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合集下载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的概念
概念
经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地理环境因地球 自转和公转导致的气候、植被、土壤 等自然要素在地球表面呈东西方向上 的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移动,引起不同纬度地区接收 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差异,进而影响气 候、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分布。
经度地带性的表现
气候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类型由 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湿 润、温带干旱、寒带苔原和冰原 依次更替。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现象也是非地带性的表现之一。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条件可能会与周围 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土壤类型多样化
由于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均,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母质、气候、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可能会与周围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
土壤类型更加温暖湿润。
地形
地形对经度地带性规律的影响表现在高山地区,由于地形抬升 引起的气候变化,使得同一纬度不同地形区的气候、植被和土
壤类型存在差异。
04
垂直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垂直地带性是指地理环境随海拔高度 而产生的垂直变化规律,即不同海拔 高度的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 呈现出的垂直分布特征。
THANKS
感谢观看
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之 一,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生物群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不
同的影响。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地域分异的影响也非常显 著,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导致不同的水 热条件和土壤类型等。
人文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知识讲解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二、经典高考题1.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解析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

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

第(2)题,据材料可知,K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

答案(1)A(2)C2.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客家人南迁路线大致是由北向南,沿线自然景观差异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雷州半岛为热带雨林。

答案C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解析成都位于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宝鸡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从宝鸡向西北到兰州再到酒泉,景观由森林向草原再向荒漠过渡。

学法指导 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 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是高考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之一......正如上图中的知识框架所示,分异规律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但从近几年高考考查角度来看:综合性很强,尺度越来越小。

考查方向1: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来看,非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

考查方向2:垂直地带比水平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垂直地带性主要规律总结一、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成因二、垂直地带性分异主要规律1、相似规律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应用: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

2、基带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见下图)应用: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

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

3、带谱数量规律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4、高度规律(含林线高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③降水: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如下图)。

应用: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5、坡向规律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应用1: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

如下图甲所示。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尺度小
五带的划分
自然带的分布
秦岭的阴坡和阳坡
大: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差异,
中: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的尺度要小。
小: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则属于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组成要素的差异 导致 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地 域分异规律
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它是永久性积雪与 季节性积雪的界限。
(夏季,山上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雪线
夏季冰雪带的下限
冬季冰雪带的下限
雪线-雪线的影响因素
1.气温(热量和纬度)
阳坡 阴坡
坡向-雪线阳坡高于阴坡
冰川带 ① 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融雪快,
雪线
雪线高
草甸带 ② 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融雪慢,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内容索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分析
一、地域差异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 能量运动的结果。
1.地域外部条件
①太阳辐射量
低纬地区与高纬地 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 同,使得水循环、生物 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 青藏高原区 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 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相对高度越大
5km
4km
3km
相对高度越小
2km
1km
0
高山冰川 高山荒漠 高山草甸
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山北水南为阳 山南水北为阴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冰川带 草甸带 森林带

4.3 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全突破含解析

4.3 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全突破含解析

类型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备考知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自然带更替自然带更替方向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走向自然带延伸方向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基础因素以热量为基础变化趋势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典例】(2015·江苏卷)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答案】C【方法指导】1。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热量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落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即(1)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2)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

(3)看主导因素:热量。

【触类旁通】(2017·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地带沿0º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答案】1.B2.C【解析】类型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备考知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础水分变化根本因素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自然带更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典例】(2017·浙江省金华市高三上期末)读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示意图,图中I、II、III、IV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沿海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沿海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随海拔高
度变化而 发生有规 律更替
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低、
量状况 海拔 及其组 较高 合的垂 的山 直变化 地
(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原因:随海拔的变化,水热 状况差异很大。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点规律的判断和应用
(1)山地垂直自然带出现在中低纬度的高山上。垂直地带性从 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
分异规律 水 平 由赤道 地 到两极 图示
延伸 更替
方向 方向
成因 太阳辐射随纬度 变化,导致热量
分布
低纬
度和 高纬 度地 区
东西 南北 由赤道向两极递
域 的地域
分 异 分异
方向 方向 减,即以热量为
基础,水分条件 也有重要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
陆地自然带
极地高
11
副极地低
10 9
12
②大陆西岸:
③大陆内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大陆中部:亚热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带 南北两侧:热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带
1.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冰原带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自然带 B.热带草原带以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最广 C.温带森林带在南半球分布很广
(
C
)
D.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常绿硬叶林带分布
4.下列现象中主要由水分差异引起的地域分 异是( ) A.从山麓到山顶,陆地环境有规律地变化 B.东南沿海湿润,西北内陆干旱 C.喜马拉雅山南坡森林带的分布,海拔高于 北坡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B
(三)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分异 规律
图示
延伸 方向
更替 方向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学案第三章小大智慧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学案第三章小大智慧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含答案

