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法则
镜子不对门的说法
![镜子不对门的说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af934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8.png)
镜子不对门的说法镜子一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形象,还可以用来照亮黑暗的角落。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镜子的说法,比如“镜子不对门”、“破镜重圆”等等。
这些说法背后是否有着深刻的道理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些说法的来龙去脉。
一、“镜子不对门”“镜子不对门”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说法,它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这个说法的来历据说是出自于古代的风水学,认为如果房间里的两个门正好对着镜子,那么会让房间内的气场变得混乱,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因此,人们就会说“镜子不对门”。
然而,这个说法在现代已经被科学所证明是无稽之谈。
首先,现代的房屋设计已经不再追求风水上的“吉祥”,而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其次,镜子本身并不会对人际关系产生任何影响,它只是一个反射光线的物体,与人的关系并没有任何关联。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摆放镜子在门对门的位置,而不必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
二、“破镜重圆”“破镜重圆”是另一个与镜子有关的说法,它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破裂之后重新恢复。
这个说法的来历据说是出自于中国的古代传说,认为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破裂,只要能够找到原来的那块破碎的镜子,重新拼合起来,就可以让两个人的关系重新恢复。
然而,这个说法在现代也被证明是无稽之谈。
首先,镜子是一种易碎的物品,一旦破碎就很难重新拼合起来,更何况是要让两个人的关系重新恢复。
其次,即使我们真的能够把镜子重新拼合起来,也并不能保证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能重新恢复。
人际关系的破裂往往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引起的,只有双方能够真正地沟通和理解,才有可能重新建立起健康的关系。
三、镜子的其他说法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常见的说法之外,镜子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
比如说,有人认为如果在晚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就会给自己带来厄运;还有人认为如果在镜子前面剪指甲,就会让自己的财运变差。
然而,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只是一些流传下来的迷信。
镜子的法则
![镜子的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240feaf0f90f76c661371ad8.png)
镜子的法则(实现幸福人生的魔法)今年41岁的主妇秋山荣子曾经遇到过一件烦心事,这件事就是小学5年级的儿子优太在学校受人欺负。
虽说是受人欺负,但是好像还没有到挨打的程度。
只是被一块儿玩的朋友们排斥在外,一旦发生什么,总是被别人当成做坏事的那一个。
虽然优太嘴硬:"我哪里被欺负啦!"但是优太郁郁寡欢的身影让荣子揪心。
优太喜欢打棒球,可朋友们不爱和他一起玩儿,所以放学回家之后,他一个人跑到公园,对着墙壁练习接球和传球。
大约两年前,优太还和朋友们一起打过棒球。
有一天,荣子上街买东西,回来的时候恰好从小学旁边路过,看到优太和朋友们在运动场打棒球。
好像优太出了错,队友们毫不留情地、大声地训斥着他。
"你小子运动神经太迟钝了吧!""都是因为你,对方得了3分!""我们输了的话都怪你!"荣子想,优太确实没有什么体育天分,但是他也有长处,他是个心眼很好的孩子。
荣子感觉这些孩子真是可恨,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儿子好的那一面。
看到儿子笑着对说了难听话的队友们道歉,荣子很心酸。
之后不久,就再也没有人叫优太去打棒球了。
听说孩子们还对儿子说:"你拖了球队的后腿,我们不带你玩儿了。
"对于优太而言,没有人找自己去玩棒球,应该是最痛苦的事情了。
他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地对荣子乱发脾气,从中可以看出他很难过,可是优太不肯向妈妈倾诉自己的难过和寂寞。
荣子最受不了的就是儿子不向自己敞开心扉,他还很嘴硬,"我好着呢。
"荣子尝试教他如何和朋友们搞好关系,他却回嘴烦死了,你不要管我啦。
荣子也曾经提议,转校好不好呢?但是儿子的回答是,要是给我转校,我就恨你一辈子!眼看优太遭遇困境,自己却什么忙也帮不上,荣子深感无奈。
有一天,优太从学校放学回来后,刚刚去公园玩了不久,就很郁闷地回家了。
"怎么了?"荣子问。
"没什么。
高中物理-光的反射、折射与透射
![高中物理-光的反射、折射与透射](https://img.taocdn.com/s3/m/20103c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e.png)
高中物理-光的反射、折射与透射光的反射、折射与透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是由光波与不同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现象的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的性质和应用。
一、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遇到分界面,部分或全部被扔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根据实验观察和总结,物理学家提出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法则,即反射定律。
该定律表明入射角、反射角与法线三者位于同一平面上。
2. 光的像根据几何光学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反射定律来推导出成像规律。
当平行光垂直照射到一个平滑的镜面上时,经过反射后会汇聚到一个焦点上。
这个焦点就是物体的像。
3. 镜子的反射镜子是一种用来反射光线的光学器件。
常见的镜子有平面镜和曲面镜。
平面镜的反射规律符合反射定律,所以它的像与物体具有相同大小、直立、与物体相距相等的特点。
曲面镜可以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两类。
凹面镜使光线发散,因此形成了虚像;而凸面镜则使光线收敛,形成了实像。
二、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根据实验观察和总结,物理学家提出了“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折射率之比”的法则,即折射定律。
2. 光速与折射率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于真空中的速度,我们引入了一个量——绝对折射率(n),表示介质中电磁波传播速度与真空中光速之比。
折射定律可表示为sin(i)/sin(r)=n2/n1,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3. 布儒斯特定律在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一个临界角,那么折射光线将无法穿过分界面,完全发生内反射。
这个临界角可以由布儒斯特定律得到,它表明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所对应的折射角为90°。
镜子的反射和成像法则
![镜子的反射和成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f06e19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2.png)
