 (32)10.10电源适配器要求 (33)10.11整机功耗 (33)10.12环境要求 (33)10.13电磁性能指示 (34)11软件系统 (34)11.1基本要求 (34)11.2软件开发环境要求 (34)11.3用户登录要求 (34)11.4系统升级要求 (34)12安全要求 (35)12.1用户侧接口安全 (35)12.1.1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35)12.2登录安全 (35)12.2.1用户侧登录安全性 (35)12.3设备安全性 (36)12.4过电压过电流 (36)12.5电磁兼容性 (36)12.6认证 (36)附录A(规范性附录)PPP O E代理实现流程 (37)A.1 业务场景 (37)A.2 PPPoE功能描述 (37)A.3 PPPoE实现流程 (38)A.4 PPPoE代理配置 (39)附录B(规范性附录)DHCP报文扩展 (39)B.1 Vendor Specific Information(Option 43) 格式 (39)B.2 Vendor class identifier(Option 60)格式 (39)附录C(规范性附录)日志文件格式 (41)C.1 文件格式 (41)C.2 Syslog Message Severities (41)附录D(规范性附录)企业网关设备标识定义 (41)附录E(规范性附录)告警信息 (44)E.1 告警编号规则 (44)附录F(规范性附录)企业网关USB打印机驱动分发流程 (47)前言中国联通企业网关是中国联通面向中小企业用户发展网络业务的核心终端设备。

企业标准参考模板说明

企业标准参考模板说明

企业标准参考模板说明一.封面封面是必备要素,每项标准都应有封面。

所给文档模板为企业标准。

在QB/CU XXX——XXXX中:QB 指企业标准;CU 指中国联通;XXX 指标准顺序号;XXXX指年号。

标准名称一般为:中国联通XXXX网技术体制、中国联通XXXX网XX业务技术规范、中国联通XXXX网XX业务XX设备技术规范(要求)、中国联通XXXX网XX业务XX 设备测试规范(要求)、中国联通XXXX网XX业务XX接口技术规范(要求)、中国联通XXXX网XX业务XX接口测试规范(要求)等英文名称为可选项。

二.目次目次是可选择的概述要素。

如果标准的内容较长,结构较复杂,篇幅较多时,一般应设置目次。

1.目次的功能主要有三点:层次结构框架功能,引导阅读功能,检索功能。

2.目次的内容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前言;——引言;——章的编号、标题;——条的编号、标题(需要给出条时,才列出,并且只能列出带有标题的条);——附录编号、附录性质(即“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在圆括号中给出)、标题;——附录章的编号、标题(需要给出附录的章时,才列出);——附录条的编号、标题(需要给出附录的章时,才列出,并且只能列出带有标题的条);——参考文献;——索引;——图的编号、图题(需要时,才列出,并且只能列出带有图题的图);——表的编号、表题(需要时,才列出,并且只能列出带有表题的表)。

三.前言前言是一个必备要素。

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

特定部分给出关于标准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1)说明标准结构;(2)说明采用国际标准的有关情况;(3)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4)说明与标准前一版本的重大技术变化;(5)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6)说明标准附录的性质。

基本部分给出以下信息:(1)标准的提出;(2)标准的批准;(3)标准的归口;(4)标准的起草单位;(5)标准主要起草人;(6)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093-2013 中国联通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规范V2.0

