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合集下载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而在恒定培养液中当酵母菌种群数量达K值后,还会转而下降直至全部死亡(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及pH变化所致)。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

2.设计实验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几次?提示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从而使计数准确。

2.该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及重复实验吗?提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

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进行重复实验,求得平均值。

3.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提示可增大稀释倍数后再计数。

酵母菌数量的计数1.(2015·江苏卷,1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B.计数室的容积为1 mm×1 mm×0.1 mm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解析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每个计数室的容积有1 mm×1 mm×0.1 mm,B正确;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若先滴加样液,统计结果会偏大,C错误;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细胞,D错误。

答案B2.(2016·河北唐山模拟,3)检测员将1 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酵母菌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

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分析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
营养物质
研究不同营养成分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如碳源、氮源 等。
环境因素
探究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
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培养基制备
学习并掌握不同类型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适应 不同实验需求。
酵母菌计数
熟悉显微镜观察和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准确统计 酵母菌数量。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出科学结论。
02
实验原理
酵母菌种群增长特性
01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具有典型的生长曲线,即
经过延迟期、对数增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02
在适宜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迅速繁
殖,产生大量后代。
03
延迟期是酵母菌适应新环境的过程,种群数量增长缓
数据转换
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格式,如折线图或表格。
结果分析与解释
01
趋势分析
对比分析
02
03
解释结果
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 化趋势,判断其生长或衰退状态。
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酵母菌种 群数量变化,分析各条件对酵母 菌生长的影响。
根据分析结果,解释酵母菌种群 数量变化的可能原因,如营养物 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等。
对实验的反思与改进建议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减小其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
增加实验组别,提高实验的重复性和说服力,以更全面地反映酵母菌种群 数量的变化规律。
在后续研究中,可以考虑引入不同酵母菌种间竞争的实验条件,以更真实 地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种群变化情况。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23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23

7.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 邻两边及顶角计数。
第 1天
第4天
第 6天
死亡
第7天
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
酵母菌数量/万个·mL-1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
2
3
4
5
6
7
时间/d
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营 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是呈S型增长。但之 后会下降。
25 X 16=400小格
16个小格 25个中格
16 X 25=400小格
25个小格
16个中格
4、计数室的规格: 计数室有长×宽:1mm×1mm, 2mm×2mm 3mm×3mm等 深度均为0.1mm。
1mm
1mm
1mm
每个计数室共有400小格,总容积为0.1mm3
5、单位换算: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 0.1mm,其体积为0.1mm3.换算为1mL为0.1/1000 即1/10000mL即10-4 mL 。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80个
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多少个。
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400×10000×稀释倍数 =n/ 80×400×10000×10=5n×105
(2019江苏高考)3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
_____B_____组、______A____组和______D____组的结果。
A B
C
培养液 /mL 10 10

无菌水 /mL — —
10
酵母菌母 液/mL 0.1 0.1
0.1
温度 (℃)
28 5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




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在有 作出假设:
限的环境下,种群呈“S”型增长。
设计实验:
1.利用活化的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配制成酵母菌培养液, 均分为7瓶 适宜的温度、pH、溶O2等。 2.将试管至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3.每天定时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每天取1瓶) 4.观察、记录数据并构建数学模型
进行实验:
如何取样?如何加样?如何计数? 如何计算种群数量?
三、血球计数板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 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 计数时,常采用样方法。

1mm×1mm 2mm×2mm
(二)酵母细胞数的测定操作注意事项:
(1)取样方法: 取样前应将试管震荡摇匀。 (2)加样方法: 先在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然后一侧滴样品,另 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菌液缓缓渗入,待酵母菌全部沉降 后计数。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数量变化

学会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和方法 学会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一、酵母菌

单细胞真核生物 环境适宜时出芽生殖,增殖速 度快,生长周期短 还可以用酵母菌研究: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细胞呼吸方式:(兼性厌氧型) 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 进行无氧呼吸 果酒制作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第1天
第4天
第6天
死亡
第7天
活菌数
解释各区段出现的原因?
思考:

本实验培养液要固定容积,且培养过程要求无 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模拟有限的生活资源,排除种间竞争对实验的干扰。

该实验是否需要对照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3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考实验对接]
(2009· 广东高考)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 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 因素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受营养条件、空间、pH、温
[多维思考]
(1)实验中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测得 的是什么数目? 提示:细胞总数。 (2) 实验中初始阶段,酵母菌进行哪种呼吸方 式? 提示:有氧呼吸。

(5)绘图分析:将所得数值用曲线表示出来,得出酵母菌种群 数量变化规律。
三、基本技Leabharlann 要求(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 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 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 减小误差。 (3)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5)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6)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使获得的数据更准确。
一、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 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 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
(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
二、实验流程 ↓ ↓
(2)震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3)观察并计数: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并培养, 每天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 ↓ 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 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 (4)重复(2)、(3)步骤:连续观察7天,统计数目。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细胞数/ml=(80小格内的细胞数/80)×400×10000×稀释倍数
设:每个中方格的菌数为A,则 每样小品格中平的均菌菌数/数m=l=(AA11++AA22++AA383+0+AA44++AA55)X/804000,000 X 稀释倍数
器材
酵母菌悬液,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 菌毛细管等。
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两个菌体计数)。
5.清洗血球计数板
血球汁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 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 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 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 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优点是直观、快速。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 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 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 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3), 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 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由
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 总菌计数法。
(2)步骤:
培养液配制: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 糖20g,1000 mL水),分装到5个烧杯中(200mL/烧 杯)
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将培养液和取样、计数时所用 的滴管分别灭菌。贴标签。
接种(无菌操作):接种时要在酒精灯附近,用灭菌干 净的1mL刻度吸管每次吸取0.1mL酵母菌母液,往每个 烧杯中加入。(注意滴加量不要太多,避免初始菌数过 多)
4.显微镜计数
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 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若选用25×16规格的计数板则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方格, 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中格(即80个小格),若选用16×25 规格的计数板,则数四个角: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 四个中方格,(即100小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

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2.作出假设:书P68 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 酵母菌呈“S”型增长。
3.实验步骤:
(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适量酵母菌接种入试管培养液中混合均匀 (3)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 (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二.实验原理: 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 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 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 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养分、空间、温度、PH和有毒排泄物等 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在计数前,还应有哪些步骤?需注意些什么? • • • • 培养液配制 灭菌 接种 培养
无菌操作 培养条件
思考:数据记录表格应当怎样设计?
时间(天) 次数
0
1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
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
酵母菌数量/万个·mL-1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 2 3 4 时间/d 5 6 7
四、 酵母菌的计数方法 1.抽样检测法 2.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A.25(中)*16(小)
B.16(中)*25(小)
1、数菌数:
2、每个计数室(大方格)的体积为0.1mm3
第1天
第4天
第6天
死亡
第7天
3、稀释倍数 4、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 25(中)×16(小)= 400(小) 酵母菌细胞数/ml =80个小方格菌数

3-2-02生物实验探究类: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3-2-02生物实验探究类: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
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 mL培养液中有酵
母菌____个。
11:35
第7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变式训练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 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 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
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显隐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
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
考情分析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着重于抽样检测法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计数方法、装片制作、 实验操作程序等,题型既有选择题,也 有非选择题。
11:35
第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 实验的过程
考点精讲
第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考点精讲
2. 实验的注意事项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 2.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 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 吸取酵母菌培养液时要摇匀; 4. 计数时要多选几个小格。
”或“不需要”),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11:35
第5页
返回目录

