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合集下载

对西方城思想史的认识西方城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

对西方城思想史的认识西方城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报告摘要:本文是学生本人通过规划原理课的学习,结合了课本及《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和其它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形成的自己的认识。

按历史时间顺序将规划分为几个大的时期,其中包含了从古希腊文明开始至今的西方各阶段历史背景及规划思想的重要转折。

其中有引用文献原话,也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规划的理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时间上的目标预设和过程指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

读完《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使我对整个西方规划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一个较之清晰完整的认识。

我将全书所介绍的规划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结合其他文献,对每个阶段的内容概括如下:一.原始的起源:古希腊到文艺复兴首先将产业革命以前,即差不多到文艺复兴时期归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还都十分古朴,简单。

城市形态仅仅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住行,唯一大规模的规划建设是教堂宗庙等工程,没有现在的交通、环境等问题的困扰,城市在人民或者君主手中几乎可以被随意布置、发展。

古希腊时期,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决断性格及闲暇、优雅的生活态度。

集体自尊心理和确信依靠集体就能战胜外界强大压力的信念,生发出对社区整体的自我崇拜以及对城邦精神的尊崇与向往。

虽处于奴隶社会,但却不存在很大的权力和干预世俗生活的宗教力量。

当时的人们认为:“城市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轻松的生活。

”大量住宅小而简朴,贫富混居,城市缺少统一而严正的规划。

但是公共空间却丰富多彩,庙宇盛行(实质是人们节日欢乐的殿堂和公共活动中心)。

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

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源。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纲要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纲要

城市建设相关思想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古希腊雅典广场雅典卫城希波丹姆斯模式的代表——米利都城2、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罗马营寨城古罗马城市的中心广场群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西方中古时期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中世纪的城市规划思想圣密启尔山城中世纪的帕多瓦城威尼斯城2、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崇尚人体完美尺度理想城市模式罗马改建规划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3、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巴黎城市的中轴线凡尔赛宫的总平面Haussmann 的巴黎改建规划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架构了城市发展的制度框架工业革命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新协和村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最直接的思想源泉。

近代历史上的空想主义源自于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T.More(1478-1535)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实践虽然在当时的西方世界中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但是其进步思想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近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两位大师1、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田园城市”对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1.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

摆脱了传统规划主要用来显示统治者权威或张扬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旧模式,提出了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2.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

3.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4.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盖迪斯的综合规划思想他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史纲1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史纲1
1. 了解中外城市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2. 与城市建设伴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理论 3. 认识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推荐书目 《中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出版社 《城市形态》凯文。林奇 华夏出版社 《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刘易斯。芒福德 《西方城市规划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尼格尔。泰勒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孙施文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雅各布斯 《为中国规划师的西方城市规划文献导读》出至《城市规划学刊》2007 年第十期 《拼贴城市》K。罗 《寂静的春天》R。卡森 《勒柯布西耶全集》第一卷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组成的基础哲学、儒家思想。 《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 念。 战国时期 大小城制度 “筑城以卫军,造郭以守民。‘ 西汉时期 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 三国时期 唐代 宋朝 开封城 商品经济——城市里坊制组建废弛。 元朝 大都
第1章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概述 1、 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型 第一次,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古典城市规划运动 ,科学意义 第二次,60年代末70年代初 后现代城市规划,人本主义—思想核心
明朝 北京城 清朝 园林、离宫别馆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 古 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唯物主义、尚文、小尺度的城市空间 代 城 帝国观念(股罗马时期)唯心主义、尚武、大尺度城市空间 市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强调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性强,着眼与道 路网与建筑群。 总结:历史上东西方发展有许多像是,帝王权威突出轴线。 两个繁荣时期小结:“光荣归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中——文明禁锢-中世纪——自然主义盛行,尊重自然地形 古——重启心灵——文艺复兴时期——高压与精英主义的理想思维 时——绝对君权时期——唯理与古典主义 期 中世纪,以教堂为中心 文艺复兴时期,反映当时商业兴盛和城市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 模式。有些学者认为,中世纪城市和谐同意的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追求理想王国的城市图景,高雅与精英 主义的营造思维,尊重文化与后继者原则,两种规划思想的分野与交 融。 16世纪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巴洛克、古典主义 城市规划领域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风格始终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般认为社会契约 论、 人权思想是社会三大支柱。从思想上来说,鼓吹功利主义与实用 主义的请教学说——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自由主义则从政治和社会制度,保证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证主义促进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飞速发展。 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道路网和建筑群的安排,因而是建筑学的组 成部分。 《雅典宪章》《马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北京宪章》 小结:

