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虚静”与“迷狂”

合集下载

试论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虚静”特点

试论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虚静”特点
Ab ta t Ta u n mi s r c : o Y a — ng’ e Spo ms whih wo e wond r t i p e t n o de c v e s wih sm l hi gs t mon t a e t s r t he
p e ’ o l e s n l y a d i a ia in a ef l o h r sa d q ie smp e Th i u r a ue — o t Sn be p ro ai n m gn to r ul fc a m n ut i l. t er“ n e l it q
n s ”l si h e s e t :u r a q i t e so u s i g m a e i l a if c i n, fs ii a d o p r — e s i t r e a p c s n e l u e n s fp r u n t ra s ts a t e n o o p rt n fa p e
“ 虚静 ” 的认 识 运 用 到 社 会 政 治 生 活 中 , 叫人 心 无 欲
持“ 思之官 ” 的平 静 。 除幻觉 、 排 乱想 的干 扰 , 而使认 从
识 自由进 行 。 达到 明察 事 理 的 目的 , 人 面对 忧 患 而 叫 求 济世 , 知其不 可 为而 为之 。
念 , 受世 问忧患 的侵 扰 , 不 知其不 可 为而不 为 , 主张 与
cai no h e u y it ft e b a t . o
Ke r y wo ds: o Yua — ng;un e lqu e ne s;wrtn Ta n mi r a it s ii g
喜 欢陶诗 的人 , 几乎都有共 同 的感受 , 认为 陶诗写

试析艺术语言创造过程中主体的自我超越

试析艺术语言创造过程中主体的自我超越

t e i h s p p rj s r o ds u s t e p y h lgclb s ft e l g a e o r n h y f i h s s ,t i a e t ty t ic s h s c oo ia ae o h i u g fa t a d t e wa s o t u n s
a de t no eartei sbeta dte v r me el tt no n u g ,rl ssteas ei n moi f h esh t u jc n h no ec s t mi i fa g a e e ae h et t o t c o h i ao l e h c
p tn il yo a g a e t h ag s x e t t eeo em e t h e d 0 et ei a p e ito . I hs o e t i fln u g o t e lr ete tn , h rfr es t e n e fa sh tc p rcain n t i at
F AN a m ig Xio n
(  ̄ndP l e oc Ku migC rm n ol e A e oi re n n o a d C l g,Ku mig6 0 1 ,C ia cF n e n n 5 2 6 hn )
Ke r s y wo d : t eln u g fat iin r r h g a eo r;vs a y wo l a o d;fs iaig;s r as acn tn u p s Ab ta t sr c : Th a g a e o r i a v ra to a g a e fr e e ti u e n t e f l fa t I e ln u g f a t s a n fln u g om d wh n i s sd i h i d o r. t i e

论魏晋人格的虚静与躁动

论魏晋人格的虚静与躁动
, ,
,


之永 久 任 自然 以 托 身 并 天 地 而 不 朽 (《 答难 养生 论 ) )
” 。

在 魏 晋 时期 即 便 是那 些 具 有 儒 家 思 想倾 向 的
士 人 亦 向 往 清静 无 为之 治 如 傅 玄称 设 所 修 出于 为道 者 而 言 自然 而 贵 玄 虚 ( 《 晋书 傅玄

者 德 之至 者
,

众人 对 德之至 这 一 圣人人
“ ” “
,



格 理 想 的 追 求 在 哲 学 层 面 表 现 为对 圣 人 之 静 的 追 求 亦 即 ( 老 子 ) 十 六 章 所 云 致 虚极 守
所倡 心斋 静 笃 和 ( 庄子 》
” “ ”

,


坐忘


十 ( 老子 》
, ,
魏 晋 是 孔儒 式 微 老 庄 复 兴 的 时 代 魏 晋 文 人 以 道 家 人 格 为 理 想 虽 然 魏 晋 人 格 的 日常 生

中 虚 静 既 是 一 种 心 态 祈 向 而 首先 还 是 一 种形
而 上 境 界 一 种 与 道 相 等 同的 哲学 本 体
, ,
,
与不 善 养生 者的 根 本 区 别
, ,
不 善养 生 者
, ,
,

以躁
,



<老

,
竞 之 心 涉希 静之 途 意 速 而 事 迟 望 近 而 应 远 故 莫 能相 终
, , , 。 , 、 , 、 , 、 ,
,


,
虚 静 与躁 动 的 相 济相 悖 即 昭 示

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

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

I~II _,十 z t R5ff I I _RESEFIRLZH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浙江理工大学/戴园园摘要:“虚静”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最早可追溯至老庄的“虚静”理论。

