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2014.9.17)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F1 r r r
F1 + F2 = FR
F1
4、推论,平面三力平衡时的汇交定理:当刚体受到同平面 内作用线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
三个力的作用点必定汇交于同一点。简称三力汇交定理。
F1 F1
F2
F3
F3
F R1 F2
4、公理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任何两个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大小相等,作用线 相同,而指向相反,同时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 体上。这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公理四是普遍适用原理。 5、公理五,刚化原理:当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 用下处于平衡时,如果把变形后的变形体换成刚 体(刚化),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力系的分解:把合力换成各个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系的分解。
荷 载 的 概 念
集 中 荷 载
汽车通过轮胎作用在桥面上的力
5、平衡力系:如果物体在某力系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则称该力系为平衡力系。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或者说,其中一个力系是另一个力系的等效力系。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这两个力必定沿作用点的连线。
力的外效应: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原两个力的力矢为邻边组 汽车通过轮胎作用在桥面上的力
分
4、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或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一组力。
而力系中的各个力都是其合力的分力。
布 3、公理三,力平行四边形定律: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合力也作用在该点,
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等值、反向、共线)。
条件:只适用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用。 细长杆两端受压可能产生失稳
理论力学知识点
理论力学知识点理论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为后续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理论力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静力学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二)力系的简化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通过力的平移定理,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和一个合力偶。
(三)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静力学问题的关键。
要明确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主动力和约束力。
(四)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中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以及各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零。
(五)摩擦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要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二、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而不考虑引起运动的原因。
(一)点的运动学描述点的运动有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等。
要掌握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二)刚体的简单运动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是常见的简单运动。
平动时,刚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相同;定轴转动时,要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三)点的合成运动将一个点的运动分解为相对于不同参考系的运动,利用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来求解。
(四)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将刚体的平面运动分解为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转动。
通过基点的选择,求解平面运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之间的关系。
(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惯性的本质;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力的相互作用性质。
(二)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
(三)动量矩定理对于绕定轴转动的刚体,动量矩定理可以用来分析其转动状态的变化。
理论力学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共54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理论力学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
理论力学静力学课件
21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3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4、固定端约束: 固定端约束:
r M r FA r M
Az
r F Az r F Ay
r M
Ay
r FA
A
r M
Ax
r F Ax
r F Ay
r F Ax
A
M
A
M
22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3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5、双铰链刚杆约束: 双铰链刚杆约束: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等效力系 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平衡力系——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 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 平衡力系 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 合 在特殊情况下, 力——在特殊情况下,能和一个力系等效 在特殊情况下 的一个力。 的一个力。
6
§1–2 静力学公理 2
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 推论 (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的力, 作用于刚体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沿作用线 在该刚体内前后任意移动, 在该刚体内前后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 体的作用
F A
=
B F A F2
F1
=
A
B
F1
7
§1–2 静力学公理 2
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公理三 (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 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 来表示。 来表示。
F1
证明: 证明:
R1 F1 F2 A2 F2
A1 A A3
=
F3
A A3
F3
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公理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3.1 概念
(1)自由体(Free body) :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2)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3)约束(Constraint) :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
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4)主动力: 促使物体运动或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称为 主动力(如重力、风力、切削力、物体压力、牵引力等)。 (5)约束反力(Constraint reaction) :约束给被约束物体 的力叫约束反力。(约束的作用由力来表示,该力称为约束反 力。)
FN 的实际方向也可以向下
FN
图1-20
6)球形铰链支座约束和止推轴承(见图 1-21)。
Fz Fy Fx
Fz Fy Fx
图1-21
1.4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4.1 受力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即选择
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并结合基本概念和公理
分析它的受力情况,这个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一类是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 压力等。
q A
FAx q
B
B A FAy FNB
图1-22
例1-2 支架由水平梁AB和斜杆CD组成,其上放置一重 为G的电动机(见图1-23)。A、C为固定铰支座,B处为铰链连 接,不计各杆的自重和各处的摩擦,试画出水平杆AB(含电 动机)、斜杆CD以及整体的受力图。
解
A
C
G
B
FD
F
C
C
D D FAy
二力杆
图1-4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 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理论力学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2014.9.17)
C
A
Rc'
B
A
B
A,B两处的受力二者相同吗?
