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冷源方案解析——以杭州地区为例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是存储、处理和分发大量数据的关键设施,为我们提供了快速的信息交流和便利的互联网体验。
然而,数据中心的高温和能源消耗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此,设计高效的数据中心冷却方案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的目标是保持设备运行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时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
传统的冷却方法,如空调和冷水系统,在大型数据中心中耗费了大量的电力。
除此之外,传统的冷却方案还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更高效的数据中心冷却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一种创新和环保的冷却方案是采用自然冷却技术。
这种方法利用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来降低数据中心的温度。
例如,充分利用室外的低温环境,在夜间通过外部风扇将冷空气引入数据中心,从而实现设备的冷却。
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能源,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这种技术在炎热的地区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因为夜间温度可能仍然较高,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冷却需求。
另一种新型的冷却方案是液体冷却技术。
与传统的空气冷却相比,液体冷却技术在热量传递方面更加高效。
通过将冷却液体直接接触到设备上,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吸收和传递热量。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液体冷却技术,分别是直接液冷和间接液冷。
直接液冷是将冷却剂直接引入设备的散热元件中,实现散热。
而间接液冷是通过循环系统将冷却剂从设备中引出,然后将其通过热交换器冷却,再重新输送回设备。
这种液体冷却技术不仅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冷却效率,还减轻了设备的负荷,延长了其寿命。
除了上述的冷却方案,还有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管理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变材料可以通过在温度变化时释放或吸收热量来实现温度调节。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散热板、散热片等部件,有效地提高冷却效果。
同时,相变材料的使用也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并改善数据中心的能效比。
在设计数据中心冷却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1. 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和组织中至关重要的设施之一。
它们承载着大量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需要保持可靠性和稳定性。
冷却系统在数据中心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防止过热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中心冷却方案,包括传统的冷气机方案和创新的液冷方案。
同时,还将讨论这些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给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数据中心管理员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案。
2. 传统冷却方案2.1 空调系统传统的数据中心冷却方案通常使用空调系统来降低机房温度。
空调系统通过循环冷却剂来吸热并降低机房温度。
这种方式常用于小型和中型数据中心,具有以下优点:•简单易用,无需对设备进行更改•可以在广泛的气温范围内工作•相对成本较低然而,传统的空调系统也存在不足之处:•能耗较高,对环境造成负担•冷气机可能存在噪音问题•空气循环可能导致设备内部积聚灰尘和污垢2.2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另一种常见的冷却方案。
它通过将热量从数据中心传输到周围环境中,以保持机房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热交换器通常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可以通过风扇或水冷系统来实现。
热交换器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提供了更高效的冷却效果•能耗相对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适应较大型的数据中心然而,热交换器方案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安装和维护热交换器设备•需要额外的成本来建造和维护冷却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冷却效果3. 创新液冷方案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一些新颖的液冷方案开始应用于数据中心。
这些液冷方案通过直接将冷却剂引入设备或机架中来实现更高效的冷却。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液冷方案:3.1 直接液冷直接液冷方案是将冷却剂直接引入服务器或机架中,通过直接接触来进行冷却。
这种方案的优点包括:•提供了更高效的冷却效果,降低了能耗•可以在热密集型场景下提供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了设备的噪音和空气循环带来的灰尘问题然而,直接液冷方案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对设备进行修改和调整,增加了部署和维护的复杂性•可能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安装和维护液冷系统•需要额外的成本来建造和维护液冷系统3.2 循环液冷循环液冷方案是通过在机房内构建液冷循环系统,并利用冷却剂在循环系统中传输热量。
