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19水蒸发-导学案-青岛版(五四制)(2017)
青岛版小学科学《蒸发》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蒸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a8b70759eef8c75fbfb3e2.png)
《蒸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的看问题的意识;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
3、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二、材料准备1、烧杯5个、温度计5个、棉纱5块、棉线5根、2、蒸发皿6个、石棉网3、酒精灯3盏、滴管5个、火柴3盒、三脚架3个、小风扇2个、手帕4块。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情境引入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常见的现象:(老师拿起湿布在黑板上擦一下),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新发现?(过一会儿)生:黑板上的水迹没有了。
生:生:师:是一下子没有的吗?(视学生的回答而定,根据学的生回答引导)生:不是,开始黑板很湿,一会儿,水迹慢慢地缩小,再过一会儿,黑板就变干了。
2、提出问题师: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生:水变成了什么?生:水跑到哪里去了呢?生:师:谁知道它变成了什么?跑到哪里去了呢?3、大胆猜想生:水好像变成了蒸气,跑空中去了。
生:师:大家都认为黑板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吗?生:4、小结师:是的,黑板上的水确实变成了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去了。
像这样,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科学上叫做蒸发。
板书:蒸发水→水蒸气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蒸发现象?生:洗过的衣服,慢慢干了。
生:洗过头后,头发也慢慢干了。
生:雨过天晴,地面慢慢干了。
师:阴天时洗的衣服也能干吗?生:阴天时也会变干,但需要的时间要长。
师:冬天呢?生:也能。
冬天洗了的衣服也能干。
师:是的,无论是气温高还是气温低,无论阴天还是晴天,水都可以进行蒸发。
也就是说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大屏幕出示: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二)自主活动合作探究活动一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1、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师:你知道水蒸发需要怎样的条件吗?(或者说水蒸发会带走什么?)猜猜看。
生: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例子:宝宝发烧了,妈妈在他额头敷了一块湿毛巾,你知道为什么吗?生:降温。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d096a52910a6f524ccbf85ab.png)
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
1杯子变热了
物体的导热性、热传递实验
热传导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
分组
2水变热了
水的热对流实验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试管夹大试管
分组
3谁热得快
不同颜色物体吸热本领对比实验
自备
分组
4它们会生热吗
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实验
温度计
分组
5温度计的秘密
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物体在水中溶解
烧杯玻璃棒药匙
分组
加快溶解实验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棒药匙
15蜡烛的变化
蜡烛的变化
自备
分组
16食盐和水泥
蒸发盐水的实验
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
分组
17铁生锈
铁生锈的实验
试管铁钉
分组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
18静止和运动
19距离和时间
测量速度
软尺秒表
分组
20斜面
斜面的实验
小车测力计斜面
温度计烧杯
分组
7水温的变化
热水降温规律
温度计烧杯铁架台
分组
8哪杯水多
液体体积的测量
量筒锥形瓶烧杯平底烧瓶广口瓶量杯
分组
9有趣的不倒翁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10认识太阳
11太阳和影子
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手电筒铅笔
分组
12用太阳计时
13制作计时工具
第四的科学单元
14认识水
观察水
分组
15有趣的浮沉现象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13组分组)
课题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20《蒸发》优秀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20《蒸发》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d7dd331b765ce04081473.png)
《蒸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蒸发》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循环》里的第一课时。
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也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不断丰富。
本课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使学生对蒸发现象有了正确的科学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图引导学生将蒸发的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自然界。
同时提示学生准备课堂研究中用到的基本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本环节有两个活动,活动一:水跑到哪里去了?首先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小镜子上的水不见了,手变干了,衣服变干了,思考“水跑到哪里去了”,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推理、分析体验,得出科学结论。
最后再做个小实验,探究水蒸发时是否会吸收热,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出运用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解释科学现象。
活动二: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呢?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在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做出猜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使水加快蒸发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留有更大的空间。
