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五、正面教育原则 (一)含义
正面教育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 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孩子进行启发、 引导,正面疏导和说理教育,调动孩子自我教育 的积极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二)要求 1.讲清道理,正面疏导,提高学前儿童的自我教育
能力 2.通过正面榜样和实例激励孩子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四、从实际出发原则 (一)含义
从实际出发原则也叫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家长对 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他们 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采用适当的教 育形式和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二)要求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2.家长要抓住时机,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3.因势利导,发展特长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三、一致性原则 (一)含义
一致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当有目的、 有计划地把各方面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加以统一, 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 保证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二)要求 1.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致 2.家、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要一致 3.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要求要一以贯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理智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 正面教育原则 言传身教原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理智性原则 (一)含义 理智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在 感性地对孩子关心和热爱的同时,需要理智地对 孩子进行严格要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二)要求 1.理性施爱 2.要求适度 3.严爱结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二、主体性原则 (一)含义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摘要】主体性是一个涉及个人、群体和人类整体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主体性的意义和影响。

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是个体意识和行为的核心。

群体主体性是指群体共同体验和价值观念的集体表现,是团体凝聚力的体现。

人类主体性则是历史和文化对人类自我认知和发展的影响。

主体性对社会影响巨大,不仅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也会引发分裂和冲突。

在心理层面,主体性的体验和表达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个体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主体性在个人、群体和人类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主体性, 个人, 群体, 人类, 社会影响, 心理意义, 重要性, 发展,启示1. 引言1.1 引言介绍在人类社会中,个人、群体和人类作为主体性的存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个人作为最基本的主体,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可以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群体则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具有集体意识和行动能力,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影响和改变。

而人类作为整体,拥有共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形成了人类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个体意识和行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个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我意识和独立选择的追求,群体的主体性体现在集体意识和共同目标的追求,人类的主体性体现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传承。

三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体性。

本文将从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主体性的未来发展和启示。

通过对主体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1.2 主体性概念解释主体性概念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核心要素之一。

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影响。

个体的主体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群体的主体性决定了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人类的主体性则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主体马克思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

所谓“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它在哲学上根据语境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就是本体,是一种实体范畴,表示事物属性的承担者,例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主体和客体分别代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对象,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本身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表示一种历史范畴。

此外,主体还在方法论和支配关系上使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是在前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汲取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因素,将人的主体性从认识层面提升到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最终使主体性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这一理论达到了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主体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人在历史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意识领域与实践活动领域中对对象的不尽探索和对意义、崇高的不懈追求。

它是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的有机结合,是人在历史生存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开放性状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在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主体性的真正形成,必然是在以往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而这种实践的主体性一旦形成,便可以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性所天然包含的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对历史进程施加反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概言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它构成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主体自觉把握和利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第二位的,它构成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之维。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学:有三种含义①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②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③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第一章)1、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花的实践活动。

3、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叫教育的对象。

4、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题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

5、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6、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的,他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①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②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③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④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⑤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第二章1、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组织形式。

2、学制:即现代学校教育,是要求打破传统的学校体系,同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把学校教育机构纵横联系、统一和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

3、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

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

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主体性,即主体的属性。

对主体性概念的认识,应该回归性之载体,从认识主体开始。

主体是主体性的物质承载,如果撇开主体来谈主体性,就容易陷入抽象的泥潭。

主体是一个有多学科、多意义的词语,我们这里所说的主体,当然指的是哲学范畴的主体。

主体的概念来自哪里,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有客体,才会有主体,因此对于主体的理解从来都要放在主客体关系中审视。

一、主体早期的主体与本体是同义语。

从唯物主义一元论来讲,世界上一切运动和变化的实在本体就是物质,即自然界本身。

然而,统一的物质世界并非浑然一体,而是拥有多层次并与周边不断发生作用的存在物。

这样的作用中,就区分出了主体和客体,作用的发出者,主动者被看做是主体,作用的接受者、被动者则是客体,但由于存在物之间作用的相互性,主体又是客体,客体也同样是主体,他们的区别仅仅是相对的,就此意义而言,主体并非人的专属概念。

