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领导

合集下载

领导的实质与作用

领导的实质与作用

不成熟--成熟理论 不成熟--成熟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克 利斯.阿吉斯提出 他认为: 阿吉斯提出, 利斯 阿吉斯提出,他认为: 一个人由不成熟转变为成熟需要一 个过程, 个过程,这个过程会使人依次发生七个 方面的变化; 方面的变化; 领导方式会影响人的成熟过程, 领导方式会影响人的成熟过程,要 促进人从不成熟逐渐成熟, 促进人从不成熟逐渐成熟,领导者应当 针对不同成熟度的人进行不同的分类指 导与领导。 导与领导。
七个方面的变化: 七个方面的变化: 1. 被动状态到主动状态; 被动状态到主动状态; 2. 依赖到独立; 依赖到独立; 3. 少量行为方式到复杂多样的行为方 少量行为方式到 式; 4. 浅薄的兴趣到深刻、强烈的兴趣; 浅薄的兴趣到深刻、强烈的兴趣; 5. 时间的知觉短(只包括现在)到时 时间的知觉短(只包括现在) 间知觉长(包括过去和未来) 间知觉长(包括过去和未来); 6. 附属地位到平等或优越地位; 附属地位到平等或优越地位; 7. 缺乏自我意识到具有自我意识、能 缺乏自我意识到具有自我意识、 控制自我。 控制自我。
影响领导方式的因素: 影响领导方式的因素: (1)领导者本人的因素 ) 包括管理思想、对下级的信任程度、 包括管理思想 、对下级的信任程度 、 习 惯采用的领导方式、面对风险的安全感等。 惯采用的领导方式、面对风险的安全感等。 (2)员工方面的因素 ) 包括参与管理的愿望和需求、 包括参与管理的愿望和需求 、 解决问题 所必须的知识经验、 所必须的知识经验 、 对组织的理解和认识的 程度、是否准备承担决策的责任等。 程度、是否准备承担决策的责任等。 (3)环境方面的因素 ) 包括组织类型、问题的复杂程度、 包括组织类型、问题的复杂程度、紧迫 性等。 性等。
三、

《管理学》第十章--领导

《管理学》第十章--领导
❖ 从这件事情来看,是什么权力使于厂长产生了如此大的 影响力?
(合法权+感召权)
12
如何使权力变大?
权力
职权层次




会计
人事
财务
营销
生产
研究开发
职能
13
三、领导的作用
领导者
“通过三个作用,达到一个目的”
指挥/指导
激 励
力运响发 或用力挥
权影
协 调
营造工作环境氛围
14
四、领导效果的影响因素
❖ 领导效果是指领导者或领导集体实施领导所产生的有效结 果或成果。
第十章 领导
领导职能的重要性
❖ 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领导是连接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纽 带,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
❖领导工作的实质是管理者根据组织目标和要求,在管理 过程中,对追随者施加影响力,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追随 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 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
成功领导者与不成功领
导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17
Hale Waihona Puke 斯托格迪尔的领导个人因素论
领导者天生特质有 5项体质特征 如精力、外貌、年龄、身高、体重 4项智力特征 如果断性、说话流利、知识渊博、判断分析能力强。 16项特性特征 如适应性、进取心、独立性、自信、果断等 6项工作特征 如责任感、事业心、毅力、首创性等 9项社交特征 如合作、正直、诚实等
人权力的领导。
11
厂长的影响力
❖ 于先生受命前往一家多年亏损的企业担任厂长。到任之 后,他待人热情,早上早早地站在工厂的门口迎候大家 ,如果有的员工迟到,他并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询问 原因,主动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一周下来,大家看 到厂长每天都提前到厂,而且又待人热情,原来习惯于 迟到的员工也不迟到了。