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数量旳变化
试验探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试验 完毕试验 分析成果,得出结论
一)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 随时间变化旳?
二)作出假设:
开始呈“J”型增长;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 数量趋于稳定,呈“S”型增长。最终,酵母 菌旳数量会越来越少。
三)设计并完毕试验:
16×25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
16中格,每一中格 又分为25小格
不论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
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构成。
25×16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
25中格,每一中格 又分为16小格。
计数:
16×25型: 一般取四角旳四个中方
格(100个小方格)计数
25×16型: 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
问题3:需要做反复试验吗?
要反复,取得平均值。(也可分组试验)
问题4:怎样记录结果?登记表怎样设计?
问题5:假如一种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 以计数,应采用怎样旳措施?
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几倍 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问题6:对于有压在小方格界线上旳酵母菌 应该怎样计数?
相邻两边及顶角
(1)试验材料:
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试管,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
(2)试验原理: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条件下能产生 较多CO2,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许旳CO2。 ②在理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 然界中,酵母菌呈“S”型增长。
③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旳措施。
酵母菌总数有 2×108 个。
问题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提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何?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注意: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仪器介绍: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

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其中共有400个小格,供微生物计数用。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以计数酵母菌为例(1)样品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2)将血细胞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厚玻片.(3)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细胞计数室内.(4)计数;五点取样法3.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每个小格酵母菌数目×400×104×稀释倍数注释:培养的时间不同取样酵母菌的稀释倍数是不同的。

2.方法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演示实验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演示实验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成J形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成S形曲线。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来研究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2.尝试构建种群变化的数学模型。

3.通过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掌握单细胞生物的计数方法。

三、实验材料
酵母菌菌种,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移液管,滴管,有螺旋盖的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直尺,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
1. 试管A中加入 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0.5克酵母菌
2. 对试管A进行细胞计数(计数前要摇匀),记录在表格中。

1) 方格内细胞计数顺序:左上→右上→右下→左下。

2) 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3) 粘连时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个细胞。

4) 出芽酵母菌芽体体积超过细胞体积一半时,算作独立个体。

5) 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

现象与结论
线。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酵母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在科研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并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生长曲线实验法。

生长曲线实验法是探究细菌、酵母等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一种常用实验方法。

该方法利用连续筛选培养液中的菌落计数直至菌落数量接近饱和,然后绘制菌落数量与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而获得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趋势。

生长曲线实验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培养基:使用适当的培养基来提供酵母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通常使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盐等成分的液体培养基。

2.接种: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物接种到含有适量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确保接种数量适当,以避免菌落数量在短时间内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

3.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置到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定期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菌落数量。

4.计数:使用菌落计数器或显微镜等工具对培养皿中的菌落进行计数。

根据计数结果可以得到菌落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5.绘制生长曲线:将菌落数量与时间的数据绘制成图表,得到一个曲线图。

通常情况下,初始阶段的生长速率较慢,接着迅速增加,最后趋于平稳。

通过生长曲线实验法,我们可以获得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酵母生长的因素。

例如,可以探究不同温度、酸碱度、营养物浓度等条件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为生物工程、食品工业、酿酒业等领域的酵母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总结起来,生长曲线实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通过记录菌落数量并绘制生长曲线,可以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研究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通常遵循以下模式:
1. 潜伏期(lag phase):在初始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较少,适应环境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繁殖和适应。

在此阶段,种群数量增长缓慢,菌落较小。

2. 指数期(exponential phase):一旦酵母菌种群适应了环境条件,其数量开始迅速增加。

在指数期中,种群数量
以指数速度增长,每个细胞通过二分裂产生新的子细胞。

此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

3. 平台期(stationary phase):当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
耗尽或有害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时,酵母菌种群数量不再
继续增加。

在平台期中,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新生细
胞数量等于死亡细胞数量。

4. 降解期(death phase):当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完全
耗尽,或者有害物质浓度过高时,酵母菌种群开始寿命减少,死亡细胞数量超过新生细胞数量。

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消失。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pH值、温度和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酵母菌株和培养条
件也会导致种群数量变化的差异。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指在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大量的子孙。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的数量会迅速增加,直到达到一个平衡点。

2. 酵母菌是以营养物质为基础,通过进行代谢活动来生存和繁殖的。

在培养液中,酵母菌首先会利用培养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如糖类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被称为酵母菌的生长阶段,菌落数量会迅速增加。

3. 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加,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会逐渐被消耗殆尽。

当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酵母菌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进入代谢减慢阶段。