Rc
Rc
Rc'
力 的 可 传 性 原 理 只 能 用 在 同 一 个 刚 体 上
RB
RA
RB RA
推论2 :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刚体)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 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 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B
F'
F
A
通常两端均用铰链连接,不计自重,不受其他外 力,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叫二力构件 (二力杆, 其约束力的符号用 S 或Fs表示)。
二力构件:
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构件称为二 力构件。
受力特点:
作用于二力构件的两力必沿作用点的连线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刚体)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去掉 任意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 果。 该公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依据。
分离体——把研究对象解除约束,从周围物体中分 离出来,画出简图。
解除约束原理: 当受约束的物体在某些主动力的 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将其部分或全部约束解除,代之 以相应的约束反力,则物体的平衡不受影响。 受力图 —— 将分离体所受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以力 矢表示在分离体上所得到的图形。步骤如下:
受力分析的步骤:
方位和指向都不定,常 假定三个正交分量Fx、 Fy、Fz。
●球形铰链符号及反力表示: FAz
A
A
FAx
FAy
派生2:止推轴承
约束特点:
止推轴承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向 的位移限制。
约束力: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向的约束反力,亦有三 个正交分力 FAx , FAy , FAz。
第1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外效应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理论力学
内效应 :物体发生变形
例 如:力可以使汽车运动(外效应); 也可以 使球、梁发生变形(内效应)。
材料力学
3.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矢量.
4.力的单位 牛顿 N KN
5.力在平面上的投影 力矢在某平面上的投影,等于力的模乘以力与 投影轴正向夹角的余弦。
理论力学 – 静力学
几个基本概念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始终保 持不变的物体.
平衡: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如地面)静止或作匀速 直线运动.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
1.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
体的形态或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推理1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 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 线.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 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2、空间力对点的矩 ——力矩矢 三要素:
(1)大小:力 F与力臂的乘积 (2)方向:转动方向 (3)作用面:力矩作用面.
r r rr MO(F) r F
r rr r r r r r
r xi yj zk
r r rr
r
F
r
Fxri
Fy j
r
Fzk
r
r
MO(F) (r F) (xi yj zk )(Fxi Fy j Fzk )
第一pian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理
FAA
YC
SBBDD’
D K θ AC
A
Ⅰ
B
C XC
BⅠ Ⅱ
E
Ⅱ
本题结束
KACB
P
P
画受力图应注意
必须明确研究对象,即取好“隔离体”。 正确确定研究对象的受力数目,特别要
注意约束反力的方向。 内力成对出现,组成平衡力系,因此不
必画出,只需画出全部外力。
本章小结
1. 静力学研究作用于物体上力系的平衡。 具体研 究以下三个问题。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以上两个公理,阐明了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最 简单的力系的合成规则及其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这个公理是研究力系等效变换的依据。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这个公理阐明了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关系。
公理5 刚化原理。 这个公理阐明了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
尽管各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来源和性质不同, 但在力学中,将撇开力的物理本质,只研究各种 力的共同表现——力对物体产生的效应。
外效应(运动)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内效应(变形) :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F
力是矢量。
矢量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O
矢量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杆自重不计,试分别画出杆 CD 和梁 AB 的受力图。
FD
B
D
A
D
P
Q YA
C FC
C
A XA
B DQ
P FD’
PDQA
二力构件
只有两个着力点而处于平衡的物体叫二力体或 二力构件。
二力构件不论其形状如何,其所受的两个力的 作用线,必沿着两力作用点的连线。
工程力学(上)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约束特征: 只限制物体沿柔性体伸长方向的运动
方位: 沿柔性体轴线
FA
● 反力特征:
指向: 背离物体(受拉) A
A
