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教案-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图形的运动(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翻转三种图形运动,并学会用语言描述这些运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翻转三种图形运动,并学会用语言描述这些运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平移、旋转和翻转的理解和区分。

2. 学生用语言描述图形运动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练习册。

2.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教具模型。

3. 白纸、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现象。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平移、旋转和翻转的现象?二、新课讲解1. 讲解平移运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具模型,理解平移运动的特点。

2. 讲解旋转运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具模型,理解旋转运动的特点。

3. 讲解翻转运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具模型,理解翻转运动的特点。

4.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三种图形运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总结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图形的运动(一)一、平移二、旋转三、翻转作业设计:1. 课本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运动,用语言描述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引导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三种图形运动,并学会用语言描述这些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图形运动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图形的运动(一)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图形的运动(一)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运动。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应用这些运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运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运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

2. 区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

3. 运用图形运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图形卡片。

2.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动画或实物模型。

3. 练习题和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运动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演示:通过动画或实物模型演示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运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5.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对图形运动的概念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板书设计1. 图形的运动(一)2. 内容: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区别和应用。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2.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运动实例,并描述其运动方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演示、练习、活动和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运动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区分这些运动,并能够运用这些运动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图形的运动(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图形的运动(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图形的这两种运动。

教学内容包括:1. 平移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平移是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2. 旋转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旋转是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3. 平移与旋转的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能够识别并描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平移与旋转的区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加强理解。

2. 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二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平移和旋转的动态演示视频。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动态演示和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剪出图形并进行平移和旋转,观察并描述变化。

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3 图形的运动(一)2. 核心内容:平移的定义和特点、旋转的定义和特点、平移与旋转的实例分析。

3. 关键点强调: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平移和旋转的关键特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在家中找一个物品进行平移和旋转,描述其变化,并与家长分享。

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一)》一、导入:课件出示(教师讲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瞧,它们正向我们飞来,可是我们只能看见它们的半个身影,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昆虫吗?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

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二、交流引入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

(板书:对称)【设计意图:从大自然中的昆虫引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在猜想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初步感受对称现象,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却不像呢?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蝴蝶”的一半?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

(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

(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一找。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会用“对折”的方法辨认轴对称图形,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图形的基本运动,包括平移和旋转。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发现图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图形的运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运动,并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运动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图形的运动。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图形运动的过程。

3.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图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平移和旋转的图形素材,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幻灯片,展示图形运动的过程。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荡秋千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运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形素材,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种运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尝试对给定的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主题为“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

课程将围绕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特征、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讲解。

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并学会识别和创造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识别并命名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

2. 识别和创造轴对称图形的能力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轴对称图形的模型、图片和实物。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通过模型和图片进行演示。

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一些轴对称图形,讨论它们的特征和对称轴的位置。

4. 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剪纸和折叠,自己制作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板书设计:1.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的示例。

3. 轴对称图形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解释其对称轴的位置。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并能够识别和创造轴对称图形。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详细补充和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细节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精品文档三图形的运动(一丿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折纸、剪纸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轴对称特征,认识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

从数学的意义上讲,轴对称是图形的特征之一,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认识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的变换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在介绍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时注意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点。

「学情分析/A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变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学生掌握起来并不难。

除了教材上提供的活动形式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

☆教学要求.力1. 引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感知图形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机会,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看一看,感知图形的轴对称特点,欣赏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2.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

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

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点。

☆教学建议注1•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

例如,让一名学生站在教室里,演示一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平移一步、两步……再如,让一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并旋转一下,或是拿一根线,一头拴上橡皮并在空中旋转一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本单元对于图形的轴对称特征、平移和旋转主要是从生活的角度让学生初步感知,使学生大致能辨别这些现象,并能通过操作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或旋转。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教案《图形的运动一》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教案《图形的运动一》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教案《图形的运动一》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教案《图形的运动一》(通用13篇)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教案《图形的运动一》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法与学法:教法:直观教学。

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A4纸、直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玩吗?生:喜欢。

师:同学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呢?生:玩……师:同学们可真会玩!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一玩,老师这里有一张纸,如果给同学们,你会怎么“玩”?生:折飞机、折图形、折图案等师:同学们想象很丰富,也真会玩?想知道老师拿这张纸怎么玩吗?(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在沿着对折的另一边任意的把它撕下来)。