第十章领导艺术

第十章领导艺术

领导科学基础学习辅导4第十章领导艺术本章要点一、领导艺术与领导经验、领导科学的关系1.领导艺术的含义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个人素质修养基础上,以丰富的领导经验,深厚的领导科学造诣,对各种领导条件、方式、方法,纯熟、巧妙、高潮并富有创造性的运用,以及通过这种运用表现出的领导风格和艺术形象;这个定义本身就揭示了领导艺术与领导经验、领导科学三者的关系;它指明领导经验直接来源于领导实践活动,可以说,领导经验既是领主科学、也是领导艺术的认识源泉和基础;领导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领导经验概括出来的理论知识体系,有条理化、规范化、理性化的特征,能普遍地指导领导实践活动;领导艺术则是对领导经验,特别是对领导科学知识的运用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经验、领导科学,都是领导艺术藉以发挥的基础条件;科学与艺术是不同的概念,二者难作高低上下之比;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是理论知识和运用技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领导艺术的经验性和非模式化特征这是指建立在领导科学基础上的领导艺术,依然经常带有领导者创造性活动的新的实践内容,这就仍具有经验性特色;领导艺术在运用领导科学知识时,有时只能用定性分析,直觉判断,有时甚至出自领导者个人的天才想象,或者特殊的智慧、胆略,洞察力等,这些东西就难以甚至不能条理化、规范化,这就是它的非模式化特征;人们指出的许多领导艺术特点,如直观性、实践性、动态性、多样性、创造性等,可以一并归入经验性特征之中;把综合性、灵活性、非常规化、非定量化等,可以一并归入非模式化特征之中;二、领导艺术的主要表现领导艺术的主要表现包括用权、待人、理事三种艺术的内容;在用权艺术中,可区分为组织法定权和个人影响权,二者共同构成领导者的权威,权威又是以被领导者的服从为前提的;用权应注意的要点有:要谨慎用权,用权要讲求实效,要相宜授权;权力是实施领导的基本条件,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我们的领导者拥有广泛的权力,但权力用得好与不好效果大不相同,为此领导者必须重视掌握用权的艺术;在待人艺术中,待人的基本态度是待人以诚,对待上级、下级和同级应有正确的态度;要掌握谈判艺术、领导者与广大群众会见的艺术,要慎重对待许诺等;这里没有讲到的公共交往、个别会见等许多待人艺术,都可以上述精神作为参考;理事艺术涉及面更广,关键在于掌握辩证方法,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要注意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抓住中心和统筹全局、领导积极性和群众积极性、明晰性和含糊性、创造开拓与和谐平衡、宽与严等六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待人与理事常常是分不开的,事都是由人做的,而用权不是对人,就是对事;所以,用权、待人、理事三者事实上难以分开;应分别领会其精神,在实践中互相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三、提高领导艺术的途径1.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途径提高领导艺术是时代向我们各级各类领导者提出的强烈呼唤;提高领导艺术的途径,可概括为:学习、实践、总结三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还要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各级各类领导者那里学习和借鉴,而后者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实践就是要亲身从事领导工作,从最基层开始,不妨多经历几个地区、部门和单位,在取得实际领导经验后再钻研领导的科学与艺术,体会就更深更实;总结即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包括吸取现实生活中别人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总结经验,才能有所提高,有所前进;2.划清领导艺术与政客权术的界限领导艺术与政客权术,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在理论上能明显区分,而在实际生活中却是鱼龙混杂,不易区分的,不少人为之上当受骗;事实上二者的区分,把握住三点就行了;第一是目的不同;领导艺术总是从有利于人民大众和社会进步的目的出发;而政客权术是被极端个人主义阴谋者不可告人的目的驱使的;第二是手段不同;领导艺术遵循科学规律,使用正当手段,光明正大地进行领导活动;而政客权术为实现卑鄙目的却是不择手段的;第三是结果不同;领导艺术由于目的高尚,手段高明,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而政客权术,正如鲁迅在捣鬼心传中说的:“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因此,社会主义领导者要发挥领导艺术,就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党性原则;灵活发挥领导艺术时,要牢记时刻站稳党的立场,站稳无产阶级立场;二是坚持科学原则;发挥领导艺术总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实事求是;三是坚持道德原则;不能违背社会主义公德和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第十一章领导作风本章要点一、领导作风的实质和作用1.领导作风的含义作风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领导作风,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领导者在率领、引导组织成员,为了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实施领导只能的过程中,势必会形成某些一贯的态度和行为,这便是领导作风;领导作风实质是领导这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它代表着一种行为方式和思想倾向;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者的作风,应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领导者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在领导作风上,就表现为科学的态度和优良的行为;2.领导作风的意义领导作风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1良好的领导作风可以保证领导的性质和事业的方向;2良好的领导作风有利于发挥领导职能;3良好的领导作风可以增强领导者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组织的战斗力;4良好的领导作风有利于领导目标的实现;5良好的领导作风,能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3.社会主义领导者作风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对其领导的作风的基本要求,与其他任何阶级的领导作风相比,都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者的作风应是:1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党的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2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反映;3人类善良优秀的道德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表现;二、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领导作风,表现在领导行为和领导过程的各个方面;从其内容考查,一般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个基本方面;1.领导的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是指人们思考、探索问题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领导者的思想作风,就是领导者思考、探索问题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方式;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思想作风: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各级领导者,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应该将其理论与变化着的社会实际相结合,领导者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观察和处理问题;否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没有生命力;在坚持这——作风时,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相信和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作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领导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者与人民群众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这就决定了领导者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否则,将一事无成;3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生命力的源泉所在,也是社会主义领导者应具备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人民内部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批评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克服人民内部错误和缺点的武器;自我批评是解决自己思想问题,克服自身错误的武器;为了顺利地实施领导,领导者必须养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2.领导的工作作风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是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是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能力、气质等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反映;其中主要内容包括:1踏实肯干、勤劳公务、勇于负责,机敏果断的作风;2谦虚谨慎、尊重上级和集体领导、尊重专家和群众、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民主作风;3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公道正派、宽以待人、光明正大的作风;3.领导的生活作风生活作风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领导者的生活作风,是领导者在生活中形成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其主要内容是:崇尚节俭、不讲排场、反对挥霍浪费、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贪污受贿、清正廉洁、反对生活特殊化和抵制各种腐朽作风侵袭的作风;平等待人、礼貌待人、和蔼可亲的作风;仪表整洁、行为端庄、生活条理化、科学运用时间的作风等等;领导者的生活作风,不仅直接关系到领导者本人的威望,而且关系到增强或削弱领导力和凝聚力,影响到与群众的关系状况和工作实效;因此,领导者必须把生活作风同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考虑;三、改进领导作风的途径和方法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培养和改善领导作风,必须从提高认识着手;而要提高认识,又必须学习;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和知识修养,才能具有优良的领导作风;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带头人,改进领导作风必须首先从领导者做起;领导者如果能以身作则飞率先垂范,必然对下属和群众产生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促进和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针对当前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的事实,要把改进领导作风作为当务之急,领导者不仅要从我做起,还要从现在做起,对照党员标准和党内生活准则,检查自己在作风上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3.