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新技术详解
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特色食用菌是一类在市面上越来越受欢迎的食物,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人们的青睐。
为了满足人们对不同口味食物的需求,并提高特色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选育新品种和探索高效栽培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是为了开发更高产、更优质、更抗病虫害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选育重要性方面,首先介绍了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包括丰富特色食用菌品种资源、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
其次,讨论了品种选育的方法和策略,探讨了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等不同的选育手段和途径。
高效栽培技术创新是为了提高特色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效栽培技术在提高特色食用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菌种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需求。
文章将着重介绍高效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以及底材选择、菌种接种、菌丝扩增等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通过选育新品种和创新高效栽培技术,特色食用菌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章将在结论部分探讨选育新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之间的关系,强调二者的相互促进,为特色食用菌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文中还将探讨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和推广,为进一步提升特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探讨与叙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概述了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其中包括概述了特色食用菌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以及目前选育新品种和创新栽培技术的情况。
同时明确了文章的目的,即通过本文的探讨和研究,为特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详解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蘑菇(一)双孢蘑菇1、双孢蘑菇标准综合体的制定,使规范化、集约化栽培得以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
2、优质高产、适于制罐的“S-2796”、“ 3003菌”株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双孢蘑菇的产量与质量。
高蘑 3 号菌株的推广,使蘑菇的生产季节提早一个月 ,也延迟了一个月。
3、节能型二次发酵的普及与隧道式发酵技术的推广,是目前蘑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性生产措施之一。
4、适于南方生产的多孔式菇房结构。
有利于通风透气、防止烧菌,为南方高温、高湿情况下种植蘑菇创造条仵。
5、鱼网层架结构。
有利通风长菌,经济实用、省工节时、经久耐用。
6、整床有利于克服发生地雷菇与硬开伞的现象。
打扦有利于通风透气、激活因供氧不足钝化的蘑菇菌丝,使出菇整齐、菇潮一致。
7、高效灭菌剂在覆土期的使用大大减少蘑菇疣孢病的发生。
8、蘑菇保鲜剂的使用、使蘑菇保鲜时间延长7—12 天,为新鲜蘑菇走进超市创造条仵。
9、升华速冻蘑菇干片生产线的建立,福建省产量已达3000 吨。
是今后蘑菇出口的方向。
10、盐水菇循环用水系统的建立,加速了盐渍速度、节约了成本。
*以上几项措施使福建省双孢蘑菇的产量在 1997 年达到顶峰,年产蘑菇达 26.2 万吨 , 年产值超过 30 亿元 ,创汇达 2 亿美元 ,科技贡献率为 55%.在第一次翻堆时每平方米加 150 克的食圤将使蘑菇增白。
(二)香菇1、原始伐木砍花生产香菇为人工栽培香菇开创了道路。
2、段木生产香菇为改变香菇模式创造了条件。
3、古田畦栽香菇生产模式的建立,为香菇生产从段木生产转向袋式生产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革。
4、寿宁花菇栽培模式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花菇产量,现已占我省香菇产量的三分之一。
5、长汀地栽香菇模式技术的推广,解决了夏菇保鲜菇的供应,特别是夏菇的供应。
6、建阳生料栽培香菇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省工节时、减少污染、提高了产量。
7、939、9015、135 菌株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花菇的产量与质量。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的食材,在现代饮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高效栽培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质高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环境调控技术1.温度调控:食用菌对温度要求较高,通常在20-30摄氏度之间为宜。
对不同的食用菌种类,控制合适的温度是提高菌体生长的关键。
可以通过调节温室、大棚等栽培环境,利用复杂的控温设备来实现温度的调节。
2.湿度调控:食用菌对湿度的要求也较高,保持合适的湿度对菌体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菌床培养时,保持湿度在70%左右是最理想的。
可以通过喷水、雾化器等设备来调节湿度,也可以通过控制通风量来保持湿度的稳定。
3.光照调控:食用菌对光照要求不高,大部分食用菌在暗处生长更好。
因此,在栽培中,应尽量避免光照过强的环境。
可以选择光照较弱的室内栽培或者选择树荫下的地方进行栽培。
二、床料选择与预处理技术1.床料选择:床料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础,也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食用菌有不同的床料要求,一般来说,玉米秸秆、稻草等含有丰富纤维的床料适合栽培多种食用菌。
在选择床料时要注意是否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2.床料预处理:为了提高床料的适宜性,可以对床料进行一些预处理。
如浸泡、煮沸、蒸汽消毒等方法,可以杀灭床料中的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提高床料的质量和菌体的生长环境。
三、接种技术1.孢子接种:将食用菌的孢子直接接种在床料上,让其发芽生长。
这种接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一些难以扦插的食用菌。
