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牟平插队旧事
王小波的牟平岁月
王小波的牟平岁月作者:房伟来源:《齐鲁周刊》2017年第15期上世纪七十年代,王小波在牟平生活和工作期间,既是他对过去云南插队生活经验的总结、沉淀、提升和概括的时期,也直接孕育了《战福》《这辈子》《这是真的》《绿毛水怪》《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等早期小说作品。
更重要的是,牟平的插队生活,使他对于中国农村、中国农民,进而对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环境,具有了第一手鲜活经验,并进而产生了深刻反思。
后来,王小波的很多著名杂文,如《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等,都是从这些早年生活经验发出的智慧火花。
11972年秋,牟平县水道公社青虎山村前书记张同良,收到王小波的母亲宋华的一封来信,信中透露出想把小波落户青虎山的想法。
老书记年龄已高,已不担任青虎山村书记。
他来到自己的大儿子、时任水道公社党委委员兼青虎山村党支部书记的张玉敏家中。
张玉敏听了父亲的诉说,立刻拍板说:“咱村出去的娃,别人不要,咱要,来吧,不就是添口人嘛,有我们吃的就有他吃的!”朴实的张家父子,为王小波的插队,做了很多工作。
很快,第二年春天,王小波就来到青虎山村插队落户。
从水道镇到青虎山村,约半个小时车程,几十里地,走路约需要一个多小时。
在水道完小教书时,逢周六或周日,王小波就告别学校,独自踏上回村的道路。
1974年秋天的某天,王小波独自从镇上回青虎山村,竟然迷了路,在沟里整整走了一夜,才摸到村里。
行走荒野的意象,对于王小波来说,既非常典型,又极具独特性。
这种旷野的奔走,被赋予了强烈的生命探索意味和童话气质,充满了华丽的狂想、奔放的生命自由意志。
《黄金时代》中,王小波对陈清扬在云南荒山中奔走的描述:“树林里飞舞着金蝇。
风从所有的方向吹来,穿过衣襟,爬到身上。
我待的那个地方可算是空山无人。
炎热的阳光好像细碎的云母片,从天顶落下来。
”小说《三十而立》中,也有一段在旷野奔走的文字:“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隊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
【最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问题。但是这种不一样是聪明还是有毛病,还没有定论。
既然如此,就应该少数服从多数。大家说你聪明,你就是
聪明,大家觉得你有毛病,你就是有毛病。很显然,认为
他有毛病的人将是大多数。李先生听了为之语塞。后来他
2就021/2不/2 和我说什么了。”
20
2、“王二”视角讲文革历史、爱情故事。 (内视角:以小说里的人物讲述故事)
2021/2/2
5
浪漫骑士 行吟诗人 自由思想家
后来我们就开始通信和交往。
他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他的
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作梦
也想不到我会把信写在五线谱
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
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
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
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女
人能够抵挡如此的诗意,如此
2021/2/2
19
《我的阴阳两届》
“李先生和我一样,专干些不能干的事。我干的事是想写 小说,经常往刊物投稿,但是总是被退回来,并且不是退 给我本人,而是退到党委办公室,附有一封公函,建议对 投稿人加强思想教育。但很少有人真来教育我,因为我是 小神经。”
“和李先生同屋时,他告诉我说,他读通的不止是西夏文,
2
二、主要作品
《黄金时代》(1992)、《白银时代》 (1997)、《青铜时代》(1997)三部中长 篇小说集(合称《时代三部曲》)等。
20世纪90年代开始思想随笔写作,出版有《思 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 多数》等。
2021/2/2
3
三、王小波其人
2021/2/2
4
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 家
2021/2/2
16
我的精神家园
6.作者追求的人文事业是怎么样的? 作者追求的人文事业是怎么样的? 作者追求的人文事业是怎么样的 用原文来回答。 用原文来回答。
• 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 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 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 紫色的 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 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 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 蜓。
7.如何理解“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 如何理解“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 如何理解 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 紫色的牵牛花 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 落了一只蓝蜻蜓。 含义? 落了一只蓝蜻蜓。”含义? 浪漫,唯美,充满童趣, 浪漫,唯美,充满童趣,是作者用童心描 绘出的人文事业的道路,并是他追求的。 绘出的人文事业的道路,并是他追求的。 在通向精神家园的路途上,作者感受到的 在通向精神家园的路途上,作者感受到的 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充满美好和神奇、 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充满美好和神奇、富有 吸引力和诱惑力的景致。 吸引力和诱惑力的景致。
• (随兴;对艺术、对美的追求) 随兴;对艺术、对美的追求)
3.模仿 、2节概括的“精神家园 模仿1、 节概括的 节概括的“ 模仿 之初建”结构,概括3、 节的 之初建”结构,概括 、4节的 内容。 内容。 精神家园的形成 精神家园的形成
从第3节中提取精神家园形成的因素 从第 节中提取精神家园出他们的 古希腊哲人蜡板画的故事, 古希腊哲人蜡板画的故事 随兴而发以及用艺术进行沟通交流的行为。 随兴而发以及用艺术进行沟通交流的行为。 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说说类似的例子吗? 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说说类似的例子吗?