健全制度,严肃纪律健全制度,严肃纪律是纠正和反对不良风气,改进领导作风,发扬优良作的保证;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的建设;用制度和纪律的约束力去约束领导者的言行,促进领导作风的改进;制度有两个层次:一是大的领导系统中,上级领导机关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督促下级领导者改进领导作风;二是各个组织内部,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工作、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特别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成长以及考核、晋升、退职、退休、待遇等制度;领导者要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自觉地接受党、政、司法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决不能把自己摆在制度、纪律的约束之外;第十二章领导效绩考评本章要点一、领导效绩考评的意义1.领导效绩考评的含义效绩,也称效能,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效率”和“效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效率”是产生“效果”的程度、手段,“效果”是“效率”产生的结果;“效率”是从投入与产出、成果与耗费的比率中衡量效应;“效果”是从行为过程的最终结果中衡量效应;“效率”与“效果”并非总是成正比,效率高不等于效果好,在实际生活中,高效率并产生良好的工作效果,就是有效绩;领导效绩,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结果的总和,即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效率、效果、能力、成绩、业绩的通称;它是对领导者的领导活动进行全面、正确评价的综合指标;管理追求的是效率,而领导追求的是效绩;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领导工作的成效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少;效绩与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效绩=目标×效率;由关系式可知,对领导效绩起决定作用的两种因素是目标方向和工作效率;领导者处于领航、导向的位置,首要的职责就是把握住正确的目标方向;只有目标方向正确,工作效率高,才会产生高的效绩;2.领导效绩考评与干部人事考核干部人事考核,是对全体工作人员的考察与评价,是指用人单位根据一定的工作标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或业务成绩的数量,质量进行考查,对工作人员内在的能力、品行、学识、性格、健康状况等进行考查,以确定工作人员是否称职;干部人事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是指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能,是指干部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勤,是指干部的出勤和工作态度;绩,是指干部的工作成绩;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紧密相依,缺一不可,但四者轻重有序,要以考绩为主;领导效绩考评,是指对领导者领导能力和成果的考核和评价;领导效绩考评自古以来是人事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它的难度较大,内容较多,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党务、行政、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效绩;经济方面的效绩又可分为宏观经济效绩和微观经济效绩等;从总的方面考察,领导效绩考评的内容主要是用人效绩、办事效绩、时间效绩和组织的整体贡献效绩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以组织的整体贡献效绩为最终体现;在考评领导者效绩时,必须全面进行考评,切不可以偏概全;领导效绩反映整体的、组织的成果和成绩,它大于机械相加的个体之绩的总和;领导活动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领导效绩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德能等素质,而是取决于与领导活动有关的多种因素;因此,在领导效绩考评中,对领导者个体进行德、能、勤、绩的考核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多侧重于个人品德\工作魄力和领导作风等侧面,必须抓住效绩评价这个中心来进行;3.领导效绩考评的意义领导效绩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领导效绩进行考评,能促使领导者慎重正确地选择战略目标,运用目标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使领导目标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目标;能促使领导者正确处理和协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因人施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上下一致,密切配合的群体;还能促使领导者正确处理组织同作用对象和客观环境的关系;领导效绩考评能够为提拔、使用、奖惩干部提供依据,有利于做到知人善任,有利于大面积、跨梯度地发现人才和提拔人才,为人才成长造成一个理想环境,有利激励领导者努力创造新的效绩;领导效绩考评是检验领导活动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效绩考评可以检验领导活动全过程的实际效果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吻合程度以及与实际效果相关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程度,还可以揭示领导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种职能与效绩之间的相关性;二、领导效绩考评的原则领导效绩考评是一项十分严肃而细致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严格认真的原则是指要有明确而严格的考评标准,考评要素和具体标准必须明确、客观、合理;要有灵活多样、科学、严谨的考评方法;要有严肃认真的考评态度;耍制订严格的考评制度;2.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首先,要求考评者要有对党对人民对被考评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地反映情况和评价干部;必须摒弃个人的好恶恩怨,不用派性代替党性;不用主观想象代替考察了解;不用道听途说代替事实根据;不用感情、偏见代替政策;第二,应当对领导效绩的政治和业务、局部和整体、当前与长远、质和量,效率和效果,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等进行全面考察、辩证分析;第三,考评的结果应当来自对准确、完整的资料、数据和事实的调查分析,任何一个结论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3.民主公开的原则是指在领导效绩考评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领导效绩进行考评;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避免主观随意性,片面性和派性残余的干扰,克服神秘化方式所产生的弊端;考评结果要反馈,既要及时向群众报告,让群众知道,又要向被考评者公开;向被考评者反馈的形式大体有面谈式、递交式和报告式;4.贡献为主的原则评价领导者首先要看其实际贡献和工作成绩,并以此为重要准绳来评价领导者履行职责的状况和德才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对贡献和成绩,要分清真假虚实,不能让报喜者得喜,报忧者得忧;坚持贡献为主的原则,可以使考评具有客观性;能够促使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者为社会为人民多办实事、少说空话;能够促使领导者增强开拓创新的进取心,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三、领导效绩考评的方法科学的考评方法是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领导效绩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考评方法有:1.群众评议法就是考评工作走群众路线,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上级、同级、下级和自我评议相结合的方法;传统的方法大多采用总结、汇报、鉴定、评比的形式;目前,比较科学的是测评法,它以标准化的等级量表为工具,吸收一定数量、各种层次的人员共同参加考评;其特点是领导与群众结合、组织与个人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形成多角度的主体考评,既能保证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又能提高考评效率以及考评的准确度和公正性;测评法的基础是编制测评量表;测评量表一要符合实际;二要完整而简明;三要便于定量分析;四要通俗易懂;测评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准备阶段;要选定测评人员,进行思想动员,向他们讲解量表中每一项目、要素的内涵以及等级标准之间的区别;2测评阶段;有自我测评、组织测评、领导测评和群众测评四种形式;群众测评的人数一般要求不少于70%;测评采用无记名方式,要求测评人独立负责地填写测评量表;3原始数据处理阶段;把等级化为数据,将测评结果输入计算机,算出被测评者在每一项目中的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基本数据,描绘出反映被测评者状况的各种图表;4分析汇总阶段;根据测评的具体要求,对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和图像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并用文字加以说明;2.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就是运用数据的形式,对领导者的效绩特征进行定量计分,从数量上相对精确地反映领导者局部和整体面貌,从领导活动的各种数量关系的分析中作出客观评价;如用人的实质是发挥部属积极性的问题,其中用人恰当数与用人总数之比,部属能力的发挥情况与潜在能力之比,就能反映用人效绩的高低;办事有已办事件数与应办事总件数之比,正确处理件数与处理不当件数之比,应由下级处理而领导者包揽的件数与处理问题总件数之比;时间效绩可以看有效工作时间与法定工作时间之比;组织的整体贡献有成果与耗费之比,成果被认可数与成果总数之比等;目前我们只能在能够量化的领域里进行定量分析;3.目标考评法就是按照目标管理体系中组织整体制订的目标项目指标与实际成果的距离,对领导者进行如实的考核评定;目标项目指标应当是可考核的、具体的,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相同组织的可考核目标项目指标应大体一致,以便进行横向比较;在考评中,可采用成果汇报的方式,由领导者作述职报告,也应组织群众参加评议,以取得真实、客观、公正的效果;。

