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寯纪念馆设计[1]快题作业
快题任务书02

《名人故居纪念馆》设计在东北某小城市一片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由平房和院落组成的住宅区中,一条幽深的小巷除了巷门有些特色之外,它与住宅区中的一条条胡同并无什么区别。
小巷内座落着一个由两幢平房组成的院落。
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院中,曾经居住着一位闻名遐迩的作家。
是他用文学的魅力为人们播下了无穷的愉悦和丰富的知识,是他使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城变得无人不晓。
人们热爱他,怀念他,并将对他的那份情怀,寄托于他曾生活和工作过的居所和专为他而修建的纪念馆之中,寄希望在将为这组建筑进行保护性设计的建筑师身上。
一、设计要求⑴注意保留原有的两幢故居建筑及其围合而成的院落、保留那座给人以深刻记忆的巷门、胡同、以及曾经伴随过老作家的两棵老榆树和一眼水井。
⑵原有的故居建筑及其院落主要用于按历史原貌布置作家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家具的陈设,在新建的展厅中主要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作家的生平及其成就。
⑶该纪念馆应能够封闭管理、购票参观。
⑷新建部分建筑层数不超过两层,并与环境取得协调。
⑸注意按参观流线组织好展示空间序列。
⑹新建部分的面积分配总建筑面积:900——1000平方米。
其中:⒈展厅 450平方米(可根据需要进行空间组织与分隔)⒉办公、解说员休息、售票、纪念品出售、库房、厕所等 200平方米(具体房间数量及大小根据功能需要自行确定)⒊影视(报告)厅 90平方米⒋茶室 60平方米⒌停车场:要能够满足停一辆大客车和五辆小汽车的场地,以及一处自行车停车场。
⑺图纸要求:图幅为420X594的不透明图纸,张数不限⒈总平面图 1:300(与一层平面画在一起)⒉各层平面图 1:300(并表达参观流线)⒊两个主要立面图 1:300⒋主要剖面图(1——2个) 1:300⒌有关分析图(内容及表达方式自定)⒍透视图(角度自定)⒎设计说明(主要设计意图及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快题设计100例

建筑快题设计100例1. 童话世界:利用童话故事中的元素设计一个独特的建筑,融入童话色彩和奇幻元素。
2. 未来都市:设计一个未来都市的建筑,充满科技感和创新。
3. 生态友好:打造一座生态友好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
4. 时光隧道:设计一个建筑,通过其结构和外观反映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5. 音乐之家:创造一个建筑,以音乐为主题,融入音符和音乐元素。
6. 太空站模型:设计一个仿太空站的建筑,突显科技与未知的结合。
7. 艺术之塔:打造一座以艺术为灵感的建筑,使其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
8. 自然融合: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创造一个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的空间。
9. 光影探索:设计一个建筑,利用光影效果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
10. 城市农场:在城市中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建筑,支持城市农耕和可持续农业。
11. 科学实验室:设计一个先进的科学实验室,强调实用性和科技感。
12. 历史重现:重现某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体现当时的文化和建筑技艺。
13. 彩虹桥梁:设计一座独特的桥梁,以彩虹为灵感,创造视觉上的惊艳效果。
14. 风之舞蹈:利用风的元素设计一个建筑,使其外观和结构仿佛在风中舞动。
15. 沉浸式图书馆:设计一个沉浸式的图书馆,创造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16. 草原之家:在自然环境中设计一座草原风格的建筑,与周围景色相协调。
17. 未来教育中心:打造一个未来教育的中心,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和空间设计。
18. 游乐园建筑:设计一个与游乐园相融合的建筑,创造愉悦和欢乐的氛围。
19. 星际酒店:创造一个星际旅馆的概念,突显奢华和未来感。
20. 悬浮之墙:设计一堵悬浮的墙,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21. 水下之城:设计一个水下城市,突显水下生活的独特魅力和科技挑战。
22. 绿色天空花园:在建筑屋顶设计一个巨大的绿色花园,强调绿色植被和生态环保。
23. 现代艺术画廊:打造一个以现代艺术为主题的建筑,提供艺术品展示和文化交流的空间。
建筑快题展览馆设计(终极版)

