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的三部六病
【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伤寒论第16条】
【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伤寒论第16条】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伤寒论》第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观其脉证:先看病人的脉及了解病人的症状,是对一切疾病所言的。
知犯何逆:根据病情分析,找出疾病的机理,即中医讲的“证”。
随证治之:根据“证”进行相应的治疗。
“观其脉证”是通过思维找出三个方面的证(第一是部证、系统证;第二是阳证阴证、病证;第三是阳证阴证病证所包括的若干汤证),这就是“知犯何逆”的思维过程,最后在明确汤证后采取具体的“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
1、《黄帝内经》是针灸辨证施治的始祖。
《黄帝内经》讲的是经络辩证80种病的针灸施治。
2、《伤寒论》是汤方辨证施治的始祖。
《伤寒论》讲的是三部(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辩证六病(寒、热、虚、实、热实为阳、寒虚为阴)的汤方施治。
刘绍武:祖籍山东诸城,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年二月二十一日,1907年4月3号,出生于山西襄垣县十字道村。
2004年12月2号,十月二十一日去世于海口市,享年98岁。
业医80余载,毕生钻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一生精研《伤寒杂病论》,师古而不泥古,敢为天下先,破六经桎梏,力排众议,独创“三部六病”学说及诊疗体系。
1928年读到日本人汤本求真所著,中华书局翻译出版的《皇汉医学》,受益匪浅,从中得到启示,开始在实践中应用《伤寒论》方剂,走上了“一病一方”和“合病合方”之路,而名震上党。
1936年,《伤寒杂病论》方剂临床试验取得成功,形成了“三部六病”学说的思想观点。
1944、1945年,首次开始讲授“三部六病”学说。
在中医临床大家中,只有刘绍武和胡希恕先生,终生悉用六病辩证(三阳三阴病,而非六经),力求辩证精纯,一以贯之。
【三部六病:溢脉聚脉弦长脉涩脉、调神汤】
【三部六病:溢脉聚脉弦长脉涩脉、调神汤】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独具特色,历来为医家所推崇,受患者所信赖。
脉象是人体的一个报警窗口,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判断,对于健康预测,疾病诊治都有很高的价值。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脉象的研究及其应用,并总结编撰了大量的脉学论说和专著。
各家对脉的分类尽管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可分为二十八脉之多,临床上多主张脉证相参,虽也有“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之说,但无具体指征。
一、四脉特征和见证1、溢脉亦称上鱼际脉。
切脉时,凡寸口脉超越腕横纹,甚或直达鱼际者,故名。
轻则按之微微跳动,重则突出皮肤,可见跳动,更甚者如蚯蚓一团,盘卧于鱼际之上。
2、聚脉上鱼脉是满而溢之,出寸口;聚脉与其相反,是敛而收之,聚关部,又名聚关脉。
切脉时寸尺俱弱,关部独盛,或宛如豆状,甚或似杏核突起于关部。
此脉未见于古医书,但类似短脉之描述,或曰“短则气病”,3、弦长脉是一种复合脉象。
切脉时,三部端直以长,绷紧如弦,超越尺部。
病位多在下焦。
常是痰湿淤滞为患。
此脉患者,多为消瘦体质,常见腹满纳呆,腹中雷鸣,少腹胀痛,常喜热食,渴不欲饮,大便稀溏,身困疲乏,或阳萎早泄等。
常见于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十二指肠炎、前列腺炎等病。
4、涩脉历代医家有详细描述:如曰“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刘氏把涩脉归纳为“三不等”,即切脉时大小不等、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
这样既使“胸中了了”,又使指下易明。
涩脉患者多见心慌心烦,胸痛憋闷,身重短气,少寐恶梦,疲乏无力,或四肢麻木等症状。
常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和月经不调等病。
二、四脉的主方及组成刘氏以上四脉,都自拟了一个相应的方剂,以脉定证,选方定治。
1、溢脉主方调神汤2、聚脉主方调胃汤3、弦长脉主方调肝汤4.涩脉主方调心汤三、四脉复合的治疗四种脉象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二种、三种或四种脉象同时出现,四脉共可演变出15种脉症:溢脉,属于阳亢型;聚脉,属于肝郁型;弦长脉,属于脾虚型;涩脉,属于气血虚型;溢聚复合脉,属于阴亢气郁型;溢弦脉,属于肝亢脾虚型;溢涩脉,属于阳亢血虚型;聚弦脉,属于肝胃不合型;聚涩脉,属于肝郁血虚型;弦涩脉,属于心脾两虚型;溢聚涩脉,属于阴阳中枢失调型;溢聚弦脉,属于阳亢肝郁脾虚型;聚涩弦脉,属于气滞血虚脾湿型;溢涩弦脉,属于阳亢心脾两虚型;溢聚涩弦脉,属于紊乱多病型。
六病方药的体会
六病方药的体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遣方用药多以《伤寒论》经方为主,尤其常用的是刘绍武老师定下的六病主方、主药。
临床上有一些粗浅体会,仅供同道参考。
一、表部:包括外感病早期、急慢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脊髓病、风湿病、颈肩腰腿痛等。
1、太阳病主方葛根麻杏石甘汤:葛根30g 麻黄9g 杏仁15g 生石膏30g生甘草9g体会:本方用于外感热病早期,以葛根麻黄石膏三药为主。
若表邪明显,略显寒性,体温37-39℃,葛根加至60g、麻黄加至15g,若风寒不显,风热为主,体温超过39℃时,生石膏加至100g。
2、厥阴病主方当归四逆汤:当归15g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细辛5g 通草10g 大枣10枚体会:本方用于虚寒性的手足逆冷或肢体疼痛证,比如妇女产后的肢体发凉、疼痛,穿衣过少或夏季过用空调引起的身痛、腰痛以及雷诺氏病、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深部静脉炎等。
我一般是当归用酒洗,用量在15-30g之间,因病人的大便干稀和体质强弱而定。
桂枝应加量或以肉桂代之。
通草以鸡血藤30g代之。
