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莆田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3分)踌躇()江皋()迤逦()()潺湲()()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薄帷鉴明月()柏森森()北渚()葺之兮荷盖()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两朝开济老臣心()目眇眇兮愁予()吞声踯躅不敢言()3.读懂下列材料再回答问题:有个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他利用空余时间去一家超市打工.超市老板与他交待工作时,很慎重地告诉他:这里偶尔会出现抢劫行为。
一旦遇上抢劫,一定要做好三件事情才能保证自已的人生安全。
一是准备好强盗要的东西;二是帮他们搬上汽车(强盗开车抢劫);三是向强盗说“再见”。
请你写一句话,要能表达超市老板的生活或生存新理念。
(2分)4.请你为学校的图书馆或实验室写两句标志性的话,要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对人有启示作用。
(4分)二、文言文阅读1.翻译句子(6分)(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2)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3)技经肯綮之未尝。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然己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视为止,行为迟②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③合于《桑林》之舞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依乎天理B.而刀刃者无厚C.虽然,每至于族D.视为止,行为迟【3】写出两个与本段文字有关的成语并加以解释。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17分)一碗羊肉汤金光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
刘乡长说,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从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 2000只。
虽然乡里在农发行贷了100万元的款,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里很踏实:这钱不出两年就可赚回来。
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不错不错,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
”回到县城,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
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从6月8日起,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9日是县政府领导,10日扶贫办,11日县委办,12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3月19日,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了解长岭乡的经验,学习他们敢想敢干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乡、村的脱贫办法,力争在两年之内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接到县委办的通知,刘乡长说,这次县里对长岭乡牧场如此重视,要把长岭乡树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期望,一要把牧场建设得更好,二要搞好接待工作,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乡政府办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一天要接待二十多个人,生活咋安排?这一下难住了刘乡长,牧场远在离乡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荒山上,参观的人在乡里吃饭不合适,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怎么办?刘乡长忽然闪出一个念头。
他说:“我说个办法,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这牧场就是养羊,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明天领导们来,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拣两只大肥羊宰杀,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经济又实惠。
”大伙一听,不禁拍手叫绝。
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六里的山下路旁,领导们一路风尘来到牧场,大家看到荒岭上建成如此规模的牧场,无不咋舌称赞。
莆田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共8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君子道德当代困境李育书道德学说在儒家学说中历来占据重要位置,同时儒家道德有较强的对象性,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君子。
君子主要指士大夫阶层,既有政治内涵,也有道德内涵;平民指普通百姓。
在对君子平民作出区分的基础上,儒家道德学说主要对君子提出了道德要求。
对于平民的道德要求就是成为一名君子,在儒家道德中,没有专门针对平民的道德要求,可以说,平民并没有独立的道德地位,平民在道德地位上依附于君子,在这层意思上讲,儒家道德根本上是君子道德。
儒家的君子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政治意涵,二是道德意涵。
政治意涵是政治上的执政者,是有位之人;道德意涵是道德上的贤人,是有德之人。
对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就曾指出:“君子,谓贤士大夫也。
”(《论语集注·先进》)在君子的界定上,儒家思想存在政治与道德的混同。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平等化,人和人之间人格平等,同等享有基本的政治权利,固定的等级、阶级逐渐消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变小。
这一过程笔者称之为“同质化”。
市场化改革以来,意识中的平等观念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再次说明,经济与物质利益的平等意识愈加深入人心。
在此过程中,自我意识得到了极大发展,从自我意识出发,经济、政治、道德等领域的平等观念取得全面支配地位,人与人在意识层面的差别日益变小,道德地位上的差距也被抹平,不再有君子和平民的自我区分与定位。
儒家道德中君子平民之分的目标指向是君子,其道德要求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君子,强调的是道德主体性。
现代社会君子和平民都变成了公民,而儒家道德学说中,缺少与公民政治生活的对接。
儒家道德主体性未能延伸到政治主体性,对此,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同时,儒家道德对平民缺少约束力。
福建省莆田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莆田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 成绩:一、默写(14分)1.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2.《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3.《琵琶行》中心主旨句是,。
