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阴阳应象大论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 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 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 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 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 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 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 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 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 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 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 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腹满 死
能冬不 能夏
能夏不 能冬
[原文206]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 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 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 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 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 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 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 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 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 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风气偏胜
热气偏胜
燥气偏胜
寒气偏胜
湿气偏胜
震掉眩晕
红肿痈疡
津液亏虚
虚浮肿胀
大便溏薄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 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 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 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 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阴阳应象大论
重热则寒——过热,阴损及阳,虚寒(真热假寒)
三、阴阳理论说明病理变化
(一)六淫之邪致病特点 寒伤形——淅淅恶寒,四肢厥冷,寒入肌腠 热伤气——中暑多汗,辛热耗散之类 形伤肿——肌肤浮肿 气伤痛——不通则痛 先痛而后肿,气伤形 ——气病及形 先肿而后痛,形伤气 ——形病及气
三、阴阳理论说明病理变化
(三)五志过极为病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概括五志。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相对而言。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阴阳之气厥逆,
血满脉,气离形
三、阴阳理论说明病理变化
(四)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与伏邪发病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在属性为阴或阳的季节感受了阴 邪或阳邪,伏而未发,在下个季节中患与 原病邪属性相反得病证。
(二)阴阳的基本规律和观点
“阳化气,阴成形”
阳动散则化气,
阴静凝则成形。
在人体之气与精血津液。
(二)阴阳的基本规律和观点
“寒极生热,热ຫໍສະໝຸດ Baidu生寒。”(转化)
一天的变化:一阳生于子,一阴生于午
一年的变化:夏至、冬至
(二)阴阳的基本规律和观点
寒气凝滞, 热气升散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二)阴阳的基本规律和观点
酸——主收降,又属春生木味,能升能降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能降能升 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素问· 至真要大论》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五行与疾病诊治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五行与疾病
诊治
第05章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
4阴阳应象
(4)从病机上看,人体疾病的形成不外乎阴阳的偏 盛偏衰。 (5)从治疗上看,药物的升降气味,用针的补泻、 左右等,皆不出阴阳之理。 由此可见,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两种性质,疾 病发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阴阳失去了相对平衡的结 果,因此在治疗上也必须从阴阳入手,针对阴阳的 盛衰不同而进行治疗。 “治病必求于本”说明了疾病发生的本质,指 出了调治阴阳是治病的根本大法,此句是中医临床 诊治的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阴阳亢盛为害及调摄阴阳养生
原文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回: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 麤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 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 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 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起后表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 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 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 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 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 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2、状态特征:“阴静阳躁”
3、性质特点:阳热阴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阳清阴浊
4、功能特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升阴降,以云雨为例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经文分析〕
2、 “治病必求于本” • 第四、从疾病诊断方面上讲,诊断的目的在于弄清阴病, 抑或阳病,即“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 第五、从疾病的治疗方面上讲,由于疾病的发生、变化是 阴阳失调所致,因而治疗上重在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动 态平衡,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 调之,以平为期”。 • 第六、从养生方面上讲,人体阴阳之气是养生防病、延年 益寿的关键,知“七损八益”以协调阴阳,《素问·四气 调神大论》指出法天地阴阳养生的原则为“春夏养阳,秋 冬养阴”。 因此,用阴阳的理论达到分析生理,探讨病理,指导 治疗的目的,故“治病必求于本”是《内经》中指导辨证 论治的最重要原则,是医生必须遵循的法则。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内容,“治病必求于本”的临床价值。
2.以阴阳理论论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法、养生、药食气
味的规律,理论意义及临床应用。 3.运用取象比类方法对自然界事物和人体进行五行归类的 “四时五藏阴阳”整体观。
一、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事物中的运用
Baidu Nhomakorabea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题解提要〕
阴阳: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 应:对应、适应。 象: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像,主要是指事物的功能和行 为之象。 应象:相应的征象。 阴阳应象大论:是关于阴阳在自然界和人体有象对应的理论。是 联系自然界的相应征象来论述人体生理、病理的一篇重要论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1.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宝库中的经典之一,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是其中的关键篇章之一。在这篇论文中,对于阴阳的理论有着非
常深刻的阐述,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实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原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盗也;日月者,万物之主也。阴阳者,万物之和也;浊清者,万物之污也。神明者,万物之纲也;妖邪者,万物之变也。
3. 译文:
In this passage, it states that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are the thief and the master of all things; the sun and the moon are the rulers of all things. Yin and yang harmonize all things, while turbidity and clarity contaminate all things. The gods and the bright are the thread of all things, while the monsters and demons are the change of all things.