05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简介(2)

05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简介(2)

3、社区邻里思想
(1)广亩城市与郊区化现象 莱特与广亩城市(分散、低密度蔓延)
反对大城市的集聚与专制,主张通过新的交通、通讯技术(小 汽车、电话),回到广袤的自然环境中,让道路遍布田野和农 村,居住单元分散布置。
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
城市社会背景的驱动 道路、小汽车、通讯技术的支撑 居住、商业、工业、办公的外迁 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无序蔓延带来的交通、用地、经济成 本上升,资源利用效率低
2、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1945年)
空间疏散的规划设想
半径约50公里,一千多万人口 四大圈层+放射状道路系统 内圈: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人口密度 近郊圈:建设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控制人口 绿带:宽约5公里,由森林、大型绿地公园、 各种游憩、运动场地,蔬菜种植地 外圈:用于疏散工业和人口,计划设置8座卫 星城,扩建20多座已有城镇
芒福德的规划观: 从城市发展的过程认识城市,研究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 对城市郊区化、大都市区的发展持批判态度 反对盲目炫耀机械、技术的进步,强调新技术应用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批判形式主义,认为正确的规划方法是“调查、评估、编制方案、实施” 城市的最好运作方式是关心人、陶冶人
END
3、英国的三次新城运动(1946-1967年以后)
第一代新城:1946—1955年
卫星城 :功能单一(居住新城、工业新城、教育新城、科技新城等) 对市中心的依赖,通勤交通问题,疏散人口的效果不明显
第二代新城:1955—1966年
开始强调新城的独立性,提高新城规模和开发密度,有一定的疏散作用
第三代新城:1967年以后
(2)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 从理性主义向社会文化主义思想的转变 从空间功能分割到城市系统整合思维的转变 从终极静态的思维观向过程循环的思维观转变 从精英规划观到公众规划观的改变 从单纯物质规划走向综合规划 从单个城市走向区域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一.西方古典文明的圣地1.古希腊文明的极高地位:古希腊文明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

2.古希腊文明的起源于发展:公元前11世纪希腊半岛及其周围地区出现氏族国家,公元前8世纪时逐步出现了数十个城邦国家,随着各城邦之间社会,经济,文化交往的频繁及共同防御的需要逐渐形成一个成为“希腊”的统一文化与民族的地区。

从建筑和城市艺术的角度来看将古希腊的文化分为四个时期:1荷马文化时期(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2古风文化时期(前8世纪~前5世纪)3古典文化时期(前5世纪~前4世纪)4希腊化时期(前4世纪末~前2世纪)。

其中雅典卫城是希腊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的象征。

二.古希腊思想与文明的内核1.唯物主义认识观:古希腊思想是从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的探索开始的。

2.人文主义思想:从总体而言,古希腊的思想是人文的3.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4.公平平等的政体意念三.古希腊的城市生活形态1. 城邦,公民与城市社区精神:共和制城邦是希腊最先进的城邦,希腊城邦的基础是公民(自由民的所有成员),古希腊人把城市定义为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的规模的社区。

2. 人本主义的生活形态:从人本主义的的意义上讲雅典卫城及Olympia的宙斯圣地等并不是膜拜圣灵的圣地而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3. 积极的公共生活与丰富的公共空间:古希腊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海洋文明和开放的人群性格以及优越舒适的自然景观造就了古希腊人积极的公共生活,积极的公共生活进一步的促使公共空间丰富起来,半公共场所,许多开敞的城市广场空间以及宏伟的雅典卫城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四.理想城市的规划形态1.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想国家(城市)的探求:苏格拉底提出城邦和城市生活的自然发展,其学生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强调“理想国(城市)是用绝对的理性和强制的秩序建立起来的。