在接种时要求接种量均匀,避免结团和浓度差异。
2.扦插接种:将食用菌已经发芽的菌丝体插入到床料中,促使其扩散生长。
这种接种方法可以使菌丝快速繁殖,提高产量。
扦插接种时要注意插入的深度和均匀分布。
四、管理与养护技术1.通风管理: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合适的通风是非常重要的。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长,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类别,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为了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许多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也相继出现。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栽培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并讨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一、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近年来食用菌栽培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相比传统的土壤培养方式,无土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感染的风险,还能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无土栽培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是特制的菌袋来培养食用菌,其中添加了适宜的培养基和营养物质,以保证菌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光合作用控制技术光合作用控制技术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控制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调整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波长等参数,可以使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得到有效控制。
这项技术在大棚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合理的光照管理,不仅可以增加食用菌的产量,还可以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三、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现代食用菌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无菌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的侵入,保证食用菌的纯度和品质。
在无菌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灭菌、消毒和无菌环境的创建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阻止病原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传播,保护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食用菌的基因进行改造,以增加其抗病性、耐逆性和产量等特性。
通过插入特定基因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可以使食用菌在病害侵染和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生长,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食用菌栽培新技术的出现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无土栽培技术、光合作用控制技术、无菌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都为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用菌栽培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和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食材选择。
食用菌栽培技术大全
食用菌栽培技术大全1.蘑菇的栽培技术蘑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相对较为简单。
首先需要获得蘑菇种子或菇菇菌种,然后准备好栽培基质,可以是蘑菇菌包或者是废弃物质,如秸秆、麸皮等。
将栽培基质装入塑料袋或容器中,然后加入种子或菌种,将其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收获成熟的蘑菇。
2.干贝参茸的栽培技术干贝参茸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略微复杂。
首先,需要准备好适宜的培养基,可以是米糠、豆饼等。
将培养基装入培养袋中,添加适量的水分和保温材料,使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然后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并用保鲜膜封口,放置在适宜的光照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收获成熟的干贝参茸。
3.香菇的栽培技术香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准备好秸秆、麸皮、花生壳等废弃物质作为栽培基质,将其装入塑料袋或容器中。
然后添加适量的水分使其湿润,加入适量的菌种,并将其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通常需要进行覆盖,避免光照过强或过弱。
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收获成熟的香菇。
4.茶树菇的栽培技术茶树菇是一种耐寒、适应性强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准备好废木材、稻草等作为栽培基质,将其装入塑料袋或容器中。
然后调节合适的湿度和温度,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上,并将其放置在适宜的光照环境下进行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收获成熟的茶树菇。
5.杏鲍菇的栽培技术杏鲍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准备好适宜的培养基,可以是秸秆、木屑等废弃物质。
将培养基装入塑料袋或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分和菌种,并将其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收获成熟的杏鲍菇。
总结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因各种菌种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需要准备合适的栽培基质、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环境,并添加适量的水分和菌种。