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解决方案

1883年,江森教授发明了世界 第一台恒温器。
我们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牌
7
世界地标建筑之首选
美国国会大厦
澳洲悉尼歌剧院
英法海底隧道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8
美国军用潜艇
巴黎艾菲尔铁塔
亚洲地标建筑之首选
新加坡 广场
马来西亚吉隆坡城市中 心
台湾台北101金融大香厦港会展中心
泰国曼谷
9
澳门会展中心
越南河内喜莱登酒店
印尼雅加达 酒店,
建筑设施效益 148亿美元
我们是适合任何楼宇环境的一站式楼宇 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我们致力于为所 有楼宇增加能源效益以及运营绩效。
动力解决方案 60亿美元
全球最大的铅酸汽车蓄电池生产商,并 且继续开发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先进化 学电池,推行行业的不断发展。近80% 的电池销往零部件市场,另外20%则为 其他品牌汽车制造商制造。
全球网络 超过1,300家分支机构 员工超过162,000名 业务遍及150个国家
4
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是创造智能环境的全球领导者, 将创造力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中。 一个全球化年销售额408亿美元的多元化跨行业的公司
专业汽车内饰 200亿美元
我们是面向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场 领导者,为轻型轿车和卡车,提供创新 的座椅系统、顶饰系统、驾舱车门系统 、仪表盘、汽车电子产品和电子能源管 理系统。
数据中心系统解决方案
内容
I. 公司介绍 II. 冷源系统解决方案 III. 离心式冷水机组 IV. 水冷变频螺杆 V. 风冷变频螺杆机组 VI. 冷源优化控制系统 VI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VIII.经典项目案例
2
公司介绍
浅谈数据中心应急冷源

浅谈数据中心应急冷源一.引言数据中心作为信息通讯的中枢,持续运转的服务器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将热量排出,聚集的热量将会引起服务器高温,从而影响设备稳定运行。
精密空调系统作为数据中心制冷的重要基础平台系统,是数据中心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空调系统并无法保证“全勤”,空调系统偶然的故障或者电力供应问题均有可能导致空调系统停机。
空调系统从停机到再次恢复工作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在该时间段内,服务器依旧处于工作状态,此时仍需要对机房温度进行控制,所以在除了原有空调系统外,还需配备额外的制冷系统,即数据中心的应急制冷系统。
二.应急制冷系统应急制冷系统,顾名思义,是在紧急状况下对数据中心进行控温的制冷系统。
在主空调系统因故障发生短暂停机时,应急制冷系统可立即“接管”控温的工作。
因而也被誉为数据中心的第二道“保险”。
对大功率、高热流密度的数据中心而言,配备应急制冷系统可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一般而言,应急制冷系统主要由冷源、热交换器、送水/风管路、电源等组成,根据冷源的不同,应急制冷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双冷源空调系统;二是蓄冷式制冷系统。
本文将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应急制冷系统进行介绍。
1.双冷源空调系统双冷源空调系统其本质为两套并联的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一套为冷冻水空调系统,一套为风冷直接蒸发式系统。
两套系统均可以独立为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冷量,二者互为备份可极大的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
通常来说,冷水机组具有制冷效率高、设备集中、便于维护、故障率低等诸多优势,因此是数据中心控温的首选。
当冷冻水系统制冷中断时,风冷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将自动开启,对主系统进行“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冷水机组启动较慢,当风冷系统切换为水冷系统需要更长的响应时间;而水冷系统则可较为顺畅地切换至风冷系统。
因此,风冷直接蒸发式系统可扮演应急制冷系统的角色。
还需指出,在机房运行初期,上架服务器数量较少,数据中心热负荷较轻,此时常采用风冷系统模式;随着上架服务器数量的增多,热负荷增大,择机切换至水冷系统模式。
数据中心机房冷通道原理

数据中心机房冷通道原理1. 引言1.1 数据中心机房冷通道原理数据中心机房冷通道是一种提高数据中心机房能效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将冷气集中送入机架前方,形成冷通道,从而减少对整个机房进行冷却的能量消耗。
冷通道能够有效降低机房的温度,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数据中心机房中,冷通道的作用主要是将冷气直接送至机架前方,提高空气流通效率,降低能量消耗。
冷通道的设计原理包括通过合理布置空调设备和通风口,控制空气流动方向,形成有效的制冷系统。
冷通道的构成要素包括空调设备、风扇、隔板等,通过它们的协同作用实现对机房温度的控制。
冷通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节能环保、设备稳定性提高、运行成本降低等方面。
在数据中心机房中,冷通道被广泛应用于高密度设备的部署、大规模数据中心等需要高效制冷的场景中。
未来,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能效要求的提高,冷通道将继续发展壮大。
通过不断改进设计和技术,冷通道有望实现更高效的制冷效果,为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 正文2.1 冷通道的作用冷通道是数据中心机房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能耗:冷通道可以将冷却空气直接送至服务器的吸入口,避免了与热空气混合,提高了冷却效率,从而降低了能耗。
相比于传统的混合式冷却方式,冷通道可节省大量能源。
