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综教育学高频考点归纳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教师是社会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角色,因此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综合知识是一个必备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教育综合知识的必背考点,帮助广大考生提高备考效率和成绩。
一、教育学理论基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学科,了解其理论基础对于教师招聘考试至关重要。
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教育学的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等各个方面。
3. 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可以分为一般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两个主要分支。
4.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儿童发展规律、教育的整体性、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
二、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的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1.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
2.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教师需要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等,了解不同学习理论对教学有何影响,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4.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遵守各种教育法律法规,了解相关规定对于教师招聘考试至关重要。
1.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等各个方面。
2.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教育机构的管理、师生关系、学生权益保护等方面。
3. 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四、教育评价和测量教育评价和测量是用以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的手段,了解其基本原理对于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测量十分重要。
1. 教育评价的对象:教育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教育机构等各个方面。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教育综合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改革等多个方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这些必背考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教育综合知识中的重要考点。
一、教育学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发展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4、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包括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5、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类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
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6、教学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教学原则包括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7、德育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育综合知识的49个必背考点
教育综合知识的49个必背考点1. 教育的定义与目标:教育是通过有意识的活动,促使个体发展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德育。
2.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3.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实验法等。
4. 教育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以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习效果并进行改进。
5. 学生发展理论:包括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和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
6. 教育心理学:涵盖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人格理论和动机学等。
7. 教育行政管理:包括学校组织与管理、领导力和教育政策等。
8. 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学校规章制度和学生权益保护法等。
9. 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投资和教育成本等问题。
10. 教育伦理学:探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问题和价值观培养等。
11.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教育管理水平。
12.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不平等和教育机会等问题。
13. 教育史: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和教育制度。
14. 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
15. 高等教育:大学和专科学校的教育阶段。
16. 留学:指学生赴国外接受教育的行为和过程。
17. 职业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行业就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教育形式。
18. 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发展运动技能的教育内容。
19. 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
20. 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内容。
21. 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内容。
22. 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知识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技能是应用知识的能力。
23. 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及时的评价和有效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方向。
24. 教师的角色: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引导者和榜样。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原理、方法和组织管理等问题的学科。
2.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3.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
4. 教育的特点: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有意识地进行的培养过程。
5.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讨论方法、实验方法、模拟方法等。
6. 教育的原理:教育的原理包括因材施教原理、循序渐进原理、教与学的一致性原理等。
7. 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规律包括个别差异规律、质的飞跃规律、发展与调适规律等。
8. 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模式包括授业教育模式、育人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模式等。
9. 教育的评价:教育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注重结果。
10. 教育的管理:教育的管理包括教育机构管理、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
11. 教育的观念:教育观念包括德育第一、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等。
12. 教育的伦理:教育的伦理要求教育者要有责任心、师德高尚、对学生负责等。
13. 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现代教育、中国教育和国际教育等。
14.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
15. 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包括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多元评价等。
16. 教育的政策:教育的政策包括普及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
17. 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留学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等。
18. 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改革与创新包括课程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
19. 教育的压力与矛盾:教育的压力与矛盾包括学业压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20. 教育的未来发展:教育的未来发展包括信息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等。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学常考考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学常考考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考核教师专业能力的标准之一,其中教育学是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
在教育学的考试中,有一些常考的考点,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考点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常考考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学研究教育的规律和原则,是一门关于教育的科学。
它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历史性等特点。
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培养教育学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掌握教育规律和原则,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3.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育学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教育科学体系。
二、学校和家庭教育1. 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智能、品德和身心健康,其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学生的人格。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家庭教育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最早和最重要的环境,其重要性体现在价值观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
三、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1. 教育原理的分类和作用教育原理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原理,它们指导着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活动。
2.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四、教育评价和教育改革1.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等进行客观评判的过程,对于改进学校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对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常考考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学校和家庭教育、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评价和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110个常考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
教育综合知识110个常考知识点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了解教育综合知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汇总教育综合知识的必背考点,帮助您全面了解教育的各个方面。
一、教育理论与发展教育理论与发展是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以下是几个必备的教育理论和其发展方向:1. 传统教育理论:包括古代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古希腊罗马的教育哲学等。
2. 现代教育理论:包括进化论、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3. 社会文化理论:包括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理论、文化学派的教育观点。
4. 教育发展方向: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终身教育等。
二、教育体制与政策教育体制与政策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几个必备的教育体制和相关政策:1. 教育体制:包括教育层次划分、学段设置、教育管理机构等。
2. 教育改革与政策:包括素质教育、义务教育、教育信息化等。
3. 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包括学校评估、师资培训、课程标准等。
4. 教育投入与资源配置: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设施、教育资源优化等。
