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一语文24《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初一语文上24《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2016年初一语文上24《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2016年初一语文上24《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含答案)二十四《梦溪笔谈》二则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其喙有钳()岁以大穰()梵天寺木塔() 贻以金钗()但逐层布板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中的意思。

(1)以钳搏之()(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履其板()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方为秋田之害喻皓之妻B.岁以大穰以丛草为林.其喙有钳人履其板D.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旬日/子方尽皆B.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盖/钉板上下弥束D.则/以钳搏之.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2)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6.下列语句属于言省略句,试在括号内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1)()遇子方虫(2)()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7.学了《梦溪笔谈》中的《以虫治虫》这篇后,古人的自然科学知识深深地吸引了你,你很想把《梦溪笔谈》整本书读完,恰好你的同桌有这本书,你准备向他借,你会说什么呢?02内精读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患其塔动()(2)贻以金钗()(3)乃以瓦布之()(4)人皆伏其精练()9.翻译下列句子。

(1)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10.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问塔动之因”,而喻皓是笑着回答,请谈谈你从喻皓的“笑”中读出了哪些信息?11.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2.请你对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2016秋苏教版语文七上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2016秋苏教版语文七上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综合能力测试(一)1、《以虫治虫》选自 ________, 作者 ________,字________, 浙江钱塘人 ,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1) 其喙 () 有钳(2 )岁以大穰()(3)梵 ()天寺木塔(4) 贻() 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 ()()(6)人履()其板( 5) 但逐层布板讫()3、解说字词 .①蔽 ()②悉()③旬日( )④穰()⑤岁( )⑥患 ()⑦履( )⑧赠()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遇子方虫 , 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差别以下各句中“之”的不一样用法①其虫旧曾有之。

() ②土人谓之“傍不愿”。

()5、填空(用原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介绍子方虫的天敌 , 用“明它清剿害虫时威力大。

最后用“”字显示虫害的紧急 , 治虫实为事不宜迟 . 接着"说明为数众多 , 用“”说"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二)3、解说句中加粗的词①患其塔动 ()②故这样 ()③未布瓦()④ 贻以金钗()⑤匠师如其言()⑥盖钉板上下弥束()4、解说句中的文言虚词①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乃以瓦布之(④但逐层布板讫 ())③贻以金钗⑤问塔动之因()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①钱帅登之()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③匠师如其言()④此易耳()6、翻译句子①六幕相联如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皆伏其精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1、《梦溪笔谈》沈括存中北宋 2 、① xi ē②huì3 、①掩盖②所有或都③十天④庄稼丰产 4 、①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 ②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格斗 , 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初一语文《梦溪笔谈》二则沈括试题

初一语文《梦溪笔谈》二则沈括试题

初一语文《梦溪笔谈》二则沈括试题1.简述《以虫治虫》的主要内容。

(5分)【答案】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时,在主要内容中,要体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比如本文,事情的起因为“秋天里出现了害虫”;事情的经过为“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事情的结果为“农业取得丰收”。

2.简述《梵天寺木塔》的主要内容。

(5分)【答案】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塔动”问题的生动事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时,在主要内容中,要体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比如本文,事情的起因为“木塔晃动”;事情的经过为“喻浩解决塔动之因”;事情的结果为“人们佩服其精炼”。

3.《以虫治虫》一文中“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5分)【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文章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这一现象来分析“岁以大穰”的原因。

4.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5分)【答案】逐层布板,实钉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这一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分析方法即可。

5.向别人介绍一下《梦溪笔谈》。

【答案】《梦溪笔谈》:笔记集。

因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因而得名,共30卷。

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补查、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目,共609则。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

有许多沈括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发现。

特别是在药用植物方面的知识更为广泛。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

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6分)(1)其喙()有钳(2)岁以大穰()(3)梵()天寺木塔(4)贻()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6)人履()其板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6分)(1)千万蔽地蔽:(2)岁以大穰岁:(3)患其塔动患:(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故:(5)贻以金钗贻:(6)人履其板履:3.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

(6分)(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其:(2)岁以大穰以:(3)以钳搏之以:(4)乃以瓦布之乃:(5)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而:(6)盖钉板上下弥束盖:4.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

(10分)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B.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C.其虫旧曾有之 D.问塔动之因E.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1)代词,代物:(2)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语气词,无实在意思:5.译述下列句子。

(8分)(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4)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6.请用一句话概述《以虫治虫》的内容。