这就是广义上讲的主体和客体,能动的、主动的和受动的、被动的成为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准则,同样也决定了没有主体客体无从谈起,没有客体主体也无以存在。

而广义上的主客体相对而言地位并不固定,即主体亦有可能是客体,客体也亦有可能是主体。

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为共存的矛盾关系。

也因为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矛盾关系,让广义主客体把握起来就有了难度。

人并非天生的主体,物也不是天生的客体。

人可以是主体,当然就也可以是客体,“人类无一例外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类也不例外。

”而狭义上讲的主客体的概念,反倒是我们平时使用比较多、通常所指的主客体,即主体为人,客体为人之外的身外之物。

主体的活动便是人的活动,人活动的对象便是客体。

因此这里概念的内涵界限被限定的很小,主体只能是人,客体只能是物,只要是客体的物就不具有任何主体相关的意义。

但当主体即人成为别个主体即别个人的活动对象,那么这时候他就成为别个人,即活动主体的客体。

所以在狭义的主客体概念里,主客体问题被简单化处理。

中国农村研究中的整体性和主体性——评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

中国农村研究中的整体性和主体性——评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

山东人 民 出版 社 于 2 0 0 9年 初 出版 了 一套 名 为
《 治》 村 一书 , 以看 做 是学 术 界 关 于 探 索 中 国 可
“ 中国村 治模 式实 证研究 ” 的丛书 ( 1 共 6本 ) 贺雪峰 农村 是如 何 非均 衡 的 一个 新 的尝 试 。作 者 从 “ 民 , 农
如在农 村 税费 改革 之 初 , 了解 决农 村 公 共 产 品 供 局” 当做一个 均 质 的实 体 , 实 际 上 , 为 被 而 中国 农 村社 给不 足 的问题 , 中央有 关 部 门推 广 村级 公 共 产 品供 会 中 , 同层 面 的差序 有可 能并 非均 质分 布 , 是有 不 而 给“ 一事 一议” 的经 验 、 利部 等部 门推 行“ 户用 水 水 农

些 层 面 凸显 , 为 主导 的认 同单位 , 因为这 一 主 成 且
协会 制度 ” 的做 法 , 在 一 些 农 民 内 聚力 强 、 村 具 导认 同单 位 的 存 在 , 抑 制 其 他 层 面 的 认 同 与 行 这 农 会 】 作 农 出发 , 有较 高社会 资本 的地 区 ,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果 , 而在 全 动_ 。于是 , 者从 “ 民认 同与 行 动单 位 ” ( 宗族 主 导型 。 国大部 分地 区的农 村 , 负面 效果 十分 明显 , 却 以至于 将 中 国农 村划 分为 以下 几个 类型 :一 ) 当前 中 国相 当部 分农 村公 共产 品供 给状 况反 而不 如 在这 些农 村 , 族仍 然具 有较 强 的行 动能力 , 构成 宗 并 农 村税 费 改革之 前 。
为 中 国农 村 研 究的 出发 点 。这 些 无 疑 对 于推 动 中国 农村 研 究 有 着很 强 的 现 实意 义 。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及主体性思想探微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及主体性思想探微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及主体性思想探微仲彬【摘要】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特征在于,遵循主体出发的原则,从主体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用实践改造的原则,来揭示人的方式如何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依照人性发展的原则,揭示人性的发展与自然界、社会的发展的和谐一致。

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阶段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主体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客观实在性、自觉意识性、社会历史性、主动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能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超越来自客体的制约性、主体的限定性。