093-2013 中国联通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规范V2.0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093-2013中国联通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规范China Unicom Enterprise Data Indicator Framework Specification(V 2.0)作者:史磊石2013-01-18发布2013-01-18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引述文件 (1)3. 缩略语和术语定义 (1)3.1.缩略语 (1)3.2.术语 (2)4.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4.1.概述 (4)4.2.设计原则 (4)4.3.梳理方法 (4)5. 指标体系框架 (8)5.1.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8)5.2.市场运营域指标框架 (9)5.2.1 基本指标框架 (9)5.2.2 维度框架 (10)5.2.3 指标树框架 (10)5.3.企业管理域指标框架 (37)5.3.1 基本指标框架 (37)5.3.2 维度框架 (38)5.3.3 指标树框架 (38)5.4.网络运营域指标框架 (45)5.4.1 基本指标框架 (45)5.4.2 维度框架 (46)5.4.3 指标树框架 (46)5.5.跨域综合指标框架 (58)5.6.数据指标信息及编码说明 (58)5.6.1 数据指标信息 (58)5.6.2 基本指标编码 (59)5.6.3 维度编码 (60)5.6.4 数据指标编码 (60)6. 指标体系维护管理要求 (61)6.1.概述 (61)6.2.维护管理原则 (61)6.3.职责分工 (62)6.4.指标新增、变更流程 (63)6.5.指标废止流程 (64)6.6.指标体系规范修订流程 (65)7. 指标体系的支撑要求 (67)7.1.指标体系的基础管理 (67)7.1.1 指标及框架的维护 (67)7.1.2 指标生命周期管理 (67)7.1.3 操作日志管理 (67)7.2.指标的查询与展示 (67)7.3.指标的分析功能 (68)7.3.1 指标血统分析 (68)7.3.2 指标活跃度分析 (68)7.4.指标体系的安全管理 (68)7.5.指标体系的流程支撑 (68)附录一:(规范性附录) (69)中国联通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规范前言随着通信行业重组,3G时代来临,通信行业进入全业务运营的同质化竞争时代,企业需要进一步提搞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能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2023年中国联通薪酬制度_联通公司薪酬方案

2023年中国联通薪酬制度_联通公司薪酬方案

2023年中国联通薪酬制度_联通公司薪酬方案中国联通薪酬制度一、总则(一)薪酬分配的总体思路:依据职位等级和岗位胜任度确定固定薪酬,依据贡献度确定变动薪酬,各单位在工效挂钩工资总额范围内进行薪酬分配。

(二)本制度适用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本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各子公司和经营实体。

二、薪酬体系员工薪酬主要包括岗位工资、综合补贴和绩效工资。

其中岗位工资和综合补贴属于固定薪酬,绩效工资属于变动薪酬。

(一)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数岗位工资系数地区系数每一职位等级划分A、B、C、D、E、F、G 7个薪档。

1、岗位工资基数由集团公司确定,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公司经营效益动态调整。

2、5到20级岗位工资系数由集团公司统一确定,1到5级岗位工资系数由省分公司、子公司和各经营实体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劳动力市场价格等情况确定(《岗位工资系数表》详见附表1)。

3、集团公司依据省分公司所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核定省分公司的地区系数区间,省分公司在此区间内可以划分3-4档。

省分公司或授权市分公司根据所在公司工效挂钩的工资总额预期、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的比例预期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具体的地区系数(《地区系数区间表》详见附表2)。

各子公司和经营实体参照上述办法确定本单位地区系数。

(二)综合补贴各单位原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相关部委、原集团公司和本单位有关政策规定发放的各类津贴补贴一律归并纳入综合补贴,最高不得超过400元/人.月;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已在工资总额中列支并发放取暖补贴和高原补贴的单位,可相应核增综合补贴标准。

(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由各单位在工效挂钩工资总额范围内,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和对公司的效益增长贡献度等因素核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单位以及承担不同责任的员工或团队应设计差异化的、能够有效激励员工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型(指导办法另行下发)。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2007年始)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2007年始)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QB/CU 165-2007 QB/CU 166-2007 QB/CU 167-2007 QB/CU 168-2007 QB/CU 169-2007 QB/CU 170-2007 QB/CU QB/CU QB/CU QB/CU QB/CU 171-2007 172-2007 173-2007 174-2007 175-200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QB/CU 074-2007 QB/CU 075-2007 QB/CU 076-2007 QB/CU 077-2007 QB/CU 078-2007 QB/CU 079-2007 QB/CU QB/CU QB/CU QB/CU QB/CU QB/CU QB/CU 080-2007 081-2007 082-2007 083-2007 084-2007 085-2007 086-2007
QB/CU 103-200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QB/CU 104-2007 QB/CU 105-2007 QB/CU 106-2007 QB/CU 107-2007 QB/CU 108-2007 QB/CU 109-2007 QB/CU 110-2007 QB/CU QB/CU QB/CU QB/CU 111-2007 112-2007 113-2007 114-2007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1. 引言联通公司作为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为了规范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制定了一系列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在企业内部推行和使用的统一规范和标准,旨在规范各个业务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流程和行为,以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营。

