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西学东渐(情景教学)

合集下载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第20课西学东渐第20课西学东渐(精选2篇)第20课西学东渐篇1第20课西学东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必修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的第一课内容,前四个单元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情景铺垫。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

《西学东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及“维新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的特点。

(2)从三者之间逐渐深入的层递关系出发,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战争视频资料与论战虚拟场面的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特别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维新思潮。

难点理解“体用之争”的“体”和“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841年,林则徐因为坚持禁烟被革职,发配新疆,途经镇江时,遇见魏源,他把自己整理的外国情况的资料,交给魏源。

魏源痛感国人封闭,缺乏对外国情况的了解,于是编撰出50卷《海国图志》,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魏源为什么要编撰《海国图志》?与当时的形势有什么关系?新课学习一、开眼看世界一、“开眼看世界”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林则徐不仅是最早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

他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世界5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

还摘译了《各国律例》。

其中一类是关于西方国家历史、地理、法律、鸦片生产和时事的知识,《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就是为抗英斗争制定政策的参考。

第20课 西学东渐(学习型教学案)

第20课 西学东渐(学习型教学案)

第20课西学东渐(学案)第20课西学东渐(预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及“维新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的特点。

2.从三者之间逐渐深入的层递关系出发,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战争视频资料与论战虚拟场面的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特别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维新思潮难点:理解“体用之争”的“体”和“用”自主学习:一、开眼看世界、背景:(1)(2)2、目的:3、代表人物:人物活动主张影响4、评价:①开风气之先,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主流,抗敌态度鲜明主动,是当时最先进中国人②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仍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行为。

二、体用之争、背景:2、主张:3、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大办实业,开展了洋务运动。

4、洋务派与顽固派:①同:②异:5、评价①进一步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②仍以“中学为体”,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6、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①脱胎于洋务派,最初持“中体西用”立场,积极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②中法战争后,一些佼佼者提出改良政治,实行的要求。

7、体用之争的影响:(1)局限:(2)积极性:三、维新思潮、成因:(1)(2)2、代表人物:①康有为:开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

其理论特点是把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打着孔子亡灵为号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儒学。

第20课_西学东渐教案

第20课_西学东渐教案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二十课西学东渐【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了解转型期中国文明的初步走向,对下一课“新文化运动”中“思想文化层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好的把握。

教学内容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三个部分。

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西学东渐”贯穿始终。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掌握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掌握比较学习的方法、解读材料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思想变化历程。

2、教学难点:认识维新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引入新课,温故而知新。

复习内容:1、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背景、代表人物和主要活动、性质、意义(积极和局限)2、体用之争( 19世纪60――90年代):背景、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过渡):体用之正最后以洋务派的胜利而告终,但是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又导致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讲授新课】:三、维新思潮(一)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1)中法战争之前——支持洋务派,投身洋务运动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2、思想立场: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3、主要活动:斥责顽固派;投身洋务运动,学习科技,“商战”。

过渡: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也证明了地主阶级的救国道路行不通,早期维新派开始进行反思(不是技术不如别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教学教案(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教学教案(4页)

第20课西学东渐(一课时)讲课人:王彦备课准备一.备教材课标解读: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材解读:1.教学目标:(1)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每一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特点;(3)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3)本课设计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重点:维新思想难点:对“体”、“用”的理解二、学情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课注重对历史史料的运用和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三、教学准备:教具:PPT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学案。

教学方法:探究式问题教学。

教学过程课前学生看学案预习(5分钟)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西学逐步传入中国,国人开始探索和研究西学的历程。

破题:什么是西学东渐?(用课件显示其含义让学生读)推出新课:一、开眼看世界(板书)(用提问与对话的方式)1、什么是“开眼看世界”?原来是怎么看世界的?即用新的眼光去看世界,原来闭关锁国,闭目塞听,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而自居,落后与世界潮流而不自知。

2.为什么会“开眼看世界”了呢?(背景和目的)(课件演示,板书)背景: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军事上: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经济上:走私鸦片,输入商品文化上: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西学传入)B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目的: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公开课教案】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

【公开课教案】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一、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开眼看世界的背景,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活动;体用之争的特点,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维新思潮产生的背景,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时代主题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根据史料分析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及其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认识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理解维新思潮对中国政体变化在思想文化方面所起的启蒙和指导作用,并对维新思潮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由此感受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难点: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因和西学东渐的思想阻力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这些千姿百态的的西方文化从技术到生活、从饮食到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也很容易接受西方事物,但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一切,在中国近代社会去受到了重重阻碍,也就是说西方事物的传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鸦片战争)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史,救国救民的探索史,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