%Marxist subjecti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observation of subjectivity - orientated principle, so as to interpret and get hold of the world from subjectivity perspective ; by application and reform principle to disclose bow to improve the manner of material existence through that of human beings. Marxist "Three Form" theory is in essence a "Three Stage"theory in regards of hu- man subjectivit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Marxism, a real and concrete subject has its own stipulation: objective reality, selfconsciousness, social historicality, active creativity. Human subjectivity can consciously know, interpret and surpass both the constraints from objectivity and the stipulation from subjectivity.【期刊名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4)005【总页数】9页(P97-104,124)【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主体;主体性【作者】仲彬【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一系,江苏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他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起初就是从主体性理论切入的。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及主体性思想探微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及主体性思想探微
的范 围 内和孤立 的地 点上 发展 着 。以物 的依 赖 性 为基 础 的人 的独 立性 , 是第 二大 形态 , 在这 种形 态 下 , 形成 普遍 的社 会 物 质 变换 , 面 的关 系 , 才 全 多
义社 会 中人 的主体性 发展 是 以物 的依 赖性 为基 础
的, 物规定 人 、 约乃 至 支 配人 , 种 状 态 下 的 主 制 这
种特 殊 的 存 在 , 着 超 凡 的 “ 体 性 ” 因此 , 有 主 。 研 究 马 克思 主义 的 主体 及 主 体 性 理 论 , 于 指 导 人 对
们在信息社会充分发挥 自我主体性 , 具有一定的
收 稿 日期 :0 1— 5—0 21 0 9
体性发展的“ 三形态 ” 或三阶段 ) ( 的理论。“ 人的
马 克 思 主 义 的主 体 及 主 体 性 思 想 探 微
仲 彬
( 南京政 治 学 院 政 治理 论 一 系 , 苏 南京 20 0 ) 江 103 摘 要: 克思主 义 主体性 的特 征在 于 , 马 遵循 主 体 出发 的原 则 , 主 体 的视 角来认 识 世界 和 从
把 握 世界 ; 实践 改造 的 原则 , 用 来揭 示人 的 方式 如何 改造 物 的存在 方 式 ; 照人 性发 展 的 原 则 , 依 揭 示人 性的发 展 与 自然界 、 会的 发展 的和 谐 一 致 。马 克 思的 “ 形 态” 社 三 理论 在 本 质上 也 是 关 于人 的 主体性 发展 的三阶段 说 。马 克 思主 义认 为现 实的主体 有其 自身的规 定性 : 观 实在 性 、 客 自觉意识 性 、 社会 历 史性 、 主动 创造 性 ; 的主体 性 能 自觉地认 识 、 人 掌握 和 超越 来 自客体 的制 约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模块一:研究概况主体性问题自80年代初起,首先在我国哲学界凸起,然后迅速地渗入各相关的学科领域。

仅从哲学界来说,它最初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为人们所关注,继而又向两个领域深入具体地分化、发展。

一个是认识论领域,一个是社会历史观领域。

随着研究的进展,主体性问题在理论上的重要性和现实中的意义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然而,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同的主客体关系中其自身的差异性,使得主体性问题又成为目前理论界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

总体来说,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

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方面是主体性的概念,其中,主体的自由度和交互主体的研究是对主体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主体性原则,首先在这个原则能否成立的问题上有争论,其次在同意主体性原则成立的学者中对主体性原则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二是关于物质观中的主体性问题。

关于物质观中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方面:其一,主体性的物质前提。

在这一问题上,一些学者与坚持主体性哲学的学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这些学者认为,主体性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拒斥形而上学”、“反对本体论化”为名,否定主体性的物质前提,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其二,主体性和受动性。

这里事实上如何正确认识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的问题。

三是认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从而大大加深了对认识活动的主体性问题的理解。

四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主体性问题。

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比认识论领域更为复杂,围绕着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学者们主要探讨了选择论与决定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问题。

这其中,选择论与合目的性强调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性因素,而决定论与合规律性则强调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性因素。

模块二:论点摘要一、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关于主体和主体性原则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方面:其一是主体性的概念,其中,主体的自由度和交互主体的研究是对主体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其二是主体性原则,首先在这个原则能否成立的问题上有争论,其次在同意主体性原则成立的学者中对主体性原则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人作为具有思维、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生命体,既拥有自主性的主体性,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客体性。