(10分)7.《梵天寺木塔》详细记述怎样解决塔动的问题,而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则用“如其言”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10分)8.填空。

(4分)《梦溪笔谈》的作者________是我国北宋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________成就。

综合题1.你认为《以虫治虫》所述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2.《梵天寺木塔》用了怎样的写法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的?基础题1.(1)huì(2)ráng(3)fàn (4)yí(5)qū qiē(6)lǚ2.(1)遮盖(2)年成(3)担忧(4)所以(5)赠给(6)走,踩踏3.(1)他的,指匠师的(2)因(3)用(4)连词,相当于“于是,便”(5)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6)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4.(1)B、E、F(2)A、D(3)C5.(1)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梦溪笔谈题目及答案

梦溪笔谈题目及答案

梦溪笔谈题目及答案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ush Talks from Dream Brook?(《梦溪笔谈》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讲课后作业1、单选题(题数:6,共6.0分)1.1.《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宋应星B贾思勰C郦道元D沈括正确答案:D1.2.《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反映了()社会情况的全景式画卷。

A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正确答案:B1.3.上个世纪中叶,由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发起,研究《梦溪笔谈》和它的作者就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被称为( )。

A红学B梦学C易学D笔学正确答案:B1.4.为了制作出精确的地图,沈括创造了(),按照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制作出误差很小的地图。

A二十四至法B制图六体C计里画方D二十三至法正确答案:A1.5.以前有一种物质叫作“脂水”,生于水际沙石,沈括根据它的物理性状起名为(),这个词提出来之后,立刻被人们广泛采用,九百多年来一直沿用至今。

A石漆B石脂水C火油D石油正确答案:D在法医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为了验伤,在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清洗干净的尸体放在()油伞下面,那些伤痕自然会显现出来。

A白色B红色C黑色D黄色正确答案:B2、多选题(题数:2,共2.0分)2.1.沈括“纵横”笔端著述《笔谈》是为了()。

A求名B求利C排遣不愉快之事D躲避他的妻子正确答案:CD2.2.中国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有哪几项在《梦溪笔谈》中有记录?()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正确答案:BC3、判断题(题数:7,共7.0分)3.1.沈括写作时所居住宅叫梦溪园,园子里有一条小溪叫梦溪,于是沈括便以此为名,起名《梦溪笔谈》。

正确答案:×3.2.沈括全面的科学才能,在古代为大家所公认的,在正史上留下“无所不能”的评价。

正确答案:√3.3.《梦溪笔谈》的研究偏向于自然科学方面。

正确答案:×3.4.沈括著述《梦溪笔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仕途断绝。

苏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 同步练习

苏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 同步练习

第五单元二十四《梦溪笔谈》二则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其喙()有钳(2)岁以大穰()(3)梵()天寺木塔(4)贻()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6)人履()其板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千万蔽地蔽:(2)岁以大穰岁:(3)患其塔动患:(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故:(5)贻以金钗贻:(6)人履其板履:3.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

(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其:(2)岁以大穰以:(3)以钳搏之以:(4)乃以瓦布之乃:(5)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而:(6)盖钉板上下弥束盖:4.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

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B.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C.其虫旧曾有之D.问塔动之因E.钱帅登之,患其塔动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1)代词,代物:(2)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语气词,无实在意思:5.译述下列句子。

(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4)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课内阅读】(一)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办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岁以大穰.()(2)贻.以金钗()(3)其喙.有钳()(4)人履.其板()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B. 如.土中狗蝎匠师如.其言C. 旬日子方皆.尽人皆.伏其精练D. 其.虫旧曾有之匠师如其.言E. 以钳搏之.问塔动之.因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七年级语《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梵.天寺木塔( ) 贻.以金钗( )但逐层布板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钳搏之(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3)但.逐层布板讫( )(4)人履.其板(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方为秋田之.害喻皓之.妻B.岁以.大穰以.丛草为林C.其.喙有钳人履其.板D.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旬日/子方尽皆B.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C.盖/钉板上下弥束D.则/以钳搏之5.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2)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6.下列语句属于文言省略句.试在括号内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1)( )遇子方虫(2)(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7.学了《梦溪笔谈》中的《以虫治虫》这篇课文后.古人的自然科学知识深深地吸引了你.你很想把《梦溪笔谈》整本书读完.恰好你的同桌有这本书.你准备向他借.你会说什么呢?02课内精读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患.其塔动( )(2)贻.以金钗( )(3)乃.以瓦布之( )(4)人皆伏.其精练( )9.翻译下列句子。