”首先:通过劳动分工和社会角色来重整城市秩序,其次:城市居民应分为各阶层,并让哲学家(集智力和智慧于一身)来当国王治理国家;亚里士多德则提倡建立中产阶级统治的国家2.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古希腊的公共建筑以及建筑群中,突出反映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即使雅典也没有明确的强调人工规划,代表作为雅典卫城,其建筑布局以自由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原则。

1900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回顾讲解

1900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回顾讲解
的关系下分布到整个城市里”, • “每一个城市规划中必须将各种情况下所存在的每种 自然的、社会准确的研究为根据” 。
三、大城市组织的有机疏散:
E.Saarinen的大赫尔辛基规划
E.Saarinen 于 1918 年在编制大赫尔辛基规划时提出的。 1942年出版《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详尽地 阐述了这一理论。 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城市 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
亚历山大对城市复 杂性的表述
——第三章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二战后至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反功能理性主义思想
右图:马里兰州的格林 贝尔特市(Crennbelt), C. 斯坦(Clarence Stein) 的方案,这个“花园城 市”被分解为若干超级 街区,每一超级街区 含有学校、公园以及 一系列围绕露天停车场 而造的附属居住建筑, 结构为树形。 左图:马里兰州哥伦比亚市“社区研究和建设组织”的 方案,五个一群的邻里形成村落,交通网把这些村落和 一个新镇连接起来,结构为树形。
(succession)。
三、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及其发展
五、 邻里单位理论与Radburn规划
C.A.Perry于1939年提出的邻里单位 (neighborhood unit)理论,目的是要在汽车 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 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
境。
Perry认为,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
的趋势。他写道:“美国不需要有人帮助建造广亩城 市,它将自己建造自己,并且完全是随意的”。
二、二战后至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 反功能理性主义思想:亚历山大对城市复杂性的表述 2 反城市化的美学思潮 3 大城市空间的疏散与新城运动 (1)大城市的空间疏散理论: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大 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巴黎平行切线结构规划 (2)卫星城(新城)的建设:欧文的卫星城模式 内容提纲 (3)伦敦三代卫星城:哈罗、坎伯诺尔德(朗科恩)、米尔 顿.凯恩斯 4 系统规划理论:人体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科学思想的兴 起 5 战后历史环境及建筑保护运动 6 公众参与:阿恩斯坦的参与阶梯 7 Team 10 的“人际结合”规划思想 8 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实用 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整理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整理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整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Ps:1.由于其中每个段落的具体内容均为解释所列出小标题的内容,经过前2章的总结,我发现我所总结并不能代表各位看官的想法,所以从第三章开始,在每个分段小标题下,我只会总结段落的中心思想,不列出其内容(内容的提炼各位可通过观察题目自己选择自己认为是对的内容。

)2.在每个小标题后均有页码标示。

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一)西方古典文明的圣地1.古希腊文明的极高地位——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p22.古希腊文明的起源与发展p2-p4起源:公元前11世纪,在爱情海边的希腊半岛及其周边的小亚细亚沿海、地中海沿岸及黑海沿岸某些地方,存在氏族国家,经过不断的战争,逐渐形成了数十个相对稳定的奴隶制城邦国家,各城邦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抵御外敌时也团结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称为“希腊”的统一名族与文化地区。

发展:从建筑与城市艺术的角度讲古希腊的文化(文明)分为四个时期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文化时期前8世纪-前5世纪古风文化时期(前2个阶段为古希腊文化孕育成长的阶段)前5世纪-前4世纪古典文化时期(圣地建筑群)前4世纪末-前2世纪希腊化时期(书上详细介绍了每个时期发生的事件)3.希腊的古典文化价值体现:不仅体现在艺术形态上,更支撑了后来欧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复兴,并从根本上影响了当今西方社会的民主意识形态与基本政体架构形式。