学生在进行对比实验时,要学会控制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认识到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自由活动。
制作“晴雨计”。
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提高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
调查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认识到水蒸发既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通过体验活动认识蒸发现象,通过探究实验研究蒸发现象,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之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生分析】水蒸发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学生却很少去研究它,也很容易忽视它。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只能说出这种现象的名称及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蒸发的过程,如水会慢慢减少,变成水蒸气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34f7d2aeaad1f347933f26.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本课为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水循环》单元的起始课。
主题探究活动包括两个活动内容:活动一:水跑哪里去了?即水蒸发的特点。
此环节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分析体验,构建对蒸发的正确认识,得出科学结论。
使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现象、知道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活动二: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呢?让学生了解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激发起学生研究的欲望,使之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同时为后面研究水的三态变化作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蒸发现象、感受蒸发要从周围吸热;通过实验总结影响蒸发的因素。
2、科学探究目标: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化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变化?生1:字慢慢消失了师:你的眼睛真亮,生2:水慢慢变干了。
师:了不起的发现。
二、认识蒸发现象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黑板上的水慢慢消失了,这可真有趣,那生活中1有水慢慢消失的现象吗?生1::苹果放时间长了会变得干瘪。
师:你很善于观察生活生2:鱼缸里的水时间长了会变少。
师:你可真细心生3:馒头放时间长了会变得干硬;师:奥,不错。
生4:落叶过一段时间会变成枯叶。
师:奥,很好。
师:对于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幻灯片2)生:我想知道馒头为什么会变干生:头发上的水怎么没了?生:水变成了什么?生:我想知道水都跑哪儿去了2、认识蒸发特点同学们很善于发现问题,你们都想知道水到底跑哪儿去了吗哪位同学知道水变成了什么,跑哪里去了?生: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总结:刚才的写字游戏以及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都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蒸发。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53426e44011ca300a6c39099.png)
大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
分组
17小水滴的旅行
雨、雾的形成模拟实验
酒精灯广口瓶玻璃片试管夹
分组
霜的形成模拟实验
冰块食盐
演示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18航海家的发现
19地球上有什么
观察地图和地球仪的发现
地球仪地图
分组
20地球内部有什么
21苹果为什么落地
四年级下册(19组分组,1组演示)
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
测脉搏
长胶管玻璃漏斗秒表听诊器
分组
9脑与神经
测反应速度
自备
分组
第三单元声音的秘密
青岛版科学实验目录(五年制)
三年级上册(13组分组)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类别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在我们身边
2玩具里的科学
3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4怎样认识物体
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分辨物体
杯子玻璃棒糖盐醋水自备
分组
5给文具分类
给文具分类
自备
分组
6哪杯水更热
测量水温
温度计烧杯
分组
茎输导养分的实验
自备
分组
5花和果实
解剖花
解剖针镊子放大镜
分组
观察雄蕊和雌蕊
镊子放大镜
分组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
6秋季星空
7冬季星空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8木材
木材特点的实验
导线灯泡灯座开关水槽小刀酒精灯电池盒手锤
分组
9纸
纸的吸水能力对比实验
烧杯各种纸样标本滴管
分组
10陶瓷
陶瓷特点的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蒸发》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蒸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c20f200912a216147929c1.png)
五年级青岛版第20课《蒸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如何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观察蒸发现象、感受蒸发要从周围吸热;通过实验总结影响蒸发的因素。
3、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蒸发现象及蒸发吸热,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水。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等我讲完游戏规则,同学们再来动手做。
规则是这样的:大家一起把手伸到水里,然后拿出来,甩一甩,吹一吹,看手上的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手上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手上的手变干了;手上感觉凉凉的。
师:大家说的真好。
老师课前还做了一个实验,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杯子里的水在逐渐减少。
师:大家想过没有,手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生: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大家说的很对。
这种水慢慢的变成水蒸汽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