镜子的反射和成像法则镜子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使我们看到自己的形象,还能够反射、折射和成像光线。
本文将探讨镜子的反射和成像法则。
一、平面镜的反射法则平面镜是一种具有平整反射面的镜子,它是由一层光滑、透明的玻璃或金属涂层所构成。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反射定律,光线会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方向上发生反射。
这意味着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二、球面镜的成像法则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两种。
凸面镜是以凸面为反射面的镜子,凹面镜则是以凹面为反射面的镜子。
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折射有不同的影响。
1. 凸面镜的成像法则当平行光线射向凸面镜时,光线经过折射后会汇聚到一点,这点被称为焦点。
焦点与凸面镜的位置有关,离镜子近一侧的焦点被称为实焦点,离镜子远一侧的焦点称为虚焦点。
凸面镜也具有放大或缩小物体的作用,取决于物体与凸面镜的位置关系。
2. 凹面镜的成像法则当平行光线射向凹面镜时,光线经过折射后会发散出去,此时在光线看来,似乎是从反射点发出的光线投射到反射面上后形成的反射光线。
因此,凹面镜的反射光线会交汇于一点,这个点就是凹面镜的焦点。
凹面镜也能够放大或缩小物体,取决于物体与凹面镜的位置关系。
三、镜子成像的特点镜子的成像法则有一些普遍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
1. 按照成像位置分类根据光线经过镜面时形成的图像的位置,我们可以将成像分为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能够在屏幕上形成实质上的光线交汇点,而虚像则只是看起来像存在于镜面后的光线交汇点。
实像是凸镜和凹镜产生的特性,虚像则是平面镜产生的特性。
2. 成像的放大缩小特点根据物体与镜子的相对位置,图像可以放大、缩小或保持与物体相同的尺寸。
凸镜和凹镜可以通过调整物体与镜子的距离来实现放大或缩小。
四、应用与展望镜子的反射和成像法则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镜子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1. 化妆和个人形象照镜子;2. 汽车的后视镜和侧视镜;3. 光学仪器,如显微镜和望远镜;4. 摄影和摄像设备的镜头。
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镜子的法则)
![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镜子的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448bcfbd960590c69ec376a3.png)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从观照中学习
反省和自我批评都是一种学习过程。为了往正确 的方向去学习,我们必须时时反观自己,就像在
照镜子一样,并且敞开心胸接受事实——这一点 非常的重要。
观察自己和接受事实:只有是事实能帮助我们, 其他的无异于欺骗,最后只会带来失望。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找出具体的解决步骤
如果你的现在和过去笼罩在一种负面的情绪中, 这就表示你必须立刻正视危机。 不可以寄望未来,不可以「只会往前看」,你必 须先为自己目前的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步骤。建 议你不妨把步骤明确列出来。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解决步骤一:提问 翔实而明确的向自己提问,这种做法能帮助我们 找到答案,有了答案就能找出解决办法。 请你问自己:「客观来看,我的问题到底是一个 还是好几个?或者,问题只是出在我看待事情的 态度不对?」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切忌把问题 归罪于别人。怪罪别人只会造成混淆,并且妨碍 知觉的客观性。
「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
——汉斯〃鲁道夫〃马兹格(本书作者)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பைடு நூலகம்
从镜中看到的你
你在镜子里看见谁了?望着镜中的自己,你快乐 吗? 要了解自己的特质,就必须回顾以往。这里所说 的回顾,不是指那种「早知道我就该怎样……」 的反悔,而是要回想「我当时做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摒弃「反射心态」。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镜子的法则》
解决步骤二:定出愿景与目标 明确的定出愿景与目标。我的愿景与目标到底是 什么? 如果把我想要的结果具体勾勒出来,应该是怎样 的一幅景象?
如果真的让我做到了,我会感到满足吗?或者, 它反而会为我带来新的或更大的问题?
领导力法则 镜像法则读后感
![领导力法则 镜像法则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5ef935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9.png)
领导力法则镜像法则读后感我读了领导力法则中的镜像法则后,有好多想法呢。
这个镜像法则就像是在照镜子。
书里说,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就像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一样。
如果领导者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别人去做,那别人肯定不服气呀。
我就想起我们班上的小组长。
有一次,老师要求小组里的同学每天都要认真练字。
我们组的小组长呢,他自己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却总是对我们说:“你们要把字写好啊,写不好老师会批评的。
”可是我们心里都在想,你自己的字都那么难看,凭什么说我们呢?这就是没有遵循镜像法则。
而我在书里看到一个好的例子。
有一个球队的教练,他要求队员们每天早起训练,不能偷懒。
这个教练自己呢,每天比队员们起得还早,早早就在训练场上等着大家了。
不管是多冷的天,还是下着小雨,他都没有缺席过。
队员们看到教练都这么认真,这么努力,大家就都很自觉地按照教练的要求去训练了。
后来这个球队的成绩越来越好。
这就是因为教练自己做到了,就像镜子一样,让队员们看到了该怎么做。
我觉得这个法则对我们小学生也很有用呢。
比如说,在打扫教室卫生的时候,如果班长自己都在偷懒,不认真扫地,那其他同学肯定也不想好好干了。
但是如果班长带头,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那同学们也会跟着认真打扫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像在家里,如果爸爸妈妈总是要求我们不看电视,要多看书。
可是他们自己却总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们心里就会觉得不公平。
可是如果爸爸妈妈也经常看书,那我们就会觉得看书是一件很正常、很有趣的事情,也会跟着做的。
所以呀,这个镜像法则让我知道了,不管是当领导,还是在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情上,我们都要自己先做好,才能去要求别人。
就像镜子里的自己,要想让镜子里的画面好看,那自己就得先变得好看起来。
我以后也要按照这个法则去做,不管是在学习小组里,还是在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的时候,我都要先做好自己,这样大家才会听我的话,才会和我一起把事情做好呢。
镜像效应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镜像效应的原理及应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3c8c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d.png)