主体性和客体性是构成人的存在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塑造了人的个体和社会。

主体性是人的内在属性,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和自主决定的能力。

作为主体,人能够自主地思考、感知和行动,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能力和思考方式来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然而,人的主体性并非是纯粹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决定的能力。

人在生活中不仅受到自身身体条件的局限,还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与他人建立交流和联系,通过社会学习塑造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所以,人的主体性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进行理解。

客体性则是相对于主体性而言的。

人不仅具有主体性,也受到客观条件和外部因素的制约。

人的生命和行为是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下进行的。

人的生理结构、性别、年龄、环境是决定人行为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无论是个人的生理需求还是社会的现实条件,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主体性和客体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的个体和社会。

人创造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塑造。

人通过主体性的思考、反思和行动,主动去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

而客体性则给予人一定的框架,规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范围。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不仅存在于个体层面,也存在于社会层面。

个体之间的交往和社会规范形成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

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既是主动行为者,又是被动接受者。

个体的自主性和社会性通过互动结合形成了社会现象和社会制度。

对于每个个体而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主体性,需要在客体性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行动。

个体要在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创新,通过自身努力和选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主题班会的展开始终以学生为主要活动者。

教育的本身就是双边的活动,即教师要发挥主导性,学生要发挥主体性。

主题班会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

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主要是靠学生参与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越强,班会的教育效果就越好。

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是在除了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提出设计的构想或构想意图以及为班会创造必要的条件外,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1.如何启动和激活学生参加班会活动的兴趣和需要。

班主任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在主题和形式的选择上下功夫。

主题上要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关心的、需要的,形式上要讲究新颖性,趣味性。

例如,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可一改过去法制理论课的形式,而采取由学生自己穿上制服的模拟法庭。

只有当主题班公成为学生的需要并且感兴趣时,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2.在班会的准备、组织和开展中,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学生,鼓舞学生和大胆任用学生。

要把平日的教师讲台变成今日学生展示的舞台,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组织和参与,从中得到锻炼、提高认识,班会的目的也就会在自然中注进学生的认识和能力中。

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

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

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I. 前言:概述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概念和意义A. 主题与主体性的定义B. 主体间性的概念II. 主体的形成过程与影响:A. 社会化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主体的形成;B. 主体性如何影响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表现;C.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影响主体形成的因素III. 主体性的发展与实践:A. 主体性的发展与成长;B. 如何培养和发展主体性;C. 主体性与个体实践的关系IV. 主体间性的理论探讨与实践:A. 主体性的多样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B. 主体间性的多元性;C. 主体间性与社会问题的联系V. 结语:总结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

A. 对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的价值;B. 对当今社会实践的启示;C.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章前言:概述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概念和意义主体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指具有自我意识、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或物。

主体是一个极其深刻和综合的文化范畴,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都有关于主体的讨论和研究。

主题是一个基本概念,指具有独立意识和意识体验的种类和个体。

主体性则指主体的行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而主体间性则指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这三个概念均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并共同构成人类个体的现实和生存环境。

主体的概念关系到人类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

它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密不可分,这三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强的表现,如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互动,以及个体自身的内心世界的表达等。

有良好的主体性是对持续性自我成长的基础,有助于个体对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相应的,主体间性则承载了社会团结的力量,使社会不同成员间能够和谐共处。

本章从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三方面展开,旨在全面分析和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从本质上来看,主体涉及到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生命意义,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更深刻的哲学和社会问题。

第二章主体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在个体的生命周期中,主体形成具有不同的阶段和特点。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一、主体性:人、作家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在人类活动中人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是主体。

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不对。

但是,有人把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体是人”这一命题变成了:“人从来和永远是主体”,断然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主体,并以此否定人作为客体存在的可能,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人成为主体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并不仅仅像人们一般所表述的那样:只要人作为活动的施动者和承担者,人就是主体。

