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教案沪教版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呢?你能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
做出解释吗?请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反应前
反应后
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数字和符号
2H2O
2H2O2
原子数
氢原子数:4
氧原子数:2
氢原子数 :4
氧原子数:2
相对质量
2×(1×2+16)=36
2×1×2+16×2=36
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种类、数目、
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D)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
反应后
总质量
------------
------------
结论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形成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讨论】方案二如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情 况如何?
答:天平不平衡,因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问题讨论】某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了;
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吗?
答: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所以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
铁钉之所以会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所以最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不仅包括铁的质量,还包括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课题导入【创设情景】1.讲述福尔摩斯的故事2.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与化学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分组交流、讨论。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大于、等于、小于)(引出课题)【过渡】猜想与假设从讨论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意见,那么哪一种正确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2、实验验证【教师演示】课本第96页“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2个实验,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小结】从这2个实验的数据可看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与我们刚才的理论推测完全一致。
其实不仅这2个实验,无数的定量研究实验都证明了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守恒。
【板书】无数的定量研究实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守恒【总结】师生共同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朗读】课本第96页“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2~3遍。
【强调】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切化学变化都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围;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3、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参加反应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不能多算(过量部分不能计入)、不能漏算(守恒的是质量总和)。
3.定律的微观解释(1)播放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示意图(2)讨论:从分子、原子变化情况说明为什么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反应前后变化的、不变的有哪些?(宏观、微观方面)【过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不仅可以进行化学计算,还可以解释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一些现象。
4.定律的应用(1)铁生锈后质量为什么会增加?【点拨】铁生锈的反应式是:铁+氧气+水→铁锈;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铁)+m(氧气)+m(水)=m(铁锈);所以,m(铁锈)>m(铁)。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沪教版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情景展示1]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探究。
[问题探究] 由上述两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两个实验中天平均能平衡,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敞口的烧杯中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问题探究] 实验时烧杯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会变化吗?[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烧杯内质量会变小,质量变小是因为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结果与[情景展示1]不同是因为[情景展示1]中是密闭的容器,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所以总质量不变。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3] 镁条燃烧:[问题探究]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质量会有什么变化?[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镁条燃烧时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粉末,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加,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_2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设计[教材简解]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是沪教版初三化学第4章第2节内容,该内容是开启化学计算的钥匙,是形成化学科学观的基石。
在此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变化也有了某种水准的理解,这些知识的积累为本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只要适时的引导学生从量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化学反应,质量守恒这个客观规律的引出,就能够水到渠成。
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离不开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将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及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开放性和实效性的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理念。
[目标预设]1.知识和技能:(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提升独立设计实验水平、及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养成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2)理解到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理念]1、从简单的生活实例入手因为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都会猜测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相等,所以列举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反应,用质量“不一定守恒”的假象迷惑学生。
这样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更有利于质量守恒定律理解。
2、从实验探究中认知通过两个精心设置的实验,结合学生之间分析、交流、表达,使课堂始终充满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气氛,针对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学生各方面的水平都得到提升。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_29
刘集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课题: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授课时间:2019年11月22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使用质量守恒定律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让学生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教学难点: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教学方式:实验——讨论——归纳教学过程:[引入]: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实验一:CuSO4与NaOH的反应[实验]:演示课本第102页:认真观察、思考。
a.现象:b.结论:c.表达式:实验二: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实验]:演示课本第102页:认真观察、思考。
a.现象:b.结论:c.表达式:[讲解]:在这两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结合课件上图分析。
[目的]: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总结、扩展1.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六不变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3.两个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研究不同化学反应,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定律。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_34
教学设计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的原因。
(2)学会使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水平。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透过现象理解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使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三、课前准备(1)实验器材:天平,沪教版P.96图4-13、4-14的装置。
(2)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板题示标(课前播放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的歌曲)【师】刚才我们听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的歌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成为千古名句,诗句中的蜡炬燃烧变成了灰,而酒精燃烧甚至连灰都没有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这就引发我们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和研究化学变化。
板书课题:4.2 定量理解化学变化【师】投影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②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③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组织猜想【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结合生活实例实行假设或猜想:【生】结合生活实例猜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增大、物质总质量减小。
3.实验探究【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来设计实验实行验证,先请同学们对照实验指导设计实验,重点分析思考题,两分钟后实行交流。
(投影)实验指导:请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以下两个实验方案实行验证。
方案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案2:盐酸和大理石反应重点思考:①反应在哪里发生?②需要哪些仪器?③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2分钟后将你的想法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_35
培养学生利用分类对比的方法学习化学的思维
使学生产生质疑并引发思考,激发探究兴趣
切记不要忽略反应中有气体逸出这类隐含的物质。
抛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探究
体会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及注意事项
通过模拟反应的过程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理,并为下节方程式书写打基础
提问:以上两类化学反应的实验结论支持我们的假设,那么,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实验结论又是怎样呢?能否支持我们的假设呢?