镜像效应的原理及应用实例1. 镜像效应的基本原理镜像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到一个光滑的表面上时,光线会发生反射,同时可以观察到镜像的出现。
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线在接触到表面时,根据光的法则发生了反射,从而产生了镜像。
镜像效应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如下: - 光线在接触到光滑的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法则进行反射; - 反射光线从表面反射出来后,形成了一个虚像;- 虚像的位置和实际物体的位置有关,当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越远时,虚像离镜面越近; - 虚像的大小与实际物体的大小相等。
2. 镜像效应的应用实例2.1 反射镜反射镜是利用镜像效应设计出来的一种光学器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反射镜的主要作用是将光线反射,从而改变光线的路线和方向。
•平面镜:平面镜是一种常见的反射镜,它通过将光线反射使其保持原来的方向。
例如,我们常用的镜子就是一种平面镜,可以用来观察自己的形象。
•凸面镜:凸面镜是一种外凸的镜子,可以将光线聚焦在一点上。
在汽车后视镜中,使用凸面镜可以扩大了视野,使驾驶员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车后方的情况。
2.2 摄影与照相镜像效应也在摄影和照相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反相机:单反相机使用的是一个反光镜和一个光学取景器。
当打开相机快门时,反光镜会翻起,允许光线通过。
这样就能够实时观察到通过镜头进入的画面,帮助摄影师进行准确取景。
•照相中的镜面倒影:在一些特殊的摄影技法中,摄影师会利用镜面倒影来创造出特定的效果,例如在水面上拍摄时,可以通过水面的镜像来复制镜头的景物,创造出迷人的画面效果。
2.3 物理实验在物理实验中,镜像效应也有许多应用。
•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灭火器利用的是镜像效应来扩大泡沫的体积。
当灭火器发射泡沫时,泡沫内的液体受到光线的反射,形成了一个虚像。
这个虚像使得泡沫的体积看起来比实际更大,提高了灭火效果。
•显微镜:显微镜使用了两个透镜,其中一个镜面会对光线进行反射,然后光线会通过另一个镜子形成放大的虚像。
关于镜子的哲理句子
![关于镜子的哲理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4432dce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e.png)
关于镜子哲理的句子1、生活犹如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也将还以你同样的目光。
2、镜子,只因为比玻璃多了层白银,而导致只能从中看到自己而漠视了他人。
3、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6、镜子越擦越亮,脑子越用越灵。
7、爱是师德的一面镜子,她不仅能美丽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能拉近师生之间的。
8、镜子,是光亮的,世界上最亮的镜子,莫过于群众的眼睛。
9、人对人就是一面镜子,当你看到别人的时候,要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通过他的反应来了解自己。
10、实际就是你自身言行的一面镜子,不要总去挑剔镜子的不好,而是应地反省镜子里的那个人哪里不够好。
11、镜子从不虚伪媚俗,始终奉行客观公正的准则。
界是复杂的,但它却是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和美丑。
们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反应,恰似我们站在镜子面前。
12、青铜镜里不会错,它只是如实地显现出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你如何去认知它们,那是你自己的事。
如果你把这面镜子打破了,那么你可能会失去照见自己的一个机会。
当然,如果你有能力,又充满智慧,这面镜子对你可以不需要存在,你只要时刻留意和觉察当下本体的状态,如实显现,静观其变,就已经足够了。
13、每天照一次镜子,检查灰尘,洗去污垢,是智者;每天照十次镜子,生怕沾上灰尘而不敢出门,是弱者;十天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向前,不懂自省,是愚者。
14、如果把心灵比喻成镜子,每天都会有尘埃落在上面,我们需要常常擦拭,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15、镜子是你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反映你平时生活所隐藏的一面与心灵的阴暗面。
16、爱情好比镜子,一旦打破就难重圆。
17、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镜子的法则
![镜子的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88e2ca49fe4733687f21aa06.png)
镜子的法则-实现幸福人生的魔法当你因失去朋友而感到孤独、寂寞时;当你和父母拌嘴、因夫妻吵架而郁郁不乐时;当你的人生受到各种挫折、不幸而悲叹自己命运不佳、世态炎凉,感叹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时;当生老病死不期而至,你感到人生无常时,你真的以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吗?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同时也是必然的结果,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它们的内在联系。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并付之行动,愿诸位各有所得。
解决人生一切烦恼的智慧――镜子的法则此文登于日本某博客上,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
这是关于一个受欺负的孩子,和烦恼的母亲及心理咨询师之间的真实的故事。
幸子(家庭主妇,41岁)近来非常烦恼。
小学5年级的儿子武志在学校受欺负了。
说是受欺负,好像也没有挨打,就是同学们都不理睬他,凡事都责怪他。
幸子追问时,儿子却矢口否认说:谁也没欺负我。
看着儿子的孤独,幸子感到一阵阵心痛。
儿子喜欢棒球,因为没有朋友找他玩儿,放学回来后,只能一个人去公园对着墙练习投球。
但2年前,儿子曾经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玩棒球。
有一天幸子买东西回来,路过小学校时,看到儿子在和朋友们玩棒球。
由于儿子的一个失误丢了分,遭到朋友们的大声责难。
“你这家伙,怎么这么笨呢!”“都怪你,咱们丢了3分”“如果输了的话,全是你的责任啊”幸子想:儿子确实运动神经方面差点儿,但儿子有他自己的优点啊,他心地非常善良呀。
幸子看到儿子的优点得不到大家承认,感到很懊恼。
并且,看到队友们对儿子说话这么刻薄过分,儿子却在笑嘻嘻的道歉,幸子感到心里酸酸的难过。
那以后,儿子再没有朋友们找他玩棒球了。
听说大家都说他“你拖了全队的后腿,不带你玩了”对儿子来说,没人找他玩棒球,是最难过的事情。
幸子能感觉到,儿子最近跟自己发脾气的事情明显增多。
但是儿子绝对不向幸子讲他自己的难过和孤独。
对幸子来说最难过的是,儿子不和自己说心里话,总是固执的说“我没事儿”。
幸子曾试图教儿子如何与朋友相处,儿子每次却总是说“烦不烦呢,你甭管我”。
《镜子的法则》读后感
![《镜子的法则》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44978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9.png)
《镜子的法则》读后感
《镜子的法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通过镜子这个意象来探讨人们在生活中
的行为和选择。
书中提到了“镜子法则”,即我们在和他人互动时,往往会看到对方
身上的缺点或者优点,然而这其实也在反映了我们自己的内心和想法。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往往通过他人的表现来审视自己,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情感。