4.《离骚》中表明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明白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5.《氓》中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个限度的句子是,。
6.《离骚》直接抒发作者对老百姓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7.《琵琶行》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
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
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
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
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
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
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
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
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
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
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
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 分)(l)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暴霜露,斩荆棘,。
(3),邯郸为郡,。
(4)齐人勿附于秦,,。
(5),,是又在六国下矣。
2.填空题(6分)(1)“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是对__________的概括?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2)“‘豫州’当是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其中的“豫州”是_______ “卧龙”是__________本诗写的____________情节.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苏辙《六国论》,回答后面的问题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精品】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共8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君子道德当代困境李育书道德学说在儒家学说中历来占据重要位置,同时儒家道德有较强的对象性,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君子。
君子主要指士大夫阶层,既有政治内涵,也有道德内涵;平民指普通百姓。
在对君子平民作出区分的基础上,儒家道德学说主要对君子提出了道德要求。
对于平民的道德要求就是成为一名君子,在儒家道德中,没有专门针对平民的道德要求,可以说,平民并没有独立的道德地位,平民在道德地位上依附于君子,在这层意思上讲,儒家道德根本上是君子道德。
儒家的君子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政治意涵,二是道德意涵。
政治意涵是政治上的执政者,是有位之人;道德意涵是道德上的贤人,是有德之人。
对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就曾指出:“君子,谓贤士大夫也。
”(《论语集注·先进》)在君子的界定上,儒家思想存在政治与道德的混同。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平等化,人和人之间人格平等,同等享有基本的政治权利,固定的等级、阶级逐渐消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变小。
这一过程笔者称之为“同质化”。
市场化改革以来,意识中的平等观念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再次说明,经济与物质利益的平等意识愈加深入人心。
在此过程中,自我意识得到了极大发展,从自我意识出发,经济、政治、道德等领域的平等观念取得全面支配地位,人与人在意识层面的差别日益变小,道德地位上的差距也被抹平,不再有君子和平民的自我区分与定位。
儒家道德中君子平民之分的目标指向是君子,其道德要求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君子,强调的是道德主体性。
现代社会君子和平民都变成了公民,而儒家道德学说中,缺少与公民政治生活的对接。
儒家道德主体性未能延伸到政治主体性,对此,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同时,儒家道德对平民缺少约束力。
同质化带来的结果是,在平等基础上,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君子,所有人都成了平民,平民道德缺失的问题就进一步暴露出来。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阴阳的观念比气的观念出现更早,西周初年已经出现,最初是指日光照射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易经》中则把阴阳作为整个世界中的两种基本势力或事物之中对立的两个方面。
最著名的古代阴阳论的论断见于《易传》之《系辞》,《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指阴阳的对立分别与交互作用,是宇宙存在变化的普遍法则。
《说卦》把阴阳普遍化,《庄子》中已经有阴阳生成论。
在西周末期,已把阴阳的观念和气的观念结合起来。
庄子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把阴作为阴气,阳作为阳气,这样就产生了“二气”的观念。
《易传》中发挥了这一思想,不仅提出气分阴阳,也同时强调二气相感。
荀子也这样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认为阴阳的对立互补是世界存在与变化的根源。
汉代以后,阴阳的观念成为中国哲学根深蒂固的基本特征。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汉代思想当中,阴阳、五行、四时都是天地之气的不同分化形式形态,同时阴阳与五行、四时、五方、五色、五味等有高度的关联性,由此发展出一套关联宇宙图式的建构。
除了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外,五行之间也被理解为相生相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主张:“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金木水火土。
”“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
”新儒学哲学家尤依赖于《易传》的阴阳哲学而不断发展阴阳的世界观。
如宋代理学家邵雍言:“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
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见之矣。
”哲学上是指阴阳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冲突对立,而是感合、相互吸引和配合。
清代的戴震说:“一阴一阳,流行不已,夫是之谓道。
”把“道”理解为阴阳二气流行不已的过程。
