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运动全课时经整理
初中化学: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学习目标】1、学会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3、能够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4、学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通过学习水的人工净化所涉及的方法,来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有关水资源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
【重点】分子的三个特征。
能够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难点】分离液体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分离液态混合物的方法—蒸馏【课时】2课时第一课型自主学习【课堂目标】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能用从微观方面解释原因。
2、掌握分子的三个特征。
3、了解并学会分离混合物的几种方法。
4、通过老师批改作业收集学情为第二课型的精讲点拨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复习提问已学知识第一学段:自主学习:1.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2.根据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一3.通过老师批改收集学情导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有了水才有了人类的灿烂文明。
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究竟有什么特性?它有什么用途?我们怎样才能合理利用它?提出问题:1、为什么江河、湖泊中会存在大量的水?2、还有哪些物质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学生活动一】水的三态变化(阅读课本P22)一、实验探究:将针筒中的水煮沸、观察现象。
清楚观察到体积变大。
提出问题: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许多,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和分子的。
这样的变化是变化。
所以针管实验的正确猜想是。
注意:固态的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都在的位置上。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排列,在较自由地运动。
《水的运动》教案
《水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运动形式和原理。
2. 掌握水的运动的基本术语。
3. 培养学生对水的运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水的运动的基本术语。
2. 理解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原理。
教学难点:1. 学生掌握水的运动的基本术语的能力。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观察和分析水的运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个实验用的水容器、水、吸管等。
2. 教师准备幻灯片、实物或者图片资料以展示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
3. 教师准备黑板或者白板以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呈现一个装满水的容器,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水在容器中是静止的。
”步骤二:导入1. 通过幻灯片、实物或者图片资料展示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如流动的河水、海浪、瀑布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水是如何运动的?水的运动有什么特点?”3. 教师记录学生的回答,梳理归纳学生对水的运动的观察结果。
步骤三:学习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并解释相关的术语,如流动、波浪、湍流、涡旋等。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次展示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和辨认不同的运动形式。
3.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解释水的运动形式。
步骤四: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水倒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中,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
2. 学生可以利用吸管吹气,制造气泡,并观察气泡在水中的运动。
步骤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水的运动的形式和相关术语。
2. 教师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与学生一同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步骤六:拓展1. 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水的运动形式,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可以利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的方法,进一步探究水的运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课堂作业: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如水龙头的水流、雨滴落地的形状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和解释。
初中化学(水分子的运动) 第一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进行比较,探究出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通过两个事例分析归纳出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探究
学会描述
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转换视角看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识图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依托两个生活场景,理顺能量、微粒运动、物质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设计上,将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与能量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主动构建。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直切主题
一滴水,看似柔弱,汇聚起来,却可势吞万里!一滴水,看似渺小,细究起来,却自有乾坤。你知道吗,毫不起眼的一滴水中,隐藏着一个数目庞大的水分子兵团。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录像,水还有哪几种存在状态?在自然界中固态的水会以什么形式出现?液态的水呢?无色气体我们是看不到的,比如,空气。打开烧开水的锅盖,立刻看到水雾弥漫,这是气态的水——水蒸气吗?不是,它是小水滴扩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的水。太阳出来,冰雪融化,是固态的水变成了液态的水。你还能举出几种不同状态的水相
互转化的例子吗?固态的水能直接变成气态的
看数据、录像,写一写对水分子的印象。
从生活经验中搜集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知识,思考回答
通过数据、录像两种途径使学生对水分子产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水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节《水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水循环】一、学习目标:
学会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意义三、教学难点:
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四、教学方式:
动画演示法、探究式五、教学流程
六、板书设计
内因]水循环 [
外因J +
人类活动的影响海陆间循环)
环节海上内循环‘
> 意义内陆储环
【第二课时:洋流】一、学习目标:
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实例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洋污染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3、初步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性观念。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二、教学重点: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
启发讲授式为主,辅之小组合作学习五、教学流程:
六、板书设计:
,海浪
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运
动形式
潮汐
<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回忆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感知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2、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1.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课件)2.表格(课件)四、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直捣主题。
让学生观看动画《可爱的小水人》,了解‘小水人’发生了哪些形态变化,再联系生活说说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使学生明白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板书:固态液态气态)2.视频感知,加深理解。
先让学生回忆一天中什么时候能看见雾和露珠?霜和雪一般又出现在哪个季节呢?通过视频的观看,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转化,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出示课件)3.动手填表,梳理知识。
水的三态是怎样变化的,说说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通过讨论完成57页的表格。
(出示课件)4.理性认识,进行归纳。
我们通过对前面的观察和讨论,你知道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水的三态循环图。
2020-2021学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循环
三、水循环的意义 1.使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形 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 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
2.在各个圈层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输送和转换, 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3.调节水分和热量地区分布的不均。
【学与用】
人类能对水循环施加影响吗?如果能,有哪些途径?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
水循环
概念 类型 意义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1.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
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B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长江 【读图分析】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 给方式应为冰雪融水,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2、3题。 2.乍得湖流域( D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B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5.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
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B )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6.不透水面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C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下列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解析】第(1)题,由水循环示意图可看出丁→甲→ 丙→丁之间的循环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故为 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可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 送、降水等环节,使陆地淡水得到不断的补充,同 时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四大圈层之间、海陆之间进行 迁移和交换。第(2)题,由图可看出b1、b2、b3分别 属于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中的降 水,其中海上内循环的降水量占海洋总蒸发量的 90%。第(3)题,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应属 于地表径流环节,对于地表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可以 通过修建水库来调节,空间分布不均可以通过跨流 域调水来平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水的运动》第13讲海水的性质与海水运动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
7.与连兴港相比,共青圩平均盐度明显偏低的主要
原因是( C )
A.沙岛阻挡,潮流涌入较少 B.水温较低,海水蒸发较弱 C.长江主道,淡水流入较多 D.距海较近,海水倒灌较少 解析 从图可知无明显沙岛阻挡,A错误;连兴港和共青圩纬度相差不大,水 温差异不大,B错误;读图可知,与连兴港相比,共青圩所处的南支江面宽阔, 属于长江主道,且河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多数流入南支,因此淡水 流入较多,导致盐度较低,C正确;连兴港和共青圩与海洋距离相近,D错误。
影响因素 洋流
海水汇入 冰情
具体表现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高;寒流流经 的海域,盐度较低 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 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生 的海域,盐度较低
3.海水的密度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2)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④—2月、盐度 ④—8月、盐度 ④—2月、盐度 ④—8月、盐度
解析 连云港位于北半球,8月前21天是北半球夏季,表层海水温度较高,2月 前21天是北半球的冬季,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因此①—2月、温度,②—8月、 温度。连云港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降水变化较大,夏季陆地径流 汇入较多且变化较大,使港口盐度偏低,且盐度随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的变化 而变化;冬季降水少,陆地径流汇入少,因此冬季盐度偏高,且变化小,故 ③—2月、盐度,④—8月、盐度,选D。
(2022·湖南怀化期末)海水的性质主要包括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盐度、 海水成分、营养盐类等等。其中海水温度是度量海水热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 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洋热能不仅驱动大部分的洋流,而且还制约着 海洋生物系统运转的速率。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全球 海洋年平均水温为17.4 ℃,相比全球年平均气温高出3.1 ℃。海洋盐度、海洋 密度也与海洋温度密切相关。(盐度:用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常用1 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来表示。)读图,据此完成1~3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课教案:水的运动与变化
