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3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3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3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巩固基础概念。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有单元的重点知识。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1.复习数字、加减法、长度和时间的相关知识。

2.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

2.复习资料和练习题。

3.板书、彩笔等。

4.讲义、教具、小奖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口头提问或板书提示,复习上一节课的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梳理1.复习数字的认识和大小的比较。

2.复习加减法的运算。

3.复习长度和时间的相关概念。

3. 练习环节1.让学生互相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答题错误。

4. 知识拓展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拓展本学期所学内容,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和解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准备期末考试。

3.练习《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本节课《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3》,希望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祝学生学习进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单元复习课,主要复习第18单元的知识点。

包括加减法运算、整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形状、空间和位置、时间和货币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对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对整数概念、加减法运算、形状、时间和货币等知识点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比如去超市购物,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价格。

2. 复习整数概念:讲解整数的概念,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复习加减法运算:讲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则,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复习比较大小: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复习形状:讲解形状的概念,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6. 复习时间和货币:讲解时间和货币的概念,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整数概念:整数的定义和特点。

2. 加减法运算: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3. 比较大小:比较大小的方法和原则。

4. 形状:形状的定义和特点。

5. 时间货币:时间和货币的概念和运用。

七、作业设计1. 23 + 17 =2. 45 28 =3. 56 ÷ 7 =4. 5 + 6789 =1. 12 < 152. 23 > 173. 34 = 343. 题目:选择题。

1.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形? A. 正方形 B. 三角形 C. 圆形 D. 长方形2. 下列哪个数是大于50的? A. 45 B. 50 C. 55 D. 4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对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拟、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开展思维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分组进展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1、复习:9-3-4= 8-2-3= 9+0+1=4+3+2= 5+4+1= 5-3-1=2+4+0= 10-7-2= 10-1-6=指生答复。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4+3+2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展计算。

(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谁来帮帮它们?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1、学习例1。

(1)老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2)老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好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如今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好并读算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堂情境及分析1.1 教学目标通过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了解重点复习内容;•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增强数学运算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及分析《总复习》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练习册,汇集了全册的各种题型,主要包括下面这些内容:•朗读小数;•认识面积;•用完整的分数表示;•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这些内容都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基础,而且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老师要通过讲解、实例演示和练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这些数学知识。

1.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如板书、演讲、课件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既保证学生的主动性,也保证学生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2.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以《总复习》的内容为基础,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论小数:在小数的表示方法中,应讲解小数的定义、小数的读法和借位加法、借位减法等知识点;2.认识面积:在认识面积的概念中,应讲解面积的定义,常见物体的面积等;3.分数:分数是整数和分数两个数字组成的,需要讲解分数的定义,最简分数的概念,完全分数和假分数的转换等;4.加、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之一,所以我们需要重点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如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算法等。

2.2 课堂步骤通过上述内容分析,以下是本次课堂的教学步骤:2.2.1 引入1.让学生回顾上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对小数、面积、分数和加减法等基础知识进行简单测试;2.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介绍本次课堂将详细讲解小数的概念和其运算法则,包括+、-、×、÷四种运算规则。

2.2.2 讲解1.介绍小数运算法则,从小数点后一位开始,将位数对齐,然后进行运算;2.小数的加减乘除变式都是小学二年级学习的基本操作,需要通过实例演练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9.总复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总复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 总复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次教案是为了帮助二年级学生巩固数学上册所学内容,提高数学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数的读写,并能灵活使用数的读写方法;2.复习数字的大小比较,并能用正确的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3.复习数的分解和组合,并能用正确的方法分解和组合数字;4.复习数的加减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5.复习钟表的读法,能够读懂常见的时间;6.复习简单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能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分类。

三、教学内容1. 数的读写根据英文单词拼音读作数字,并实际操作数轴。

2. 数字大小比较练习数字的大小比较,掌握“大于”“小于”的符号表示方法,并能练习运用。

3. 数的分解和组合根据给定的数字进行分解,掌握数字的组合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数字的分解和组合方法解决问题。

4. 数的加减法通过举例进行加减法操作,并掌握能在生活中运用的相关计算方法。

5. 钟表的读法教授钟表的读法,如快速辨认小时和分钟的指针,熟记钟表上各小时时间的表达方法等。

6. 简单几何图形教授和进行几何图形的辨认、分类,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的辨认,及根据基本属性进行分类等。