从种植过程来看,食用菌的栽培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以保证菌种的生长和发育。
食用菌灭菌新技术
食用菌灭菌新技术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食用菌灭菌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食用菌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高温高压灭菌,但这种方法存在着能量消耗大、工艺复杂、时间长等缺点。
近年来,新型的食用菌灭菌技术不断涌现,为食品加工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种新型的食用菌灭菌技术是利用微波辐射技术。
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食用菌进行快速灭菌,同时还能保持食用菌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与传统灭菌方法相比,微波辐射技术具有能量消耗低、操作简便、灭菌效果好等优点。
另一种新型的食用菌灭菌技术是利用紫外线辐射技术。
该技术能够通过对食用菌进行紫外线辐射来灭菌,同时还能够保持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与传统灭菌方法相比,紫外线辐射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灭菌效果好等优点。
总之,新型的食用菌灭菌技术为食品加工行业带来了更加高效、精准、环保的解决方案,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保障。
- 1 -。
食用菌新栽培技术——土洞栽培技术
食用菌新栽培技术——土洞栽培技术土洞栽培是淄博人民生产食用菌的一大创举,具有充分利用资源、不占地、可四季栽培、冬暖夏凉、温度恒定、湿度适中的特点。
为此,临淄区首次启动了“土洞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开发工程”。
探索出“土洞双孢菇——蒜黄——鸡腿菇”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般建造长约50m的土洞费用在2000元左右,而种植三茬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现将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茬口安排双孢菇于8月上、中旬备料,至9月上中旬接种,10月中、下旬开始出菇,11月下旬—12月上旬采收完毕。
双孢菇采收结束后,12月中、下旬开始种蒜黄,采用双层立体种植,20—25d采收第1茬,可连续收获2—3茬。
在翌年3月上、中旬种一茬鸡腿菇,5月中、下旬采收。
二、土洞的标准土洞要求长50m,宽2.5m,高2m。
洞要直,洞门要建个缓冲室,一般长、宽、高各3m,前后门高1.8m,宽1.2m,以利于进、出料方便。
通风口上、下垂直,下口直径1—2m,上口直径60—70cm,总高在6.5—7m,一般高出地面1.5—2m。
洞顶呈半圆形,洞内可搭支架,进行多层栽培。
三、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1.生态环境条件。
温度控制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发菌期培养料含水量为65%—70%,覆土含水量18%—20%,pH值最适为7—7.5,洞内空气在确保温湿度的基础上,要随时通风。
2.原料的配比,处理。
与一般栽培法相同。
3.接种前的准备。
首先做好山洞的消毒灭菌,每100平方米用敌敌畏0.5kg,甲醛1kg,对水3—4倍在火炉上熏蒸或喷雾。
为确保人员安全,消毒24h后进料,把发酵好的料均匀铺在洞两侧,料厚20—25cm,中间人行道宽40cm,料用木板压平,以备接种。
4.接种方法。
分层撒播。
即每平方米用菌种0.5—0.75kg,先把其中2/3的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再用二齿钩把菌种混入料中,剩余菌种再撒于表面,稍翻动,用料盖严,最后用木板拍平。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1、生料栽培:准备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直接接种菌丝,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发菌。
2、熟料栽培:将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消毒,在无菌的环境中接种菌丝,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发菌。
3、发酵料栽培:将培养料发酵,在自然的环境中接种,然后放入菇房中发菌。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或大型真菌,统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等等。
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木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粪、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食用菌生产新技术介绍
食用菌生产新技术介绍众所周知,新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必需,是产业升级的必然,任何产业都是如此,食用菌产业自然也不例外。
比如,我国的食用菌生产,自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普及,在压块栽培的基础上,很快研究出了袋料栽培,大大提高了栽培空间的利用率;至八十年代末期,阳畦式栽培、平畦式栽培等新技术相继试验成功,在相同原辅料和菌株的条件下,平菇产菇量几近翻番,但由于该项技术的鲜菇产品含水率高、沾有泥沙、储存期短、无法长运等弊端,推广面积不大;至九十年代初中期,“菌墙式栽培技术”的研发,彻底解决了畦式栽培占地面积大、鲜菇不易运输等弊端,产菇量高、菇品周正、商品率高,使得该项技术直至今天仍在沿用;截至本世纪初,熟料栽培、小袋出菇、高架模式,几乎一夜之间替代了原有的集约化生产方式;至现在,富硒平菇、富硒香菇、超嫩菇等一些新名词的相继出现,其背后无不与新技术做支撑。
一、网格模式利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出菇网格,架高至1.5米左右甚至更高,进行集约化栽培。
1.基本操作工艺流程:保温菇房(棚)—小袋栽培—冷库后熟—连续出菇—自动保湿—自动控风—五成熟采收。
2.基本配方:⑴适应平菇栽培(发酵料):玉米芯150公斤、棉渣100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5公斤、复合肥3公斤、尿素1.5公斤、食用菌三维精素120克。
⑵适应平菇栽培(熟料):玉米芯150公斤、棉渣50公斤、麦麸50公斤、石灰粉8公斤、石膏粉4公斤、复合肥2公斤、尿素1公斤、食用菌三维精素120克。
二、富硒食用菌富硒香菇、富硒灵芝等作为一项最新的成熟技术,均已获得理想的结果。
1.基本操作工艺流程:菇房(棚)—袋栽—菌丝后熟—开口出菇—五至八成熟采收。
2.基本配方:⑴富硒平菇:玉米芯300公斤、棉渣2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石膏粉10公斤、复合肥5公斤、尿素3公斤、富硒平菇营养料0.5公斤。
熟料或发酵料栽培均可。
技术要点:先行常规发酵,装袋播种前将富硒平菇营养料均匀喷入料内,常规播种即可。
食用菌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新技术