P3(二)古希腊思想与文明的内核p4-p7A.唯物主义的认识观B.人本主义的思想B.理性思想的逻辑思维D.公正平等的政体意念(书上有对上述4个思想的解释,大家可以根据题目见仁见智)希腊哲学的特质:非宗教的人本精神和讲求思辨的精神(三)古希腊的城市生活形态1.城邦、公民与城市社区精神p7A.雅典城邦与斯巴达城邦的比较雅典城邦:雅典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自由民的所有成员),以公民大会等形式参加国家大事,城邦里经常组织体育竞技、音乐会、诗歌会、演说等公共活动,以促使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维系公民的城邦主义观念。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结课论文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结课论文

哲学·道与城市规划【摘要】论述了中国哲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提出了自觉运用中国哲学于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观点。

【关键词】哲学; 和合; 中庸; 天人归一; 城市规划一关于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智慧的学问。

人类的哲学智慧犹如生生不绝的源头活水,滋润和启迪着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发展。

中国哲学又称为中国哲学史,它与中国农耕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

从儒家“复礼”与“归仁”、到墨家“兼爱”与“尚同”,从道家“无为”与“自然”、到法家“变法”与“专制”等诸子百家争鸣,无不反映了中国哲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哲学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智慧之果,在千百年来形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

二关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有关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条件,确定城市的性质,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城市规划工作具有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实践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等特点。

三中国哲学的精髓中国哲学重整体、重系统。

运动变化、全面联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

1和合与中庸“和合”意味着和谐和多样性的统一。

西周末,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而不同的观念。

“和合”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庸”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中不是静止不变的僵化标准,而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

只有中庸才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最可靠方法。

《中庸》提出了“时中”和“执两用中”的思想。

“时中”表明要符合“中”必须是随时而处中。

2 天人合一,整体而有序孟子曰:“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万章上》。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课时2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课时2
古希腊文明
一、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26世纪-公元前12世纪)
• 旧石器时代 • 公元前6500年 • 公元前第3千纪末 • 公元前第2千纪初 • 公元前第2千纪的中、后期 • 爱琴文明最早起源于爱琴海诸岛中最大的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 • 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200年是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期 • 爱琴文明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
三、古希腊民主制度与建筑艺术
• 直接民主制度,即城邦的政治民主主权属于全体自由民 • 这种开放性的民主制度反映于其国家建筑之中:用于民主集会,决定
国家事务的市民广场比较发达,竞技场,会堂,敞廊等公共建筑也 很繁荣,就连其不可侵犯的神庙,也采取了开放的建筑形制。
• 达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奥林匹亚斯神庙
两种基本的建筑柱式己形成,即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前者 盛行于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地区、大希腊和西西里岛,后者则为小 亚细亚的希腊人广泛采用。
• 建造年代约公元前600年的萨摩斯的赫拉庙宇,柱式是刚毅、雄伟、 男性荷尔蒙十足的多立克。爱奥尼亚柱式建筑的代表是伊瑞克先神 庙,建于公元前421年,于公元前405年完工 。
四、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后)
•在战后的城邦联盟中雅典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社会经济的进一步 繁荣,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希腊文化艺术的全面繁 荣。文化艺术随之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末,在爱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装饰更为华丽, 柱头为繁密的花篮的科林斯柱式。
古典时期可以细化为两个阶段:
——第一座采用了三种建筑风格的神庙 • 波赛冬神庙——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希腊古典时期最为纯正的多
立克式建筑
• 赫拉神庙 ——最为古老的多立克式神庙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举行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表格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表格
2.人文主义的思想,从“自然哲学”的研究到探求人的“社会哲学”是古希腊哲学思想路线的自然引申。
3.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古希腊的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努力去发现各种规律。
4.公正平等的政体意念。社会公正的意念被置于政体建设的中心位置。
5.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设计的城市是按照“社会几何学家”的理想理念设计的,即圆形加放射。
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比较
巴洛克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分支和变形,典型做法是彻底抛弃西欧中世纪中自然、随机的空间格局,将建筑风格的原理放大到城市,通过建立整齐、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来强调城市空间的运动感和序列景观。城市道路格局一般采用环形加放射,并在转折的节点处用高耸的纪念碑来作为过渡。
1.人文主义与乐观主义,“人是世界的美”。
6.从城市设计角度看,中世纪和谐的城镇环境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将一定得体系引入大自然,结果使自然和几何学之间差距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完全消失。
公元4世纪------公园9世纪:西欧衰落,拜占庭强大。
9世纪------12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初期。
12世纪------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盛期。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表格
时间
背景
城市生活形态
规划思想
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文化时期
1.古希腊文化孕育成长的阶段。
2.公元前六世纪波斯侵入亚欧,造成名族的迁徙和融合。
1.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
2.对城市的定义: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的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的享受轻松地生活。
5.强烈的实用主义态度,通过城市规划追求切身生活范围内的种种现实利益。
6.凸显秩序思想,将广场通过运用轴线系统、对比强调、透视手法建立整体的城市空间秩序。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表格时间背景城市生活形态规划思想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文化时期1.古希腊文化孕育成长的阶段。

