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3.3.2光合作用的原料
• (二)、看图分析普利斯特利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 图1:
一段时间 甲
一段时间
乙
观察思考: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并说出每种变化的理由
• 图2 :
一段时间
丙
一段时间
丁
观察思考:丙、丁中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通过以上两组对照,学生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了。 设问:绿色植物真的吸收了二氧化碳吗?
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植物一同放入密封的环境中 3.怎样将实验装置与外界隔绝,以保证实验组与对 照组内气体的差异? 实验组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对照组中放入清水
(四) 资料分析: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能证明什么?
C
2
2
C
2
2
H2
H2
师生分析得出共同的结论:
• 水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里没有淀粉,乙装置中的植物叶片里 有淀粉,说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 合作用的原料。
1.植物在实验前储存的有机物能否对实验结果造成 影响?该怎样处理?
能造成影响。应该在实验前进行黑暗处理
。
2.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你将怎样利用 氢氧化钠溶液的这个特性?使实验组的植物处于 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光合作用产物基础上,通过探究实验 和资料分析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而且本课内容是认 识光合作用实质的关键,因此,这节课是本章内容的 难点和有关光合作用知识的瓶颈.
2、教学重点: ⑴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⑵ 水是光合作用原料资料分析。
3、教学过程设计: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 通过叶绿体,利 用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成 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冀少版八上生物 3.3.2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案设计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之前学生学习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光合作用所需原料的探究实验,所以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本课内容是认识光合作用实质的关键,因此本课是本章内容的难点和学习有关光合作用知识的重点。
学生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认识到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光合作用的原料和意义。
②尝试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2.能力目标:①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情感目标:①通过对资料图片的观察,探究实验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
②通过对光合作用的探究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知道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2).设计对照实验方案。
2.教学难点(1).设计并完成对照实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视频2.提问:我们的食物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3.设疑: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我们的食物呢?(二)实验探究活动1.作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作出假设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2.制定计划(1).全班分成两大组,第一、二大组分别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每大组中68人为一小组,选其中3人分别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2).给出实验材料:①第一大组:广口瓶,玻璃板,凡士林,盆栽天竺葵(已暗处理),剪刀,酒精灯,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25%氢氧化钠溶液②第二大组:盆栽天竺葵(已暗处理) ,剪刀,酒精灯,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提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主要由根吸收后通过茎,再由叶脉供应。
2024年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3章叶的光合作用 第二节 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课时目标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2.概述绿色植物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分析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4.尝试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学习重点: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学习难点: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课时活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一棵茂盛的大树的图片,用符号标出大树吸收的气体和释放的气体,提出问题——你知道大树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和释放了什么气体吗?学生回答: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及时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任务。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学生活动: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师给出材料用具:天竺葵、大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打火机、玻璃缸、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水、碘液等。
学生活动:1.设计实验。
(1)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缸内加入适量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碳溶液,在B缸内加入等量的清水。
(2)把两株长势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A、B玻璃缸内,罩上大烧杯,放在阳光下。
(3)照射几小时后分别从两株天竺葵上取下一片叶片,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2.完成实验。
3.实验分析:B缸里的天竺葵叶片变蓝,说明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A缸里的天竺葵叶片不变蓝,说明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4.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脑去思考、动手去实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教师展示实验图片:取一株天竺葵,剪断一片叶子的主脉,把该叶片分为无水分输送的B部分和有水分输送的A部分,放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取下叶片,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滴加碘液。
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原料,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3.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原料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概念理解不清晰,容易与光合作用的产物混淆;对光合作用的原料的种类和作用理解不深刻,难以理解光合作用中原料的重要性。此外,学生可能对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实际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感到困惑。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
3.了解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例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
4.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探究能力。
6.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探索更多教学方法:我将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加强教学评价:我将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通过观察、提问和作业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同时,我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章《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2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一、概念解析:所谓光合作用就是指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这是光合作用的内涵。
外延是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条件需要光,反应在叶绿体中进行。
二氧化碳、水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场所是叶绿体。
二、教材分析: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通过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必须有二氧化碳,通过史料分析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必须有水,这些水是绿色植物的根毛从土壤中吸收的。
通过对叶片结构探究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必须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光合作用需要有特定的结构基础,就是叶绿体,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类囊体和基质,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在光反应中水在光的照射下生成氧气并合成ATP.在暗反应中生成有机物及合成光反应中的ADP和磷酸.光反应一定要在光的照射下进行,而暗反应可以有光,也可以不需要光.暗反应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有机物,它怎么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光反应怎样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然,在高中阶段,我们可能会说得更清楚一点,但是在初中阶段,它的重要概念,就体现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这个地方,所以怎么进行教学,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课标上,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的课标,它给我们提出了关于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的教学建议,同时,也有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我们把握住了这些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我们就可以看到,关于光合作用,我们要阐明它的基本概念,在说出光合作用过程的时候,要对它的原理的应用,更进一步进行探讨,比如说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它的概念进行认真的教学,怎样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将能量储存到有机物中,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这个有机物和氧气是它的产物等等,在这个活动建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具体的要求,进一步探讨它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体现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光合作用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光合作用实例,并在课堂上分享。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讲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地球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关注。
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共同进步。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光合作用原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涵盖光合作用原料、过程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过程和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哪些?它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如何转化?”