庄子的 “虚静”观,可以说是开创了使“虚静”具有美学色彩的先例。

《庄子》中涉及的与“虚静”有关的寓意,成 为了哲学上的“虚静”与艺术美学连接起来的津梁。

笔者欲结合庄书中的寓言,从审美注意(“凝神”)、 审美体验(“物化”)、“审美风格”(“以天合天”)三个方面入手,对庄子“虚静”说的美学特质进行探析。

关键词:庄子虚静 审美 寓言笔者欲以“解衣般礴”为范例,辅以同类型寓言来解读庄子为 何强调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要使心境的处于空明澄澈境地,以达于“凝神”的审美状态;再者,以“庄周梦蝶”为典型,援引同类型寓言来剖释庄子为何要求主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需要摒弃一切束缚身心的物质性、机械性的东西,而达到物我两忘、主客 合一的境界;最后,以"梓庆削木为鐻"为典范,协以同类型寓言来探究庄子为何要求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以主体之自然本性与物象性态自然契合归一,以便创造出不露人工斧凿痕迹,并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以天合天”的艺术作品。

一、“解衣般礴”:“凝神”(审美注意)"凝神”的观点,是庄子“虚静”说的突出特征,它与超越功利欲望,并专注于客体特征的审美注意的概念是直接相通的。

庄子对于“凝神”的最为生动的描述是“解衣般礴”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 —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贏。

君日:"可矣,是真画者也。

”譹(《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召集众画工作画,众画工"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此描写了众画工受礼俗、功名束缚的情景。

唯独有一位后来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心意闲澹,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也不受繁扰政策困厄,回到自己住所,“解衣般礴,贏”。

试论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虚静特点

试论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虚静特点
* ! %+ 3 % ’ *" 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 # 制 割 大 理 而 宇 宙 理 矣$ (
’ 虚( 即不要将自己 心 中 固 有 的 看 法 排 出 给 将 要 接 受 的新东西 , ’ 静( 即不要以梦幻般的现象影响对事物的 注意到幻觉和 认识 $ 荀子主要从人心的认知规律上 # 随便乱想与正常认识之间的区别 # 并由此提出通过保 持’ 思之官 ( 的平静 # 排除幻觉 乱想的干扰 # 从而使认 识自由进行 # 达到明 察 事 理 的 目 的 # 叫人面对忧患而 求济世 #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尽管老子和荀子所讲的 ’ 虚静 ( 各有侧重 # 前者强 调’ 处世 ( # 后者强调 ’ 认知 ( , 两者相互对立 # 又相互交 汇# 在强 调 把 握 事 物 的 根 本 必 须 ’ 静( ’ 专念 一 心( ’ 用志不分 # 乃凝于神 ( 方面 # 两家的认识是互通的 共
* ! !+ 3 % #" 守静 # 笃也 $ 万物 旁 作 # 吾 以 观其复也( 在老子 * ! %+ 3 % ’ *" 剧乱知谓 之 静 $ ( ’ 未 得 道 而 求 道 者# 谓之虚一
( ’ 将须道者 # 虚则入 , 将事道者 # 壹则尽 , 将思道 而静 $ 者# 静则察 $ ( ’ 虚壹而静 # 谓之大清明 $ 万物莫形而不 见# 莫见而不论 # 莫论而失位 $ 坐于室而见四海 # 处于 今而论久远 # 疏观万物而知其情 # 参稽治乱而通其度 #
第! " 卷第 ( 期 @ C D 5 ! "-, C 5 (
百 色 学 院 学 报
6 789,0 :7 ;< 0 = > ? 8, = @ ? 9 > = A B
&月 % & & ’年! 7 E F 5 % & & ’

试论“虚静”与“迷狂”

试论“虚静”与“迷狂”
在这两条人流里, 老子和柏拉图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民族的
伟大代表。 他们的哲学思想, 以及由 此而衍生出来的美学思想是中西审美观照理
论的源头。 对这一源头进行一番比较性的考察, 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西审美 观照理论的各自 特征。如,不同的哲学根源 一道与理念、不同的审美途径等。
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两者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共同的内在指向 一在于日 常情 感的疏离中, 使创作主体的 “ 主情结” 自 得以 显现。 寻根究底, 两者都是理性与 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的完美结合。 ‘
u n a e h e u s fh e o cP s i e e o s 1 i . ya sr D z t f t e o t s tocneta d r cs r i1 tsT e r r i r e ar e W s e f n ma eh i r e
i ed m i d dm lav cnetwtc sqato ec o e , u hr n e c b e a iPcte ocP i r s uly fah t r t s a d o n n ii s ho h sh d
t o rPc e f t Es ad e 七e . rxm l w i dt罗ii h r e ei lo h ae n t w sm F ea e l ii sn e st y re t y v n r h t o P , es h n h g
e 月e h ir t d 飞 n o h i pi 叩h a o g e c ft r ho i l r n一D adt ti i adt e l s c i i o a n h ao t n h e tn 从 l a e
og . C i , e h e e t o ti si UO i Zu g , j U Xe i n n he v r nI h at r a be h ria le Z, ha Z L i u i i n e ec n k n iu , ,