2.公元前六世纪波斯侵入亚欧,造成名族的迁徙与融合。

1.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

2.对城市的定义: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的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与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的享受轻松地生活。

3.许多希腊城市都以方格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混居在同一街区,仅在用地大小与住宅质量上有所区别。

4.对于小规模的城市,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具有很大政治权利的宗教。

5.雅典卫城不是膜拜的禁地,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6.广场最后变成了希腊城市中最重要的、最富活力的中心。

1.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原子论”、“宇宙数学结构”等。

2.人文主义的思想,从“自然哲学”的研究到探求人的“社会哲学”是古希腊哲学思想路线的自然引申。

3.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

古希腊的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努力去发现各种规律。

4.公正平等的政体意念。

社会公正的意念被置于政体建设的中心位置。

5.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设计的城市是按照“社会几何学家”的理想理念设计的,即圆形加放射。

6.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平整,而是乐于顺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已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

7.希波丹姆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与谐,强调棋盘式路网,城市公共中心明确规整,代表城市:米利都城。

但是这种模式也给城市生活的活力以及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桎梏。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风文化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典文化时期1.雅典联合各个城邦与波斯军队展开决战,在希波战争中获胜。

2.建造了雅典卫城。

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希腊化时期1.伯罗奔尼撒战争造成希腊城邦解体。

12.马其顿人入侵地中海,建立包括全希腊在内的马其顿帝国。

公元前146年希腊为罗马所灭公元前750年------公元前300年:伊特鲁里亚时期1.古罗马国家先后经历了城邦时代、共与时代与帝国时代。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西⽅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业⾰命⾄⼆战前城市规划发展史纲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乌托邦”:19世纪初,欧⽂和傅⾥叶欧⽂:把城市作为⼀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产⽣活环境进⾏研究,l817年提出了“新协和村” ⽅案。

⼈⼝为300—2000⼈(以800~1200⼈为最好),耕地每⼈0.4公顷。

中间设公⽤厨房、⾷堂、幼⼉园、⼩学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机器⽣产的⼯场与⼿⼯作坊。

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

全村的产品集⼩于公共仓库,统⼀分配,财产公布。

傅⽴叶:1829年发表了《⼯业与社会的新世界》。

主张以法朗吉为单位,由1500—2000⼈组成公社,以社会⼤⽣产替代家庭⼩⽣产,。

通过组织公共⽣活,以减少家务劳动。

他把400个家庭(1620⼈)集⼩在⼀座巨⼤的建筑中,名为法兰斯泰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

--------------------------------------------------------------------------- 近代⼈⽂主义规划思想1.霍华德与社会(⽥园)城市思想1898年⼗⽉,《明⽇:⼀条通向真正改⾰的和平之路》1902年,《明⽇的⽥园城市》,三个基本⽅⾯:社会、经济地理和城市建设。