霉变 的各 种栽 培 原料 。其 次 , 用料 时 , 将 各种 栽培 筒集 中高 压灭 菌 2 在 要 h后取 出埋 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料在 阳光 下暴 晒 23 。栽培 平菇 、鸡腿 菇 等食 用菌 ~d 时 .可 采 用短 期发 酵 法 消灭 原料 中 的杂菌 。具体 做法
菌生 长 而不 利于 杂 菌生 长 的原料 配 方 ,可有 效 减少 杂 行 防 治 。
菌污 染。 4 随时 清除食 用菌残 体 。 5在 栽培料 中添 加 () ()
3 . 萎蔫病 :1萎蔫病菌主要浸染菇柄 , () 菇柄感病后
使 最 杀菌剂 。可在栽 培料 中加入 01 . %的多 菌灵或 O1 . %的 甲 萎缩 变 为褐 色 , 菇 体不 再长 大 , 后 变 成僵 菇 。病 菌 基托 布津 等杀 菌剂 。( ) 6 确定适 宜的播 种 期。要 根据 当 还可 分 泌一 种毒 素 , 毒死 蘑菇 菌 丝和 菇 蕾 。( ) 病 主 2该 地 的气 候 条件及 食 用 菌 的需温 特 性 ,选 择 适 宜的播 种 要是 由覆土带菌引起的。 3 防治方法 : () ①覆土消毒。 用 期 . 免 高温 或低 温 的影 响 而诱 发某 些病 源 菌 的发 生 . 7"的蒸汽对覆上进行消毒。②覆土层不宜过厚, 避 0 C 加强 或直 接 引起 某些 生理性病 害 的发生 。
维普资讯
・ 牟水元 f 甘肃武威市农牧业科技推广 中心 7 30 ) 300
一
、
食 用菌主 要病 害的综 合防 治措 施
5 现病 害 . 处 理 : . 发 及早 当菌种 出现 污染 时 , 立 即 要
食用菌灭菌新技术
食用菌灭菌新技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用菌的质量和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减少食用菌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影响,人们研发出了种种技术来灭菌,其中有一项新技术叫做“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种利用非热等离子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目的。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对菌丝体和菌种的灭活效果好,同时还能够保持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经过实验证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对多种常见食用菌的灭活效果达到了99%以上,比传统的高温高压灭菌技术更加有效,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灭菌工作,节省时间和成本。
这种技术的其他优点还包括:1.对环境污染小: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物品和高温高压等工艺,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2.保留菌种的活性:与传统的高温高压灭菌技术相比,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保留了菌种的活性,因此更适合用于培养和研究。
3.成本低廉: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的设备和杀菌时间比传统技术都更少,因此成本也更低廉,对生产企业来说更为划算。
虽然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有着很多优点,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1.灭菌效率低:虽然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能够对多种病原菌进行有效的灭活,但是一些特殊细菌如芽孢菌、霉菌等还是比较难以去除。
2.设备成本高: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的设备比较复杂,需要高端的等离子体控制器和与之匹配的反应室等设备,因此设备成本也比较高。
总的来说,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对食用菌的灭菌效果好、环保安全且能够保留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未来,这种技术有望成为食用菌灭菌的主流方法之一,但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实验,以确保其灭菌效果的安全和可靠。
食用菌的加工技术及创新
食用菌的加工技术及创新1、什么是食用菌加工食用菌加工:将原料加工成保存时间长、运输方便、味道鲜美、有利于食用的各种新产品的过程和方法。
食用菌产品的加工对象:食用菌子实体、液体或固体培养的菌丝体、子实体下脚料。
食用菌加工的重要性:延长食用菌产品的保存期;增加食用菌产品的种类;均衡食用菌的市场供应;提高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方便食用菌产品的运输;浓缩食用菌的有效成分。
能浓缩食用菌的有效成分:许多食用菌子实体内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如香菇子实体中的香菇多糖和香菇嘌呤,灰树花子实体中的灰树花多糖和嘌呤,灵芝子实体中的灵芝多糖、灵芝生物碱和三萜类物质。
这些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促进免疫细胞对病毒、病菌和异常细胞的吞噬能力,能消除体液中自由基的产生,防止细胞膜质的氧化,亦能扩张动脉,降低血压和血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等。
但这些物质在菇体中存在的浓度不是很高,直接食用子实体,其浓度达不到有效值,故有许多作用不易显示出来。
通过加工提取,将有效成分浓缩或纯化。
多种以食用菌为原料加工成的药品,都是经过许多环节提取、浓缩、加工生产而成的,为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
2、食用菌加工业现状我国食用菌目前仍以以鲜品和初加工产品销售为主。
初加工产品中干品和盐渍品为主。
部分食用菌被加工成汤料、调味品、强化食品、保健品或药品。
据业内专家估计,我国香菇和茶树菇的60%、黑木耳和毛木耳的90%、银耳和竹荪的95%以千制品形式销售。
双孢蘑菇以鲜品、盐渍品、冻干品和罐头的形式销售,如福建省2008年产双孢蘑菇40万吨,其中8万吨以鲜品销售,5万冻品的料,27万吨制成罐头或盐渍品。
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则以鲜品为主要销售形式。
出口产品主要是加工产品。
3、传统的食用菌加工工艺与创新干制(烘干和晾晒)、盐渍、罐头等传统加工工艺为主。
发展方向:功能性食品、调味品、强化食品、即食食品、冻干品、汤料、保健品或药品。
一、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食用菌产品的加工是指对采收的食用菌子实体、液体或固体培养的菌丝体、子实体下脚料等原料加工成保存时间长、运输方便、味道鲜美、有利于食用的各种新产品的过程和方法。
食用菌菌丝后熟新技术
5湿 度 低 而 稳定 。发 菌 期 间 , 保 . 为
代 。但 由于此时基料 内生物量不 足 , 尤 农为方便观察 ,习惯将棚 内光照调整至 明亮 , 表面看对发菌似无 影响 , 是 , 但 一 表层菌丝扭结现蕾 , 出菇 产量尤其是 旦完成初步发菌后 , 其 菌袋即可现蕾 。正确
一
证发菌成功率 ,应尽量 降低空气湿度 , 般保持 6 %以下 , 0 但是 , 夏季 潮湿 多
产量大幅提高的主要 因素 。菌丝后 熟 ,
据气温条件 ,适 当调控发 菌棚 的温度 ,
物进行驱杀 , 以杜绝病虫 为害。
适收 大 白菜 防冻 害
口 子 凡 红
近期 ,国际 国内大 白菜价格上涨 , 收获过早影响产量 ; 收获过晚受低温寒 潮危害较大 , 易遭受 冻害甚至绝收 。因 此, 一定要适 时收 获 , 才能获 得大 白菜 高产优质高效益 。