4. 从这段原文和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
于阴阳、浊清、神明和妖邪的概念非常重视。这些理论不仅仅是关乎
中医的治疗方法,更是对于人类生活和世界运行规律的一种深刻领悟。
5.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概念,我们首先可以
阴阳应象大论之中医八法
阴阳应象大论之中医八法
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八法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疮疡初起/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
·注意:适度发汗(通身微汗出),药常不宜久煎。
2、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适应症: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霍乱吐泻不得等。
·注意: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淤血、结痰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邪在胃肠而致的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证俱实者。
·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4、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使少阳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分类: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
《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戴天章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应,即相应、对应;象,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像。本篇以阴阳为理论的认本,论述阴阳与自然之象、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的相应,故篇名为“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引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分析和归纳千变万化客观事物的总纲,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也是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本,自然界中的无穷奥妙都是从阴阳对立统一之中变化出来的,所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也务必求之于阴阳这一根本。再拿阴阳的变化来说,阳气轻清上浮,积而为天;阴气沉浊下降,积而为地。静止属阴,躁动属阳;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易动散,故能化气;阴易凝敛,故能成形。阴阳之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对立面转化,故阴寒至极可转化为阳热,阳热至极可转化为阴寒。寒气凝敛,能生浊阴;热气长散,能生清阳。如果人体中脾脏的阳气下陷而不升,就会产生完谷不化的腹泻病;苦胃中的浊阴之气堵塞在上而不降,就会产生胃脘胀满类疾病。这就是阴阳运行失常反映出来的一种病理现象。清阳之气上升蒸腾而为天,浊阴之气下降凝聚而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由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下降之雨蒸发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如此,清阳之气从上窍耳目口鼻而出,如呼吸、声音、听觉、视觉等,都要依靠清阳之气才能维持;而浊阴之气从下窍而出,如大小二便等秽浊之物从前后二阴排出。清阳之气发散于皮肤、腠理和肌肉,如卫生运行到体表,保卫人体,抵抗邪气;浊阴之气内注于五脏,如营气灌溉五脏六腑,起着营养的作用。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使四肢温度正常,运动轻便灵活,浊阴之气内走于六腑,饮食水谷中的营养才能被
学习_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下属阴
↘暴怒伤阴:肝在膈
四时伏邪发病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冬伤于寒→寒邪不解→藏于肌肤化热 → 至春季随春阳之气而外越→两阳相合→温
病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春伤于风→肝阳亢盛→肝木克脾土→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夏伤于暑→暑热不解→内郁于里→秋季新 凉之 气外束→外被寒闭,内有郁热→寒热交争→痎 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初期—— 身热,喘促。(阳气偏胜, 阳盛则热;热郁胸中,肺失宣降则喘促)
中期—— 齿干,烦闷。(阳胜耗阴, 齿失濡润;热郁于里,不得宣泄,扰于心 胸则烦闷)
末期—— 腹满,死。(热邪内郁,津 液耗竭,胃失濡润,不能腐谷则腹满;化
2. 阴胜病:
初期—— 身寒。(阴胜则寒)
中期—— 汗出,身凊,战慄。 (阴 胜伤阳,阳虚卫外不固,腠理开则汗; 阴寒内盛,形体失温,则身清战栗)
末期—— 腹满,死。(阴寒内盛,中 阳虚衰,无力腐谷则腹满;化源竭绝则 死)
3. 阴胜病、阳胜病与季节的关 能冬不能夏,能系夏:不能冬
(耐冬不耐夏,耐夏不耐冬)
含义:天人阴阳相通,人的疾病有阴 阳盛
衰,自然有四季阴阳消长,同则 相
助,反则相拒,因而季节不同, 病
阴胜、阳胜病变发展规律归纳表
病变 初期阶段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五味为阴,阴中又有阴阳。
《内经》第5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湿胜则濡泻”: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泻稀溏. 内湿停积
五气偏胜病机,其“五气”乃病变类型, 与六淫有关,但不等于“六淫”. 临床意义:
对临床分析病机、确定证候类型、确 立治疗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外感六淫与内伤七情的病机、病证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说明人的精神活动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 喜怒伤气(七情太过,损伤五脏气机) 寒暑伤形(六淫邪气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 暴怒伤阴(肝气横逆而血乱) 暴喜伤阳(心气弛缓而神逸)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情志活动不能节制,使气机逆行向 上,盛满于经脉,产生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的昏厥病证)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瓜蒂散: 用酸味赤小豆与苦味瓜蒂相配伍)
气火关系 药食气味纯阳的作用
壮火
病理上亢盛的邪火 壮火之气衰—壮火食(蚀)气,壮火散气
药食气味温和的作用
少火
生理上阳和、温煦之火 少火之气壮—气食(仰饲)少火,少火生气
(5)若药物饮食气味阴阳太过,可引起人体阴阳偏
“其高者,因而越之”--《伤寒论》171条云: “……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
者,此为胸有寒(邪)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其下者,引而竭之”--《伤寒论》381条云: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 之即愈”。
4阴阳应象大论
二、以阴阳的征象阐明阴阳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原文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 生寒。
★(一)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形成
• 天由无形的清阳之气上升,不断积聚而成 ─阳积至大为天─“阳化气”
• 地为有形之质沉凝下降,浊阴之气积聚而成 ─阴积至厚为地──“阴成形”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题解
阴阳的含义 A 哲学概念——规律 B 阴阳二气——阴精阳气 C 相互关联对立的两类具体事物,如天地、
男女、左右、水火。
此处是指阴阳的规律。是我国古代哲学家认 识宇宙事物规律的科学抽象。是自然界一切 相互联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题解
象 形象,征象。 应 一致,应验。
阴阳中复有阴阳
秋冬:地之阴阳─主阳杀、阴藏
(2)体现了阴阳之间的互根规律——阳生则阴长,阳 杀则阴藏,孤阳不生,孤阴不长
(3)体现了阴阳之间阳气占主导地位。
★(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根互用
2、临床意义:
• 阳生则阴长——气血关系:气旺则生血 血虚补气——当归补血汤(黄芪30,当归6)
• 阳杀则阴藏——火能灼津,泻火可以保津 当归六黄汤:生地、黄芩等,治疗阴虚盗汗。
★(二)阴阳学说的中医应用─“治病必求其本”
治病
泛指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 诸方面的总体认识。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8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8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
第8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
接着上课,接着讲《阴阳应象大论》的阴阳理论与疾病的联系的[临证指要],在教材的33页。它主要是讨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原文最后那几句话,“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讨论了什么呢?
是说这段话、特别是“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温病学派伏气温病说的理论依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伏气温病说、或者伏邪说在温病学说里占有相当的地位,而且符合临床实际。但是如果我们就学《内经》这段来说,单纯以这个为依据的话,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理论讨论,问题在哪儿呢?一是关于邪伏的部位问题,温病学说有邪伏,那么邪气藏伏在什么地方呢?说法不一。有的人说邪气藏伏在肌肤,比如王叔和的《伤寒例》说:“中而即病者 (也就是寒气侵犯在人体内,当时就可以发病的),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有的人说藏在少阴,比如叶天士等就认为“寒邪藏于少阴”,比如柳宝诒的《温热逢源》也认为寒邪藏于少阴。当然就有的医学家不太同意这个说法,说这邪伏藏不了那么一个季节,冬天受的邪到春天才发病,说邪气可以伏、但它藏伏不了那么长时间,比如吴又可《瘟疫论》说“邪伏膜原”,认为邪气、疫疠之气可以藏伏在膜原,但是他说寒邪发为温病的不可能藏,是反对寒邪藏伏的,他说为什么寒邪侵犯人体有的当时就发病、那么灵验呢?有的就可以过期而病、那么懵懂呢?虽然他有个邪伏膜原说,他说瘟疫之病传染期内、比较急的病,它的邪气可以藏。另外还有人认为不是因为邪气藏伏,而是冬天伤于寒、冬不藏精,春天的时候阴精不足,不能耐受阳热之气,所以就容易产生温病(我认为此说对),如果冬天藏精好了、阴精充足,即使有温热之邪,也不会得病。比如《讲义》34页引了张琦《素问释义》中说的:所谓《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上所说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就和《内经·金匮真言论》所说的,“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是一个意思,也就是冬天藏精藏得好,到春天就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四)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四)
SW05—Q0208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中央生出湿气,湿气化生泥土,泥土滋生甘味,甘味促进生脾,脾生然后生肉,肉生然后生脾,脾脏主管口唇。
Q0209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中央在天上是湿气,在地上是泥土,在人体是肌肉。在五脏是脾脏,在五色是黄色,在五音是宫音,在五声是歌声,在变动是干呕,在九窍是口唇,在五味是甘味,在五志是思虑。
Q0210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思虑伤脾,发怒抑制思虑;湿气伤肉,风气抑制湿气;过甘伤肉,酸味抑制甘味。
‖SW67—Q1309→Q1312‖≈→‖SW05—
Q0208→Q0210‖SW67—Q1309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中央生出湿气,湿气化生泥土,泥土滋生甘味,甘味促进生脾,脾生然后生肉,肉生然后生肺。