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占用面积少
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参观路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展览形式丰富。
圆 形:摊位布置富有变化,走道布置适当时方便参观;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展览形式设计较难 ,灵活性差。
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走道方向应方便而且不影响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展览形式设计应利于边角落。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工作人员的流线 行政管理人员,研研究人员,服务人员的流线设计,不宜与陈列展出空间并列,需要单独处理,合理的进行内部区域的划分,既要出入便利,又要方便对外联络,内部协调和事务管理,还要考虑更有利于服务。
参观路线组织
01
平面: 环形相互串联,方向单一,线路简单明确,入口可分 可合;唯不够灵活,不能分段使用。
如设在一侧时,出入口应设在两个角部,以免产生人流聚集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顺流线路: 陈列室出入口分别在陈列室两翼,人流具有明确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展出设施多采用版面陈列与橱柜陈列.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自由线路: 如陈列室进深较大,或大厅中采用立体陈列或单元陈列方式,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人流流向会产生“渗流”现象.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
04
几种展厅形状的比较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4
莱特---古根汉姆美术馆
莱特---古根汉姆美术馆
1
整个美术馆的主体建筑是四层的办公楼和六层的陈列大厅.其中以圆形陈列大厅最为重要.这个直径为30.5米的圆形大厅,上面各层实际上是连续相通的长431米的螺旋形坡道展览廊.螺旋坡道环绕大厅成上,底层坡道宽5米,直径约28米,以上逐渐向外加大直径,到顶层直径达39米,坡道貌岸然宽约10米,从而形成一个下小上大的圆筒形空
某高校校友纪念中心建筑快题设计

某高校校友纪念中心建筑快题设计此题为校友陈列馆设计,属于展览建筑类型,此类型题目在快题设计中很常见,且有一定的考察深度和广度。
展览建筑主要分为几大类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城市规划展览馆。
均属于展陈性质建筑,有明显的建筑形象和自身特点,外部形体和内部空间都与其他类型建筑有很大的差异。
这需要我们前期积累大量的有关案例和设计手法,以应对各类题目设计位于校园中,涉及功能不多,考点较固定,且易于分析。
主要包括功能分区,景观呼应,展览流线设计,周边环境融合几大点。
具体的分析在下文逐步展开1.周边环境协调场地所处位置题目未给出,但结合江浙地区的建筑整体风貌来说,设计时应考虑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形体相对轻巧通透,呈现较强的开放性。
场地东侧的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公寓对解题影响不大,主要考虑此方人流。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呼应西侧的湖面景观。
2.功能分区所给功能较少,分区清晰。
主要由3个特色展厅,公共活动休息空间,报告厅,管理办公用房组成。
因此主要考虑报告厅和整体建筑的关系,独立体量还是结合设计,整体展览流线的设置,这需要结合我们的设计想法,结合景观要素共同考虑。
而管理办公用房相对独立且流线分离,但如库房功能应靠近展厅,方便运送展品。
3.景观呼应此题需要考虑的呼应点在于西南侧的湖面和湖对岸的学生阅读广场。
由于东侧学生公寓和活动中心处,学生人流较多,同时西南侧的阅读广场的存在有又进一步加强了此条线路上的人流密度,因此需要考虑南向空间的避让和开放性;其次湖面景观作为最优的朝向面,可以考虑建筑整体形态的开放布局、取景器放置、架空空间、屋顶活动空间等手法。
4.展览流线设计:首先应在确定主次入口的基础上,确定人行入口,停车场位置。
进而确定后勤管理办公的位置,进而确定主题展览空间的位置,结合景观考虑展览的整体流线。
3景观呼应方式5.景观呼应作为此题最重要的考点,我们有必要做大量案例的积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灵活应对各类环境要素问题。
呼应方式多种多样,归类下来大致有以下的方式,以相关案例图片作为范例展示。
园林建筑设计快题

1、设计一个位于某农业观光园的生态农业示范区道路旁的现代亭。
要求:用相关
造型或符号体现出“农耕文化”的主题;内部可供10~20名参观者就坐休息、观
赏农田风光。
2、设计一个位于高校学生生活区的外语长廊。
要求:用相关要素营造出晨读、口
语会话的环境氛围,平面长宽比为8:1左右。
3、某市的古官窑遗址拟建中国陶瓷文化主题公园,为其设计一座大门。
要求:造
型为非对称式,有售票房,允许车辆进入且人车分流。
4、某公园码头已年久失修,现决定重建。
设计内容:售票处10m2,办公室2×10m2,
船具室10m2,游客休息廊50m2,小卖部5m2,总建筑面积为120 m2。
5、茶室(咖啡厅)快速建筑设计: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m2内。
营业厅150m2(75-90
座),收银台15m2,门厅10m2,卫生间12×2 m2,操作间15m2,库房8m2,更
衣室10×2m2,办公室15×2m2。
地形图:。
公共空间快题设计案例