圃
20 斟 致 } 5 0. 翘 舅匍哥2 11 棼 _ 1 {
食 用茵菌 丝后熟新技术
口 山 东省 农 科 院 土 肥 所 曹 德 宾
菌丝后熟的概念 , 是指菌丝完成初
件 使 之 继 续 进 行 营 养 生 长 、 长 发 菌 时 延
是笔者在多年的科 研开发实
上 ,通 过 一 系 列 验 证试 验 和
5 自然。实 际上 , 食用 菌 的健 壮与 否 , 不 低 一 些 的 温 度 如 1 ℃左 右 并 力 求 稳 定 为宜 , 夏季可适 当提高至 2 ℃以下。 5 是 因 品 种 的生 物 特 性 而 有 所 区 别 , 在 但是 碳氮 比的 问题 ,与基料 内的 营养 这 4保 持低 温 条 件 。这 是 后熟 发 菌 期 . 技术上称做 “ 用菌六大生活条件 ” 是否 全面 、 食 。 是否均衡 等关系密切 。现在
加工技术-我国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的六种创新工艺
加工技术-我国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的六种创新工艺食用菌味道鲜美,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素有“素中之荤”之称,且富含多糖、膳食纤维等多种功能性物质,在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压血脂、抗衰老等方面作用明显。
这些特点引起了保健食品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广泛兴趣。
食用菌的深加工品属于中药和保健品的范畴,因此中药和保健品的深加工技术同样适用于食用菌的深加工。
01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发酵属于生物工程技术范畴,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它在食用菌功能食品开发中已经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
目前研究的热点多集中在食用菌液体发酵条件、液体深层发酵动力学研究及发酵所得菌丝的形态学和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等。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食用菌菌丝的批量生产,同时又可以从发酵液中提取多糖、生物碱、萜类、甾醇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生理活性物质,为食用菌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和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02超细粉体技术目前国外对粒径小于3μm的粉体称为超细粉体。
超细粉体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物料经超微粉碎后可完整地保持其有效成分。
灵芝、茯苓等经超细粉后,增加了多糖、三萜类等有效成分的比表面积,便于人体吸收和利用。
金针菇、香菇中膳食纤维含量比较丰富,两者经超微粉碎后,大大提高了膳食纤维的可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体的消化吸收率。
03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一种采用特定设备和特殊方法,把分散的固体颗粒、液滴或气体完全包封在一层微小、半透性或封闭的膜内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
许多食用菌经微胶囊包覆后,更好的控制了其有效成分的缓释速度,增强了其利用率。
除此之外,灵芝经微胶囊技术加工后,能屏蔽掉三萜类等物质的不良口感。
目前,微胶囊技术广泛应用在食用、医药和生物化工领域。
0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其原理是将超临界流体控制在超过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条件下,从目标物中萃取成分,当恢复到常压和常温时,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成分即与超临界流体分开。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天然食品的需求增加,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食用菌栽培的新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育种、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应用、光照控制以及智能化设备等方面的创新。
一、基因工程育种传统栽培食用菌的培育周期长,抗病性和产量也有一定限制。
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为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基因工程育种,科学家可以选择和改良某些具有重要特征的基因,以增加食用菌对病菌的抗性,并提高其产量和食用价值。
二、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应用现代农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的改善,而使用微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食用菌的产量。
与传统肥料相比,微生物有机肥料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促进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三、光照控制技术光照对食用菌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可以根据不同食用菌的需求,精确控制光照条件,提高菌丝体的生长速度、菌盖的扩展和子实体的形成。
光照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食用菌的产量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调节菌丝体的发育进程,提高食用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四、智能化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式正在逐渐被智能化设备所替代。
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浇水、供氧、温度和湿度调节,从而提高栽培环境的稳定性和菌丝体的生长条件。
通过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对食用菌栽培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高产量并减少资源浪费。
总结:食用菌栽培新技术的应用,为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
基因工程育种、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应用、光照控制以及智能化设备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食用菌的栽培更加高效、可控,并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希望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食用菌栽培技术(全).
