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思政课堂开展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合集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其中德育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可以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道德底线和法治理念。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要想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和奉献精神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公德心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且树立勤劳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遵守法律,从而养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合理处理人际关系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沟通和谐。

2. 培养学生的友情和亲情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友情和亲情,让学生珍惜友情和亲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护自己的友情和亲情。

三、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1. 培养学生的正直诚信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诚实守信,让学生懂得守时守信,培养学生的正直诚信。

2.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制力和自觉性,使学生在行为上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逐渐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

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德育课程在初中阶段更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好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能够培养健康的思维和道德品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手段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

一、课程内容设置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课程内容设置应当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

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应当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伦理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在内容设置上,可以融入一些交叉学科的内容,比如结合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让学生在多学科交叉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应当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积累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考核手段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考核手段应当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比如口头答辩、书面论述、实践操作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与策略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学习和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涵盖了道德、品德教育方面的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教师们应该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注重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和价值问题。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

通过案例教学,还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二、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情绪管理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情绪管理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组织一些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快乐、幸福和满足,从而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坚定地走向成功。

三、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能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可以提供一些有关道德与价值观的话题,让学生自主探讨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习惯,为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对于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素养,思想品德课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组织一些创新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小研究、设计一些相关的创意作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和价值。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程内容。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学生道德观念不够坚定、法治观念缺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寻找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

一、多层次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我们可以通过多层次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可以利用教材进行道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感受人物的善良与勇敢,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道德讲座、开展德育活动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是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共同配合,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二、强化法治教育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法治精神、法治意识及法律技能的教育活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强化学生的法治教育。

可以通过法治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故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法治,激发学生的法治情感。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治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力量,增强学生法治观念。

可以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周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人员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三、注重实践教学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注重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邀请执法人员来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等角色,亲身体验司法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关爱贫困山区的儿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建设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一、加强道德素养培养道德素养是指个体在道德规范的指导下,具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

1. 增加道德教育内容。

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设计情境式教学活动。

通过设计具有道德冲突和选择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探讨,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

3. 强化道德评价制度。

建立完善的道德评价制度,对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奖惩,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讲座、演讲比赛、社区义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二、培养法治素养1. 设置法律知识教学模块。

在课堂中设置专门的法律知识教学模块,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明确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作用。

2. 进行案例分析。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适用和法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法律规则和程序,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治能力。

4.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利用校报、校刊、墙报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三、提高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进行亲身体验式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公安局等法律机构,亲身体验法律的实施和维护,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一、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1.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2.注重情感与品德的培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品德,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有关的伦理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正确的情感与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懂得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1.导入实际案例在法治教育中,实际案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法治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2.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法治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法律是保护人们权利的利器,要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以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宣传周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法治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法律的力量和庄严性,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认知水平。

三、加强课外拓展除了在课堂上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应该加强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增加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

2.开展专题讲座和辅导可以邀请法律专家、社会活动家等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和辅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法治知识和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法治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情感与品德,以及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导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还要加强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将核心素养纳入教学的重要内容当中。

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成为了教学工作者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如何更好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渗透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知识性渗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第一步便是知识性渗透。

既然是道德与法治教学,那么其中必然需要涉及到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知识。

教师们可以通过讲解法律法规的来历和作用,道德规范的内涵和价值等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

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认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道德素养。

除了知识性渗透之外,德育的渗透还需要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塑造。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很多学生对社会和法律还不够了解,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负面情感。

在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法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和法治观念。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情感共鸣,通过案例分析、思辨性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接受相关的价值观念。

除了知识和情感上的渗透外,德育的渗透还需要在行为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

初中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很多学生对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存在认知模糊、行为规范混乱的情况。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设立激励机制等方式,鼓励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值得重视、并且需要花费精力的工作。

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才能使他们在德育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未来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期待更多的教师能够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更好地实现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知识、情感和行为上都得到全面的提升。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核心素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具备的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素质和能力。

道德与法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因此,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应该成为重要的课堂内容之一。

为了构建有效的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一、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道德与法治德育的基本平台,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良好的价值观,我们应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应该注重自我修养,提高素质,珍惜学生的时间和心情,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同时,我们应该树立起严谨的教育方式,注重知识传递与教育引导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跃和富有趣味性。

二、注重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重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讨,通过讨论与交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待法律问题的态度自由、开放,避免教条化、不切实际的教育行为,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灵活的教育环境中,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自我发现。

三、建立起良好的学生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正常的学习和行为是初中教育的基础,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爱护同学、遵守课堂规定。

在课堂中,应该明确守纪律、讲卫生、讲文明等规范,促进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此外,我们还应该保障学生在法律、保密、财产等方面的安全,让学生感受到管理和秩序的必要性和安全意识。