那今天开始我们就学习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看一看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20课,西学东渐。

先记一下课标。

(幻灯片显示)板书:第20课西学东渐大家思考一下“西学东渐”是什么意思?生:师:西学,泛指当时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说课稿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说课稿

岳麓版历史必修3 第20课西学东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

一个民族的最后失落是尊严的失落,尊严的最后的失落是文化的失落。

只有文化传承才能使一个民族走向更远。

作为有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在晚晴时期却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迷失。

此时,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踏上蜕变与新生的思想文化征程。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

以下是我说课的基本流程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

而复习课则是以查漏补缺、矫正错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为目标。

为了达到此目标,复习课的教学就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适时点拔,反馈矫正,寓教于乐。

而传统的的复习课的基本模式一般为:出示目标——基础知识梳理(一般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填写,老师有侧重点的进行点拨形成知识网络)——考点精析(一般是把本节的重要考点列出来然后辅以典型例题和巩固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耗时太多而且收效颇微,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四部八环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有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单位时间内提高了学习绩效,最终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多媒体的运用为手段,以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和学会阅读解析史料为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与能力,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主要内容1.引、导:结合学情和考试说明制定详细具体的复习目标,然后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2.学、测:学生结合提供的复习目标和复习方法进行自主复习,自我检验复习的效果。

3.议、教:展示复习成果并进行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讲解,最终使某些重要知识得到提升或者系统化。

第20课 西学东渐的教学设计

第20课  西学东渐的教学设计

第20课西学东渐的教学设计——哈162中学王会姣导入: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提到近代以来的西方世界你会想到什么?(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家政策等方面思考)。

对比西方,近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家政策又是怎样呢?结果中国落后了,因此,一提到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事件都会想起哪些呢?……综上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朝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近代化的征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第20课西学东渐。

(请同学们自主标题底下的小字,思考:西学东渐的内涵)过渡:中国要想学习西方,首先要知道西方有什么,因此,首先开眼看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83页第一框题正文,思考:开眼看世界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时间:约为2分钟)(3分钟讲解)与学生一同总结第一部分知识。

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器物;过渡:开眼看世界,就是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但仅局限于其个人的行为。

没有真正的付诸于实践。

16年后,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面对内忧外患。

此时的中国才真正感到切肤之痛。

怎样才能改变困境,一场新的学习开始了。

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83——84页(2、3自然段),思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及实质?大屏幕出示材料一、二,体用之争惹争议。

与学生一同总结第二部分知识。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技术;过渡:“体用之争”之实践,一方面,这一思潮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并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另一方面,单纯引进西方技术,不从根本上变革政治制度,结局最终——破产。

因此,在19世纪末多事之秋,一场更为深刻的学习呼之欲出……(为新思潮)(时间约为3分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精品教学设计(6页)-文档资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精品教学设计(6页)-文档资料

第20课《西学东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单元地位]:本课作为岳麓版必修Ⅲ第五单元开篇课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必修Ⅲ第一、二单元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瑰宝;第三单元学习西方从人文主义到科学理性的发展演变;第四单元学习了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灿烂及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繁荣,并很容易引起反思:我国古代与近代的文化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应如何才能使中国追赶上世界潮流?这些反思就会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很好的情景铺垫。

在学习并掌握本课“西学东渐”的历程后,才能更好的理解21课《新文化运动》中思想文化层面的向西方学习。

[知识主线]: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想”三部分。

三者之间依次层递,不断深入,但“西学东渐”这一主线贯穿始终。

[情感主线]:以史为鉴、知耻知辱,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重点]:维新思潮的背景、内容、影响。

[难点]: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以及理性、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近代中国在救亡图存背景下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

识记各个派别的基本主张。

2、能力与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并训练学生对历史事件理性、全面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总结历史规律,运用历史规律,以史鉴今的辩证科学历史观。

将西学东渐与现在的学习相联系,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前必修一第四单元、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大体了解了近代社会中国遭受的列强侵略和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甲午战后维新派开展的戊戌变法;革命派(孙中山)开展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等等。

虽未成体系,但这些知识为本课的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

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探索欲望、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优秀教学课件(23张)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优秀教学课件(23张)