3、表部协调方葛根汤:葛根30g 麻黄10g 桂枝15g 白芍15g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6枚体会:本方可用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以及脑血管病。
合用附子汤治疗风湿、类风湿、各种关节炎等,加黄芪、桑枝治疗肩周炎、颈椎病、末梢神经炎等,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
葛根一般在太阳病主方中用粉葛根,在葛根汤中用柴葛根,若颈肩腰腿痛病、强脊炎表现以项背强痛为主证者,可用至120g。
麻黄用量大小要看病人有汗无汗,心率快慢而定,若有汗或心率快者,用量宜小,无汗或心率慢者,用量宜大。
附:补阳还五汤以及黄芪的用法:补阳还五汤七味药是以大量黄芪加少量活血药组成,其中黄芪四两,当归、赤芍各钱半,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一钱,本方虽然不是《伤寒论》方,但临床很常用,也是刘老拟定的治疗偏瘫的专方。
刘绍武-三部六病伤寒论杂病论
太阳病篇太阳病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发热而恶寒。
2.太阳病,葛根汤主之。
前证悉具,项背强,四肢痹痛者,葛根汤亦主之。
3.太阳病,项背强,四肢痹痛,无汗,小便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者,葛根汤主之。
4.病人头项痛微强,自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脉浮缓,或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太阳病桂枝汤证悉具,项背强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不项背强,但漏汗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6.桂枝汤证悉具,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喘家作,本汤亦主之。
7.太阳病,体痛,脉紧,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8.麻黄汤证悉具,身重者,麻黄加术汤主之。
9.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而热多寒少。
以其未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若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太阳杂病10.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11.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12.病人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可与麻杏薏甘汤。
13.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14.肢节疼痛,或身体羸瘦,脚肿如脱,头眩短气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15.四肢肿,小便不利,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脉浮弱,自汗恶风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若脉浮紧,无汗者,甘草麻黄汤主之。
16.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稍稍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17.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又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
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三部六病”专题:刘老论泄泻治法
“三部六病”专题:刘老论泄泻治法刘绍武(1907-2004),山西省襄垣县人,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山西省'四大名医'之一,行医八十余年,一生致深入研究《伤寒论》等古典医论,旁触诸医百家,临证善用经方,师古不泥于古,继承又善创新。
刘老业医60年,所论泄泻,颇有己见。
其认为本病病因不一,证候各异,新久有别,治法自不同,可以少阳、太阴、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分之。
一少阳泄泻主证:腹痛泄泻,泻下臭秽,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或有寒热,舌尖红赤,苔黄而腻,脉滑数或濡数。
或兼见呕恶,或泻利如注,或虽泻而不爽。
治则: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腹痛甚者加生白芍30克;恶心呕吐者加陈皮、藿香各15克;便稀甚者加苍术15克,广木香5克;后重不爽者加大黄3~5克。
按:夏秋之交,湿热极易伤人而发病。
泻下而见心烦口渴,舌红溲赤,肛门灼热等一派热象,故证属少阳,邪热通里,而为溏泻。
而泻由里作、又为湿盛,舌苔腻便泄,即是其证。
故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
热泻湿除,其泻自止。
此证常见腹痛,加入芍药,合甘草即为芍药甘草汤,以缓急止痛。
此证初起,常有发热恶寒之表证,有葛根之辛凉,足以发表。
若但热不寒,则为少阳正证,方之清热,治已足矣。
湿性秽浊,故常兼恶心呕吐,可合入陈皮、藿香各五钱,以辟秽化浊。
大便稀甚,甚则如注,为邪湿亦较盛,兼有太阴,可加入太阴之主药苍术,略加木香以温化湿邪。
若大便不爽,下重后坠者,为实热壅滞,证兼阳明,稍加阳明主药大黄以导滞。
证虽兼夹有别,而其辨证的重点在少阳,有兼证则兼治即可。
若外兼表邪,里有结滞,为三阳合证,葛根芩连汤加芍药大黄,外解表邪,内清里热,里下实热,乃为三阳合治。
二太阴泄泻主证:泻下溏薄,甚或如注,腹满时痛,小溲清泄,口和不渴,苔白脉弦。
方药:苍术干姜汤。
苍术、干姜、茯苓、甘草。
若见脉象弦细,无力气怯者,予理中汤:党参、干姜、苍术、甘草;若兼表证,身痛骨楚者,予桂枝人参汤:桂枝、党参、苍术、干姜、甘草;若兼见小便不利者,予五苓散:桂枝、苍术、猪苓、茯苓、泽泻。
三部六病精华选辑
第一篇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
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
他来源于《伤寒论》,又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挥。