城乡结合体,⽥园城市是为健康、⽣活以及产业⽽设计的城市,⾜以提供丰富的社会⽣活,但不应超过这⼀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a.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提出关⼼⼈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点的根本转换。

b.针对⼯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乐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从城乡结合的⾓度将其作为⼀个体系来解决。

c.设想乐⼀种先驱性的模式,⼀种⽐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发展都起到了重要启蒙作⽤。

d.⾸先在城市规划中进⾏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的结合在⼀起。

西方规划思想史纲总结

西方规划思想史纲总结

西方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西方规划思想史纲是对西方规划思想发展的一次系统性总结和归纳,该文旨在综述西方规划思想史中的重大事件、思想家和理论流派,以及它们对规划实践的影响。

在这1000字的总结中,我们将围绕西方规划思想的历史演变、重要理论和影响深远的实践进行论述。

西方规划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时期。

在这一时期,城市的规划主要是根据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的需要进行的。

然而,在罗马帝国时期,城市的规划考虑了更多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要求,广场、街道和公共建筑被合理布局。

这种规划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市规划是西方规划思想的重要转折点。

通过对古罗马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应用,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师们试图恢复古罗马城市的辉煌。

他们致力于创造更美丽、更合理、更有秩序的城市。

杜蓬兹等人的城市规划思想对后来的城市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工人住房、公共卫生、交通运输等。

同时,新的市政府机构也开始负责城镇规划和管理。

有影响的城市规划家如霍文斯、欧仁·哈斯和卡米罗·西托罗对城市规划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了革新。

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战后,城市规划面临了新的挑战。

特别是在战后欧洲重建时期,城市计划师们需要重新规划被破坏的城市和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这推动了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如住宅区规划、区域规划和交通规划等。

此外,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等问题也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的考虑范围。

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是弗朗茨·鲁奥特的“借用理论”。

“借用理论”主张通过借鉴共识和合作的方式,将城市空间的规划权利和责任下放给社区和利益相关方。

这种参与式的规划方式在西方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受到认可。

在当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城市规划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方案思想史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方案思想史

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巴黎改建——城市美化运动——公司城)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欧文—“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康帕内拉—“太阳城”。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33年英国成立委员会专门调查疾病的原因,1842年通过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184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工人金额及住房委员会,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 1890年颁布“工人住房法”。

3、巴黎改建1853年欧斯曼为巴黎的行政长官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

•1)、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市中心的改建,以卢浮宫、宫前广场、协和广场、雄狮凯旋门一代最为突出。

•3)、美化巴黎面貌,对道路宽度和沿路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

•4)、建设两种绿地:一种是塞纳河畔的滨河绿地,一种是宽阔的花园式林荫大道。

•5)、巴黎改建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适应了因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6)、市政设施上有重大成就。

4、城市美化运动定义:城市美化运动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倾向,为恢复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城市“景观改造运动”。

前奏:1850年末开始的公园运动。

开始:是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为开始。

城市美化运动中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F.L.Olmsterd,他于1859年设计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

核心思想:恢复城市中失去的视觉秩序和和谐之美,采用古典主义加巴洛克的风格手法设计城市。

意义:城市美化运动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物质空间形象和秩序,以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的破坏性发展而失去的视觉美与和谐生活,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的生存环境。

然而这个活动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很少从居民福利出发,很少考虑在根本上改善布局的性质,它并未给予城市整体以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生法”。这部法律规定了地方当局对污水排放、垃圾堆集、供水、道路等方面应负的
责任。

由此开始,英国通过一系列的卫生法规建立起一整套对卫生问题的控制手段。对工人住
宅的重视也促成了一系列法规的通过,如1868 年的“贫民窟清理法”和1890 年的“工 人住房法”等,这些法律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公司城是资本家为了就近解决工 人的居住条件、从而提高工人的生产力而出资建设和管理的小型城镇。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5、带形城市
西班牙工程师 索里一.伊.马塔(Arturo Soria Y Mata)认为那种传统的从核 心向外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它们只会导致城市拥挤和卫生恶化,在新 的集约运输方式的影响下,城市将依赖交通运输线组成城市的网络。1882年 他提出了带型城市(Linear City),希望建立一个城市与自然始终可以保持 亲密的接触不受其规模影响的新型模式。在这个城市中,各种空间要素紧靠 着一条高速度、高运量的交通轴线聚集并无限向两端延展,甚至可以横跨欧
实践框架。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社会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英国人霍华德于 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一条引向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1902年再 版时,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针对当时的城市尤其是象伦敦这样的大 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用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 市一田园城市来作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按照的霍华德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 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 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要想了解历史和理解历史,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取得并且认识这种过渡里所包含的思想。