二、蒸发的性质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大部分同学们都游过泳。
请大家结合实际谈一谈从泳池上岸后有怎样的感觉?生:感觉比在水里还要冷。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
在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大屏幕展示实验步骤:教师在学生做实验的同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在试验结束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组内的实验结果。
并能够发现温度计液面会下降的现象。
师:我们刚才试验结果是因为水分在蒸发时吸收了周围的热,这就是温度计液面下降的原因。
给出结论:蒸发会吸收周围的热。
三、影响蒸发快慢的条件师: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湿巾,同学们能不能想到什么方法让湿巾尽快变干呢?生:放在太阳下面;用火烤;用风扇吹;把湿巾展开……师:这三条都是同学们猜想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下面小组进行一下讨论。
选择你们感兴趣的条件来设计一下怎样进行实验。
待学生讨论完毕,讲明如何进行实验。
并强调如何进行对比实验。
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eec590d0d233d4b14e6997.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本课为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水循环》单元的起始课。
主题探究活动包括两个活动内容:活动一:水跑哪里去了?即水蒸发的特点。
此环节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分析体验,构建对蒸发的正确认识,得出科学结论。
使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现象、知道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活动二: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呢?让学生了解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激发起学生研究的欲望,使之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同时为后面研究水的三态变化作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蒸发现象、感受蒸发要从周围吸热;通过实验总结影响蒸发的因素。
2、科学探究目标: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化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手拿棉花蘸水写“我们爱科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变化?生1:字慢慢消失了师:你的眼睛真亮,生2:水慢慢变干了。
师:了不起的发现。
二、认识蒸发现象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黑板上的水慢慢消失了,这可真有趣,那生活中有水慢慢消失的现象吗?生1::苹果放时间长了会变得干瘪。
师:你很善于观察生活生2:鱼缸里的水时间长了会变少。
师:你可真细心生3:馒头放时间长了会变得干硬;师:奥,不错。
生4:落叶过一段时间会变成枯叶。
师:奥,很好。
师:对于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幻灯片2)生:我想知道馒头为什么会变干?(你很善于发现问题)生:头发上的水怎么没了?生:水变成了什么?生:我想知道水都跑哪儿去了?(学贵有疑,这个问题问得好)……2、认识蒸发特点(1)同学们很善于发现问题,你们都想知道水到底跑哪儿去了吗?(幻灯片3)哪位同学知道水变成了什么,跑哪里去了?生: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蒸发》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蒸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d25255a8956bec0975e346.png)
蒸发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材分析:在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被学生在司空见惯中忽视了,如蒸发、沸腾、凝结现象等。
为此,教材有意识地编排了《水循环》单元,本课是起始课,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激发起学生的研究欲望,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获得对蒸发现象的科学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1、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
3、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体验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水槽、水、酒精灯、火柴、大小相同的两块布、微型电风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教师谈话: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你们平时喜欢玩水吗?让我们一起把手伸进水里,取出来,注意观察,看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预设:1、手上的水慢慢消失了。
2、手上的水变干了。
2.观察:下面再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老师在黑板上用水写一个“水”字,仔细观察,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预设:1、水字的笔画慢慢缩小,最后消失了。
2、黑板上的字不见了。
3.提问:观察得可真仔细!同学们发现手上的水没了,黑板上的水变干了。
看到这两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1、我想知道手上的水怎么没了?2、黑板上的“水”字怎么变干了?3、水到底跑到哪里去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水跑到哪儿去了”这一问题,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试着对水的蒸发现象作出解释,并对照教科书关于蒸发的描述修正自己的解释,体会到科学概念的描述要严谨。
19.《水蒸发》教学课件
![19.《水蒸发》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8ae3e63c1ec5da51e27034.png)
19.水蒸发
制作人:陶春玲 袁明涛 日期:2019年7月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小毛巾、小风扇、棉纱、瓷盘、水、火柴
教师准备: 课件、记录单、水温计、吹风机、烧杯、酒精
灯、石棉网、试管夹
活动过程
观察两周前装满水的鱼缸,水位有什么变化呢?
活动过程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呢?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1.水温计要轻拿轻放。 2.水温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水温计内的液柱
顶端相平。 3.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并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时间(分钟) 0 1 2 3 4
温度(℃)
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
活动过程 你能说出原因吗?
