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贝马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哈贝马斯对意识哲学的批判
界? 由此产 生 出经验 论和 唯理论 两大认 识论 哲学
性 已经不是 单一 的范 畴 , 因为 范 畴建 立 在 判 断 的
逻辑 机能之 上 , 而判 断是在 联结 行为 之后作 出 的 , 所 以范畴 以联结 综合 为前 提 。因此 , 德要 求“ 康 到
主体 性与 生活世 界概 念 , 其在 本质 上有别 于哈 贝马斯 基 于 交往 行 为理 论之 上 的交往 理 性 与 但
生 活世 界 概 念 。
关键 词 : 意识哲 学 ; 交互主体 ; 活世界 生
中图分 类号 :5 14 文献标 识码 : B6. A 哲 学 史 上 的 意 识 哲 学 文 章 编 号 :0 4 1 0 ( 0 1 0 — 0 4 — 0 10 — 6 5 2 1 ) 1 0 8 5 统 一 。这不 仅是 哲 学 思 维方 式 上 的重 大转 折 , 更
联结 , 也就是 康 德所称 的“ 合 ” 而在联 结行 动 的 综 ,
背 后 有 一 个 唯 一 的 本 源 , 就 是 知 性 。 这 里 的 知 这
于混沌 不清 的状 态 时 是谈 不 上 什 么 认识 的 , 识 认 总是 主体对 客体 的认 识 。认 识论 哲学被 拉 开序幕
之后 , 就在 内部 陷入 了争 吵不休 的状态 , 论题 主要 是人 的认识 能 不能达 于客 观世 界? 即认 识 主体能
西方哲学。
d ・ 踅 哲学视界/ o1 1 2i ・
的经 验 表象剩 下 来 的先 验 统 觉 , 是 本 源 的 自我 它 意识 的先 验统 一 。一 切 表象都 从属 于这 个先 验统 觉, 否则 , 就没 有“ 我 ” 属 的表 象 , 个 从 属 就 代表 这 效性 的证 据 的权 力 。这样 , 德哲 学 中强 烈 的 先 康
马哲对德古典哲学的继承及批判
马哲对德古典哲学的继承及批判2019-09-13物⾃体”学说是康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它贯穿于康德整个哲学体系。
它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是通向其道德哲学的门户。
在《纯粹理性批判•先验分析论》的最后,康德还专门⽤⼀个篇章来探讨“物⾃体”①(所有⼀般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根据)。
亨利希•海涅把这⼀篇当做康德哲学的最重要部分和其哲学的核⼼。
叔本华也认为康德的最⼤的贡献就是对现象和“物⾃体”的区分。
这种⼆元区分所导致的“物⾃体”不可知也成了康德哲学的最⼤障碍。
这也是其后费希特、谢林、⿊格尔乃⾄马克思对其进⾏批判并要解决的问题。
⼀、康德的“⾃在之物”之谜1770 年,对于德意志民族来说,哲学因为康德⽽变成了⼀件民族的事业。
⽽康德的批判哲学所蕴含的“哥⽩尼式的⾰命”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类的思维⽅式。
康德以前的哲学家总是假定⼀切知识都必须遵照对象,但是,对象先天地通过概念来澄清某种东西以扩展知识的尝试在这⼀假定下都失败了。
因此,康德指出,“⼈们可以尝试⼀下,如果我们假定对象必须遵照我们的认识,我们在形⽽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发展”[1](P16)。
康德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明知识为什么能够与对象相⼀致,同时⼜能够具有科学所要求的普遍必然性。
这种“哥⽩尼式”的思维⽅式的变⾰虽然突出了主体本⾝在认识中的能动性,但依照这⼀原理对⼈类认识能⼒进⾏批判考察的⼀个重要后果就是区分了现象和“物⾃体”。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感性论中写道:“如果我们被⼀个对象所刺激,则对象对表象能⼒就是感觉。
通过感觉与对象发⽣关系的那些直观就叫做经验性的。
⼀个经验性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就叫做显像。
”[1](P56)这⾥的“被⼀个对象所刺激”的“对象”就是指“物⾃体”。
正是由于它的“刺激”,我们才能产⽣感觉并进⼀步获得感性认识(虽然这种认识是⼀种未完成的认识,只是对⼀般认识抽象分析的提取物),可以说它是我们获得感性材料的来源,但康德指出它却不能被我们所认识。
哈贝马斯与批判理论近现代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哈贝马斯与批判理论近现代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近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塑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背景下,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批判理论对于理解社会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如何揭示了近现代社会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
一、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概述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源于对于现代社会理性化过程的反思。
他认为,在当代社会中,理性成为掌控社会生活的中心议程。
然而,这种理性化过程也伴随着权力的集中和社会不平等的加深。
哈贝马斯试图通过批判理论揭示这种权力和不平等的根源,并通过对话与交流来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近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近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
启蒙思想家们追寻真理,崇尚自由和人权,试图推翻专制统治和宗教束缚。
他们主张个体的理性和道德判断,并对社会制度和权力进行批判。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近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包括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这些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和导向了社会的方向。
三、哈贝马斯对意识形态的批评哈贝马斯对意识形态持有批判的态度。
他指出,意识形态往往以一种排他性的方式形成集体共识,并试图将其强加于整个社会。
这种强加的过程剥夺了个体的自主性和理性判断的空间,使得社会无法进行平等和公正的对话。
四、批判理论对社会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揭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揭示了社会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
他认为,意识形态的确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但社会也不是完全被意识形态所支配。
他强调通过对话和交流,个体能够解放出自己的理性判断,从而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和决策中。
五、批判理论的实践与社会变革除了对社会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揭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对话和交流,人们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
哈贝马斯认为,只有在平等和公正的对话中,才能达到理解和共识,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批判与超越
摘要自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以往学界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时,往往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继承改造和对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吸取发展,但很少涉及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之间的关系。
为此,本文以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批判与超越为题,探究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引言部分。
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等基本问题,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自由观和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现有成果,提出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
厘清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费尔巴哈爱的宗教自由观和青年黑格尔派自由观的基本内涵。
第三部分: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理解,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批判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抽象意识形态和唯心史观。
第四部分: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超越。