四、教学策略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数轴等方式进行数的读写练习;2.演示数字的大小比较,并让学生自己练习;3.使用入门性的乐园游戏进行数的分解和组合练习;4.通过在生活中的实例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5.制作简单的钟表模型,帮助学生更深入、直观地理解钟表的读法;6.使用几何图形和相应的教学器材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操作练习。

五、教学重点1.数字大小比较;2.数的分解和组合;3.数的加减法;4.钟表的读法;5.简单几何图形。

六、教学难点1.数字大小比较;2.数的分解和组合;3.数的加减法。

七、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2.实物演示;3.课堂互动;4.分组活动;5.游戏教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共8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共8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共8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本学期所学过的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分数等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分数的计算和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他们的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分数等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分数等知识点。

2.难点:对于部分学生在分数的计算和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重点关注和辅导。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运用实例讲解、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点。

3.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教案、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实物、图片等,以便进行实例讲解。

3.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谜语或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反应,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将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呈现出来,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分数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3篇下面是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6、作业《作业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2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2.做第109页的第8题.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第109页的第9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计算。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数字0~100内的数学运算;
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3.了解两位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两位数的认识和运算;
2.加法和减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
1.掌握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2.认识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1.数学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2.数学练习册;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复习数字0~100的认识
1.让学生口头快速说出0~100的数字;
2.利用数轴或数表,让学生找出指定数字的位置。

第二节:两位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1.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两位数的组成;
2.练习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方法。

第三节:加法和进位运算
1.复习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
2.练习两位数的加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第四节:减法和借位运算
1.复习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2.练习两位数的减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借位的概念。

六、教学延伸
1.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灵活运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2.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两位数的认识和运算,加深了对进位和借位的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做练习,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八、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背诵数字0~100的读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总复习》的教学计划,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总复习(6)-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总复习(6)-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总复习(6)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节,数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数字0到100,数的读写,数的比较,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0到100的数字读写,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比较和加减法运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熟练掌握0到100的数字读写,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难点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数,如0,以及一些复杂的加减法运算,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方面,我准备了一些数字卡片,用来帮助学生们复习数字的读写。

学具方面,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支笔和一张纸,用来做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开始上课,我先用数字卡片带领学生们复习0到100的数字读写,每个数字读写几遍,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试着读写。

2. 然后,我拿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们进行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学生们可以拿着卡片,比较数字的大小。

4. 在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后,我会给他们一些复杂的题目,让他们独立思考和解答。

5. 我会选取一些学生做的题目,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我会写上今天的复习内容,包括数字0到100的读写,数的比较,以及加减法运算。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用笔和纸,写出0到100的数字。

12 + 7 =35 18 =47 + 23 =89 56 =答案:1. 略2.12 + 7 = 1935 18 = 1747 + 23 = 7089 56 = 3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们对0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0的概念可能会有些困难。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所学知识,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总复习二、教学重点:复习加法、减法、整数、分数、图形等概念和运算。

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互动问答、游戏练习等。

五、教学准备:教具、习题、练习册、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 通过课件或板书,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相应的计算练习。

2.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 回顾整数的概念,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区别。

- 指导学生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加强对整数运算法则的掌握。

3. 复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 复习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 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复习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曲线、封闭曲线的特点,区分不同的图形。

- 给学生出示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命名图形的名称。

5.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巩固二年级数学上册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八、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 整理笔记,复习本单元的概念和运算。

3. 自主选择和解决一道数学问题。

九、板书设计:- 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案(共8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案(共8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案(共8课时)课时一:复习数学中的进位与退位教学目标: 1. 复习十以内的进位数和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掌握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进位与退位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复习十以内的加法进位运算; 2. 复习十以内的减法退位运算; 3.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进位与退位的方法。

教学步骤:1.,通过例题带领学生做练习;2.,通过例题带领学生做练习;3.,引导学生应用进位与退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4.。

课时二:复习数学中的多位数加法教学目标: 1. 复习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2. 强化学生对进位与退位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复习多位数相加时的进位操作; 2. 实际应用中的多位数加法计算。

教学步骤: 1.; 2.,并加强实际问题的训练; 3.。

课时三:数学中的多位数减法教学目标: 1. 复习多位数的减法运算; 2. 学会合理运用退位操作。

教学内容: 1. 复习多位数相减时的退位操作; 2. 实际问题中的多位数减法计算。

教学步骤: 1.; 2.,并进行实际问题的练习; 3.。

课时四:数学中的乘法概念复习教学目标: 1. 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 2. 强化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复习乘法的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 2. 实际问题中的简单乘法运算。