2.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光合作用的原料及其作用。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观念,强化正确认识。
(四)课堂练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维持生物圈平衡中的关键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案(新版)冀教版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1.重点: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
2.概述农业生产上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
3.说明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原料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首先把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
(3)该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1)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称为含有标记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
(2)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普通二氧化碳,浇灌被标记过的水。
(3)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被标记过的二氧化碳,浇灌普通水。
(4)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被标记过的,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未被标记过的。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于参与光合作用的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知识点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农业生产上,采取增加二氧化碳的方式,可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农作物产量增高。
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知识点三: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不断把氧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1.阅读“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利用了哪些原理?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两个实验装置中所不同的因素是什么?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强碱性物质,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因此两片叶子所处的环境的不同之处是一个缺少二氧化碳,一个含有二氧化碳。
(3)该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把放在暗处一昼夜的植株上的一片叶片进行对折,折断中间的主叶脉,放在光下4小时后,在叶片折断的两部分滴加碘液。
《光合作用的原料》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冀教版 (1)
第四章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第6周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光合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一)自学指导:学生学习课本31页的探究竟之实验并完成下面的练习1、选取的实验材料是带有5—8片叶的天竺葵枝条,带5—8片叶的目的是()A美观 B便于观察实验结果C进行光合作用 D蕴涵有机物2、对培养皿中盛有的25%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B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弱碱性C氢氧化钠溶液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D形成对照3、用凡士林将广口瓶的瓶口密封,目的是()A防止装置中的水分蒸发 B密闭瓶内气体C使瓶内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泄漏出来D使瓶内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泄漏出来4、此实验的对照条件(唯一变量)是()A有无氢氧化钠 B有无二氧化碳C 植物所需的水分 D有无光照5、实验将两个装置先进行暗处理,再一起光照2—3小时,对此的说法错误的是()A先耗尽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B在给予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检验唯一的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检验光合作用中有光和无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本32页的资料分析并做下面的练习1、图中的箭头表示。
2、第一组中放出的氧带有同位素标记(笑脸),与中的同位素标记(笑脸)一致;第二组放出的氧无同位素标记(哭脸),与中的无标记(哭脸)一致,所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总是与保持一致,说明。
(三)实际用1、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显著,作物产量明显。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干旱会引起农作物。
3、农业生产中增加二氧化碳的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施加有机肥 B过多施用碳酸氢铵肥料C合理密植,有效通风 D 向大棚或温室中喷施瓶装二氧化碳气体4、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最重要的措施是()A保护并种植绿色植物B使用地热、水利、核资源等天然能源C限制工业的发展D 减少煤、石油等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四、课后检测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光和水 B水和二氧化碳 C氧和水 D 叶绿体和光2、一位同学按如下步骤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结果发现叶子全部变蓝色,你认为他的哪个步骤不对()(1)把实验植物先置于黑暗的地方一天(2)用不透明的纸将叶片上表面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将植物移到阳光下晒两三个小时(4)剪下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除去叶绿素(5)叶片用清水冲洗后滴上碘液A(1) B(2) C(3) D(4)3、有一年夏天,某地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结果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表明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或必要条件是()A光 B 二氧化碳 C 水 D 适宜温度4、作物增产的物质基础是()A土壤中的无机盐B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C土壤中的无机物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物5、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某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2.资料分析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哪种物质;3.学习调节光合作用的原料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能力目标:1.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2.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情感目标:加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所需要的食物、能源等必需品,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展示学习目标:学习指导1:认真观察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检查这两套装置里的叶片有无淀粉产生。
根据小辞典,得出什么结论?交流研讨:一株产生了淀粉,另一株没有产生淀粉,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呢?质疑答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哪些途径?如何做才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专项训练:1.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瓶内的()A.空气B.水分C.二氧化碳D.氧气2.下列可以使光合作用加强的一项是()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氧气浓度C.减少氧气浓度D.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学习指导2:认真阅读资料分析,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交流研讨:学生小组讨论。
质疑答疑:学生质疑。
专项训练: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二氧化碳和氧气B.二氧化碳和水C.氧气和水D.淀粉和氧气2.严重干旱可能造成农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和作用的必须条件是()A.光B.水C.二氧化碳D.适宜温度学习指导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交流研讨:学生小组交流。
质疑答疑:从几个方面可以控制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专项训练:1.提高光合作用的有效措施()A.高度密植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C.增加氧气浓度D.增加水分【板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二氧化碳、水应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光合作用的原料》 说课稿
《光合作用的原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场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通过对光合作用原料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为后续学习光合作用的意义以及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首先通过实验探究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结合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详细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光合作用的原料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和探究,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思考,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2)了解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2)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2)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原料的相关知识。
3.3.2《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设计
观察并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理解,思考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尝试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比知识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与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
知识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点?你有些收获?尝试总结知识、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由实验可以看到,盛有清水装置中的叶片产生了淀粉,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装置中的叶片没有产生淀粉,这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拓展提高: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因此,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不但要有效地控制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还要保护绿色植物,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功能。
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吸收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并释放氧。
三、光合作用应用
从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如何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呢?