不错,人作为主体,必然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之中,并成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这是起码的要求。

但是,奴隶在劳动中虽然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然而,他们是在一种强制性压服之下,戴着脚镣去承担活动的,他们显然不是主体。

我以为,人是否作为主体存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是否具有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主体性和主体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相同的概念。

主体性指的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主体指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一些文章往往把两个概念等同混用)。

那么,主体性的内涵是什么?有的学者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这是欠妥的。

主体性和主观性虽然在英文中同出“Subjectivity”一词,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主体性不同于主观性,后者一般指主体看待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往往是在认识与对象实际不相符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不是作为人的某种本质属性的规定,所以不能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

主体性也不能笼统地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观点去理解,简单地归结为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自决、自我、自我意识或个人特殊性、个体价值等,因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已被抽象化。

对主体性的内涵作出科学论述的是马克思。

他谈到在一般劳动中“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文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1]显然,“支配”客体的属性正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因而也就是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之一。

主体性

主体性

所谓“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它在哲学上根据语境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就是本体,是一种实体范畴,表示事物属性的承担者,例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主体和客体分别代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对象,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本身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表示一种历史范畴。

此外,主体还在方法论和支配关系上使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是在前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汲取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因素,将人的主体性从认识层面提升到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最终使主体性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这一理论达到了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主体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人在历史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意识领域与实践活动领域中对对象的不尽探索和对意义、崇高的不懈追求。

它是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的有机结合,是人在历史生存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开放性状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在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主体性的真正形成,必然是在以往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而这种实践的主体性一旦形成,便可以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性所天然包含的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对历史进程施加反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概言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它构成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主体自觉把握和利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第二位的,它构成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之维。

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学习主体性

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学习主体性

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学习主体性幼儿启蒙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的早期教育,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学习主体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习主体性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学习主体性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性学习主体性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重要品质。

具有良好学习主体性的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任务,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更有创造力地解决问题。

培养幼儿的学习主体性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前阶段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培养幼儿学习主体性的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和材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成就感。

尊重和关爱每个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其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

鼓励幼儿自主学习:给予幼儿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选择、有决策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通过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实践案例小明是一名三岁半的幼儿,他对动物特别感兴趣。

在托班老师的引导下,小明开始了解各种动物,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老师为小明提供了大量关于动物的书籍和图片,鼓励他自己选择想要了解的动物,并帮助他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和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展现出了强烈的学习主体性,他不仅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还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注重培养学习主体性对于幼儿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学习主体性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只有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以及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主体性水平。

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的基本特性
1、客观性
价值客观性是价值属性的客观方面。

具体表现为三点。

(1)客体的属性是客观的。

作为价值的承担者--客体,无论是物质客体,还是精神客体,均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属性,这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主体需要和价值关系的存在为转移。

2、主体性
价值属的主体性包含两层含义,一事物是否有价值由主体判断;二价值是由主体创造的。

价值是主体认定的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

主体自身的每一规定、人同周围世界普遍联系的每一环节,都产生一定的需要;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需要的内在规定性,需要对象具有满足人需要的结构和属性时,需要才能生成。

3、多维性
维是指向量,以及空间发展所具有的某一种衡量标准。

多维是指多种(一般是指三种以及三种以上)维和维度同时存在和发生作用。

价值的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4、社会历史性
价值具有社会性,也就是人类劳动必须为人类社会所接受,也就是社会或其他人类需要你的劳动,你的劳动才有价值。

这就是价值的社会性,同时价值还有历史性。

也就是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对价值的判断是不同的。

正确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学生主体性名词解释

学生主体性名词解释

学生主体性名词解释
学生的主体性,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

其含义也有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主,是指学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独立的意识及见解;主动,是指学生要有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精神;创造,是指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之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
能特性。

主体性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人的能力方面,也包括人的情感和意志方面,其根本特征是从人本体方面呈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其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魂。