阅读完《镜子的法则》,我开始思考自身行为和选择背后的原因,努力了解自己,也
更加珍惜他人的存在。
书中的故事和观点让我对人际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也启发了我
对自我成长和心理认知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是一本值得推荐的
读物。
生活中光反射原理的应用
![生活中光反射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272d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1.png)
生活中光反射原理的应用1. 简介光反射原理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被界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利用光反射原理的应用,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2. 光反射的基本原理光反射是光线与界面发生作用时,一部分光线按角度等于入射角的法则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反射的角度和入射角度相等,通常用法尼斯定律进行计算。
光的反射可以形成真实的影像,也可以用于传输信息。
3. 应用方式3.1. 镜子镜子是光反射原理的一项常见应用。
当光线遇到镜子的表面时,其中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去,形成我们看到的镜像。
镜面的反射率和反射角度有关,表面光洁度更高的镜子能够产生更清晰的镜像。
3.1.1. 化妆镜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用途之一是化妆。
通过镜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部特征,方便化妆和修饰。
3.1.2. 观赏镜子还常用于观赏,例如装饰墙上的大镜子可以使空间显得更加宽敞,同时也可以增添一些艺术感。
3.2.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是利用光反射原理进行设计的仪器,包括望远镜、显微镜和投影仪等。
这些仪器通过适当的光反射设计,有效地将光线聚焦或扩散,使我们可以观察微观或遥远的物体。
3.2.1. 望远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反射将远处的物体聚焦到观察者的眼睛上。
其中,反射望远镜是利用镜面反射,将光线先反射到主镜上,然后再反射到目镜上。
这样可以放大远处物体的影像,使其更加清晰可见。
3.2.2. 显微镜显微镜则是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来观察微观物体。
它通过放大光反射或透射的显微图像,使得微观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显微镜的使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细菌等微小结构。
3.3. 光通信光通信是一种利用光反射和折射来传输信息的技术。
它利用光纤将信息以光的形式传输,光纤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将光信号传送到目的地。
光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噪声低、带宽大等优点,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4. 红外线和激光红外线和激光也是光反射原理的应用之一。
平面镜成像 原理
![平面镜成像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f70c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6.png)
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是一种反射光线的光学工具,常见于镜子、反光镜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中。
平面镜能够使光线按照特定的规律发生反射,从而产生影像,这一现象被称为平面镜成像。
本文将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相关概念。
1. 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平面镜由一个平整的反光表面构成,其表面通常由金属(如铝)镀膜而成。
平面镜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法线:平面镜的表面上每一点上的垂线,垂直于平面镜表面。
法线用于确定光线入射和反射的角度。
•入射光线:指从空气或其他介质中射入平面镜表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指从平面镜表面反射出来的光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镜面法则: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方向相对于法线呈等角关系。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当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镜面法则,光线将发生反射。
根据平面镜反射光线的特点,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原理:•反射光线的特点:平面镜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将沿与入射光线成镜面法线相对称的路径传播。
•虚像的形成:当物体放置在平面镜的前方时,光线从物体上发射,在平面镜上反射,形成一个看似存在于镜中的影像,被称为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以用以下示意图来说明:\\ /\\ /\\ /\\ /\\ /\\//\\/ \\/ \\/ \\/ \\/ \\图中的直线表示入射光线,虚线表示反射光线。
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夹角相等,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夹角相等,并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位于镜面法线的两侧。
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推导出以下几个结论:•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时,反射光线也将垂直于平面镜,并且经过入射点的垂线和反射点的垂线在镜面上重合。
•当入射光线平行于平面镜时,反射光线也将平行于平面镜,并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
•当入射光线斜向平面镜射入时,反射光线仍然保持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相等,且关于法线对称。
读《镜子的法则》有感
![读《镜子的法则》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a17319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5.png)
徒劳的,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你的内心。过去的记忆和创伤,通过意识
在内心深处无处谅解一个人为什么儿子的问题会和荣子自己心中的积
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现实人生。仔细体察自己的内心,倾听他们,
怨有关?当荣子在矢口的神秘指引下,逐步探究内心的脉络,才发觉自
接受他们,渐渐放下和宽恕种种现实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就是镜子
作父亲,把儿子当作自己。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那母亲的影响
呢?让母亲情以何堪?让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何以为照?