先秦《管子》中早有对阴阳作用的认识,“春夏秋冬,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惆怅(chànɡ)轻飏(yánɡ)窈窕(tiáo)倚(yǐ)南窗B.瓯(ōu)越潦(liáo)水簪(zān)笏桑梓(zǐ)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D.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茕茕孑立(qióng)2.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B.彼且奚适也C.《齐谐》者,志怪者也D.彼且恶乎待哉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C.腹犹果然D.于时风波未静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抵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抵率寓言也抵:大概B.衣以文绣衣:衣服C.子亟去,无污我去:离开D.无为有国者所羁羁:拘束【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未数数然也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B.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使使厚币迎之C.以明老子之术去以六月息者也D.周尝为蒙漆园吏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许以为相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D.木直中绳,以为轮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定力原为佛学用语。
佛家认为,定力是消除烦恼的禅定之力,定可生慧。
推而广之,学成一门技艺,成就一项事业,特别是做好领导工作,都需要有定力。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定力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
坚定。
坚定主要体现在理想、信仰、信念、意志方面,它是指执着坚守,不盲从、不浮躁、不动摇。
坚定是“压舱石”。
只有政治清醒、立场坚定,才能明辨是非、把握方向,才能自觉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镇定。
镇定主要是指处变不慌、临危不乱。
面对安逸舒适的环境,不忘初心;身处恶劣环境,不改本色;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沉着应对;发生突发事件,冷静处置。
镇定是“定心丸”。
唯有镇定方能从容,才能在锻炼和考验中经得起风浪、受得了挫折、守得住本心。
淡定。
淡定是定力的最高境界,主要是指面对各种诱惑和名利得失,内心保持平静与笃定。
淡定是“试金石”。
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
特别是遭到误解、面对偏见时,仍能泰然处之,不受世俗之见的干扰,观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
领导干部做到坚定、镇定和淡定,需要积极自我磨炼,涵养相应的功力。
这种功力,也大致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远见。
远见就是在大是大非、纷繁喧嚣中看得清、辨得明、把得准,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远见支撑定力。
苏共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却在有2000万党员时垮台了。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苏共在后期缺乏政治远见,丧失理想信念,严重脱离群众。
远见缘于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
只有把握规律性,才能增强预见性、赢得主动性。
“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
胸襟就是格局与气度。
博大的胸襟滋养定力。
共产党人的爱是对国家民族、对人类的大爱。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指出,“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_语文_word版(有答案)
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机读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观摩闭门羹首屈一指吉人有天象B.祥和拌脚石作壁上观朽木不可雕C.剪辑座右铭如愿以偿物以稀为贵D.遨翔煞风景川流不息高义薄云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草菅人命刚愎自用病入膏肓擅长写作B.再接再励怙恶不俊万马齐喑千丝万缕C.相形见绌虎视眈眈为虎作伥毫厘不爽D.雷霆万钧烦燥不安惊弓之鸟出神入画3.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迤逦央浼仗义直言佶屈聱牙哀声叹气B.玷辱庇祐战战兢兢性情孤僻没精打彩C.讥诮辖制噤若寒蝉精神矍铄关怀倍至D.莞尔戊军不径而走开诚布公以身殉国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莲都区万象派出所民警为的当事人垫付一笔数额不小的手术费,让其渡过难关。
②几名男子在一辆小轿车周围,被正在巡逻的民警发现后,做贼心虚的他们立即散去,民警迅速反应,抓获了嫌疑人。
③作为新兴产品的空气能热水器,假冒产品充斥市场,可谓,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
A.素不相识偷偷摸摸鱼龙混珠B.萍水相逢偷偷摸摸鱼目混珠C.素不相识鬼鬼祟祟鱼目混珠D.萍水相逢鬼鬼祟祟鱼龙混珠5.下列选项中的诗词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拒绝“拿来”的校园文化走进现在的校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久经岁月洗礼的中外名言被信手拈来复制、粘贴在学校的醒目位置,其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
套用当下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就是“我们不生产校园文化,我们只是文化的‘搬运工’”。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丰满的“拿来文化”遭遇了现实的骨感。
经过学校和教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大气、典雅、庄重的校园文化往往“水土不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远的距离,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共鸣。
许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或者是“一瞥了之”,甚至视而不见。
校园文化因此沦为“花瓶”,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表面上看,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中旗帜鲜明地奉行“拿来主义”,缘于他们过度迷恋文化的原貌,总想为学生打造一个原汁原味“无污染”的原生态文化体系。
然而,究其根本,是学校管理者“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使然。
毋庸置疑,中外优秀文化理应得到传承,但学校管理者应该辩证地运用“拿来文化”。