公共空间快题设计案例一、引言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集会、休闲、交流的场所。
为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实用性,设计一个快题(Quick Quiz)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公共空间快题设计案例,介绍快题的概念、设计原则,以及具体设计案例的实施步骤。
二、快题的概念快题是一种集思广益、快速启发思考和互动交流的活动。
它适用于公共空间,可以以问题、游戏或竞赛的形式组织。
通过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快题活动可以促进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关注和思考,提供启发和创新的观点,以及改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使用。
三、快题设计原则在设计公共空间快题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明确:快题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比如激发参与者对公共空间的兴趣、收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意见、推动公共空间的改善等。
2.易于参与:快题活动应容易参与,不论是通过简单的问答、投票,还是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都应让参与者能够轻松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公正公平:快题活动应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每个参与者的意见得到平等对待和重视,避免偏向某个特定群体或个人。
4.启发思考:快题的设计应通过问题设置或游戏规则等方式,激发参与者的思考和创意,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公共空间的问题。
四、快题设计案例步骤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公共空间快题设计案例及其实施步骤。
1. 设计目标确定快题的设计目标,比如激发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兴趣、收集关于公共空间的意见等。
2. 确定快题形式根据设计目标,确定快题的形式,可以是问答、游戏、投票等。
比如设计一个公共空间问答游戏,让参与者通过回答问题来提高对公共空间的认识。
3. 设计问题设计一系列与公共空间相关的问题,问题应涵盖不同方面的内容,如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原则、人流管理等。
问题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设置分值,并设置时间限制,以增加参与者的紧迫感。
4. 实施快题活动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共空间作为活动现场,如公园、广场等。
设置活动台和展示板,展示问题和规则说明。
胡瑗纪念馆文昌塔消防给水设计探讨

6
10 6
每支承枪最小流量 / ・ 1 Ls 5 系统设计流量/ ・ LS 2 0 火灾延续时间/ h 2 喷头工作压力 / a MP 0O .5 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 / a ≥O 0 ^ .7 持续喷水 时间/ h ≥1 消火栓栓 口静水压/ a ≤ 10 配水干管最大工作压力 / 8 MP .0 MP ≤ 12 .0 消火拴栓口出水压力 / a ≤O 5 MP . 配水管人 口压力/ P M a ≤O 4 . 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 m l 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 " ≤8 0 O 4 0 水泵接合器水量/ ・一 LS 1 3 o 水泵接合器水量/ ・一 Ls 1 2 0
根据设计参数 及每层的面积 尺寸 , 的每层设两套 室内消火 塔 栓给水系统 , 另外在每层消防前室设一 套室 内消火栓 。 自喷给水 系统每层 均设置 , 由于塔 的特殊性 , 即每层建筑面 积均不 同 , 故每 层 自喷给水配水管道系统均要依据塔内建筑面积设置。室内消防
1 概述
胡瑗纪念馆文 昌塔 坐落 于陕西 省子长县 城东 常禾 峁则文 昌 客较多 , 火灾发生 时确保 消防给水 系统供水安全是 尽量减少人身 山上 , 纪念馆是为 了纪念 祖籍 子 长安 定 的宋代 大 教育 家胡 瑗 而 伤亡和财产损失 的最 有效保 证。所 以在设 计时必 须充分 考虑 消 建。山上 的文 昌塔与山下秀延河旁的古亭 长廊遥相辉 映 , 构成 了 防给水系统 的正常使 用 问题 。本 建筑 消 防给水系 统采用 临时高 顶层设重 力 自流的消 防水箱 , 以保 证 消防供水 的安 子长县特有的人文景观 , 子长县 景观工 程添加 了浓重 的一 笔。 压 给水 系统 , 为 均设 于室外 消 防水 泵房 内 , 塔是一座八角 9层框架剪力墙 结构 的钢筋混凝 土宝 塔 , 总建筑面 全 可靠 性。消防贮 水池 及消 防水泵 , 距塔基础距离为 3m。 积 210m , 8 2建筑高度 5 . 为仿宋建筑 。文 昌塔地上 9 , 88m, 层 地 且水泵 房为全地 下式 ,
匠心传承:略解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

