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连乘应用题

合集下载

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完整连乘连除

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完整连乘连除

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
生物统计学
在生物学和统计学中,连乘连除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样本数量、概率和置信区间等。例如,在遗传学研 究中,我们可以使用连乘连除来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中,连乘连除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浓度和影响等。例如,在计算大气污染物 浓度时,我们可以使用连乘连除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扩散范围。
连乘连除的意义
连乘连除在数学中的意义在于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通过连乘连除,可以将多个连续的乘法或除法运算合并为 一个单一的运算,减少计算步骤和错误率。
连乘连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在购物时 计算折扣、在工程中计算材料用量、在科学实验中计算数据 等都需要用到连乘连除。通过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规则和方 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完整连乘 连除
目录
• 连乘连除的概念 • 连乘连除的运算规则 • 连乘连除的实际应用 • 连乘连除的练习题与解析 • 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01
连乘连除的概念
连乘的概念
连乘的定义
连乘的数学意义
连乘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 一个积的过程。例如,2乘以3等于6, 表示为2×3=6。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进阶练习题
总结词
1. 题目
这些题目难度稍有提升,需要学生灵活运 用连乘连除的运算规则。
2. 题目
一个农场有牛、羊、猪三种动物,牛的数 量是羊的2倍,羊的数量是猪的3倍,三种 动物共有100只,问牛、羊、猪各有多少只 ?
3. 题目
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每个学生有3本练习 本,老师又买了20本作为备用,现在平均 分给每个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得到几本?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连乘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连乘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连乘应用题课题:连乘应用题授课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授课目标:1. 掌握连乘的概念和应用。

2. 通过应用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 理解连乘的概念,并能准确运用。

2.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连乘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练习本、黑板、彩笔、讲解板书。

2. 讲解板书内容:连乘的定义、连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1) 教师先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本次课程。

(2) 提出一个题目:“小明每天早上都要吃两条香肠,每天有七天,那么小明一周吃了多少条香肠?”这个问题用连乘解决。

2. 讲解(1) 定义连乘根据《苏教版数学》教材的描述,连乘就是把多个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如果有$n$ 个数相乘,我们可以用乘号把它们连着写,并把它们的乘积记作:$a_1 × a_2 ×a_3 ×……× a_n$,读作“$a_1$ 的 $a_2$ 的 $a_3$ 的……$a_n$ 的乘积”。

(2) 求解连乘题针对小明一周吃香肠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下,再解决问题。

假设小明一周有七天,每天吃两条香肠,那么就是:$2 × 2 × 2 × 2 × 2 × 2 × 2$ 。

由于这道题比较简单,因此老师可以再出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应用连乘的认识。

3. 练习(1) 练习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自编练习题,相互出题,让大家来回答。

4. 总结(1) 收集学生的答案,带着大家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梳理方法和步骤。

(2) 强调代数运算和运用方法的具体过程,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拓展:1. 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连乘的应用。

2. 通过与其他运算的比较,加深对连乘的理解。

教学反思:连乘是数学规律的一种表现,通过不断的实例演示和解释,让学生建立对连乘的概念从而熟练运用。

连乘的应用题加答案教案

连乘的应用题加答案教案

连乘的应用题加答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连乘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乘应用题。

教学内容:1. 连乘的定义和意义;2. 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3. 连乘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定义和意义;2. 提问:如果有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我们应该如何计算?二、连乘的定义和意义(10分钟)2. 举例说明连乘的意义:如计算两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总和,先计算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再相乘得到总和。

三、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10分钟)1. 介绍连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乘法运算;2. 讲解连乘的法则:如果有多个乘法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进行其他运算;3. 举例演示连乘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四、连乘应用题的解决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题意;2. 讲解解决连乘应用题的步骤:a. 确定需要连乘的数值;b. 按照连乘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c. 得出最终答案。

3. 举例讲解连乘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连乘的概念和意义;2. 强调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连乘应用题的解决。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2. 学生对连乘概念和意义理解的程度;3. 学生解决连乘应用题的能力和准确性。

教学资源:1. 连乘的定义和意义PPT;2. 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PPT;3. 连乘应用题的解决方法PPT;4. 连乘练习题和答案。