(1)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10.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问塔动之因”.而喻皓是笑着回答.请谈谈你从喻皓的“笑”中读出了哪些信息?11.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2.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综合能力测试(一)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 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粗的字注音①狗蝎()②其喙有钳()3.解释字词。

①蔽()②悉()③旬日()④穰()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区别下列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①其虫旧曾有之。

()②土人谓之“傍不肯”。

()6.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加粗的字注音①钱氏据两浙时()②方两三级()③但逐层布板讫()④人履其板()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①患其塔动()②故如此()③未布瓦()④贻以金钗()⑤匠师如其言()⑥盖钉板上下弥束()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乃以瓦布之()③贻以金钗()④但逐层布板讫()⑤问塔动之因()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①钱帅登之()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③匠师如其言()④此易耳()6.翻译句子①六幕相联如胠箧。

《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

初为博昌小吏,县令使逸送客,冒寒举体冻湿,还遇令不在,逸解衣炙之,入令被中卧。

令还,大怒,将加严罚。

逸曰:家贫衣单,沾湿无可代。

若不暂温,势必冻死,奈何惜一被而杀一人乎!君子仁爱,必不尔也,故寝而不疑。

令奇而释之。

后为门亭长,迎新令至京师。

胡毋辅之与荀邃共诣令家,望见逸,谓邃曰:彼似奇才。

便呼上车,与谈良久,果俊器。

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

后举孝廉,为州从事,弃官投辅之。

辅之时为太傅越从事中郎,荐逸于越,越以门寒而不召。

越后因闲宴,责辅之无所举荐。

辅之曰:前举光逸,公以非世家不召,非不举也。

越即辟焉。

书到郡县,皆以为误,审知是逸,乃备礼遣之。

寻以世难,避乱渡江,复依辅之。

初至,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裸袒,闭室酣饮已累日。

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

辅之惊曰:他人决不能尔,必我孟祖也。

遽呼入,遂与饮,不舍昼夜。

时人谓之八达。

元帝以逸补军谘祭酒。

中兴建,为给事中,卒官。

(节选自《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冒寒举体冻湿举:全B、逸解衣炙之炙:烤C、若不暂温温:温暖D、逸将排户入排:推开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便呼上车,与谈良久遂与饮,不舍昼夜B、逸解衣炙之令奇而释之C、荐逸于越逸便于户外脱衣D、奈何惜一被而杀一人乎令奇而释之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

B、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C、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D、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光逸为小吏时,一次替县令送客淋湿了全身,趁县令不在,解衣钻入县令被子里御寒,受到县令的严厉责罚。

《梦溪笔谈》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文言文习题及答案《梦溪笔谈》文言文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9分)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②縻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③少选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摘自《中华活页文选》)注:①镇戎军,地名。

②縻(mí),束缚。

③少选,一会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2分)(1)徒縻军(2)玮不答,使人候(3)玮又使人谕之(4)人气亦阑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整众而归/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B.其下忧之/吾以此取之C.乃止以待之/故为贪利以诱之D.不若弃之/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1)歇定可相驰矣。

(2)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小题4:两军对峙时,曹玮让人告诉敌军“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对方面色“欣然”,请你琢磨一下:对方心里会怎么想?曹玮心里又是怎么想?(3分)参考答案:小题1:(1)只是(2)侦察(3)告诉(4)残,尽小题1:C(3分)小题1:(1)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2)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4分,每小题2分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相驰”“比”“几”译错酌情扣分)小题1:对方的想法:连赶了上百里路,确实疲乏了,这样正好。

呵呵,这个曹玮,人称善于用兵,看来也是浪得虚名啊!曹玮的想法: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共3套苏教版带答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共3套苏教版带答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共3套苏教版带答案)《梦溪笔谈》二则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岁以大穰贻以金钗如月去世箧布板讫.分别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①中②曾③钉④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①千万蔽地②旬日子方皆尽③岁以大穰④人履其板⑤患其塔动.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①其喙有钳②则以钳搏之③钱帅登之④便实钉之,则不动矣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②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译:填空:《梦溪笔谈》共卷,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时期的科学成就。

作者,字,北宋家、家。

二、同步解读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们“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害虫的方法。