马文辉系刘绍武先生弟子,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承担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培训基层医生千余名,编写了以《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和《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为代表的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以《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伤寒论〉的三部定位和六病辨证》等为代表的专业论文四十余篇,研制开发了皮康合剂等六类制剂品种。
三部六病学说依据人体可区分为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三个层次,逐渐形成了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内容,其中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三部六病学说的主体部分。
本系列的前半部分着重讨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整体气血论将在本系列稍后篇章中详细论述,局部证治观由于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限于篇幅,不能尽述,故在本系列最后篇章中举具体疾病为例加以论述,以呈现其基本面貌。
一、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以《伤寒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伤寒论》的哲学思想源于《周易》“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的思想;《伤寒论》受《内经》影响也很深,但并非借鉴了其经络思想,而是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开阖枢”的思想。
《周易》“一分为二”的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辨证分型的总纲。
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伤寒论》把这种阴阳属性论引入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同时把抽象的哲学阴阳变为具体的医学阴阳。
《周易》“一分为三”的三极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
三极上中下,三才天地人,三极和三才是《周易》结构层次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粗议三部六病
粗议三部六病上周⼀凌晨去⼭西等⽕车的时候开始看的三部六病,谁知⼀发不可收拾,甚⾄差点误了⽕车,到了⼭西却⼜不敢去碰它,⽣怕看完了就没得看了,好东西是要慢慢品的。
从给苏⽼那⾥出来去拜访⼭西另外⼀位⾼⼈,民间经⽅⼈李⽼师的时候我特意问了⼀下:刘⽼师的三部六病您觉得怎么样?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刘⽼对于疑难杂症的把握那是⾮常精准的,⽐如⼤病,刘⽼可以⼀开三个⽉的药⽽不⽤变⽅,效果很好。
李⽼师说他上学的时候刘⽼被称为“刘百付”(是这个意思,原名忘了),意思是找刘⽼看病都开⼀百付吃,其实这个雅号⼀开始出来是带有贬义的,有“蒙古⼤夫”的意思,但是李⽼师说等他接触了临床才发现,这是本事,是真本事,只有对疾病把握⾮常精准才可以,才敢这么开。
不过对于三部六病我是有⼀点点⾃⼰的看法的,现在很多⼈都知道了三部六病,甚⾄有三部六病研究所,这是好的,集思⼴益么。
但是我认为⽅向错了,因为我在看刘⽼的书之前恰巧碰到⼏个疑难病例,总觉得在那⾥绕却⼜找不到合适的药去治疗,直到看到刘⽼的书,当时我就确定刘⽼不能被称为经⽅家,⽽应当被称为临床家。
刘⽼是扎扎实实的从临床是⾛下来的。
单单对⼩柴胡汤的加减就可以看出刘⽼的功⼒,⽤苏⼦代替半夏,⽤川椒代替⽣姜,尽管只有这两味药的变化,但⼩柴胡汤其实已经变了,从⼀个偏于⾛表的伤寒⽅变成了⼀个偏于⾛⾥的杂症⽅。
更别说那四个脉象了,溢聚弦涩,真正是踏踏实实从临床上⼀步⼀个脚印⾛出来的。
所以,三部六病这个理论或者体系却⼜不是那么重要了,没有那样的临床体会就不会有灵活变⽅,没有灵活变⽅就不会出来三部六病这个思考或者名词。
三部六病只是临床的体会总结,不能被称为体系或者框架,⼀旦被框架化了就没法发展了,要想发展三部六病就得⾸先放下它,因为⼀旦有了这个理念就会被框着⾛,就很难突破⾃⼰的⼼,当碰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想到的不是去体会临床,就容易去框架⾥寻找分析,这就会造就理论上的名医,却丢失了临床上的⾃⼰。
三部六病学说
三部六病学说三部六病学说1、什么是“三部六病”?“三部六病”是已故全国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在毕生研习《周易》、《内经》、《伤寒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辩证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理、法、方、药完备的全新中医学体系。
“三部六病”学术把人体划分为三个系统,表部与空气接触,并与之发生关系,完成气体交换和体温调节等功能;里部与饮食物接触,并与之发生关系,完成水谷的受纳、运输、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枢部与气血接触,并与之发生关系,完成信息和营养的传输、配供、调节、统帅等功能。
三部发生病变,依据对立统一法则,把表现为兴奋的、进行性的属热属实的症候群称为阳性病;把表现为抑制的、退行性的属虚属寒的症候群成为阴性病。
这样,三部之中就可形成表阳病、表阴病、里阳病、里阴病、枢阳病、枢阴病六大类症候群,称之为六病。
2、“三部六病”学术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典范。
“三部六病”学术充分遵循了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既不排斥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又保持了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
(1)三部的划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才”的宇宙观。
《周易》说:“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老子》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伤寒论》把人体划分为表、里、半表半里。