“虚静”的作用-文艺心理学

“虚静”的作用-文艺心理学

1、虚静的方法
• 艺术主体进入虚静状态的方法,就是《庄子》
中说的“心斋”和“坐忘”。《庄子·人间世》说: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是要排 除创作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有欲之人,心绪卑 琐,目光屑小,自难对外物进行审美观照,所以 艺术家要秉心养性,洗涤灵府,以期致虚守静, 澡雪精神。关于“忘坐”,《庄子·大宗师》说: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在理,此为 坐忘。”“坐忘”是要约束创作活动中的知性分 析活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非曲直,消息 盈虚,要是频于知性分析活动,急于是非价值判 断,让逻辑约束自由想象,让好奇心戕害审美情 感,就会心灵躁馁,葬送清思,因此创作主体要 坐忘去知,澄怀凝心,以使灵机畅通,天君和豫。
• “诗人是按照自己的肖像来创造他的人物的,
这位小小的后世造物主也在这点上和那亲 爱的上帝相似。因此,如果说卡尔·摩尔和 波萨侯爵完全是席勒本人,那么哥哥更像 他笔下的维特、威廉·麦斯特和浮士德,在 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研究歌德精神发展的不 同阶段。“
——海涅
• 当然,作品的虚构性使其不可能与白日梦
——《伊安》
• 柏拉图之说在中国也可以找到印证。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月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周敦儒《鹧鸪天》
• 此外还有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
的。它凭附到一个温柔贞洁的心灵,感发
它,引它到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境界,
b、凝神观照本质
• 朱熹:“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
若虚静而明,便识好事物。”(《清邃阁论诗》) 就是说,虚静能够培育凝神静虑、观照本质的认 识能力。• 只有“来自处以默”,方可“妙机其微”,所谓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8-03-08作者简介:段振良(1949-),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科研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理论。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段振良(铜仁学院 科研处,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虚静,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轴心范畴,指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庄子的“虚静”论是主观唯心的,但是它却给文艺创作以有益的启示,具有积极意义。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以一种超功利、非逻辑的审美心理状态获取艺术对象并对其进行审美构思;虚静能使创作主体的外在感觉与心灵相贯通,从而使创作主体产生灵感火花,进一步体察到艺术对象的生命精神;虚静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关键词:庄子;虚静;文艺创作中图分类号:I 04;I 0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8)03-0050-04《庄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真正美的文学之一,它纵横跌宕,想象奇特,辞趣华深,善于引类取譬,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托寓发人思考的哲理,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优美无比、丰富多彩的散文。

它是那个病态社会在一个智慧而病态的心灵上开出的奇葩,于精神现象的思考、探索,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当战国之初,降(哀)周之末,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乃慷慨发愤,爰著斯论。

”[1]①庄子不仅愤怒地揭发和批判了推行仁义礼乐的虚伪性,而且深刻地探讨了人和自然界的联系,以及因任自然的个性美问题。

在先秦哲学家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的意味。

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庄子的很多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题。

庄子的哲学思想有许多与文艺美学相通,特别是《庄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谈论技艺创造,更与文艺创作接近,而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深远,故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仍把《庄子》作为重要内容,把庄子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文论家。

_道_与_理念_老子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比较

_道_与_理念_老子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比较

16美学论坛老子与柏拉图分别是中国古典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

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他是古希腊成就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后来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老子的哲学体系以“道”为主,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理念”为基础。

本文将对两者的同异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一、“道”与“理念”叶朗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

”[1]把握老子的美学思想也是这样,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并不是“美”,而是“道”。

在对世界的本原的探讨中,老子提出了“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的范畴。

“道字的本义是路。

人所走的路就是道,引申而人物存在变动所必经由的程途亦是道”[2]。

而老子的“道”具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道”是原始的混冥之物。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曰之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第二十五章》)也就是说,“道”是一种原始的混沌,它是先于天地而生,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

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形体,独自地运动而不衰竭,循环地运动而生生不息,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地把它称作“道”,勉强地给它个名字就是“大”。

“道”不是什么人创造出来的,找不到创造者,而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

它蕴含着产生万物的可能性,是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

第二,“道”可以化生万物。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这就是说“道”化生万物,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是万物之母。

老子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老子・第四章》)即是指“道”是空虚的,是万物的根源,是万物的宗主。

第三,“道”是连绵运动的。

老子云:“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二十五章》)“道”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的连绵运动,它处于永恒的“逝”、“远”、“反”的运动之中。