三、教育心理学与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评价是理解学生发展和评估学习成果的关键领域,以下是几个必备的教育心理学和评价方法:1.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
2. 学习动机与教育情感:包括学习动机的分类、教育情感的培养等。
3. 学习困难与特殊教育:包括学习障碍、高智商与天才教育等。
4. 教育评价方法:包括考试评价、综合评价、自我评价等。
四、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以下是几个必备的教育法律和职业道德:1. 教育法规:包括宪法、教育法、劳动法等。
2. 学生权益保障:包括学生权益的保护、学生违纪处理等。
3.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师德建设、教师行为规范等。
4. 学校管理法规:包括校规校纪、课程教材管理等。
五、国际教育与教育交流国际教育与教育交流是推动全球教育合作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几个必备的国际教育和教育交流内容:1. 国际教育发展:包括国际学校、国际课程、留学教育等。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一、教育学理论:1.教育的定义和特征: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对个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影响和引导,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
2.教育目标的分类: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
3.教育方法:启发式教育、讨论式教育、实践教育等。
4.教育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实施的主体和义务教育的政策支持等。
2.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等。
3.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种类、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支持和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规定等。
4.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的组成和教育经费的筹措等。
三、教育经济学:1.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类型、教育投资的回报和教育投资的政策支持等。
2.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方法、教育资源的流动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等。
3.教育成本分析:教育成本的分类、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教育成本的降低策略等。
四、教育技术:1.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等。
2.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等。
3.多媒体教育:多媒体教育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育的优势和多媒体教育的应用等。
五、教育心理学:1.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等。
2.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等。
3.学生发展与评价:学生发展的阶段理论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等。
六、教育管理:1.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等。
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目标、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学校管理的方法等。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的目标、教师管理的方法和教师管理的措施等。
七、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教育的目标等。
2.家庭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共享教育和亲子教育等。
在备考教育综合知识时,除了掌握以上考点,还需要着重复习相关的教育政策、教育和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高频考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高频考点2023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要开始了,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要抓紧复习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高频考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高频考点考点1: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
我国教育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公共性。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3.保障性。
国家必须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
4.平等性。
(1)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2)扶持特殊地区和人群教育原则。
5.终身性。
《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终身教育原则。
考点2: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事实;2.损害行为必须违法;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考点3: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1.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行政违法而应当依法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
2.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民事违法行为而承担的法律后果,重要特点之一是它主要表现为一种财产上的责任。
3.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指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教育法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达到犯罪的程度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考点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3)学生再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与权责(享受权利,承担责任)。
2.学生是具有的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①顺序性(循序渐进,陵节而施)②阶段性(注意阶段衔接与过渡)③不均衡性(适时而教)④互补性(扬长避短,引导优势,个性发展)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能进步、看到潜力和变化);(3)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把学生当做发展中的人看,理解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更要看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5)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与权责(享受权利、承担责任(法律伦理)教育学生负责)。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以下是为大家梳理的一些高频考点,希望能对备考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教育基础知识(一)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以个别教学为主。
西方古代教育,如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注重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而斯巴达教育则侧重于军事训练。
2、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呈现出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以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等特点。
(三)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以及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为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
3、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学流派,如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可以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民主以及传播思想。
3、教育与文化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承、创新、融合和改造的功能。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一)认知过程1、感觉感觉的种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感觉的相互作用。
教综教育学高频考点归纳
教综教育学高频考点归纳教育学一、各种【著作】 1. 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2. 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表达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那么);教学相长(表达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4.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奠定理论的著作。
5. 【林哈德与葛笃德】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6. 【政治学】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
7. 【理想国】柏拉图的著作。
8.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昆体良的著作,西欧最早关于教育的著作。
9. 七艺中的四学几何算数音乐天文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10.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当时他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方法。
12.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开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3.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廖世承。
14. 我国第一本翻译过来的【教育心理学】书是房东岳。
15. 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
16.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易公教育 17.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动物界的教育】。
18. 劳动起源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9. 韩愈【师说】 20. 朱熹【四书集注】 21. 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开展】从而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考试知识点大全(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考试知识点大全(学霸笔记)教师招聘考试是选拔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教综考试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本学霸笔记将为您详细解析教综考试的知识点,助您顺利通过考试。
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4. 教育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当代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4.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5.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三、教育法规基本概念1. 教育法的定义: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育公平原则、尊重学生人格原则、教育主权原则。
3. 教育法的体系: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4. 教育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5. 教育法律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校内救济。
四、教育道德基本概念1. 教育道德的定义:教育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2. 教育道德的原则:忠诚于教育事业原则、尊重学生原则、为人师表原则。
3. 教育道德的内容: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师与自身的关系。
4. 教育道德的培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道德修养、教育道德评价。
教综知识点汇总
教综知识点汇总一、教育学基础理论1. 教育学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及其实践活动的科学。
2. 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促进个体身心发展。
- 社会功能: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3. 教育目的- 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 个性化发展: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4. 教育原则- 科学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科学组织教育活动。
- 民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平等参与教育过程。
- 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5. 教育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讲解传授知识。