约束反力为拉力,作用线沿柔性体背离物体。
举例
T
P
P
S1 S'1 S2 S'2
约束反力为拉力,作用线沿柔性体背离物体。
1.4.4 光滑铰 链约束
添加标题
固定铰链约束(固 定铰支座)
1.4.6 球铰链
FAz
FAx
FAy
1.4.7 轴承约束
滑动轴承约束反力(向心轴承)
图1-13a、b所示为轴承装置,可画成如图1-13c所示的简图。轴可在孔内任意转动,也可 沿孔的中心线移动;但是,轴承阻碍着轴沿径向向外的位移。忽略摩擦,当轴和轴承在某点A 光滑接触时,轴承对轴的约束反力 FA 作用在接触点A,且沿公法线指向轴心(图1-13a)。
把一个力系用与之等效的另一个力系代替—力系的等效替 换。
一个复杂力系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替换的过程—力系的简 化。
若一个力系可用一个力等效替换,则该力叫合力;力系中 的各力叫分力。
若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使物体保持平衡,则该力系称为平 衡力系。此时力系所满足的条件称平衡条件。
静力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力系的简化; 2.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受力图
力的概念 刚体的概念 静力学公理 约束与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变化,同时使物体的形 状发生改变。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 应称为力的外效应或运动效应;
静力学基 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FA
A MA
MA
FAy FAx
A
注意:通常将这个约束反力分解成“两个正交分力”。
小结:
(1)柔索:
反力:沿柔性轴线, 背离物体。
FA A
(4)光滑球形铰 链约束:
FAz
A
FAx
FAy
(5)活动铰链约束:
(2)光滑支承面约束:
反力:沿支承面 法线,指向物体。 反力:垂直支承面,指向假定。
FN (3)固定或中间铰链约束:
它是力系简化的基础。
F1 A F2
FR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刚体)
作用于同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 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 一条直线。 此公理提供了一种最简单 的平衡力系。对于刚体此条 件是充要条件,但对变形体 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 件。
B
F'
F
A
通常两端均用铰链连接,不计自重,不受其他外 力,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叫二力构件 (二力杆, 其约束力的符号用 S 或Fs表示)。
1、不要漏画力
有相互机械作用力,要分清研究对象(受力体) 都与周围哪些物体(施力体)相接触,接触处 必有力,力的方向由约束类型而定。
要注意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因此对 2、不要多画力 于受力体所受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 它是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
3、不要画错力的方向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须严格地按照约束的类型来画,不 能单凭直观或根据主动力的方向来简单推想。在分析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要注意,作用力 的方向一旦确定,反作用力的方向一定要与之相反, 不要把箭头方向画错。 4、受力图上不能再带约束。 即受力图一定要画在分离体上。
三、约束和约束反力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 —— 位移受到限制而不能作任意运动的物 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 物体。
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非自由体上的力。(简称: 约束力或反力) 除约束力外,非自由体上所受到的所有 促使 物体运 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
静力学
静力学引言
第一篇 静 力 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它包括静止和匀速 直线运动。 力系——作用于物体上的若干个力。分类:
按力的作用线分布: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
按力的作用线关系: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和任意力 系。 静力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力系的简化; 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集中力 分布力
二、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刚体、变形体)
作用在 物体 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 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 向,由以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确定。或者说,合力矢等于这两个力矢的几何和, 即:
F R F1 F 2
约束力是由主动力引起的,故它是一种被动力。
1. 约束反力的确定
约束反力取决于约束本身的性质、主动力和 物体的运动状态。
约束反力阻止物体运动的作用是通过约束与 物体相互接触来实现的,因此: 它的作用点在相互接触处;其方向必与该约 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大小是未知的。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约束:
(1) 光滑支承面约束 (符号:FN)
(支承物体的固定面,表面非常光滑,摩擦可以忽略不计。)
切线
FN
FN
FN
FN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在接 触处的公法线,并指向物体。
滑槽与销钉
齿轮啮合力
讨论几种情况:
物体的尖端与光滑面接触: 约束反力沿约束表面的法线方向
物体的光滑表面与尖端约束接触: 约束反力沿物体表面的法线方向 物体的尖端与约束的尖槽接触:
二力构件:
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构件称为二 力构件。
受力特点:
作用于二力构件的两力必沿作用点的连线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刚体)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去掉 任意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 果。 该公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依据。
推论1 :力的可传性原理(单个刚体)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 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以上称为力的三要素。
2. 力的概念 力的矢量表示:
力可以用一个矢量(大小、方向)表示。 如图所示,矢量的模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力 的大小;矢量的方位和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矢量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B
A
F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力的分类
集中力: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 按作用力分布 的面积: 分布力:物体间的作用力分布在一定 的面积或体积上。
FNy
FN FN
约束反力的方向不定,用两个垂直分量表示
FNy
FNx FNx
(2)柔索(性)约束(符号:FT)
约束反力为拉力,作用线沿柔索伸长方向背 离物体。
FTA
FTB
FTA
FTA
(3)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符号:FR)
只限制物体沿圆柱形径向的运动,不限制其轴向和绕轴的转动运动。
(1)受力图只画研究对象的简图和所受的全部力; (2)每画一力都要有依据,不多不漏;
(3)不要画错力的方向,反力要和约束性质相符, 物体间的相互约束力要符合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分析下列结构中各构件的受力;讨论 哪些构件属于二力构件与 三力汇交。
例1 作图示轧路机轧轮的受力图。
F F
A
P
B
A
P
B
FA
它是受力分析必须遵循的原则。
(单个物体平衡问题过渡到物系平衡问题的桥梁)
公理5: 刚化原理
(刚体静力学过渡到变形体静力学的桥梁)
当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时,如
果把该物体变成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在刚体静力学的基础上,考虑变形体的变形协调条件和 物理条件,可研究变形体力学问题。
A
A
FAx
FAy
派生2:止推轴承
约束特点:
止推轴承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向 的位移限制。
约束力: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向的约束反力,亦有三 个正交分力 FAx , FAy , FAz。
(4)固定(插入)端约束
一物体的一端完全固定在另一物体上所构成的约束称为 固定端或插入端支座,其约束反力可用“一个约束反力” (方向待定)和“一个反力偶”(一般假定逆时针)表示。
RB
RA
RB RA
推论2 :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刚体)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 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 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F2
B
F3
C
F1
A
(逆定理不存在)
说明:不平行三力平衡的必要条件,即:三力 平衡必汇交。三力汇交不一定平衡。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刚体、变形体) 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 是同时存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 直线,但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 • • •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静力学公理 约束与约束反力 构件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
1. 刚体的概念
所谓 刚体 是指这样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 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刚体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是没有确切的尺寸 的。 由于静力学研究的力学模型是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统, 故静力学又称刚体静力学。
解:(1)取管道O为研究对象. P
P
A
O O
D
B
ND
(2)取斜杆BC为研究对象. FB B C
C
FC
P
(3)取水平杆AB为研究对象.
FD´
AODB来自AFAX FAY
D
FB´ P
B
C (4)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FAX
A FAY FC C
O
D
B
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 除重力、电磁力外,物体之间只有通过接触才
画出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受力图。不计各构件 重力,所有约束处均为光滑约束。
将中间铰单独取出
F B
FB1
B F
FB 2
B
A
C
A
B
C
FA
1 FB
2 FB
FC
画出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受力图。不计各构 件重力,所有约束处均为光滑约束。
将中间铰置于任意一杆上
F B F B
FB 2
B
2 FB
A
C
A
C
FA
FC
FB
例2 如图所示结构,画AD、BC的受力图。
P
A C B D
FC
C
FB FA
A C
B
P
D
A C
P
FAx FAy
D
F'C
F'C
例3 如图所示结构,画AD、BC的受力图。
F2
FCy B
F2
D F1 B FC C
O
F2 C B FB
C
FB
D
FCx
A
F'B B
F1
FA
A
例4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约束特征:只限制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运动。
方位: 通过销钉中心,垂直于支承面
F
指向: 指向待定(常假定指向物体)
派生1:
光滑球形铰链约束
FN
● 约束特征: 限制物体在接触点处各个方向的移动,而不限制 物体绕该点的转动。 ● 约束反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