五年级科学下册课教案:水的运动与变化。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最基础的物质之一。
它存在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在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界中,还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学生们来说,了解水的运动与变化的基本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水的运动与变化呢?水的运动与变化是指水在自然界和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形态变化和移动。
它表现为静态水体的形成、河流的湍急流动、海洋的潮汐波动、雨水的降落和蒸发、融雪的产生和沉积物的堆积等。
从这些表现形式可以看出,水的运动与变化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
在学习水的运动与变化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一些本质特征,这些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水的种种行为和表现形式。
水是具有形态可变性和占据空间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液态存在。
水具有流动性和运动性,即水会不断地流动和变化。
此外,水在自然界中还具有诸如表面张力、黏性、温度、颜色、化学成分等多重性质,这些特征都在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
水的运动与变化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还具有重要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意义。
水的运动与变化是维持生物物种和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各种水体的存在和流动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的运动和变化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交通和娱乐、旅游等领域的基础,人们通过对水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更好地生产生活。
水的运动和变化也是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人们需要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年级科学下册中的水的运动与变化的课程,是让学生们了解水的本质特征和在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的关键阶段。
学生们需要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实践方式,探究水的运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习得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学生们还需要在学习毕业后,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水的运动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三文科科目:地理授课人:课题水的运动第 1 课时课标及高考要求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了解洋流的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难点(1)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及意义。
(2)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心发言人李晓春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型复习课时安排3课时教法学法个人主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基础回顾:考点一、陆地水体的补给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列表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明显的季节性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储量湖泊水补给全年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特别提醒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
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
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如下图所示: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3.水循环【方法点拨】(1)陆地内循环中,包括内流区的陆地内循环和外流区的陆地内循环,如东部季风区的水循环,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同时包括陆地内循环。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第3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基础巩固练]气候变更通过引起海表水温、盐度、溶解氧以及局部海疆上升流发生变动,进而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实力和分布。
下图为我国北部湾海疆2017—2025年强拉尼娜事务前后竹荚鱼生物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拉尼娜现象产生的缘由主要是( C )①中东部太平洋海疆温度异样偏高②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减弱③中东部太平洋海疆温度异样偏低④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增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强拉尼娜事务后,北部湾北部海疆竹荚鱼生物量增多的缘由是( B )A.水温上升,繁殖生长速度加快B.沿岸上升流增加,饵料丰富C.降雨增多,海水盐度下降D.水温降低,繁殖生长速度加快3.推想竹荚鱼的习性和栖息空间分别为( A )A.喜暖水,栖息于中底层水域B.喜暖水,栖息于表层水域C.喜冷水,栖息于中底层水域D.喜冷水,栖息于表层水域[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由于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增加,中东部太平洋海疆温度异样偏低,于是产生拉尼娜现象,③④正确;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减弱,中东部太平洋海疆温度异样偏高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①②错误。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第2题,强拉尼娜事务后,冬季风增加,冬季风为离岸风,把表层海水吹开下层海水上泛,导致沿岸上升流增加,饵料丰富,鱼群聚集,B正确;拉尼娜时期,我国的气温通常偏低,水温偏低并不利于繁殖生长,A、D错误;拉尼娜时期,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增加,雨带北进速度快,南方地区相对削减,C错误。
故选B。
第3题,读图可知,竹荚鱼主要生存在低纬度热带海疆,喜暖水,而沿岸上升流增加,饵料丰富,鱼群集中,说明竹荚鱼随饵料而走,栖息于中底层水域,故选A。
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称为“沃克环流”。
下图示意“沃克环流”。
据此完成4~5题。
4.“沃克环流”中大洋东西两岸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的缘由是( B )①大洋西岸大气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②大洋西岸纬度较低,气温高③大洋东岸受陆地干冷气流影响大④大洋东岸大气受底层冷海水影响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在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 D )A.南美太平洋沿岸降水少B.澳大利亚山火发生频率较低C.我国南方简洁发生旱灾D.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较弱[解析]第4题,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有上升补偿流,受上升冷海水影响,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有暖流流经,大气受热,气流垂直上升,①④对;东西岸纬度没有差别,②错;该环流位于热带,纬度低,干冷气流对其影响不大,③错。