自我意识与主体性的理解

自我意识与主体性的理解

自我意识与主体性的理解在人类的思考和哲学领域中,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是重要的概念。

它们揭示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方式,以及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

本文将探讨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含义和重要性,进一步分析相关的研究和理论,以提供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

首先,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和认知能力。

它是人们思考、感知和反思的基础。

自我意识包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意识到自己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人的成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

儿童在早期阶段往往缺乏较高水平的自我意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完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

自我意识的形成也涉及到自我概念的建立。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特征、个性和身份的认知。

它包含了自我认同的方面,可以根据人的经验和对自己的分析来形成。

自我概念对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情绪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自我概念也与社会互动和他人对个体的反馈息息相关。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个体的自我概念可以不断发展和调整。

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是主体性的概念。

主体性强调个体的主导地位和自我决定能力。

它指的是个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

主体性与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选择密切相关。

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愿和决定来引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而不是被外部因素或环境所束缚。

在某些哲学和心理学理论中,主体性被视为人的核心和本质属性。

例如,存在主义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和决策者,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全责。

主体性的概念也被运用到心理治疗中,鼓励个体发现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并对自己的生活和决策负责。

理解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个体性,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目标,并根据这些意识到的需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身份认同,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此外,自我意识也与社会认同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通过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可以建立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关系。

客观世界的名词解释

客观世界的名词解释

客观世界的名词解释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客观世界的概念,但对于这个词的确切含义,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尝试对客观世界进行解释和探讨。

客观世界是指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的客观存在。

简单来说,它是我们身边的一切实体和现象,独立于我们的感知和思想之外。

客观世界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现实,无论我们是否能够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客观世界包括了物质、力、能量、规律等概念。

物质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组成单位,它可以是有形的实物,也可以是形而上的概念。

力和能量则是物质的属性,是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运行方式和模式,它们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可观察到的规律性。

客观世界存在的根据是客观事实。

客观事实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感受和信念的真实存在。

无论我们是否能够理解或接受某个客观事实,它始终存在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客观事实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证观察来获得,通过实验和观察结果的一致性来验证。

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客观性和主体性的相互作用。

客观性指的是客观世界的独立存在和客观事实的客观性质。

主体性指的是人类主体通过感知和思维来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主体的主观思维和感知来实现的,但这并不妨碍客观世界的独立存在和客观事实的真实性。

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本质。

然而,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观察者的认知能力、科学假设的选择和实验的设计等。

因此,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需要保持谨慎和批判的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的认识。

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认识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稳定性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

我们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改变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创造出各种科学技术和实用工具,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客观世界是指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的客观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和主体性的含义主体性,即主体的属性。

对主体性概念的认识,应该回归性之载体,从认识主体开始。

主体是主体性的物质承载,如果撇开主体来谈主体性,就容易陷入抽象的泥潭。

主体是一个有多学科、多意义的词语,我们这里所说的主体,当然指的是哲学范畴的主体。

主体的概念来自哪里,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有客体,才会有主体,因此对于主体的理解从来都要放在主客体关系中审视。

一、主体早期的主体与本体是同义语。

从唯物主义一元论来讲,世界上一切运动和变化的实在本体就是物质,即自然界本身。

然而,统一的物质世界并非浑然一体,而是拥有多层次并与周边不断发生作用的存在物。

这样的作用中,就区分出了主体和客体,作用的发出者,主动者被看做是主体,作用的接受者、被动者则是客体,但由于存在物之间作用的相互性,主体又是客体,客体也同样是主体,他们的区别仅仅是相对的,就此意义而言,主体并非人的专属概念。

这就是广义上讲的主体和客体,能动的、主动的和受动的、被动的成为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准则,同样也决定了没有主体客体无从谈起,没有客体主体也无以存在。

而广义上的主客体相对而言地位并不固定,即主体亦有可能是客体,客体也亦有可能是主体。

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为共存的矛盾关系。

也因为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矛盾关系,让广义主客体把握起来就有了难度。

人并非天生的主体,物也不是天生的客体。

人可以是主体,当然就也可以是客体,“人类无一例外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类也不例外。

