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格发展

合集下载

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

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

• (2)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发展的班级文化
• (3)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 (4)班主任工作主要的目标就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 (5)各门课程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 • (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 • (7)文体活动、实践活动
• (8)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交往。
• 阶段7:繁殖对停滞(35~65岁) •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个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下一代 成长的关心上,而不是自我关注。发展顺利的个体家庭美
满,富有创造力。
• 阶段8: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65岁以后) • 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 得了自我完美感。
三、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 (1)生物学因素
• (2)环境因素
• (3)教育因素
• (4)自身因素
• 天性与教养的相互作用
• 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系统理论
• 微观系统:是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
、玩耍地等。 • 中间系统:是在微观系统之间、微观系统和外层系统之间的联系系统 。 • 外层系统: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
• (20)欣赏美丽和卓越。欣赏美丽,追求卓越。 • (21)感恩。怀有感恩之心,表达谢意。 • (22)希望。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并努力实现它。
• (23)幽默。给他人带来欢笑,看事物的光明面。
• (24)精神信仰。有对更高追求、生活意义以及宇宙意义的信仰。
• 3. 中学生积极人格的主要方面 • (1)积极向上 • (2)开朗活泼 • (3)勤奋好学
王振宏(wzhsnnu@)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 • • • • •
书名:《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主编:王振宏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购买图书联系人:涂亚红 联系电话:85307724 18710719255 邮箱:tuyahong516@

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

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

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人格,又称个性,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面具,通常人们认为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艾森克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主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的主要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阶段,0-1.5岁,这个阶段的发展危机是信任对怀疑,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第二阶段,1.5-3岁,这个阶段的发展危机是自主感对羞耻和怀疑,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第三阶段,3-6、7岁,发展危机是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主动性;第四阶段,6-12岁,发展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第五阶段,12-18岁,即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就是学生的中学阶段,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第六阶段,18-30岁,发展危机是亲密感对孤独感,任务就是建立亲密感。

第七阶段,30-60岁,发展危机是繁衍对停滞,任务是寻求责任感;第八阶段,60岁以后,发展危机是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发展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

本文主要就人格发展的第五阶段,即中学阶段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的培养来展开论述,首先分析概括了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以及原因;其次就积极人格培养的方法展开了讨论与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不仅仅是学生自我身心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由于传统的观念和教育的缺陷,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依赖性较强,缺乏个性和独立性,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近年媒体报道了许多例因心理不健康、人格不良而导致的“自杀”、“杀人”“校园暴力”事件,这“沉重地”提醒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与培养。

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改革的力度,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僵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大批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进取心等优良人格特征的高素质人才。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格形成还不成熟,在这一阶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关乎他们整个人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呢?以下是几个有效的途径。

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感。

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在社会中的评价标准,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辩论赛,组织社会实践等,引导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用正确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和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学阶段,学习是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改革的方式,给予中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如鼓励中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课外活动等,培养中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发展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课外社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供更多的社交交流机会,培养中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情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应该具备与社会相适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职业教育,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在未来职业选择中的有意识性和主动性。

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培养责任感等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

身心健康教育助力中学生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

身心健康教育助力中学生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

身心健康教育助力中学生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人格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身心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助力他们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本文将探讨身心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并学会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通过学习掌握各种调节情绪的技巧,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压力,保持内心平衡和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品质。

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教育还重视培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沟通技巧、培养合作意识和包容心态等,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中学生的友善、宽容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为他们的人格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身心健康教育通过提供各种情境和案例,帮助中学生锻炼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训练,中学生能够学会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寻找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并勇于面对挑战。

这种锻炼不仅有助于中学生的身心成长,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坚韧、毅力和创新的品质。

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身心健康教育也注重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分析各种道德伦理问题,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身心健康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他们在日常行为中展现出诚实、正直和责任感等美德。

综上所述,身心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

它通过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帮助中学生迈向更加健康、积极、成熟和有责任心的人格发展。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重视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首先,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青春期是个体身份形
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个人特点和价值观。

他们开始
思考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这一过程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
多元化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同时受到家庭、同伴、媒体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他们可能展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并尝试适应不同的情境。

其次,中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反抗与依赖心理的特点。

在中学阶段,学
生往往面临着很多转变和挑战,他们意识到自己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可能导致他们对权威的挑战和反抗。