2023届地球上的水补充知识点
第四章水的运动补充知识点课时23水循环1.湖泊、植被、水库对河流下游径流起调节作用,调节的含义:削峰补枯,延缓洪峰。
右图为某河流修建水库前的流量变化曲线,请画出在其上游修建水库后的流量变化曲线。
2.修建水库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对库区:蒸发增加,降水增加,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对下游: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变小。
3.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蒸发减少,植物蒸腾减弱,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4.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时间漫长):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2)人为原因(时间短暂):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
⑤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交通建设占用湿地。
5.西亚的死海面积减少的原因(中亚的咸海面积减少原因同理)①降水异常减少;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③过度引入湖的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6.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原因①降水少;②蒸发旺盛;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不合理的灌溉。
7.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湖泊;②围湖造田。
8.三江平原形成沼泽的原因①降水集中夏秋多;②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③多河流汇集;④凌汛易导致河水泛滥;⑤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⑥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9.西北地区内流河断流的原因①降水异常减少;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③土壤干燥,地表水下渗多;④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⑤沿岸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10.黄河下游断流的有关问题(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①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河床比降大,流速快,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以及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大;②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③人工修筑堤坝束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课时
本 格 拉 寒 流
西
风
漂
流
表层洋流的分布
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 (2)对气侯 寒流:降温减湿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 (4)影响航海:郑和下西洋
(5)影响海洋污染物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但也能使污染范围扩大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中、低纬海 区 北半球中高 纬度海区 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 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 动。环流西侧为暖流 ,东侧为寒流。 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呈逆时 针方向流动。环流西侧为寒流 ,东侧为暖流。
南半球中高 纬度 南极大陆 外围
西
风
漂
流
我国明朝郑和曾七下西洋,他总是 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
你知道为什么吗?
冬季
夏季
阿拉斯加暖流
湾 流
加 拿 利 寒 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本 格 拉 寒 流
西
风
漂
流
表层洋流的分布
北印度)
围绕南极大陆形成南极环流(向西) 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 成反时针方向的东北季风漂流(冬逆);夏季,北 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西南季 风漂流(夏顺)。
阿拉斯加暖流
湾 流
加 拿 利 寒 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摩尔曼斯克
阿拉斯加暖流
湾 流
加 那 利 寒 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本 南赤道暖流 台湾小朋友钟东在台东附近海滩上拾到一只漂流瓶,打开 格 拉 一看,瓶内有一封来自美国旧金山小朋友的祝愿信。请问 寒 1. 漂流瓶从美国旧金山顺--------寒流向南,然后经-------暖流向西,再经----------暖流向北,最终到达台东海滩。 2. 如果钟东也写一封信,将漂流瓶扔到台东附近海中,你 认为旧金山的小朋友有没有可能收到该封信?为什么
《水的运动》教案
《水的运动》教案年级:小学三年级科目:自然与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种运动方式:蒸发、凝结、融化。
2. 能够描述水的运动过程。
3. 通过实验观察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PPT或物质示例(水、冰块、火炉、杯子)2. 学生实验用具(盆、冰块、吹风机)3. 学生活动材料(纸、彩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师生交流:“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我们的生活离开水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与水相关的场景,如饮水、洗澡、植物生长等)2.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出本堂课的话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水的运动是什么?”3. 提出学习目标:学习水的三种运动方式:蒸发、凝结、融化,并能够描述水的运动过程。
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1. 展示PPT或使用示例物质:水、冰块、火炉、杯子等。
2. 引导学生观察示例物质,向学生解释水的三种运动方式:“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液体;融化是指固体变成液体。
”3. 使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水分子的运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4.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例子。
Step 3: 实验观察(20分钟)1. 授予学生实验任务: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
2. 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需要盆、冰块和吹风机。
3. 学生通过将冰块放入盆中,然后用吹风机向冰块吹风,观察冰块的变化。
4. 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并与他们之前学习的融化的概念联系起来。
Step 4: 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回到课桌前,每个小组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小组之间,轮流展示他们的发现,进一步加深对水融化运动的理解。
3. 整理学生的观察结果,并与课堂上的概念讲解进行对比和讨论。