三才之道,即“一分为三”,符合时空的划分,也符合人体发生学,三胚层学说。
(2)六病的划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的属性论。
《周易》说:“一阴一阳则为道”。
《内经》也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杀死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阴阳学说即“一分为二”,符合对立统一法则。
3、“三部六病”学术既是理论创新,也是临床技术创新。
中医药是一门实践医学,离开了临床实践,一切都是空谈。
面对当今社会疾病谱,中医药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求,在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上实现突破。
“三部六病”的“四脉”诊断法和“协调疗法”针对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和部分疑难病症极俱可操作性和疗效优势。
刘绍武三部六病
刘绍武“三部六病”第一篇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
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
他来源于《伤寒论》,又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挥。
马文辉系刘绍武先生弟子,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承担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培训基层医生千余名,编写了以《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和《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为代表的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以《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伤寒论〉的三部定位和六病辨证》等为代表的专业论文四十余篇,研制开发了皮康合剂等六类制剂品种。
三部六病学说依据人体可区分为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三个层次,逐渐形成了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内容,其中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三部六病学说的主体部分。
本系列的前半部分着重讨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整体气血论将在本系列稍后篇章中详细论述,局部证治观由于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限于篇幅,不能尽述,故在本系列最后篇章中举具体疾病为例加以论述,以呈现其基本面貌。
一、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以《伤寒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伤寒论》的哲学思想源于《周易》“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的思想;《伤寒论》受《内经》影响也很深,但并非借鉴了其经络思想,而是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开阖枢”的思想。
《周易》“一分为二”的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辨证分型的总纲。
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伤寒论》把这种阴阳属性论引入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同时把抽象的哲学阴阳变为具体的医学阴阳。
《周易》“一分为三”的三极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
三极上中下,三才天地人,三极和三才是《周易》结构层次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三部六病”专题:刘老治疗胃脘痛经验
“三部六病”专题:刘老治疗胃脘痛经验刘老业医逾70年,其治疗经验丰富,学术颇有建树。
自弱冠之年即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多有卓识,于20世纪70年代初,倡“三部六病”说;对于慢性杂病,又创“协调疗法”。
余随师30余年,今就其治疗胃脘痛之经验略述如次。
胃脘痛为临证所常见,其表现较为复杂,而辨证不外病邪阻滞与脏腑失和两类。
病邪阻滞者,邪去则胃自安;脏腑失和者,协和则痛自己。
临证中又每每脏腑失和与病邪阻滞并见,则必两法兼施而后病可已。
胃脘寒痛:多为骤起,脘痛喜温,热敷则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弦紧。
法宜散寒止痛,轻者予一味生姜汤,重者予半夏厚朴汤加枳实、芍药、川椒。
若脘痛而兼干呕吐涎沫者,予吴茱萸汤。
食滞脘痛:脘痛胀闷,嗳腐吞酸,甚则呕吐,或大便不爽。
法宜消食导滞,可予桂枝加大黄汤合保和丸。
肝胃不和:胃脘痞痛,甚则攻撑作痛,或痛引两胁,暖气频作,或大便不畅,脉弦。
法当疏肝理气,予小柴胡汤台枳实芍药散。
嗳气多者合旋覆代赭汤。
胃脘上顶作痛者合桂枝加桂汤。
若胃脘痞痛,泛恶欲呕,舌尖红、苔薄白,脉弦,为寒热错杂于中,当清温并施,予生姜泻心汤。
若脘痛而有烧灼感,烦躁易怒,吞酸嘈杂,口苦口干,舌红、苔黄,又为胃火偏胜,当清胃泻火,可予四逆散合黄芩汤、左金丸。
虚寒胃痛: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或泛吐清水,或手足不温,或大便溏薄。
法当温中补虚,可予黄芪建中汤。
呕泛清水者予吴茱萸汤,便溏、手足冷者可予附子汤,真武、理中亦可酌情选用。
以上就一般常见之胃脘痛证而论,下面重点介绍老师所拟的3个方剂及其应用。
一、调胃汤【组成】柴胡、黄芩、紫苏子各15克,党参、陈皮、生白芍各30克,川椒、甘草各10克,川大黄5克,大枣10枚(擘)。
【功效】解郁行气,和胃止痛。
【主治】胃脘痞满疼痛,甚则痛引两胁或连及肩背,食纳呆滞,嗳气吞酸,脉多弦细。
可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煎服法】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后滤出为第一煎;再加水1000毫升,煎煮50分钟后滤出为第二煎,两煎合并,1日分3次温服。
