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泡泡(3篇)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泡泡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泡泡(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泡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泡泡1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同伴间交流、协作的快乐及创造的乐趣。
了解泡泡的特性,学会制作泡泡水,知道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泡泡,感知空气与泡泡形成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一次性杯子、粗中细三种型号吸管、硬纸板制成的三角形管子、正方形管子、梯形管子、水等人手一份,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抓泡泡》导入,了解泡泡的特性1、教师出示吹泡泡玩具,带幼儿玩抓泡泡游戏。
2、结束游戏,师幼谈话。
刚才抓泡泡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你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抓泡泡时发现泡泡有哪些变化?二、制泡泡水1、提问:(1)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泡泡水呢?幼:洗洁精、糖、盐、肥皂、洗衣粉。
(2)这些材料是不是都能制成泡泡水呢?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看吧。
2、幼儿做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观察引导。
材料结果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3、请幼儿说说实验中的发现(1)洗衣粉、肥皂、洗洁精这些洗涤用品可制成泡泡水(2)洗衣粉等兑少了也吹不成泡泡。
(3)沾泡泡水时要充分,不能用太大力吹,不能吹得太快,否则也吹不起来。
三、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1、出示各种形状的管子,请幼儿说出各是什么形状。
2、教师抛出问题:圆形管可以吹出圆泡泡,那三角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三角形的泡泡呢?正方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呢?梯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梯形的泡泡呢?3、幼儿做实验。
4、请小组代表说说实验结果。
5、教师: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的泡泡都是圆泡泡。
四、吹奇特泡泡1、刚才大家吹的泡泡都是一个一个、单一的,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看看谁能吹出奇特的泡泡?2、幼儿探索吹奇特泡泡(1)两根吸管合二为一吹泡泡。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教案: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泡泡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泡泡》。
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泡泡的产生原理,探索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对泡泡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学会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泡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泡泡的产生原理,以及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性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瓶、洗洁精、吸管、颜料、水、桌布、风扇。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塑料瓶、吸管、颜料、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神秘的泡泡瓶,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泡泡瓶,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制作泡泡的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泡泡。
4. 探索与发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让幼儿发现泡泡的特性。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状2. 泡泡的颜色3. 泡泡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泡泡瓶,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泡泡主题的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有趣的泡泡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的其他特性,如泡泡的稳定性、溶解性等。
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
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探索活动:泡泡真好玩教师:刘舫年龄班:大班吹泡泡是小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
根据孩子这一特点我和大班展开了《泡泡》的研究活动。
好玩的泡泡从哪来?泡泡都是圆的吗?怎么吹出最大的泡泡?围绕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活动拉开了帷幕。
活动预设了两个目标:一、有计划的尝试用各种洗涤用品及液体调配泡泡水,通过实验验证结果。
二、小组合作选择可行的材料制作不同形状的泡泡器,验证我们的猜测。
在讨论活动中,孩子们提到了很多可用于制作泡泡水的原料,然而用什么调出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最大的问题让我们有了将各种洗涤用品相结合的想法。
在激烈的设想与猜测后,孩子们开始了为本次探究活动做计划。
孩子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在计划表中用绘画、简单文字、基本符号的形式标注了本次试验所需要的材料。
而这次计划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孩子们已经有了小组合作的经验,很快他们便做出了分工,“你来画画,我来写字,你们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表格上……”我们的'猜测是否成功呢,这当然需要论证才能揭晓答案。
第二次活动中每个小组的成员们将计划中提到的材料纷纷从家里带来,有的带茶水、矿泉水、有的带洗手液、洗发水、还有的带了白糖和油。
大家准备着进行一场“最后的较量”。
很快结果证实了,孩子们发现他们用的方法都可以吹出泡泡,但是最大的最结实泡泡是甘油和洗衣液调制出来的……关于甘油的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了孩子去自主探索。
孩子们交换着好朋友自制的泡泡水,吹得不亦乐乎。
泡泡真好玩泡泡真好玩活动反思:这个活动是围绕着孩子的兴趣展开的。
对于大班的幼儿有挑战的活动更能调动他们的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而在活动中,不会体现个体差异,因此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及自信。