第十章 领导

第十章  领导



督察能力 职业成就感 才智 自我实现 自信心 判断能力 工作稳定性要求 与员工的人际关系 物质追求动机 成熟度 性别行为倾向
本尼斯指出有效领导者的准则:

1、拓展他们的素质范围与强度 2、必须是追求尽善尽美的理想主义者
3、具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善于预测


2、评价中心法
3、功能测评方法
心理测评三个步骤

1、分析身局领导职位的人以及工作有成效的领导者
的素质

2、研究能测量领导者人格素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3、用所研究的测评方法对被试者进行测试,达到分

数者将来获得相当工作成就的可能性大
卡特尔十六种性格因素测验(16PF)

16种根源素质:
A、乐群性
6
7 8
敏锐的观察力和全局思考能力
大公无私、品德端正 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1.7
29.3 27.1
9
10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适应环境、协调和平衡各种关系能力
19.5
14.6
在我国成为领导的条件
顺序 1 2 领导者的素质类别 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大专文化) 年富力强 回答百分比% 78.1 60.9
权威的度量标准:

(1)权威的对象 (2)权威的范围 (3)权威的强度 (4)组织的集权度
第二节

领导的素质理论
一、领导素质理论

早期的领导理论以探讨领导者的素质为主,认为领导者的素质是与生俱来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从出生之日就注定了他是治人还是受治于人。


斯多基尔曾两次对素质理论的研究做过分析和评论,找到了领导者素质的六

[组织行为学课件+真题](2016版)--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课件+真题](2016版)--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五、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领导者的素质是由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系统,它是在个体先天生 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锻炼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是 一个动态概念,处于不断变化中,不同时代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也不 同,它具有时代性。
领导者的素质基本包含: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 素质。
(一)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 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四、领导和管理
(一)领导和管理的共性:从行为方式来看,两者都是一种在组 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构成 来看,领导和管理都是组织岗位设置的结果。
(二)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管理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 性的权力基础上,领导可能一样也可能建立在个人影响力和专长权及 模范作用的基础上。一个人可能既是领导,又是管理者。管理者是被 任命的,有合法的职权。作为行使领导职权的领导者,既可是任命, 也可以是自发产生的。理想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领导者, 但不是说所有的领导者都有实现管理职能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领导 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处于管理岗位的也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 者。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者和服从。(见P2124,表10-2)
(二)领导的特点 1.领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领导是一种特殊的“投入”与“产出”; 3.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的函数; 4.领导作用的“互惠效应”。 随着时代发展,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也必须不断 修正、行动必须持续调解,以充分发挥领导影响力。
• 领导者在影响下属的同时也必然受下属某 方面的影响,这就是领导作用的( B )
(二)道德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三)知识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知识面要广博。 (四)能力素质:适应能力;综合能力;自律能力。 另外还有决策指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能力、演讲能力等。

第十章 领导

第十章 领导

下述几方面: 1、品德 2、学识 3、能力 4、情感
三、领导的作用
1、制定并落实组织目标
2、指导组织设计并从事人员配备
3、保证组织维系和正常运行
4、领导职能是其他管理导方式
15分钟自学领导理论
弄清两个问题:
1
领导理论的发展分哪三个阶段 2 较有影响的领导理论有哪四种 (代表人物,大致思想) 3 权变理论又有哪三种不同的观点?

问题:
1
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包括哪些 方面? 2 如何评价B先生的行为? 3 如何是你,你会怎么做?
1
梯形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 构;叠加的智能结构;协调的气质 结构。 2 B先生作为班子成员,唯一有发言 权的人,经过考虑选择了“沉默”, 责任意识不够,把个人得失看得过 重,另外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 不够成熟。 3 ?
就个人作风而言,卡尔森自称是个“有表现癖” 的好出风头者,声称“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 都在表演亮相”。一些同事对他动辄对报界发 表谈话的夸夸其谈的作风大为不满。他曾要求 将公司改名为斯堪的纳维亚皇家航空公司,觉 得这样更符合这个君主国的国情,结果碰了一 鼻子灰。董事会的第一副董事长反唇相讥: “你自己是不是也想改名换姓”。尽管如此, 由于卡尔森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出色才能,北欧 联航的董事们还是愿意让卡尔森出任总经理, 不过也针对他做出了一些监督、约束的规定和 措施。
请举例说明。 2、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在他实施领导职 能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3、合理用人是一门主要的领导艺术, 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才能展现这一艺术?
第十章 领 导
预习:
1、了解领导的含义以及领导理论 2、理解领导的实质和作用 3、明确领导班子的合理构成 4、明确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并能够正确

组织行为学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第10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第四篇 领导行为
激励
一、领导的含义及特点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 。
定义三要素:
(1) 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2) 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这些能力或力量既包括由组织赋 予领导者的职位的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非职位权力。
(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密歇根大学研究了领导行为的两个概念化维度:以生产为中心的行为和以员工为中心的行 为。以生产为中心的领导者关注任务而非员工,更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事项,并把员工视为 达到目标的手段;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重视人际关系,会考虑下属的需求,并承认人与人之 间的不同。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把对工作单位中社会方面的强烈关注和离绩效期望结合起来, 密歇根大学研究者的结论对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十分有利。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者与高群体 生产率及高工作满意度联系在一起;而以生产为中心的领导者则与低群体生产率和低工作满意 度联系在一起。
三、领导权力
(一)领导权力的概念 领导的核心在权力。领导权力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是指排除各种
障 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二)领导权力观。 1. 传统领导权力观:领导=职权 2. 现代领导权力观:领导=职权+影响力
(三)领导权力的来源。 1. 职权:法定权、奖赏权、惩罚权 2. 影响力:品格、才能、知识、感情
四、领导和管理
(一)领导和管理的共性 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
,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的构成看,领导和管理都是组织岗位设置的结 果。 (二)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管理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领导 可 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也可能建立在个人影响 力和 专长权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