虚静论的名词解释

虚静论的名词解释

虚静论的名词解释虚静论,又称虚静观,是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主要源自中国古代道家学派,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虚静论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修养为目标。

它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一系列重要的概念上,并以实践和体验为核心。

虚静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虚”。

虚是指内心的空灵和宽广,是摒弃心灵杂念和欲望的状态。

在虚的状态下,心境得到平静,能够与外界环境和谐共处。

虚并非虚无,而是一种从内而外的修养,它源于内在的力量和觉悟。

虚的状态可以让个体更加敏锐地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本质,进而引导个体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虚的境界可以通过修炼和实践来达到。

修炼是一种精神上的锻炼,通过内观和自省来净化内心。

只有从内而外的修炼,才能真正达到虚的状态。

实践则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虚的理念去与周围环境互动。

这种实践并不追求外在的成功和成就,而是将重点放在内在的成长和心灵的安宁上。

虚静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静”。

静是指心灵的宁静和安宁,是摒弃浮躁和喧嚣的状态。

只有当内在的杂念消退,心境得到平静时,个体才能真正与自然相通。

静不仅是身体的静止,更是内心的安定。

在这种安静的状态下,个体能够听到心灵深处的声音,感受到自然的流动和韵律,与自然形成默契的共振。

虚和静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虚是内在的远离杂念的状态,而静是外在的远离噪音的状态。

只有在虚静的状态下,个体才能真正与自然相融合,寻求到内心和外界的和谐平衡。

虚静论提倡个体从繁琐的纷扰中解脱出来,追求内在的宁静和自然的智慧。

虚静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文化,它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虚静论是一种追求平静和修养的理念,它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内心的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虚静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追求。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虚静论所强调的内心平静和自然与个体的融合,对于减压、提升生活质量和建立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虚静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能够引导人们达到深度和内在的理解。

“虚静”与“迷狂”的比较诗学研究初探

“虚静”与“迷狂”的比较诗学研究初探

“虚静”与“迷狂”的比较诗学研究初探作者:富天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9期摘要:“虚静”和“迷狂”是东西方文论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两者看似截然相反,但是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通性。

通过对两者的哲学体认、人生态度、艺术追求等三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两种概念既存在相通性,也存在差异。

但是通过比较和相互阐释可以发现,“虚静”和“迷狂”都在强调作家的情感、心态和修为对创作的作用。

关键词:“虚静”;“迷狂”;比较诗学作者简介:富天娇(1975-),女,满族,吉林敦化人,毕业于四川大学日语系,现为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21. 绪论谈到一种极佳的创作状态或创作心境时,人们立刻会想到中国古代的“虚静”和西方的“迷狂”。

前者主要源于老庄的体道哲学,后者则首见于柏拉图的“理念回忆”理论。

初看起来,“虚静”与“迷狂”似乎迥然相别。

“虚静”讲求涤除玄览;“迷狂”是一种神魂颠倒,精神迷乱的状态。

然而稍加分析,他们又互摄互含,存在诸多相通性。

本文将从“虚静”与“迷狂”的思想根源、内涵、文化背景等方面论述两个概念的相通性和相异性。

2. “虚静”与“迷狂”的相通性就其现象而言,庄子的“心斋”与“坐忘”堪称“虚静”的典范。

无知无欲、无思无虑、形如桥木、心如死灰是“虚静”的状态。

人要能达到这一状态,就能够不收任何外界的干扰,忘记物我,从而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

这样人的精神可以获得绝对的自由,物我之间的界限也随之被打破。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的精神境界。

如果达到这种极端“虚静”的状态,就已经带有几分神灵凭附的“迷狂”状态了。

柏拉图解释“迷狂”时曾表示:“有这种迷狂的人见到尘世的美,就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

…… 像一个鸟儿一样,昂首向高处凝望,把下界一切置之度外,因此被人指为迷狂。

”[1]这种“迷狂”状态显然与“虚静”状态相通。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作者:牛涛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虚静”说在创作论中“虚静”不仅是激发想象,生发艺术境界的心理条件,更是意境的根本特征"境生于象外"的基础,同时“虚静”也是"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虚静说;创作论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08-01虚静是专指创作心境而言的,创作心境是艺术构思的一个心理前提。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1]这句话说明了两个意思:“虚静”是"陶钧文思"的前提;"陶钧文思"是“虚静”的目的。

1.虚静作为"陶钧文思"的前提,要做到虚静就必须"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做到胸中无物,排除外界和内心的一切干扰,这是生发艺术意境的心理条件这里所说的胸中无物实际上是指创作主体凝神专注的浅层表征,是指对外界视听感官的关闭,排除了一切杂念的干扰时的一种表现。