活动以合作形式的介入,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学会合理的分工是完成任务的保证。
孩子们通过主动参与实际操作获得的经验更直观更深刻。
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给与孩子成功时的肯定与失败时的鼓励。
大班科学泡泡教案7篇
大班科学泡泡教案7篇大班科学泡泡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2、知道不同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或椭圆形,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1、学具教具:泡泡液、毛巾)每组一份,(圆形泡泡器、三角形泡泡器、正方形泡泡器、心形泡泡器)每组一份。
大记录表一份,三角形、正方形、心形卡片若干,五角星吹泡器、长方形吹泡器各一个。
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1、今天我们来这里做什么?今天老师请你们来玩游戏。
(二)、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1、教师拿出套圈在泡泡液里一蘸,轻轻一吹出泡泡,激发幼儿的兴趣。
(哇,泡泡飞起来呀,小朋友想不想玩?早猜到你们想玩了。
)2、可是你们知道怎样吹出泡泡来的吗?谁来说一说?教师示范并讲解吹泡泡的方法(吹泡泡要先蘸一点泡泡液,然后嘴对着泡器,把气吹出来。
)你们会不会吹?吹给老师看看。
(三)、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能。
1、老师为大家都准备了圆形吹泡器,想不想让泡泡都飞起来?泡的游戏吗?老师有要求的: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对着同伴的脸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撒到桌子上上,要用毛巾擦干净。
音乐一停,小朋友要马上回到位置上休息。
2、幼儿自由探索吹泡泡,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巧。
师巡视指导。
3、泡泡吹出来了吗?成功地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让泡泡吹得越来越大?4、总结吹泡泡的经验,现在我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么成功的?教师演示,和幼儿一起总结吹泡泡的经验。
蘸一蘸泡泡液,然后轻轻地吹,吹的时候要时间长些,就可以吹出泡泡了。
你们都是这么做的对吗?太棒了!(四)、猜想环节1、出示记录表,介绍材料。
(师:除了圆形的吹泡器,老师也带来了其他形状的吹泡器。
出示记录表,小朋友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形状的吹泡器?2、猜一猜:三角形、方形、心形的吹泡器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引导幼儿说:我觉得三角形吹泡器会吹出形的泡泡。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泡泡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玩转泡泡》,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泡泡形成原理、泡泡特性以及如何制作泡泡水。
通过这一章节学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探索泡泡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解泡泡形成原理和特性。
2. 学会制作泡泡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泡泡形成原理和特性。
2. 教学重点:制作泡泡水过程以及观察泡泡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泡泡圈、吸管、细线、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空瓶子、剪刀、胶带、彩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孩子们参加一场泡泡派对,激发他们对泡泡兴趣。
2. 例题讲解:(1)介绍泡泡形成原理,让孩子们解表面张力概念。
(2)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泡泡,引导孩子们观察泡泡特性。
3. 制作泡泡水:(1)将洗涤灵、水、糖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用吸管或泡泡圈蘸取泡泡水,轻轻吹出泡泡。
4. 随堂练习:(1)请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特性。
(2)用不同形状泡泡圈吹泡泡,比较泡泡大小和形状。
六、板书设计1. 《好玩泡泡》2. 内容:(1)泡泡形成原理(2)泡泡特性(3)制作泡泡水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自己制作泡泡水吹泡泡,观察并记录泡泡大小、形状和颜色。
(2)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泡泡奥秘,探讨泡泡形成原理。
2. 答案:(1)泡泡大小、形状和颜色会因制作泡泡水比例、泡泡圈形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2)泡泡形成原理:表面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讲解泡泡形成原理时,部分孩子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孩子们在家庭中尝试制作不同比例泡泡水,观察泡泡变化。
(2)开展科学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探讨如何制作出更大、更漂亮泡泡。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一、教学内容《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泡泡的基本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等;2. 探索泡泡的产生原理及制作方法;3. 通过吹泡泡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的产生原理及制作方法,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3. 通过吹泡泡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泡泡的基本特征,掌握吹泡泡的方法。
难点:探索泡泡的产生原理,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吹泡泡设备、盆子、洗洁精、吸管、彩纸、颜料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盆子、一根吸管、一张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吹泡泡的视频,引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2. 探索泡泡的特征: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泡泡的特征。
3. 制作泡泡:教师讲解泡泡的制作方法,并示范操作。
幼儿按照方法自己动手制作泡泡。
4. 吹泡泡游戏:幼儿分组进行吹泡泡比赛,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泡泡的特征、泡泡的制作方法、吹泡泡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泡泡作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泡泡的特征。
答案:泡泡作品(幼儿根据自己的制作进行描述)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索生活中的泡泡现象,并用照片或绘画记录下来。