马克思自由观属于唯物主义范畴,与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自由观以观念为出发点不同,唯物主义自由观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个人。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之所以能超越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自由观,实现自由的历史性转变,就在于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以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为考察对象,从现实的社会生活探究自由问题。
因此,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由观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具有了社会现实性、历史具体性、实践全面性的特质。
结语部分:阐明马克思自由观在继承、批判和超越中最终形成。
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维度,整体阐述马克思自由观最终成为完全科学的自由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自由观;德国古典哲学AbstractFreedom is the essence of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Marxist philosophy.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is the direct theoretical sour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the past, when academics expound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t philosophy and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they often emphasized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Hegel's idealistic dialectics by Marxist philosophy and Feuerbach's materialism. Draw on development, but rarely invol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 To this end,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 from Marx's inheritance,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To clarify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research plan, and to sort out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concept of freedom and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put forward the key points,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The second part: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n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Clarify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theoretical defects of Kant's practice of rational freedom, Hegel's absolute concept of freedom, Feuerbach's view of religious freedom and the young Hegelian concept of freedom.The third part: Marx's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 Marx's understanding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 is based on the rational core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 criticizing the abstract ideology and idealistic view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The fourth part: Marx's view of freedom over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 Marx's view of freedom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materialism. Unlike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the ideal view of freedom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aterialistic concept of freedom is the real individual engaged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reason why Marx's materialist concept of freedom can transcend the ideal view of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freedom lies in the fact that Marx's materialist concept of freedom i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real individual" engaged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Investigate the object and explore the issue of freedom from the real social life. Therefore, the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 of freedom transcends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freedom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reality, historical specificity and practical comprehensiveness.The conclusion par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view of freedom. It clarifie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concept of freedom by Frankfurt School, Lenin and Mao Zedong. It points out that Marx's concept of freedom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epening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or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practice.Keywords: Karl Marx; view of freedom;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I 引言. (1)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5)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6)第一章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 (8)第一节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 (8)一、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8)二、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的理论缺陷 (9)第二节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 (11)一、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11)二、黑格尔对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的批判 (17)三、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的理论缺陷 (20)第三节费尔巴哈:爱的宗教自由观 (23)第四节青年黑格尔派:自由是自我意识的抽象扩展 (24)一、鲍威尔:自由是自我意识的哲学 (24)二、赫斯:自由是“精神的行为自由” (25)三、施蒂纳:自由属于“唯一者” (26)第二章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28)第一节马克思对康德实践理性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28)第二节马克思对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29)一、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29)二、必然与自由 (30)三、对象性劳动与自由 (35)第三节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爱的宗教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37)第四节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自由观的继承与批判 (38)第三章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超越 (42)第一节自由的社会现实性超越 (42)一、“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自由 (43)二、自由的社会关系性 (46)三、自由与物质生产的此岸性 (49)四、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51)第二节自由的历史具体性超越 (55)一、“人的依赖关系”社会与人的自由 (55)二、“物的依赖关系”社会与人的自由 (56)三、“自由个性”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9)第三节自由的实践全面性超越 (61)一、生产实践:自由实现的基础 (62)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前提 .. 64三、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剩余价值规律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66)结语马克思自由观:在继承、批判和超越中最终形成 (70)参考文献 (73)致谢 (7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0)独创性声明 (81)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81)引言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自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线索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组成部分”的实质和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当代价值的理论内涵。
第三讲__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 一、三种认识兴趣
• 二、资本主义社会四种危机
• 二、交往行动理论
• 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四、哈贝马斯理论的影响及评价
生平简介
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
旗手。 1929 年(己巳年)生于杜塞 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 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 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
3、交往行动的特点
(1)交互主体性:“交往行为”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产生的涉 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 (2)语言符号性:它是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
(3)规范性:它必须以社会规范作为准则,在规范基础上操作
(4)实现性: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目的是求得人们精神交
流的畅通,达到“理解”和“一致”
4、交往行动中遵守的三个有效性要求 (1)在涉及客观世界Leabharlann ,互动者的陈述必须是真实的,使听者能
3、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被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会而成的公众的领 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众领域反对公共权力 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 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交换规则等问题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性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资产阶级统治社
(3)“主观世界”即人们“自发的经历”总汇成的世
界
2、哈贝马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根据行动者与三个世界所发生的不同关系 ,可将社会行动 区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目的行动。它以行动者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前提 ,指
权衡各种手段并选择一种对实现明确目标最适当的手
段的行动。
第二,规范行动。与社会世界相联系,是行动者以群体的共
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
哈贝马斯
成长
哈贝马斯成长于纳粹德国时期,直到50年代末期才变得激进起来。他当过阿
多诺的助手,并且三进两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中心”。早年即以批判 理论扬名德国哲学界,在理论上他继承了德国理性主义的伟大传统,认识到 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对于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并且对维特 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也曾深入吸收。1961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
哈 贝 马 斯
尤尔根· 哈贝马斯 (德文原名:Jürgen Habermas, 公元1929年6月18日—至今)
2016年12月
他家之言
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的 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 .... 没有他,德 国的学术文化将黯然失色,这个国家 的哲学在国际上将缺少一位优秀传统 的杰出代表。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 袖”,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其 学术成就涵盖了哲学、历史学、 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法学、 伦理学和语言学等各个领域的 内容 他试图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 义的批判,建立一套跨学科 的、具有反思和批判功能的 社会理论。
历史地位
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 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 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 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 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 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 年荣休。他同时也是西方 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 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西方国家中存在一种反对极权 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它出现于 20世纪20年代,最初是共产国际内 部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 国际的批判后,在党外发展起来。 这股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或被称 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交往行为理论—概述