”——黑格尔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脉络,它是理解现在、把握未来的钥匙。

我们想借鉴国外城市规划史的先进经验,却不了解其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整体精神,仅仅注意了形似,汲取的也只是历史的种种片段,这样导致我们的指导极少成功。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背景及思想,以便于正确地吸取教训、学习经验、去之糟粕、取之精华。

这本书对西方两千五百多年来的城市规划形成、发展演替中的庞杂离理念、思想和主流精神,按十个阶段进行系统地梳理,从总体上理清了西方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使人文(人本)主义、公正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善于理性思辨、交流争论的人们更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

于是,公共建筑及建筑群成为公共活动的中心,它们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代表的是雅典卫城,其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在规划史上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随着古希腊美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及自然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一种典型的城市规划模式产生了——希波丹姆模式。

该模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道路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

该模式后来被用于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及罗马的营寨城。

这种模式为城市专制主义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和现代建筑运动所推行的机械城市的“秩序美”异曲同工,19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城市机械理性缺陷的批判就在于此。

第二章帝国理想——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在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的漫长过程里,国家扩张、财富积累,人们挥霍奢华、物质生活腐朽,此时形成了享乐主义、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风气及信仰。

罗马的城市建设也世俗化(大规模奢华的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剧场等)、军事化(坚固的城墙、大跨度桥梁、远程输水道等)、君权化(帝王宣扬政绩的铜像、凯旋门、纪功柱、广场等),重要公共建筑的布局、城市中心的广场群乃至整个城市的轴线体系,投射出王权至上的理性与绝对的等级、秩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革命至二战前城市规划发展史纲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乌托邦”:19世纪初,欧文和傅里叶欧文: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l817年提出了“新协和村” 方案。

人口为300—2000人(以800~1200人为最好),耕地每人0.4公顷。

中间设公用厨房、食堂、幼儿园、小学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工场与手工作坊。

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

全村的产品集小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公布。

傅立叶:1829年发表了《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

主张以法朗吉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成公社,以社会大生产替代家庭小生产,。

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

他把400个家庭(1620人)集小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名为法兰斯泰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

--------------------------------------------------------------------------- 近代人文主义规划思想1.霍华德与社会(田园)城市思想1898年十月,《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902年,《明日的田园城市》,三个基本方面:社会、经济地理和城市建设。

城乡结合体,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a.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换。

b.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乐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

c.设想乐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发展都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

d.首先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3.盖迪斯的综合规划思想1904年发表《城市学:社会学的具体运用》的演讲1919年《生物学和它的社会意义:一个植物学家对世界的看法》观点:重视人对城市的多样化要求,强调公众参与和必需把城市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

他还创造了“城市科学” 这一术语,力求在实际的和可能的适用和美的意义上发挥每个地方的最大作用。

《进化中的城市》: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

历史贡献:1.城市研究的综合馆: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这使他成为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2.深切的人文关怀观: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规划的基础。

3. 勤奋务实的实践观: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已经造成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显著地集中,在这些地区,城郊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使城镇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或称组合城市。

4.区域协调的综合观:城市规划应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即包括若干城镇和它们的影响范围。

--------------------------------------------------------------------------- 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的起源1.玛塔(Matao)的带形城市模式(Linear City)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在马德里出版的《进步》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带形城市设想,他认为那种传统的从核心向外一圈圈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应使城市沿一高速度、高运量的轴线向前发展。