答案:探索生活中的泡泡现象,照片或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如制作彩虹糖、观察植物生长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
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
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探究泡泡的产生和消失原理。
2. 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泡泡的产生和消失原理2. 实验操作方法:吹泡泡、观察泡泡颜色、比较泡泡大小等。
3. 泡泡游戏:泡泡接力、泡泡舞会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泡泡液、吹泡泡工具、玻璃棒、量杯、色素等。
2. 环境: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安全舒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泡泡,引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2. 探究泡泡的产生和消失原理:教师演示吹泡泡实验,讲解泡泡产生的原因及消失的原因。
3.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吹泡泡实验,观察泡泡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4. 泡泡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泡泡接力、泡泡舞会等游戏,增加幼儿的实践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泡泡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制作自制泡泡液,观察不同材料对泡泡的影响。
2. 主题活动:组织“泡泡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让幼儿用泡泡液在画纸上创作泡泡画。
七、安全提示: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远离尖锐物品,以免受伤。
2. 提醒幼儿不要将泡泡液放入口中,以免发生意外。
3. 教师应全程关注幼儿的活动,确保安全。
八、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泡泡的科普视频,供幼儿观看。
2. 图书资源:推荐与泡泡相关的儿童图书,让幼儿自主阅读。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设置是否合理,幼儿的参与度如何。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小实验——制作彩色泡泡液,观察不同颜色和气味的泡泡。
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泡泡》
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泡泡》教学内容本课程源自大班科学领域,《科学探索》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内容涉及探索泡泡的奥秘,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1.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能力。
3. 使孩子们掌握泡泡的形成原理,并了解影响泡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泡泡的形成原理,以及影响泡泡稳定性的因素。
难点: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吹风机、泡泡水、塑料筐、彩纸、剪刀、胶水。
学具:每个孩子一套实验套件,包括吹风机、泡泡水、塑料筐、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吹出泡泡的实践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出探究主题。
2. 探索活动一:孩子们动手制作泡泡,观察泡泡的形态,引导他们思考泡泡的形成原理。
3. 探索活动二:教师演示如何制作泡泡稳定器,并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稳定性影响因素。
4. 探索活动三:孩子们用自制的稳定器吹泡泡,观察泡泡的稳定性,引导他们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板书设计泡泡的形成原理:吹风机吹出的气体 + 泡泡水 = 泡泡影响泡泡稳定性的因素:泡泡大小、表面张力、泡泡稳定器作业设计1. 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制作稳定的泡泡,并将讨论结果画下来,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2. 家长协助孩子在网上查找有关泡泡的科普知识,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并将所学内容简要记录在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节课中,孩子们表现出对泡泡的极大兴趣,他们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了泡泡的形成原理,并分析了稳定性影响因素。
但也有部分孩子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泡泡的其他奥秘,如泡泡的颜色、泡泡的破裂等,通过组织科学实验比赛等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好玩的泡泡》。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泡泡的基本原理,探索泡泡的形成过程,掌握制作泡泡水的方法,以及通过实验观察泡泡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知道泡泡水的主要成分。
2. 学会制作泡泡水,并能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泡泡的特点。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泡泡水的制作方法,泡泡的特点。
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吹泡泡棒、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学具:空瓶、吸管、洗洁精、水、调色盘、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看老师吹泡泡,引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介绍泡泡水的主要成分。
3. 制作泡泡水(10分钟)指导幼儿按照洗洁精、水、比例制作泡泡水,并尝试吹泡泡。
4. 实验操作(10分钟)组织幼儿用实验器材观察泡泡的特点,如:泡泡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吸管、毛巾等)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吹泡泡,观察并记录泡泡的特点。
答案:幼儿需完成一份观察记录表,记录泡泡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 拓展题目: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泡泡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实验探究,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学会制作泡泡水。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在课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拓展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