Q1310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脏为脾。
中央在天上是湿气,在地上是泥土,在人体是肌肉。在物体为充实,在五脏促进生脾。
Q1311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
中央本性为宁静、兼容,其属性为濡润,其作用为变化,其五色为黄色,其生化为盈满,其催生裸虫,其政治为静谧,其行令为积云、雨水,其衰变为流动、灌注,其灾害为泛滥、溃堤,其五味为甘味,其五志为思虑。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白话
阴阳应象大论篇
原文:原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
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译: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còu
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译: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学的主导思想。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本、正气卫气之根、人体气化之枢、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强健,百疾不起,脾胃虚弱,百病由生。
疾病发生后,“得胃气生,无胃气者死。”所以历代医家在临证论治时,把调理脾胃推崇为医中之王道、临证之法门,将调和脾胃、护助胃气作为实现“治病求本”理念的重要路径,通过调理脾胃来健中焦、助运化、补气血、益五脏、扶正气、防疾患、保健康。
“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学说。王道,即“圣王之道”,以仁义治天下,为王者治理天下的正确道路和方法。王道常与“霸道”相对称,王道崇尚仁政,保合诸夏,谐和万邦;霸道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自古医界也有王道和霸道之分,调理脾胃者属医中之王道。
明代江西医家龚信在《古今医鉴·病机赋》中说:“胃乃六腑之本,脾为五脏之源。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其子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也说:“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龚氏父子把调理脾胃推崇为医中至高无上的法门,此医学思想得到后世诸多医家的赞同。
1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机沙篆》说:“气之源头在乎脾。”《医学入门》说:“血乃水谷之精,化于脾。”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是气血津液化生的物质
基础,只有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气血生化旺盛,元气充沛,血液充盈;脾胃失职,则生化无源,气血亏虚。
2
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本。
《灵枢·五味》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土居中以溉四旁,五脏六腑均依靠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滋养,脾胃强则五脏俱强,脾胃弱则五脏俱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食气味对人体的作用
气归精(精食气) 气(阳) 气(太过)伤精 味归形(形食味) 味(阴) 味(太过)伤形 气伤于味(太过) 形 气生形 精 化生精 形归气 气
(真气、元气)
精归化
精化 为气
化
(生化、化生)
同气相求
生成充养
伤
二、药食气味之阴阳--2.用阴阳理论说明药物功能
[原文]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 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 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雨虽为天上的云气下降而成,但 离不开地阴之气的凝降,故谓“雨出地气”;云虽由地 上的水气转化而来,但离不开天阳之气的蒸腾,故谓 “云出天气”。
清阳浊阴在人体中的分布和走向
清阳 头面诸窍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 浊阴 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
清阳 阳气 浊阴 阴精
上窍 下窍
耳、目、口、鼻 前后二阴
五、阴阳之间的关系
[原文]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 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 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
临床意义:
阴阳互生关系的运用:“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 1.万物之能始:能,“胎”之通假字。能始,即胎始、本始。 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 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守,镇守于内; 升而源泉不竭”。(右归丸、左归丸) 使,役使于外。说明阴阳之间的相反相成、互根互用关系。 阴阳互制关系的运用:治疗阴虚阳亢、阳虚阴盛之证,有滋 阴潜阳、益火消阴之法,即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吴崑:“阴静故为阳之镇守,阳动故为阴之役使,见阴阳相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者,这也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 为内外,不可相离也。” 具体方法之一,运用得当,收效甚良。 (六味地黄丸,金匮 肾气丸)
3.本:本,根本,这里指阴阳。
阴阳的内涵
“天地之道也”: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本法则和规律。
“万物之纲纪”:阴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自 是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阴 阳
然 “变化之父母”: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 界 “生杀之本始”:事物发生、消亡的根源。