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就会不切实际,无法激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而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校园文化,必须注重文化的再造与创新,让经典文化历久弥新,融合时代发展特色。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原本地照搬优秀文化,要摒弃“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厘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进而让文化焕发时代特色,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拿来的只是别人的文化,原创且切合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激发学生文化创新的潜能。
比如,引用这句耳濡目染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我们可以站在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情操,以及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角度,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书山有路‘法’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让建筑拥有生命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
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
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
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
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
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
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
莆田六中2015-2016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共8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文人认为进入作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涵泳”与“玩味”的无声接受方式,注重悉心揣摸与反复咀嚼,如嚼橄榄,如品香茗。
“涵泳”这一概念由朱熹率先提出,他认为诗的“语言有个血脉流通,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诗人话底意思也”。
诗的意象是一个活的整体,内部有血脉贯通流转,而读诗之人反复涵泳感受,就会领悟到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如果多引外来道理对诗进行分解,必然破坏作品的艺术生命,感受不到诗人的真正意思。
与此同时,朱熹认为读诗要“玩味义理,咀嚼滋味”,强调接受者细腻感受的重要性。
清代况周颐对此认识更为深入,“读诗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往中。
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接受者以空明之心,充分调动艺术想象,通过语言的揣摸去创造作品的意境,沉入其中,思而得之,感而契之。
其二,与“涵泳”和“玩味”的无声接受方式相补充的是“熟读”与“讽咏”的有声接受方式,通过反复的吟咏讽诵逐渐悟入作品。
明代胡应麟曾将文学作品分成“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两个层面,他认为,“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
前者是作品的表层形式,有迹可循,能进行规范化的分析,是进入作品内部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后者是形式所暗示的意蕴与旨趣,不可坐实,具有不确定性,它依附于形式而存在。
这就决定了读者只能在“熟读”和“讽咏”中通过语言的节奏、声调与韵律去领略它。
严羽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洟满襟,然后方识《离骚》。
”沈德潜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都说明了读者按照作品语言的节奏、声调去高吟低唱,紧咏慢吟,从而领会到作品的妙处与味道。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犹望一稔(niàn)惆怅(chàng) 流憩(qì) 盘桓(héng)B.逸兴遄(tuán)飞披绣闼(tà) 闾阎(yán] 簪(zān )笏C.便(pián)宜埋藏(cánɡ)禅(shàn)让道观(ɡuàn)D.占(zhān)卜砧(zhēn)板粘(nián)贴毡(zhān)帽2.下列短语书写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引壶觞以自酌完壁归赵夙遭悯凶B.穷岛屿之莹回川流不息责臣捕慢C.酌贪泉而觉爽牵强附会宠命优渥D.川泽纡其骇嘱和盘托出实所共荐3.下面语段第一层次复句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A.并列复句B.因果复句C.条件复句D.假设复句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洛克菲勒家族除了惊人的财富、显赫的声名,他们还因对公益慈善的重视和投入,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称赞和认可。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经济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最终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福建省莆田市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注意: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由宋江的家族关系说明中国古代的政治(节选)萨孟武经济制度可以分做两种,一是个人主义的,一是社会主义的。
前者指团体对于个人的生存,不负责保证;后者指团体对于个人的生存,须负责保证。
但是团体对于个人的生存,既然须负责保证,则团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能不经营生产,因之,生产手段不能不归于团体公有,所以这个时候,许多生产常由国营。
反之,个人既然自求生存,则个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没有生产手段,而生产手段所生产的生产物业不能不归于个人私有,所以这个时候,许多生产均为私营。
其次,团体既能保证个人的生存,则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存,当然没有特别顾虑的必要,因之,个人可任意筹划团体全部的利益,所以这个时候,利他主义是道德上最高原理。
反之,团体不能保证个人的生存,则个人在考虑团体利益之先,不能不谋自己利益的安全,否则由个人的穷苦,势必引起社会全体的没落,所以这个时候,在道德上,不能不承认利己主义。
但是从来社会乃同时存在着这两个制度,即在社会之内,固然实行个人主义的经济制度,而在家族之内,则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家族与社会的经济制度既然不同,所以家族与社会的道德原则也互相抵触,即在家族之内,以利他主义为最高道德原则,在社会之内,却不能不承认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
社会与家族既然实行二种矛盾的道德原则,那么,人民要在家族之内,成为良好的父兄,势不能再在社会之内,成为良好的臣民,因为在道德上既有保证家族生活的义务,则稍稍剥削社会,由社会的道德原则的利己主义看来,并没有什么大错。