王子猷雪夜访戴
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爱情真相
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爱情真相很多人是因为喜爱王小波,才知道李银河的。
但在这段爱情中,其实李银河才是女神,王小波是个屡遭嫌弃的灰姑娘!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李银河王小波的爱情,希望能帮到你。
李银河王小波的爱情1968年十六岁的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
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1971年,王小波十九岁,去了母亲老家山东省牟平县青虎山插队。
1973年,王小波在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做工人。
后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做工人。
工人生活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1977年,二十五岁的王小波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
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
"我是因为看他的小说认识他的。
他的那篇《绿毛水怪》跟我很投缘。
当时在另一个朋友手中拿到的,看完后,我就觉得早晚一定会跟这个人发生点什么。
"相识以后,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你好哇,李银河……"王小波每每致信李银河总是这样开头,字里行间透出类似孩子般的对爱的渴望与无助。
他曾对李银河说:"我不要孤独,孤独是丑的,令人作呕的,灰色的。
"这个184米身高的黑脸大汉,说在见不到她的日子里,自己就难过得像旗杆上吊死的猫。
他曾说恨不得一天49个小时和她在一起!李银河也曾在恋爱中致信王小波:"我希望你爱我的全部肉体,我愿意它因为你变得美。
"她在给王小波的信中问道:"你能永远满足我的'要'吗……而且我还很爱妒忌,我甚至妒忌你小说里的女主角和那个被迷恋过的小女孩。
"现在再读他写给我的那些情书,我就觉得更像一件艺术品。
他的表达除了对我个人的情感以外,有一种审美意义。
"李银河后来说。
结婚后1980年元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
触摸青虎山
042走向世界 仙境烟台CULTURE文化青虎山,在烟台鲜为人知。
2017年4月11日,王小波去世20周年。
青虎山的那棵丑陋粗大的酸枣树,正沐浴在春风里,悄悄地酝酿着一年一度的萌芽。
酸枣年长,寿300余岁。
假如酸枣树有记忆,它可以回溯到1971年。
这一年二三月间,不到20岁的王小波,作为知青,在告别云南插队返回北京落户无望后被母亲送回娘家牟平水道青虎山村。
体弱多病的王小波,在青虎山下咀嚼着养命的粥粮。
对于在青虎山的岁月,王小波在其不多的篇幅中记录下了下面的一段话:1973年我到山东老家去插队……在所有的任务里,最繁重的是要往地里送粪,一车粪有300多斤到400斤的样子,而地往往在比村子高出二三百米的地方……推了两天,我从城里带来的两双布鞋的后跟就豁开了,而且小腿上的肌肉总在一刻不停的震颤之中。
后来我只好很丢脸地接受了一点照顾,和一些身体不好的人一道在平地上干活。
有记录说,1975年春节前,王小波结束了将近两年的牟平插队生活,回到了北京的家中。
尽管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过青虎山,但是青虎山在王小波的文字中却被屡次提及,或者王小波自己的一段话更能说明他对青虎山的复杂感情:“要逆转人性,必须有两个因素: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
触摸青虎山文、图/夏靖尧人性被逆转后,人就糊涂了。
我下乡时,和父老乡亲们在一起。
我很爱他们,但也不能不说:他们早就被逆转了。
我经历了这一切,脑子还是不糊涂,还知道一加一等于二。
”王小波写烟台的青虎山,不是单纯写“老家给他的感觉就是一种无可救药的蚀骨的贫穷”。
张立宪在《读库》里聊王小平写的《弟弟王小波》时,他觉得写中国农村贫穷,日子过得多么不容易,这种东西太多了。
王小波对中国农村生活做的反思是他很少见到的:“过去驴干的事如今是人在干,小车不倒只管推,只是人顶上了毛驴的位置。
他感到山东农民蔑视痛苦的精神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极限,但这样一来,他们过的日子也就完全不像人的生活。
如果活着就是为了受罪,那为什么要活着?”后来王小波有机会到欧洲去,见到了荷兰的农田,不禁感慨丛生。
15级行管二班《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③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 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
问题:这三句话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2、王小波的“坏”
一方面是真实的叙述,另一方面是奇特的幽默和反讽。这构 成了王小波小说叙事的“坏”。 这种“坏”,呈现出一种与任何现成的意识形态都不合作的 态度。
d、对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敢作敢为充满了钦佩和激赏
3、“特立独行”的含义
反抗规训/ 设置/压制
追求自由/ 返璞归真
特 立 独 行
表现
勇气
价值
13
4、主题
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 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 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 于此应有省悟——敢于无视别人对自由 生活的设置
4、笔法与主题的关系
a、有趣、形象化、情节化
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事。以鲜 活而平庸的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 正是作者的议论深刻而不显枯燥之处
b、发人深省,深化主题,显幽默之庄严 这种幽默不是“搞笑”,也不是一般的风趣, 其所喻示的道理,又是颇为严正的。王小波 的幽默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维理念和观察世 界的独特方式。
1984—198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8—199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91—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1997年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逝世于北京
王小波创作
处女作:《地久天长》 小说 :《黄金时代》(成名作)
《白银时代》
《青铜时代》 三部中长篇小说集(合称《时代三部曲》) 杂文集 : 《思维的乐趣》 《我的精神家园》 《沉默的大多数》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电影剧本:《东宫· 西宫》
王小波和李银河的那些事