2. 提高散热效率:冷通道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热空气对服务器的影响,确保服务器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这不仅可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 优化空间利用:冷通道设计可以使数据中心机房内部空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减少了各种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整体运作效率。
4. 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通过冷通道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服务器发生过热故障的风险,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冷通道在数据中心机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提高散热效率,优化空间利用,还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为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杭州南站冷热源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及选择

杭州南站冷热源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及选择摘要: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在整个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结合杭州南铁路车站的工程特点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对三种备选方案进行了比较,从中选择出最具经济优势的方案。
结果表明风冷热泵搭配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方案更适用于本工程。
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中运行费用占有更大的比例,但并不是运行费用最低即为最优。
因为资金具有的时间价值及设备寿命的有限性,最终的评判结论必须依据具体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结果得出。
关键词:铁路车站;冷热源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时间价值1.引言在铁路车站的暖通空调系统中,空调末端的设置通常会根据建筑空间的特点进行配置。
对于固定的站型而言,空调末端型式通常也比较固定。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车站暖通系统中的冷热源配置合理与否,可以直接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及运行的经济性。
随着全寿命周期成本LCC(LifeCycleCost)的概念引入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阶段,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劣评价不再仅考虑一次投资、时间及精力,而是综合考虑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全部花费[1]。
LCC概念的引入也为铁路车站冷热源的评价提供了参考,同时为设计阶段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广义上的寿命周期成本不仅包含了从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设、使用直到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内产生的经济成本,同时也包括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由于环境成本及社会成本难以量化,本文主要讨论经济成本部分。
2.工程概况2.1建筑概况杭州南站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是大型的铁路客运枢纽,其站房共三层,其中地下一层,地上二层。
车站为高架站,东西侧式站房采用对称布局,中间车场共7个站台。
车站总建筑面积49800m2。
2.2空调系统冷热源概况本工程空调区域面积44260m2,计算夏季空调冷负荷9577KW,冬季热负荷5960.5KW。
本建筑特点是东西向较长252m,南北向较短120m,东西分别设子站房,综合考虑机房的空间及方便布置,缩小输送距离,节省运行费用,减少水力失衡,方便调节的要求,本设计东西子站房分别设置独立的制冷换热机房,机房位于地下一层,分别负责部分高架站房及东西子站房的冷热源需求。
数据中心自然冷却分析

数据中心自然冷却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兴起,数据中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往往存在能源消耗高和运行成本昂贵的问题。
因此,研究和应用自然冷却技术成为了数据中心行业的热点。
一、自然冷却技术的概念自然冷却技术是指利用自然界的低温资源和自然对流现象来降低数据中心的温度,实现数据中心的有效冷却。
相比传统的机械冷却技术,自然冷却技术具有能耗低、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二、自然冷却技术的原理1. 外部空气冷却自然冷却技术的一种常见方式是利用外部空气的低温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
通过设计合理的空气进出口,使外部空气能够有效地流过数据中心的设备,带走设备散热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2. 直接空气冷却直接空气冷却是指将外部冷凉空气直接引入数据中心,与设备直接接触来提供冷却效果。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比。
3. 冷水循环系统冷水循环系统利用低温水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
通过在数据中心设备周围布置冷水供应系统,将冷水循环进入设备,带走设备散热产生的热量。
三、自然冷却技术的优势1. 节约能源相比传统的机械冷却技术,自然冷却技术能够充分应用自然界的冷却能源,将数据中心的耗能降到最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降低运行成本自然冷却技术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行成本。
