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之李清照.ppt

合集下载

宋词鉴赏专题:一代诗人李清照ppt课件

宋词鉴赏专题:一代诗人李清照ppt课件

情感的升华,是她全部情性的写照。
一、活泼可爱、 热情洋溢的少女 时代
代表作(0804)
•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 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客入〕来,袜 刬〔chǎn来不及穿鞋,仅穿着袜子走路〕金 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一要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 二要捕捉意象,体会艺术境界。
• 三要品味语言,把握作家风格。
意象在分析、鉴赏诗歌时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可抓住重点的修饰词进行分析。
• 谢 谢 指 导!
人比黄花瘦。
三、靖康之变 后的孀居时期
代表作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作品研读:
• [清平乐] 〔0802〕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ruó)尽梅花无
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际,萧 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 花。
和愉快;新婚时她有“犹带彤霞晓露痕〞鲜花般
的灿烂和清新;相思别离时她有“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和凄清;屏居乡
里时她有“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的色淡香浓;老年时她有“良宵淡月,疏影尚风
流〞的孤芳自赏。这些花儿都是她内心世界的渲
泄和衬托,是她人生每一阶段自我形象的写照。
延伸:诗歌鉴赏方法
宋词鉴赏专题
似花还似非花 ——走近李清照
本节课重点: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自我形象

女人天性爱花,女人与花似乎生来就有缘分。

《走近李清照》PPT课件

《走近李清照》PPT课件


❖ 李清照的《声声慢》以明白如话的语言
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节奏营造了一种
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
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
雁,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无疑,
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2021/7/22
18
❖ 小结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明确:语言特色(清丽典雅) 艺术风格(委婉细腻)
13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
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
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
哪里吗?

红藕香残,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 句
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 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赏 析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
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
2021/7/22
4
❖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 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 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 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 活泼秀丽,清新明快。《一剪 梅》、《醉花阴》等词,通过 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 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宛转曲折,清俊疏朗。
2021/7/22
5
❖ 李清照后期的词: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 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 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 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 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2021/7/22
9
2004首届CCTV朗诵艺术大奖赛录音
朗诵:中国传媒大学 陈冰晶 (女) 作品:《李清照》
2021/7/22
10
2021/7/22
11
2021/7/22

高中语文优质ppt课件: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1)

高中语文优质ppt课件: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1)
2、揣摩关键词语
叠 词 形容词
3.通过独特意象来表现别样情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情感提升】
欣赏音乐,用心感受 发挥想象,再现意境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品读鉴赏,再现意境
借酒消愁——抵不过晚来风急 大雁南飞——追忆起旧时相识 黄花堆积——憔悴中无心堪摘 守窗盼黑——到黄昏梧桐细雨
特 凄惨悲凉 点 一种凄婉的美
国愁 家愁 情愁 亡国之恨 家破之痛 丧夫之哀 孀居之苦
沦孀亡
落居国 之之之

苦悲痛
、、
.
怎样写愁?
诗歌鉴赏方法之三: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握诗 歌情感
问题3: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 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 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本 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 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 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 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内容:闺怨离愁
渡 前
词风:清丽柔媚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细
雨 梧桐
黄昏
间接抒情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 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酒是“愁”的象征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 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声声慢》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声声慢》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 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冷冷清清
环境
寂寞凄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品味:叠字的妙用
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换成
“寻觅、冷清、凄惨” 好不好?
为什么?
2、形式上:音乐美、音韵美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2.“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 鼓舞人 心的成 果跑在 人民的 前面, 就像它 是在拖 着生活 向前迈 进似的 。”然 而,在 “过度 商业化 ”的潮 流中, 文学逐 渐迷失 方向, 主动弃 置精神 属性。 一些写 作者为 迎合低 级趣味 ,不断 制造各 种刺激 感官的 垃圾文 字作品 。
3.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 个特点 ,是它 不断追 求最简 单的、 最深层 次的、 超出人 类感官 所及的 宇宙之 根本。 所有这 些研究 都是在 极抽象 的形式 下进行 的。这 是一种 化繁为 简以求 统一的 过程。
解 ?象 究 这 我: 些们 具曾 有在 丰哪 富些 含诗 义句 的中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愁的 内容。为什么?
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 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 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孤寂难耐之情。
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现情
感的? 薄雾 浓云 瑞脑 厨 西风 黄花 概括意境特点: 凄凉萧索
金兽
玉枕