交往行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基本概念。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哈贝马斯 把交往称之为“交往行为”。哈贝马斯认为这一概念是由三个论题构成的一个 复合体,一个是交往合理性概念,一个是与“生活世界”和“系统”概念相关 的社会概念,一个是关于现代性的社会进化理论。交往行为理论的基石是哈贝 马斯的理性理论。哈贝马斯认为现代化的发展就是理性化的发展,理性化是一 个复杂的多样发展过程。哈贝马斯是以言语行为作为他的交往行为的分析原型 的,他认为交往理性蕴含于以语言为媒介的相互理解的交往结构中。人际交往 最基本、最核心的形式是语言,哈贝马斯认为惟有通过语言交往,单独的人才 能组合为社会。重建交往理性,实现社会合理化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目 标。哈贝马斯所强调的 交往行动主要是基于语言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主体间的 理解和认同的活动,因此建立合理交往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 础。在交往行为理论中,一般理论是普遍语用学,这也是重建交往理性,实现 社会合理化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批判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批判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批判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他对自由的理解和自由观念具有深刻的研究和批判。
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他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由观持有批判态度。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批判,从中展现他对自由观念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由解放的努力。
首先,马克思认为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由观存在着抽象和主观的缺陷。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个体自由和道德自由,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个体自由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然而,在马克思看来,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由观念过于抽象和理想化,忽略了社会和经济条件对自由的限制和塑造。
马克思认为,个体的自由不能仅仅通过内在发展实现,正义和道德的自由也需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这种私有制的存在限制了个体的自由,使社会中存在着阶级对立和剥削压迫。
因此,仅仅强调个体自由,追求道德自由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社会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来实现真正的自由。
其次,马克思批判了古典哲学中对自由的片面理解。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由观往往局限于政治和国家层面,认为通过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法律和社会制度,可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
然而,马克思认为,古典哲学中的自由观念忽略了经济和社会结构对自由的重要影响。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而是建立在私有制和剥削基础上的假象自由。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劳动创造利润,而工人则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境地。
这种剥削制度违背了个体自由的原则,使工人缺乏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消除剥削制度,建立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人类解放。
最后,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批判的重点在于揭示自由的实现路径。
他强调,要想实现真正的自由,必须通过社会变革和革命来推翻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导致了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平等,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才能实现全面的自由和解放。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一、引言德国古典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其自我意识的形上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黑格尔的辩证法,再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在自我意识的演进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形而上学的理解与思考。
本文将主要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及其哲学背景。
二、康德的批判哲学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康德的批判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起点,开启了自我意识的研究。
康德通过对知识、道德和审美三个领域的批判,提出“理性自主”的思想。
他指出,理性自主的核心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通过理性认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意识,个体开始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自由意志的存在。
这一觉醒过程不仅使个体能够超越经验世界的束缚,而且能够使个体对形而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三、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自我意识的超越黑格尔在批判康德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自我意识的形上理论。
他认为,自我意识不仅是人类精神发展的核心,而且是超越自身和世界的基础。
通过辩证法,黑格尔强调了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变化性,认为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和超越中实现自身的完善。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自我意识与绝对精神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辩证关系。
四、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自我意识的实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强调了物质世界与人类意识的相互关系,认为物质世界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
在费尔巴哈看来,自我意识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现实世界的改变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现实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五、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形上的演进特点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从康德的理性自主到黑格尔的辩证法,再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体现了对人类意识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其次,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演进过程中,对人类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最后,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理论为后来的现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及其超越
第34卷第5期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4No.5 2019年9月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SOCIAL SCIENCE)Sept.201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及其超越朱春艳,赖诗奇(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169)[摘要]从分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出发,探寻这一概念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之处。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扬弃了“自我意识”的形而上传统,赋予了其以现实性特征,并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就是世界的哲学化”这一命题。