教学步骤: 1.,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2.,引导学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简单乘法计算; 3.。

课时五:数学中的乘法口诀复习教学目标: 1. 复习乘法口诀; 2. 提高学生的乘法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内容: 1. 复习乘法口诀表; 2. 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让学生背诵熟记; 2.; 3.。

课时六:数学中的除法概念复习教学目标: 1. 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强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复习除法的被除数、除数、商的含义; 2. 实际问题中的简单除法计算。

教学步骤: 1.,通过例题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除法运算; 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关键信息项:1、教案适用教材版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教案所属单元:第 9 单元3、教案主题:总复习4、教学目标5、教学重难点6、教学方法7、教学资源8、教学过程9、教学评估方式11 教学目标111 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第9 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乘法口诀、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

112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1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1211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乘法计算。

1212 巩固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测量方法,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1213 清晰认识角的特征,会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122 教学难点122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222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灵活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1223 准确判断角的类型,尤其是在复杂图形中。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知识要点和解题方法。

13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1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134 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手段直观展示数学概念和图形。

14 教学资源14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本。

142 教具:直尺、三角板、乘法口诀卡片、角的模型等。

143 多媒体课件:包含相关的图片、动画和练习题。

15 教学过程151 知识回顾1511 引导学生回顾第 9 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如乘法口诀、长度单位、角的认识等。

1512 通过提问、抢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52 重点讲解1521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1522 例如,对于乘法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强调,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进行再次讲解。

153 课堂练习1531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02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总复习,使学生能够全面回顾和巩固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包括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数据收集与整理等方面。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与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能够准确进行数的比较和计算。

空间与图形: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够正确进行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数据收集与整理:初步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理解数据的统计意义,能够简单分析和解读数据。

教学难点应用题解题策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找多种解题途径。

三、教学过程1. 回顾与梳理回顾知识点:通过PPT展示,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学过的重要知识点。

梳理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问互动: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重点讲解与练习针对教学重点:重点讲解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关键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题,展示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3. 难点突破与拓展针对教学难点:深入剖析应用题解题策略和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方法。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策略,提高思维能力。

拓展思维训练:设计拓展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4. 互动讨论与分享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题经验。

全班分享: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分享,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课堂小结:回顾本次复习的重点内容和方法,总结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空间与图形、统计四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认识空间图形,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人民币、空间图形和统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的计算。

3.认识空间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4.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1.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计算。

3.空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4.统计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案、学案。

2.练习题、游戏道具、图形模型等教学用品。

3.教学场地、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比谁的钱多,需要用到加减法、人民币的知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讲解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呈现人民币的图片,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民币的计算。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和人民币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如“商店购物”游戏,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和交易。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和人民币知识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新⼈教版⼆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学⼆年级的数学学习为以后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教师们在课前做好教案教育学⽣很重要。

那么新⼈教版⼆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有哪些?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希望⼤家喜欢! ⼆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cm,借助实物初步建⽴1厘⽶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法: 经历统⼀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的长度单位,⽤厘⽶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法 教学⼯具 课件、数学课⽂、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课件出题图⽚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法,⼤多⽤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作测量。

下⾯每4个⼈为⼀组和⽼师⼀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的五拃长,⽼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的是不同的⼿,结果⼀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的直尺,看看上⾯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格⼤格厘⽶. 尺⼦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上的0表⽰起点。

b我们⾝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字格本,⼩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操作量⼀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人物资料表的制作等。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2.人物资料表的制作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解决较复杂的加减法混合运算题。

2.制作人物资料表时的细节处理。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加减法运算题和人物资料表的示例。

2.黑板、彩笔。

3.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1.讲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给学生出几道练习题进行练习。

第二节:制作人物资料表
1.展示人物资料表的模板和示例。

2.引导学生根据示例制作自己的人物资料表。

3.让学生通过制作人物资料表解答问题。

五、教学延伸
1.让学生互相交换人物资料表并提出问题,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2.给学生出一些拓展题,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

2.制作一个自己的人物资料表,并写出相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点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加强练习,使知识的运用更加娴熟。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尝试,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式。

2、能力目标: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多样化,了解计算结果并不是的目标。

3、情感目标:在操作、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算法思维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请你估计一下,学校的多功能厅大约有多少个座位?生活中还有数量需要用三位数表示吗?(说说数的组成)二、探究新知1. 课件引入“上海中小学生音乐会”。