这个过程被称为酵母菌的平衡阶段,菌落数量会停止增加,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

4. 在酵母菌的平衡阶段中,菌落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死亡率和出生率。

死亡率是指酵母菌死亡的速率,可能由于竞争资源、环境压力或外界干扰引起。

出生率是指新酵母菌子代的产生速率,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来实现。

5. 如果酵母菌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那么酵母菌数量就会减少,进入菌落数量下降的阶段。

相反,如果酵母菌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那么酵母菌数量就会增加,进入菌落数量增加的阶段。

6. 此外,酵母菌的数量变化还会受到培养液中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动,从而影响菌落数量的变化趋势。

7. 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酵母菌,并在一段时间内定期取样,使用细胞计数法或培养基平板计数法来测定菌落数量。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从而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

8. 总结起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死亡率和出生率、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研究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行为,对于工业发酵、食品加工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4天
第 6天
死亡
第7天
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
酵母菌数量/万个·mL-1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
2
3
4
5
6
7
时间/d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将试管 震荡几次,目的是什么?
目的: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以保证 估算准确,减少误差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
探究:
回顾思考:
1、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出芽生殖 2、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兼性厌氧(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酵母菌的培养条件要注意那些问题?
比如要用适宜的温度培养,调节好PH值,溶氧 量的控制等。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时二氧化碳和酒精 (2)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 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变化规律。
血球计数板 •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 生物的一种仪器。 • 计数时,常采用样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 生物的一种仪器。 • 计数时,常采用样方法。
大方格:2mm×2mm×0.1mm (25×16规格) 中方格:5×5个 小方格:4×4个(共400个)
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 盖盖玻片
• 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 待菌体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显微镜下计数 • 计算:1mL菌液的数量=
(A/5×25×10000×B=5000A·B(五个方格中总菌数 为A,稀释倍数为B)。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黑点代表酵母菌)。

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2.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

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

下列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4支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 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5.如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曲线中哪段表示受到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A. CD段B. DE段C. EF段D. FG段6.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曲线增长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7.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甲、乙、丙和丁共4组实验,用1 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可定为10ml) 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 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 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 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 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 的酵母菌数 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 的酵母菌总数。
三、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 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 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不需要,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 四、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需要。尽量减少误差。对每个样品计 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五、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
酵母菌细胞数量(× 106个/mL)
时间 (d) 1 2 3 4 5 6 7 A组 B组 C组 A1 A2 A3 平 B1 B2 B3 平 C1 C2 C3 平 均 均 均
6、如何计数呢?
如果使用规格为16格×25格的计数室,要 按对角方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 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 如果使用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室,除 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 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五点取样法)。
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 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实验操作: (1)、配制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和酵母菌母液; (2)、预先设计分装。先每次用10mL刻度吸管吸取10mL培养 液到A组和B组试管,用另一支10mL刻度吸管吸取10mL无菌 水到C组试管。待分装完毕,每支试管加塞后把试管扎成捆后, 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的名称、组别、日期。 (3)、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4)、接种菌种:用灭菌干净的1mL刻度吸管每次吸取0.1mL酵 母菌母液,往每支试管中加入。(注意滴加量不要太多,避免 初始菌数过多。) (5)、培养:将 A、C试管置于 28℃的恒温箱中培养。将 B试管 置于5℃的恒温箱中培养。(5℃的恒温箱可由某些型号冰箱保 温室设定5℃时代替。) (6)、计数和记录:每天取样时间大体一致,每次每组按序号取 一支试管。计数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取样的吸管 要干净且分开使用,每次取样前要试管振荡摇匀。显微镜下进 行细胞计数后,立即将数据填到记录表格中。
2、方格网的构成:
25×16
A D G
B E H
C F I
16×25