同时,注重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及比例。
2. 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和安全性。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泡泡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探索泡泡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解泡泡基本原理,探索如何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泡泡,以及学习泡泡表面张力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泡泡形成原理,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能力。
2. 让幼儿掌握制作各种形状和大小泡泡方法,提高他们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泡泡表面张力原理。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泡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吸管、圆形物体(如硬币、瓶盖等)、方形物体(如积木、盒子等)。
2. 学具:泡泡水、吸管、各种形状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在课堂上,我向幼儿展示一个神奇泡泡表演,引发他们对泡泡兴趣。
2. 例题讲解(1)介绍泡泡基本原理,让幼儿解泡泡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三部分组成。
(2)讲解泡泡表面张力,让幼儿知道泡泡为什是圆形。
3. 制作泡泡(1)让幼儿尝试用吸管吹泡泡,观察泡泡形状和大小。
(2)引导幼儿用圆形物体沾泡泡水,制作圆形泡泡。
(3)尝试用方形物体沾泡泡水,观察泡泡形状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泡泡,观察泡泡特点。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制作一个最大泡泡?六、板书设计1. 泡泡基本原理2. 泡泡表面张力3. 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泡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物体制作泡泡,观察并记录泡泡形状和大小。
2. 答案:根据幼儿实践操作,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解泡泡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更多关于泡泡科学知识,如:泡泡为什会消失?如何制作彩色泡泡等。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其他有趣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幼儿对泡泡产生浓厚兴趣,我在课堂上精心准备一个神奇泡泡表演。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玩转泡泡》,详细内容包括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特性、制作泡泡水以及探索泡泡的多样玩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知道泡泡的特性。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制作泡泡水的方法,探索泡泡的多样玩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吹泡泡工具、实验材料(洗洁精、甘油、水等)。
学具:空矿泉水瓶、吸管、搅拌棒、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老师吹泡泡,激发幼儿兴趣。
讨论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引导幼儿思考泡泡是如何形成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
示范制作泡泡水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制作泡泡水(10分钟)指导幼儿按照配方制作泡泡水,注意比例和搅拌方法。
鼓励幼儿尝试调整配方,观察泡泡的变化。
4. 探索泡泡玩法(10分钟)邀请幼儿用不同工具吹泡泡,观察泡泡形状的变化。
引导幼儿用颜料装饰泡泡,观察颜料对泡泡的影响。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自主尝试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特性。
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泡泡玩法,互相交流心得。
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展示泡泡玩法。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泡泡的特性3. 制作泡泡水的方法4. 泡泡的多样玩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独特的泡泡水,与家人分享泡泡玩法。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制作具有特色的泡泡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发现部分幼儿在制作泡泡水时,对比例掌握不够准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探索更多泡泡玩法,如制作泡泡画、泡泡链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泡泡》(三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泡泡》教案名称:好玩的泡泡教学目标:1.了解泡泡的成分和形成原理;2.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3.观察、探究泡泡的特性和性质;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泡泡的成分和形成原理;2.制作泡泡的方法;3.观察、探究泡泡的特性和性质。
教学难点:1.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2.观察、探究泡泡的特性和性质。
教学准备:洗洁精、纸杯、吸管、水、盐、糖、香皂液、食用油、砂糖、勺子、吸管、各种颜色的水彩笔、盛水容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通过学生自身经验引入泡泡的话题)Step 2 泡泡的成分和形成原理1.分组展示不同的泡泡制品(洗衣粉泡泡、洗洁精泡泡、香皂泡泡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泡泡的特点和性质。
2.让学生对这些泡泡进行试验,尝试用手指或吹气破掉泡泡,观察结果。
Step 3 制作泡泡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份材料,包括盛水容器、洗洁精、纸杯、吸管、水、盐、糖、食用油等。
2.指导学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物质,制作泡泡液。
3.让学生用吸管吹泡泡,观察不同材料制作的泡泡有何不同。
Step 4 观察、探究泡泡的特性和性质1.让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性,并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泡泡形状。
2.让学生尝试将泡泡放在手上、头上、鼻尖上等,观察不同情况下泡泡的行为。
Step 5 总结归纳1.引导学生总结泡泡的主要成分和形成原理。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泡泡有不同的特性和性质。
Step 6 拓展延伸1.邀请学生自己带来一些材料,进行泡泡制作比赛。