我的童年经受中是单亲家庭,我能仿照的对象是母亲,对母亲的看
法影响了我对妻子和儿子的看法,同样符合《镜子的法则》。母亲类似
于癔症的人格和疏于对孩子的照看,让我在生活的磕绊中,常常不敬重
妻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怠于对家庭的关怀照看。虽然妻子常常怪
罪我对母亲的好胜过于她,但其实我的潜意识里还是在埋怨母亲给了我
不健全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不太敬重自己的母亲。或许是在
魏
第2页共2页
己多年来和父亲之间未曾愈合的心灵裂痕,始终深深印象着他的人生。 的法则。
在这一个荣子必需拿出士气面对自己纠结已久的问题,学习与他人生中
《镜子的法则》告知:我们人生中的现实,是反映我们内心的明
最困难的一项功课 — 谅解与宽恕。
镜。“境由心生”,我们糟糕的境况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苦恼。因为担
看这本书时,有点想哭的感觉因为荣子有太多与我相像了。荣子埋
忧心爱的儿子受到同伴的责怪,照耀出荣子对父亲的责怪;因为心爱
怨自己父亲的文化程度低粗俗常抽烟喝酒。而我老是埋怨爸爸抽烟喝酒
的儿子不体谅自己,照耀出荣子不体谅父亲;因为心爱的儿子不敬重
每次看到他抽烟我都会很厌烦并会说他。爸爸,抽烟对身体真的不好我
欲得之,必先予之
![欲得之,必先予之](https://img.taocdn.com/s3/m/ef53f1747fd5360cba1adbfd.png)
欲得之,必先予之
欲得之,必先予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本人简单的理解是,如果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那你先要给予别人东西。
可以先用镜子法则和种子来分解:
镜子法则,你先对镜子笑,镜子才会对你笑,如果你先对镜子怒的话,那镜子同样会对你发怒;
种子法则,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赚不到钱,看到别人事业取得成功,给自己安慰那是别人运气比自己好才会取得成功,但他们没有看到别人取得成功前的付出和努力。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社会的宠儿和财富的主人,那你必须要先付出汗水,付出努力。
世界上每年的慈善前三排名里,都是比尔盖茨,戈登夫妇,巴菲特,他们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因为他们捐赠出去的财富也最多。
平时的工作当中,你让你的客户赚钱了,你让你的老板赚钱了,会有理由让你不赚钱吗?所以,你给予别人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微笑,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帮助,同样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报答你,会尊敬你!人世间,每个人都肯献出自己的一份爱,那世界会充满更多的快乐,更多的笑声。
人,不能只去计较得失,而要先去付出,先去给予!。
情绪共振和镜子法则
![情绪共振和镜子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f124cbd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8.png)
情绪共振和镜子法则镜子法则: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今天分享能量的镜子法则。
感觉即能量,情绪约等于能量,能量的法则就是同步共振,镜像原理。
一切都是照镜子。
让我来告诉你怎样反省觉察自己的能量。
在人际关系中,当下你的心情,你的感觉,就是能量。
你和人相处,你的言语,你的评判,你的印象,是否顺眼,你的喜欢和憎恶,决定了你的感觉,影响了你的互动,最后影响关系结果和成败。
然而外在并没有别人,别人只是镜子,我要说的是感觉是相互的,镜像的,共同的,共通的,你当下是什么感觉,对方的内心感觉也是一毛一样,完全精准,无二无别,你恶心他也恶心,你讨厌他也讨厌,你有芥蒂有疙瘩,即使嘴上不说,双方感觉也是一样的。
所以靠觉察自己的感觉怎样。
便知对方感觉如何。
不要再无明里泛舟了。
那么要什么给出去,关系的疗愈,感觉即疗愈,如果有气那就先宽恕,消解怒气,和解,释放,来到和平,再来到亲和,友好,欢愉,幽默,有趣,爱。
不仅是人,对物也如此,金钱也是如此,做业务不要恐惧不要匮乏,要有信心尊贵感和高值得感,其他剧情也如此。
能量就是镜子,一切都是自己情绪的如实写照,和宇宙的关系,也就是和自己的关系。
所以我们没有批判心,也没有分别心,发出去的感受,就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觉也是发出去的感觉,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你明白了吗?情绪共振:共振就是一个人的个人魅力与光环,或者他的负面魅力与负面气场。
“与他人共振”就是与他人分享或对他人表达这种感觉。
诠释:当与他人共振时,我们总会感觉到正面积极的情绪。
共振可以影响两个人互动的气氛,并改变他人的框架和感觉。
积极的共振是有传染性的,而消极的共振是使对方反感的。
xx描述了与他人共振的更多细节。
他研究了个人魅力的开关。
虽然许多人天生缺乏这种魅力气场,不过这种技巧还是可以通过时间去练习的。
也有负面的共振,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这些人往往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没有太大热情,他们通常无法与自己的内心共振,直到他们在生命中找到一个值得他们奋斗的目标。
镜子的成像原理解析
![镜子的成像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74f0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1.png)
镜子的成像原理解析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从早上到晚上,我们都会在镜子中照镜子,整理衣着,打扮自己。
然而,你是否曾思考过镜子是如何反射光线,形成我们看到的倒立影像的呢?本文将解析镜子的成像原理。
镜子的分类根据反射方式的不同,镜子可以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
平面镜是由平整的镜面构成,曲面镜则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
平面镜和曲面镜的成像原理是略有不同的。
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平面镜的镜面是一个平面,它的成像原理可以用几何光学的法则解释。
当平行光线垂直射入平面镜时,根据反射定律,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和方向反射出去,形成一束平行的光线。
而当其他角度的光线射入平面镜时,同样会按照反射定律,以相同的角度和方向反射出去。
因此,平面镜不改变光线的方向和形状,只是改变了光线的传播路径。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也就是说,从物体到平面镜的入射光线与从镜面到成像点的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相等的。