匠心传承:略解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中国园林历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于世,而童寯作为中国园林史学领域的权威人物,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和思考更是为后人所传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和审美内涵。
在童寯看来,中国园林史学思想是一种匠心传承的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
一、匠心传承所谓匠心,是指工匠用心制作的艺术品,是对工匠技术与职业道德的称颂。
在园林建筑中,匠心传承意味着传统园林工匠对传统园林技艺的传承和继承,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
童寯认为,中国园林的匠心传承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创造和再现上,以及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赞颂上。
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贵族和文人雅士们展示身份和品位的重要场所,尤其在唐宋时期,园林建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艺术。
传统园林工匠们凭借匠心传承的技艺,将自然美融入园林设计中,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园名景,如颐和园、拙政园等。
这些园林作品既展示了园林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追求。
二、中国园林史学思想中国园林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对园林建筑史和园林文化史的研究和总结,也是园林研究的理论基础。
童寯在对中国园林史学思想进行研究时,强调了匠心传承的精神,认为这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的核心。
匠心传承的精神贯穿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之中。
中国园林史学思想对传统园林的发展、沿革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园林建筑的匠心传承是中国园林独特魅力的源泉。
从最早的周代园林到康熙时期的园林建筑,再到近代的园林发展,园林工匠们一直秉承着匠心传承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出了许多令人称道的园林作品。
中国园林史学思想对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中国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诗词文化、建筑艺术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体系。
中国艺术博物馆快题设计

中国艺术博物馆快题设计
北方某城市拟建—座中国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如剪纸、刺绣、书法、绘画等)、供民众参观及艺术家进行研究交流,基地详见地形图。
—、设计内容:总建筑面积1800m2(±5%)。
建筑层数2~3层,结构形式不限。
1.展览部分:
展室:750m2 (可分间设置)
报告厅:150m2
休息、茶座:60m2
接待:60m2
门厅面积自定
2.库藏部分:
普通藏品:60m2
珍品:20m2
3.技术研究:3间共60m2
4.行政管理部分:
办公室:3间共45m2
值班室:15m2
车库:40m2 (设轿车和小型货车各一部)
5.男女洗手间、楼梯可根据设计需要设置。
6.总平面应规划出停车场。
二、设计要求:
1.符合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2.对场地环境进行总体设计。
3.建筑布局功能合理。
4.体现博物馆建筑的特征,运用中国传统装饰符号,表现中国文化。
三、图纸内容及要求:
1.总平面图:1:500
2.各层平面图l:200
3.立面图(2个) l:200
4.剖面图(1个) 1:200
5.透视图
6.简要文字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
说明:图面表达方式不限
图纸规格为2号图纸(594mmx420mm) 绘图纸、硫酸纸均可。
四、地形图:。
两个时期拙政园玲珑馆的建筑空间分析——基于童寯和刘敦桢测绘图的比较

个 更 大 的 院 落 群 ,作 为
的 核 心 建 筑 ,玲 珑 馆 自 身 的
也 发 生 了 变 化 。本 文 主 要 针
珑馆这两个年代的建筑空
间的变化展开讨论。
( 8 ) 清 《八 旗 奉 直 会 馆 图 》
(出 自 《
园 林 》)
(b ) 童பைடு நூலகம்测绘图 ( 自/ 园 》)
(C ) 刘敦桢测绘图
( 自《
图 》[1]( 图 1 ( 8 ) ,位 于 拙 政 园
园区东南角的
个
相 对 独 立 而 僻 静 的 园 中 园 ,画 中 月 洞 门 上 题 词 “枇 杷 园 ”,枇
杷园西边以起伏的云墙
主
筑
堂
,园 墙 向
东 北 折 上 一 座 假 山 ,山 的 绣 绮 亭 将 枇 杷 园 跟 北 部 水 系 完 全
较分析;解读两者变化的原因,进而延伸讨论平面分隔和家具布置对建筑空间的流线、私密性、居景关系三者
的影响,并表述其对园 建修 复 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
园
; 建筑空间;
; 私密性; 居景关系
【中 图 分 类 号 】 T U - 0 2 4
【文 献 标 志 码 】 A
光绪
七 年 (1901 ) 的 《八 旗 奉 直 会 馆
园 》)
图 1 拙政园局部测绘
1 建筑空间对比
《苏 州 古 典 园 林 营 造 录 》[3]测 绘 图 显 示 ,玲 珑 馆 平 面
为
,座 东 面 西 ,面 三 间 ,宽 7 3 , 通 进
为 7 3,轩
下 回 廊 宽 1.5 3 , 梁 架 内 中 为 4 3 X 4 3 的 五 界 扁 作 回 顶 ,船
博物馆快题设计