放大后的方格网计数室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 为计数室,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大方格内分 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大方格 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但是不管计 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 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 [2012· 江苏卷] 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 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 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 图5、图6。请回答下列问题: • 图5
藻类生长代谢会改变培养液pH
• (1)根据图5和图6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 绿藻 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_;在pH为8.0 时,3 蓝藻 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 (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 原因是________。 •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 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介绍: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1、血球计数板:是显微镜上的外挂物件,可用来测 量细胞,细菌等一些微小物体的长度,还有就是测量 数量,如单位体积细胞的数量。血球计数板是由一块 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 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 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 所做的假设。
探究的结论: 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营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是呈 “S”型增长,但之后会下降。温度、营养成分会 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表达和交流
1、向全班汇报本小组7天的数据,算 出每一天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根据平 均值重新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将这个增长曲线与本小组的曲线进行比较, 分析其相似程度,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2、根据各组平均数据画出的增长曲线 有没有什么总趋势?如果有,作出说明。 如果设计了无菌水的对照,也画出增长曲 线。
实验设计 将9支试管分成ABC三组,每组3支。A组为实验 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 28℃。B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 境温度5℃,与A组形成温度条件对照。C组不装培 养液,只装无菌水10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 度28℃,与A组形成营养条件对照。
• 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________。 维持藻细胞数量不变 •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 这是因为 藻细胞密度过大 ________。 • 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 细胞分布见图7,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 ________个/ mL。
回顾思考:
1、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出芽生殖 2、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兼性厌氧(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酵母菌的培养条件要注意那些问题? 比如要用适宜的温度培养,调节好PH值, 溶氧量的控制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温 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吗?营养成分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 吗? 作出假设 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3、影响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可 能是什么?
除了本实验中温度、营养以外还包括 酵母菌菌种本身性质、接种时间、pH值、 接种量、溶氧量等影响因素。
练习:
1.取少量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计 数,测得的数目是( A ) A.活细胞数 B.死细胞数 C.菌落数 D.细胞总数 2、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操作 过程如下:(1)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于冰箱中培养, (2)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计数,(3)到 第七天取样计数,请纠正其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将静置改为轻轻振荡几次. (3)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用25格x16格,其中 应连续七天取样计数. 长和宽各为2mm,深度为0.1mm的血球计数板计数,用五 点取样法读取酵母菌有40个,其中稀释了10倍,则1ml菌 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为_____________ ×10 (40/80 )×106 =5 ×106
1×108
探究: 培养液中酵母菌 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目的要求 1、学习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2、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注意样方法的应用 4、体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这些酵母 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液)来培养。培 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发酵食品 的制作有密切关系。
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 采取怎样的措施?
稀释培养液。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 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
七、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 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 酵母细胞数 八、血球计数板的清洁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 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 . 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 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பைடு நூலகம்
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室,五点取样法
7、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请推算出将 一个小方格范围内的酵母菌数,换算成10ml培养液 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 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计算公式 (以1mm×1mm为例): (1)16格×25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 酵母细胞数/ml= (10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 ×104 ×稀释倍数 即:一小方格内酵母菌个数× 4× 106×稀释倍数 (2)25格x16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 酵母细胞数/ml= (8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 ×104 ×稀释倍数 即:一小方格内酵母菌个数× 4× 106×稀释倍数
3、使用方法:
将血球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 加盖专用的盖玻片,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 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 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稍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 到血球计数室内,加盖盖玻片。
5、单位换算: 以1mm×1mm 4、计数室的规格: 为例,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 计数室长×宽有: 1mm,深度为0.1mm,其体 1mm×1mm, 积为0.1mm3。换算为1mL: 2mm×2mm, 1000/0.1= 104即1mL是104 3mm×3mm等 个0.1mm3 。 深度均为0.1mm。
例如: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营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呈 “S” 型增长。温度、养分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 讨论探究思路 探究所需要的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 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都由老 师提供。 在制订计划前,你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并与同学讨论。
一、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
课本中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2mm,深度为0.1mm, 其体积为0.4mm3。换算为1mL:1000/0.4 = 2.5×103 , 即1mL是 2.5×103个 0.4mm3。 则: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计算公式 (2mm× 2mm ) : (1)16格×25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 酵母细胞数/ml=
(10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 2.5×103×稀释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