2.让学生自由探索,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泡泡。
Step 7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泡泡的成分和形成原理,掌握了制作泡泡的方法,并通过观察、探究泡泡的特性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制作泡泡的过程,引导他们探究泡泡的成分和形成原理。
同时,通过观察泡泡的特性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导他们思考不同材料制作的泡泡有何不同。
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
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知道泡泡是由什么做成的。
2. 学习用肥皂水吹泡泡的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培养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每人一份实验材料:肥皂水、吸管、盘子、镜子。
2. 泡泡液、泡泡棒、吹风机等。
3. 记录表、画笔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泡泡,引导幼儿说出泡泡的特征,如透明、圆滚滚等。
2. 实验一:吹泡泡。
教师示范用吸管吹泡泡的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等。
3. 实验二:泡泡液的调配。
教师演示如何调配出稳定的泡泡液,引导幼儿自己尝试调配,并观察泡泡液的特点。
4. 实验三:泡泡的持久性。
教师展示不同材质的泡泡液,让幼儿观察泡泡在不同的泡泡液中持久性的差异。
5. 总结: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知道泡泡是由水、肥皂和糖等材料制成的。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尝试制作泡泡液,观察泡泡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的自然角中放置一些关于泡泡的图书,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了解泡泡的知识。
3. 科学探索:邀请幼儿探索泡泡的其他玩法,如用吹风机吹泡泡、用镜子反射泡泡等。
五、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们对泡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吹泡泡的技巧,还观察到了泡泡的基本特征。
在活动延伸环节,幼儿们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父母共同探索泡泡的奥秘,进一步巩固了活动效果。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幼儿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科学知识。
六、活动准备:1. 每人一份实验材料:肥皂水、吸管、盘子、镜子。
2. 泡泡液、泡泡棒、吹风机等。
3. 记录表、画笔等。
4. 视频播放设备。
七、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泡泡,引导幼儿说出泡泡的特征,如透明、圆滚滚等。
2. 实验一:吹泡泡。
幼儿大班教案科学泡泡真好玩
幼儿大班教案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标题:幼儿大班教案-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和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3. 提供幼儿与科学互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泡泡液2. 各种尺寸的泡泡棒3. 水杯4. 水5. 毛巾6. 平面图表或图片,展示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变化7. 儿童科学书籍或视频资源教学活动:引入活动:1. 向幼儿展示一些泡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幼儿一起讨论泡泡的形状、颜色和特性。
实验活动:1. 向幼儿解释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是由水和泡泡液中的肥皂分子组成的。
2. 向幼儿展示不同尺寸的泡泡棒,并鼓励他们用水杯将泡泡液倒入另一个杯子中。
3. 让幼儿尝试用泡泡棒在泡泡液中吹出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变化。
4. 引导幼儿探索以下问题:- 哪种尺寸的泡泡棒可以吹出最大的泡泡?- 哪种泡泡液可以吹出最多的泡泡?-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泡泡的寿命会受到什么影响?5. 让幼儿用毛巾轻轻地触碰泡泡,观察泡泡的破裂情况,并与他们分享观察结果。
总结活动:1. 回顾实验活动中幼儿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2. 与幼儿一起总结泡泡的形成原理和特性。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泡泡的喜好和创造性玩法。
拓展活动:1. 邀请幼儿带来自己制作的泡泡液,并与同伴分享。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博物馆或举办科学泡泡表演,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泡泡的科学原理。
3. 鼓励幼儿制作泡泡画,将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表现出来。
评估方式:观察幼儿在实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提问能力。
同时,可以要求幼儿完成一份简单的绘画作业,展示他们对泡泡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
教案反思:在这个教案中,我们通过实验活动和讨论引导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和特性。
通过观察和探索,幼儿能够培养出对科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观察、探索和实验能力。
此外,通过拓展活动,幼儿还能够与同伴分享和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泡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形成原理。
2.掌握泡泡的制作方法。
3.观察和记录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泡泡特性。
4.发现泡泡的奇妙性质。
教学准备1.各种制作泡泡的材料:肥皂水、蒲公英棒、稻草管、塑料吸管、麻绳、皮筋、食用色素等。
2.实验台、玻璃盘、水杯、布。
3.PPT:介绍泡泡的特性、制作泡泡的方法等。
4.手绘板书: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种类和特性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老师带领全班学生观察不同大小、形状的泡泡,并引导学生想象泡泡的奇妙性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Step 2:学习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形成原理通过PPT和手绘板书,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形成原理。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可以利用图示和实物示范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解。
Step 3:制作泡泡利用各种制作泡泡的材料,带领学生制作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泡泡,并观察和记录它们的特性,如破裂时间、光泽度等等。