博物馆快题设计博物馆快题设计: 激发观众对文物的兴趣与思考博物馆作为展示文化遗产和历史的场所,不仅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展品,还需要设计一系列快题,以激发观众对文物的兴趣与思考。
这些快题可以是文物的背后故事、与当代生活的联系、文物的价值等,旨在通过观众参与互动,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文物。
首先,博物馆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快题,引导观众参与文物的挑战或游戏。
例如,在某个展厅中,展示一件神秘的文物,观众需要通过解谜或猜谜来猜测文物的年代、用途或历史背景。
这样的快题可以增加观众与文物的互动,让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索来深入了解。
其次,博物馆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性强的快题,让观众通过触摸、拍照、录音等方式与文物进行互动。
例如,展示一个古代的陶器,观众可以触摸并感受其质地和形状,然后回答一些与陶器相关的问题,如制作工艺、用途等。
这样的快题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文物的欣赏中。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文物与当代生活的快题,以引发观众对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思考。
例如,在展示古代书籍的展厅中,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纸质书籍和电子阅读器相比,哪种更适合传承和保存文化遗产?”观众可以通过投票或留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快题既能让观众思考文物的现实意义,也能促使他们反思自己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最后,博物馆可以设计一些让观众参与展览策划的快题,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例如,在展示某个历史时期的展厅中,博物馆可以设置一个留言板,观众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对这个时期的理解、疑问或想法。
这样的快题既能让观众参与到展览的创作中,也能为博物馆提供宝贵的观众反馈和意见。
总而言之,博物馆快题设计是为了激发观众对文物的兴趣与思考。
通过趣味性、互动性和引发思考的快题,博物馆可以增加观众与文物的互动和参与感,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文物,同时也能促使观众对文化传承和当代生活进行深入思考。
纪念馆设计案例 快题

纪念馆设计案例快题
以下是一些纪念馆设计案例:
1. 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犹太人博物馆):位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展示了犹太民族在二战期间受到的迫害和大屠杀的历史。
2. 乔治·华盛顿总统纪念馆: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德里亚,展示了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生平及其对美国的贡献。
3. 布达拉宫纪念馆: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展示了西藏历史文化、佛教和藏传佛教领袖的生平事迹等内容。
4. 纽约911纪念馆: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展示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遇难者的名字、遗物和相关历史资料。
5. 韩国五·十·六民主运动纪念馆: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展示了1980年发生的五·十·六民主运动中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匠心传承:略解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

匠心传承:略解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1. 引言1.1 匠心传承的重要性"匠心传承的重要性"在中国园林史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匠心是指工匠对待手工艺品的认真态度和精湛技艺,传承则是指将这种匠心的精神和技艺传承下去。
匠心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匠心传承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核心之一。
在古代,园林建筑大多由工匠们手工打造,他们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
这种匠心传承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对园林文化精髓的传承。
匠心传承可以保持园林文化的传统和纯粹性。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园林建筑采用机械化生产,忽略了工匠们的匠心。
如果没有匠心传承,园林建筑可能会失去原有的韵味和文化底蕴。
匠心传承可以激励后人对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学习匠心传承的精神和技艺,后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园林文化的内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推动园林文化的发展。
匠心传承在中国园林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护园林文化的传统,更可以激发后人对园林文化的热爱和探索。
1.2 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的价值童寯在中国园林史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理论观点,例如他对园林设计中“人文性”、“历史性”、“地域性”等方面的深入思考,为园林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童寯的研究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他倡导以实证、系统的研究方法探讨园林史,注重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治学态度和方法对后人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童寯在园林史研究中所形成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成果对中国园林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人研究园林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更在于其对中国园林史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启示,为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童寯的生平及学术背景童寯(1908-1970),字叔蘅,又号仲马,江苏昆山人。
童寯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从小酷爱园林,并受到家族园林文化的熏陶。
童寯的客厅:从文昌巷52 号经过