五代宋初画家赵光辅"尤善画番马。

凡欲为之,必心潜虑密,视听皆断,方肯草木。

" [2]刘禹锡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行》中说到"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

" [3]只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关闭视听感官,排除一切杂念干扰,才能集中精神,潜心思虑。

正是在这种胸中无物、专心静思的基础上,创作主体的心胸才能容纳现实中的万千景象,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活动,使意境的形成成为可能。

另外虚静还是"境生于象外"的心理前提。

"境生于象外"是意境的根本特征,对于审美主体而言是一种很复杂的艺术审美心理,这种生于象外的"境",不仅仅是创作主体心理内容的复现,而且还包括了由此滋生的更加丰富生动的有着创作主体特色的心理内容,而“虚静”正是产生这种特征的一个心理前提。

浅谈古典文艺理论中“虚静”范畴

浅谈古典文艺理论中“虚静”范畴

静 ” 艺术 家的 艺术 创 作 与 传 达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对 艺 术 鉴 赏 者 对 也
对 艺术 作 品 的 理解 具 有 重要 意义 。 关键 词 : 静 古代 文 艺理 论 物 我 不 分 虚
” 静 ” 想在 中国 古 典 美学 、 术 理 论 中颇 具 特 色 . 具 有 中 虚 思 艺 它 国古 典 美 学 中特 有 的整 体 直 觉 思 维 特 征 . 静 ” 深刻 意 义 主要 ” 虚 的 体 现 在: 庄 思 想 的 缘 起 没 有 任 何 的意 欲 , 们 不 去 追 求 某 种 具 老 他 体 的艺 术 形 象 , 而是 追 求 至 高 的境 界 , 就 是 ” ”这样 就使 得 虚 那 道 , 静、 、 、 本 道 自然 、 道无 为混 为一 体 , 天 一脉 相承 。虚 静 是 以体 道 的 人 格 修 养 功夫 出现 , 深 刻 的影 响 了后来 的文 艺 创作 主体 。 却
虚静 是我 国本 土化 的原 创 。 是我 国古 人对 文 学 独 特 思 考 的结 晶 。 “ 静0一词 , 老 子 《 德 经 》 虚 在 道 中本 是分 解 的 :致 虚 极 , “ 守静
以 直接 体 悟 事 物 的本 质 。 西方 著名 哲 学 家 克 罗齐 和柏 格 森 从 非理 性 主 义 的 视 角 出 发 来 阐 释 , 直觉 是 一 种 的认 识 能力 . 超 越 理 说 它
是 中 国 艺术 的生 命 根 源『1 1。 1虚 静观 念 在 文 艺领 域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 生 “ 静” 起源 , 早 可以追溯到 周厉王时代 的《 克 鼎》 虚 的 最 大 铭
止 而神 欲 行 ” 是 直觉 感 悟 达 到 的至 高 境 界 。 这 23虚 静 是 思维 活 动 的超 越 功 利 _ 人 类 艺 术 创造 活动 是超 功利 的 。 虚静 ” 身 包 含着 两 种 不 目 “ 本 的 价值 取 向 : 为 儒 家重 视 道 德 伦 理 修 养 , 一 内省 关 照 , 重 于学 习 偏 认 知 的虚 静 。 二为 道 家 提倡 超 功 利性 的逍 遥 游 . 虚 静 方 面偏 重 在 审美 心 理 的 观 物 。 庄子 的思 想认 为 , 道 的 认 识要 超 然物 外 . 除 对 排 切是 非 得 失 , 脱 ~ 切 功 利 考 虑 , 入 一 种 忘 我 、 我 的境 界 。 摆 进 无 “ 静” 虚 的主 要 内涵 就 是 没 有 一切 因素 的干 扰 。 脱 外 物 和现 实 的 超

中西灵感说比较——试论迷狂说与妙悟说

中西灵感说比较——试论迷狂说与妙悟说

中西灵感说比较——试论迷狂说与妙悟说周津摘要:在中西不同的文化土壤与哲学背景之下,中西诗学视域中概括为“迷狂”说,具有两个特点:灵感是获得神灵的启示和感召,在的灵感说呈现出一些差异性和相似性。

本文试图以中国的“妙悟说”与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产生;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处于迷狂状态。

我们发现,西方的“迷狂说”为代表,从中西灵感说的不同渊源入手,对其进行分古希腊的灵感说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柏拉图的“迷狂说”更是加强析、比较与阐释。

希望能借此促进中西诗学的交流与互补。

了诗歌创作的神秘性,并影响了整个西方灵感说的发展,长期在欧洲盛关键词:灵感;迷狂说;妙悟说;悟行,但灵感说的神秘色彩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减少了。