师:看,同学们想像老师这样玩吗?生:想师: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拿出桌面的这张纸,先折一折,在撕一撕,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师:同学们做好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预设生1:有一根线、有一条折线、有一条折痕、对称轴师: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好孩子!师:除了这个发现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预设生1:?预设生2:图形的两边一样师:多聪明的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多么丰富的孩子!此处应有掌声!师: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图形,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图形的两边……。

生:一样师:像这样两边重叠在一起,就叫做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在来看这个图形,和刚才的图形是不是有相同的特征呢?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图形的两边……,就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内的图形;2.学习图形在平面内的平移和旋转;3.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平移和旋转规律。

二、教学重点1.图形的平移;2.图形的旋转;3.图形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平移和旋转规律;2.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图形卡片、板书、教学PPT等教学辅助工具;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老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出图形的运动;2.利用图形卡片展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卡片观察和理解。

第二部分:讲解1.老师利用板书和PPT介绍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2.老师示范如何进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让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部分:练习1.学生进行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互相观察和纠正。

第四部分:总结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点,强调平移和旋转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提出疑问和心得。

六、课堂延伸1.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做的图形平移和旋转;2.学生可尝试设计自己的图形运动题目,展示给同学。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2.练习书上与图形运动相关的习题。

八、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完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图形的运动一》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概念,并能够分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图形。

2.掌握图形的运动方向,包括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

3.通过练习,提高孩子们对图形的辨认和运动方向的掌握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图形的运动,包括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

教学重点1.图形的分类和命名;2.图形的运动方向。

教学难点孩子们对图形运动方向的掌握能力,特别是对于不同形状的图形的运动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图形的分类和命名1.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根据其形状和特征进行分类和命名。

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为每种图形都描述一下它的特征,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形状和名称。

活动2:图形的运动1.展示一些图形,并让孩子们自己感受和描述它们的运动方向。

2.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些图形卡片,让他们进行图形的运动练习,比如将正方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向移动。

3.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他们的练习成果,以便更好地理解运动方向。

活动3:综合练习1.让孩子们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图形运动的练习,比如将三角形向上移动三格,长方形向左移动两格等等。

2.检查孩子们的练习成果,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加深理解和记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了解和分类图形的基础上,孩子们掌握了图形的运动方向,通过实际练习和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对图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2.学习常见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

3.学习图形的运动,包括上下、左右和旋转等。

二、教学重点1.学习图形的基本属性。

2.学习图形的运动,包括上下、左右和旋转等。

三、教学准备1.活动道具:纸质图形卡片、教学PPT。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

3.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PPT,并测试可用性。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游戏1.让学生们站在原地,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以放松身体。

2.让学生们跟着老师做蒙眼行走游戏,以增强注意力和平衡感。

2. 导入新课1.老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让学生们认识常见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

2.老师介绍各个图形的基本属性,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3.老师通过发放图形卡片让学生们自行寻找相同形状的图形,以加深印象。

3. 学习图形的运动1.老师让学生们站在原地,手中拿着图形卡片,模拟图形的上下运动,帮助学生们理解运动的概念。

2.老师让学生们模拟图形的左右运动,并且教授相关语言,比如:•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向上移动•向下移动3.老师通过展示PPT上旋转图形的动画,让学生了解旋转这一种运动。

4. 练习巩固1.老师让学生们分组,组间进行比赛:谁的组能最快地把图形按照要求进行正确的运动,谁的组获胜。

2.老师通过展示PPT上运动图形的实例,让学生们模仿动画进行运动,并要求学生逐一展示。

五、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 课堂讲解、图形卡片练习、PPT 讲解和课堂跟踪等。

学生通过展示图形的实例进行模仿,能极大地提高大家的兴趣和注意力,掌握了本课讲授的知识。

但是作业环节还可以更多样化一些,使得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图形的运动(一)》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3、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1、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教学难点平移的距离。

教具学具课件、尺子、活动角、图钉,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要求分类,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1、出示引入场景图。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汽车的运动、见过彩云在天空中随风飘动和时钟永不停息的运动,那么你们想过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嘛?2、根据他们运动方式的不同把它们分类。

学生分类(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小组选代表发言。

3、说说分类的理由。

汽车和云彩都是平移,时钟是旋转。

二、动手操作,体验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学习用品移一移、转一转,看看能否创造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分别请同学上台演示,并说明理由。