开眼看世界的背景
【思考】
鸦片战争前后,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东渐这 一现象?(结合课本83页第一段)
提示:A. “天朝上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外国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 B.清王朝被迫向世界开放,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C.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强国富民之路
民族英雄
1839年领导禁烟运动, 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
要不要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
维新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变者天下之公理 宁可亡国不可变 法 反对兴民权,设议 院,反对君主立宪 实行君民共主的 君主立宪政体 变法之本,在育人; 人才之兴,在开学; 学校之立,在变科 举
要不要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坚持科举取士, 反对西学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返回早期维新派主要是 Nhomakorabea于①中法战争失败暴露出洋务运动的弊端:
②早期维新派开始对中西文化的体用关 系进行深刻反思
早期维新思想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 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 宪法……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 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 体,上下一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 论原理阐明中国实行维新变 法的必要性。
下接
思考 康有为为何借助孔子儒家思想宣传西方思想?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3.思想:儒家思想(正统、主流),借之可减少阻力
返回
维新派和顽固势力的论战 两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论战的问题
顽固势力
郑观应 王 韬

第20课_西学东渐教案

第20课_西学东渐教案
知识链接
所谓西学,泛指西方文化,特指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逐渐向中国渗透的过程。
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西学东渐
明末清初:
明万历--清雍正;
代表人物:利玛窦和徐光启(意大利传教士,来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和古代文化,并且换上中国的服装,按照中国的礼节和风俗成惯生进行活动,还为自己取到了利玛窦这样的中国名字。而徐光启礼部尚书,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而徐光启也是天主教徒,随后也写了许多的科学著作,和利玛窦合作完成了《欧几里得》。)
(三)维新派与顽固派(包括洋务派)的论战
(引导学生看课本P85页最后一段)
①、内容:(三要三不要)
要不要—a、维新变法;b、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②、影响:
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一起简要总结西学东渐的历程及各阶段的主要观点)(三步曲)
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们敢于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习题课作业
1、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姚莹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B)
a 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的知识分子 b 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c 都主张放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 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答:徐光启、利玛窦
随后到了清朝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国沉迷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直到1840年,鸦战一声炮响,西学再次传入中国,揭开了‘西学东渐’的第一篇章。
讲授新课
一、开眼看世界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西学东渐教案 岳麓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西学东渐教案 岳麓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20课西学东渐教学内容:西学东渐是“历史必修Ⅲ·文化开展历程〞〔岳麓版〕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三个部分。

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化,“西学东渐〞贯穿始终。

课标要求: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开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经过必修Ⅰ第四单元与必修Ⅱ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都道了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相关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而且教材出现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再加上学生对学习本课也有相当的兴趣,这都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因此,学习起来难度也不大。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渐进的过程。

设计思路: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中国文化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室的衰微,同政治、经济一样,困难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

在探究的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强烈交锋。

本课的学习力图让学生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困难历程。

由于前面必修Ⅰ、Ⅱ对相关政治、经济的学习,因此学起来难度不大,故本课的教学更多地采取展示资料、问题探究、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分组讨论进展学习,最后教师强调、总结。

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及“维新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的特点。

2.从三者之间逐渐深化的层递关系出发,理解西学东渐的开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才能以及分析考虑历史问题的才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及自主学习精神,并进步口头表达才能。

2.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特别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构造性、系统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富强所进展的艰辛探究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公开课教案(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公开课教案(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公开课教案(8页)教学过程设计破题:什么是西学东渐?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课题,弄清晰什么叫西学东渐?所谓西学,是指近代的西方科学知识、社会知识。

所谓渐,意为传入,是过程,而在那个过程中则表达了渐进的特点。

故“西学东渐”的含义:西方的思想文化向东传播的过程。

这段时期内,中国人对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三个层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西学东渐》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讲授新课导入:第一让学生粗略阅读课文,找出本课的三个标题(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

)老师:这三个时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三个思想历程,每一时期差不多上在民族危机时刻,因此学习西方是与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相结合。

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

一、开眼看世界1、“开眼看世界”是什么意思?突破“天朝上国”的旧观念,用新的眼光去看世界。

2、什么缘故会“开眼看世界”?要研究那个问题,就不得不从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国内外局势讲起。

鸦片战争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战争前,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盲目自大,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然而战争开始后,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却在英国的坚船利炮面前,一败涂地,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庞大的冲击,它说明: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清朝的统治日趋腐败和落后。

受此阻碍,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领先惊醒,开始改变陈腐守旧的观念,大声疾呼舍弃保守虚骄的心理,积极探寻抵御外侮与强国富民之途,从而迈出了学习西方文化的第一步。