食用菌栽培技术(全).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食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而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健康的食用菌产品。
本文将从食用菌的栽培方式、菌棒制作、培养基的制备、环境调节以及病虫害的预防等方面详细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
一、食用菌的栽培方式1. 菌种培养法菌种培养法是指将选好的食用菌菌种在试管或各种培养瓶中培养、增殖,然后通过接种固体或液体基质进行培养。
2. 菌粒种培养法菌粒种培养法是将菌种接种到菌粒中,使其在稻壳、麦麸等物质上生长,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3. 菌棒种植法菌棒种植法是将菌株培养好后,包裹在纸屑或木屑中,制成压缩成型的菌棒,再将菌棒悬挂在菌房内进行培养。
二、菌棒制作菌棒制作是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
以野生银耳为例,采取木芹皮、沙土、水洒、砖头、石灰等基质材料,经过高温蒸煮、喷水、冷却,制成菌棒。
其中,木芹皮以其不易被打垮、有机质适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在制作木芹皮菌棒时,首先将木芹皮手工粉碎成一定大小的茎节,在专用菌棒成型机上逐层压缩,制成直径为6cm,长度为65cm,重量为750g的木芹皮菌棒。
最后将菌棒用真菌接种液接种后,悬挂于菌房内进行培养。
三、培养基的制备菌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基质,基质的配比受到地区、季节、食用菌种类和诸多因素的影响。
精细、科学的配方是菌棒成长的重要保证。
一般采用玉米粉、黑豆粉、黄豆粉、大豆饼粉等碳源和硝酸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铵等氮、磷、钾肥来配制基质。
基质配比得当,可提高菌棒成长速度,并产生丰富的香味和口感。
四、环境调节环境调节是栽培食用菌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
1. 调节温度食用菌生长的温度范围因菌种不同而异。
以金针菇为例,其适宜温度为20-28℃,白灵菇适宜温度为5-20℃,香菇适宜温度为15-25℃。
在紫菇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按照孟诚和张芳树所提出的温度调控法,将温度从最初的15-18℃逐步升至22-25℃,使菌棒在不同生长阶段得到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状态。
珍稀食用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珍稀食用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珍稀食用菌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且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少的菌类。
这些珍稀食用菌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珍稀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珍稀食用菌的关键技术研发1. 高效筛选培育菌株:通过对不同菌株的筛选和培养,选择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菌株。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PCR、基因克隆等,对珍稀食用菌进行遗传改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2. 优化培养基配方:针对不同珍稀食用菌的特点,优化培养基的配方,确保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最佳条件。
调整培养基的碳氮比、添加适宜的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提高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 控制生长环境条件:珍稀食用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研发适合不同珍稀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控制技术,确保菌株能够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4. 病虫害防治技术:珍稀食用菌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研发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保护菌株的健康生长。
5. 提高食用菌的安全性:针对食用菌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污染问题,研发安全性评估和排除技术,确保食用菌的质量安全。
二、珍稀食用菌的关键技术示范1. 优选示范基地: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建立示范基地。
在基地内开展珍稀食用菌的种植和繁殖工作,展示和推广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
2. 建立示范菌种库:收集和保护各类珍稀食用菌的菌种资源,建立菌种库。
通过菌种库的建立,可以为研究人员和农民提供优质的菌种,促进珍稀食用菌的繁育和种植。
3. 推广培育技术:通过开展培训和技术交流,将关键技术推广给农民和种植户。
提供培育技术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4. 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要求,建立珍稀食用菌的质量标准体系。