《管理学》第十章领导概论

《管理学》第十章领导概论

索尼创始人之一打响索尼品 牌的经营之圣—盛田昭夫
第三节 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性论 •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传统理论,认为伟大的领导者都具有某些共 同的特性 • 特性理论侧重研究领导者的性格、品质方面的特征,作为描述 和预测其领导成效的标准。 • 有效的领导者具有如下共同特性: 努力进取, 渴望成功 追求知识 和信息
二、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领导与管理共同点: 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 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 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从权力的构成看,两者都与组织层级的 岗位设置有关
8
领导与管理不同点:
管理者 职位 一定有 领导者 不一定有 每个人都能成为领导 者 管理者必须有管理能 力 领导者只具备领导能 力 领导对象必须是人 管理对象可以是人也 可以是物
他嘱咐老员工说:“回去安心照顾家吧,不必
担心自己的工作。”听了老板的话,老员工转
悲为喜地说:“你是想撤销开除我的命令
吗?”“你希望我这样做吗?”梅考克亲切地
问。“不,我不希望你为我破坏了规
矩。”“对,这才是我的好朋友,你放心地回
去吧,我会适当安排的。”事后梅考克安排这
个老员工到他的一家牧场当了管家。
2、领导 愿望
3、诚实与 正直 4、自信
领导者有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领导别人,他们表现为 乐于承担责任
领导者通过真诚与无欺,以及言行高度一致而在他们 与下属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下属觉的领导者从没缺乏过自信。领导者为使下属相 信他的目标和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表现出高度的自信
5、智慧
6、工作相 关知识
领导者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收集、整理和解释大量 信息;并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他说:“你知道不知道这是公司,是个有规矩的

第10章 领导行为《管理学原理》

第10章  领导行为《管理学原理》

• 第六,缺乏建立一支同心协力的队伍的能力; • 第七,心胸狭窄,挑选无能之辈担任下属; • 第八,目光短浅,缺乏战略头脑; • 第九,犟头倔脑,无法适应不同的上司; • 第十,偏听偏信,过分依赖一个顾问; • 第十一,懦弱无能,不敢行动; • 第十二,犹豫不决,无法决断。
第10章
10.3 领导行为理论
10.2.3 鲍莫尔的十大条件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十大条件: • 一是合作精神。 二是决策能力 • 三是组织能力。 四是精于授权。 • 五是善于应变。 六是敢于创新。 • 七是勇于负责。 八是敢担风险。 • 九是尊重他人 十是品德高尚。
10.2.4 彼得的领导特质论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认为某些特征是不成功领导者的品质,主要有: • 第一,对别人麻木不仁,吹毛求疵,举止凶狠狂妄; • 第二,冷漠、孤僻、骄傲自大; • 第三,背信弃义; • 第四,野心过大,玩弄权术; • 第五,管头管脚,独断专行;
领导者要具备向他人解释愿景的能力 要通过领导者行为表达愿景的能力。
将愿景扩展至不同领导背景的能力。
10.5.3 团队领导
团队领导应主要具有下列特征: • 第一,这种领导要培养分享信息的耐心,相信他人并学会充分授权。 • 第二,团队领导还需要很好的平衡能力或协调能力 • 第三,团队领导也要善于承担责任
9.1 任务型管理: 由于工作条件的安排达到高效率的 运作,使人的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程 度
第10章
10.4 领导权变理论
10.4 领导权变理论
• 这个理论所关注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某 一具体领导方式并不是到处都适用
• 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10.4.1 菲德勒的权变模型

管理心理学(自考)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自考)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

★2、群众测评法。
• 通过走访、座谈、投票、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 群众对领导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的反应和评 价,在充分掌握和综合分析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 领导者做出相应的评价。 • ★3、专家评估法。 • 由那些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对领导者进行测 评。
★4、情境模拟考评法。
• 把被考评者置于一个假设的或者人为设置的类似工作场景 之中,要求他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 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并根 据观察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绩效的方法。 • 5、调查研究法。 • 6、比较测评法。 • 7、统计分析法。 • 8、自我述职法
三、领导行为理论
• 行为理论是从领导行为角度来研究最佳领导模式的理论, 具体来说就是考察领导者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和怎么做的。 认为领导者是后天培养、发展的,可以通过一些精心设计 的培训项目把有效的领导行为模式移植到其他人身上。 • (一)密执安大学的领导行为研究 • 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提出两种领导行为方式:一为员 工导向,二为生产导向。 • 定义:员工导向领导重视人际关系和下属需要;生产导向领 导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完成。 • 不同导向领导方式对生产效率各有不同影响:密执安大学 的研究结论表明,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团体高生产和高工 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们则与团体低生 产率和低工作满意度联系在一起。
• 领导作风与领导者运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在制定决策时的 自由度有关。民主与专制是两极。 • 1、领导作决策,宣布并执行; • 2、领导者说服下级,执行决定; • 3、领导者提出观点,征求意见; • 4、领导者提出可作修改的决策草案;
•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决策;
• 6、领导者明确范围,请集体作决策; • 7、领导者允许下级在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组织行为学(10章-领导)

组织行为学(10章-领导)

2.领导与管理的职能和行为方式不同 第一,领导和管理都有决策的职能,但这两种决策的依据、 内容和方法却迥然有别。 第二,领导与管理职能的区别,不仅突出地表现在决策职能 的不同上,同时也表现在其它一些方面。影响力与监督、控制; 用人;沟通;协调;激励。 第三,领导的职能还包含了变革与创新,相比之下,管理则 更多地侧重于维持秩序、完善规则。 第四,管理的着眼点是人的行为,而领导的着眼点却是人的 思想。 第五,从行为方式上看,领导是一种艺术,即领导行为是艺 术化的;而管理行为则更注重规范性、程序性、角色的定位及 其行为规范。 3.领导与管理的行为主体不同
关注未来
引起变化 创造一种共同价值观的文化 建立与下属的情感纽带 运用个人权力 注重人力资源
关注现在
保持现状与稳定 实施政策与程序 对下属冷漠、客观公正、控制 使用位置权力 注重组织结构
领导行为和管理行为的具体比较
行为
确定工作进度
管理
制定计划,精打细算,作好准备和预算工作---将 目标、任务做细致划分,建立时间表,然后将任 务斟酌分派,以取得最佳效果。 组织和调度—确定完成既定目标所需要的人员结 构,然后调动得力人员来充实它,确定相应的规 定、政策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和适当约束。
----------------------------------------------------------------------------------------------------------
成功欲和进取 责任心 主动 任务导向 合作性 善于交际 领导意愿
三、 为什么特质论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并不成功?
三、管理方格论(managerial grid)
布雷克和莫顿(Black & Mouton)发展了 领导风格的2维度观点,在“关心人”和“关心 生产”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充分概括 了上两所大学的研究。 9×9(等级)生成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