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效率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
自主阅读,尝试回答问题
1、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3、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思考,尝试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7-P39,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新部编本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过程与方法:通过光合作用原料的研究,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科学检测的一般方法及实验设计的变量控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实验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培养实验的设计思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确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欲望和信心。
2、学情分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部分中一个复杂的概念。
因此通过实验分析探究它的产物和原料及条件,场所,从具体到形象,总结概念,学生更易理解。
而且学生已对绿色植物根茎叶三个器官的基本知识上,对叶的功能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并能写出文字表达式;对照实验探究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形成淀粉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照实验探究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形成淀粉的过程。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在馒头汤中滴碘液,观察现象。
我们知道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色,那么馒头汤里的淀粉是怎么产生的?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坐着巴士参加探索光合作用之旅。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探索第一站公元前4世纪亚里斯多德提供并展示亚里士多德的照片及他关于植物所需物质来源的观点。
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否正确?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探索第二站。
活动3【讲授】探索第二站1648年海尔蒙特观察海尔蒙特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海尔蒙特通过实验得出观点: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
以我们现有的知识看,海尔蒙特对光合作用的贡献在于?结论:水是光合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
活动4【讲授】探索第三站1771年普利斯特利科学家光合作用的研究到这里远没有结束。
八年级生物上册3.3.2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
3.3.2光合作用的原料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2、资料分析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哪种物质;3、学习调节光合作用的原料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能力目标:1.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2.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情感目标:加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装置;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所需要的食物、能源等必需品,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二)新授教师:出示复习思考题,进行知识回顾。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设计,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然后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完成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小组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教师:对提前准备好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根君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加深学生印象。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动画: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
学生:观看动画,得出水是光合作用原料的结论。
教师:出示思考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哪些途径?如何做才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从几个方面可以控制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学生畅谈收获,师生通共同构建知识体系。
(四)达标训练教师:出示训练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反馈、释疑六、板书设计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二、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三、光合作用意义: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七、课下作业完成互动训练有关练习。
八、教学反思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主体,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有二氧化碳,通过资料分析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而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这些知识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的渗透。
第3单元第3章第2节《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料》【知识与能力目标】1、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2、 说明绿色植物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2、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 体验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 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
1、【讲授新课】在缺少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制造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探究一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步骤第一步 剪取带有5-8片叶的天竺葵枝条,插入盛有等量清水的细口瓶中。
第二步 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浓度为25%的NaOH 溶液和清水。
将第一步的细口瓶放在培养皿上。
第三步 用广口瓶将它们扣住,在瓶口涂抹一些凡士林防止漏气。
第四步 把两套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
(想想这是为什么?)第五步 一起光照2~3个小时。
第六步 检验这两套装置中的植物叶片是否产生了淀粉?前面咱们已经做了这个实验了?想想该如何做呢?第七步 从这两种装置中取大小基本相同的一片叶子。
第八步 水浴加热第九步 滴碘液实验结束后,由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装置一中的叶片没有变蓝,而装置二中的叶片变成了蓝色。
带领学生推断实验结论1.空气中的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2.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NaOH溶液是强碱溶液,二者容易发生反应,即二氧化碳气体容易被NaOH溶液吸收。
接下来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上述小结论,进而得到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来源阅读资料资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气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使他们分别成为含有标记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普通的二氧化碳,浇灌被标记过的水;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被标记过的二氧化碳,浇灌普通水。
光合作用的原料-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料-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作用;2.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的原料;3.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的来源和作用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光合作用原料的来源;2.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的作用方式。
三、教学准备1.展示画板;2.带黑板板书笔;3.PPT讲解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生态环境,以及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2. 输入内容(25分钟)2.1 光合作用简述(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的照射下,利用二氧化碳和光能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能源来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
2.2 光合作用原料(1)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碳、水和光能。
(2)CO2和光能是气体直接采集和吸收的,AG+是从土壤中吸收获取的,这三种原料合称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2.3 光合作用原料来源CO2、光能与AG+都是植物所需,其中CO2是植物通过气孔吸收,AG+随着水分从根部吸收,光能则是通过叶片的色素吸收成为植物的化学能。
2.4 光合作用原料作用方式CO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质,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氧气(O2)。
AG+通过根部吸收的水与CO2发生反应,生成化学能,在此过程中,也同时释放出氧气(O2)。
光能通过植物叶绿素的吸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O2)。
3. 实验操作(20分钟)根据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实验室中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操作: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实验;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3.光反应制氢实验等。
4. 归纳总结(10分钟)学生思考和归纳总结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原料。
从根本上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原料来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存过程。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对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原料的来源和作用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并且能够理解植物的生长依赖于光合作用的活动,帮助学生在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成果。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设计