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和干湿度地带分异,判断的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这种分布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1.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二、山地垂直带谱的判读垂直带谱的结构类型主要取决于山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山体本身的特点(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脉排列形式等)。

对于该类示意图的判读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基带山体下部的起始带称为带谱的基带,基带反映了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也可以推断其纬度位置,如下图,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可知此处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较低.2.看自然带谱的多少明确影响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三点:(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

(3)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如珠穆朗玛峰的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因此带谱复杂。

3.看同一自然带的海拔高度(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不同坡向,因水热条件不同,自然带的分布高度比较复杂,具体如下所示:条件不同坡向,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低纬地区的热量盈余区水分为决定因素,迎风坡高于背风坡中高纬的热量非盈余区水分充足,两坡热量差异明显的,阳坡高于阴坡水分短缺区迎风坡高于背风坡通过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可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的海拔,山地阳坡高于阴坡。

若知阴、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

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

4.判断雪线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 ℃以下)。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技巧】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技巧】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技巧】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一、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与表现1.形成原因: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表现: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纬度地带性,形成的原因是各地区热量条件不同,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大小的影响,在低纬和高纬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比较典型。

从赤道向两极的植被依次为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土壤从赤道向两极依次为酸性、中性、偏碱性。

01表现1:植被变化02土壤土壤性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红壤,砖红壤为主;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黄土为主;寒带、亚寒带以黑色土壤为主。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又叫经度地带性,形成原因是由于水分的变化,受到海陆分布差异的影响,在中纬度地区比较典型。

从沿海向内陆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土壤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

01表现1:植被变化年降水量400mm:森林200-400mm:草原200mm:多为荒漠02表现2: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海洋与陆地比热容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大;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小。

越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洋影响越大,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靠近内陆受陆地性质影响越大,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 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地理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更多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地理答案、高考地理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两基础
(1)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③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④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③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④看主导因素:水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课件



阳坡
南半球


阳坡
北半球
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垂直自然带分布 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 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 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图 所示: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2)降水: 负相关 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背风坡
迎风坡
冰川
雪线低 降雪多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示意图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3)地形坡度: 坡度越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高; 坡度越缓,雪线越低
喜马拉雅山脉冈仁波齐锋冰川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3.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 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 性分布。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自然带 现实自然带
成因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降 地形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 亚热带常绿阔
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叶林带
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 热带雨
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 林带
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地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与当地水平自 高山植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
形 青藏高原地区
然地带一致 物区 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24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标内容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体系导学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

2.干湿度地带性分异(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这种分异多沿方向变化。

【特别提醒】在地域分异规律中,都要考虑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

特别注意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

3.垂直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由下而上随延伸逐渐变化更迭。

(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特别提醒】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纬度、海拔和相对高度三个因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

4.地方性分异规律(1)规律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出现。

(2)成因①地方地形、、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②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差别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1.区分依据:的特征。

2.影响因素:和水分条件。

【特别提醒】(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点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回顾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读图忆知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牵一发动全身”——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甲______和水文。

(2)“一发”牵动“全身”答案:(1)生物(2)下降侵蚀干旱增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名师点拨要点)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对点演练(2016·淮南模拟)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 B.⑦ C.⑥ D.⑤解析:1.A 2.D 第1题,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高考考情:1.识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布和说明。

2.理解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和方法。

3.学会判断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技巧。

高考易错点: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分布及说明【方法技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基础:热量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典型地区: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最典型。

典例精析:例题一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

读图完成1~2题。

甲乙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解析图甲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积温分布状况,反映出来的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因此Y轴自下而上体现的是自南向北方向。

图乙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反映出来的是水分条件的差异,而且从年降水量数值上看,应是我国北方东西方向的差异。

从A地积温和⑥地年降水量值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热带地区,选项D符合。

答案 1.A 2.D例题二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的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⑤自然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B.①—⑤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C.①—⑤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D.①和②自然带只在沿海地区存在,向内陆方向最终消失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水分和热量2.关于④自然带类型及其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大陆西侧低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在最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地域分异规律。

1.结合资料,说明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和景观特征。

2.结合图表,说明地域分异的含义和基本规律。

3.结合图文资料,比较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差异,理解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和特点,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必备知识梳理1.水平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定义自然带沿着______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自然带沿着________变化(垂直于海岸线)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影响因素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_(海陆位置)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______方向)________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________变化方向(南北方向)________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________纬度和________纬度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思维拓展]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1)沿海地区纬度增加,温度降低,植被类型由热带雨林到针叶林和苔原。