《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概念展现了马克思对现实世界的关切和对时代问题的思考,既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发展,也预示了此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转变。
[关键词]自我意识;马克思;德国古典哲学[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34X(2019)05-0025-07DOI:10.16573/ki.1672-934x.2O19.05.004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nd Its Transcendence ofMarx's Self—Consciousness Concept in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ZHU Chun—yan LAI Shi—qi^School of Marxism,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169,China) Abstract:Starting with analyzing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Marx*concept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its transcendence to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In the works,Marx abandoned the metaphysical self—consciousness tradition,gave 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ty,and proposed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 globalization of philosophy is the philosophizing of the world.The self一consciousness in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hows Marxfs concern about the real world and his reflection on the issues of the times.It is not onl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but also the materialistic transformation of Marxs philosophical thought.Key words:self—consciousness;Marx;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发表于1841年,是他较早的哲学著作,也是不少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课程的开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变革,也是人类认识史上优秀成果的综合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19世纪初期先进思潮中的合理思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它们所提出而未解决的问题,又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以启迪,它们的失足之处也给马克思、恩格斯以鉴戒。
从社会根源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从理论来源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活跃于德国思想界的资产阶级哲学。
它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主要代表人物有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约翰·特利勃·费希特(1762—1814)、弗里德里希·威廉·谢(1775—1854)、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路德维希·费尔巴(1804—1872)。
德国古典哲学是在它所处时代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
作为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辩证法思想,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而它的唯心主义和抽象思辨的形式,又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把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来研究。
继承、批判与超越:实践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
第37卷第5期2017年10月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Vol.37 No.5Gct.2017继承、批判与超越:实践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马小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9)摘要: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大厦的基点,是其哲学思维辐射的轴心,具有“普照的光”的性质。
但实践 的思想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而是马克思吸收和传承近代西方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的优秀成果,批判费尔巴 哈的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扬弃知识论哲学传统和近代西方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态度 的结果。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起点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伟大革命。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继承;批判;超越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17)05-0094-05收稿日期:2017-03-01 doi:10.3969/j.iss n.l003-8078.2017.05.23作者简介:马小琴(1991一),女,湖北宜昌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研究和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方法和武器。
马克思哲学诞生于近代,因而吸收了近代西方哲学、包括启蒙学者的政治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优秀成果。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扬弃了知识论哲学传统和近代西方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态度,从而为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这个基点就是实践。
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主要在于马克思把实践问题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本文试图从继承、批判和超越三个方面揭示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进一步 勾画出马克思哲学虽产生于近代但超越于近代哲学,其研究基点从属于当代西方哲学的变革历程。
一、继承: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优秀成果的传承西方哲学作为孕育马克思哲学的沃土,从泰勒斯到费尔巴哈,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每一 阶段都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如:理性自由主义、感性的现实主义、朴素的唯物主义、知识论哲学、辩证法等。
论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及意义
论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及意义哈贝马斯是德国现代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及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理性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主导地位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失衡。
技术理性过分追求效率和实用性,导致人们对自然的控制和利用,不断剥夺了自然的价值和尊严。