课题
光协作用的原料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的
知识目的:1、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探求光协作用的原料
才干目的:剖析、处置光协作用的原料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情感目的:初步明白从现象到实质的迷信思想方式。
重点
光协作用的原料
难点
水是光协作用的原料
尝试思索教员提出的效果,稳固先生的探求才干
观察并思索效果,得出结论
了解,思索
我国现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普通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才疏学浅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明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先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恰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少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追本溯源,其主要缘由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先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知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效果――剖析效果――处置效果,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基本缘由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泛、千篇一概便成了中先生作文的通病。要处置这个效果,不能单在规划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需看法到〝融会贯串〞的重要性,让先生积聚足够的〝米〞。
说课稿光合作用的原料范文
说课稿光合作用的原料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人教版小学生物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生物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和能量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及其来源②能力目标:在光合作用中,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让学生体会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及其来源。
难点是:理解光合作用中原料的特点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生物、体验生物、理解生物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最佳方式。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境导入法,引导探究法;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呈现新课。
课堂伊始,我会给学生出示一张照片,上面是绿色的植物,周围有阳光照射的景象。
然后我会逐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导他们回答一些问题,例如:“你认识这张图片中的东西吗?你知道它们是如何生长的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会顺利引入今天的课题:光合作用的原料。
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照片中的植物和阳光,激发他们对光合作用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第二节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主要的探究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资料探究,使学生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第一个实验是学生主动操作、观察、归纳出实验结论,后一个探究是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推知得到。
进而在“知识链”环节上加以总结,最后“实际用”以近日探究的结论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去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绿色事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分析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写出反映方程式。
(二)能力目标1.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2.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三)情感目标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认同生物科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教学媒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动画,视频资料。
实验。
(一)知识体系图CO2+H2O——→(CH2O)+O2(二)教材分析本课的重点内容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至于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里更重要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此要强调:(1)光合作用需要内部和外部的条件。
内部:叶绿素是光合色素中最重要的一类色素。
(2)外部:水和二氧化碳。
讲清楚绿色植物的原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通过实验及其实验现象分析,使学生们明确光合作用的的反应原料有二氧化碳。
因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从元素的构成的角度分析,应该还有其他的反应物,因为二氧化碳中不含氢元素。
通过资料分析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
而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源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教师要进行一些简单化学知识的渗透。
(三)教法建议本课主要通过探究实验和材料分析,让学生推断得出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整体难度适中,组织好学生实验是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光合作用的原料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力目标: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情感目标: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重点
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升华知识、师生互动
板书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
一、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二、光合作用需要水
【合作学习】
一、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探究竟•实验
提出思考问题
1、如何检验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2、实验前需将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吗?
3、实验需要如何设置?目的是什么?
4、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提出实验中原理: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尝试设计实验过程,教师评价:
剪取带有5—8片叶的天竺葵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把小烧杯放在盛有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培养皿里(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即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用广口瓶将它们扣住,在瓶口涂上凡士林防止漏气。用两样方法设置第二个装置,但培养皿里改盛清水,把两套装置同时放在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光照2-3h,然后,检查这两套装置里的叶片有无淀粉生成。根据小辞典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竟•资料分析
阅读下面资料和图3-3-3,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还能证明什么?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使它们分别成为含有标记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普通二氧化碳,浇灌标记过的水;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被标记的二氧化碳,浇灌普通水。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被标记过的,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未被标记的。
由实验可以看到,盛有清水装置中的叶片产生了淀粉,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装置中的叶片没有产生淀粉,这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拓展提高: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因此,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不但要有效地控制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还要保护绿色植物,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功能。
尝试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的探究能力
观察并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理解,思考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尝试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能力,以能力
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
知识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你有哪些收获?
尝试总结知识、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吸收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并释放氧。
三、光合作用应用
从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如何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呢?
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效率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
自主阅读,尝试回答问题
1、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3、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思考,尝试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7-P39,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所需要的食物的,能源等必需品,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你还有哪些问题?
下面就带着我们的问题开始我们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
2、认真观察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一株产生了淀粉,另一株没有产生淀粉,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呢?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哪些途径?如何做才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
4、阅读38页资料分析,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
5、如何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评价学生阅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