六、连乘应用题的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出示一组连乘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2. 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和分析,强化学生对连乘应用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连乘应用题的心得和方法。

七、连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举例说明连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金额、计算团体出游的门票总价等。

8数学解决问题连乘_2精品PPT课件

8数学解决问题连乘_2精品PPT课件

3.
每次运到车上多少瓶? 24 × 6 × 2 = 288 (瓶)
答: 每次运到车上 288 瓶。
1、判断
小军:25×3=75(米) 小明:3×2×25=150(米) 小红:(25+25)×3=150(米)
2、
37×3×12=1332(千克) 答:一家三口一年要产生1332千克垃圾。
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一共有多少行
每个方阵有8行,3个方阵,每行10人
一共有多少行
8X3=24(行)
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 24X10=240(人)
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
一个方阵有多少人
8X10=80(人)
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 80X3=240(人)
每个方阵有8行 , 每行10人,3个方阵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3、填写购物单 物品 箱数 每箱瓶数 单价(元) 总价(元)
酸奶 3 12
2
八宝粥 2 24
矿泉水
20
1
为了美化校园,光明小学买了5个花架,每个 花架有4层,每层放有10盆花,平均每盆花开了6 朵。光明小学一共买了几盆花?
5×4×10=200(盆) 答:光明小学一共买了200盆花。
为什么 不是5×4×10×6呢?
一大行有多少人

连乘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

连乘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

连乘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连乘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题型,它们都涉及到多个数字的连续运算。

这两种题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连乘应用题。

连乘应用题通常涉及到一组数字的连续乘法运算。

例如,假设我们要计算某公司5月份的销售额,其中每个月的销售额都是上一个月的销售额乘以一个系数得到的。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月份和系数,依次计算出每个月的销售额,最终得到5月份的销售额。

解决连乘应用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目的意思,确定好运算的顺序,并依次对每个数字进行乘法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系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运算结果的单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连除应用题。

连除应用题与连乘应用题类似,但是涉及到连续的除法运算。

例如,假设我们要计算某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其中每块区域的人口密度都是前一块区域的人口密度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得到的。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区域和面积,依次计算出每块区域的人口密度。

解决连除应用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目的意思,确定好运算的顺序,并依次对每个数字进行除法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除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运算结果的单位。

总的来说,连乘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都是数学中常见的题型,它们都涉及到多个数字的连续运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确定好运算的顺序,并依次对每个数字进行相应的运算。

还需要注意运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系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运算结果的单位等。

连乘连除应用题连乘连除应用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它涉及到多个数字相乘和相除的计算。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问题也经常出现,比如在商业、科学、工程等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产品的数量、速度、面积等等。

在解决连乘连除应用题时,我们需要先理解问题的含义,然后分析问题中的各个变量和关系,从而确定需要计算的数值。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解决这类问题:1、阅读问题并理解题意: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要求。

连乘的应用题加答案教案

连乘的应用题加答案教案

连乘的应用题加答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乘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乘的定义和性质2. 连乘的运算规则3. 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连乘的概念和性质2. 连乘的运算规则3. 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理解连乘的概念和性质。

2. 运用例题讲解法,引导学生掌握连乘的运算规则。

3. 采用实践练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乘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2. 与连乘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的内容要详细、具体,方便教师教学时参考。

教案中要包含连乘的概念、性质、运算规则的讲解,以及实际问题的解答示例和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引入连乘的概念。

2. 讲解连乘的定义和性质:解释连乘是指连续乘以多个数,强调连乘的顺序和结果的不变性。

3. 演示连乘的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展示连乘的运算规则,即从左到右依次相乘。

4. 应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乘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5.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1-5,巩固连乘的概念和性质。

2. 解决实际问题6-10,运用连乘运算规则。

3. 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连乘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2. 强调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九、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11-15,进一步巩固连乘能力。

十、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连乘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连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3. 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连乘能力的培养。

