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这实际是指〔〕
A.中国失去了开展的机遇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
2.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的“纸〞是〔〕
A.传单B.信件C.报纸D.书籍
3.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主要表现为〔〕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理论
4.胡适在1910年6月3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如今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

〞由此可见〔〕
A.废科举阻断读书人的仕途B.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
C.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D.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成为热潮
5.“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不思整伤纪纲,而惟鹜心于凶器之末何钦?〞这一言论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D.革命派对立宪派的批评
6.“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不知通,那么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那么有菲薄名教之心。

〞以上言论应出自〔〕
A.魏源B.洪仁玕C.张之洞D.康有为
7.近代中国某思想家撰文疾呼:“所谓立宪者,固将有上下两院,……今上院之法定议员,谁为之耶?其曰皇族,那么亲王、贝子是已;其曰贵族,那么八家与内外蒙古是已;其曰高僧,那么卫藏之达赖、班禅是已。

是数者,皆汉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汉人也。

〞该思想家应是〔〕
A.林那么徐B.康有为C.谭嗣同D.章太炎
8.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郊天,宣扬“耶儒合流
论〞,以致传教士“出人宫廷,颇形利便,与太监往来,常乘机言圣教道理〞。

由此可见,西方传教士在华权力得以开展主要是因为〔〕
A.获得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B.天主教与儒学宗旨一致
C.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风俗D.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9.王韬认为:“唯君民同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如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

〞与王韬这一认识相一致的是〔〕
A.康有为B.倭仁C.严复D.孙中山
10.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修身教科书?,初小共10册,每册20课,200课中没有涉及一个“君〞字,300个故事没有涉及一个“忠〞字,大体提倡宽容、公平、进取、尚武等。

这说明当时〔〕
A.中小学教科书己经摆脱朝廷的干预B.中小学教育己走出臣民教育桎梏C.修身课程兼顾儒学传统和社会需求D.教科书改革成为废除科举制前奏11.“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事,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提出上述建议的是〔〕
A.魏源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12.1898年5月19日的?国闻报?报道:“戊戌之春,南海康水部〔即康有为〕倡保国会于京师,……宜讲立会之旨,集谋保国之策。

至之日,上自京僚以及公车应试之徒来会者,凡数百人。

本朝二百五十余年,士大夫不奉朝旨,决然引国事为己任,不顾成败利钝,斩斩而决之吾之一心,而其徒从之者又如是其盛,盖未之前闻也。

〞这一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
A.提出了变法主张B.出现了革命心理
C.产生了危亡意识D.形成了政党观念
13.章开沅认为: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经历了从“愤悱〞到“讲画〞再到“变力〞的过程,认识上从情感走向理性,理论上变革的动力和力度也在逐步深化。

其中“愤悱〞、“讲画〞、“变力〞所代表的派别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顽固派/洋务派/革命派B.革命派/顽固派/洋务派
C.洋务派/革命派/顽固派D.顽固派/革命派/洋务派
14.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
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翻译者采用了外乡化的译书策略B.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展了重大改革C.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D.外国传教权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开展15.“奏请购置外洋船炮,那么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那么夸其所独有,在中华那么震于所罕见。

假设能陆续购置,据为己物,在中华那么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根据材料判断最有可能提出这一奏折的〔〕
A.林那么徐B.曾国藩C.张謇D.康有为16.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这一时期他们学习西学的主要意图是()
A.制造器物B.仿行制度
C.变革思想D.强国御侮
17.1906年梁启超在与革命派论战时说:“政治革命者,革专制而成立宪之谓也。

无论谓君主立宪,谓共和立宪,皆谓之政治革命。

苟不能得立宪,无论其朝廷及政府之根底生假设何变动,而或因仍君主专制,或变为共和专制,皆不得谓之政治革命。

〞材料说明梁启超〔〕
A.反对进展政治革命B.认为革命派与立宪派的政治诉求本质上是一样的
C.赞成以革命的方式变革中国的政治体制D.认为实行君主立宪比革命更合适于改造中国
1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这说明他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主要集中在〔〕
A.政治方面B.军事方面C.经济方面D.文化方面
19.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进政治。

〞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局部早期维新派已经〔〕
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分裂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力主实行政治改革
20.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不是因为其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而是因为其
作品中的“物种灭绝〞和“物种竞争〞理论。

在中国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存在着一条明晰的对达尔文的理论“误读之线〞。

100年的误读,200年的孤独,这是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命运。

以下关于达尔文的理论解读不正确的选项是〔〕
A.成为马克思研究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B.严复完好地翻译了达尔文的著作,并使之成为变法图强的思想武器
C.被后人演绎为“优胜劣汰〞,成为鼓励西方殖民的理论
D.康有为将社会进化论与中国儒家学说结合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二、非选择题
21.“体〞“用〞之变
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本来,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注:冯桂芬改进主义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自强,那么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那么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材料二两广总督张树声〔1824—1884〕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


——?张靖达公奏议?卷8 材料三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

“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饮冰宝文集?之二第3一4页问题:
(1)根据材料,简要归纳近代中国“体〞“用〞观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对“体〞“用〞观的运用及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体〞“用〞观的变化反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
阶段及趋势。

答案
1.B2.C3.D 4.B5.A6.C7.D8.C9.A10.C11.B12.C13.A14.C15.B16.D17.B 18.B19.D20.B
21.〔1〕19世纪60年代以伦理纲常为本,富强之术为用;19世纪80年代开场强调以“西方体制〞为本,西方技艺为用;19世纪末提出“群为体,变为用〞。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以此推动中国走向富强,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由于“布新而不除旧〞最终走向失败。

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进展了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方面进展制度变革,这是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理论,为资本主义的开展提供条件。

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变法走向失败。

〔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表达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