王小波和李银河的那些事你是不是因为喜爱王小波,才知道李银河的?你是不是觉得,在这段爱情中,王小波是主角?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王小波和李银河的那些事,希望对你有用!王小波和李银河的那些事有一天,我父亲四川老友的儿子北辰带了一个女孩上我们家来,这个女孩就是李银河。
他们这段恋情说来很有点传奇色彩,大可以加点佐料,写成一篇故事加到“三言二拍”里。
李银河可以被写成慧眼识珠的女主角,像红拂夜奔一样投奔了才子小波。
这样编织故事是因为他们当时的处境差别甚大,小波尚隐身蒿莱之中,而李银河已经走在通向庙堂的升天阶梯上。
说起来李银河的父母和我们父母都是八路出身,但此八路不同彼八路,我们的父亲中道折翼,被打入了另册,所以小波和银河在家世背景上有霄壤之别。
当时小波在街道厂当一个小工人,处在社会底层,而李银河已然在山西大学毕业,分到国务院政研室工作,在中南海里上班。
事情还不仅如此,当时李银河年纪轻轻,已经在中国政坛上出了名。
当时正是拨乱反正,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候,她和另一个女孩写了一篇政治文章,被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头版,二版上,前面还郑而重之地加了编者按。
这分明是前途似锦的征兆。
据小波说,她是全国关心政治的青年的偶像,每天寄来的读者来信要用麻袋装。
所以说,他们之间的差别不可谓不大,换了别的女孩,就是不去攀援高枝,大概也不会和小波交朋友。
应该说,在李银河身上存在一种侠女气质,或者说,有一种追求传奇色彩的浪漫情思。
按照普通人的观念,李银河的声名地位十倍、百倍于小波,但她却说她自己算不了什么,小波才是不世出的天才。
小波写出的作品,她是第一个叫好者。
“太好了,没人能写得这么好”,这些热烈的夸奖极大地鼓舞了小波的信心。
说李银河是小波的最狂热的啦啦队,绝对是一个公允的说法。
这个啦啦队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特别是在他早年缺乏自信的草创时期。
对于一些前程难料、需要鼓起勇气、奋勇直前的人生事业来说,只要把士气鼓舞起来,则大胜可期。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相册
28岁结婚 3岁 文革 时期
与妻子在北京
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王小波的爱情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 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 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 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 大学社会学博士后。 李银河将两人二十年间 的情书结集出版,书名 为《爱你就像爱生命》。
作品目录
谢谢观赏
反对“异化” 独立 自由
自由与自由精神
自 由:相对性
自由精神:绝对性
本文的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 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 作者的批判相当犀利,当得起一针见血。但是在 这批判锋芒背后,却是作者最社会、对人群的热 切的关爱,一如鲁迅当面批判“国民性”时所 1995年7月 《未来世界》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6年11月 《思维的乐趣》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7年5月 《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10月 《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2月 《黑铁时代》时代文艺出版社 。 1998年2月 《地久天长》时代文艺出版社。
2段:人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3段:“特立独行”的猪的与众不同。
4段:“猪兄”的“智斗”。
5段:我一直怀念这只猪的原因。
“特立独行”的猪
像山羊一样的敏捷 老乡们说它“不正经” 总是到处闲逛 领导们痛恨它 它只对知青好 警觉而机敏 不在乎其他猪的“怨声载道” 我则尊敬它 有超出一般的“本领” 很有“审美”情趣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的世界
王小波其人
1952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这段经历成为他 最著名的作品《黄金时代》的背景。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作民办教师。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1977年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相 恋,后结合。 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 就读于贸易经济商品学专业。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1700字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1700字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是青春年少时遇到了文革,成为一个知青,到云南插队。
在文革结束后考进大学,先后学习了化学、数学,后又留美求学,经历丰富。
其中收录了他从94年到96年发表的各种文章。
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读书时间甚少,恰巧院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特从同事借来,甚是喜欢,即是喜欢这本书,也喜欢写这本书的作者。
以前总觉得王小波是一个愤青,用他那黑色幽默的文笔抱怨文革时期的社会,谴责那些无理取闹的人和事情。
去美国匹兹堡大学留过学,有那么一点文化知识,对于去美国留个学的学者,我们甚是敬佩,他们打开国门,学习先进的科技技术,及其文化素养,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中国这个社会,评判国民的素质。
他们很牛,有先进的知识体系,我们嫉妒不满的说他们为崇洋媚外。
不得不说,对于我们来说,有的人很喜欢这样的人,有的人很讨厌这样的人,还有的人会说:不关我的事儿。
我是从不关我的事儿到讨厌,再到喜欢。
不关我的事儿是因为当朋友在我耳边提起王小波这个人名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也就不知道他是写小说,写杂文,以黑色幽默的风格在批判这个社会。
甚是讨厌是因为之前看过于娟的《此生未完成》,这是她身患乳腺癌临终前写下的唯一一本留给世人的书籍,书中提及到王小波,还有王朔,王蒙,三大王者,她觉得他们总是在以文革当知青说事儿,而且也就那么点事儿,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对于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来说,只能够当做一些故事去看了。
突然来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喜欢他是因为这本书吧,他在提及那个年代的时候以自嘲幽默大众的同时唤醒了我内心的精神世界。
如此简单的喜欢而已。
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