”而狭义上讲的主客体的概念,反倒是我们平时使用比较多、通常所指的主客体,即主体为人,客体为人之外的身外之物。

主体的活动便是人的活动,人活动的对象便是客体。

因此这里概念的内涵界限被限定的很小,主体只能是人,客体只能是物,只要是客体的物就不具有任何主体相关的意义。

但当主体即人成为别个主体即别个人的活动对象,那么这时候他就成为别个人,即活动主体的客体。

所以在狭义的主客体概念里,主客体问题被简单化处理。

事物是否成为主体活动的客体、如何成为这种活动的客体,既取决于该事物作为对象的性质,又取决于主体即人的本质力量和特定活动的性质。

因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各种活动互相交织影响,主体和客体相互变换时刻发生。

远古时代,作为主体的对象客体,更多的是原生的自然界,伴随着人的发展,对象客体世界也开始更多的包括精神、观念,纵使他们并不拥有实体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意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客体的范围也得以不断扩大。

同时,精神、观念又可以在实践中改造自身,通过在认识中不断反思自身,从而获得不断地完善。

所以在狭义上,我们所言主体,一般指人。

主体是人,但反过来说人等于主体就不甚准确,幼儿是人,但是我们难言他是主体。

怎样的人才算主体?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康德曾经在其大作《实践理性批判》中写到这个例子,大致是这样的:对于偷盗犯了偷窃罪的人,要用法律惩罚他。

惩罚他的理由是他犯了偷盗罪,那么他的罪行并不是别人逼迫他,是他自己要去偷盗。

这里,我们就承认犯偷盗罪的人是主体,他的偷盗行为是他意志的表达,所以他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

用我们现在法律的词语来说,叫做他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

小孩子或者精神病患者犯了偷盗罪或者其他的罪行,为什么就不能按照独立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标准来惩罚他,那是因为他们的自主性不完全或者不独立,没有完全的、独立的自主性,犯了罪不能按照完全、独立主体的标准去惩罚他。

康德认为,“主体”即“自我”,自我就能代表自己独立意志,能自主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

笛卡尔的“我思”之“我”在康德看来,是可以被知性把我的具体自我,而“我在”之“我”则是本体的我或完整的自我,是知性不能把握而只能靠理性信仰的先验自我,它究竟是什么永远不可知。

他把主体或自我的本质和现象、共性与个性割裂了开来,将主体的自我神秘和唯心化了。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基本都认同并延续了他关于主体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丰富。

康德主体观点里的缺点,在黑格尔那试图将割裂开的二者统一起来。

黑格尔认为并没有什么可以离开具体的思想和行动的这样的自我,抽象的自我和具体的自我本来就是统一的。

但黑格尔所言的主体或自我又是他所指的绝对精神,并不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不具有现实性。

马克思的学说克服了此前关于主体学说的种种问题,他首先确定了人的主体地位,自然作为客体为人提供生产生活对象,作为主体的人无法离开客体的自然。

马克思引入了唯物史观,把人看做是历史的人、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他主体理解为历史的主体而非抽象的主体,主体因此具有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力”,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存在”。

马克思曾言,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

所以说,主体是具有特殊规定性、能够能够利用客体从事自由自觉活动的人。

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哲学问题和概念,当然我们也在特定领域里讨论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之为人的属性。

人的主体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人除了主体性这一属性之外还具有自然属性,从这一点上来讲,任何所有的动物都是一样的,因为自然属性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属性。

但是,动物不具备主体性,纵使某些较为聪明动物的类人行为,也不能就认为是主体性的体现。

主体性必须是人所特有的、独有的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

同时,从人的属性来讲,和主体的属性不可能完全统一,人的属性同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也不能混为一谈,主体性是人性中的精华,是最能体现人本质的部分,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