这种现象固然不是中国才有的,不过欧洲各国,自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一面因手工业的没落,劳工阶级都吸收于工厂之内,同时兼以交通发达,人民容易迁徙,所以大家族制度渐次破坏,而代以小家庭制度。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2)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
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记》,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
《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今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
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
《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
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
《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
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
如何得体地访客、与尊长相处,也是《礼记》多次谈到的内容。
《礼记》说:“将上堂,声必扬。
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拜访他人,即将上堂时,要抬高说话声,旨在使室内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准备。
如果房门口有两双鞋,房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就可以进去;如果说话声听不到,说明他们的谈论比较私密,此时不可贸然进入。
《札记》还说“毋侧听”,就是不要耳朵贴墙偷听别人谈话,这样做很不道德,可见古人把尊重他人隐私作为做人的原则。
《礼记》还屡屡谈及在尊长身旁陪坐时的注意事项,如:“长者不及,毋傀言”,长者还没有谈及的话题,不要插嘴;“正尔容,听必恭”,听长者说话,要端正容貌,虚心恭听;“毋剿说,毋雷同”,自己发言时,要表达主见,不要总是袭用别人的说法,处处与人雷同。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0分)(01)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02),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03)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04),亦崎岖而经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05)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06),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07)酌贪泉而觉爽,。
(王勃《滕王阁序》)(08),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09)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10),奉晨昏于万里。
(王勃《滕王阁序》)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①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
②徙倚:徘徊。
③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共8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文人认为进入作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涵泳”与“玩味”的无声接受方式,注重悉心揣摸与反复咀嚼,如嚼橄榄,如品香茗。
“涵泳”这一概念由朱熹率先提出,他认为诗的“语言有个血脉流通,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诗人话底意思也”。
诗的意象是一个活的整体,内部有血脉贯通流转,而读诗之人反复涵泳感受,就会领悟到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如果多引外来道理对诗进行分解,必然破坏作品的艺术生命,感受不到诗人的真正意思。
与此同时,朱熹认为读诗要“玩味义理,咀嚼滋味”,强调接受者细腻感受的重要性。
清代况周颐对此认识更为深入,“读诗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往中。
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接受者以空明之心,充分调动艺术想象,通过语言的揣摸去创造作品的意境,沉入其中,思而得之,感而契之。
其二,与“涵泳”和“玩味”的无声接受方式相补充的是“熟读”与“讽咏”的有声接受方式,通过反复的吟咏讽诵逐渐悟入作品。
明代胡应麟曾将文学作品分成“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两个层面,他认为,“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
前者是作品的表层形式,有迹可循,能进行规范化的分析,是进入作品内部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后者是形式所暗示的意蕴与旨趣,不可坐实,具有不确定性,它依附于形式而存在。
这就决定了读者只能在“熟读”和“讽咏”中通过语言的节奏、声调与韵律去领略它。
严羽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洟满襟,然后方识《离骚》。
”沈德潜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都说明了读者按照作品语言的节奏、声调去高吟低唱,紧咏慢吟,从而领会到作品的妙处与味道。
桐城派散文家对此有更深入认识,刘大櫆认为读散文之法,重在音节揣摸,摸透了音节,也就把握了作品内在风神,因此桐城派极力标举高声诵读。
无论是无声的接受方式,还是有声的接受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品的神韵,需要接受者以己之心参与作品的创造,为此,古代文人又推出了“以意逆志”的观点。
“以意逆志”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说的是一种具体的接受方式,而是贯穿于各种具体方式之中的一般接受原则。
“意”是接受者的思想情感,“志”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以意逆志”是接受者从自己主观感受出发,通过想象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中国古代的接受者对此有较深入认识,梅尧臣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的观点就强调了要以己之意去领会作者之心;王夫之说,“读古人文字须以心入古文中”,才能得其神髓。
这些文学接受观,高扬了读者的主体性,承认了读者可以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理解作品,不一定要与作者之意相合。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A.以“涵泳”和“玩味”作为阅读作品的方式,注重的是对作品进行悉心揣摸与反复咀嚼,这是一种无声的接受方式。
B.“熟读”与“讽咏”是古人阅读作品的另一种方式,注重的是反复的吟咏讽诵逐渐悟入,这是一种有声的接受方式。
C.清代的况周颐认为,在阅读诗歌时接受者要以空明之心,充分调动艺术想象,通过语言的揣摸去创造作品的意境。