也希望你能从生物防治方面举出其他例子。

《以虫治虫、这篇短文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梦天寺木塔》中“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一句的“动如初”告诉我们什么?0.《梦天寺木塔》中当别人问到塔动之因时,皓笑曰中的“笑”写人物的什么?使我们看到人物的什么心理状态?1.这两则短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三、美文赏析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推敲《刘公嘉话》公: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提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加点的字注意错误的一项是A.一日于驴上得句B.始欲着“推”字c.遂于驴上吟哦D.遂并辔而归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遂于驴上吟哦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D.遂并辔而归把加字的文言文单音节词组成意义相同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①始欲着“推”字②炼之未定③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④与为布衣之交解释加点的词。

①时韩愈吏部权京兆权:②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对:③韩立马良久良久:④作敲字佳矣佳: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为他说出理由。

七年级语文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 试题

七年级语文梦溪笔谈二则同步练习  试题

币仍仅州斤爪反市希望学校<梦溪笔谈>二那么同步练习〔1〕一、填空 12分1、<梦溪笔谈>共__________卷,内容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自然科学局部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_________时期的科学成就。

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钱塘人,是________ 家________ 家。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以下加点字注音8分狗蝎.〔〕大穰.〔〕喙.〔〕有钳梵.〔〕天寺金钗.〔〕贻.〔〕蔽.地〔〕履.其板〔〕三、解释下面各句加点词的意思10分1、方为.秋田之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旬日..子方皆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岁以大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两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便实.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盖钉板上下弥.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履.其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匠师如.其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贻.以金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虚词 9分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 其.虫旧曾有之 ____________ 以.丛草为林____________之其虫旧曾有之.___________ 其其.喙有钳 ____________ 以以.钳搏之____________ 便实钉之. ____________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__________ 岁以.大穰____________五、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梦溪笔谈二则》学案附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学案附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的科学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岁”“穰”“患”“贻”“履”等,3.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之”“其”“以”“悉”等。

【预习感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 贻以金钗( ) 但逐层布板讫( ) 2.选出对各加点字正确解释的一项。

(4分)(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A.虫的名字B.正在C.方才D.于是(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 )A、每年B.年岁C.年年D、年成(3)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 )A、名词“钉子”B.动词“钉”C.用钉子钉D.是一个通假字(4)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A、虽然B.是C.而且D.只是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一项。

(4分)(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 )A、人们遇到子方虫,就用铁夹子捉它,有时把虫夹为两段。

B.人们只要遇到子方虫,就用铁棍子打它,有时把虫砸成两段。

C.它们遇到了子方虫,就用钳子抓它,有时把虫弄成两段。

D.它们遇上了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捕斗,子方虫全部都被咬成两段。

(2)人皆伏其精练。

( )A、大家都把自己的精彩隐藏起来。

B.大家都佩服他的高明。

C、大家都屈服于他的高明。

D.大家都在伏天认真锻炼。

4.下列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方/为秋田之害B、旬日/子方尽皆C.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D.学而时习/之【轻松课堂】5.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B.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C、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6分)(1)如:A.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

( )B.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 )(2)钉:A.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梦溪笔谈》二则课堂训练 能力提升练习题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梦溪笔谈》二则课堂训练   能力提升练习题

《梦溪笔谈》二则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悉为两段(成为)
B.方为秋田之害(危害)
C.土人谓之“傍不肯”(称,叫)
D.忽有一虫生(一只)
答案:D
2.“人皆伏其精练”中的“精练”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简练
B. 精明
C. 精熟
D. 精当
答案:C
3.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
B. 如土中狗蝎匠师如其言
C. 旬日子方皆尽人皆伏其精练
D. 其虫旧曾有之匠师如其言
答案:C
4.下面对《梦溪笔谈》二则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忽有一虫生”“忽”字表明事出意外。

说明害虫无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

B. “岁以大穰”“以”是“因为”之意。

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C.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无可奈何”表明大家无计可施,“密使”“赔以金钗”写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反衬喻皓技术之高。

D.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中“笑”表现出喻皓
为自己能解决“塔动”问题而由衷的高兴、得意地笑。