本文将介绍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包括目录结构、标准制定流程和标准的执行和监督等方面。

2. 目录结构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按照以下目录结构进行组织:- 标准文档- 业务管理-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采购管理- 运营管理- 网络运维- 业务运营- 客户服务- 技术标准- 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 数据中心技术- 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 数据保护- 网络安全以上是一个示例的目录结构,实际的目录结构会根据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

每个目录下都包含了相应的标准文档,方便员工查阅和参考。

3. 标准制定流程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制定流程如下:3.1 确定需求标准制定的第一步是确定需求。

各个业务部门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提出制定新标准或修订现有标准的需求。

3.2 制定草案根据需求,相关部门会组织起草标准的草案。

草案需要包括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和规定等。

3.3 内部审查草案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查。

审查的目的是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内容冲突和遗漏。

3.4 部门征求意见经过内部审查后,草案进入部门征求意见的阶段。

各相关部门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

3.5 行业评审经过部门征求意见后,草案提交给行业相关组织进行评审。

评审的目的是获取行业专家的反馈和建议,确保标准的专业性和适应性。

3.6 最终发布经过行业评审后,标准草案进行最后修订,并最终发布。

发布后,各个业务部门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执行。

4. 标准的执行和监督联通公司对标准的执行和监督采取以下措施:4.1 培训教育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联通公司会组织相关业务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标准的内容解读、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1. 引言
联通公司作为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为了规范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制定了一系列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在企业内部推行和使用的统一规范和标准,旨在规范各个业务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流程和行为,以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营。

本文将介绍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包括目录结构、标准制定流程和标准的执行和监督等方面。

2. 目录结构
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按照以下目录结构进行组织:
- 标准文档
- 业务管理
- 人力资源
- 财务管理
- 采购管理
- 运营管理
- 网络运维
- 业务运营
- 客户服务
- 技术标准
- 网络技术
- 通信技术
- 数据中心技术
- 安全管理
- 信息安全
- 数据保护
- 网络安全
以上是一个示例的目录结构,实际的目录结构会根据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

每个目录下都包含了相应的标准文档,方便员工查阅和参考。

3. 标准制定流程
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制定流程如下:
3.1 确定需求
标准制定的第一步是确定需求。

各个业务部门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提出制定新标准或修订现有标准的需求。

3.2 制定草案
根据需求,相关部门会组织起草标准的草案。

草案需要包括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和规定等。

3.3 内部审查
草案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查。

审查的目的是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内容冲突和遗漏。

3.4 部门征求意见
经过内部审查后,草案进入部门征求意见的阶段。

各相关部门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

3.5 行业评审
经过部门征求意见后,草案提交给行业相关组织进行评审。

评审的目的是获取行业专家的反馈和建议,确保标准的专业性和适应性。

3.6 最终发布
经过行业评审后,标准草案进行最后修订,并最终发布。

发布后,各个业务部门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执行。

4. 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联通公司对标准的执行和监督采取以下措施:
4.1 培训教育
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联通公司会组织相关业务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标准的内容解读、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

4.2 内部审核
联通公司设立内部审核机构,负责对各个业务部门的标准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核。

如果发现执行不达标的情况,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3 外部审查
为了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联通公司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审查。

审查的结果将被用于改进标准和提高标准执行效果。

4.4 风险管理
联通公司将标准的执行和监督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

5. 总结
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是保障企业运营顺利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的目录结构、规范的制定流程和严谨的执行和监督,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能够有效提高业务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联通公司企业标准的简要介绍,具体的标准内容和细节请参考相应的标准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