为什么刚从 游泳池出来 会感到冷?
活动过程 你能说出原因吗?
发高烧时为什么用湿毛巾擦拭额头?
活动过程
你能说出原因吗?
夏天教室地面为什么洒水?
活动过程 你能说出原因吗?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为什么会降低身体的温度?
活动过程 怎样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
加热、加快表面空气流通、增大蒸发面积都会加快水的蒸发。
活动过程 农民伯伯是怎样让粮食尽快晒干的?
拓展活动
水蒸发对人类有那些坏处?
授权淘宝店
微信公众号
配套课件和教案由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组 和苏州爱牛科教器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供全国 小学科学教师无偿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想 要转载,请与开发团队联系。
苏州爱牛科教器材有限公司 唐华仪:0512-66718360、 18020271360 邵 栋:13915561681 (微信同号) 黄春方:13862129298 邮箱(QQ):380797985@
青岛版小学科学《蒸发》优秀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蒸发》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1f8d1cc7931b764ce156c.png)
板书设计
加热
20.蒸发 通风
加大面积
水吸热水蒸气
6、汇报交流:对,水蒸发需要吸收热,(教师板书:吸收热)所以当水从我们手上蒸发时带走了我们手上的热量。所以我们的手才会感觉有些凉。
7、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说明了蒸发吸收热?(学生交流)
(洗澡、从泳池出来、夏天地面洒水、天热时用水洗洗、海边冬暖夏凉)
8、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蒸发吸热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知道高烧病人除了打针吃药外,还有一些辅助手段帮助退烧。如:用温水、酒精擦拭身体;将病人的衣服解开等。这么做有什么依据?(学生交流)
(仙人掌、晒粮食、晒衣服、摇扇子、晒地瓜干、干手器、烘烤衣服、天热时抖衣服、脱衣服、洗头后用吹风机吹头发)
(三)总结概括。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气象台每天都用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制作天气预报器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课本74页的制作方法,也来完成一个简易的“天气预报器”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瓷盘、量筒、火柴、水、记录单
教师准备:酒精、酒精灯、水、镊子、瓷盘、火柴、纱布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用手蘸水在黑板上写“水”)同学们认真观察,(等字消失后再惊奇地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4、小组交流实验方案,提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注意水的恒定不变)
5、小组内实验。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6、展示交流,得出结论: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都可以使水蒸发的更快。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3405d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4.png)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科学这门学科,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科学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还不够熟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实验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动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土壤与岩石”“物体的形态”“地球上的水”五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所需的条件,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认识土壤的成分和类型,了解岩石的特征和用途。
知道物体的形态和状态会发生变化,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
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循环,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科学态度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和实践。
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认识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和用途。
理解物体形态和状态的变化。
知道地球上水的循环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科学实验,探究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区分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岩石。
解释物体形态和状态变化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落实节约用水的行动。
五、教学措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蒸发》教案
![科学《蒸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ae8c37650e52ea54189812.png)
第三课时教材分析:在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被学生在司空见惯中忽视了,如蒸发、沸腾、凝结现象等。
为此,教材有意识地编排了《水循环》单元,本课是起始课,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激发起学生的研究欲望,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获得对蒸发现象的科学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设计: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有关的内容标准,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善于观察和发现,自主建构科学概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要敢于对蒸发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学会采集数据,学会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尊重证据。
整个探究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1、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
3、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体验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认识蒸发现象。
谈话:同学们喜欢科学吗?预设:喜欢。
谈话:是呀,我们都爱科学。
(板书:手拿棉花蘸水把“我们爱科学”写在黑板上。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用水写下的几个字,看字迹有什么变化?预设:字干了、看不见了。
谈话:水跑到哪里去了?预设:空气中。
谈话:在空气中你看见水了吗?为什么?预设:没有。
谈话:这是因为水已经变成了水蒸气。
(板书:水→水蒸气)小结: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揭示课题。
2、知道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谈话:你能举出生活中发生蒸发现象的例子吗?预设1:烧开水。
预设2:晾衣服。
《水蒸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水蒸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17c1cc6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0.png)