同时,中学生仍然需要依赖家庭和教
师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依赖的一面。

第三,中学生人格发展还体现出自我意识的增强。

青春期的学生开始
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愿望。

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可以对
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并开始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

中学生也开始形成对自
己的评价,对他人的评价更加敏感。

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和形象更加
关注。

最后,中学生人格发展还伴随着情感和情绪的波动。

青春期是一个情
感和情绪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

中学生可能经历更多的情感体验,对自己
的情绪和他人的情感也更加敏感。

由于他们正处于自我探索和适应环境的
过程中,他们可能感到迷茫、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成为了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此话题探讨一下,探究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

中学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情感、需求、价值观等进行深入思考和认识,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形成健康稳定的人格结构。

这可以通过学校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发展指导等方式来进行。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情绪管理、良好的处世态度等,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二、倡导健康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人际关系作为学生成长环境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倡导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可以通过学校开展团体活动、班级建设、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工作,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健全人格。

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败与价值观成长中的学生常常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难,如何正确看待成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败,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并从中吸取教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教育界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人生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健全的人格。

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和实现人格健全的必备素质之一。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领悟、有所成长,从而实现自身的自我完善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简述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人格发展是指人从儿童时期到成长为中学生期间发展的特点。

此阶段的发展特点有:
一、自尊觉醒。

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对自身的特质有所认识,有了自我认知,有了自尊感,有自我价值感,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尊挫折。

二、思维能力发展。

学生会出现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更深入和更系统的思考和推理问题,甚至有能力进行抽象思维。

三、認知能力发展。

学生能够更加敏感、准确地分析、把握自身真实情况,同时也会出现对困境及困難情况的敏感和抵抗能力。

四、社交能力发展。

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社会新环境,有能力从外界汲取有益资源,并且能够和他人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五、情绪发展。

学生在情感认知、调节、情绪控制等方面有所提高,但同时也会有一定的情绪激动和反应抵抗。

总之,中学生人格发展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和陪伴,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人格特性。

- 1 -。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正面榜样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动力。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格的核心,对中学生的塑造至关重要。

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自律自立等。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思考各种价值观,并从中获取正确的价值观。

3.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

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情感,培养他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心理剧等方式,提供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得到支持和理解。

4.强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要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正直、友善、勇敢等。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道德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

5.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学生人格培养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教育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制定个人计划、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逐步成为自主、自律的人格。

6.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方式,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和指导,培养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情感教育、强调道德教育、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才能帮助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首先,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在认知方面表现为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中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体差异,开始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和价值。

他们逐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能够从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形成更加准确和客观的自我认知。

其次,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在社会认知方面表现为逐渐形成他人角色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中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关注和认知他人的情感、需求和行为,逐渐发展出他人角色的意识,并能够在社交中自如地与他人相处。

同时,中学生也开始关注社会公共利益,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发展和他人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在情感方面表现为逐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中学生在这个阶段经历身心发展,情绪波动较为频繁。

他们开始学会觉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以较为成熟的方式表达情感,并逐渐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

同时,中学生也逐渐能够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培养同理心和情感共鸣的能力。

最后,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在价值观方面表现为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

中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追求,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他们将逐渐从外界的规范和期望中解脱出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标准和准则。

中学生开始思考和追求自己所认为重要的东西,如友情、爱情、成就等,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总之,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认知、社会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这个阶段的中学生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开始认知他人角色和社会责任感,并逐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这是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其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的人格培养

中学生的人格培养

中学生的人格培养人格是一个人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特质,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核心。

中学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人格培养对他们未来的成长、社会适应力以及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的人格培养。

一、教育方面的人格培养教育是影响中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1.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组织讲座、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使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学校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追求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合作精神:学校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例如,开展社团活动、学校集体项目等,让学生学会合作、分工和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丰富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开展体育竞赛、文化艺术活动、实践实训等,让学生全面发展。

二、家庭方面的人格培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在中学生的人格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家庭方面的人格培养建议:1. 做好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以身作则,给孩子正确的榜样。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问题。

2. 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通过家庭讨论、亲子阅读等形式,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在诱惑面前保持正确判断。

3.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初中生健全人格的标准

初中生健全人格的标准

初中生健全人格的标准
初中生健全人格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意识:初中生应具备健康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和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盲目追求完美。

2. 情绪管理:初中生应具备稳定、乐观的情绪,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3. 社交能力:初中生应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强。