学生搜集信息,老师出示信息:A看台356人,B看台247人。

两看台共坐了多少个同学?2. 说说解题方案、估计计算结果。

3. 学生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头的材料尝试计算(学具、卡纸、草稿纸)(巡视、指导)4. 选择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讲评、演示。

(请学生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归纳与评价)4种方法:小组内选择一人进行汇报:(1) 6+7 个加个50+40 十加十300+200 百加百356+247=13+90+500=603(2)300+200 百加百50+40 十加十6+7 个加个356+247=500+90+13=603(3)356+247=356+200+40+7=556+40+7 先加百=596+7 再加十=603 最后加7(4)356+247=356+7+40+200=363+40+200 先加个=403+200 再加十=603 最后加百(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解法远远不止书上介绍的几种,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了多种解法。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过程开学时,我们学校举行了“手拉手,帮助贫困小伙伴”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都踊跃参加了。

(出示PPT课件)引出计算题:“一、二年级苗苗儿童团员共捐款多少元?”有能力的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互相探讨,寻求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耐心、细心、动脑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提前准备好与加减法相关的图片或思维导图。

2.板书:板书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示例题目。

3.教具:提前准备好计算工具,如算珠、计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老师简要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新知讲解1.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示范。

2.老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示范演练1.老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合作,结合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思路。

第四步:拓展应用1.老师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思路,并尝试解决问题。

第五步: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计算方法:6 + 4 = 109 - 2 = 7高效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共5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共5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九单元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2.提高学生对计算的灵活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数的认识和写法;2.作多少用多少的解题方法;3.连减法;4.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1.考察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应用;2.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作多少用多少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 教学课件;2.教具:数字卡片、计算板、小白板、彩色笔;3.准备相关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4.确保教室的黑板/白板干净整洁。

四、教学过程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复习大数认识和写法;•第二课时:继续复习大数的计算;•第三课时:作多少用多少的解题方法;•第四课时:继续学习作多少用多少;•第五课时:综合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课时复习大数认识和写法1.复习大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区分“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概念;2.通过数字卡片和计算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巩固对大数的写法。

第二课时继续复习大数的计算1.讲解大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2.带领学生进行大数加减法的练习,加深对计算规律的理解。

第三课时作多少用多少的解题方法1.引导学生认识“作多少用多少”解题方法的应用场景;2.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作多少用多少的解题步骤。

第四课时继续学习作多少用多少1.讲解更复杂的作多少用多少题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2.练习巩固作多少用多少的解题技巧。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巩固所学内容1.给学生布置综合练习题,包括大数计算、作多少用多少等各类题目;2.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巩固对第九单元内容的掌握。

五、课堂小结1.通过本次五节课的复习,学生对第九单元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方法有所提高;3.下次课将继续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做好单元测试的准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100以内笔算加法和减法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第五课时:认识时间第一课时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出示卡片)75-8 = 36+40= 42-9= 54+8=48-40= 52-7= 36+4= 50-20=57-20= 84-7= 75-6= 84-60=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二、复习旧知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教材第101页第1题.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出示卡片)9×5= 8×7= 7×6= 4×9=3×6= 5×7= 4×8= 3×4=6×8= 4×7= 9×9= 8×5=3×7= 4×5= 5×6= 8×9=2、引出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下图:【5+5+5+5=20(个)5×4=20(个)】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 . .. . . .. . . .乘乘乘积数号数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①背乘法口诀。

采用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6×5= 7×4= 6×9= 9×85×5= 8×6= 3×2= 7×7=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五、今天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学准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厘米400厘米=()米3米=()厘米700厘米=()米2、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判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X”。

()()()()③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小组活动。

①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

②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判断锐角、钝角?。

③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心得收获没有?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第7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重难点: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观察物体的复习二、复习旧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教师: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教师: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要感知一个物体的全貌,应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图。

让学生独立完成连线练习。

集体订正,然后小结。

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观察物体有了更深的了解。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第五课时认识时间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3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学法:练习法教学准备:练习课中的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小朋友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

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

这是什么?(钟表)(出示钟表)这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时钟,你们知道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复习《认识时间》二、复习几时几分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大格,每一个大格力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

(拨到1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老师拨钟,引导学生5分5分第数到60,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了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三、做一做1、老师拨时刻(7:45 10:50 11:15 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老师说时刻(3:45 1:25 4:05 6:55),学生拨钟面。

师拨7:05,让学生说、写。

指一个学生板演,订正。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比如:7:05,不满10分,我们就先写0,后写5.四、复习经过的时间1、4时再过5分是()。

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3、8时45分再过5分是()4、5时55分再过()分是6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