- 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探究问题。
-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学习理论知识。
二、教育心理学1. 学习动机- 内在动机:出于兴趣或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 外在动机: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
2. 学习风格- 视觉型:通过视觉信息学习效果最佳。
- 听觉型:通过听觉信息学习效果最佳。
- 动觉型:通过动手操作和身体感觉学习效果最佳。
3. 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
-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知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4. 情感与人格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愧和怀疑、主动与罪恶感、勤奋与自卑、身份与角色混乱、亲密与孤立、生产力与停滞、完整与绝望。
三、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运行。
2. 教师法- 教师资格:规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资格。
- 教师权利与义务:明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3. 学校管理- 学校章程:规定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
- 学校安全:确保学校环境安全,预防校园事故。
四、教学设计与评估1. 教学设计- 目标设定: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一致。
- 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重点整理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教育的概念:广义:知识,技能,妨碍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学校教育:知识-----心体力-----身社会要求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身心)目的打算组织学校教育制度:1.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2.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的形成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别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现代教育制度的进展趋势:(简答)(重点)学前教育加强并与小学教育衔接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年限。
义务教育的定义两头扩展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中间加强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内外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教育的进展过程:古代教育中国:夏----------校商----------序周----------痒西周: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科举制度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佛教:关怀大众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职官学校:贵族文士学校:奴隶主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
重商主义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
培养军人。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要紧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近代教育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0世纪往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学(定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别愤别启,别悱别发-----启示愤:内心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想讲又别懂如何讲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讲知。
---------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老子:一切回归自然学记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知识点一网打尽(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知识点一网打尽(学霸
笔记)
1. 教综知识点概述
教综(教育综合)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本文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份全面的教综知识点总结,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 教育学知识点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 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 教育评价和教育改革
3. 心理学知识点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心理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 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成人发展心理学
- 研究理论和教育心理学
4.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相关法规
- 学校管理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学生权益保护和校园安全管理
5. 备考建议
-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合理安排复时间
- 注重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厘清重点与难点
- 多做真题和模拟试卷,提高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 考前适当调整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力
以上是对教师招聘考试中教综知识点的一份简要总结,希望能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请考生在复过程中,重点理解并牢记每个知
识点的核心内容,加强练,提高解题能力。
祝您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参考资料]
- 张三. (2020).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精讲. 北京出版社.
- 李四. (2019). 教育学原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王五. (2018). 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其中《教育学》作为考试科目之一,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备考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教育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既要追求理论的科学性,又要有实践的指导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育学的目标:教育学的目标是研究和探讨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培养合格的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4.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教育的实践等。
5.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社会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对人的身心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培养和教育活动。
6. 教育的内涵:教育的内涵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化、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等。
7.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8.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积极人生态度。
9.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
10.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诊断法等。
11. 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手段包括教材、教具、教学媒体等。
12. 教育的形式:教育的形式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等。
13. 教育的环境:教育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14. 教育的因素:教育的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15. 教育的计划与评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教育评价的实施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
16. 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17. 教育学派和教育学说:教育学派和教育学说是教育学研究中的重要思想和观点。
18. 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可分为个别目标、社会目标、生产目标等。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de)一门科学.2、我国春秋木年(de)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de)专着.比古罗马昆体良(de)论演况家(de)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de)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de)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de)教学规律).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de)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de)专着.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4、美国杜威(de)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de)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5、苏联赞可夫(de)教学与发展把学生(de)“一般发展”作为教学(de)出发点与归属.6、美国布鲁纳(de)教育过程(de)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de)教学方法.7、苏联苏霍林斯基(de)给教师(de)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着作被称为“活(de)教育学”和“学校生活(de)百科全书”.8、教育(de)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de)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0、遗传素质对人(de)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de)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de),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de)、被动(de),而是积极(de)能动(de)实践过程.11、我国普通中学(de)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de)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de)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3、“双基”是指系统(de)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14、智育(de)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de)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de)因素.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二1、体育(de)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3、美育(de)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de)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de)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de)能力;(3)培养学生(de)心灵美和行为美.4、劳动技术教育(de)任务:(1)培养学生(de)劳动观点,养成正确(de)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5、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de)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6、教师是教育工作(de)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7、教书育人是教师(de)根本任务.8、教师劳动(de)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de)连续性、空间上(de)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9、教师(de)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10、学生是教育(de)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de)主体、是发展中(de)人.