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主体性进行了长久探索。

虽然主体和主体性的概念出现的较晚,直至近代。

但这并不妨碍对于主体性的探索,尽管严格意义上的主体性概念未出现,但是与之相近的概念却着实不少,如“自由”一词在形容人的主体状态时,即指的是人的主体性,因为只有自由的人才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此外,前人们对于自我意识、人的本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等问题的探究,就其本质而言,也是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自亚里士多德始,西方的思想家将自由视为人的本性,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开篇就讲到,“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倡导了人对于自由、平等人性之追求,即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本性之产物。

西方的这个社会政治思想基础,其实也就是社会契约论,建立在人的自然主体性这一假设之上。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言,自由、平等、独立的状态就是人的主体性表现,“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

康德著名的“实践律令”,即“你的行动,要把人性,不管是你身上的人性,还是任何别人身上的人性,永远当做目的看待,绝不仅仅当做手段使用”,是就人的行动的目的而言的主体性原则。

动物只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适应,这是一种被动的、不得不如此选择的生存方式。

人虽然也具有自然属性,也是动物,只不过是更加高等一些罢了,但为什么人就不同于其他的动物,在自然属性之外还会表现出和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和行为?就是因为人的主体性。

人通过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才逐渐从动物的自然属性中,缓慢进化和发展出逐渐具有人属性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人可以有思维活动,人的活动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能够创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来改变一切进入到他改造能力范围之内的客观事物,并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服务。

主体性的思想出现的较早,但相关概念出现较晚,大概一直到近代。

主体性概念出现以后各个派别对于主体性的认知也十分不同,如唯心主义更多地将主体性理解为精神或者意志,这种精神和意志是脱离物质的;旧唯物主义则更多地从人的欲望和需要等方面来理解人的主体性。

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认识和研究,虽然都有些观点在现在看起来有失偏颇,但仍然为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研究,要回归主体本身和主体实践中去理解。

主体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和客观世界发生关系,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的认可,也是人主体性最直接的体现,在这种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郭湛教授对于主体性的定义是这样的:“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

”这段表述在他的著作《主体性的哲学》一书种。

对于主体的表述,应该从主客体关系种来界定和说明,这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

就主体性概念而言,从根本上来说属于哲学的范畴,是哲学的概念。

人的主体性不仅仅在于思维和理性,也在于人的欲望和感官。

这一点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一直到费尔巴哈的“我欲故我在”就可以看到。

在反对唯心主义时,旧唯物主义滑入了机械的泥潭,最终沦为了机械唯物主义者。

在他们看来,物质必然也必须完全决定一切,成为彻头彻尾的机械物质决定论者,并顺便把人自由的可能性也一并给否认掉了。

其中的代表人物如法国唯物主义者法国唯物主义霍尔巴赫甚至断言人从生到死没有一刻是自由的,从出生开始人就已经被“决定了”,出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也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不管他愿不愿意来到人世间,教育是自己不可以选择的,甚至接受不接受教育自己也并没有选择权,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好似是人自己的选择,但其实一切都是他不能改变的,那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他不能改变的无数事件和偶然性预先决定的,所以在霍尔巴赫看来,所谓的自由意志,只是个概念和幻想,并不真的存在。

而另一边,唯心主义则发展了主体能动的方面,使之变得更加抽象,直接把主体性理解成为了主观、精神或者意志等。

黑格尔这样说道:“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由于具有理性,所以就形式方面说,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性”“在近代哲学的原则里,主体本身是自由的,人作为人是自由的;与这个定义相关联,就发生了这样一种观念,认为人有使其自身成为实质物的无限天职,由于人的本性,人就是精神”。

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后,实践的观点和主体的观点被统一起来。

没有主体性的观点,无法真正理解人的主体性问题;离开主体性的观点,同样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实践。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他在读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时,在笔记中做了如下的论述:“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

”人的反思并不能产生任何现实的东西,也不会产生任何真正的社会联系,人只有承认自己是主体,并深刻地认识到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一致性,才能“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否则“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