Y O U T H童寯的客厅:从文昌巷52号经过一无数次从南京文昌巷52号经过,我并没有见到一只猫。
那只猫,我是在童明的微信头像上看到的。
它四脚凌空,一往无前,正跨过那灰蓝灰蓝的天空,把身后凌乱的电线甩出几条生动而优美的弧线。
猫曾经在文昌巷52号院子搅起阵阵声响,在一位被世人遗忘的建筑师的画纸上留下过些许踪迹——童寯老人生前虽然不苟言笑,但很喜欢猫,在门上特意给猫留了个小门,方便猫进出起居室。
我是在杨廷宝的作品展上见到童明的。
由于涉及大量建筑作品和历史资料,这场展览由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名东南大学教授共同策划设计,以纪念杨廷宝先生120周年诞辰。
或许是随手拎的帆布包里装了太多建筑同仁惠赠给他的书,或许是忙于布展劳累所致,五十出头的童明看上去身体削弱,一张谦逊的脸浮游在人群中,这让他成为当天活动的一条略嫌低回的暗线。
开幕当天,童明同时以东大教授身份导览了这场展览。
在其中一件作品面前,童明不由停了下来。
童明介绍,这件作品当年因经费紧缩并没有按杨廷宝的设计完成,最终是按另一位建筑大师童寯的方案完成。
童寯正是童明的祖父。
他所指的这件作品,正是位于南京中山北路的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这也是童寯当年加入华盖建筑事务所后参加的第一个项目。
其时,杨廷宝所在的基泰和童寯参与合伙的华盖,在上海和南京的不少项目上有过较量和竞争。
王峰青春文都童明的讲解点到即止。
就在这一年的前一年,纪念童寯先生120周年诞辰的活动,以另外一种形式进行。
童寯只比杨廷宝长一岁,二人出生同月同日不同年,先后进入清华学校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
后来,杨廷宝和童寯二人又在南京一起共事数十年,童寯曾表示:“我和杨廷宝到美国在同一所大学学建筑专业,学的课程一样,生活工作一样,观点又凑巧一样,在学术、技术、艺术各问题上,我们没有争论过,不是由于客气或虚心,而是由于看法一致。
研究室在处理问题上,只要是他说过的,我就不重复,完全同意。
”杨廷宝去世后,童寯在病榻上为其写下悼文《一代哲人今已矣,更于何处觅知音》,稿纸有多处被泪水浸湿。
建筑设计快题案例