在这种技术理性的逻辑下,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并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哈贝马斯批判了技术理性对社会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
技术理性强调效率和实用性,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情感和人文关怀等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和机械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失去了情感和真实性。
技术理性的追求使人陷入了人际关系的虚无和孤独之中,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
哈贝马斯还批判了技术理性对个体和社会的控制。
技术理性使科学和技术成为控制和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利器。
在技术理性的逻辑下,个体和社会的行动和选择受到科学、技术和专家的支配和影响。
个体因为失去了自主性和主体性而变得被动和无力,社会也变得越来越缺乏民主和自由。
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哈贝马斯主张重建理性。
他提出了交往行动理论,强调人类的理性不仅仅是计算和实用性,还包括了情感、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等非工具性因素。
他认为人类的理性应该回归到对话、协商和共识的过程中,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价值。
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批判引起了人们对于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反思和警惕,提醒人们需要从生态和人文的角度重新思考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方向。
他的批判鼓励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技术的关系,追求更加全面、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帮助人们重建合理和民主的社会秩序。
论哈贝马斯与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认识的几点分歧
p"意 态, 识形 , 认识的几A- 歧 分
态尽管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 但是 , 它们都主张观 念统治世界、 意识决定历史 , , 因此 它们对世界、 历 史的认识是从观念中的人出发的, 而不是从现实的 人 出发的 , 以“ 所 虚假的意识” 始终是它们 的出发 点。 但是, 马克思、 恩格斯认识到从观念中的人出发 是不能认识人类历史的前提的。他们认为, 意识形 态不管它是虚假的还是真实的, 它都是一种客观的 事实, 它都在特定的阶级社会中发挥作用, 所以, 意 识形态是人类史的重要方面。 关于意识形态如何产 生及其作用, 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中 明确指出:“ 人们在 自己生活的一定的社会生产中 发生的、 一定的、 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 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re[ ](P2, 3 8这 里, 马克思所指的“ 社会意识形式” 就是指“ 观念的 上层建筑” 的意识形态 , 也就是指宗教 、 哲学和艺术 等“ 观念的上层建筑” 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它们 的产生是同一定的客观社会关系相联系的, 是对现 实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 作为“ 观念的上层建筑” 的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 其功能在于对统治阶级利益 的维护。 这就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指的是“ 观念的上层建筑”也就是说 , , 意识形态是 站在统治阶级利益立场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 建筑的思想体系,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 、 价 值、 原则、 行动纲领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正如马克思 所言 : “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 占统治地位的物 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 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1 5 14(P2)
论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原则的发展与归宿
论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原则的发展与归宿德国古典哲学是欧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自我意识原则是它的核心思想之一。
这个原则涉及到人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实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都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原则的发展与归宿,并举出5个例子加以论证。
一、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原则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更加重视人的自我意识问题,并探讨了人的自我意识如何形成、如何实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
康德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基于先验思维结构的,他提出的“先验范畴”就是人的认知结构。
这些范畴并不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是人的先天思维能力所固有的,是人的认知中的条件。
康德认为,只有在这些先验范畴的作用下,我们才能理解、认识外界事物。
换言之,认识世界是基于先验思维结构的,并非经验的结果。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只依赖经验去认识世界,而应该也考虑人的先天思维结构。
黑格尔则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的认识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基于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是在实践中逐渐获得自我意识的,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的实践。
黑格尔强调了自我意识与自由的关联,认为自我意识是人自由的表现,人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世界和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费尔巴哈则将人的自我意识看作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反映。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阶级属性,因此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也不同。
费尔巴哈认为,要摆脱社会条件对自我意识的束缚,就必须消灭阶级制度。
马克思则关注的是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他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通过历史发展实现的。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人从被支配到自主的过程。
他认为,要实现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消灭剥削和阶级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原则的发展历程中,包括了认知能力、自我意识形成、社会历史条件、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问题。
哈贝马斯:论卢曼的系统理论对主体哲学遗产的接受
哈贝马斯:论卢曼的系统理论对主体哲学遗产的接受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卢曼(Niklas Luhmann)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普通社会理论的“基本轮廓”。
而且,他还用这种社会理论对几十年来不断跨越不同领域的理论扩张进行了清算,让我们对他的计划有了清楚的了解。
人们总是会认为自己能更好地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卢曼的研究与其说是想和从孔德到帕森斯的社会理论专业传统联系起来,不如说是想延续从康德到胡塞尔的意识哲学问题史。
他的系统理论并没有让社会学走上科学的康庄大道,相反,它把自己表现为一个被弃哲学的继承者。