Step 5: 总结(5分钟)1. 提醒学生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水的三种运动方式是蒸发、凝结和融化。
高中地理关于水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关于水的知识点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关于水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地理关于水的知识1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体和河流专题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一)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1.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固态水:分布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存在。
3.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二)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汽水,其中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的水量的96.53%。
(三)陆地上的水体: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
冰川水为主体。
(四)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其它水体与河流的关系)(一)冰川水补给是单向的,冰川水可以补给任何水体,但是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二)其他水体可以相互补给(三)河流和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四).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人类利用的还不多。
1.大陆冰川分布: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2.山岳冰川分布:高大山脉的山顶(五)地下水1.地下水的来源:大气降水、河湖水补给、凝结水2.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3)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③污染造成地下水水质变坏。
(4)保护措施①保护补给区的自然环境,防止水污染;②适量开采,防止过度,避免形成漏斗区;③及时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漏斗区;④有灌有排,科学灌溉。
三.河流(一)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二)河流流量影响因素1.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读流经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是地形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2.内流河主要看降雪量和温度决定下的冰雪融化量;3.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面积越大,流量越大;4.根据水系是否庞大,判读支流的多少,支流多汇集水量大;(三)河流径流的变化变化特点:1.雨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水旱灾害也比较频繁;2.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甚至断流,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3.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型:径流量稳定而可靠,且与河流互补,即湖泊对河水流量有调蓄作用。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水的运动 第1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2020·江苏重点中学高一期中)读水圈构成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B )A.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B.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C.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D.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解析] 陆地水体包括陆地淡水和陆地咸水,以陆地淡水为主,则乙水体为陆地淡水,甲水体为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和其他陆地淡水,以冰川为主,则丙水体为冰川。
故选B。
2.丙水体主要分布在( A )A.高纬度、高海拔地区B.岩石圈中C.内流区 D.大气圈中[解析] 由上题可知,丙水体为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地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目前有来水注入艾丁湖的河流主要有阿拉沟和白杨河。
下图示意艾丁湖湖泊最大面积各月出现频率与阿拉沟和白杨河总流量季节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B )A.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B.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C.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4.与3月份相比,7、8月份艾丁湖最大面积出现频率低的自然原因是( C )A.入湖径流量少B.下渗量大C.蒸发旺盛D.泥沙淤积量大[解析] 第3题,由材料“艾丁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可知该地区降水稀少,又因该地处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周围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因此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B正确。
季节性积雪融水在冬季降雪量大的地区出现,例如我国东北地区,而新疆降水稀少,季节性积雪融水不是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A、D错误。
该地区降水稀少,雨水不是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C错误。
故选B。
第4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7、8月份艾丁湖最大面积出现频率低的自然原因是夏季高温,蒸发旺盛,C正确。
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7、8月份气温偏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使得入湖径流量大,A错误。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二、学习重点:分子的特征三、自主学习提纲:知识回顾:1、简述水的组成及水分子的构成。
2、说出并猜想云、雨、雪、冰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成分是什么?构成的最小微粒?学习任务1:认识分子的特征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22内容,思考当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结:水的三种状态中,水分子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分别为:固态的水:液态的水:气态的水: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23内容及《活动天地》,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结:水分子的导致了水的变化。
水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的,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运动减慢,分子间的,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合作交流:描述水结冰和冰溶化的过程水结冰:冰化水:小结:分子的三大特征是(1)(2)(3)学习任务2:认识水的天然循环学习活动:阅读观察P24图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想一想,在水循环的每一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分子能量的变化?结合彩图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桌描述一下水的天然循环。