多媒体展示前人的研究:波义耳和拉瓦锡的实验
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微观解释)
多媒体模拟:氧气和镁燃烧反应的过程。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升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习题
回答:实验探究。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分析、思考,
回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讨论、交流。
回答:分类实行实验探究。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分析、思考,
回答:反应前后质量变小。
讨论并交流: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理必须在密闭容器内实行。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再次探究,得出结论:密封时质量不变,不密封时质量减少。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分析原因
观察,体会反应中个数,质量的守恒
形成理解:假设成立(质量守恒定律)
个人完成、在小组内部讨论结果,课堂展示并评价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实行小组交流讨论
代表实行课堂总结
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复习旧知,为教学新课铺垫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既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又可调动了学生主动思维。同时学会了科学实验需要严谨,主动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_18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思路质量守恒定律是沪教版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中第一部分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材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协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水平。
本节课是学生实行探究学习的很好素材。
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从而获得探究学习的亲自体验,享受探索真理的乐趣。
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精神。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很多化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知道化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从而增进对科学的情感。
二、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的关系。
2、从微观角度理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会用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作出解释。
4、培养实验探究的水平,锻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一般规律的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人际交往智能。
2、利用不同的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使学生加深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度组实验,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更加深入研究化学的决心。
2、通过度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思维水平,探究水平及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2、从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学方式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等方法。
仪器药品铁架台、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广口瓶、酒精灯、CuSO4溶液、NaOH溶液、铜丝、蜡烛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改变,原子质量没有变。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案(教学设计)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学习,并且懂得如何查找相关知识;2.通过交流、讨论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
木炭燃烧,留下灰烬;酒精燃烧,什么也没有留下。
再看生活中另一种常见的化学变化:金属生锈,质量增加。
那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并有新物质生成。
那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比较,是否发生了变化?猜想与假设:人们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提出三种猜想:1.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没有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你的猜想是什么?收集证据: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探究】: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总质量和反应后总质量的关系。
方案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反应前总质量和反应后总质量的关系。
【结论与反思】: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未参加反应的则不遵守;3.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各种物质,如气体、沉淀等。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4
教课方案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⑴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的原由。
2〕学会使用质量守恒定律解说、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过实验及剖析,培育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水平。
2〕经过对化学反响实质与质量守恒原由的剖析,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使学生认识研究化学识题的根本思路。
感情、态度、价值观:1〕经过研究学习,培育学生擅长合作、勇于研究、谨慎务实的科学态度。
2〕建立透过现象理解事物实质的辩证唯心主义看法。
二、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使用。
教课难点:如何指引学生经过实验研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三、课前准备1〕实验器械:天平,沪教幅员4-13、4-14的装置。
2〕多媒体课件四、教课过程创建情境、板题示标〔课前播放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的歌曲〕【师】刚才我们听的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的歌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成为千古名句,诗句中的蜡炬焚烧变为了灰,而酒精焚烧甚至连灰都没有留下,莫非物质从世界上消逝了吗?这就引起我们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和研究化学变化。
板书课题:定量理解化学变化【师】投影展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①经过实验研究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②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③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说常有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组织猜想【师】在化学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会发生如何的变化?请联合生活实例推行假定或猜想:【生】联合生活实例猜想:化学反响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增大、物质总质量减小。
7.实验研究8.【师】化学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究竟会发生如何的变化呢?下边我们来设计实验推行考证,先请同学们比较实验指导设计实验,要点剖析思虑题,两分钟后推行沟通。
9.〔投影〕实验指导:请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械设计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推行考证。
10.方案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11.方案2:盐酸和大理石反响12.要点思虑:①反响在哪里发生?②需要哪些仪器?③实验有哪些本卷须知?2分钟后将你的想法说出来与同学们沟通。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_1
第4章第2节《定量理解化学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分析定量实验的结果,会用微粒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及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这个史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从微粒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的水平。
二、重点、难点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难点: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引导发现法对比法四、教学准备学生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大理石、锥形瓶、镊子、带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小试管、托盘天平。
五、教学过程:一、用一则小故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情景: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
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吗?”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和气体的重量了么!”你认为福尔摩斯的回答准确吗?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提出问题,实行猜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究竟是否改变呢?请你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你的猜想。
三、合作实验,探索新知1.大家的猜想是否准确,需要用实验加以检验。
做实验之前必须设计好实验方案,就本节课的探究课题来说,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之前你都想到了什么?2.汇报交流明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要让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实行。
3.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4.以小组为单位实行探究实验.5.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_43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环节三)
积极思考,搭建模型
(环节四)
针对疑问提出改进方案,设计方案,请学生代表根据改进后的装置重新演示。
环节五
课后思考讨论
(环节一)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研究化学变化的现实意义在于以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并服务生活,感受学科价值。
自然过渡,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由定性理解到定量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试验探究过程中从开放体系到封闭体系的理解与选择。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创设真实有效且有积极意义的导课情景。从“暖宝宝”说起,引导学生明确研究化学变化的意义,带着对化学学科的价值认同,从定性理解到定量理解。
2.巧用模型,让学生动手模拟表现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过程,使微观过程直观化,协助学生真正体会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数目不变、质量不变”的微观本质,并且有效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涵义。
环节五:学无止境,更进一步
1.46克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及54克水,试通过计算判断,酒精中是否含氧元素