在长期运营中,对于数据中心运营商来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 环保可持续自然冷却技术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社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自然冷却技术的应用案例1. Google数据中心Google是自然冷却技术的广泛应用者之一。
他们在全球各个数据中心都采用了自然冷却技术,通过合理设计风道和散热系统,利用自然界的冷却能源进行数据中心的高效冷却。
2. 某云计算公司某云计算公司的数据中心采用地下水自然冷却技术,通过将地下水引入数据中心进行冷却,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数据中心制冷方案

数据中心制冷方案
众所周知,数据中心制冷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为了更有效地运行
数据中心,制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未来,数据中心将会朝着绿色可靠,可管理,可扩展性,可信任的方向发展。
在此背景下,数据中心制冷设计
也正面临着挑战。
下面我们将讨论数据中心制冷方案:
首先,在设计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时,应考虑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可行性。
这个可行性因素应包括:外部环境的气温条件,外部环境能提供的空气处
理部门的间接辐射冷却技术,以及有限的建筑环境和空间条件。
其次,应考虑内部环境可行性。
这考虑的要素包括:预期内部环境的
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力条件,数据中心的可用空间,冷却要求,以及预期
的环境负载。
最后,应考虑设备可行性。
这涉及的要素包括:冷却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预期的设备效率,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可用的材料使用
寿命,以及可能的故障处理条件。
实际上,数据中心的制冷方案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冷却方式: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
对于直接冷却,冷却器通过气体,液体或合成材料
的循环来冷却服务器机房;另一方面,间接冷却则是通过向服务器机房注
入冷空气的方式来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冷源方案解析—— —以杭州地区为例滕世兴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摘 要: 分析了杭州地区的全年空气质量、 全年温度分布, 结合杭州地区不同冷冻水温度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以及 数据中心常用冷源方案特点和主要规范对不同级别数据中心冷源的要求, 得出杭州地区最佳数据中心冷源方案。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冷源方案 杭州地区 空气质量 温度分布Analysis of Cooling System for DataCenterTaking Hangzhou as an ExampleTENG ShixingChina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Abstract: The annual air qual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for the whole year in Hangzhou wa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on different chilled water temperature,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cold sources for the data center and main standard requirements for cold source of different level data center, the best solution of cold source in Hangzhou was gotten.Keywords:data center,cold source schemes,Hangzhou area,air quality,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收稿日期: 2017815作者简介: 滕世兴 (1986~), 男, 硕士, 工程师; 北京市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100069); Email:tengshixing@0 引言随着数据中心机柜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 解决机 房散热问题受到各界强烈关注。
IT/电信相关的碳排放 已经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 且排放势头随 着计算,数据存储和通信技术需求的增长快速上升。
即使大力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 到2020年, 全球IT 相 关碳排放也将达到15.4亿吨。
杭州是全国5个云计算 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之一,在云计算产业发展 上走在前列。
预计到2017年, 杭州将培育2至 3家国 际知名百亿级云计算和大数据龙头企业,打造 200家 中小型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企业。
所以研究影响杭州 地区数据中心能耗最直接、最关键的冷源方案设置, 显得尤为重要。
1 杭州地区空气质量分析AQI (Air Quality Index , 空气质量指数) 是定量描 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臭氧、 一氧化 碳等六项。
从图1可以看出, 杭州地区全年 AQI 低于 100 (优、良) 的天数约70%。
图1 杭州AQI 日分布情况图第37 卷第 9 期 2018年 9 月建 筑 热 能 通 风 空 调Building Energy &Environment Vol.37No.9 Sep.2018.68~70文章编号: 10030344 (2018) 090684SO 2会腐蚀电路板和连接件,是服务器敏感污染 物, SO 2的浓度<10ppb,即 28ug/m 3适合数据中心服 务器运行 [1]。