特点:在新的集约运输形式的影响下,城市将发展成带形的。

城市发展依赖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可将原有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

不仅使城市居民容易接近自然,又能将文明的设施带到乡间。

带形城市理论: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

沿道路脊椎可布置一条或多条电气铁路运输线,可铺设供水,供电等各种地下工程管线。

最理想的方案是沿道路两边进行建设,城市宽度500米,城市长度无限。

他认为带形城市可以横跨欧洲,从西班牙的加的斯延伸到俄国的彼得堡,总长度2880公里。

如果从一个或若干个原有城市作多方延伸,可形成三角形网络系统。

2.戈涅的工业城市模式(Industrial City)1904年在巴黎展出了这一方案的详细内容,1917年出版了《工业城市》,阐述了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

对大工业发展所引起的功能分区,城市组群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

布局: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

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

各区间有绿带隔离。

重视规划的灵活性,给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发展余地。

交通:水运、铁路、机场、快速干道、轨道交通。

住宅:住宅街坊宽30米、长150米,各配备相应的绿化,组成各种设有小学和服务设施的邻里单位。

特点: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解决工业与居住混杂的种种弊病。

工业城市以重工业为基础,具有内在的扩张力量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更具有独立性。

工业城市理论:工业已经成为主宰城市的力量而无法抗拒,现实的规划行动就是使城市结构去适应这种机器大生产社会的需要。

它将城市的各个功能像机器零件一样,按照其使用的需要和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分区并严格地按照某种秩序运行。

———————————————————————————————————————城市美化运动与自然主义的探索1.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1850年代末开始公园运动(Park Movement)伯恩汉姆芝加哥规划F.L.Olmstead 纽约中央公园它期望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物质空间形象和秩序,以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的破坏性发展而失去的视觉美与和谐生活,来创造和改进社会的生存环境。

2.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1889年奥地利西谛《建筑艺术》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

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来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并实现与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互动,为近代城市设计思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自然主义的探索赖特的广亩城(Broadacre City)赖特在1932年出版的《消失中的城市》中写道,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来临”。

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他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

广亩城市: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

布局思想:在这种实质上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

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

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影响:美国城市在六十年代以后普遍的郊迁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赖特广亩城思想的体现。

------------------------------------------------------------------------------ 未来主义及其影响1.未来主义意大利人F.T,Marinetti 1909《未来主义宣言》意大利人A.Sant`Elia是未来主义建筑家的重要代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将高度集聚的景观视为城市的基本特征,未来的城市只能是由高层建筑组成,新的城市景观不必与旧的城市形式相统一,巨大的反差,恰恰代表乐时代的进步。

城市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2.现代主义、现代建筑运动与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特征a.功能主义特征,形式服从于功能b.形式上提倡简单的几个造型与非装饰原则少就是多c.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原则d.提倡室内空间尽量使用可灵活分割的墙体以提供自由布局的可能e.重视节约建设的费用与开支-----------------------------------------------------------------------------L.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主义城市规划思想1923年《走向新建筑》1922年《明日城市》1930“光明城规划”“城市集中主义” :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

大城市主义忠实的拥护者。

城市规划观点:1. 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使传统的城市出现了功能性的老朽。

城市中心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2. 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

摩天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

3. 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就业密度,以减弱中心商业区的压力和使人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4. 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这种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在地面以上。

------------------------------------------------------------------------------- 极度分散主义与有机疏散理论1.自然主义,分散主义规划师莱特及其广亩城市赖特在1932年出版的《消失中的城市》中写道,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来临”。

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他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

广亩城市: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

布局思想:在这种实质上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

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

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霍华德田园城市莱特广亩城市都为西方分散主义思想代表者公司城构想,劳资双方和谐关系个人的城市;居住单元的相对独立社会组织方式既想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想结合乡村的自然幽静环境(折中)完全抛弃传统城市所有特征,强调真正融入乡土的环境之中城市特征导致:卫星城运动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导致后果-------------------------------------------------------------------------------2.沙里宁的有机城市思想与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有组织分散:大城市作为统一整体只能发展到一定限度,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