通过建立质量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对珍稀食用菌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优质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一、导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食物需求的增加,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的食材,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产量,科学家们不断在食用菌的培育领域进行研究,以开发出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热门的优质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
二、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之一: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在不使用传统土壤的情况下,将食用菌生长基质替换为其他材料进行栽培的方法。
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包括木屑、秸秆、麦麸等。
这种栽培方法的优点在于可有效减少病菌和杂草的侵害,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无土栽培技术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土地资源的利用。
三、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之二:循环水培技术循环水培技术是指将培养液通过循环系统进行循环利用的栽培方法。
在传统栽培技术中,培养液往往被浪费掉,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
而循环水培技术通过收集和处理废水,重新利用于菌棒培养液的配制。
这种栽培方法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在循环水培技术下,食用菌生长环境更加稳定,有利于防止病菌的感染。
四、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之三: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食用菌生长环境进行智能化监控和控制的技术。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精确控制。
这种栽培技术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自动化控制技术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五、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之四:菌种繁育技术菌种繁育技术是指通过培养室外条件下的菌丝或菌种,获得大量生长良好的新菌种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确保优质菌株的延续性,提高菌种的活力和繁殖力。
同时,通过菌种繁育技术,可以对菌株进行增殖和检测,以确保生长过程中不受到病害和杂质的侵害。
这种技术对于保证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六、总结优质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于满足人们对优质食材的需求、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植物蛋白质需求的增加,食用菌的市场需求也逐渐上升。
然而,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耗时、耗能、成本高等。
因此,研究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光照控制技术光照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照不仅影响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还会影响其外观和营养成分。
因此,光照控制技术成为了食用菌栽培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光照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光周期控制和光强度控制两种方式。
光周期控制是指通过调节光照时间来控制食用菌的生长和发育。
光周期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光周期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食用菌的栽培中,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光强度控制是指通过调节光照强度来控制食用菌的生长和发育。
光强度控制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控制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光强度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食用菌的栽培中,如木耳、银耳、茶树菇等。
二、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是指将食用菌栽培过程中需要的物质和条件控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通过微生物代谢的作用来生产食用菌。
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食用菌的生长和品质,同时也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营养成分。
生物反应器技术主要包括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方式。
固态发酵是指将食用菌培养基和菌种混合后装在容器中进行培养,固态发酵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控制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液态发酵是指将食用菌培养基和菌种混合后装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液态发酵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控制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三、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食用菌基因、代谢途径和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基因工程、组织培养和遗传改良等技术手段来改良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生物技术可以分为基因改良和组织培养两种方式。