D.“涵泳”这一阅读方式是朱熹率先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涵泳就能把诗读得通畅,否则就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明代的胡应麟认为,文学作品的“体格声调”是作品的表层形式,是读者进入作品内部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B.“兴象风神”是作品所蕴含的意蕴和旨趣,它依附于形式而存在,具有不确定性,应该有其相应的领略方法。
C.“以意逆志”指的是无声或有声的接受方式,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品的神韵,以己之心参与作品的创造。
D.严羽和沈德潜的话都说明了领悟作品时诵读的重要性,读者要通过高吟低唱、紧咏慢吟去领会作品的妙处与味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熹在读诗的认识上,既从诗的整体贯通上要求读诗之人须反复涵泳感受,也从“玩味义理,咀嚼滋味”上强调接受者去细腻感受。
B.刘大櫆认为读散文重在从揣摸音节上去把握作品内在风神,这与胡应麟认为读者应该通过节奏等去领略作品的意蕴与旨趣是一致的。
C.梅尧臣和王夫之都强调了要领会文章的神髓,必须用“心”,必须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性,读者要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理解作品。
D.从“以意逆志”的原则出发,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就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中,从而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情感上达成一致。
二、课内文言文(18分,每小题3分)4.下列对于括号前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处穷(狭窄)闾阨巷B.吾未尝以此自多(赞许)者C.将贷子三百金(古货币单位),可乎D.卜子妻写(仿效)弊裤也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 B.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C.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D.夫处穷闾阨巷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B.至之市,而忘操之.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C.秦西巴以.有罪益信构木为巢,以.避群害D.郑人有且.买履者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7.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倍其所以..嫁 B.尔将可与语大理..矣C.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 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②又奚以自多.③今有美.尧、舜之道于当今之者④号.之曰有巢氏⑤先以其女妻.胡君⑥商之所短.也⑦其御.曰⑧自知.其益富⑨君岂有斗升之水活.我哉A.①③/ ⑥⑨/ ⑦/ ④⑤/ ②⑧B.④⑤/ ③⑧/ ①⑦/ ②⑥⑨C.⑧⑨/ ①③/ ④⑤/ ②⑦/ ⑥D.③⑧/ ①⑨/ ⑦/ ④⑤/ ②⑥9.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为人妇而出 B.我之谓也 C.束于教也 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题(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
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
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
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
累迁内阁学士。
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
擢兵部侍郎。
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
逾年,起署刑部侍郎。
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
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
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①赴官”。
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
”诏原之。
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
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
三十年,擢户部尚书。
子齐贤,乡试未中试。
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
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
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
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
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
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
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
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
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
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
”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
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
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有删节) 【注】恝(jiá)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卒 / 优诏赐 / 恤祭葬如例 / 祀贤良 / 祠谥文襄B. 卒优 / 诏赐恤 / 祭葬如例 / 祀贤良祠 / 谥文襄C. 卒 / 优诏赐恤 / 祭葬如例 / 祀贤良祠 / 谥文襄D. 卒优 / 诏赐恤祭 / 葬如例 / 祀贤良祠 / 谥文襄11.对下列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B.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去世。
C.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
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shì)或谥号。
“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B.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C.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
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默写(10分,每小题1分)14.(1)先帝知臣谨慎,。
(2)猥自枉屈,_____________________,咨臣以当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