三部六病全息方
三部六病全息方一、三部六病全息方的处方三部六病全息方就是中枢汤,是刘老晚年所命名的一个处方。
中枢汤由三个方子组成:调心汤,调神汤,调胃汤。
中枢汤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大枣10个丹参30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瓜蒌30克郁金15克五味子15克牡蛎30克石膏30克桂枝10克大黄10克白芍30克陈皮30克调神汤是《伤寒论》第107条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成。
由于用石膏易龙骨并去了铅丹;故亦名日柴膏汤。
调胃汤实际是大柴胡汤加党参、甘草而成。
调心汤是小柴胡汤加百合、乌药、丹参、郁金、瓜蒌、牡蛎。
二、三部六病全息方的理论基础。
中枢汤的组成体现了系统整体的治疗。
因为在三部中,气血是一个整体。
所以中枢汤中选择了调神汤协调整体的气血,在调神汤中寒温并用、补泻并行、升降共施、收涩共用。
使整体的气该开则开、该降则降、该出则出、该入则入。
气行则血行,气调则血调,所以整体的血该通则通、该藏则藏、该统则统。
三部系统中主导的调节应该是调肺、调心、调胃,由于调心汤中有百合、乌药、五味子等调肺的成分,所以就不再选择调肺汤,而只选择调心、调胃。
从三部六病理论来讲,在整体气血引导下的三部的正常运行,需要协调、需要平衡、需要通畅。
不协调即为病,不平衡即为病,不通畅即为病。
中枢汤是最符合人体自身调节规律的一个方子。
中枢汤极大地调动起了人体的系统调节功能。
使人体该热的地方热、该寒的地方寒、该补的地方补、该泻的地方泻、该调的地方调、该通的地方通。
中枢汤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中和。
三、三部六病全息方的临床应用刘老晚年临证用中枢汤最多,许多不同的疾病都用中枢汤加减治疗。
特别是在症状复杂,头绪繁多,久治不愈,辨证有一定困难时。
刘老经常讲:没有整体的协调,便没有局部的改善。
中枢汤做为全息方来用,升降上下,出入表里,其作用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
内外妇儿皆可应用,用之得当,疗效卓著。
三部六病讲义全
(一)、六病产生的机理
无论是机械的、理化的、生物的,还是第二信 号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只要刺激的强度和 频率不超过机体的灵活性,就会出现兴奋性证 候,呈现阳性反应,反之,刺激的强度、频率 超过机体的灵活性,表现一系列抑制性证候, 则呈现阴性反应。刺激有强弱,频率有快慢, 在机体三部,只要不压制机体的正常反应,则 表现为三阳证,超过其正常反应则出现三阴证, 这就是病邪与机体之间的变化规律。
山西省乡村中医初级培训讲义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承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
三部六病研究室
三部六病研究室是我院重点学科之一。 秉承立足经典,注重传承,突出优势, 服务临床的宗旨。取得了保特色,增效 益的双丰收。
三部六病学说简介
三部六病学术是已故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在 毕生研习《周易》、《内径》、《伤寒论》基础上, 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辩证法,通过大量临床 实践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理、法、方、药完备的 全新中医学体系。是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符合自身发 展规律的中医现代化范式。
二、脉象在局部辨证中的意义
1.基础脉 2.复合脉 3.四脉 溢脉(上鱼际脉): 聚脉(聚关脉): 覆脉(长弦脉): 紊脉(涩脉):
三、局部协调疗法
1.调神汤 2.调心汤 3.调胃汤 4.调肠汤 5.调肺汤 6.调肝汤 7.调肾汤 8.溃疡汤 9.调经汤 10.理消汤
三部六病学术既是理论创新,也是临床技术创新。三 部六病的“四脉”诊断法和“协调疗法”针对普遍存 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和部分 疑难病症具有可操作性和明显的疗效优势。
三部六病医学创始人刘绍武及医案
三部六病医学创始人刘绍武及医案【人物介绍】学,稍长,始自学中医理论。
1924年悬壶于乡梓。
由于屡起沉疴,遂名声大振。
1930年在长治市创办友仁医院,着手中药煎剂改革之研究,并附设友仁医社,为当地培养名医多人,后移壶于西安、天水等地。
1944年应国家考试院在西安考试,以成绩第一取得中医师证书。
解放后,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
并被选为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太原市政协委员,山西省中医学理事,山西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
199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
刘老经验丰富,尤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
1945年前著有《仲景学术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等,惜因战乱,未付梓而稿已佚。
近二十余年,根据《伤寒论》之辨证思想,倡'三部六病'说,其中所拟协调疗法十余方,对冠心病、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红斑狼疮等均有卓著疗效,颇受好评。
著有《三部六病》、《刘绍武医案选》等。
古往今来,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不分古今、中外、尔我,是则是,非则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
——刘绍武治学思想刘绍武先生论文选读之一,《谈谈临床治疗杂病的一点体会》,是关于协调疗法的论述,原载《中医药研究杂志》1984年创刊号。
谈谈临床治疗杂病的一点体会一个内科医生,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内伤杂病。
中医对内伤杂病的辨治方法很多,一般的,辨证上首重虚实,治疗上首重补泻。
《扁鹊传》云:“人之病病疾多,医之病病道少”。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经言盛者写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