四、合作探究习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流)1、揭示生活景象的原因(分子运动)(1)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3)挂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怎么会干了呢。
(4)妈妈在厨房炒菜,你在卧室里就能闻到香味。
(5)蔗糖在热水中消失了(6)气球易被压缩,铅球不易被压缩2、想一想:如果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体积会小于200毫升。
说明:。
100ml大豆和100ml小米混合在一起,体积同样小于200ml也同样说明上述原因对吗?五、达标练习1.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A.气态B.液态C.固态D.三态均有2.水变成水蒸气是()A.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B.发生了化学变化C.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3. 0 ℃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4.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干燥,这种现象说明( )A.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C 、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6、当桂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站在远处能闻到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A、分子分裂成原子B、分子很大C、分子是运动的D、分子之间有间隔7、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这是个物理变化B、这是个化学变化C、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D、太阳为水提供能量8、某市有时经常出现缺水的现象,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水的运动【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2.了解海水运动的几种主要形式;理解洋流形成的原因及分类;认识世界洋流分布,识记重要洋流的名称;了解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2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让学生绘制世界洋流图,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和动手的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2. 通过学习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以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意义。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洋流的分布规律;寒流与暖流的判别;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洋流的分布规律;寒流与暖流的判别。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激趣设悬引入】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循环【板书】一、水循环【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教材上“模拟水循环”的实验。
为了让实验更明显、快速,可以适当改变实验条件,把“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的条件改为在“器皿下用酒精灯加热”。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如下一些问题:1、器皿中的水和小瓶中装的沙分别相当于现实中的什么?2、为什么要在塑料纸盖上压放石头,且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3、要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归纳: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水从器皿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并沿压放石头的正下方滴落到小瓶中的沙上,这就类似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为了更直观、准确地反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情况,教师有步骤地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循环,如图。
【板书】1.概念2.环节地表径流下渗蒸降水地下径流3.类型(讨论]图2-2-2怎样参与水循环?)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以分哪几类?;学生回答: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2、各种水循环的完成,各要通过哪些主要的环节?学生回答:海陆间水循环:蒸发(初始环节)、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地表与地下)海洋内循环:蒸发、凝结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和蒸腾、凝结降水3、根据水循环的过程,你能给水循环下个定义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各个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4、讨论水循环的意义促进水循环的能量:太阳辐射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下渗,降水,径流)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①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并在各个圈层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再生,并能持续利用③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问题回放】学生回答,新课引入时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水循环的知识,李白诗句中的“奔流到海不复回”违背了水循环的原理。
【知识扩展】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水资源,趋利避害,人类根据水循环的原理,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
如我国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工程;我国21世纪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超大型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它们都是利用水循环的原理,通过影响水循环地表径流这个环节,从而改变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配,实现了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达到了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学生活动】讨论题:既然水是可以循环并能不断更新、再生,所以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个观点。
说一说你的理由。
(讨论过程略)【信息反馈】课件展示下列问题:(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一、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1、修水库可以起到调节河川径流变化、防洪抗旱的作用。
(√ )2、塔里木河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 × )3、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的东南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 )4、水循环能使海陆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5、水资源的不断更新和再生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来实现。