2.质量守恒定律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那么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以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为例展开思考。
(环节一)
思考,交流,回答
课题
(沪教2019版)第四章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科目
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
一、教材解读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它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原因及应用。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学过元素符号、化学式的相关内容,知道了化学变化中有“质”的变化,而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理解,由“质”过渡到“量”即从定性理解到定量理解。同时为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奠定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承载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但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_31
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设计(沪教版)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借助自己亲自做实验,对现象质疑而加以分析,讨论,使问题得以解决,易形成很清晰的准确的结论。
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是如何发现的呢?如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一些体验,那是我们所盼望的。
我们期望从本节课的教学能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发展到树立观点,产生体验的过程。
如何才能产生体验呢?1.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尝试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产生得到“质量守恒”这个知识结论的快乐。
2.是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
重温历史,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探究过程。
二、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几个重要定律之一,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和使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
利用学生已有的宏观变化和微观知识,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并利用它分析解释一些现象。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理解。
在化学反应中,仅仅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知道很多化学反应,能从质变的角度产生新物质来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理解。
从量变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思维观点还没有建立。
2.学生已经熟悉与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在讨论、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已有了一定的默契,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水平,但在“作出假设”“归纳推理水平”特别是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注重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实行如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江苏省常州市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答案】C
【巩固训练】
8.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 )
ABC D
【答案】D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为一切化学变化,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必须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故答案选择D
知识点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计算
知识点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探究
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与或生成应在密闭容器中,比较变化前后的质量。若无气态物质参与,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2.如有气态物质参加在敞口装置中进行,则空气中没有参加反应的气体进入装置中,影响测量的结果。
3.两种情况均无法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不代表反应不遵循质量 守恒定律。
A.H2B.Cl2
C.NaOHD.NaNO3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H、O,没有N元素,无法生成NaNO3。
10.(2020湖北鄂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地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并会一些简单的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C、蒸发食盐水是物理变化,而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沪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利用多媒体动画和教学软件,将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的原理。这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实验数据出现偏差。这提示我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3.实验技能的提升:通过参与实验操作,学生们提高了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他们学会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培养了对科学探究方法的了解和应用。
4.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关系的计算等。他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真实的化学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感知。
2.教学软件:运用化学教学软件,如模拟实验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习的互动性。
-使用软件模拟化学反应,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探索质量守恒的原理。
-通过软件提供的互动功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我检测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5.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能够掌握质量守恒的核心概念。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南平市第四中学陈庆华一、学情分析学生此前学习了化学教材前三章的知识内容,已经了解一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组成与结构;知道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但元素的种类不变的原理;知道微观上化学变化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这是从定性方面学习物质的变化,学生还没有从定量方面学习物质的变化,有待于本节课学习研究。
学生此时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进行过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征以及我校的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二、设计思想如果按照以往参照课本的实验探究法进行本课题的教学,在“猜想”环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给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猜想。
因为学生通过预习就知道“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我调整了课本上的知识编排体系,对教学流程进行了创新设计:以“理论推测质量守恒定律→回顾定律发现史”→实验验证定律→定律的内涵及适用范围这4个环节开展新课教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原子分子学说推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3、知道定律的内涵知识及适用范围。
过程与方法:1、在理论推测“质量守恒”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由理性到感性的研究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理论推测和定量研究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2、通过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学习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难点:验证定律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练法六、教学过程(一)理论推测质量守恒定律【引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板书的三个化学反应,指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产生,那么,在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回忆一下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播放】模拟水分子分解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3.请你写两个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①电解水;②实验室用加热KMnO2的方法制氧气。
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课前预习
1.煤球烧成渣后,它的质量会大大减轻;铁生锈后其质量会增加,在生活或学习中你注意过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吗?
2.什么叫质量定恒定律?
(二)课堂学习
活动与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作出猜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不变__。
【设计实验】称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反应完毕后再将生成的物质放到天平上,比较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反思与评价】在实验三中,将大理石和稀盐酸放在敞口的锥形瓶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却发现总质量减小了。
你能解释这个原因吗?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议一议:铁生锈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猜一猜: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反应前后质量如何变化? 做一做:设计实验探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在敞口的容器中反应时质量的变化。
讲一讲: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质量的变化,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如何解释变化的原因?
小组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你能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
【板书】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不变的量⎩
⎨
⎧⎭
⎬⎫
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一定变的量: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可能变的量:分子的个数。
【课堂检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原子质量均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教材第103页第2题。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对质量守恒定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同学们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吧。
【布置作业】教材第103页“练习与实践”1,3,4题。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一、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