黑格尔在《美学》古今中外,许多天才型的作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都会不同程著作中也谈到:“想象活动和完成作品技巧的运用,作为艺术家的一种度地提到一种不受意志控制,不由自主的具有突发性与偶然性的创作力能力,单独来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感。

‘灵感就是这种活跃地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由于这一神秘力量,才能使他们创造出瑰丽多彩、行构造形象的本身。

”16J{”—“则在黑格尔看来,灵感是一种艺术家的能流传千古的艺术形象。

这一神秘力量就是诗学领域通常说的灵感。

无论力,包括想象力与创造力,它的神秘色彩已经淡化了很多。

是西方还是东方,灵感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本文试图从中西灵感说的不同渊源人手,进行分析与比较,把握其内在的相同点与差异性。

在对中西不同的灵感说渊源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中国的“妙悟说”和西方的“迷狂说”的发展渊源都与宗教有一定联系,且有以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并没有灵感这一概念,但是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下共同点:关于灵感的描述,陆机在其《文赋》里描述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第一,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灵感说特征:首先,灵感都具有突发性,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u“”“应它总是在艺术创作中不经意地出现,不是作家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感之会”就是他所谓的灵感的显现。

试论“天机说”与“迷狂说”在审美心理上的差异试论

试论“天机说”与“迷狂说”在审美心理上的差异试论
“ 天机说 ” 与 “ 狂说 ” 同属于 灵感论 迷 ( )被 忽略 的 “ 一 天机 ” 最 早 将 道 家 的 “ 机 ” 说 引 入 文 论 的是 陆 机 天
向外 吹 ,言 辞 就象 泉 从 唇 齿 涌 出 。思 绪 纷 繁 而 沓 来 ,任 凭 纸 笔 挥洒 。 文 彩 溢 于 眼 前 ,声 音 盈 于 耳 际。等 到情思 凝滞 ,神 志木 呆 ,象枯 树伫 立 ,象 河
品 成 败 的 关 键所 在 。在 创 作 过 程 中 ,“ 机 骏 利 ” 天
的情 形是 否 “ 光顾 ”诗人 的心灵 。不仅 关 涉 到文 思
【 作者简介降
舫 ,女 ,四川眉 山人 ,主要从 事美学与美育研究 ;李正平 ,男,四川眉山人 ,主要从 事心理 治疗研 究。
第2 8卷
第 7期
泉和 力 量 源泉 。并揭 示 了灵感 的来 源和非理 性特 征 。这里 就 陆机 的 “ 天机 说 ”和柏拉 图的 “ 迷狂
说 ”进 行 比较 .以此 为契机 来追 寻 中西方在 创作 灵 感产 生时 审 美心 理上 存在 的差 异性 。
『 关键 词1 天机 说 ;迷狂说 ;文 艺创作 ;审美心理
化 有 着 密 切 的联 系 ,柏 拉 图 根 据 理 式论 ,试 图从
美 学 的角 度 对 人 类 的审 美 创 造 活 动 作 出一种 最早
止 .也 无法 挽 留 。藏 如 影 子 消失 ,来 象声 音 响 起 。

旦 文思 开窍 ,纷 繁而 不能整 理 。思绪 就 象风 从胸
的系 统 的理 论 探 讨 ,他 的 “ 狂 说 ” 解 释 了 他 所 迷 理 解 的文 艺 作 品 的创 作 源 泉 和 力 量 源 泉 ,并 揭 示 了灵 感 的来 源 和非 理 性 特 征 ,对 后 学 有 着 深 远 的 影 响 。这 里 力 求 通 过 比较 分 析 陆 机 的 “ 机 说 ” 天 与柏拉 图的 “ 狂说 ”这两种 不 同的灵感理论 , 迷 以此 为 契 机 来 追 寻 东 西 方 在创 作 灵 感 产 生 时 审美 心理 上存 在 的差 异 。

浅谈“虚静”说

浅谈“虚静”说

浅谈“虚静”说作者:李金娜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0期摘要:“虚静”说最早来自于老庄哲学,经过一代代人地发展改造,它已经变为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古典文论尤其是创作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对于文学创作,它强调虚静的心境对作家创作的积极影响,作家在创作构思时都要通过努力使自己达到这一状态,因为只有在此状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顺利地完成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

关键词:虚静道 ;艺术构思创作心境一、“虚静”说与悟“道”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

其时,它最早是被作为一种哲学里的认识论范畴和心理学范畴提出来的。

最早构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1]属于哲学的范畴。

所谓“致虚极,守静笃”[1]便是将自己全部倒空,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我的状态,也就是说使内心清静、虚寂达到极点,他认为这是认识“道”的方法。

老子认为作为事物之源的道是虚静的,因此,只有当心境处于空明宁静状态时方能认识道。

而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开始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著名的“心斋”和“坐忘”说来补充和发挥老子的“虚静”论。