建筑设计快题案例
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设计师在考虑众多因素的同时,保持创意和美感。
为了帮助建筑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流程和练习创意思维,我们提供一些建筑设计快题案例。
1. 为一个城市中心广场设计一个水景雕塑。
该雕塑应该是什么
形状?它应该有哪些特征?该如何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配合?
2. 设计一个城市儿童游乐场。
该游乐场应该有哪些设施?该如
何设计这些设施,以满足儿童的需求和安全要求?如何利用周围环境和建筑?
3. 设计一个高层公寓大楼。
该大楼应该有多少层?每层应该有
多少户?该如何设计公共空间和设施,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4. 为一所学校设计一个新的教学楼。
该楼应该有多少个教室和
实验室?该如何设计这些空间,以满足不同课程的需求?如何考虑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
5. 设计一个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酒店和办公楼。
该综
合体应该有多少层?各个部分应该如何布局?如何考虑商业和环境
的平衡?
这些案例涵盖了建筑设计中的不同方面,包括公共空间、儿童游乐场、住宅、教育和商业。
在练习这些快题时,设计师可以尝试不同的创意思维方式,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如美学、功能性、环境和可持续性。
通过这些练习,设计师可以提高设计技能和创意思维能力。
- 1 -。
童寯园林史学思想和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
园林史学研究,一个于全世界都相对年轻的学科,逐渐被研究者们所重视。
我国有悠久的造园历史,是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动力之一。
然而,对我国园林史学的研究,相对于我国丰富的造园历史,却是少之又少。
从近代起,才有学者开始对我国古典园林进行考察和研究。
童寯,伟大的建筑大师,建筑学家,同时作为我国近代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人,其对我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以及我国对东西方园林的影响,为世界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本文以童寯的园林史学思想和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著作,以及相关文献的查阅考证为主,并结合他人对其思想等方面的评价为辅,全方位的对其史学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
其园林史学思想主要为2点:(1)史学就是史料学。
童寯在进行史学工作时,都是先进行大量的史料收集与整理。
不管是其早期的旅欧考查、游访江南名园,还是后期对世界造园艺术的研究,都是伴随着大量文献的查阅,以及亲自考察,对相关史料的尽量收集。
(2)历史碎片可以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童寯对一个个历史片段收集、整理,通过足够多的史料拼合时,即可让人们了解历史。
如中日园林的渊源,通过大量碎片,可以表明日本园林源于我国。
又如汉书中提及采土筑山,则表明我国于西汉之时,以产生叠石之艺术。
童寯在进行史学研究之时,研究方法也是使用了很多:1)考证法;2)测绘法;3)比较法;4)摄影法;以及5)评论法。
通过多个角度对童寯的园林史学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从历史层面对造园艺术进行分析研究,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在对我国古典造园艺术深刻认识的同时,借助国外机构研究的经验,再现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童寯;史学思想;方法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material in the creation of unprecedented wealth,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for life gradually improved. Garden history research, a relatively young in the world subjects, gradually being valued by researchers. Our garden has a long history,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s garden one of the three major driving force.However, the study of garden history, relative to the garden of a rich history, but it is rare. From the modern, the only scholars to China to inspect and study classical gardens.Tong Jun, the great architect, architect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modern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n China first, his study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China Fangyuan Lin of things for the world'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later researchers a great deal of valuable information.In this paper, Tong Jun ideas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history for the study, through their writings, and research-based access to relevant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others to evaluate aspects of his thought, supplemented by a full range of ideas and methods of its history Research. The garden historian thought mainly to 2 points:(1) History i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ong Jun historical work in progress, is the first extensive historical collection and sorting. Regardless of its early test in Europe, travel visit to Jiangnan Garden, or the post on the world of garden art are accompanied by extensive literature access, and personal visits, collection of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as possible.(2) the historical fragments can reflect the true face of history. Tong Jun fragment of one of history to collect, organize, put together by a sufficient number of historical data, they can let people know about history. If the origi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Gardens, by a large number of fragments, can be shown from our Japanese garden. Another examplementioned in Han Shan mining earth building, then the time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 China to produce Stones of art.Tong Jun conducting historical research when the research method is to use a lot: 1) research methods; 2) mapping method; 3) comparison; 4) photographic method; and 5) Review Act.Tong Jun through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landscape ideas and method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historical aspects of gardening are analyzed, with the extract to its dregs, in the art of our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lassical garde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help of foreign organizations Experience, the brilliant reproduction of garden art.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ong Jun; Historical Thought; Method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1.1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 (1)1.1.2 理论研究的匮乏 (2)1.1.3 近代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人 (2)1.2 相关概念 (3)1.2.1 园林 (3)1.2.2 园林史 (3)1.2.3 园林史学 (4)1.2.4 园林史学与园林史的区别 (4)1.2.5 园林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4)1.3 国内外园林史学研究现状 (4)1.3.1 国外研究现状 (4)1.3.2 国内研究现状 (1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4.1 童寯园林史学研究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有益补充 (16)1.4.2 童寯园林史学研究对当代造园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16)1.4.3 童寯园林史学研究是对我国园林艺术文化的保护 (16)1.5 研究方法 (17)2 童寯学术历程 (18)2.1 园林著述及成果 (18)2.1.1 研究中国园林艺术的开山之作—《江南园林志》 (19)2.1.2 比较的眼光看世界—《造园史纲》 (20)2.1.3 为中国园林艺术正名—《东南园墅》 (21)2.1.4 其它园林著述 (21)2.2 学术贡献 (22)2.2.1 为古典园林的维修与保护呐喊 (22)2.2.2 东方园林的代表 (23)2.2.3 中国园林的研究 (24)2.2.4 不逊于西方园林 (25)3 童寯的园林史学思想 (27)3.1 史学思想的来源 (27)3.1.1 中国的传统史学 (27)3.1.2 中国当时的建筑史学 (28)3.1.3 国外教育 (28)3.2 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9)3.2.1 史学就是史料学 (29)3.2.2 历史碎片可以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30)4 史学方法 (32)4.1 考证法 (32)4.1.1 对江南园林的考证 (32)4.1.2 对中、日园林渊源的考证 (33)4.1.3 中国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34)4.2 测绘法 (36)4.3 比较法 (37)4.4 摄影法 (38)4.4.1 顶格 (38)4.4.2 墙洞 (38)4.4.3 园路铺石 (40)4.5 评论法 (40)5 结语 (41)5.1 研究结论 (41)5.2 研究展望 (42)5.2.1 与国外经验相互借鉴 (42)5.2.2 完善理论体系 (42)5.2.3 博采众长,关注园林文化内涵 (42)参考文献 (43)附录一大事年表 (47)附录二主要著述 (48)1绪论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有着一部属于自己的发展史。
杨廷宝与童寯建筑设计思想比较研究——基于单体建筑轴线设计手法的分析