它力图继承主体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提问方式,同时又想超越主体哲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它就完成了一种研究视角的转向,使自我分裂的现代性的自我批判失去了对象。
运用在自身当中的社会系统理论,对不断复杂化的现代社会只能采取一种肯定的态度。
而我所关注的是,卢曼从一定的距离出发,对主体哲学的遗产重新进行了研究,那么,立遗嘱者(主体哲学)所面对的问题是不是会进入系统理论呢?我们知道,自黑格尔死后,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对作为现代性原则的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广泛怀疑。
1系统概念是在控制论和生物学语境中发展起来的。
我们如果想在同等水平上用它来取代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认知主体概念,我们就必须对系统概念重新进行定义。
具体内容如下:系统-周围世界-关系(System-Umwelt-Beziehung)取代了认知主体与(作为可以认识的对象总体性的)世界之间的内外关系。
对于主体的意识活动而言,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构成了核心问题。
但现在,这一问题要让位于如何维持和扩展系统的问题。
系统的自我关涉性是按照主体的自我关涉性模式建立起来的。
系统如果不与自身建立起联系,并通过反思为自身提供保障,就无法与其他系统建立联系。
但系统的“自我”有别于主体的“自我”,因为它并未凝聚成为统觉意义上“我思”的“自我”,按照康德的说法,这种我思的“自我”必然会伴随着我的一切想象。
论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及意义
论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及意义哈贝马斯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技术理性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通识”理论,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理性是现代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它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呈现出一种理性化的趋势。
然而,这种理性化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因为它忽略了人们生活中的许多情感因素,只关注结果和效益,忽视对人类生命、价值和道德等基本问题的思考。
哈贝马斯还指出,技术理性的弊端在于,它容易使人们依赖技术的解决方案,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
这种依赖性不仅限于掌握技术的人群,也包括普通大众。
人们不再重视个人的感性经验和判断力,而是把信任和依赖放在了技术的数据、模型和算法上。
这意味着对技术的盲信可能会导致对人格自由和价值的剥夺,后果是可怕的。
因此,哈贝马斯提出的“通识”理论可以看作是对技术理性的一种抵御和对抗方式。
通识不仅包括相关学科的知识,还包括文化、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的素养,它是一个多元自由的学科体系。
通过通识教育,人们可以发展出更全面、更发达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避免单一视角的盲目陷入。
同时,通识还注重培养人的感性和情感素质,使人不仅具备理性思辨的能力,还具备理性感知和理性行动的能力。
哈贝马斯的批判和对策是当代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根基。
正如他所言,“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通识水平,既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所具有的潜力,又可以避免其潜在的弊端”。
通过广泛开展通识教育,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技术及其所带来的影响,避免单一视角的影响,同时更好地应对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总之,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和提出的“通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们也要警惕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通过通识教育和思考来克服技术的局限性,为人类的自由和价值注入新的活力。
试论自我意识哲学的发展及其对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的影响
2019. 6 第41 卷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试论自我意识哲学的发展 及其对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的影响
顾建红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自我意识哲学的早期发展是通过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的哲学思考形态而得以体现的。伊 壁鸠鲁哲学的感性直观、斯多亚派的理性沉思与怀疑派的反思性探究构成了自我意识哲学思维的基本环节。它为 马克思形成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奠定了重要的思维格局与思想基础。它们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道德批判所具 有的感性直观与理性探究的思维张力。随着历史唯物主义语境的逐步显露,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最终实 现了现实性回归,这也在最终意义上完成了自我意识哲学思维路向的悬置性回归。 关键词:自我意识;马克思;道德批判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 10078444 2019 06055905 收稿日期:20190522 基金项目:2016 2016SJB710013)。 作者简介:顾建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伦理学研究。
最为主要的特点。正是在这种自我认知、自我确 格尔看来,早期古希腊哲学尽管具备了一些抽
证中,人实现了对世界的超越性理解。
象的思维能力,但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
在西方哲学史上,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 我意识哲学。
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是伴随着“自我”这一概念 关于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所能达到的高
的出现而出现的。希腊哲学思想中的“自我”, 度,黑格尔作出了说明。他认为古希腊自我意
体表现为,伊壁鸠鲁的哲学坚持从感觉论出发, 为现象界或自然的现身方式。所以,在伊壁鸠
阐述其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主张,即黑格尔所 鲁那里,自我意识与经验世界是统一的。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哈贝马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哈贝马斯作为今世德国最闻名的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主将,其最显著的理论特点确实是以交往行为理论为核心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批判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问题确实是主体间(intersubjectivity,又译为“主体通性”、“互主体性”、“主体际性”)的关系,即主体间达到一致的可能条件:诸如他人眼中的我与我的关系及主体间如何达到真正共识等问题。
而主体间性问题不仅从本源上是来源于自我的同一性问题上,而且它的解决也是与自我同一性问题一步步地从意识的领域转换到语言交往的领域的逻辑进程紧密相关。
因此,考察自我的同一性问题对更好地明白得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超级必要的。
而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都对自我的同一性问题有所论述,并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那个问题。
哈贝马斯沿着这些哲学大伙儿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脉络,在继承传统形而上学研究的基础上,又超越了他们。
本文拟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理念,追根溯源地探讨哈贝马斯是如何独特意占有和解读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理论的。
一、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概念合理性这一概念,从全然上说,是从人与世界的彼此关系中产生出来的。
人以自己的活动和行为确证着自己在那个世界上的存在和地位,因此,立足于人类进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人的活动与行为,在人文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韦伯是第一名从哲学的“理性”范式转换到社会科学的“合理性”范式、用合理性概念来洞悉欧洲现代资本主义演进及其本质的古典社会学家。