庄子同老子一样认为只有通过“虚静”才能体认不可知的“道”。

但庄子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补充。

庄子为“致虚守静”找到了两种具体方法:“心斋”与“坐忘”。

庄子在《人间世》中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2]认为在认识“道”的过程中,主体应该调动注意的心理功能,全神贯注于认识的对象,从而达到对“道”的深远观照,这体现了庄子对认知心理的深刻理解。

又在《大宗师》中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3]这就是使人忘了世间万物,忘了一切存在,甚至也忘了自己的存在,抛却一切知识和杂念,达到与道的合一。

虚静之极,能使人“身与物化”,即丧我忘物,物我同一。

《天道》篇说:“圣人之静也。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摘要】"虚静”的艺术创作论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虚无,通过简约、抽象的手法表现出深远的内涵。

这种创作理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国画、诗词等作品都融入了“虚静”的元素。

在现代艺术中,“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少艺术家通过表现出内心平静的状态来传达思想和感情。

对艺术家而言,“虚静”的理念可启示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和。

为了实践“虚静”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应注重内心体验,尝试简化表现形式以突出作品的深意。

“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也与当代社会息息相关,可以带来对生活和社会的更深层次思考。

这种创作理念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艺术创作的启示也将推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中国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艺术家、实践、当代社会、现实意义、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什么是“虚静”的艺术创作论“虚静”的艺术创作论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理念,强调通过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虚空来达到艺术作品的真实和深远。

在这种艺术创作理论中,艺术家追求的不仅是表面的形式美,更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与表达。

通过“虚”,艺术创作者希望实现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与超越,通过“静”,达到心灵上的崇高与净化。

这种“虚静”的艺术创作理念倡导艺术家要在创作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内化外在的喧嚣与纷扰,从而创作出更有内涵和灵性的作品。

这种理念在中国传统绘画、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中都有体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虚静”的艺术创作论,艺术家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回归内心的深层,体验到真正的灵感与创造力,创作出更具有深意和内涵的作品。

1.2 “虚静”的艺术创作论的重要性“虚静”的艺术创作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对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和意义上。

这种创作理论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虚无,尤其注重在表现形式之外的内在意境和情感传达。

在一个快节奏、繁杂的社会环境中,“虚静”的艺术创作论提供了一种珍贵的反思和平静的空间,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融入自然、净化心灵,从而创作出更加深邃、质朴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从容不迫的态度,循心之所至,凭气之和畅,虚静中求取诗的灵感,以期在瞬
间变得豁然开朗,丰富的意象和美丽的语言纷至沓来。“虚静”先是对客观事物、 现实生活“静观默察”的过程。当想要表现的东西“烂熟于心”了,就正式进入
渐进式的形象思维过程。“虚静”是为了“陶钧文思”、“下笔有神”。
“迷狂”则是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在情绪的动态中去捕捉诗的美感和诗的 形象,任情使性地直抒胸臆。诗人写诗时极力燃起心中的感情火焰,借助强烈的 感情,使身心进入迷狂状态,寻求“感情的想象”。诗人在感情的旋风中变得漫 无拘束,自由自在地倾吐诗行。这种方式不是渐进的,而是突发的,靠强烈感情 的刺激,触发灵感的闪现。 由此可见,作为诗学概念的“虚静”与“迷狂”,初看起来似乎迥然相别, 却又互摄互含,难以划出一条判若两分的界限。无论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two
streams,Lao Zi and Plato are the two great
representatives respectively for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nations in the first
core
period among human culture history,whose philosophies together with the aesthetical thoughts derived from them have formed the
the
human spirit
from ordinary emotion
and
signifyhag the self-determination complex. perfect combination of rationality
On the earth,both of these
two
theories
对命题。“虚静”和“迷狂”作为中西方创作灵感论的出发点和核心,俄为中西
方诗学体系中双峰对峙的概念范畴。两个概念都在描述创作主体进入创作时的极 致状态,由日常心境向创作心境的转变过程。
无论是“虚静”还是“迷狂”,都始于作家的审美注意,终于灵感的倏然而 至。在心理准备阶段作家梳理情感,调控理性,由外求转向内求,排除生理和心 理条件的限制,获得精神的自由。也就是说,两者的内在指向是一致的。它们都
theory respectively for the Eastern and the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philosophical
Western.For
example,while distinguishing
origin—Dao
and
the
rationality,and
aesthetical perspective,both the Xu Jing
and
the
mania
have long
and
deep historical
origin.In China,there have been theoreticians like Lao Zi,Zhuang Zi,Lu Ji,Liu Xie, Su Ski,Yah