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形象: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
性格:崇尚自由,爱憎分明
原文:饥则食, 渴则饮, 玩时休闲, 散则闲逛; 喜欢谈情说爱, 追逐异性时挑选漂亮的母猪; 对友好者亲近, 对敌视者戒备,到处游逛。 特长:会模仿各种声响 原文:猪兄学会了汽笛叫,竟能以假乱真,让工人提 前下班弄,得领导兴师问罪。 行动:敏捷 原文: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 猪圈的房顶。 “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 那条线⋯⋯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 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
本文写作的是文革中知青生活的一段“奇遇”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到1979年
后,大批的城市青年也陆陆续续返回城市,历时20多年 的上山下乡运动逐步结束。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特点:(高度拟人化)
1、像山羊一样敏捷 2、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 3、习惯于特立独行 4、对知识青年好 5、用于斗争,敢于斗争 6、对邪恶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 7、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
作者简介Biblioteka 王小波王小波(1952~1997年)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汉族。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 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
学专业。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
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 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 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区。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 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 爱”“有趣”,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师承穆旦
通过这只“猪”的经历给我们人生以 思考,当我们的人生被设置后,我们要采 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听之任之。
樱花虽凋谢,但毕竟灿烂地盛开过——纪念孤独的王小波
樱花虽凋谢,但毕竟灿烂地 过盛开——纪念孤独的王小波文/西门杏庵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王小波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家中突发心脏病辞世,终年45岁。
那时,身在美国的王小波妻子、知名学者李银河并不知情,但她心跳一直特别快,好像隐隐觉得有什么事。
从机场往回赶的路上,接她的人说:小波是个诗人,走得也像个诗人。
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1.我们只是按时变老,却没有如约快乐。
“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害怕不害怕都一样。
”王小波曾在一段访谈里说。
李银河认为,王小波对生命的看法,是明明知道短暂、要失去,但是在失去它之前,要让一切都发生,要尝试去创造一点点美。
王小波离世之后,他们之间的书信集成《爱你就像爱生命》出版,那些率真而充满灵光的情话也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
在李银河眼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家。
李银河回忆,在相恋相依的二十年间,两人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温暖。
“我的生命因为有他的相依相伴而充满了一种柔柔的、浓浓的陶醉感。
”李银河说,王尔德有过一个文学评价标准,大意是文学没有什么这流派那流派,只有两派,一派是写得好的,一派是写得糟的,“我想,小波的文学是属于写得好的一派,所以它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他笔下的人物,看起来都粗鲁荒诞,不够英俊帅气,但他们又有一种“真”,不掩饰欲望,瞧不上一切的虚伪。
在王小波心目中,写出真实的想法、说出真实的看法是他的写作要守护的底线。
成年人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是劫后余生。
只是,有的人活到了中年危机,有的人渡劫成功,把自己活成了中年机遇。
王小波也不例外,他于1952年在北京出生。
1969年初中毕业,16岁的王小波满腔热情,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去了云南插队。
结果,从小就体弱多病的他在云南不到一年就得了急性肝炎,只好回北京养病。
没有户口,没有职业,妈妈设法让他到自己的老家山东牟平转插(队),不久王小波便在民办中学当老师。
王小波:干燥的杂文 有趣的小说
王小波:干燥的杂文有趣的小说网络上号称有“门下走狗三千”的王小波,有愈来愈成为偶像的趋势,我抵挡不了诱惑,买了一套四本的王小波作品系列,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和《沉默的大多数》,前三本是小说集,后一本是杂文随笔集。
是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以半价买下的,装祯和印刷质量还不错,然而仍然是盗版,因为每页至少有两到三处文字或标点错误。
让人不时有吃大餐时吃到苍蝇的感觉。
我就是在这样的感觉中读完的。
先说说他的小说。
最早接触王小波的小说大约是1996年,在某所学校的期刊阅览室里,我正一本本的翻看文学期刊,对面的一个女孩在不停的吸溜鼻子。
不夸张的说,那几年阅览室有的文学期刊,我都看过。
在一本杂志(可能是《收获》或者《花城》,这两个杂志我老搞糊涂)里,我看到了《白银时代》,作者是谁没注意,吸引我的是第一句话“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
’”因为此时我正上大学二年级,正学习热力学。
我很希望我的热力学老师如同小说中那样:是一位穿着黑色皮衣,露出洁白的腿的漂亮女人。
实际上我的热力学老师是一个大舌头的大汉,说话听不清楚,这直接影响了我学习热力学的热情。
这个白银时代的师生恋故事当时我终于没有读完,它违背了王小波对文字的原则“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沉默的大多数〉”。
后来才知道作者是王小波。
总体说来,王小波的小说是有趣的。
有人评价说是黑色幽默,我想用“有趣”更合适一点。
语言是有趣的,不是干巴巴的。
“色”是有趣的,不是羞羞答答,正襟危坐的。
人物是有趣的,思想是跳跃的。