在韦伯看来,理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理性的觉醒和伸张,致使社会开始摆脱传统的操纵,转向运用理性和文明的方式来明白得和征服世界。
能够说,西方文明的全数成绩皆源于理性的启蒙。
但另一方面,理性又过于偏执,一切行为都单纯以“目的—工具合理性”行为为取向。
随着这种原那么的推行,理性化的现代社会就日趋处于价值和道德的冲突、割裂中。
为此,韦伯对现代文明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正是鉴于韦伯的工具理性观,哈贝马斯提出了自己的交往理性观。
他指出:韦伯的问题在于对理性这一概念的明白得太狭隘。
把目的合理性等同于合理性,仅仅从目的合理性这一单向度来剖析资本主义的发生、进展;在于韦伯仅局限于传统意识哲学,离开了语言来研究人类行动。
因为目的理性行为确实是选择最有效的工具、手腕以实现预定的目的。
这种合理性的核心确实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去把握人的主体性、人的理性能力。
而哈贝马斯以为,只有跳出传统意识哲学范式下的主客二分法,引进语言范式下的交往理性概念,才能更充分地把握合理性概念的整全性,从而克服韦伯式的理性悲观主义。
与目的行为不同,交往行为是定向于主体际地遵循与彼此期望相联系的有效性标准;是一种主体间通过符号和谐的彼此作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明白得”和“一致”,从而形成有效的社会标准。
能够看出,彼此明白得是交往行为的核心。
而主体间为了达到彼此明白得,诉诸的手腕确实是“语言”。
正是在语言中,在言谈中,自我和他我在彼此明白得中取得认同和彼此承认。
哈贝马斯以为“目的理性活动所把握的规那么,使咱们具有熟练的纪律性;内心深处的标准使咱们具有了人格结构。
技术使咱们能够解决问题;各类动机使咱们能够执行统一的标准。
”1 也确实是说,目的理性行为作为一种技术性的知识与体会只涉及了人与客观的外活着界的关系,而内在于人的动机结构中的交往行为那么考虑的是人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统一关系。
因此,“交往合理性行为”这一概念比“目的理性行为”在揭露社会历史本质时,更具有合理性。
从哈贝马斯的相关论述中,咱们能够大致地将交往理性的特点归纳为:语言性(准确地说应是语用性)、互主体性与程序性。
第一,交往理性是语言性的。
与韦伯及传统的理性观不同,哈贝马斯再也不把理性与意识、精神联系起来,而是将理性看成是语言性的。
以为只有在语言或话语中,主体间才可能达到一致性。
用他的话来讲确实是:“彼此明白得作为目的寓居于人的语言中”2 。
第二,交往理性是与哲学中的互主体性相对应的。
既与康德的独白式的理性概念区别开来,也与韦伯的主客二分的理性概念不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更强调哲学中的互主体性。
交往理性的核心是主体间的关系,它所处置的是主体间达到一致的可能条件。
第三,交往理性是程序性的。
与传统哲学所追求的实体性理性概念不同,交往理性不是实体性的,它从形式上被规定为一个纯程序性的操作原那么、商谈论证程序。
不难看出,交往理性的核心问题是主体间如何能彼此明白得和达到一致。
哈贝马斯的解决方法是借助于语言或话语。
在理想的言谈情境下,主体进行真实地、正本地、真诚地交流。
显然,与传统的自我意识的理性范式不同,哈贝马斯主张一种语言的交往理性范式。
那么,他又是如何从传统的意识领域转变到语言的范式下的?对那个问题的回答牵涉较多,除上面谈到的韦伯合理性理论的启发之外,初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深刻教训和今世西方语言哲学的转向都是阻碍哈贝马斯实现转变的重要缘故。
关于这些我在此就不赘述了。
本文是想站在哈贝马斯的立场上,通过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解读,让咱们在深刻而全面地明白得传统自我意识理论的特点的同时,了解他是如何从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试探和解决问题的痕迹中去建构自己的交往行为理论的。
. 二、康德:先验统觉论中的独白式自我自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把自我意识与试探的自我等同起来以后,认知主体与其自身的关系就成为传统形而上学领域里的一个兴久不衰的论题。
笛卡儿第一次地将众多对象中的“我思”看成是坚实靠得住的,不可疑心的。
在他眼里,自我确实是具有直接的自我意识的灵魂的实体,关于它咱们不需要通过外在知觉感知,因为它是内在自明的。
可是仅仅确信“我在试探或我在疑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明白自我的意识是不是具有同一性及自我是如何达到这种同一性的?即我试探的对象是不是与我对它的知觉、感觉或思维相一致及我的自我与你的自我、他的自我对同一对象的熟悉是不是一致?那个地址涉及到两种反思关系:一是自我是如何达到与自身相关的同一?即对自我反思的反思体会;另一是自我是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达到共识?即主体在主体通性中所形成的反思体会。
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成立交往行为理论的必要前提。
哈贝马斯在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时,第一梳理和理清了自康德以来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脉络。
哈贝马斯以为,康德的“自我意识”或“反思”概念表述的是反思哲学的大体体会,即自我反思中的自我同一性的体会。
即关于有限的知性,综合的统一性是如安在观念的多样性中形成的?康德假定了一种能够把全数属于我的一切观念结合在自我意识中的能力——想象力,一种存在于与自身相同一的自我的体会中的、自发的能力。
想象力的作用就在于对直观材料进行综合,在知性范围下维持它的必然统一性。
有了“想象力”,纯粹统觉产生的“我思”观念,必然能和一切其他的观念相同一,无需由其他观念相伴随和反思。
“那个地址自我被假想为‘纯粹的、同自身相关的统一’,即被假想为必需能够伴随我的一切表象的‘我思’。
”3 归纳地说,康德的思路是从体会的前提动身,得出先验的统觉。
把本来应该在体会领域中解决的问题搁置起来,以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在先验的统觉中已形成,不必再探讨自我意识是如何与自身同一的;以为人只要去熟悉,去反思,就先天地能将意识与自身同一路来。
怪不得哈贝马斯会得出如此的结论:“康德同时用他的熟悉论前提来讲明这种自我反思的体会:他从体会统觉中把应该保证先验意识统一性的原初统觉净化了出来。
”4咱们明白,康德在笛卡儿的基础上,给予了“自我”以新的内容和意义。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他将自我分为“体会的自我”和“先验的自我”两种。
体会的自我是体会熟悉的对象。
那种对自我反思的反思进程就属于体会的熟悉。
但康德同时又主张先验自我的存在,并以为先验的自我为体会熟悉提供了结构,确保了熟悉的统一性。
作为熟悉活动的一种主观心理结构,先验的自我逻辑地先于任何确信的思维;它作为体会的先在进程的基础,在所有直观、表象和概念的综合活动中始终维持同一。
因此它是意识统一的最后依照,是一切知识的最高原那么。
作为主体的自我,它不是熟悉的对象,而是熟悉对象因此成立的理由或先决条件。
可见,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关于自我是如何与自身同一的问题已在康德所设立的那种独白式的、先验的自我中取得解决。
有趣的是,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又提出了另一个自我的观念,那确实是在实践行为中具有“自由意志”的自我。
那个自我也不是体会熟悉的对象,它既不能被感性地直观到,也不能用因果关系等知性范围去熟悉。
只是为了确保人的实践行为的道德公正,他又假设了在道德实践中,能够承担道义责任的自由意志的自我的存在。
如此,在康德那里就有三个自我,先验的自我、体会的自我和自由意志的自我。
尽管康德想在理论理性的领域里谈前二者的关系,在实践理性中论后二者的关系,但关于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是不是能统一路来,三个自我是如何同一的问题,康德都没有给予充分的说明。
显然,哈贝马斯对康德的解决方法很不中意。
因为就犹如康德自己曾明确表述过的,“假设不以现象为具有其实际所有以上之意义,即假设不以现象为物自身而仅视为依据体会的法那么所联结之表象,那么现象自身必具有‘其非现象一类之依照’”5 。
确实是说,若是现象不是物自身,而是体会层面上的表象,那么现象就必需有不是现象的东西作其存在的依照。
一样的道理,先验的反思也须有除它自身之外而证明它存在的依据。
因为任何形式的熟悉都只能是一个综合的进程,因此康德在先验自我中达到的原初同一必需取得说明。
因此,哈贝马斯说:“若是自我意识的先验的统一体,只有在研究进程中从最初的统觉活动中才能被明白得,那么,在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体开始时,成立在毫无疑问的先验的自我反思体会基础上的自我同一性,将必然取得考虑。
”6三、费希特:孤独的反思主体式的自我哈贝马斯以为,费希特深化了康德的自我意识的先验统觉论。
在1794年发表的《知识学的辩证法》中,他探讨了自我和他人在熟悉自身的主观性中的辨证关系。
提出:“知识学的辩证法作为自我意识的理论,是对如此一种疑难关系的回答:在这种关系中,自我是通过自我在一个认定同自我本身相同的他人身上熟悉自身时形成的。
”7 也确实是说,自我是自我和非我的同一。
在确信自我的进程中,主体通过把自己同非我相对立的方式设定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对象,一个客体。
那个被设定的客体也是一个自我,一个自由而能动的主体。
主体的自由是通过另一个主体对自己提出期望或要求而形成的。
自由的领域确实是通过诸主体间既彼此反对,又彼此尊重的约束和自我约束的交互关系形成的。
这就说明,作为个体,我必需面对他者,又同时必需面对我。
既要考虑到自我的意识,又要考虑到他人眼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