(2)同一纬度,随湿度减小,植被从森林到草原、荒漠。

2.主要陆地自然带(1)分布(以北半球为例)[特别提醒]自然地带与典型植被的区别植被是自然地带最明显的标志,因此自然地带多以植被名称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被类型+带”的形式,如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是热带雨林带的典型植被,后边加个“带”字,则代表自然地带的名称,二者不可混淆。

(2)主要类型及特点名称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典型类型森林自然带________和半湿润地区生产量________热带雨林带、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____________、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和寒带苔原带等草原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的内陆地区以________植物为主热带草原带、________草原带荒漠自然带________地区多生长旱生植物,种类贫乏,结构________;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________________带和温带荒漠带3.地方性分异规律(1)规律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________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322方法技巧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322方法技巧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内陆
植被: 沿海 土壤: 沿海
森林、草原、荒漠 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
内陆 内陆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赤道 递减 两极
热量带: 赤道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两极
植被: 土壤:
赤道 赤道
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苔原、冰原
酸性、中性、偏碱性
两极 两极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 沿海 递减 降水量: 沿海 递减 内陆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咱中国那可是地域辽阔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这差异可大了去了!就像你从湿润的江南一下子跑到干旱的西北,那感觉,就好像换了个世界似的。

你瞧那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雨水丰富,绿树成荫的,那景色美不胜收啊!各种植物长得那叫一个茂盛,花儿开得那叫一个娇艳。

再看看西部,大片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干旱少雨,那植物可就没那么幸运咯,能存活下来的都是厉害角色。

这就好比一个是水做的温柔姑娘,一个是坚韧的糙汉子。

还有那温度的差别,南方热得能让你汗流浃背,冬天都不怎么冷,北方呢,冬天能冷到你骨头缝里,大雪纷飞那是常有的事儿。

这就像一个是热情似火的夏天,一个是冰天雪地的冬天,你说神奇不神奇?这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啊,就像是大自然这个大画家在作画。

它用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元素,画出了风格迥异的画卷。

这边是水乡泽国,那边是辽阔草原;这边是崇山峻岭,那边是广袤平原。

你说要是没有这种差异,那世界该多无趣啊!就好像大家都穿着一样的衣服,说着一样的话,那还有啥意思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我们才有机会去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不一样的美丽风景。

你想想,要是你一辈子都待在一个地方,那多可惜啊!你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像你只吃过一种菜,你怎么知道其他菜是什么味道呢?所以啊,我们要多出去走走,去看看那些不同的地方,去感受一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带来的奇妙变化。

而且啊,这种差异还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南方的朋友可能会羡慕北方的雪,北方的朋友可能会向往南方的温暖。

这就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身边的美好,同时也对其他地方的美好保持着一份期待。

总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份特别礼物,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惊喜和期待。

我们可不能辜负了这份礼物,要好好地去感受它,享受它!难道不是吗?。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理清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理清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理清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典题示例如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水热条件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自然带②—③—荒漠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能出现在()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极洲2.造成地表植被按①—②—⑤的顺序发生更替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差异B.海陆位置差异C.海拔差异D.坡向差异解析:1.D 2.A第1题,由图可知,自然带②—③—荒漠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水分条件的差异导致的,南极大陆终年被冰川覆盖,大陆上各地水分条件差别不大,不会出现这一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

第2题,由图可知,①—②—⑤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导致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差异。

如图为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4.影响①→②→③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解析:3.B 4.A第3题,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是水分条件变化造成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4题,①→②→③纬度发生变化,热量发生变化,自然带也随着变化。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6.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5.A 6.C第5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可知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A对;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B错;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C错;城市道路两侧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D 错。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典例引领“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

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2.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北回归线上,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图1)分布来看,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洲东岸北回归线沿线(图2)形成热带荒漠带,主要是非洲东部地区海域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故而没有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故选C。

第2题,读图可知,图2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1中的②,故选B。

答案:1.C 2.B二、考点讲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 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 (太阳辐射) 水分 (海陆位置) 重要因素水分 热量 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 (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 (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沿海→内陆→沿海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若试题中不涉及山体、海拔等,一般体现的是陆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东西方向。

③看主导因素:热量。

④看植被变化: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⑤看热量带变化: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 沿海 递减 降水量: 沿海 递减 内陆
内陆
植被: 沿海 土壤: 沿海
森林、草原、荒漠 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
内陆 内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赤道 递减 两极
热量带: 赤道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两极
植被: 土壤:
赤道 赤道
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苔原、冰原
酸性、中性、偏碱性
两极 两极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