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de)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de)建立取决于教师(de)教育水平.1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de)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de)双边活动.13、教学是实现教育目(de)(de)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de)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de)原则.14、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de)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de)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15、课程是学校教育(de)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de)蓝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三1、两种对立(de)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2、教学(de)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3、常用(de)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de)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de)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de)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de)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de)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4、教学工作(de)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de)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de)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de)检查与评定.5、一节好课(de)基本要求:(1)教学目(de)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6、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de)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de)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de)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de)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de)/顷序发展(de),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de)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de)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8、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de)源泉和基础.9、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de)原则;知行统一(de)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e)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e)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de)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de)原则;教育影响(de)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0、马卡连柯(de)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e)原则.11、德育(de)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de)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12、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13、班主任工作(de)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14、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de)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de)了解方法.15、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de)中心环节.培养正确(de)集体舆论和优良(de)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de)重要标志之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四二、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e)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4、心理是人脑(de)机能,脑是心理(de)器官.人(de)心理(de)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de)映象.5、神经系统(de)基本活动方式——反射.6、意识是人(de)心理反映(de)最高形式.意识(de)基本特性:自觉(de)目(de)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de)两种信号系统(de)协同性.7、心理学科(de)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de)交叉学科.8、需要(de)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9、马斯洛(de)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de)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0、动机产生(de)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1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de)心理倾向.12、兴趣(de)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13、学习动机(de)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de)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de)积极性.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五1、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2、创设问题情境(de)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de)客观事物(de)个别属性(de)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de)客观事物(de)综合整体(de)反映.感觉是知觉(de)基础,知觉是感觉(de)整合.4、生物钟现象:人体内(de)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de),这些节律性(de)变化就是所谓(de)“生物钟”(de)机制.5、知觉(de)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6、注意(de)(de)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de)组织特性.7、注意(de)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de)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de)间接、概括(de)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de)两大基本特征.9、思维(de)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10、思维(de)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六三、新课程知识1、新一轮(de)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de)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de)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2、新课程(de)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de)创新,每门学科(de)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de)创新,强调课程(de)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de)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de)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de)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de)整合,注重科学探究(de)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de)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de)应用.(5)课程评价(de)创新,提出了发展性(de)评价观,侧重学生(de)全面发展,关注教师(de)成长.(6)课程管理(de)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基础教育(de)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de)核心环节.4、为了学生(de)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de)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de)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de)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de)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de)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de)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de)个性发展,尊重学生(de)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de)价值观.新课程(de)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de)发展.5、新课程(de)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de)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de)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de)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de)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de)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de)三个原则.6、新课程(de)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de)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de)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de)比重,将10%一12%(de)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de)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de)类型结构.7、新课程(de)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de)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de)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de)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de)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de)合理应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七1、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de)主角转向“平等中(de)首席”.交往(de)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de)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2、新课程提倡(de)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de)那种单纯接受式(de)学习方式.3、新课程(de)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de)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de)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4、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de)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de)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de)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de)原则.5、教师要成为课程(de)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6、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de)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de)培养.7、新课程(de)核心理念:以学生(de)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de)发展,为了中华民族(de)振兴.8、素质教育(de)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9、新课程(de)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1、新型(de)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de)途径——师生间(de)双向交流.12、改变原有单一、被动(de)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de)多样化(de)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de)核心任务.13、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de)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招教综高频知识点速记》
教综高频考点速记手册速记教育学、心理学人物及著作教育学1.孟子(内发论)主张性本善,其思想表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首次将“教”和“育”合并在一起使用。