第十章 领导理论习题和答案

第十章 领导理论习题和答案

第十章习题和答案1、赋予领导者正式职位和权力的是( )。

A.群体B.组织C.社会D.法律E.国家2、影响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者的( )。

A.影响力B.能力C.经历D.资历E.技术3、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天生的,天生不具备领导特性的人就不能成为领导者的理论是( )。

A.传统特质理论B.现代特质理论C.日本领导特质观D.美国领导特质观E. 德国领导特质观4、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

A.乡村俱乐部型管理B.任务型管理C.中间型管理D.团队型管理E.贫乏型管理5、根据有关领导理论,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新建的组织、变革的组织、成员工作成熟度很低的组织中,往往是采用()方式有效。

A.民主型B.放任型C.权威型D.参与型E.共识型6、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 )。

A.人际关系取向型B.任务取向型C.目标达成型D.任务结构型E.人际关系结构型7、按照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任务取向的领导干得更好的情境是( )。

A.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低、职位权力弱B.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C.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弱D.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E. 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低、职位权力强8、领导者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具有以下特点的下级不容易被领导者划入圈内()。

A. 性格外向的B. 与领导者个人特点相似的C. 性格内向的D. 有能力的E.与领导者观念相似的9、领导者启发员工发表新见解,从新的角度或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员工采用崭新的方式完成任务,是()的特征。

A. 魅力型领导B. 基于价值观的领导C. 交易型领导D. 变革型领导E. 集权型领导10、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领导者应该牢固树立两种基本观念、八种现代意识,其中不属于应该树立的观念或意识是()。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领导题库(100道)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领导题库(100道)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领导1、概括地说,领导的本质是一种()。

——[单选题]A 影响力B 专长力C 惩罚力D 奖赏力正确答案:A2、领导与管理既具有密切的联系,又具有本质的区别,领导的重点是放在()。

——[单选题]A 把事做正确B 做正确的事C 正确地分析D 正确地执行正确答案:B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认为()型的领导者一般更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单选题]A 高关心-高组织B 高关心-低组织C 低关心-高组织D 低关心-低组织正确答案:A4、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认为,()的领导者与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单选题]A 员工导向型B 生产导向型C 工作导向型D 任务导向型正确答案:A5、根据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图理论,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是()。

——[单选题]A 1.1型B 9.9型C 1.9型D 9.1型6、菲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任何领导方式均有可能有效,关键是要与()相适应。

——[单选题]A 下属特点B 领导者的特点C 任务性质D 环境情境正确答案:D7、领导者要想使自己有影响力,首先要使用的应是()。

——[单选题]A 职位权力B 惩罚权力C 个人专长权力D 奖赏权正确答案:C8、在一场胜败攸关的与敌交锋中,某炮兵连长亲自充当阻击炮手,英勇无比地发挥了他在前些年炮兵生涯中超群的炮击本领,战胜了敌人。

在庆功会上这位一心等待着褒奖的炮兵连长不曾料想竟得到了撤职的处分。

对这件事的最合理解释是()。

——[单选题]A 该军领导因不了解炮兵连长的表现而错误地处分了他B 炮兵连长过分邀功自傲,激怒了该军领导C 炮兵连长的英勇战斗行动不符合军事指挥官的职责要求D 炮兵连长没有成功地培养出杰出的炮手正确答案:C9、把权力定位于职工群体的领导模型是()。

——[单选题]A 放任型B 仁慈式C 民主型D 协商式正确答案:C10、领导来自下级尊敬的权力是()。

——[单选题]A 惩罚权B 奖赏权C 合法权D 专长权11、领导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权力,因此()。

《管理学原理00054》2014年版白瑷峥主编第10章 领导

《管理学原理00054》2014年版白瑷峥主编第10章 领导

领导方式理论
(三)密执安大学的双中心论 R.李克特1947年提出,主要探寻群体效率与领导 者行为之间的关系。 领导行为划分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两个维度。 前者重视人际关系,关心下属;后者强调技术, 关心任务的完成的完成情况,视成员为达到目标 的工具。 研究发现: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群体生产率和 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 与低群体生产率和低工作满意度联系在一起。
答案:A
B. 9.9型管理 D. 1.9型管理
【2010年7月考题 ,本题1分】
四、领导权变理论
(一)菲德勒模式 (美国管理学者费雷德.菲德勒):
(1)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者, 在对领导者非常有利或非常不 利的组织环境中,能取得最好 的成绩。 (2)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领 导者,在中等有利程度的组织 环境中,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三个工作环境因素影响领导 风格的有效性:上下级关系、 工作结构、职位权力。
管理和领导的不同
领导者
1
2 3 4 5 6 7
管理者
组织——下属
依法命令 职权——职位 鞭策——在群体之后 正确地做事
群体——追随者
自发形成 威信——个人素质 带领——在群体之前 做正确的事
方法——协调、指挥、激励 方法——计划、组织、控制 询问“做什么”“为什么做” 询问“怎么做”和“何时做”
8
领导方式理论
(四)俄亥俄州立大学四分图论 (1945年)试图找出领导的有效性与哪些行为因素 有关。“抓组织”和“关心人”两种倾向,前者以 工作为中心,后者以人际关系为中心。 双高的领导者更能使下属取得高工作绩效和高满意 度,常规性工作除外。
领导方式理论
(五)管理方格理论(九九 方格) △ [几乎年年考]