4. 道德品质:初中生应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有责任感等,能够遵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5. 自我调节:初中生应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避免冲动和盲目行动。

6. 创新思维:初中生应具备创新思维,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领域,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

7. 身体健康:初中生应具备健康的身体,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运动量,保证身体发育和成长的需要。

以上是初中生健全人格的一些标准,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都不同,因此具体标准也会因人而异。

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关注孩子的成长过
程,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和潜力,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和习惯,有助于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中学生发展心理之人格发展

中学生发展心理之人格发展

中学生发展心理之人格发展在中学教育与教学能力考试当中,中学生发展心理里边提及到中学生的人格发展,是我们考试当中比较容易出题的高频考点,这一部分知识点理解起来其实并不是非常抽象。

一般来说题型多为客观题为主,可以能也会出现简答,让你对某些内容简单分析。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心理学所说的人格和日常生活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格的定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等方面。

所以要知道无论是性格、气质都是稳定的。

那么针对性格而言,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四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

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性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

所以这里会涉及到“定义类”单选题:比如问勇敢属于性格的哪一个结构。

就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要知道里边的定义,知道各自的侧重点。

比如也会考察“核心”类的单选:问人格的核心是什么,或者问个性的核心。

那么就要结合以往的考点,给大家做了一连串“核心”:人格的核心是性格,性格的核心是态度,态度的核心是情感,情感的核心是需要。

而针对气质也是人格这一节比较重要的考察点。

高中教资科二5-4中学生人格的发展思维导图

高中教资科二5-4中学生人格的发展思维导图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人格的特征与影响因素人格的特征独特性与共同性稳定性与可塑性整体性(整合性、统合性)分裂人格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生物性与社会性复杂性影响人格形成于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学校教育因素自我调控因素人格的结构气质概念与生俱来无所谓好坏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概念个性心理特征核心后天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稳定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早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晚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核心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认知特征)良好性格的培养认知风格概念没有优劣之分类型场独立型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场依存型外部参照沉思型细节冲动型整体同时型(整体型)继时型(序列型)辐合型一题一解发散型一题多解具体型抽象型认知风格差异的因材施教人格理论人格的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结构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欲阶段理论)性的能量力比多口唇期(零岁至一岁半)肛门期(一岁半至三岁)性器期(三岁至六岁)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潜伏期(六岁至十二岁)“性”中立生殖期(十二岁至十七八岁)异性期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主要内容婴儿期(零岁至一岁半)信任感对怀疑感儿童早期(一岁半至三岁)自主感对羞怯感学前期(三岁至六七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六七岁至十二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春期(十二岁至十八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十八岁至三十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中期(三十岁至六十岁)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晚期(六十岁以后)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中学生同一性的发展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最典型中心特质次要特质人格的类型理论A型人格成就欲高上进心强B型人格。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1、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文化因素 1、对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力因文化强弱而异
3、社会文化决定了人格的共同特征,它使同一社会中的人在人格上具
7
胆汁质
反应快、思维具有灵活性、但往往粗心大意 脾气暴躁、冲动时不可遏制、但情绪持续时间 不长、情绪也容易平息 意志坚强、做事果断、易冒失、胆大、爱冒险 外向、为人热情、但过于直率、易于人发生冲 突,但事后即忘

抑郁质
• 感受性高、观察细腻、 • 善于察觉常人不易注意 的细微末节,反应慢, • 动作迟缓 • 情绪的敏感性极高、常 表现出多愁善感和敏感 多疑的特点、而且情绪 强烈、体验深刻且持久, 但情感内抑、很少表露 于外 • 内向、不善交际、性情 孤僻 • 为人处事极谨慎、对挫 折及困难易产生畏惧
2、性格的结构特征
态度特征
意志特征
情绪特征
理智特征
01
02
03
04
2、 性格的结构特征
1.3.1 态度特征
• 对待劳动、工作、学习 的态度 • 对待他人和集体的态度 • 对待自己的态度
1.3.3 情绪特征
• • • •
• • • •
情绪强度 情绪稳定性 情绪持久性 主导心境
感知方面 记忆方面 想象方面 思维方面
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 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 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19
(2)沉思型与冲动型
• 沉思型认知方式 (reflective style) :在有几种可能解 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 冲动型认知方式 (impulsive style) :一些儿童倾向于很 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 研究表明,大致 30%的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属于冲动型。 当然,有些反应快的人,不一定属于冲动型,因为他们 即快又准确。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 由于他们的思想很敏捷的缘故。

