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教学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沟通的工具。民族之间只要有接触,就会有语言交流和沟通。而这些接触会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外来词就是这些烙印的标志。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从外民族语言文化借来的外来词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汉语的大家庭里,使用率、传播率正越来越高。不断融入的外来词语,使我们的现代汉语变成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语言,它对我们的语言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作出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现状研究
一、外来词概况
现代汉语外来词是“汉语民族”跟其他“非汉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的产物,它是随着交际中语言的渗透和交融而产生的。由于国际社会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使得外来词在本民族语言中的渗透越来越广泛。现代汉语外来词说白了就是“汉语民族”语言系统对外民族语言系统某些词语的吸收和利用。外来词作为异质文化的载体进入汉语语言系统中时, 既使汉语语言系统增加了新的元素, 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包括物质生
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这种影响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汉语语言系统中。
对于外来词,还有不同的名称,有人称之为“译词”、“译语”,有人称之为“外国语”、“外来语”,还有人把它叫做“借词”等等。关于其外延与内涵,传统上的看法是,外来词是指是一种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词语的语言。人们一直在争论着外来词的定义,直到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它就是“音译词”,根据外语发音而翻译过来的词语。还有一种观点指出,它除了“音译词”还包括“意译词”,尽管意译过来的词语是经过了一定汉化过程而得来的词语。外来词有广义和狭之分,广义上讲,外来词应该包括“意译词”和“音译词”,承认这一点,对于汉化和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是是很有帮助的。
二、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
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很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进步,生产力水平也一日高过一日,人类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发明创造也随之增多了,新生事物在互相交流接触的情况下,逐渐融入到汉语中去。例如:由intemet得来的“因特网”、由E—mail得来
的“电子邮件”、由WindowsXP、Windows7得来的“电脑操作系统”等等。
其次,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其他国家存在和发展。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是国家独特智慧的结晶,它带有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习俗和传统以及精神内容。在不断深入的交流接触过程中,民族本身的发展壮大必然会推动其民族语言的进步,同时对其他民族也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和渗透。在宗教和艺术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罗汉”、“魔鬼”、“蒙太奇”、“爵士乐”等外来词进入汉语。同时,语言的发展和传播,反过来使得本民族的影响不断扩大。
再次,随着西方国家国际地位的不断靠前,我们民族为了深入研究和学习其先进的文化科技,就加强了对英语的研究和推广,这也是使外来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上世纪50—70年代,中华大地上又掀起了俄语研究学习的热潮,“布尔什维克”、“卡秋莎”等热词家喻户晓;1980年以后,祖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了,把中西文化的交往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使中国人对外语的学习几近疯狂,尤其是对英语学习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托福”和“雅思”成了大街小巷议论的热点。中国成功加入WTO以
后,对外贸易与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把人们学英语的热潮推向了新的高度。
当然,从历史角度来讲,“落后就要挨打”。自己的民族语言也不例外,强大的外敌入侵中国后,他们的语言相对于汉语的就强势起来。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生了中英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列强对华瓜分以及日本对华侵略战争,这些都轻而易举地看出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在语言上的体现。这些外来的入侵者总是将他们的语言强加给那时中国这样的弱小者,使侵略者在语言上留下他们的印记,打开了缺口,因而也造成外来词的产生和融入。
三、外来词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的语言历史上,早于先秦两汉时期,汉语就开始吸收外来词了。例如:serz(伊朗,古波斯语)——狮子,serbi(匈奴语)——鲜卑,还有葡萄、茉莉、八哥等等。
汉唐时期,这是外来词传入到汉语中第一次高峰。在这一时期,中国汉王朝派张骞出使西域,随即开通了丝绸之路,大量的外来词就顺理成章地涌进了汉语,并且很多外来词语在全民族的公用词汇中广泛使用,外来词的印记很难被发现。比如:琵琶、玻璃、菠菜胡椒、唢呐等等。同时由于佛教的盛行,也有相关的外来词被引入,例如菩
萨、佛、罗汉、观音、不可思议、心心相印等,有很多只能在佛教中才看到的词汇,如今成为了汉语的基本词汇。
元朝时期,汉族人民与蒙古人民进行了商业、政治、婚姻等方面的交往,使得一些蒙古语中的词汇进入了汉语词汇中,如敖包、站、戈壁、浩特、宝音等。
明末清初时期,特别是在满族入清以后,满汉两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这使满族语词汇不断地融入了汉语中。例如哈什马、林蛙、萨其马(一种糕点)、福晋、田鸡、王妃等。
晚清到五四运动期间,迎来了外来词进入汉语的第二个高峰期,产生这次高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中国,另一方面是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国际社会。中华民族被动或者主动地跟外国打着交道,使一些西方的新思想、新事物顺理成章地涌入中国。所以,大量的外来词融入到汉语大家庭里。这些外国语在使用范围和影响力方面,都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很多个领域。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外来词有幽默,声纳,卡路里,吉他等等。
第三次高峰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几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英语外来词的数量发展得非常快,在汉语中占主导地位。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外来词。英语外来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