基因改良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食用菌基因进行改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三)提倡生料层播与无棚栽培。 1、 施撒石灰后铺培养料的生料(约3——5公
分),在料面上播大量菌种,按次法铺多 层,上面盖上稻草。 2、 长满菌丝后再加施量尿素与过钙;(每亩 培养料约6000公斤、施尿素约40—50公斤、 过钙60——80公斤。 3、在面上再上盖稻草、或刈后的野草; 4、可栽培的菇类:大球盖菇、大杯蕈、金福菇、 竹荪、鸡腿蘑等 。
优质高产菌株的选择
(二)、应当了解菌株的来源;
1、防止混淆名称;仙人伞、黄金菇等; 2、应识别同种不同品种;
(1)真姬菇: 满天星、 蟹味菇、 海鲜菇 (2)平菇、姬菇、澳平 (3)茶树菇:柱状田头菇、 柳松茸、杨树菇、
茶薪菇、白茶树菇 (4) 白灵菇、小白灵菇 (5) 杏鲍菇:棍棒型、保龄球型、纺缍型。
优质高产菌株的选择
(四) 应当充分了解菌株的种性特征; 1、草生食用菌应覆土后才能出菇;
2、已有不少的草生食用菌用袋式覆土或脱袋埋土栽培可出 菇。如姬松茸、草菇等;
3、应识别是高温型、中高温型、中低温型、广温型; 4、应了解是恒温结实性还是变温结实性; 5、菌龄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掌握)如白灵菇、姬松茸等。 6、二次播种是高产措施之一。(如袋栽草菇、姬松茸 等); 7、加大接种量、生料或一次性发酵栽培姬松茸是高产的
食用菌栽培材料的处理
棉籽壳的发酵:
1、用编织袋分装半袋; 2、用饱和石灰火浸泡24小时; 3、与牛粪粉充分混和堆置发酵; 4、发酵间含水量控制在紧握拳一点水外流; 5、每次调整酸碱度为8; 6、三次翻堆色转咖啡色、料充分软化、有发酵香味。 7、新棉籽壳为10天。旧棉籽壳为7天。
食用菌栽培材料的处理
食用菌新技术
食用菌基础设施的选择
(一) 现代制种、培养、栽培、加工生产线的
设计模式:
草生菌机械↘ 拌料—装瓶 → 灭菌→ 冷却→ 接种→培养→ 出菇→ 加工
木生菌机械↗
食用菌基础设施的选择
(二)菇房的建筑材料: 新型材料的应用: 扣板、 彩钢板、 泡沫塑料、 遮阳网、 太阳板。
食用菌基础设施的选择
1、防虫网、黑光灯、太阳能。 2、水帘机、抽风机在食用菌栽培房
中的应用。 3、控光、控湿、控温探头的设置。 4、超声波加湿器在食用菌中的应用。
食用菌基础设施的选择
(三)菇房的模式: 1、半地下坑道式; 2、风洞型隧道式; 3、无滴膜遮阳网管棚式。
食用菌栽培材料的选择
(一)忌用的原料: 1、抗虫基因棉籽壳、抗虫水稻稻草等 转基因原料; 2、施过矮壮素作物的作物桔杆; 3、培养料中含有防腐剂、农残、重金属 等有害物质。
(二)翻堆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1、应将栽培料中不易溶解的先放在堆的底 层,而容易溶解的放在堆的上层; 2、最基部应放置可供透气的材料,使发 酵过程为好氧发酵; 3、在翻料发酵的过程,从第三次应在堆 内每相距2米处设置一个通气筒。
食用菌栽培材料的处理
(三)二次发酵应注意以下问题: 1、料进房时应了解酸碱度是否合宜; 2、料应先堆在层架的第3、4层,并全部堆满: 3、关闭窗门后应让料中自热再发酵直至料中 温度开始下降,才开始通蒸汽升温; 4、巴氏灭菌应维持室内温度61℃达6—8小时; 5、巴氏灭菌后应维持慢慢降温,切忌开门后 人员马上入内,造注意事项:
一、高压放气一定要二次,每次在0.5大气压下放气至零 还应延时5—10分钟才关阀;
二、高压保压时间一定不少于2小时; 三、高压后应立即卸瓶防止干瓶与烧瓶。
食用菌栽培材料的处理
(四)接种防止污染新法
1、香菇与其他木生食用菌应在开放式接种过程减少搬运 环节,采用就地接种、就地发菌,应两次用食用硫磺 薰蒸,一次在接种后,就地使用接种棚作发菌棚,接 种后立即按四四排列并用硫磺再薰蒸一次;
食用菌栽培材料的选择
(二)提倡用的原料: 1、谷杆两用稻; 2、豆粉、玉米粉; 3、象草(年产:4万公斤/亩)。 4、皇竹草(巨大菌草 )( 象草年产 量: 鲜草 3万公斤/亩、干草 0.6万公斤/亩 ) 。 5、黑麦草。
201高蛋白谷杆两用稻
每亩产稻草量为每亩产稻草量为600公斤; 稻草含蛋白质8%以上; 稻谷产量在500公斤以上; 米质为国家二级优质米的标准。
福建省农科院 郑金贵 陈君琛 0591——87884605
;
食用菌栽培材料的选择
营建食用菌专用林: 巨尾桉是由巨桉与尾桉嫁接的新树种。 每株巨尾桉三年可增加8.1立米的木材。
福建省 永安食用菌办 张明华
食用菌栽培材料的处理
(一)食用菌料的发酵 杂木屑、棉籽壳均提倡发酵,有利于降低污染、 提高产量。 具体做法是: 将原料用3—5%石灰均匀拌后,适当喷水,用 塑料膜盖后闷闭发酵,三次后使料呈浅咖啡色 即可使用: 松杉木屑也应采取此法,堆制时间应更长。 (可栽培猴头、杏鲍菇等)。
黑芝母种钭面接种块处皱面出现等) (5)菌丝出现同心环的; (6)气生菌丝爬壁力强的; (7)耐二氧化碳能力强的菌株。
优质高产菌株的选择
(六)菌株的保存 1、新型试管塞的使用; 2、高温型菇的菌种不能在冰箱内保存。 金福菇、草菇、竹荪、大杯蕈、毛 木耳、大球盖菇等; 毛木耳在冰箱内保存将导致不开片。
2、灭菌后菌筒应完全冷却,静置堆放15天,完全冷却 后才接种,等到菌走菌成铜板大时翻堆,再用地膜制 袋并套袋,可防止烂筒发生。
菇培养料中放糖(1%)将使香菇的干菇的菇面变黑, 故在生产保鲜菇时一般不放 ;
优质高产菌株的选择
一、优质高产的菌株是食用菌优质高产 的关键
(一) 优良菌株的特性: 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遣传性状隐定。
优质高产菌株的选择
(七)、菌株的提纯复壮技术 1、抽真空负压培养; 2、速冻处理后长长; 3、选取基内最深层菌丝。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一)木生食用菌发酵料的熟料栽培; 先用水1—3%石灰水淋湿,拌匀 盖薄膜闷闭,使为发酵,三天后 翻堆,并再重复数次直至呈咖啡 色。
(二)草生食用菌袋式覆土栽培; 采用熟料大袋覆土畦栽是目前食 用菌高产栽培的一大措施;
关 键; 8、应达到生理性成熟后才可转管接种与播种,才能保证
出菇。
优质高产菌株的选择
(五) 菌种定向选育的方向 1、应选育白色菌株与高温型与广温型菌株。; 2、应了解菌株的活力; (1)在恒温下,菌丝生长最快的; (2)早出露珠的; (3)分泌色素多与快的; (4)有特殊表征的(如草菇早出现厚垣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