2、刚才同学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了平移与旋转现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你能试着说一说吗?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说:推拉窗户、拉拉索、滑滑梯、射箭、运动中的汽车等都是平移,飞机的螺旋桨、转动的风车、转动方向盘、玩陀螺等是旋转。

当学生提到汽车时,要特别强调汽车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整个车身是在做平移,而车轮是在做旋转动作。

三、观察操作,研究平移距离。

1、做一做。

做一做“练一练”的第一题。

2、画一画。

画一画“练一练”的第3题。

五、回顾与体会。

说一说,今天学了《图形的运动(一)》你有什么收获?是不是对生活中的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名称。

2.掌握几何图形的运动方式。

3.能够描述和演示几何图形的运动。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名称。

2.掌握几何图形的运动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工具:彩色图形卡片、白板、彩色粉笔等。

四、教学步骤1. 热身•利用彩色图形卡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名称。

2.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些几何图形按照某种方式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3. 探究•让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将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操作,让学生讨论不同运动方式导致的变化。

4. 实践•分发彩色图形卡片给学生,在小组内让他们尝试进行几何图形的运动操作,并记录下运动前后的变化。

5. 总结•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运动操作,让其他同学观察并总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6. 练习1.让学生用彩色粉笔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几何图形,然后进行平移、旋转或翻转的操作,让同学猜测运动后的图形是什么。

2.让学生相互交换图形卡片,进行运动操作,检验彼此的答案。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何图形的运动方式,掌握了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方法,并能够描述和演示几何图形的运动。

六、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的题目,写下自己的答案和思考过程。

2.找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七、拓展了解更多关于几何图形运动的知识,可以利用电子资源或参考相关教辅书籍。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几何图形的运动方式,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图形的运动(一)》-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3 图形的运动(一)》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够辨别生活中和图形上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到图形运动的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难点:能够辨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运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2.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平移和旋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如拉抽屉、风扇旋转等。

2.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用于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拼图等,用于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平移和旋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如拉抽屉、风扇旋转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操作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如将一个图形平移或旋转一定角度,并观察其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一)-人教新课标2014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一)-人教新课标2014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一)人教新课标2014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程,内容围绕图形的运动(一)展开。

根据人教新课标2014的要求,学生将通过本节课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理解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图形的运动方式。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理解:学生需要区分平移和旋转运动,并能够准确描述图形的运动方式。

2. 图形运动的实际应用: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图形运动相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图形卡片、平移和旋转演示工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图形卡片、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引发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通过演示工具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

3.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操作图形卡片,亲身体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并描述其运动方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图形运动的特点和区别,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6. 应用练习: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一)人教新课标2014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 教学难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理解、图形运动的实际应用4. 教学内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作业设计:1. 完成图形运动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运动现象,并描述其运动方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演示工具,生动地展示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引发了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兴趣。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图形的运动方式。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图形的运动(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图形的运动(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图形的运动(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图形的平移运动。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学会判断图形是否进行了平移运动,并能够运用平移运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图形平移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图形的平移运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平移与旋转的区别。

2. 平移运动中图形位置的变化。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平移演示器。

2. 学具:学生用图形卡片、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平移的定义,演示平移运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3. 活动操作:学生分组操作图形卡片,进行平移运动,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4.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平移的定义。

2. 平移与旋转的区别。

3. 平移运动的实例。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讲解、操作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图形的平移运动。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位置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平移运动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实例,例如,可以展示一段视频,内容是学生在学校操场上排队时,队伍整体向左或向右移动的场景。

这样的实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平移运动,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应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平移的定义:“平移是指物体在平面内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前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图形的运动该单元帮助学生到了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2、(学生自由回答)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

【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2.经历“剪一剪、折一折、辨一辨”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猜想激趣
1.课件出示(教师讲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瞧,它们正向我们飞来,可是我们只能看见它们的半个身影,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昆虫吗?
2.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

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二)交流引入
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

(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从大自然中的昆虫引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在猜想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初步感受对称现象,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却不像呢?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蝴蝶”的一半?
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

(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根据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改编)
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

(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一找。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会用“对折”的方法辨认轴对称图形,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题
2.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2题。

(二)变式练习
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3题
(三)拓展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七的第11题)
1.将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两次,再剪去一个角,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2.想一想,再剪一剪。

3.展示不同剪法展开后得到的不同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课件配乐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对称世界,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对称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