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
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 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写 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 春易逝,红颜易老。 “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 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 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 心情。“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 了下阕“愁”字的症结。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 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 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声声慢》与《醉花阴》 在语言运用上有何显著不同?
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
增强情感表现力。
二是加强诗词音韵效果。加强
节奏感。
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知人论世,感受诗歌情感 抓住意象,连缀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品味语言,把握诗眼(动词、形容词、 副词等)品味诗歌情感 结合情感,分析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 妙处。
意象,通过想象连缀形成完整的意
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问:上阙中哪一个字暗含了作者 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

“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
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 心感觉孤独凄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其人其词其情——走近李清照ppt

其人其词其情——走近李清照ppt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 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 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 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 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 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 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 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 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 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 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 界.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 ——王士祯)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 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著有《漱 玉词》。 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中独 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 人称“婉约词宗”。提出词“别是一家” 之说。
西风 黄花
方法归纳一:
1、意象在分析鉴赏诗歌时的重要作用。 要抓住意象分析情感,体会意境;抓住重 点的修饰词进行分析。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借长日、半夜、 黄昏时自己独自在 家空虚、无聊的生 活,表达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方法归纳二:
2、必须结合词人的生活经历来谈,也就 是所谓的“知人论世”;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探究阅 读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
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 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 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 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 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 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 瘦 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请结合全 篇,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_一剪梅李清照(用) PPT课件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_一剪梅李清照(用) PPT课件
2、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12
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 将词完成由景到情的过渡的?
我们看到的是花的凋零水的流动,这些是 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由此作者想到自己随 着时间,容颜老去,却不能得到丈夫的欣赏, 怜惜。两个“自”字将这种无奈,哀愁凸显。 心中的相思愁闷更一步加强,直至喷发道出 千古名句也是本词的主旨句“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
独: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 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 呢?
独:——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 啊!
10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 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换成“情愁”可不可以?
“闲愁”的“闲”写出作者和
丈夫互相的思念之情融入到生活的
每个细节,只要空闲脑袋里满满都源自是思念。情感的加强,提供我们想
象的空间。
15
2、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相思之情无法排遣。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 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 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 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 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簟diàn(竹席)裳cháng (下半身衣裙)/shang (衣裳)
问: 这两首词有哪些共同意象?
注: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5
词 人 如 何 抒 情

李清照PPT课件

李清照PPT课件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
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
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
44
鉴赏探讨
结论:
梧桐是悲凉、 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
45
鉴赏探讨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愁—— 秦观《浣溪沙》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 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 欢》
.
9
借“永昼”“半夜”“黄昏” 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 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
.
10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枕”“纱 厨”“西风”“黄花”来烘 托心情
独坐、孤眠、自斟
来渲染心情
.
11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 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 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 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 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 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 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
帘有 玉瑞
卷暗 枕脑
.
5
莫 佳薄醉
道 不 消
东 篱
节 又 重
雾 浓 云
花 阴
魂把 阳愁
,酒 , 永 李
帘 卷
黄 昏
玉 枕
昼 ,

西后 纱 瑞 照
风, 厨脑
,有 ,销
人暗 半金
比香 夜兽
黄盈 凉,
花袖 初
瘦。 透
。。

渡 前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
6
.

知人论世之李清照PPT优质资料

知人论世之李清照PPT优质资料

初透。 东篱把酒黄
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
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简析:通过描写词人在重阳佳节的活动,塑造出一个 昼夜愁闷、苗条清瘦的思妇形象,将痛苦的思念委 婉道出,感情极为深挚。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
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
知人论世之李清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 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 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1),号 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出身于一个富 有文化修养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 曾从苏轼学习,是个著名的散文家。母 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因父之故得 以结识晁补之、张耒,与他们诗词唱和, 得到称赏。良好的家庭教育与文学环境 使李清照自小便才华出众,诗词文皆精, 还擅长画墨竹、书法、弹琴,堪称多才 多艺的才女。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至江西池阳,赵明成奉诏到建康见 心中对故国、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和伤悼。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后来到处漂泊,最后定居于临安,在贫困孤苦中度过晚年。
皇帝,夫妇分手时相约与文物共存亡 不幸,明成到达建康后染病身亡,这批文物也在战乱中丧失殆尽。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 起来慵自梳头。 任 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 、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 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 惟有楼前流水, 应 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 处, 从今又添, 一段
后期词作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良好的家庭教育与文学环境使李清照自小便才华出众,诗词文皆精,还擅长画墨竹、书法、弹琴,堪称多才多艺的才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