为什么说“尚未能十全”呢?虽然“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必须“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才能达到,但治疗方法上,也有探讨的必要。
临床上要提高疗效,不研究新的方法,不筛选新的药物,依然信守着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汗、吐、下、消、补、和、清、温八法,不重视法外之法,方外之方,是谈不上发展的。
刘绍武 三部六病
刘绍武“三部六病”第一篇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
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
他来源于《伤寒论》,又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挥。
马文辉系刘绍武先生弟子,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承担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培训基层医生千余名,编写了以《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和《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为代表的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以《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伤寒论〉的三部定位和六病辨证》等为代表的专业论文四十余篇,研制开发了皮康合剂等六类制剂品种。
三部六病学说依据人体可区分为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三个层次,逐渐形成了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内容,其中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三部六病学说的主体部分。
本系列的前半部分着重讨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整体气血论将在本系列稍后篇章中详细论述,局部证治观由于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限于篇幅,不能尽述,故在本系列最后篇章中举具体疾病为例加以论述,以呈现其基本面貌。
一、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以《伤寒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伤寒论》的哲学思想源于《周易》“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的思想;《伤寒论》受《内经》影响也很深,但并非借鉴了其经络思想,而是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开阖枢”的思想。
《周易》“一分为二”的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辨证分型的总纲。
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伤寒论》把这种阴阳属性论引入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同时把抽象的哲学阴阳变为具体的医学阴阳。
《周易》“一分为三”的三极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
三极上中下,三才天地人,三极和三才是《周易》结构层次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学习心得(完整篇)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学习心得(完整篇)《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学习心得(完整篇)一、看完《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第一部分,前三章,小有收获,同时也有困惑,请论坛的马文辉主任等三部六病高手拨冢解惑,请论坛临床、理论精英们指点迷津。
,拙文很散碎,高手勿笑,1、除非深入一些,浮光掠影是很难接受三部六病的,容易产生“改头换面”的疑惑。
实际上,三部六病有其特点和长处。
只是---需要潜心学学。
2、关于证,证,是疾病本质的反应,但它不是疾病本身,是表征疾病-----表达得很清楚。
3、溢脉、聚脉、紊脉、覆脉,认识独到,说理透彻、形象,但关于“长而弦的脉象”的解释,是否有思辨成分,,P16,4、桂枝汤证,属表阴病,不可等闲视之。
笔者体会,桂枝证确为重症,或重症之前期表现,不可大意。
,P17,5、表阳病论治,葛根麻黄汤能等同于银翘散吗,。
,P17,6、团鱼丸可否用于白癜风,该病可是属于成色素细胞萎缩啊。
,P24,7、溃疡汤,能分别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吗,,P24,与其说是心得,不如说是求助,诸公不吝赐教啊。
二、继续学习《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第二部分这部分和前三章在某些内容所上略有重复,所以读的快些。
学习重点主要在方剂上。
体会如下,1、三部六病之方剂,源于伤寒论,但有所创新。
譬如用于表热证的葛根麻黄汤,功用辛凉解表,类似于银翘散而偏于辛散解表。
在杂病和时病上应用都较为广泛。
2、方剂量较大、较全面。
按现代医学的系统分类,便于学习、便于检索。
3、方剂应用与现代医学病名相联系,临床较为实用。
譬如决渎汤之与肾性水肿、攻坚汤之于肿瘤。
当然了,这可能与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有所不符,但确实是临床所急需。
我曾撰文提出,中医应积极采用西医的诊断、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西医病名。
对于整天泡在中医临床的人来说,你不会西医诊断,不懂西医病名,患者不会信任你的。
山东莒县有位老中医,据说善于治疗肿瘤。
一女孩问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什么意思,老人家踌躇良久说,那就不是淋巴瘤啊,女孩落荒而逃。
刘绍武----三部六病
刘绍武“三部六病”第一篇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
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
他来源于《伤寒论》,又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挥。