排在有趣榜第一的是《黄金时代》。
这是个沉重的有趣。
陈清扬是这个有趣的核心。
我总觉得王小波让王二和陈清扬二十年后在北京相遇是个失误,愈来愈丰满的陈清扬在这次相遇之后苍白了起来,成了虚幻的符号,是在那个沉闷变态压抑的年代最求快乐的象征。
陈清扬像苏格拉底一样,对一切都一无所知。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细节“风从所有的方向吹来,穿过衣襟,爬到身上。
大学语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每个人的贱都是天生的,永远不可改变。你 越想掩饰自己的贱,就会更贱。唯一的逃脱 办法就是承认自己的贱并设法喜欢这一点。
• 假如人生活在一种不能抗拒的痛苦中,就 会把这种痛苦看作幸福。假如你是一只猪 ,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猪圈里,就会把在吃 猪食看作极大的幸福,因此忘掉早晚要挨 一刀。所以猪的记性是被逼成这样子的, 不能说是天生的不好。
王小波的创作
• 小说:《黄金时代》(成名作)《白银时 代》、《青铜时代》三部中长篇小说集( 合称《时代三部曲》)
• 电影剧本:同性恋情题材的《东宫·西宫》 (1997阿根廷电影节获最佳编剧奖)
• 随笔: 《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 》、《沉默的大多数》
自由思想家 行吟诗人 浪漫骑士
几张照片
艺术特色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①“猪”和“人”对比
杂文中的“我”在猪被围剿 时因为“不敢对抗领导”而处于 “内心的矛盾”之中,显示了人 的反抗意志多么无力。
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 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 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 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 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 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 才是问题之所在。
人们看了小波的小说有两 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人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马上 就想自己也来写一篇;另一 种人偃旗息鼓,知难而退, 从此打消了做文学青年的念 头。
小波的小说所引起的反应使 我觉得很有趣,我暗想其中 的原因,大概是他的小说使 人感到,写作竟然能够是一 件如此有趣的事情,他写作 时所经历的快乐感染了人们, 使他们觉得心里痒痒的,很 想一试身手,也来感受一下 写作的快乐…… (李银河)
云南插队经历对王小波杂文创作的影响
云南插队经历对王小波杂文创作的影响作者:杨开浪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04期内容摘要:考察王小波的生平经历,可以发现1968-1970年王小波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插队的独特的经历在其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
借助在德宏插队时种种不堪回首的经历,王小波的杂文中、将彻底批判和反思文革置于一个重要位置,并深入到事件的“背后”,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探寻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从在云南插队时期的个人体验出发,尖锐地揭露生活在“无智、无趣、无性”的世界里的可怖,又以充满诗意的方式勾勒出充满自由的理想的人生状态。
关键词:王小波云南插队经历杂文影响一作为文坛上“特立独行”的作家,王小波因小说“时代三部曲”受到读者热烈追捧,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小说的叙事学分析,对主人公形象的探讨及思想意义等方面而呈“众声喧哗”之势。
实际上,王小波的杂文创作也相当可观,他写过大约36万字的各类杂文随笔,生前零星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读书》、《东方》、《南方周末》等杂志,后由北岳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了《思维的乐趣》,另一个集子是文化艺术出版社的《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的杂文选材较为驳杂,既有文艺范畴内个人的创作心得,对小说艺术的体悟和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评论;又有从自由知识分子立场出发对社会问题的坦诚态度,如影视技术的发展,同性恋问题,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在现代社会中的保障;同时积极介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文化论争,如关于社会道德伦理、国学与新儒学、民族主义等问题;最后,还包括一些在美国和欧洲留学、生活的杂感。
王小波的杂文往往融叙事与议论于一炉,风趣幽默,亦庄亦谐,挥洒自如,有论者评价为“既让人捧腹,又令人掩卷沉思,把杂文随笔提高到了艺术品的境界。
”[1]喜欢王小波杂文的读者可能对以下的句式最为熟悉不过:我在云南的时候,在我插队的时期,我当知青的时候……考察王小波的生平经历,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时期即指的是1968-1970年王小波在地处边疆的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插队的时期。
三见王小波_名人故事
三见王小波我跟王小波见过三面。
无法想象的是,第三次见面的地方,竟然是八宝山殡仪馆的一号大厅——追悼会现场,他躺在那里,与我阴阳相隔。
那一天是1997年4月26日。
4月26日这一天,八宝山一号大厅外,大约来了300多人。
除了少部分是王小波的亲友,大部分是自发的吊唁者。
他们是首都传媒界的年轻人,哲学界、历史学界、社会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学者,还有相当部分是与王小波从未谋面的读者,有的甚至自千里之外赶来。
奇怪的是,当中没有作家协会人员,没有一个小说家。
要知道,王小波是首先将自己看成是小说家,但是,到他死的时候,他的作品还没有进入主流文学的视野之内,今天仍然没有。
上午10点的光景,追悼会开始,大家排成两行,有序地进入大厅,向王小波遗体告别。
大厅里放着的不是哀乐,而是贝多芬的奏鸣曲,据治丧小组的人说,小波爱听这首曲。
艾晓明提醒我,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本书的封面摆在王小波身上,随他火化,她说:“他惦着这事,让他知道,封面已经做好了。
”艾晓明是王小波的挚友,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最早关注及评论王小波作品的学者。
于是,我让胡贝将封面摊开,依次摆在覆盖王小波遗体的白色床单上,正好是黄、灰、绿三色,封面图案取自古希腊绘画中人类经历的三个世代,意境悠远古朴。
王小波遗容安祥,只是额头有一块褐色的伤痕。
据说,他是独自于郊外的写作间去世的。
被人发现的时候,他头抵着墙壁,墙上有牙齿刮过的痕迹,地上有墙灰,他是挣扎了一段时间,再孤独地离去的。