根据此规律,我们可以得知物体与镜子的距离与成像点与镜子的距离相等,而成像点与镜子的距离与成像点与物体的距离相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站在镜子前能够看到自己的原因。
曲面镜的成像原理凸面镜和凹面镜都属于曲面镜,它们的成像原理相对复杂一些。
凸面镜的成像原理基于反射定律和球面凸透镜的性质。
当平行光线射入凸面镜时,由于凸面的特性,光线会被聚集到一点上。
这个点被称为焦点,距离凸面镜的距离称为焦距。
凸面镜的成像规律是:平行光线射入后汇聚于焦点。
根据物体的位置,可以产生不同的成像结果,包括实像和虚像。
凹面镜的成像原理与凸面镜相似,但是成像结果则相反。
当平行光线射入凹面镜时,由于凹面的特性,光线会被分散开来。
这意味着凹面镜无法形成实像,只能形成虚像。
此外,虚像的大小和距离也会受到凹面镜的影响。
总结通过解析镜子的成像原理,我们了解到平面镜和曲面镜的成像方式有所不同。
平面镜的成像原理相对简单,只是改变了光线的传播路径;而曲面镜则利用凸透镜的特性来形成实像或虚像。
镜子反光的原理
![镜子反光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be91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a.png)
镜子反光的原理
镜子反光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反射。
当光线照射到镜子上时,光线会碰撞到镜子的表面并发生反射现象。
镜子的表面通常由玻璃或金属镀膜构成,这些物质能够使光线在碰撞后发生相对于入射角度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射。
这种反射现象符合光的“法则”,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也就是说,光线从一个角度入射到镜子上时,会以与入射角度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角度反射出来。
这样的反射过程导致光线的方向改变,从而我们就能够看到镜子中的反射图像。
在镜子的表面上,光线的反射经历两个不同的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光线从空气或其他介质中入射到镜子上时,在镜面内部发生了一次反射。
第二个过程是反射后的光线从镜子上的金属镀膜或玻璃表面再次反射出来。
这两次反射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最终形成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反射图像。
镜子反射图像的特点是左右颠倒。
这是因为光线在碰撞到镜子表面后会沿着反射角度反射出来,导致图像上的左右关系发生颠倒。
总之,镜子反射的原理是基于光线在碰撞到镜子表面时发生的反射现象。
这种反射使得光线的方向改变,并导致我们在镜子中看到左右颠倒的图像。
oc镜子反射变形
![oc镜子反射变形](https://img.taocdn.com/s3/m/5410a62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3.png)
oc镜子反射变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镜子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物体。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打扮,更可以让我们观察自己的形象。
然而,有时我们会发现镜子中的图像并不完全准确,它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形。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探究一下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
镜子作为一种反射体,光线照射到它的表面上时,会产生反射现象。
这种反射现象是根据光的法则,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就是我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形象的原理。
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镜子中的图像并不准确呢?镜子反射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镜子本身的质量问题。
如果镜子的表面不光滑或者有瑕疵,那么光在反射过程中就会发生偏折,从而导致图像的变形。
其次是观察者和镜子的角度问题。
当我们观察镜子中的图像时,我们必须保持视线与镜子垂直,这样才能看到准确的图像。
如果我们的视线角度不正确,图像就会发生扭曲或者变形。
那么如何解决镜子反射变形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可以选择高质量的镜子,确保它的表面光滑无瑕疵,这样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射过程中的偏折。
其次,我们在观察镜子中的图像时,要保持视线与镜子垂直,这样可以避免图像的扭曲或者变形。
另外,定期清洁镜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灰尘和污垢的堆积也会影响光线的反射效果。
除了解决镜子反射变形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镜子的变形特性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
比如,你可以将一个小物体放在镜子前面,然后通过调整角度,观察物体在镜子中的变形。
这样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总之,镜子的反射变形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选择高质量的镜子,保持正确的观察角度,定期清洁镜子,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镜子反射变形的问题。
同时,利用镜子的变形特性进行一些实验,也可以增加我们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让我们一起探索光的奥秘,感受科学的魅力吧!。
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
![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93812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f.png)
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当我们走在街上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或者看到一片积雪下的光线在冰面上折射,都可以感受到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奇妙之处。
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光学现象,还可以为一些实际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反射原理光线射入一个光滑的表面后,会以同样的角度反射出去。