答案:D。

《梦溪笔谈》检测答案

《梦溪笔谈》检测答案

《梦溪笔谈》检测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梦溪笔谈》二则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每空1分,共6分)狗蝎.(xiē)喙.(huì)大穰.(ráng)梵.天寺(fàn)贻.(yí)胠箧.(qiè)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每空1分,共27分)1、庆州界.生子方虫(地域,范围)2、方.为秋田之害(正当,正在)3、其喙.有钳(鸟兽的嘴,这里指虫子的嘴)4、千万蔽.地(遮盖)5、悉.为两段(都,全)6、旬日..(十天)7、岁以大穰...以:(因)大穰:(庄稼大丰收)8、其.虫旧曾有之.其:(这样,这种)之:(语气助词,无义)9、方.两三级.方:(才)级:(层)10、患.其塔动(担忧)11、乃以..瓦布之乃:(顺接连词,于是,便)以:(介词,用)12、贻以..金钗贻:(赠给)以:(用,把)13、但.逐层布板讫.但:(只)讫:(终了,完毕)14、匠师如.其言(遵照) 15、塔遂.定(于是,就)16、盖.钉板上下弥束..盖:(因为)弥束:(更加紧密相束)17、六幕相联如胠箧..(撬开箱子,这里指箱子) 18、人履.其板(走,踩踏)19、人皆伏.其精炼..伏(通“服”,佩服)精炼(精熟)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共31分)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4分)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成为两段。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3分)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3、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3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4、人皆伏其精练。

(3分)人们都佩服喻皓的精熟。

5、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4分)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子,成千上万,遍地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梦溪笔谈》二则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其喙.有钳()岁以大穰.()
梵.天寺木塔() 贻.以金钗()
但逐层布板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钳搏之()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3)但.逐层布板讫()
(4)人履.其板()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方为秋田之.害喻皓之.妻
B.岁以.大穰以.丛草为林
C.其.喙有钳人履其.板
D.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旬日/子方尽皆B.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C.盖/钉板上下弥束D.则/以钳搏之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2)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6.下列语句属于文言省略句,试在括号内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1)()遇子方虫
(2)()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7.学了《梦溪笔谈》中的《以虫治虫》这篇课文后,古人的自然科学知识深深地吸引了你,你很想把《梦溪笔谈》整本书读完,恰好你的同桌有这本书,你准备向他借,你会说什么呢?
02课内精读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患.其塔动()
(2)贻.以金钗()
(3)乃.以瓦布之()
(4)人皆伏.其精练()
9.翻译下列句子。

(1)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10.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问塔动之因”,而喻皓是笑着回答,请谈谈你从喻皓的“笑”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11.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2.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03拓展阅读
喻皓造塔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①甚精,都料匠②喻皓所造也。

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③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喻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制度:制造方法、技艺。

②都料匠:官名,掌管设计及施工的土木工程总负责人。

③国朝:欧阳修是宋朝人,所以把宋叫国朝。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塔初.成()
(2)至今木工皆以.喻都料为法()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喻皓所造也。

15.喻皓在建造开宝寺塔时为什么要使塔身向西北倾斜?请用原文回答。

二十四《梦溪笔谈》二则
1.huìráng fàn yíqì2.(1)用(2)派(3)只(4)走,踩踏 3.A(解析:A项都是结构助词“的”;B项前者是“因”,后者是“把”;C项前者是“它的”,后者是“那”;D项前者是“在”,后者是“到”。

) 4.B(解析:B项的朗读节奏应为“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5.(1)(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2)于是就用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6.(1)这虫(2)木塔上7.《梦溪笔谈》这本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很有趣,我很想把整本书读完,听说你有这本书,借给我看看,好吗?8.(1)担心(2)赠送(3)就,于是(4)同“服”,佩服9.(1)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2)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10.示例:一方面是喻皓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11.示例: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而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

12.示例:匠师的虚心好学是值得肯定的。

但他要面子,不敢(不愿)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

13.(1)刚(2)把14.开宝寺塔,在京城所有的宝塔中最高,而且设计很精巧,是都料匠喻皓负责建造的。

15.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附参考译文】
开宝寺塔,在京师所有塔中是最高的,结构也是最精良的,是都料匠喻皓所造。

塔刚建成的时候,看起来不端正而向西北倾斜,大家都奇怪,问喻皓,喻皓说:“京城地势平坦无山,而多刮西北风,风吹塔不用一百年,塔自然就正过来了。

”喻皓用心之精细大抵如此(大概就像这样)。

宋朝开国以来,(像样的,著名的,专家级的)木工就这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喻都料(姓+官职)为榜样(标准)。

喻皓著有《木经》三卷流传于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