通过分析杭州地区 SO 2日变化趋势 (图 2), 杭州地区全年10%超出参考值。
图2 杭州SO 2日变化趋势图通过AQI、 SO 2分析, 杭州地区室外新风全年不满 足率接近30%, 不适合采用全新风空调制冷方案。
2杭州地区全年温度分布分析对应15/21益冷冻水制冷系统,制冷单元采用三 种运行模式: 机械制冷模式 (15.5益<湿球温度)。
部分 自然冷却模式 (8益<湿球温度<15.5益)。
自然冷却 模式 (湿球温度<8益)。
从图3可以看出, 杭州地区每 个制冷模式区间内温度相对稳定,模式切换频率低, 运行相对安全。
杭州全年自然冷却、 部分自然冷却比 例达到40%(图4), 适合采用水冷自然冷却形式。
图3 杭州地区全年逐时湿球温度对应三种制冷模式时间分布图图4 杭州地区三种制冷模式时间分布比例图 3杭州地区不同冷冻水温度对系统运行的 影响以杭州地区某1万m 2数据中心项目为例, 进行不 同冷冻水温度自然冷却时间、 冷源 (包括冷机、 水泵、 冷 却塔) 耗电对比 (表 1)。
本项目机柜容量 6kW/台, 机 柜数量1000台, 电费按照1元/kWh计算。
表1 杭州地区某数据中心不同冷冻水温度对比冷冻水温度每提高1益,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将提 高 3%~4%。
本项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 15/21益较 12/18益制冷系统冷源部分年节省运行费用115万, 年 节省10%左右。
17/23益较15/21益制冷系统冷源部分 年节省运行费用67万, 年节省 6%左右。
因此提高冷 冻水温度是数据中心节能的关键。
4数据中心常用冷源方案4.1水冷冷冻水机组+自然冷却系统本方案组成设备包含: 水冷冷水机组、 板式换热 器、 冷却水泵、 冷却塔、 冷冻水泵、 定压补水装置、 加药 装置、 蓄冷水罐、 末端空调机组等组成 (图5)。
图5 水冷冷冻水机组+自然冷却系统图整个系统由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组成, 系统 分三种工作模式: 制冷、 部分自然冷却、 完全自然冷却。
目前国内主流大型数据中心主要采用该制冷方式。
4.2风冷冷冻水机组+自然冷却系统本方案组成设备包含: 风冷冷水机组、 干冷器、 板 式换热器、 乙二醇泵、 冷冻水泵、 定压补水装置、 加药装 置、 蓄冷水罐、 末端空调机组等 (图6)。
冷冻水温度/℃项目12/18 15/21 17/23自然冷却天数/天 70 90 103部分自然冷却天数/天 53 55 65制冷天数/天 242 220 197冷源部分年耗电总价/万元 1191 10761009滕世兴: 数据中心冷源方案解析 --以杭州地区为例第 37 卷第 9 期 ·69·图6 风冷冷冻水机组+自然冷却系统图 整个系统由冷冻水系统和乙二醇水溶液系统组 成, 系统分三种工作模式: 正常制冷、 部分自然冷却、 完 全自然冷却。
带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一体机, 可以根 据室外温度自动切换各种模式, 适用于小型或者无法 建设冷冻站的数据中心。
4.3 自带冷源式风冷空调机组+自然冷却自带冷源式风冷空调机组系统属于分散式空调 系统, 是一套配置有压缩机制冷系统和乙二醇自然冷 却系统的一体机 (图7)。
通过室外干式冷却器 (或冷却 塔) 的强制冷却, 以乙二醇溶液为载冷剂, 通过循环水 泵将室外低温免费冷源间接带入机房, 对机房设备进 行冷却。
夏季时, 转入常规水冷蒸发式压缩机制冷。
适 用于极小型或者无法提供冷冻水的数据中心。
图7 自带冷源式风冷空调机组+自然冷却系统图5 方案比较表2为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对比分析。
表中, PUE= 所有设备的电耗/IT 设备的电耗(kW/kW ), WUE=制 冷蒸发总耗水量 /IT 设备的耗电(L/kWh )。
不同的设 备品牌价格对初投资影响较大, PUE 、 WUE 随运维的 水平、 机柜的实际负载率变化较大。
表2 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对比分析表3为其他方面对比分析。
表3 其他方面对比分析6 数据中心冷水机组变频的节能性表 4为杭州地区 750RT 冷机(制冷量 2637kW ) 变频、 定频全年能耗对比分析 (电费按照 1元 /kWh 计算)。
从表 4中可以看出, 单台750RT 变频机组比单台 定频机组全年节约电费 26%,全年节约电费 42 万, 远 远高于1台变频器的费用,节能和经济效益显著。
表4 杭州地区冷机变频尧定频全年能耗对比分析7 数据中心冷源设置相关规范要求国家标准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对 数据中心冷源部分对应不同等级的配置要求如表5[2]。
表5 叶数据中心设计规范曳冷源部分要求表6 叶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曳冷源部分要求美国标准ANSI /TIA9422014Infrastructure对比项目 初投资 PUE WUE 方案一 1 1.4~1.5 3~4 方案二 1.1~1.2 1.5~1.6 0 方案三1.3~1.41.5~1.6对比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系统繁简性 差 中 好 运行维护工作量 适中 小 大 屋面占地 小 中 大 机房面积 大 小 小 单机制冷量 大 中 小 土建配合需求 大 中 小 设置蓄冷措施可以可以否单台功耗/kW年运行费用/元/kWh 运行点 室外湿球 温度/℃ 冷却水进水 温度/℃ 运行时间/h 运行工况点 变频 定频 变频 定频 A >27 33 118 80% 300.3 315.9 35435.4 37276.2 B 23≤27 29 1525 80% 250.5 284.5 382012.5 433862.5 C 19≤23 25 1509 80% 206.5 259.6 311608.5 391736.4 D 15≤19 21 1341 80% 165.8 238.4 222337.8 319694.4 E 12≤15 17 700 80% 132.2 219.7 92540 153790 F 6≤12最低运行温度170060%89.8164.9152660280330合计1196594.2 1616689.5C 级B 级A 级冷冻机组、水泵、冷却塔NN +1冗余 N+X 冗余(X =1~N )T1T2 T3T4空调机组、水 泵、冷却塔NN +1冗余,停电 可导致停冷N +1冗余,暂时停电不会导 致停冷,但会导致关键设备运行区温度提升N +1冗余,较长时间停电 不会导致关键设备运行区停冷(下转91页)2018年建 筑 热 能 通 风 空 调 ·70·采用 Phoenics 对电梯井疏散楼梯间风压和风速 进行模拟分析, 电站电梯疏散楼梯间风压自然通风的 风压和风速模拟结果模拟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
从 结果可以看出, 热压通风最高压强为 12.5Pa , 楼梯间 进出口平均风速为1.2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