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如何演化,飞向蓝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龙是如何演化
2011-12-18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bà)王龙或者笨重、迟钝(dùn)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lán)的孔雀。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líng)空翱(áo)翔(xiáng)的鸟儿。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hè)胥(xū)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gé)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jǐn)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yì)。
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huì)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suì)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tuó)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chēng)身体。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yǎn)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
米,重达数十吨(dūn),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rú)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lú)膨(péng)大,行动敏(mǐn)捷(jié);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yì)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
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不管怎样,有一点毋(wú)庸(yōng)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其他
2011-12-18
在三叠纪之后,恐龙的演化随者植被与大陆位置的改变而变动。
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期间,各主要大陆连接成一个超级大陆,盘古大陆(Pangaea)。
这段时间的恐龙动物群主要由肉食性的腔骨龙超科、草食性的原蜥脚下目所构成。
裸子植物(尤其是松柏目),在晚三叠纪开始辐射演化,是当时的可能食物来源之一。
原蜥脚类恐龙的颚部只
能撕咬下树叶,但不能做出复杂的嘴部动作,因此必须要借由其他的方式协助磨碎食物。
恐龙动物群维持了一段同质性,直到侏罗纪中到晚期,此时的掠食性恐龙开始多样化,例如角鼻龙下目、棘龙超科、肉食龙下目,草食性恐龙则有剑龙下目、体型巨大的蜥脚下目。
这段时间的著名地层有:北美洲的莫里逊组、坦桑尼亚的敦达古鲁地层。
此时的中国地区,也呈现出多样性的恐龙,例如中华盗龙科、颈部极长的马门溪龙。
甲龙下目与鸟脚下目开始普遍,而原蜥脚类恐龙则已灭绝。
松柏目与蕨类成为最普遍的植物。
蜥脚类恐龙与早期的原蜥脚类恐龙类似,嘴部无法做出复杂的动作。
鸟脚类恐龙则发展出不同的处理植物方式,例如可将食物置在嘴中的两侧颊部,以及类似咀嚼的颚部动作。
这段期间的另一个重要演化事件是鸟类的演化出现,它们是从虚骨龙类的手盗龙类演化而来。
到了早白垩纪,盘古大陆持续的分裂成各陆块,恐龙变得更多样化。
甲龙类、禽龙类、腕龙科散布于欧洲、北美洲、以及北非。
稍后,大型兽脚亚目恐龙,例如棘龙科、鲨齿龙科,以及蜥脚下目的雷巴齐斯龙科与泰坦巨龙类,占据者非洲与南美洲。
在亚洲,手盗龙类的驰龙科、伤齿龙科、偷蛋龙下目成为常见的兽脚类恐龙,甲龙科与早期角龙下目(例如鹦鹉嘴龙)则是该地常见的草食性动物。
在同一时期,澳大利亚则生存者原始的甲龙类、棱齿龙类、禽龙类。
剑龙类则在早白垩纪到晚白垩纪之间灭绝。
早白垩纪发生了一件重大变化,开花植物出现在北美洲,并在
晚白垩纪扩散分布。
数群草食性恐龙发展出不同的方式以协助进食。
角龙类发展出切割用的喙嘴,后方有众多咀嚼用齿系(Tooth batteries);禽龙类也独自演化出咀嚼用齿系,并在鸭嘴龙科发展到极致。
少部份蜥脚类恐龙也演化出齿系,雷巴齐斯龙科的尼日龙是最明确的证据。
晚白垩纪的恐龙通常分为三个动物群。
在北半球的北美洲与亚洲,兽脚类恐龙主要有大型的暴龙科、以及众多的小型手盗龙类恐龙,优势草食性恐龙则由鸭嘴龙科、角龙下目、甲龙科、厚头龙下目所构成。
南半球的冈瓦那大陆持续分裂中,阿贝力龙科是优势兽脚类恐龙,泰坦巨龙类则是优势草食性恐龙。
在欧洲,凹齿龙科、结节龙科、泰坦巨龙类则是常见的恐龙。
[37]开花植物更为辐射演化,第一群禾本科(草)植物出现在白垩纪末期。
鸭嘴龙科与甲龙下目在北美洲、亚洲发展至极度多样化。
兽脚亚目也演化出草食性或杂食性的物种,镰刀龙超科与似鸟龙下目更为常见。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发生于白垩纪末期,接近6500万年前,造成所有恐龙的灭绝,以及鸟类的崛起。
但仍有其他双弓动物在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例如:鳄鱼、蜥蜴、蛇、喙头蜥、以及离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