2.沛西•能(英)和利托尔诺(法)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3.孟禄主张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4.凯洛夫主张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他的著作《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5.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到《论语》中: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启发性教学);因材施教;第一个提出“庶富教”。
6.墨翟主张“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逻辑思维和实用技术;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亲知、闻知、说知”;与儒家并称显学。
7.老子、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文化堕落论,人性复归论,“绝圣弃智”。
8.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又叫问答法;提出“知识就是美德”。
9.柏拉图(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哲学王,主张内发论,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代表作为《理想国》。
10.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代表作《政治学》。
11.董仲舒(遗传决定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性三品说。
12.昆体良提出学习过程三阶段论:模仿、理论、练习,其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13 培根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14.夸美纽斯(学科课程)提出“泛智教育”,教育遵循自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其著作《大教学论》(1632)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称作“教育学之父”。
15.康德最早在大学(1776,德国柯尼斯堡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教育目的是伦理本位论,其代表作是《康德论教育》。
16.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其代表作为《爱弥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一、各种《著作》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奠定理论的著作。
5.《林哈德与笃德》——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6.《政治学》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
7.《理想国》柏拉图的著作。
8.《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昆体良的著作,西欧最早关于教育的著作。
9.“七艺”中的“四学”——几何算数音乐天文“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10.“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当时他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方法。
12.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廖世承。
14.我国第一本翻译过来的《教育心理学》书是房东岳。
15.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
16.“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易公教育17.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动物界的教育》。
18.劳动起源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9.愈《师说》20.朱熹《四书集注》21.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从而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23.洛克《教育漫话》24.卢梭《爱弥儿》25.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二、各种名言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杜威。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孔子3.“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的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欧洲近代教育家夸美纽斯。
4.“修道之谓教”——《中庸》。
16.易公教育5.“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句中,首次出现“教育”一词——《孟子》6.“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孔子7.“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孔子8.“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学记》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10.“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陵节而施、禁于未发、教学相长——《学记》11.“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12.“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康德13.“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康德14.“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15.“教,上所施,下所效。
”“育,养子是作善也。
” ——《说文解字》16.“生活即教育”——行知1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遗传决定论18.“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19.“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正气”——孟子(发论)20.“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
易公教育21.“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涂尔干22.“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奇23.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24.提出“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的是马卡连柯。
25.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26.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夸美纽斯27.“教育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夸美纽斯28.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29.“教师对自己从事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叶圣。
30.“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32.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裴斯泰洛奇33.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礼记》34.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加里宁35.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
——卢梭36.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
——帕克三、各种人物、时间、地点1.被誉为现代教育教学之父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2.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
3.赫尔巴特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杜威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4.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5.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
6.赫尔巴特首次倡导了教育心理学化运动7.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8.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是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学问”、“道德”和“信仰”的“种子”。
易公教育9.孟子——性善论者发论10.荀子——性恶论外铄论11.孔子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统一的过程。
12.赫尔巴特提出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教育两基础”。
13.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文化——康德1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沛西•能15.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梅伊曼、拉伊。
16.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17.洛克“白板说” 外铄论代表人物。
18.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发论)19.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高尔顿的血统论,柏拉图的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20.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1.“人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22.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阐述了有关观念、意识阈、统觉和兴趣理论的人是赫尔巴特。
23.1901年王国维翻译了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这是中国人最早了解到的教育学。
24.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25.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
易公教育26.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创立,并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授课方式27.3. 1904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务纲要》中最先出现了“义务教育”一词。
1906年,学部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十条。
这是中国政府计划实行强迫义务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
28.4.我国正式试办义务教育是在1911年。
清政府学部在《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中明确规定以4年为义务教育期,并提出了试办义务教育的办法。
29.1982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国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这是中华人民国成立以来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30.1986年,《中华人民务教育法》颁布并于7月1日起施行。
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1.2006年6月,修订了新《义务教育法》,并于9月1日起实施。
根据新的《义务教育法》,当年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首先实现全免费。
32.2008年秋,城市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
这对于当时已经实施了22年的义务教育政策来说,是一块铭刻着“实至名归”字样的里程碑。
四、各种理论和分类学说1.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生物起源论者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早期教育的特点及其源起,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易公教育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论者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教育的起源,特别是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的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如孟子、弗洛伊德。
外铄论。
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都持有同样的观点。
实践主体论。
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登。
美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归遗传决定论者一派。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养育论。
洛克的“教育万能论”。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即“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4.两种不同价值取向教育目的观对于教育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的诸多有关教育目的的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本位论,另一类是社会本位论。
5.欧美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西欧双轨制。
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也属于这种学制类型。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
美国单轨制。
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前联型学制。
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单轨制学制。
它被称为中间型学制又称“Y”型学制。
这种学制试图融会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
但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6.收集研究资料是研究过程中费时最长、费力最多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