王小波没有单位,也没有加入作协,生前他说过:“听说有一个文学圈,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他是一个局外人,但却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为自己的真理观服务的自由撰稿人。
在追悼会上张罗的,我只认得胡贝和线条。
胡贝是王小波从小一块玩大的朋友,某软件公司的总经理,闲时客串过电影,后来,我发现他出现在张扬导演的电影《洗澡》里面。
线条是个秀气高挑的女人,她就是王小波小说《似水流年》里面漂亮而激进的女一号,大家都依小说里的名字叫她“线条”,真名反而不得而知。
王小波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太多,有趣的人太少
王小波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太多,有趣的人太少4月1号我们纪念张国荣,但是同样的4月11号我们会祭奠王小波,我整理了一篇王小波: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太多,有趣的人太少供大家欣赏!014月11日,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但在21年前,著名作家王小波心脏病突发离世。
从此,这一天开始变得不一样,被赋予太多意义。
正如4月1日,我们会纪念张国荣。
4月11日,我们同样会祭奠王小波。
他的意外离世,也跟他的人一样很不寻常。
他是一个人静悄悄地走的,而深爱的妻子李银河,当时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
世间有两种人,一种是生前显赫,死后无名。
另一种是生前寂寞,死后哀荣。
而王小波属于后者,他生前特立独行,完全游离于体制之外,并不算一个真正“作家”,只是业余作者,几乎默默无闻。
生前世人欠他的,故后得到偿还。
他受到无数人的顶礼膜拜,不论喜欢他的、支持他的,还是揶揄他的、非议他的,至少世人重新审视了他。
如今,有点文学常识的,说不知道王小波这号人,会被人鄙视的。
高晓松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称之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且甩开第二名很远。
”林少华将他称作“真正敢讲真话的人”,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他的情诗也被当成灵魂爱情的范本流传,他的妻子称他是“世间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曾经采访过他的李静说:“我敢打一百万的赌,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那么,王小波到底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02知世故而不世故,历经磨难而怀有一份赤子之心。
王小波长在北京一个高知家庭,刚出生那会,父亲就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
童年时经历大跃进和大饥荒,少年时目睹了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青年又经历知青下乡…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王小波自幼嗜书成癖,不管什么书,但凡是能看得下去的,就双手捧着,仰歪在床上,看得昏天黑地。
他可以在劳动之余蹲在田间,把一本农作物栽培手册都能读得津津有味。
就连哥哥王小平都调侃道小波看书时,是个木头,要想吸引他的注意力,只能踢他一脚。
作家王小波德宏陇川插队经历调查
作家王小波德宏陇川插队经历调查
杨开浪;张蕾梅;李秋萍
【期刊名称】《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6(025)002
【摘要】王小波曾被一些论者誉为"文坛外高手",引起了越来越多评论界的关注。
1969-1971年他曾经在德宏州陇川县插队数年之久,这段独特的经历在王小波的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激发了王小波最早的文学创作冲动,还为他的文学创
作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素材。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田野调查,对王小波到
德宏插队的主要经历进行整理和挖掘,以期为研究王小波的创作动机、文艺心理和
深入分析其作品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杨开浪;张蕾梅;李秋萍
【作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芒市678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景颇族小山(载瓦)支系民间音乐变迁的调查与思考--以德宏州陇川县广山寨为例 [J], 牛东梅
2.云南插队经历对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影响 [J], 杨开浪;
3.云南插队经历对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影响 [J], 杨开浪
4.德宏州养蜂协会在陇川县召开2018年年会 [J], 李增劲
5.云南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德宏州陇川县为例 [J], 苏德;王渊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你觉得猪兄快乐吗?
王小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 猪,也放过牛。假如 没有人来管,这两种 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 样生活。它们会自由 自在地闲逛,饥则食 渴则饮,春天来临时 还要谈谈爱情;这样 一来,它们的生活层 次很低,完全乏善可 陈。 •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 抱怨的,因为我当时 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 了多少,除了八个样 板戏,也没有什么消 遣。
• • 1995年,成名作《黄金时代》出版,识 者寥寥,甚至一度被查禁,不准在国营 书店摆卖,却在个体书摊上售出数万册, 并且出版了台湾版和香港版,逐渐得到 众多读者和评论家激赏。 《人民日报》 海外版称“这部小说无论在国内还是海 外留学生中偶一露面,总会造成排队购 买的局面”。
王小波生平简历
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云南农场知青。 1971~1972年山东牟平插队。 1972~1978年在北京做工。 1984~198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 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8~1992年 在北大、人大大学讲师。 1992~1997年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逝世于北京。
假设“猪兄”会说话,请你以猪兄 的口吻,设计他与王小波的对话。
• 孤独,独立自主,志行高洁 • 有自已独立的思想与见解,不随大流,所 以,是孤独的,只能独自行走于风雨中!
这只猪有哪些特立独行之处?