Step 4:探究泡泡的奇妙性质通过PPT和手绘板书,引入泡泡的奇妙性质,如将泡泡放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泡泡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等等。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也可以利用实物进行示范。
Step 5:结语老师进行教学反思,让学生分享此次探究中的感受和体验。
并且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对下一步的学习提出展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与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形成原理,并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发现泡泡的奇妙性质。
这种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教学内容要具有足够的清晰度和逻辑性,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工具,以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知识的实际用途。
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深入理解知识,积极探索知识的运用,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泡泡(精选3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泡泡(精选3篇)教案一:好玩的泡泡【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2. 能够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展示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2. 纸巾、洗洁精、水。
3. 玻璃杯、吸管。
【教学过程】1. 通过PPT课件展示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2. 老师向学生介绍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由水和空气组成,水形成泡泡的外表,空气则给予泡泡膨胀和漂浮的能力。
3. 老师示范制作泡泡的方法:将一部分洗洁精倒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
用吸管将泡泡水吹出来,然后吹气使泡泡充满空气。
将吹出的泡泡放在手心或其他平面上。
4. 让学生按照示范的方法制作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和特性。
5.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泡泡会破裂?泡泡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能否制作出不易破裂的泡泡?6. 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制作泡泡的要点并进行小结。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物品制作泡泡,比如吹风机、橡皮泥等,观察泡泡的变化。
2.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彩色泡泡,将颜料或食用色素加入泡泡水中。
3. 学生可以进行泡泡比赛,看谁能制作出最大、最稳固的泡泡。
【教学反思】通过制作泡泡的过程,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和探索泡泡的特性。
这样的实践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教案二:好玩的泡泡【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2. 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展示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2. 纸巾、洗洁精、水。
3. 玻璃杯、吸管。
4. 食用色素。
【教学过程】1. 通过PPT课件展示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2. 老师向学生介绍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由水和空气组成,水形成泡泡的外表,空气则给予泡泡膨胀和漂浮的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泡泡》
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泡泡》科目:科学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了解泡泡的形成原因及特性。
2.观察、感知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培养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4.增强对科学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展示泡泡的形成和特性。
2.部分和液体。
3.透明的容器。
4.各种不同般泡泡。
5.图片展示手工制作泡泡的方法。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泡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1.你们在图片或视频中看到了什么?2.这些东西是什么?你们玩过吗?3.来,我们一起看看泡泡的样子和特点吧!探究(15分钟):教师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泡泡,并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和摸索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手将泡泡捏碎,观察其破裂的过程。
最后,教师让学生合作完成以下实验:将透明的容器倒置,浸入含有洗碗液的盘中。
将容器快速提起,观察泡泡的形成和破裂。
总结(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泡泡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泡泡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泡泡会破裂?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泡泡是由洗碗液中的气体捕获在泡沫中形成的,泡泡破裂是因为气体逃逸。
拓展(20分钟):教师出示手工制作泡泡的图片,并让学生一起学习制作泡泡的方法。
然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份简单的泡泡制作材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泡泡。
学生可以创造不同的泡泡形状,如圆形、长形、方形等,然后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展示泡泡的特性,例如泡泡的浮力、飘浮等。