cross
quality of each othersdef'med the borderline.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clarify these two concepts
View Theory of the poetics study, through referring them to each others with the Cross and manifest their unique
是对世俗欲念的超越,都是主体精神自由的实现,都强调艺术创作中的审美非功
利性。
“虚静”和“迷狂”的相通正是艺术的特质所使然。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 反映是一种综合于审美的整体性反应。经过审美反映也蜕去它原有的概念和逻辑 形式。而“艺术思维是以艺术情感为动力,按诗意逻辑运行的、以直觉想象为主 的虚构性思维。”1它以独有的“超实证”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人生,诉诸于人 们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在科学和理智无能为力的地方发挥出不可取代的作用。 而对于艺术家来讲,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艺术家是创造者。他所表达
在中西美学史上,作为审美观照理论,虚静与迷狂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中
国主要有老子、庄子、陆机、刘勰、苏轼、严羽、王国维等;西方主要有柏拉图、
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荣格等。他们无一不是提倡这一学说的中坚。
在这两条人流里,老子和柏拉图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民族的 伟大代表。他们的哲学思想,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美学思想是中西审美观照理 论的源头。对这一源头进行一番比较性的考察,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西审美 观照理论的各自特征。如,不同的哲学根源一道与理念、不同的审美途径等。 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两者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共同的内在指向一在于日常情 感的疏离中,使创作主体的“自主情结”得以显现。寻根究底,两者都是理性与 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的完美结合。 通过“诗学阐释学”的基本思路,对“虚静”与“迷狂”进行比较研究,可 以看出两个概念并非可以用相同点或不同点来加以概括。他们是一对互含互摄、 相互交织,难以划清一个界限的概念。本论文通过比较诗学研究中的“视域交融” 理论,使两个概念范畴在互为参照的前提上,使两者更加明晰,并在此基础上再 诗学审美观照理论这一大的背景体系中,使两者融会贯通,更加凸现两者在文学 艺术这一独特领域中的魅力以及共同的特质。
关键词:虚静迷狂道理念理性非理性
AbstraGt
When
absorbed in
an
inditing person is focusing
on
his creating of work,he would usually be
all
utmost status which is normally called inspiration.And the status of
the inspiration would appear in two completely opposite ways in the Eastern—the Xu
Western and
the
Jing(untroubledness)and
the mania,which are undoubtedly the
on
charm and mutual
nature
through clistinguishing
and
combining them based Perspective Theory.
the great background system of the Poetics Aesthetical
Keyword:XuJing(untroubledness)mania“Dao'’Idea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aesthetical routes,we may also at the
mean
time easily find out the
amazing resemblance lie in them,like their mutual implicative orientation of diverting
are fl
and
irrationality,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Through
comparison and study of the Xu Jing and the
mania
with the basic
thoughtway of the Poetics Expatiation Theory,we
还是“诗神凭附”带来的“迷狂”,它们都将创作主体引入到艺术殿堂的核心部
分,沐浴在审美世界的神秘光辉之中,主体由此进入了澄明无碍、自由奔放的审 美心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虚静与迷狂无非是摆脱物欲与功利的纠葛, 进入创作最佳心境的两条途径。它们或是使艺术家心灵纤尘不染,或是使其心灵 完全被强烈的艺术情感攫取,排除一切干扰,其内在指向是一致的。 然而,由于两者字面意义上的反差以及表现形式上的遮蔽,其相通之处并非 一目了然。这就使得我们在对两者进行比较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过于平面化的 简单比照,而是将两个概念在其各自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纵向疏理,使两个概念 的本质与内涵更加清晰明了。在此基础上,将两者从不同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 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彼此互为参照系的前提下“互阐互明”,并依次揭示和两 个概念在创作灵感论当中的普遍价值以及特殊意义。
的既是他独特的发现,又必须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因此艺术家必须冲破日常经验,
逻辑名理的束缚,去寻求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从而去体验世界的新意蕴。而“虚 静”与“迷狂”正是创作主体获取心灵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绝佳途径。如果我们进 行较为细致的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两者具有诸多相通、相似之处,甚至是惊人的
1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233页。
分类号
U D C
密级
学号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试论“虚静”与“迷狂”
研究生姓名 培 养 单 位
富天娇
延边大学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学 磺 科 究 专 方 业 向
念宽雄教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匕较文学
2006年5月25日
论文提交日期
摘要
创作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会进入一种极致状态,通常称之为“灵感”。 而这种“灵感”状态,在中西方却表现为看似截然相反的两种心理状态一虚静 与迷狂。这无疑是种西方传统文化和文论差异的直接反应。
一致之处。 “虚静”和“迷狂”的相异之处,更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审美理论,两者都 是哲学体道方法论在美学领域的恰当运用和自然延伸。前者产生于老庄的体“道” 哲学,后者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回忆”说。由于两者植根于两种不同的哲学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