“神明之府也”: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之所在。
3.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气,逆行之气。满脉,邪气亢盛,充
斥脉体。去形,神气浮越,去离形骸。
5.伏气致病
[原文]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 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 背诵 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阳气发越——温病 春伤于风——夏——克伐脾土──飧泄
[理论阐释]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飧泄系由中气虚陷,清阳不升所致。张介宾注: “清阳主升,阳衰于下而不能升,故为飧泄。”治疗 上多宗东垣升阳益气之法,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 汤之类。 䐜胀之病机关键在于浊阴不降,如胃气不降所致 的胀满。张介宾注云:“浊阴主降,阴滞于上而不能 降,故为䐜胀。”治疗时当以通降浊阴为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篇
解
阴阳: 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虽言阴阳,亦 赅五行。
应:应验于,即相应、对应。 象:事物可见的现象、表象、征象。 大论:广泛而深入的论述。
阴阳应象:言阴阳理论可以应验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 现象和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之中。
《素问集注》:“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 味,合人之脏腑身形、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 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至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 皆取法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3.“五气”偏胜致病
[原文]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 则濡泻。
马莳注:风气胜者,吾人之体从之而动焉,如振掉、摇动之类皆 是也。 王冰注:热胜则阳气内郁,故红肿暴作,甚则营气逆于肉理,聚 而为痈脓之肿。 王冰注:干于外则皮肤皴拆(chè ),干于内则精血枯涸,干于气 及津液则肉干而皮著于骨也。(《六元正纪大论》“燥胜则干” 注) 张景岳注:寒胜者阳气不行,为胀满虚浮之病。 王冰注: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 故大肠传道(导)而注泻也。以湿内胜而泻,故谓之濡泻。
[原文]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1.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指酸苦涌泄太过;阳胜,指 2.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反复感受寒邪会形成热性病变,反复感 辛甘发散太过。阳病,人体阳气失常;阴病,人体阴液耗伤。 受热邪会形成寒性病变。 后世发挥为阴邪偏胜则伤阳气,阳邪偏胜则伤阴气,并视其为 阴阳病机之总纲。
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凡药物饮食的味属阴,多沉降而走 下窍;凡药物饮食的气属阳,多升散而达上窍。 王冰:味有质,故下流于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 2.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吴崑注:阴气润 下,故味厚则泄利,薄则通利;阳气炎上,故气薄则发散,厚则 发热。
药食气味的阴阳性能及功用
[医案举例]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肝脉循于 两胁,肝实胁胀,脾虚腹满。木乘土位,食少运迟,营卫不 和。补中益气,是其法程,更兼以涩固胃关之品,冀效。 洋参、茯苓、冬术、炙草、川连、升麻、柴胡、归身、 木香、陈皮、山药、补骨脂、肉豆蔻 (《王九峰医案》)
[原文]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 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 六府。
2.寒热、形气、肿痛的关系
[原文]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 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形,指形体;气,指气 机。
寒为阴邪,先伤人之形体导致肿胀,进而亦可伤及人之 气机而致痛;热为阳邪,先伤人体气机而致痛,进而亦可损 伤人的形体而为肿。这反映了古人同气相求的理念。
濡泻:指泄泻而大便溏薄,由湿胜伤脾而致。
“五气”偏胜致病
风胜则动:肢体振掉、抽搐、头目眩晕、游走性疼痛等病证。 如行痹等。 热胜则肿:阳热内郁出现痈疡红肿之类病证。 如咽喉肿痛、痈肿等。 燥胜则干:津液亏乏,内外干涩失养。
燥咳,津亏便秘,皮肤皲裂、脱屑等。
寒胜则浮:阴寒损伤阳气,阳气不行,聚水成为浮肿。 湿胜则濡泻:湿邪伤脾,脾失健运,大便稀薄,产生濡泻之证。
二、药食气味之阴阳--1.药食气味对人体的作用
[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 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 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1.阳为气,阴为味:气,指药物饮食之气。味,指药物饮食之味。 2.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归,生成、充养、促进; 形,形体,包括脏腑精血等有形物质;本句“气”字有二义,前 者指人体之气,后者指药食之气。 3.精食气,形食味:食,依赖。此句是对“味归形”、“气归精” 的进一步说明。
1.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指药食之气味辛热纯阳者,少 火指药食之气味辛甘温和者。之,犹则也。气,人体之正气。 2.壮火食气:食,shí ,消蚀、耗伤。“壮火食气”谓气味辛热纯 阳之品能耗蚀人体正气。 3.气食少火:食,shí ,依赖。“气食少火”谓人体正气赖气味温 和的少火之品的温养。
少火、壮火的含义及其与正气的关系
厚---阴中之阴----泄(泻):大黄 味( 阴)
薄---阴中之阳----通(通利):茯苓
厚---阳中之阳----发热(温阳):附子
气( 阳) 薄---阳中之阴----发泄(发汗):麻黄