用连乘解决问题课件

用连乘解决问题课件
12
每瓶矿泉水2元,每箱有20瓶,买来10 箱 矿泉水,一共多少元?
2X20=40 (元) 40X10=400 (元) 答:一共400元。
2x20X10=400 (元)
20X10=200 (瓶) 200X2=400 (元) 答:一共400元。
20x10X2=400 (元)
13
学校决定买30支钢笔和20个文具盒。
2
6
1、 自己先独立解决。
* 2、 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时要
V; ■V
做 到说出自己的想法,认真倾
听组本成员的想法。
■卓
3、 进行全班汇报。
8
你能帮我算出一共 有多少个鸡蛋吗?
T
5X6=30 (个)
30X8=240 (个) 答=一共有240个鸡蛋。
或 5X6X8=240 (个)
9
每瓶矿泉水2元,每箱有20瓶,买来10箱 矿泉水,一共多少元?
)

)
④⑤跑小T1道芳每今圈年4010米岁。;( )
请(你 选 择 合 适 的 信 息 , 在 ( ) 打
上再解答。
16
自我评价:、 非满意:涂5个
今'■ + +满意:涂4
个© 还需努力 单 元,每个单元有 ___户,每 个家 庭平均每天丢弃 ___个塑 料袋。
10
每瓶矿泉水2元,每箱有20瓶,买来10箱 矿泉水,一共多少元?
2X20=40 (元) 40X10=400 (元) 答:一共400元。 2x20X10=400 (元)
每瓶矿泉水2元,每箱有20瓶,买来10箱 矿泉水,一共多少元?
20X10=200 (瓶) 200X2=400 (元)
答:一共400元。 20x10X2=400 (元)

「连乘应用题」说课设计

「连乘应用题」说课设计

「连乘应用题」说课设计「连乘应用题」说课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连乘应用题(99-100页)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

教材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

本课题内容是两步以上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把解应用题的水平提高一步。

本课题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连乘应用题”的知识结构。

例题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第一种思路:知道有5箱热水瓶,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每箱热水瓶多少元?第二种思路: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热水瓶。

通过这个分析过程,使学生明白分析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要算出题中要求的钱数,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先算出来。

分步列式后,教材又引导学生分别列出综合算式。

然后说明:如果解答正确,那么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

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

再通过”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中1-3题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最后通过第4题补充条件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

本课内容这样有层次地呈示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建立连乘应用题的认知结构。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知道用一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商店昨天卖出 7 盒钢笔,每盒 10 支,卖出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 6 倍,卖出铅笔多少支?算式是 ( ) ① 10 × 7 × 6 ② 7 × (10 × 6 ) ③ 10 ×( 7 × 6 )
照这样计算,3辆汽车2天 可以运化肥多少吨?
例5.
饲养场养公鸡1500只,母
鸡只数是公鸡的4倍,小鸡 是母鸡的3倍,有小鸡多少 只?
练习一:
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
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 3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练习二:
学校有3排房子,每排有4
个教室,每个教室装6盏灯, 一共安装多少盏灯?(用 一种方法解答,然后用另 一种方法检验.)
汽车配件小组有20人,平
均每人每天做25个汽车上 的零件.三月份工作30天, 共可做零件多少个?(用两 种方法解答)
练习七:
一台锅炉平均每月用煤
4000千克,一个居民小区 新增加5台锅炉,一年要多 用煤多少千克?
(1)三年级有 4 个班,每班 45 名 学生,每名学生种 3 棵树,三年级 学生一共种树多少棵?算式是( ) ① 4 × 3 × 45 ② 3 × 45 × 4 ③ 3 ×( 45 × 4 )
练习三:
小明的集邮册中,每页贴3
行邮票,每行帖5张,3页 一共贴多少张邮票?(用 两种方法解答)
练习四:
两个小组割青草,每个小
组割3捆,每捆8千克,一 共割多少千克的青草? (用两种方法解答)
练习五:
张庄小学新盖9间教室,每
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 子安8块玻璃,一共要安多 少块玻璃?
练习六:
例1.
新华书店运来科技书3车,
每车150包,每包50本,共运 来科技书多少本? 用两种思路分析解决.
例2.
爱民粮店运来面粉24袋,每
袋25千克,每千克售价3元, 运来的面粉可以卖多少元?
例3.
同学们植树,三、四、五
年级各有5个班,平均每班 植树35棵,一共植树多少 棵?
例4.
一辆汽车每天运送化肥8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