《水蒸发》导学案第一课时引言:水蒸发是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进修水蒸发的过程,我们可以更深度地了解水的性质和水循环的原理。
本次导学案将援助同砚们了解水蒸发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试验方法,通过探究和实践,提高对水蒸发的理解和精通。
一、水蒸发的定义水蒸发是指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水受热后,水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液体的吸引力,逃离水面成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二、水蒸发的影响因素1. 温度:水蒸发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水蒸发速度越快。
2. 湿度:空气中的湿度越高,水蒸发速度越缓。
3. 风速:风速越大,水蒸发速度越快。
4. 水面积:水面积越大,水蒸发速度越快。
5.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越高,水蒸发速度越缓。
三、水蒸发试验试验材料:水、容器、温度计、水分析称、风扇试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容器中,记录水面的初始高度。
2. 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下来。
3. 打开风扇,调至适当风速,使其吹向水面。
4. 每隔一守时间,测量水面高度的变化,记录下来。
5. 试验结束后,分析试验数据,总结水蒸发的影响因素。
四、沉思问题1. 为什么水蒸发速度与温度成正比?2. 当湿度增大时,水蒸发速度会受到什么影响?3. 试举例说明水蒸发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五、拓展延伸1. 请自行设计一个水蒸发试验,探究其他影响水蒸发速度的因素。
2. 了解水蒸发在地球水循环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
六、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水蒸发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试验方法,深度探讨了水蒸发在水循环中的重要性。
期望同砚们能够通过实践和沉思,提高对水蒸发的理解和精通,为更深层次地进修水循环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水蒸发的观点和过程;2. 精通影响水蒸发的因素;3. 了解水蒸发在自然界和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水蒸发的观点和过程水蒸发是指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
当水分子受热后,分子内部的运动会加快,使得水分子越来越不稳定,最终脱离水表面成为水蒸气。
四年上册科学教案-16《水蒸发》青岛版
![四年上册科学教案-16《水蒸发》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5975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9.png)
题目详细补充和说明举例:
1.实验:观察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水的蒸发速度。
答案:在相同湿度条件下,温度越高,水的蒸发速度越快;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湿度越低,水的蒸发速度越快。
2.应用:水蒸发的实际应用。
答案:水蒸发的实际应用包括农业灌溉、工业冷却、制冷设备等。例如,在农业灌溉中,水蒸发的冷却作用可以降低土壤温度,提高作物生长质量;在工业冷却中,水蒸发的蒸发冷却作用可以降低设备温度,提高生产效率。
课后作业
1.请学生在家中进行一次水蒸发的实验,观察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水的蒸发速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2.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水蒸发的实际应用,如农业灌溉、工业冷却等,并写一篇短文进行介绍。
3.请学生思考水蒸发的过程对水资源的影响,并讨论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请学生设计一个简易的节水装置,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的性质和状态变化,他们知道水有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并且了解水在受热时会变成水蒸气。此外,学生还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如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记录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实验和观察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现象。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对于图像和实验现象较为敏感。
四年上册科学教案-16《水蒸发》青岛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五四制新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全部教案
![五四制新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全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ef98b82b160b4e777fcfa0.png)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18《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一课,建议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以地球上的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区别不同类型的水体、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体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等活动,让学生对地球上的水体有一个初步了解,初步认识水圈这一地球圈层。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地球上的水的分布情况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现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从认识各种水体开始学习,进而通过观察地球仪,比较海洋和陆地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通过观察海陆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详细特点,再通过亲身体验活动,了解淡水资源的现状,进而进行保护淡水资源的活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制作电子报的活动,提高对淡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各种水体,能很好地进行区分,并且对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而对于这些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的等水体类型;2.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3. 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现状;4. 知道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数格子活动等方式,比较海洋和陆地的大小;2. 能用图示符号、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3.能举例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2. 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重难点】对比各种不同水体类型;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状况;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蒸发》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蒸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5c75b20975f46526d3e12d.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蒸发》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蒸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如何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了解蒸发现象及蒸发要从周围吸热;知道影响蒸发的因素。