马文辉系刘绍武先生弟子,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承担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培训基层医生千余名,编写了以《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和《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为代表的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以《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伤寒论〉的三部定位和六病辨证》等为代表的专业论文四十余篇,研制开发了皮康合剂等六类制剂品种。
三部六病学说依据人体可区分为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三个层次,逐渐形成了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内容,其中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三部六病学说的主体部分。
本系列的前半部分着重讨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整体气血论将在本系列稍后篇章中详细论述,局部证治观由于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限于篇幅,不能尽述,故在本系列最后篇章中举具体疾病为例加以论述,以呈现其基本面貌。
一、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以《伤寒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伤寒论》的哲学思想源于《周易》“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的思想;《伤寒论》受《内经》影响也很深,但并非借鉴了其经络思想,而是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开阖枢”的思想。
《周易》“一分为二”的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辨证分型的总纲。
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伤寒论》把这种阴阳属性论引入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同时把抽象的哲学阴阳变为具体的医学阴阳。
《周易》“一分为三”的三极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
三极上中下,三才天地人,三极和三才是《周易》结构层次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三部六病常用方剂
三部六病常用方剂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2、调神汤(亦名柴膏汤)【组成】小柴胡汤加石膏30克、牡蛎30克、桂枝10克、车前子30克、大黄5克【适应证】阳亢气滞类病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精神分裂症及美尼耳氏综合症等。
【临床指征】脉学上常提到“舍证从脉”的问题。
而本证则是其例之一,临床上不论遇到的症状多么复杂,只要有聚关脉并上鱼际脉者,即可舍证从脉,使用调神汤治疗。
聚关脉:是寸关尺三部脉都集聚于关部,即独关脉显现有力,而寸尺脉弱或不见者之谓。
此脉乃情志长期不舒,气久郁滞所致,非二三年不成。
此脉不见于脉书,是临床多年摸索出来的。
聚关脉类似于短脉,多是阴阳失调,气郁之候。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短则气病。
”又《脉说》云:“有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者,于此可占气之病矣。
“(《中国医学大成》本《脉说》下册第67页)上鱼际脉:医籍里有所论述,但均未详细其证治。
本脉的特征,是脉过寸部而达腕之横纹上,甚至上溢于掌之大鱼际肌。
轻则切之跳动,甚则可望见搏动。
此脉从历代描述,认为是阴阳失调,情志激昂,气亢所致。
《灵枢·脉度篇》说:“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也,故曰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难经·三难》滑寿释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以阳气不得营于阴,阴遂上出而溢于鱼际之分为外关内格也,外关内格,谓阳外闭而不下,阴从而内出以格拒之,此阴乘阳位之脉也。
”《三难》又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清代冯兆张《锦囊秘录·脉诀》云:“上鱼者,脉上于鱼际者。
世人常有此脉,脉同病异,不可以一例论也,有两手上鱼者,有一手上鱼者。
若平人神色充实而有此脉者,此天禀之厚,元神充满上溢于鱼也,其人必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的通路和场所,因此肝脏和胰脏具有二相性,为里部与枢部的 中介脏器;肾脏是枢部的重要器官,通过血尿屏障调节血水关系, 主管水液代谢的调节,表部通过汗液,里部通过大便亦参与水液 调节,因此肾脏为表里二部的中介脏器。心脏是枢部的主导器官, 心主血脉,血走全身,三部的相互联系要通过枢部完成,心脏为 三部的中介脏器。
-1-
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部之 中发生病变,兼三部而两之,故成六病。
《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有多种含义,大家较为熟悉的是 其作为经络命名时的含义。经络之阴阳由络属脏腑及循行部位所 决定,在表在外者属阳,在里在内者属阴。十二经络发生病变后 临床表现多为线型分布,或反应于所络属的脏腑。
当体内各部分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时,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 发挥。当体内任意一部分出现偏盛偏衰的状况时,就会发生各种 疾病。当机体各部出现实性或热性改变时,会发生三阳证(表阳 证、里阳证、枢阳证);出现虚性或寒性改变时,会发生三阴证 (表阴证、里阴证、枢阴证)。三阳证和三阴证是体内矛盾相互 对立的结果,有时阳性和阴性的表现会因一定的条件,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渗透,使得疾病只表现出所在部位的部性,而呈现出 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混合性,这种状态称为“部证”。三阴三阳 证和每部的部证均对应一种治疗方法,以下三篇将详细论述三部 六证九治法。 思考题:
人体中和饮食物相接触的部分为里部。在人体,上自口腔, 下至肛门,以平滑肌组织为主形成了一条粗细不匀、弯曲缠绕的
-2-
管道,构成了有机的里部系统,这其中胃承担着“主受纳”的功 能,在饮食物的传输方面起主导作用。《伤寒论》中用“胃家” 代表胃、小肠、大肠等腑系统;小肠承担着“主运化”的功能, 小肠将经过胃初步腐熟的食糜充分消化、吸收,使水谷精微进入 体内。因此,里部的功能是适应饮食,完成水谷和水液的摄取、 消化、吸收、排泄。 3.枢部
“一分为三”的三极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 三极上中下,三才天地人,三极和三才是《周易》结构层次的宇 宙观和方法论。结构是功能之本,无结构也就无功能,离开了三 极结构,阴阳将无所依托,不复存在。《伤寒论》把三极思想引 入辨证论治后,即形成了“三部”的概念。
《周易》的“三极六爻”思想是《伤寒论》“三部六病”的 渊源。六爻是卦的基本单位,是结构和功能的高度统一。《伤寒 论》把“三极六爻”思想引入辨证后,就形成了“三部六病”的 辨证方法。三部为表部、里部、枢部(亦称半表半里部);六病
人体中通过大血管与心脏相连的部分为枢部。枢部以心为主 导,表部吸入的清气和里部吸收的水谷精微注于心,合化为赤而 变成新鲜血液。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环周不休,营养周身,人 体中任何一处都要受血液的灌注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血液 无处不到,是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中枢神经、心、肝、胰、 脾、肺、肾、内分泌腺体等内脏都属于枢部的范畴。枢部横跨表 里二部,其功能是沟通表里内外,因此枢部又叫半表半里部。 4.表部、里部、枢部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
《伤寒论》六病的命名与《内经》十二经脉不属于同一个概 念范畴。六病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之“三阳之离合也,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 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的阴阳论述,所以表阳为开,表阴为阖, 里阳为阖,里阴为开,一开一合,对立互根;半表半里居中为枢。 三部阴阳开合失常,就会出现六病。三部是对机体结构层次的划 分,六病是三部之中所发生的病理性反应。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 明疾病的时间、空间、属性。 二、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三部的划分
表部、里部、枢部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每一部都不能离开整体而单独存在。表部与空气接触,吸清吐浊, 完成气体交换;里部与饮食物接触,运化水谷,完成营养物质的 吸收和糟粕的排泄;由表部摄取的清气和里部摄取的水谷精微, 在体内通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形成血液。血液的循环,沟通了表 里,形成了枢部(半表半里部),初步达成了机体的完整和统一。
三部六病精讲
第一篇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 三部六病学说依据人体可区分为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
三个层次,逐渐形成了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内容,其中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三部 六病学说的主体部分。本系列的前半部分着重讨论三部六病辨证 论治理论体系,整体气血论将在本系列稍后篇章中详细论述,局 部证治观由于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限于篇幅,不能尽述,故在 本系列最后篇章中举具体疾病为例加以论述,以呈现其基本面貌。 一、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
人体结构虽然复杂,但均可以抽象为暴露于自然界的表部, 包裹在内的里部,介于两者之间的枢部(亦称半表半里部)。在 人体这个圆筒结构内,装填着担负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系统、器 官和组织。 1.表部
人体中与外界相接触的逐渐取代了皮肤呼 吸的功能,肺与皮毛关系密切,功能相连。因此,皮肤、运动系 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外周神经等属于表部范畴。表部的功 能是适应环境,并与之发生密切关系,以完成呼吸、运动、体温 调节和与外界的信息互换。 2.里部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以《伤寒论》为基础建立起来 的。《伤寒论》的哲学思想源于《周易》“一分为二”和“一分为 三”的思想;《伤寒论》受《内经》影响也很深,但并非借鉴了 其经络思想,而是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开阖枢”的 思想。
《周易》“一分为二”的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辨证分型 的总纲。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 《伤寒论》把这种阴阳属性论引入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同时把 抽象的哲学阴阳变为具体的医学阴阳。
肺脏既是表部的主导器官,又是枢部的重要器官,因为在肺 脏的终末结构肺泡的两边,一边是外界的空气,另一边是川流的 血液,肺脏通过其特有的结构将外界与血液联系起来,血气屏障 是血气交换的通路和场所,因此肺脏具有二相性,为表部与枢部 的中介脏器。肝脏和胰脏既是里部的重要器官,又是枢部的重要 器官,肝脏和胰脏是体内第一和第二大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 胰液、多种激素和酶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关系密切,里部 吸收的水谷精微也均需通过肝脏进入体循环,血食屏障是血食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