(×)6、海陆间水循环只发生在外流区(√)7、陆地水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8、内流区只有陆地水循环(√)二.说一说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参与了哪种水循环?A.刚果河 (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B.塔里木河(陆地内循环)C.未登陆的台风 (海上内循环)D.青海湖湖水蒸发(陆地内循环)E.鄱阳湖湖水蒸发 (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F.新疆地区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G.太平洋上空的暴雨(海上内循环)二、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导入】漂流瓶问题:澳大利亚小孩杰克在悉尼附近海滩上拾到一只漂流瓶,打开一看,瓶内有一封来自秘鲁小朋友写的祝愿信。
看完信后,小杰克马上写了一封回信,放到漂流瓶中,并且将漂流瓶扔回到悉尼附近的海中。
请想一想,漂流瓶是如何漂洋过海到达悉尼的?你认为秘鲁小孩有没有可能收到小杰克的回信?为什么?【新知讲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海水运动有哪些主要的形式?【板书】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教师简要讲解海浪与潮汐内容】1、联系东南亚海啸讲解海浪知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于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
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远比地震本身惨重得多的损失。
海啸以震中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像一头猛兽迅速扑向周边地区,造成了死亡人数超过22万,以及重大的财产损失。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潮引起的巨浪,是海浪的一种,它的出现将给沿海地区居民造成巨大的灾难。
【问题讨论】俗语说:无风不起浪。
你赞成这个观点吗?学生讨论:略2、课件展示(Flash动画):月相与潮汐现象。
潮汐是在日、月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当日、月、地呈直角关系时,引潮力减少,形成小潮。
【承转】在三种形式的海水运动中,洋流规模巨大,对地理环境影响广泛是海水运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也是本课要讲的重点内容。
【板书】2、洋流的形成与分类【实验观察】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透明的玻璃器皿做水槽,用气筒吹水槽的水,水动;加泡沫颗粒,来回吹,水不按一定方向动;用气筒在一个方向吹,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这类似于风海流;水槽内未吹气的地方,水也在流,这类似于补偿流。
【读图过渡】读教材上“地球上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如下图)。
对比两模式图,联系刚才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据洋流模式图,给洋流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海洋表层的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运动叫洋流。
2、仔细观察:风带中的风向与洋流的流动方向有什么样的关系?这说明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洋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上与风向一致,这说明定向风的作用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主要原因。
教师简要归纳总结:除了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海流外,形成洋流的原因还有因海水的补偿作用而形成的补偿流以及因海水的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密度流。
【板书】洋流按成因分类有: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洋流还可以根据水温的相对高低来分类。
阅读教材48页,根据教材内容,判别下列图中A、B、C洋流属于寒流还是暖流?10°C20°A B 14℃30° 12℃40°10℃【教师归纳】暖流是指海水由水温相对高的海区流向水温相对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则相反。
【板书】洋流按水温相对高低分类:有寒流、暖流【课件展示】展示“洋流模式动画图”与“世界洋流动画分布图”,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世界洋流分布的实际情况与洋流模式图的分布情况有何差异?(要点提示:对比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分布情况)。
2、南北半球的中低纬海区(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流向有何规律?(要点: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的影响下,北半球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则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为什么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冬、夏流向会相反?冬、夏洋流流向的特点是什么?(要点:北印度洋海区面积小,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夏季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4、在学习了洋流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你还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发现一些什么规律?(学生有可能会提出: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却是寒流?为什么北半球的高纬海区洋流为环流形式而南半球这种环流形式不存在?等等。
学生有可能会发现:在副热带海区的南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的性质都为暖流而大洋的西岸则为寒流;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从成因来看为补偿流南北两侧则为风海流……)【板书】3、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5、总结洋流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反气旋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
(气旋型环流)(3)南极大陆的外围,形成西风漂流。
(由于南极大陆上盛行极地东风,将南极大陆中的寒冷气流吹入周围海域,汇入西风漂流,形成寒性的洋流)(4)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环流。
(夏顺冬逆)6、阅读“失而复得的旅游鞋”[问题]旅游鞋由哪些洋流把它们送达?同理————澳大利亚东海岸至英国的飘流瓶?(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设问过渡】1、课件展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示意图,提问: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地方:尽管靠近海洋,却是沙漠广布,你能说出这些地方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仔细观察,这些地区海域附近的洋流有什么特点?洋流与这些地区沙漠的形成有因果关系吗?【设问过渡】2、课件展示“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图:提问:请说出世界上著名渔场的名称。
世界上著名渔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3、我国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总是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这是为什么?【板书】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图、讨论、思考来一一解决。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寒流:降温减湿,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气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