二、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你们两个字:自信(师用手蘸水或用棉花蘸酒精在黑板上写)读!孩子,自信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源泉,自信的孩子是最棒的!今天这节课有这么多位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打算怎样表现自己?学生谈想法,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上课!一、认识蒸发现象(一)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你发现了什么?生:字没有了师:你有什么疑问呢?师:哪位同学知道水变成了什么,跑哪里去了?生:水可能跑到空气中了!生:水好像变成了蒸气,跑天上去了。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现象呢?生:烧开水时,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生:洗过的衣服,慢慢干了。
生:洗过头后,头发也慢慢干了。
生:雨过天睛,地上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
板书:20蒸发师: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蒸发呢?师可以引导洗过的头发、衣服来理解。
得出(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二、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二)猜想假设师:水蒸发又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课件出示一个男孩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发抖的图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中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呢?生: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从游泳池里出来身体在发抖。
师:同学们洗过澡后有这种感觉吗?师:那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他为什么会冷呢?师:我们可以借助温度计、棉纱、水或者酒精、表、皮筋来研究这个问题。
用棉纱将一只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水或者酒精,取出来停在空中,同学们猜一猜,温度计的读数会怎样?生猜想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到底哪些同学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办?生:动手实验师:那现在同学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小组分工去研究,并要及时的做好记录。
五四制新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全部课件
![五四制新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全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755fc4b90d6c85ed3ac65c.png)
晒 衣 服
制 取 蒸 馏 水
鱼 冷 冻 保 鲜
水 缸 冻 裂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冰、水、水蒸气是水的 三种状态,雪是水的哪种状态呢?课下请同学 们继续探究。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1.水温计要轻拿轻放。 2.水温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水温计内的液柱
顶端相平。 3.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并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时间(分钟) 0 1 2 3 4
温度(℃)
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
活动过程 你能说出原因吗?
为什么刚从 游泳池出来 会感到冷?
活动过程 你能说出原因吗?
2021-2022五四制新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20.水沸腾
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水烧开时的现象。
彩泥
活动过程
问题 水的温度的变化趋势 水烧开时的温度 烧开之后继续加热, 水温度的变化
我的预测 先快后慢 100℃ 继续升高
均匀上升 高于100℃ 下降
先慢后快 低于100℃ 保持不变
活动过程
温馨小提示:
2. 学生准备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 小铁桶、冰块、塑料杯、食盐等;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温馨小提示:
1.要先在小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和一层冰块,然后再放塑料桶。 2.水温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塑料杯的水中。 3.往塑料杯周围放入冰块时,要注意让冰块包裹着塑料杯,冰块 的高度不要超过塑料杯。 4.注意要观察几分钟再往冰块上撒食盐。 5.要及时记录水结冰时的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过程 认识蒸发现象及水蒸气形态
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 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蒸发
【学习目标】
1.知道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空气流动等。
2.能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到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很多。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自然界中的水蒸发现象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学习重难点】
1.知道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空气流动等。
2.能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到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很多。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你思考:冰放置在常温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什么?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
二、活动过程
(一)了解蒸发及水蒸气。
请你用手指沾一点水,抹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静静地观察,有什么发现?
水变成水蒸气后去了哪里?我们用肉眼能看得到它吗?
请你描述一下,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二)探究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水是凉的,可我们的身体是热的。
照此推理。
水过会儿会变热,可是这种凉意会直持续到水蒸发结束才消失。
这是为什么呢?
(三)生活应用。
生活中,你有过水蒸发时会使周围温度下降的体会吗?还有类似的体会吗?请你说说。
(四)探究加快蒸发的方法。
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
农民伯伯们是怎样让粮食尽快晒干的?
三、拓展活动
水的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