第十章:领导的一般理论(思维导图)

第十章:领导的一般理论(思维导图)

优点
通过激励下属的需要,能够充分的积累和进化组织的能力,员工的能力结构也会 得到长足提高
独裁、民主与放任
放任型
缺点
权力的分散性使得组织内部资源的流动速度减缓,导致决策速度降低,增大组织 内部的资源配置成本
放任型的领导认为权力来源于被领导者的信赖,应该采取俱乐部式的领导方式给 下属充分的自由
勒温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最为有效。在实际工作中,要么独 裁、要么民主的极端领导风格并不多见,大多数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两个重要命题
领导者的行为是否被下属接受另下属满意 是否有激励作用,取决于工作绩效
指示型
让下属知道他们被期望做什么
领导者行为
支持性 参与型
对下属关心、支持 咨询下属意见
成就导向型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认知能力
豪斯的路径—目标领导理论
领导者在选择领导行为时
下属的特征
知识与经验 独立性 控制点 任务结构
环境的因素
R2:成熟度较低,下属愿意承担工作,但不具备能力,采用推销型领导方式 R3:成熟度较高,下属具有承担工作的能力,却不愿意去做,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
R4:成熟度高,下属既愿意也有能力去完成任务,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
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视角,领导者的行为需要与情 境相匹配,因此,领导者需要不断评估下属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并调整自己 的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与之相适应,以取得真正有效的领导
坦南鲍姆和施密特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领导行为可以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弗莱西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定规维度是指领导者确定和构建自己和下属的角色,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关怀维度是指领导者信任和尊重下属,期望与下属建立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第十章《领导理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十章《领导理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十章《领导理论》习题及答案第十章《领导理论》1.赋予领导者正式职位和权力的是( )。

A.群体B.组织C.社会D.法律E.国家2.影响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者的( )。

A.影响力B.能力C.经历D.资历E.技术3.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天生的,天生不具备领导特性的人就不能成为领导者的理论是( )。

A.传统特质理论B.现代特质理论C. 日本领导特质观D.美国领导特质观E. 德国领导特质观4.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

A.乡村俱乐部型管理B.任务型管理C.中间型管理D.团队型管理E.贫乏型管理5.根据有关领导理论,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新建的组织、变革的组织、成员工作成熟度很低的组织中,往往是采用( )方式有效。

A.民主型B.放任型C.权威型D.参与型E.共识型6.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 )。

A.人际关系取向型B.任务取向型C.目标达成型D.任务结构型E.人际关系结构型7.按照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任务取向的领导干得更好的情境是( )。

A.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低、职位权力弱B.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C.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弱D.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E.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低、职位权力强8.领导者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有以下特点的下级不易被领导者划入圈内( )。

A.性格外向的B.与领导者个人特点相似的C.性格内向的D.有能力的E.与领导者观念相似的9.领导者启发员工发表新见解,从新的角度或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员工采用崭新的方式完成任务,是( )的特征。

A.魅力型领导B.基于价值观的领导C.交易型领导D.变革型领导E.集权型领导10.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领导者应该牢固树立两种基本观念、八种现代意识,其中不属于应该树立的观念或意识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型领导——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 策,要求上下融洽,合作一致地工作。特点:



所有的政策是在领导者的鼓励和引导下由群体讨论决定的。 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个人的能力、兴趣,对下属的工作也不安排 得那么具体,下属有较大的工作自由、较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主要以非正式的权力和权威,而不是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 谈话时多使用商量、建议和请求的口气。 领导者积极参与团体活动,与下属无任何心理上的距离。


职位权力。指组织赋予领导者正式地位所拥有的权力。职权是否明 确、充分,在上级和整个组织中所得到的支持是否有力,直接影响 到领导的有效性。 任务结构。指下属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的明确性。 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得到被领导者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即领导者 是否受下属的喜爱、尊敬和信任,是否能吸引并使下属愿意追随他。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
一、领导理论的演进历程: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权变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
基本观点
研究基本出发 点
研究结果
领导特质 理论
领导行为 理论 领导权变 理论
领导的有效性取决 于领导者个人特性
领导的有效性取决 于领导行为和风格 领导的有效性取决 于领导者、被领导 者和环境的影响
a.
第四节 领导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
导方式,领导的行为若想有效,就必须随着被领
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这一观点:
s = f(L ,F ,E )
s代表领导方式,L代表领导者的特征,F代表
追随者的特征,E代表环境,即领导方式是领导者 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 领导者特征主要是指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价值 观和工作经历。 追随者特征指追随者的个人品质、工作能力、 价值观等。 环境主要是指工作特征、组织特征、社会状况、文 化影响、心理因素等。
成熟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 力和意愿。包括工作成熟度(Job Maturity)
和心理成熟度(Psychological Maturity)。
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
能和技术知识水平。
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高成熟度的下属既有能力又有信心做好某件工作。
领导生命周期
一、菲德勒模型 伊利诺大学的费特勒(Fred E.Piedler)从1951年开始,首先从组织 绩效和领导态度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研究,经过长达15年的调查试 验,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简称费特勒模型。他认为任 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 适应。
a.三种权变因素:①职位权力;②任务结构;③上下级关系

菲德勒的LPC问卷





快乐 —— 8 友善 —— 8 拒绝 —— 1 有益 —— 8 不热情 —— 紧张 —— 1 疏远 —— 1 冷漠 —— 1 合作 —— 8 助人 —— 8 无聊 —— 1 好争 —— 1 自信 —— 8 高效 —— 8 郁闷 —— 1 开放 ——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 1.9
9.9
对 人 的 关 心
1.1
低 低
5.5
9.1
对生产的关心