• • • • • • • 首先,它是肉猪,却不肯长肉,又黑又瘦; 其次,它敏捷如山羊,到处逛而不呆在圈里; 第三,它只对知青好,有自己的好恶; 第四,谁也没办法把它劁了; 第五,它有诸多本事,如学汽车、拖拉机、汽 笛叫; 第六,它对母猪有自己的选择标准; 第七,也是它最特立独行的一件事,就是单打 独斗对付了二十几个有思维能力的人和他们手 里的枪; 第八,它不在乎人类给它喂食,为了自由而成 了一头长着獠牙自己觅食的野猪。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小波牟平插队旧事作者:王俊来源:《记者观察》2008年第13期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在其身后为他赢得了众多的拥趸。
作为一个知青,他的名字与阿城、陈凯歌的名字交织在一起,成为云南这个在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上最著名地点的生动注脚。
纵观王小波的短促的一生:北京出生、云南插队、人大读书、外国游学、著书立说。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地方——山东牟平青虎山。
缘起青虎山村坐落在两座山夹抱的沟谷里,距县城70多里。
王小波——这个近年来在文化圈和网络上几乎烫手的符号,在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北京知青的名字,甚至在30多年后的今天,记得这个名字的青虎山人已然寥寥。
张玉浩是个例外,他和哥哥张玉敏、弟弟张玉巨,是王小波在青虎山下乡时接触最多的人,他现在所住的房子正是王小波当年下乡时留宿的地方,而他当年担任大队书记的父亲张同良正是促成王小波下乡青虎山的重要人物。
准确地说,王小波与山东牟平的结缘起因于他的母亲宋华。
王小波16岁即1968年初中毕业后顺应当时“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的号召,自愿到云南西双版纳兵团插队。
不久,王小波写信向家里人倾诉云南生活的苦不堪言,而后其又因为急性肝炎几乎丧命。
在这种情况下,宋华想办法将王小波调到了安徽干校,不久安徽干校解散,无处可去的王小波只好回到北京家中,在当时的情况下知识青年不能擅回城市,就算回到城市也只能成为“没有身份”“没有工作”“没有粮票”的无业人员,并且要随时接受各级组织的“劝诫”和“监督”。
当时摆在王小波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再次插队。
而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过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也就是集体下乡,一是回到自己的原籍参加农业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王小波最终选择母亲的家乡——山东牟平青虎山作为再次下乡的地点。
其实对于已经对偏远地区艰苦环境有清醒认识的王小波来说,这几乎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但这里还有一个有利条件,便是亲人的照应,这就是时任青虎山村大队书记的张同良。
按照村里的辈分,宋华应该称呼张同良为伯伯,当年就是这位伯伯冒着生命危险将宋华送到通海使其能够顺利地进入抗大学习。
此后两家关系一直非常融洽,互有往来。
将儿子托付给张同良一家人,宋华足以放心。
实际上王小波的确借由这片孕育无数生灵的土地开始了自己最初的创作和思考。
“沉默”青年1973年(并非通常所认为的1971年),王小波到达青虎山后,就吃住在张同良老人的家里,并延续母亲的辈分喊张同良为姥爷(即外祖父),当时张同良的3个儿子中的两个已经结婚,在一房三间屋子中,王小波和其小儿子张玉巨同住在东屋,张同良和老伴住在正屋,而西屋则住着刚刚有了第一个女儿的二儿子张玉浩夫妇。
张同良的长子张玉敏当时已经接任了青虎山村的大队书记,所以搬出房子到村里的别处居住。
王小波插队青虎山的生活用一个词就足以概括——沉默。
对于在青虎山的岁月,王小波在其不多的篇幅中记录下了下面的一段话:1973年我到山东老家去插队……在所有的任务里,最繁重的是要往地里送粪,一车粪有300多斤到400斤的样子,而地往往在比村子高出二三百米的地方……推了两天,我从城里带来的两双布鞋的后跟就豁开了,而且小腿上的肌肉总在一刻不停的震颤之中。
后来我只好很丢脸地接受了一点照顾,和一些身体不好的人一道在平地上干活。
笔者就此事向张玉敏求证,也得到了近乎肯定的答复,只是所谓的往地里送粪其实是在修整村里的苹果园,这是王小波来青虎山的第一件营生,但他做这份活计的时间不长,“连推空车都没有学会,果园就修完了”。
劳动时间不长,加上王小波自己所承认的那些原因,他无法按照一个整劳力计算工分,在青虎山他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工分的“知识青年”。
在折腾了几次庄稼地里的活儿之后,张玉敏发现除了读书,这个北京来的180多公分的青年几乎什么也不会做,有的时候甚至是越帮越忙,所以干脆让他回屋看书了。
所以王小波在青虎山更多的时间是窝在房里看书、读报,没有要求决不出门。
而他居住的地方也为他阅读当时的各种报刊提供了便利。
“《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参考消息》都先送来我家,所以小波很方便就可以看到那些报纸。
他最喜欢的还是《参考消息》。
但是只是看决不放声。
”张玉敏回忆说。
在青虎山,王小波几乎从不主动和别人攀谈,对于北京和北京家中的事情更是绝口不提。
就算是面对张同良一家人,他的话也少到可以用指头数过来。
所以差不多所有跟王小波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在事隔30多年之后,对他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他人不孬,就是话太少。
”沉默是王小波在青虎山时最大的特征,但是事情也不尽然如此。
至少有两样东西可以让王小波感到兴奋和刺激,一是给别人讲《三国》和《水浒》,另一个是听村里的老人讲当年打日本、杀鬼子的事情。