科二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科二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科二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是青少年期的代表,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体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意识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中学生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意识自我意识逐渐成熟,有了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和理解,开始关注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

他们更加能够自觉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体验,并逐渐明确自己的优缺点。

同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也逐渐得到提高,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二、社交社交能力逐渐增强中学生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社交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建立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社交关系。

他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和社交技能,能够更加自如地与人交往,更加懂得如何处理复杂的社交关系。

同时,中学生也开始关注周围人的情感和需求,并尝试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三、价值观价值观逐渐稳定中学生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价值观逐渐稳定。

他们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负责任,逐渐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

同时,中学生也开始对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有更多的关注和思考,能够从这些方面获取更多的人生经验和启示,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四、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中学生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认知能力不断提升。

他们开始拥有更加丰富和深入的认知能力,更加懂得如何理解和处理复杂的信息和问题。

同时,中学生也开始更加关注外部的环境和社会因素,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处理各种问题和挑战。

五、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中学生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逐渐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更加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同时,中学生也开始逐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主动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和学习活动中,开始展现出不俗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总之,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意识自我意识、社交能力、价值观、认知能力和独立自主意识逐渐成熟和提高等方面。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需要更加努力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实践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想,并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和成熟的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气质具有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塑性。
第四,气质无好坏之分。
2、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二)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 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因此也叫自我意识,其 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持人 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四、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与生理的影响
(二)环境的影响
1、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人格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人格的影响 3、文化与社会风气对人格的影响 4、自然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三)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
第二节
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中学生气质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气质的心理特性 (二)气质的类型 (三)中学生气质差异及教育
(三)气质的类型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提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 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三 种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 依据这些特征可以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四种气质类型表现
神经类型 Ⅰ 强、不平 衡型 Ⅱ Ⅲ 强、平衡、 强、平衡、 灵活型 不灵活型 Ⅳ 弱型
希波克拉第 的气质
不可遏制型 活泼型 胆汁质 多血质
安静型 黏液质
抑制型 抑郁质
气质心理特性在四种气质类型的表现
气质测验
由陈会昌编制的气质测验 60题,是目前国内应 用较广的一种气质测验工具。它既可以用于大学生 班级、年级的集体测试,也可用于个人自测。测试 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一)气质测验 60题 下面 60道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 类型。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你认为: 很符合自己情况时的: 记2分; 比较符合的: 记1分; 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 : 记0分; 比较不符合的: 记-1分; 完全不符合的: 记-2分。
三、人格理论
(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 当有力、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 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儿童期(1.5~3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性对内疚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岁):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 7、成年期(25~65岁):繁衍对停滞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失望
本章结构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人格差异和因材施教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 人格及其特征
二、 人格结构 三、 人格理论 四、 影响人格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 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 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 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1.做事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情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
来才痛快。 3.宁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 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三、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意识层次结构理论: 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 2、人格结构模型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三、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1)口腔期(the oral stage,0~1 岁) (2)肛门期(the anal stage,1~3岁) (3)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3~6岁)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四个基本 特征。
二、人格结构
(一)气质与性格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特征,是指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对气质 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气质作为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反映在心理活动的速度、 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 第二,气质具有天赋性和后天实践性。
二、中学生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性格差异表现 (二)中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一、中学生气质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气质的心理特性 1.感受性 2.耐受性 3.灵敏性 4.行为的可塑性 5.情绪兴奋性 6. 向性
(二)气质的类型
1、希波克拉第的体液说 在二千多年以前,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第认 为人体含有四种基本的体液,每种体液与 一个特定的气质类型相对应。个体的气质 类型是由体内何种体液占主导所决定的。 黑胆汁 抑郁质:悲伤,易哀愁 血液 多血质:快乐,好动 粘液 粘液质:缺乏感情的,行动迟缓的 黄胆汁 胆汁质:易激怒,易兴奋
(4)潜伏期(the latency stage,6~11岁)
(5)生殖期(the genital stage,也称青春期)
三、人格理论
(二)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结合了类型与特质的概念,提出了人格 的维度理论,从人格的特质和维度的研究出发,将 人格特征分为三个基本的维度:
E维度:内—外倾向→
N维度:情绪稳定性(也称神经质)→ P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sm)→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
又觉得什么都没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 。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境,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