由此我们可归纳出林魏学习西方时候的背景的目的: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入侵加剧,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与强国富民之途。

目的:了解西方,抗击入侵3、问:“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活动a、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上:维新变法思想有力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 展; 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受鼓 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 思想上:形成深远的思想解 放运动,一部分知识分子摆 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尤其是 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 的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开 来,起到巨大启蒙作用; 戊戌变法
实践结果 2015-1-4
影响
局限性:只停留在思想领 域,没大规模实践;只停 留在学造器物(军事技 术)的层面上; 进步性:起到先导的作用 ,使“开眼看世界”的思 想发 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局限性:仍然局限 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 的层面; 进步性:冲击传统保 守观念,为西学传播 创造条件;
进步性:转移了知识 分子的思想注意力: 工商科技 —→ 政治 制度(启蒙作用); 局限性:只是提出一 些改革主张,没有形 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也没有付诸实践;
2015-1-4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情景创设三:林则徐出国
• 1999年5月18日下午2时45分,是纽约市 及世界各地华人永远纪念的时刻———纽约市市 长朱利安尼在一份“林则徐广场”命名议案上签 上了自己的名字。此前,纽约市议会于4月28日 以48票对0票(3人缺席)的全票纪录通过了 市议员傅里德提出的将林则徐铜像在东百老汇大 道矗立的地方命名为“林则徐广场”的议案。1 8日这一天,朱利安尼为该议案举行公听会。 • 思考:林则徐有哪些值得世人尊敬的地方?
禁烟、抵抗、学习西方
2015-1-4
如何学习西方的?
• 材料一:林则徐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 齐”新式水师。 材料二: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 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 养兵练兵之法。”
• ①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 ②魏源思想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师夷”与“制夷” 的关系)应当如何评价? • ③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其原因是什么?
①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训练军队、抵御侵略; ②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的可贵精神;理解这一步对中国思想界产生。
③林、魏对西方“长技”的认识还停留在学造器物的层面上,没有付诸实
践原因是他们作为封建士大夫,看不到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 后的封建制度,也不可能认识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而非维 护这种制度
目的 影响
实践结果
2015-1-4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抵抗派
(1)鸦片战争前,清 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妄自尊大,愚昧 无知;(2)鸦片战争 后,中国与西方世界的 联系扩大
地主阶级
洋务派
①清政府内忧外 患:第二次鸦片战 争后,列强对华侵 略加剧,国内爆发 了太平天国运动; ②西学进一步在中 国传播;
2015-1-4
情景创设四 《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 《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 问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 面而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 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 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 …… 《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 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2015-1-4
洋务运动
• 情景创设一: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世界 • 隔墙看花花不见 •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 《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 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 西洋国民。 • 材料二 : 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 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 • 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 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我们 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 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吗?更令人啼笑皆非 的是,他认为“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 所未有,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第20课
课标要求:
西 学 东 渐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 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山东成武二中 盛昌华
2015-1-4
自主学习成果汇报展
抵抗派 背景: 阶级属性 代表人物 主张 侧重点 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
学生分四组抵抗派组、洋务派组、早期维新派组和维新派组分别根据下表汇报。
情景创设师生互动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015-1-4
(愚昧无知) 落后就要挨打,请看中国应对
• 情景创设二:朦胧的“泰西”不朦胧 • 鸦片战争是中西之间的武力较量和竞争。从来是朦胧一团 的“泰西”,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坚船的 迅速,利炮的声势。……关天培是英勇的,但激战之后, 他手中的旧式火炮“火门透水,炮不得发”,并有炮身发 红炸裂者。在西方的近代炮火面前,其英勇表现了一种历 史的悲伧。等而下之的杨芳,则收集妇女溺器为“压胜 具”,视“夷炮”为邪教法术。其仓皇失措在西方的近代 炮火面前又表现了一种历史的调侃。……在两年多时间里, 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先后有一名总督、两名提督、七 名总兵、二名都统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 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 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也许是对明清历史的最 好写照。因为这一时期是 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2015-1-4
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学习
请你猜一猜:
欧洲见闻录
打一古典名著。
《西游记》
• 其实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也是在不断向西方取经,来寻求救 国真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呢?
2015-1-4
早期维新派
19世纪60年代,外 国资本主义侵略的 加深和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
维新派
背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上:西学进一步在中国传 播;早期维新思想打下基础;
阶级属性 代表人物
民族资产阶级
主张
侧重点 目的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