1.9型领导方式:特别关心员工,持这种方式的领 导者认为,只要员工精神愉快,生产自然会好。这种 管理的结果可能很脆弱,一旦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破 坏,生产业绩会随之下降。亦称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b. 9.1型领导方式:只注重任务的完成,是一种专权 式的领导,下属只能奉命行事,可能会失去创造性或 进取精神。亦称任务型管理。 c. 5.5型领导方式:既不过分重视人的因素,也不过 于重视任务因素,努力保持和谐与妥协。亦称中庸之 道型管理。 d. 1.1型领导方式:表示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 工作。亦称贫乏型管理。 e. 9.9型领导方式:表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 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士气。亦称团队型管理。
现代:领导的素质是在实践中形成与积累起来的, 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加以造就。反对“天才论” 与“伟人论”。
第三节 领导方式理论
一、勒温理论
勒温的三种极端领导风格 专权型领导——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 这种领导者要求下属绝对服从,并认为决策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情。特点:



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所有的决策由领导者自己作 出。 主要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来管理,只有偶尔的 奖励。 领导者很少参加群体活动,与下属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没有 感情交流。
好的领导者应 具备怎样的素 质
怎样的领导行 为和风格是最 好的? 在怎样的情况 下,哪一种领 导方式是最好 的
各种优秀领导 者 的图像
各种最佳的领 导行为和风格 各种领导行为 权变模型
二、有关领导特质的理论
传统素质理论和现代素质理论
素质——事物固有的性质与特点(内涵不断扩大) 传统:天生固有,“天才论”、“伟人论”等。
第十章 领 导
第一节 管理者与领导者
一、“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系
管理者是由组织任命的,是组织中有一定的职位并负有责任的人,他 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拥有合法的权力。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力,主要 来源于其所在职位所拥有的职权。 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自发产生的。因为, 领导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影响力,是一种追随关系。人们往往追随那些 他们认为可以提供满足自身需要的人,正是人们愿意追随他,才使他成 为了领导者。所以,领导者既可以存在于组织中,也可能存在于一定的 群体中,既可以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也可能存在于非正式组织中。 因此,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管理者也并不一定是领导者。 在本书中,所谓的领导者是指拥有管理职位并能影响他人行为的人。
二、领导的影响力
所谓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 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领导影响力 职权影响力 非职权影响力
法 定 权
强 制 权
奖 赏 权
专 长 权
感 召 权
三、领导的作用 (1)指导作用——指点迷津、指导工作方法
(2)协调作用——协调关系、调解矛盾 (3)激励作用——排忧解难、鼓舞斗志
b.一种分析模式:LPC(最不喜欢的同事,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questionnaire)量表。该量表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 合作的同事的评价。如果领导者对最不喜欢的同事批评得一无是处, 则被认为惯于命令和指挥,是只关心生产的领导(低LPC型领导方 式);如果能对最不喜欢的同事给以好的评价,则被认为注重人际 关系和个人声望,是以人为主的领导。(高LPC型领导方式)
2 2 7 2 6 7 7 7 2 2 7 7 2 2 7 2
1 1 8 1 7 8 8 8 1 I 8 8 1 1 8 1
——不快乐 ——不友善 ——接纳 ——无益 8 ——热情 ——轻松 ——亲密 ——热心 ——不合作 ——敌意 ——有趣 ——融洽 ——犹豫 ——低效 ——开朗 ——防备
根据菲德勒的研究认为:低LPC型领导比较注 重任务的完成。高LPC型领导正好相反,他对人关 心,属于关系取向型的。
7 7 2 7 1 2 2 2 7 7 2 2 7 7 2 7
6 6 3 6 2 3 3 3 6 6 3 3 6 6 3 6
5 5 4 5 3 4 4 4 5 5 4 4 5 5 4 5
4 4 5 4 4 5 5 5 4 4 5 5 4 4 5 4
3 3 6 3 5 6 6 6 3 3 6 6 3 3 6 3
(附)八种环境状况对应的领导方式
上下级关系 任务结构 职位权力 环境类型 环境有利性
高LPC型 领导方式

明确 强 弱 1 2 有利 不明确 强 弱 3 4 明确 强 弱 5 6 一般

不明确 强 弱 7 8 不利
低LPC型 领导方式
领导首要目标 工作 人际关系 工作
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保罗•何塞(Paul Hershey) 和肯尼斯•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 研究认为,考虑领导情景因素时,还应该 补充另外一种因素:下属成熟度 (Maturity)即领导行为在确定是任务绩 效还是维持行为更重要之前应当充分依据 下属的成熟度水平来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 以此发展了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
四、领导者参与模型 ——弗鲁姆—耶顿决策模型
领导者参与模型认为,从纯粹的个人决策到完全的集体决策之间有五 种决策方式,对应着五种领导方式:
二、利克特的领导方式
密执根大学研究者,特别是伦西斯、利克特从40年 代就开始了对领导问题的研究。通过对许多领导者和其 下属人员的访问调查,他们发现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基本 上有两种: a.工作导向型领导行为:这种领导方式关心工作的过程和 结果,并用密切监督和施加压力的办法来获得良好绩效、 满意的工作期限和结果评估。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是领 导行为的中心。 b.员工导向型领导行为:这种领导方式表现为关心员工, 并有意识地培养与高绩效的工作群体相关的人文因素, 即重视人际关系。员工的需要、晋级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是领导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c.员工导向型领导行为与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相关, 而生产导向型领导行为反之。

放任型领导——指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自 由,他的职责仅仅是为下属提供信息并与企业外部进行联系,以利于下 属的工作。
比较后,勒温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放任式的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低,往往完不成工作目标; 专制式领导方式能达到既定的任务目标,但成员缺乏责任感;
• • •
民主式领导方式效率最高不但能完成工作目标,而且成员之间关系融洽, 工作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
三、领导行为四分图
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业研究所发起了对领导行为研究的 热潮。一开始,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领导行为描述调查表,列出了 1000多种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后来霍尔平(Halpin)和维纳(Winer)将 冗长的原始领导行为调查表减少到130个项目,并最终将领导行为的 内容归结为两个方面,即以人为重和以工作为重。 以人为重,是指注重建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友谊、尊重和信任 的关系。 以工作为重,是指领导者注重规定他与工作群体的关系,建立明确的 组织模式、意见交流渠道和工作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