跟王小波睡在一个炕上的张玉巨回忆说,“王小波一提起《三国》《水浒》就很兴奋,常常一讲就是很长时间,有时候我就听着听着睡着了。
”而现年77岁的张所仁也说小波爱听区中队打鬼子的事,只要村里的老人讲这些事情,他就很来精神了,甚至还会难得地主动开口问一些问题。
离别青虎山王小波呆在青虎山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这不长的时间中还是发生了一些让他记忆深刻甚至是感念终生的事情,失去女友便是当中的一件。
王小波曾经有过一个几乎已经谈婚论嫁的女友。
1973年,当王小波已经准备起身到山东牟平青虎山插队的时候,其在北京的女友查出罹患脑瘤,正如前面所提及的那样,当时的现实境况没有给王小波更多选择的余地。
在到达青虎山后不久,王小波便收到女友辞世的消息。
据当时他身边的人回忆,那天晚上他只是一个人坐在炕上,撕扯着自己的头发,一边不住地念叨“我好恨我自己,就算是普通朋友,我也不应该离开,”一边默默地流泪。
整整一天几乎滴水未进。
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张玉敏三兄弟怕小波想不开便轮番地解劝,可是几乎不起作用。
张玉敏把实情告诉了父亲张同良。
“我公公一直坐在床边,反复地说:‘她人已经不在了,如果你这么折腾下去,万一要有什么事情,我怎么跟你妈妈交待?’还让我们注意小波的情况。
”张玉浩的妻子回忆说。
很久之后小波才渐渐走出哀伤,情绪也得以平复。
就在这个时候,张玉敏也为王小波办好了到水道联中任民办老师的手续。
关于王小波为什么要到水道联中教书而不是留在青虎山继续插队,当事人皆语焉不详,不过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情形中窥探一二。
第一,农村当时的师资力量极其匮乏,王小波知识分子家庭的背景和其本人的阅历,显然是使其成为民办教师的重要砝码。
第二,王小波不会农活,也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这就意味着王小波没有收入。
张玉敏最终决定通过当时的水道公社的周培治书记的关系,让王小波到水道公社水道联办中学做一名任课老师,一方面不负其母所托,另一方面他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初中物理老师1974年,王小波到水道联中教物理。
据王小波当年的学生曲延霞回忆,王小波总是敞怀穿着一件蓝色的半大外套,上面是粉笔末儿和油渍混杂在一起,斑斑点点。
而王老师则总是一头乱发冲进教室,抓起粉笔就开始上课。
他从不把物理书放到教桌上,而是卷成一个卷儿插到大衣的口袋里,然后全凭印象讲课,不时地还进行一两个小实验。
不仅如此,他常常没有由头地让大家一起来举手表决一下是不是听不懂他的北京话,捎带着也自嘲一下说自己南来北往的北京话很腔。
他一边上课一边擦黑板,身上脸上全是粉笔屑也只是嘿嘿一笑。
他口渴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奔向教室的水桶旁一顿痛饮,而全然对漂在水上的粉笔屑视而不见。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王小波在从学校回青虎山的时候居然在刺槐树林里迷了路,一个人迷迷糊糊、兜兜转转了一个晚上,当他头上身上都挂着早晨的露水回到青虎山的时候,面对别人好奇的询问只说了一句话,“我走了一宿。
”王小波抽烟,而且抽的都是好烟。
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他直到生命的结束。
王小波在水道联中的同事卢吉省一个月的工资是34.5元,据他回忆说,王小波的工资与他差不多。
王小波当时的烟瘾很大,一天差不多要抽2盒到3盒,而且是0.26元的青岛香烟。
而王小波的学生时隔34年之后还清晰地记得教物理的王老师有一个最漂亮的金属烟盒,这是这个闭塞的农村中学里最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一到下课同学们就都聚到王老师的身边,看看、摸摸他手中的烟盒,也看着他把烟分给身边的男老师。
除了抽烟和读书之外,王小波的另一嗜好就是下棋,据说当时全学校能够下棋的老师都和他较量过,但是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最后甚至连学校的校长和公社的书记也慕名而来,仍然是他的手下败将。
用后来小波告诉张玉敏的话说“他们一直让我下到晚上12点多,我当时已经困得迷迷糊糊了,可是我还是有办法能赢。
”在这段时间中,尽管备课、教书、下棋占据了他许多时间,但是王小波读书和沉默的本色依旧如故。
课余时间他基本不参加同事们的所谓讨论,也从不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就是在学校每天早晨例行的“天天读”的会议上,也需要领导指名,他才肯应时地说上两句“没有什么、比较正常”等不痛不痒的话。
“读自己的书,写自己的东西,过自己的日子”。
1975年春节前,王小波结束了将近两年的山东牟平插队生活,在张玉敏的陪同下回到了北京的家中。
尽管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过青虎山,但是青虎山在王小波的杂文中却被屡次提及,或者王小波自己的一段话更能说明他对青虎山的复杂感情:“要逆转人性,必须有两个因素: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
人性被逆转后,人就糊涂了。
我下乡时,和父老乡亲们在一起。
我很爱他们,但也不能不说:他们早就被逆转了。
我经历了这一切,脑子还是不糊涂,还知道一加一等于二。
”青虎山的经历让王小波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一些他过往未曾体察过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也无需就此过分拔高这段经历。
而对于青虎山来说,王小波只是它记忆中转瞬而逝的一个过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