二、药食气味之阴阳--3. 壮火、少火的概念
[原文]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
[医案举例]
怒胜思 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 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 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 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 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 其平。 (《儒门事亲·不寐一百二》)
张介宾《景岳全书》: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 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设能明彻阴阳,则医 理虽玄,思过半矣。
[医案举例]
武胜门外夏姓,因街市流行霍乱,夫妇均受传染, 同日发病,均大吐大泻大汗出,肢厥脉绝,腹痛筋转, 目陷皮瘪,证象颇同。但男则舌苔白,津满,渴不欲 饮,喜热,吐泻清冷,不大臭,其筋转强直拘挛,是 为寒多;女则舌苔黄,中心灰黑,津少,口大渴,饮 冷不休,吐泻甚臭,其筋转抽掣急剧,是为热多。 „„一用四逆汤,甘草、干姜、附子加萸肉、木 瓜;一用甘露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条桂、 滑石、石膏、寒水石,加蚕砂、省头草,均连续频进 (一剂分二服,半日一夜,令六次服尽)。三剂后, 夫妇均吐泻止,厥回脉出而愈。
人 “ 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产生、变化、发展、消 亡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也是人体的法则和 规律。因此,治病必须抓住阴阳这个根本。
治病必求于本
本,在文中指阴阳而言。
疾病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失 调。如何治病求本?诊断上要诊察阴阳的失调状况, 而治疗上则要重视纠正阴阳的盛衰偏颇,恢复和促 进其平衡协调。
一、阴阳学说的内涵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
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1.本始:即本原、由来。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 程都以阴阳为始因。 2.神明之府:神明,指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奇妙作用及 内在力量。府,所在之处。 《淮南子·泰族训》:“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 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
1.含义: 经义:药食气味辛热纯阳者(如乌附之类) 壮火 后世发挥:过亢之阳气(病理之火) 经义:药食气味辛甘温和者(如参芪之类) 少火 后世发挥:温和不亢的阳气(生理之火) 2.与正气关系: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
三、疾病发生之阴阳 1.气味阴阳太过致病及人体阴阳偏胜的病机
4.情志过极、五气太过伤人
[原文]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人 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 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 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1.悲:《新校正》:“按《天元纪大论》,‘悲’作‘思’。” 2.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概指情志太过;寒暑,概指五气太 过。
来自百度文库
腠理 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的间隙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四肢 上肢、下肢 六腑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
清阳 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 浊阴 饮食水谷及所化的糟粕
[医案举例]
王某,男,62岁。1992年12月18日初诊 纵然龄超六秩,房颤连年,但尚无衰羸迹象。其鸣之 来,未必言虚,良以清阳不升,痰浊为祟耳。取升清化浊 手法。 升麻3g 葛根6g 白术6g 太子参10g 茯苓10g 青皮6g 半夏6g 天竺黄6g 菖蒲3g 甘草3g 七剂 二诊 1993年7月13日。 效方中缀,总有遗憾,病仍去年之病,药亦去年之药, 循其规也。 升麻3g 葛根6g 太子参10g 黄芪10g 白术6g 茯苓10g 路路通10g 青皮6g 菖蒲3g 六一散12g 七剂 干祖望医案
冉雪峰医案
[原文]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 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 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 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阴阳既为万物生长之本, 也为藏杀之本。阳既主生发,也主肃杀;阴既主长养, 也主藏敛。 2.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的凝固作用生成浊阴,热 气的升腾作用产生清阳 3.䐜胀:䐜,胀满。䐜胀此指胸膈胀满。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夏伤于暑——秋——寒热交争──痎疟
秋伤于湿——冬——郁而化热——咳嗽
四、事物的五行属性
以情胜情治疗方法的运用
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张从正的发挥: 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 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 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 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 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 若胸中无材器之人,亦不能用此五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