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三、xx学习动机的特点
四、如何激发学习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所谓的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
在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学习动机,经常涉及的是学校教学中的成就动机。
它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其活动的积极性极为重要。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
它们的关系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例如:
优秀的学生具有一定强烈的学习动机,有追求的目标和搞好学习的愿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坚定的学习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这些动力作用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并取得优良的成绩。
后进的学生则不同,在学习中经常缺乏动力,学习成绩不好,失败的学习结果是原有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甚至减弱或消退,致使学习的效果更坏。
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恶性循环,是这类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
但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强烈,但学习成绩却不好;有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强烈,学习成绩却不错。
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能否定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只能更近一步说明学习动机不能替代学习。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是通过许多中介因素实现的,诸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和身体素质等,它们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不能只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强弱,而要全面地分析学生的情况,通过多种方法激发调动学习的学习动机,是他们产生积极尝试,探索创新的愿望和对学习的向往,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构建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xx学习动机的特点
1、学习动机的不自觉性和不稳定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很难自觉地为自己确立一个学习目标,并始终朝着这个目标而维持自己的学习活动。
在小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目的和目标可能是被动确立而且自己经常变换学习目的和目标。
这是由小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不稳定性所决定的。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不稳定的需要而经常变换,可能今天想得到小奖品而学习,明天是害怕受到批评而学习,因此,小学生学习动机具有不自觉性和不稳定性。
2、外因性动机占主导地位
根据动机产生过程中需要和诱因哪个起重要作用,可将动机分为外因性动机和内因性动机。
外因性动机是指主要由外在条件(即诱因)诱发而来的动机。
如有的学生纯粹是为得到表扬或奖励而努力学习,表扬和奖励作为外在条件即诱因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并非对学习活动过程本身有兴趣,这类动机就属于外因性动机。
父母的奖惩,亲朋和老师的表扬,同伴的钦羡和各种竞赛荣誉如优秀学生等都是激发外因性动机的条件。
作为成人,外因性动机对人的行为作用较小,内因性动机占主导地位。
但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低,往往是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的基础上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所以希望得到的表扬和受到同龄伙伴(如同学)的赏识是小学生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
3、近景性动机是xx学习的主要动力。
如果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近景性动机与活动本身相联系,影响范围小,持续作用时间短。
如学生为应付老师检查而认真做好
作业,有的为了应付考试而复习功课,有的因父母许诺而学习。
这是一种局部的、狭隘的动机,而且容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随情境改变而改变。
近景性动机主要是依赖于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或者外界强制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来使学生投入精力从事某种活动,不需要学生十分强的自控能力。
远景性动机与活动的社会意义相联系,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成为科学家等,这种动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不随情境变化而变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主要靠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或者来自与外界的压力来维持某种行为。
所以,近景性动机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动机。
如何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1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动机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
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
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好动是儿童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
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游戏以及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各种感官都动起来。
2应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给教师的建议》)。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
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
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动力。
比如:
“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教学中,当学生对形如:
am+an,a(m+n)+b(m+n)的多项
式会分解以后,再提出新问题,形如:
a(m-n)+b(n-m)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
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
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
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了解学生,分清基本层次
教师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既要掌握全体学生的一般特点,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这样才能选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激发和促进不同学生学习动机。
1、以“情”激趣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名智者,在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的特点。
针对全体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有一个清晰的整体层次。
针对个体,教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努力程度有一个清晰的线条。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小学生往往出于对某一位老师的喜爱,而喜欢他所教的课程,所以,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
可是教师往往信任与尊重那些聪明、听话、成绩好或和自己性格接近的学生,但是对于那些智力发育迟缓、有严重缺点和缺陷、与自己意见不一致、不尊重自己的学生,如果也能信任与尊重,就不容易做到了。
事实证明,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受到挫伤,在课堂上,当学生敢问而又问得不当,敢说而又说得不当时,如果不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正确对待,相反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指责、歧视,那就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刺伤,就有可能由积极变为消极,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个学生,既是常常受到批评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也有对成功的期盼和肯定的渴望。
如果教师能够向这些学生张开爱的翅膀,那么这份爱心对于他们来说尤为珍贵。
如果能够为学生创造展示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珍惜、爱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会表现出异常积极地态度,对学习知识产生深厚而真挚的感情。
他们会把感激之情化作学习的动机,因而,在他们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有奇迹发生。
比如:
面对我提出的问题,当学生想回答却又不敢回答时,我会给他以信任的眼神,当我的学生对我的问题回答的很正确时,我会亲切的说一句:
你回答的很好,你表现得很出色!教师这种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及和谐状态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2、以“趣”激趣激发学习动机
趣是指有趣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熟悉的情景中,他们往往能够自觉地、顺利的开展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感受到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根据小学生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可以在小学低段多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从家庭、幼儿园到学校,学习成了他们主要的活动,为了使他们尽快地将游戏、玩耍兴趣转变为学习兴趣,就需要运用直观形象,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集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我便将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制成多媒体教具,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学习:
苍耳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去传播种子的;蒲公英的种子怎样利用风来进行传播。
直观形象的运用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而且能使许多教学上的难题迎刃而解。
而到了高年级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情境中沉思,在情境中领悟真谛。
如:
教学《赵州桥》一课,课始教师出示一幅“赵州桥”图,学生边看图教师边富有感情地描述:
“在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坚固的石拱桥。
1300多年来,它经受风吹雨打、洪水冲
击、地震摇撼、车辆重压等种种考验,仍毅力不倒。
”通过教师的描述,激起了学生的疑问,学生睁着好奇的眼睛,纷纷举手提问:
“为什么赵州桥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还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呢?”教师在学生亢奋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书中去寻找答案。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刻体会到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独创性和设计者李春的聪明才智。
三、个别激励、体现分层互促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
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
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所有的学生。
不能用同一个水准衡量所有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个别激励才能充分的激发其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按学生层次,分别对待,分别要求。
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具有针对性。
如对观察力薄弱,感性经验储备少的学生,要注意引导他们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对学习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作业认真细致;对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的学生,多鼓励他们提高作业速度,勤于思考问题;对思维能力较强,但学习不够勤奋的学生,多给予难度较大的作业,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达无条理,不准确的学生,要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容易分散的学生,要多关注检查督促,随时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学习;对视觉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的缺陷,让他们坐到合适的位置;对信心不足,缺乏毅力的学生,多鼓励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并坚持分别激励的评价原则,淡化分数,注重过程。
合理处理好学生的分数或等级结果。
变“单维
评价”和“一元评价”为“多维评价”和“多元评价”。
甚至还可采取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协商评价法,给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了解,共同激励的平台。
3.精心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
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
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
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形?”这些实际问题。
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4.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前xx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
“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
”学生知识越丰富,技术越熟练,形成广阔思路的可能性就越大。
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如结合课堂教学,制作和改进教具;结合学校的要求,在每个节日前出的板报都要有数学的知识海洋,还有,在班上的学习园地,要定期更换数学知识;开展“口算题”、“看谁补充
的问题多”、“数学综合知识”等比赛。
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增加,课堂表现会更加积极、主动思维更活跃。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变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与时俱进,务实探索、勇于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祖国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