杨廷宝与童寯建筑设计思想比较研究——基于单体建筑轴线设计手法的分析曲艺;李芳星;梅宁【摘要】杨廷宝与童寯作为中国第一代杰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人具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然而两人的作品却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倾向.轴线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鲍扎艺术重要设计手法之一,在表现建筑空间秩序,塑造建筑的威严性上具有重要作用.对称的外墙可形成轴线,但同时也会对建筑功能造成影响.该文通过对杨廷宝35件与童寯20件建筑作品的外墙对称性进行分析,对比两人在轴线使用上的差异,进而探究两人对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及追求建筑功能合理性所持的观点.【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6页(P10-15)【关键词】轴线;对称性;设计思想;杨廷宝;童寯【作者】曲艺;李芳星;梅宁【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21 前言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杨廷宝(1901年—1982年)(图1)与童寯(1900年—1983年)(图2)均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人物。
纵观二人的生平轨迹图(图3)发现,杨廷宝与童寯年龄相仿,先后就读于清华学校。
毕业后均选择赴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留学。
就读期间,都曾多次参加设计竞赛,并数次获奖①。
归国后,两人分别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大事务所——基泰工程司②和华盖建筑事务所③的主创建筑师,两人的作品遍及大江南北。
同时两人作为中央大学教授,培育了一批杰出的中国本土建筑师,对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两位建筑师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国内学者对他们展开了广泛研究。
对于杨廷宝,赖德霖基于其留美学习鲍扎体系的经历,对其作品平立面的比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作品中存在将西方古典建筑比例与中国传统造型特点相结合的特征,表明其积极探索现代中国古典风格新建筑的设计倾向[1];笔者前期研究中,基于杨廷宝对轴线的论述分别对其单体建筑[2]及群体建筑[3]的轴线设计手法进行了总结;对于童寯,蒋春倩系统地梳理华盖事务所的发展历程,为分析童寯的执业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侧面了解童寯的设计思想及产生原因[4]。
砖木结构建筑特点和童寯故居改造设计

砖木结构建筑特点和童寯故居改造设计发布时间:2021-06-22T10:08:20.71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作者:刘翔宇[导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砖木结构和梁柱结构特点,剖析了童寯故居原始结构和改造要点。
南京瑞素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分析了砖木结构和梁柱结构特点,剖析了童寯故居原始结构和改造要点。
关键词:砖木结构;承重墙;梁;柱0 引言砖木结构是一种古老的建构方式,在我国二三线城市以及一些村镇屋舍、庙宇中普遍运用,例如皖南西递、宏村徽派古民居建筑群以及南京颐和路民国建筑群。
大多砖木结构建筑承重体系为承重墙和梁柱结构共同承重。
随着社会和人民物质精神需求的提升,旧的建筑不可能一成不变全部保持原貌,这便产生了许多砖木结构老建筑的保护和改造问题。
老建筑老街区是历史的痕迹,传统的文脉,如何安全合理对这些砖木结构进行保护和改造,首先需要深入理解砖木结构,然后结合人文、艺术及功能需求科学设计,完成改造。
1 砖木结构与梁柱结构建筑特点1.1砖木结构建筑特点砖木结构是房屋的一种建筑结构,指建筑中通过建立具有承重能力的墙体、柱等来构建房屋的一种结构方式,多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楼板和墙体,多用木材料构建屋架、梁柱。
受力学工程和受力强度的限制,一般的砖木结构房屋多为平层(1-3层)。
砖木结构这种结构建造比较简单,其主要材料砖石和木材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砖石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低,可砌成各种造型的墙体,且施工容易,取材方便。
砖石材料有良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
第二,木结构施工周期短,成本和建造风险小,且建造木结构框架所消耗的能源远远低于其它结构框架的耗能。
木结构所有的结构件和连接件都是标准化生产,在建造施工的过程中降低了操作强度,施工所需的劳动力也大大减少。
木头还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
但砖木结构的建筑同样具有缺点,如砖砌墙体时间长容易产生裂缝,木结构需要完善的防腐工序,砖木结构在抗震、防潮、防火和保温方面跟钢筋混凝土等其他结构建筑相比具有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