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喜欢玩泡泡吗?为什么?2.漂浮在空中的泡泡是为什么?3.你们知道其他一些和泡泡类似的东西吗?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整个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周围的科学事物,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评价: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能力培养情况。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泡泡》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泡泡》教案:科目:科学年级:大班主题:好玩的泡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形状、颜色和特性。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泡泡液和泡泡棒2.彩色纸和剪刀3.放大镜4.课件或图片展示泡泡的形状和颜色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泡泡的图片或课件,引发学生对泡泡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见过泡泡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颜色?”2.探究:给学生每人发一个小纸杯和放大镜,让他们观察自己吹出的泡泡,让他们描述泡泡的形状和颜色。
3.讨论:学生观察完泡泡后,让他们合作讨论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泡泡。
4.示范:教师示范用泡泡棒吹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让学生观察并进行记录。
5.实践:学生分组,给每组发一些泡泡液和泡泡棒,让他们自己吹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6.展示:让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展示他们所吹出的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7.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讨论泡泡的形状、颜色和特性。
8.延伸:让学生绘制自己认为最好玩的泡泡,并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引入泡泡的图片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对泡泡的形状和颜色有了直观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讨论和展示,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延伸环节,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整节课活动紧凑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实践环节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避免浪费和不安全的情况发生。
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
大班科学《泡泡真好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知道泡泡是由水、洗洁精和糖等材料混合而成的。
2. 学习用牙签、线等工具制作泡泡,并尝试控制泡泡的大小、形状和稳定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学会用牙签、线等工具制作泡泡。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控制泡泡大小、形状和稳定性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洗洁精、糖、水、牙签、线、泡泡机等。
2. 学具:每人一份牙签、线、水、糖、洗洁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泡泡机,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机的构造和作用,激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泡泡的基本特性,介绍制作泡泡的材料和工具。
3. 示范:教师用牙签、线等工具制作泡泡,并展示如何控制泡泡的大小、形状和稳定性。
4. 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牙签、线等工具制作泡泡,并尝试控制泡泡的大小、形状和稳定性。
5. 交流: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泡泡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泡泡,鼓励幼儿创新制作泡泡。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区设置泡泡制作区,提供相关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泡泡的奥秘。
3. 科学活动:教师组织类似的活动,如制作彩虹糖、火山爆发等,让幼儿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关注幼儿在交流环节中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意识。
3. 评估幼儿对泡泡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在使用洗洁精、糖、水等材料时,要注意避免幼儿误食。
2.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幼儿远离热源,避免烫伤。
3. 教师要监督幼儿使用牙签、线等工具,防止戳伤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猜测是否成功呢,这当然需要论证才能揭晓答案。第二次活动中每个小组的成员们将计划中提到的材料纷纷从家里带来,有的带茶水、矿泉水、有的带洗手液、洗发水、还有的带了白糖和油。大家准备着进行一场“最后的较量”。
很快结果证实了,孩子们发现他们用的方法都可以吹出泡泡,但是最大的最结实泡泡是甘油和洗衣液调制出来的……关于甘油的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了孩子去自主探索。
二、小组合作选择可行的材料制作不同形状的泡泡器,验证我们的猜测。
在讨论活动中,孩子们提到了很多可用于制作泡泡水的原料,然而用什么调出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最大的问题让我们有了将各种洗涤用品相结合的想法。
在激烈的设想与猜测后,孩子们开始了为本次探究活动做计划。孩子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在计划表中用绘画、简单文字、基本符号的形式标注了本次试验所需要的材料。而这次计划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孩子们已经有了小组合作的经验,很快他们便做出了分工,“你来画画,我来写字,你们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表格上……”
探索活动:
泡泡真好玩 教师:刘舫年龄班:大班
吹泡泡是小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根据孩子这一特点我和大班展开了《泡泡》的研究活动。好玩的泡泡从哪来?泡泡都是圆的吗?怎么吹出最大的泡泡?围绕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活动拉开了帷幕。
活动预设了两个目标:
一、有计划的尝试用各种洗涤用品及液体调配水,吹得不亦乐乎。
泡泡真好玩
泡泡真好玩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围绕着孩子的兴趣展开的。对于大班的幼儿有挑战的活动更能调动他们的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而在活动中,不会体现个体差异,因此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及自信。活动以合作形式的介入,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学会合理的分工是完成任务的保证。孩子们通过主动参与实际操作获得的经验更直观更深刻。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给与孩子成功时的肯定与失败时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