这就是光的反射原理,也称为法则。
这个法则经常被用于制造镜子和其他反光物体。
在制作镜子时,玻璃表面被涂上一层薄薄的金属,如银或铝。
光线通过这层金属,反射回到观测者的眼中,形成一个逆转和放大的图像。
这种技术被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反光镜,包括望远镜和显微镜。
在生活中,这个原理也经常被用到,如反光衣、反光路标等,都是依靠反射原理把光线反向出现在人们眼中的,这给行人、司机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安全性。
折射原理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这是因为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转。
这是由于折射率的不同造成的,由于水的密度较空气大,所以水的折射率也比空气大,它可以弯曲光线并使之改变方向。
当光线从水中射出时,又会再度发生偏转,这次是由于空气的折射率小引起的。
折射原理是由斯涅尔定律描述的,该定律规定了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会产生的折射效应。
这个定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解释许多有关光线和透明物体如何扭曲和变形的问题。
例如,由球面透镜聚焦光线、光纤通讯、棱镜分离出不同波长的光等,都是基于折射原理的应用。
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是光学重要的两个基本规律。
它不仅可以解释各种奇妙的光学现象,同时也是现代科技中许多精密仪器和应用的基础,如显微镜、光学从宽技术、激光、红外线仪器等。
正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理论的深入研究,才让我们能够掌握科学中更深刻的原理,也让我们对真实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子的法则——实现幸福人生的魔法[日]野口嘉则著编辑推荐现实人生,是映照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存在于内心世界里的因,造成了现实世界里的果。
张德芬、李静、潘石屹、唐俊、黑幼龙、马英九温情推荐畅销日本100万册以上的心灵读本让无数人感动落泪的心灵佳作让你的人生从此改变的一本书一定要和亲人、爱人、友人、恩人、敌人共享的一本书内容简介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荣子正在为儿子的问题而忧心不已。
她上五年级的儿子优太在学校受人欺辱,却不肯向她承认,更对她的关心非常不耐烦。
荣子决定向精通心理学的友人矢口求助,而矢口竟一语道破荣子之所以面临这样的难题,是因为她一直在内心深处无法原谅一个人……为什么儿子的问题,会和荣子自己心中的积怨有关?当荣子在矢口的神秘指引下,逐步探究内心的脉络,才发现自己多年来和父亲之间未曾愈合的心灵裂痕,始终深深影响着她的人生。
这一次,荣子必须拿出勇气,面对自己纠结已久的问题,学习她人生中最困难的一项功课——原谅。
名家推荐当我们照镜子时,如果发现头发乱了会怎么办?当然是伸手去抚弄自己的头发,而不是去整理镜子里你的头发。
同样的,要解决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一味在外界找原因是徒劳的,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你的内心。
过去的记忆和创伤,通过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实人生。
认真体察自己的内心,聆听它,接受它,慢慢学会放下和宽恕,种种现实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就是“镜子的法则”。
——李静著名节目主持人、制作人 人生就像一面镜子。
现实的境遇,源于我们的内心。
那些痛苦的往事,那些过往的回忆,构成了我们现实种种不快的根源。
现实这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的灵魂。
这是一本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的神奇之书。
只要你拥有足够的勇气,窥探自己的灵魂,跟着它的指引,你便能获得实现幸福人生的魔法。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当今社会,我们也许会被社会的现实,或者外界的情绪所困惑,这本书指出了我们一直忽略的东西:我们的内心。
现实的境遇映照出了我们的内心。
只有从自身出发,从内心出发,做出改变,这样周围的一切才会发生改变,我们的人生也会随之开启一扇通往幸福之门。
——唐骏新华都实业集团总裁兼CEO 在镜子的法则中,我看到了感人的宽恕之旅。
荣子苦恼于和爱子之间的代沟,却未想到要让儿子对她敞开心房,她必须先宽恕自己的父亲。
这看似无关的两件事,聪明的作者却看到了其中“必然的因果”。
只有宽恕别人,才能宽恕自己,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宽恕。
就像镜中之影,我们在镜中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投影。
宽是包容,恕是体谅;因为包容、体谅,我们才能放下心灵的重担,得到真正的自由。
——马英九前台北市长作者介绍野口嘉则,1963年生于日本广岛。
心理咨询师,1999年创立心理咨询顾问公司,2003年又创办了Coaching Management 有限公司,成功为众多客户达成自我实现之目标。
著有《日益增强幸福与成功能力之EQ手册》。
序张德芬这本可爱的小书很令人喜欢,而且它讲的哲理非常深远。
从事灵性成长一段时间以后,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与父母的关系对我们的人生影响非常大。
《镜子的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和我的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的一句名言相呼应:“外面没有别人!”我们眼见的外在世界,是我们内在世界的一个投射和反映,所以,想要改变外在,就得要改变自己的内心。
本书中,女主角荣子与她儿子之间的关系,竟然可以追溯到她与父亲之间的恩怨情结。
当她能够原谅父亲的时候,竟然也改善了与孩子的关系。
我自己就曾经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例子。
外在有一个情境我不喜欢,我一直试图去改变它,结果就像在投影机的屏幕上一直擦拭一样,我讨厌的那个黑点始终无法去除。
屏幕上的影像是由投影机投射出来的,所以,只有到投影机(我们的内心)那里去,才能够改变你不喜欢的影像。
当我改变了自己的内在之后,外在的情景果然也有所转变,另外一种情形是:外在的情景还是在,但是由于我的内心改变了,我再也不觉得它讨厌了,可以和平与它共处。
无论是以上两种情形的哪一种,你都是赢家。
很巧的是,我的第三本著作《活出全新的自己》中,男主角也经历的同样的事情。
他对父亲有报复心理,所以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当清楚地看到自己潜意识里的这种破坏性的动力时,他就能够从中解脱出来,因而可以自在地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镜子的法则》这本书,就可以帮助你从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你的问题。
最后的“宽恕的八个步骤”,更是实用有效。
在大家奉行不抱怨的原则的同时,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地去实行宽恕,那么,这个世界肯定会更加地美好。
这点我深信不疑。
[故事]镜子的法则今年41岁的主妇秋山荣子曾经遇到过一件烦心事,这件事就是小学5年级的儿子优太在学校受人欺负。
虽说是受人欺负,但是好像还没有到挨打的程度。
只是被一块儿玩的朋友们排斥在外,一旦发生什么,总是被别人当成做坏事的那一个。
虽然优太嘴硬:“我哪里被欺负啦!”但是优太郁郁寡欢的身影让荣子揪心。
优太喜欢打棒球,可朋友们不爱和他一起玩儿,所以放学回家之后,他一个人跑到公园,对着墙壁练习接球和传球。
大约两年前,优太还和朋友们一起打过棒球。
有一天,荣子上街买东西,回来的时候恰好从小学旁边路过,看到优太和朋友们在运动场打棒球。
好像优太出了错,队友们毫不留情地、大声地训斥着他。
“你小子运动神经太迟钝了吧!”“都是因为你,对方得了3分!”“我们输了的话都怪你!”荣子想,优太确实没有什么体育天分,但是他也有长处,他是个心眼很好的孩子。
荣子感觉这些孩子真是可恨,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儿子好的那一面。
看到儿子笑着对说了难听话的队友们道歉,荣子很心酸。
之后不久,就再也没有人叫优太去打棒球了。
听说孩子们还对儿子说:“你拖了球队的后腿,我们不带你玩儿了。
”对于优太而言,没有人找自己去玩棒球,应该是最痛苦的事情了。
他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地对荣子乱发脾气,从中可以看出他很难过,可是优太不肯向妈妈倾诉自己的难过和寂寞。
荣子最受不了的就是儿子不向自己敞开心扉,他还很嘴硬,“我好着呢。
”荣子尝试教他如何和朋友们搞好关系,他却回嘴烦死了,你不要管我啦。
荣子也曾经提议,转校好不好呢?但是儿子的回答是,要是给我转校,我就恨你一辈子!眼看优太遭遇困境,自己却什么忙也帮不上,荣子深感无奈。
有一天,优太从学校放学回来后,刚刚去公园玩了不久,就很郁闷地回家了。
“怎么了?”荣子问。
“没什么。
”儿子还是不肯告诉她。
后来通过一个电话,荣子得知了真相。
那天晚上,有一位住在她家附近的,和她关系很好的太太打来了电话。
“荣子,优太有没有对你说什么?”“哦?没有啊。
”“今天我带着小儿子去公园荡秋千,看到优太和平时一样对着墙壁练习投球。
然后来了七八个孩子,好像是优太的同班同学,他们对优太说:‘我们要玩躲避球游戏了,你不要在这里妨碍我们。
’。
后来有一个孩子还拿球去砸优太,优太就马上跑回家了。
那种情况下我没胡帮上忙,实在抱歉啊。
”荣子大吃一惊,到了这种地步他还憋在心里不说……荣子心里很不舒服,儿子什么都不告诉自己,这真是做妈妈的悲哀。
那一天,她连向优太问问情况的力气都没有了。
第二天,荣子下定决心给一个人打电话,这个人就是丈夫的学长矢口先生。
荣子没有和矢口先生谈过话,但是一星期之前,她从丈夫那里得到了矢口先生的名片。
矢口先生是丈夫高中时在剑道社结识的学长,他们也有20年没见了,最近在街上不期而遇。
久别重逢的两个人兴高采烈,还一起到咖啡屋聊了两个多小时。
听说这位矢口先生现在在做管理顾问,从丈夫的讲述中得知,矢口先生对心理学很有研究,擅长帮助企业和个人解决问题。
因此丈夫对他说过一些优太的情况,矢口先生说:“我想也许我能够帮上忙。
”然后就把名片给了丈夫。
丈夫回来之后把名片交给了荣子,告诉她:“你直接打电话给他吧,我把情况跟他说了。
”“我干吗要和我不认识的人说这个,你直接和他说不是更好吗?”“我这是关心你啊,你为了优太的事情不是心烦了很久吗?所以你还是把心事告诉矢口先生,和他商量商量吧。
”“那你是说我有问题了?我当然烦了!因为我是他妈妈。
你一天到晚只要开着卡车到处跑就行了,你当然轻松了。
实际上养育优太的是我,你会和我一起烦恼吗?我才不告诉矢口先生这些呢,反正那家伙也不会明白养儿育女的困难。
”说完,荣子把名片扔到桌子上。
但是,发生了昨天那件事之后,荣子已经完全心灰意冷了,现在有一种根要抓住救命稻草的心态。
她终于被沉重的心思压到无力,压到想要呼救,“啊!我讨厌有这么重的心事,无论是谁能不能帮帮我啊!”这时她想起了矢口先生,幸运的是她马上就找到了名片。
在优太去上学一个小时之后,她终于决定给矢口先生打电话。
拿起话筒的那一刻,荣子绝对没有接下来会发生那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
总机小姐把电话转给了矢口先生。
荣子告诉了对方自己的名字,电话中矢口先生的声音很爽朗,让人不由自主地怀疑:“和他说烦心事合适吗?”正当荣子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矢口先生那边发话了。
“您就是秋山君的太太吧?”“是的,我是。
”“很高兴认识您。
”“请问,是不是我丈夫告诉您了?”“是的。
您丈夫简单地告诉了我一些情况,您是为了优太的事烦心吧?”“可以和您谈谈这件事吗?”“现在我刚好可以空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您就在电话里讲给我听好吗?”荣子简单地讲述了自己的儿子受人欺负?被小伙伴们排斥的事情,还有昨天发生的那件事……听完了大致情况之后,矢口先生开了口:“我理解您的苦衷。
对于父母而言,再没有比遇到这种事情更让人揪心的了。
”听他这么一说,荣子的眼泪马上流了出来。
意识到对方在哭,矢口先生沉默着,等她平静下来。
然后他说:“秋山太太,如果您真想解决这件事的话,那么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听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句话,荣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件事已经让她焦虑了好几年。
矢口先生的话是真的。
“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我可以做任何事。
该怎么做呢?”“好,让我们来找找方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您一定对身边的某个人有意见。
”“唔?为什么这么说?”“可能我的话跳得太远了。
本应该好好地给您解释一下这方面的理论依据,但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讲明白,今天时间不多,所以我先说结论,将来我会给您介绍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
这个结论就是:您由于心爱的儿子被别人责备而感到烦恼,这是因为您没有感谢某位应该感谢的人,相反却一直在责怪那个人。
”“孩子被欺负为什么和我的私事有关系?听起来怎么有点宗教的意思在里面。
”“这么想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的学校教育仅以实体物质为对象,我们学到的是物质科学。
而我所说的属于心理学范畴,这是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的一种法则。
自古以来人们会用宗教诠释某种心理学概念,所以我认为您可以先用宗教概念来理解。
在此声明,我自己没有加入任何教派。
”“可以给我讲讲这个心理学的法则吗?”“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是一种结果。
有果必有因。
也就是说,您可以把现实人生想象成反映您内心思维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