四、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教育方式应该丰富多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可以采用旁征博引、教学案例、讨论分组、角色扮演、个人写作等方法,让道德与法治学习脱离枯燥的记忆,变得更加生动与有趣。

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感受到法律、道德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的倡导和学校的落实,让道德与法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生的心灵。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意识,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中学阶段,学校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规范行为的重要途径,而核心素养则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将核心素养和德育渗透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呢?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国家法律的尊崇和遵守意识。

通过负责任的行为、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感是指学生要明白自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德育渗透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班级讨论等形式来让学生感受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这些素养。

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法治的魅力和道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核心素养中的主动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德育渗透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分析法律案例,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意识和道德判断。

德育渗透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分析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分析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分析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学生认识国家、社会、政治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文将对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

一、意义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初中思想政治课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讲解国家历史、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努力,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提高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高道德素养。

3.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师可以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大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为学生将来做一个有担当的公民打下基础。

二、方法1.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利用一些社会新闻事件或真实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和道德选择,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责任感。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处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友善心和正义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课外拓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社会风貌,增强公民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效果1.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通过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规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根本的道德基础。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道德与法治德育是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师生互动。

课堂应设置多种互动形式,如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关注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

注重案例教学。

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展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作用。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案例背后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追问案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对应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注重实践体验。

课堂教学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外出考察、调研、实地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动手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注重启发性问题设计。

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提出一些道德矛盾的情况,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需要注重师生互动、案例教学、实践体验和启发性问题设计。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应注意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指在个体认知、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社会适应等方面具有的基本素养。

而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有效地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呢?本文将探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核心素养中的情感态度是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这其中包括了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情感和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构建起正确认知,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

可以通过教学释义,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戒毒、禁毒等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抵制毒品的意识和态度。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小型的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参与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验正义的力量,从而激发对法治的认同感和热爱心情。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核心素养中,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适应社会文化、制度、规范的能力。

初中阶段是孩子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规范。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讨论社会现象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适应力。

可以通过模拟法庭、社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和社会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德育功能的基本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德育功能的基本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德育功能的基本策略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进入了关键期,他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基本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而言,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勇于担当的品德素养。

我们要深入思考德育对学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将德育纳入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是孩子心灵的桥梁,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友爱精神和同情心,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宽容他人。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勤奋向上、乐于助人、有责任心、正直坦率等道德品质。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了解不同道德行为的后果,并明确正确的道德选择。

四、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和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

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学会正确地调节情绪。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文化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让学生在班级中能够尊重他人、激励他人,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行为风尚。

六、重视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我们要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德育教育。

通过家校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加强家校共育。

以上所提到的基本策略仅仅是一些思想品德课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措施,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班级特点进行具体调整。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阶段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框架下,如何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出发,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一、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核心素养教育是新时代下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社会实践素养等方面,而道德与法治素养又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教育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应当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

1.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和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在核心素养教育下,构建初中道德教育课堂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课堂教学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树立正义、公正、诚信等基本道德观念。

(2)强化品德培养:通过纪律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和自尊意识。

(3)提高社会责任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奉献精神。

2. 法治教育: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核心素养教育下,构建初中法治教育课堂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教育:通过宪法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他们对法治的认识和尊重。

(2)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学会依法行事,养成守法的习惯和意识。

(3)公民权利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1.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道德和法治问题的认识。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道德与法治教育被看做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的新理念,被视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这一理念下,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本文将就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讨。

一、核心素养概述所谓核心素养,即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情感态度和学科价值观四个方面。

具体来说,学科知识是关于信息、概念和规律的知识;学科能力是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技能;学科情感态度是通过学科活动获取的情感和态度;学科价值观是形成的关于学科的认识价值。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学科”,而学科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基点,决定了学生素养的内涵和外延。

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社会要求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素养。

而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寄予了更加重要的期待。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知道对错,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德育渗透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判断和价值观。

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核心素养所追求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德育渗透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优秀品德。

在德育渗透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明辨是非,更要求他们能够有高尚的情感、优秀的品德。

通过德育渗透,学校可以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友爱心、诚信感等优秀品德。

有效落实初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

有效落实初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

有效落实初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初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方法可以帮助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建立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德育工作制度是初中德育工作的基础。

学校应该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德育标准,建立德育考核制度等,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且在德育的过程中形成合力。

二、切实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情感和品德教育的重要环境,因此加强家校合作可以大力推动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班级观摩课堂等途径,与家长通力合作,加强家长对于孩子的德育引领。

三、强化个人引导教师要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扮演一名思政课堂的导师,注重情感指导,化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激发自我潜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四、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度是德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社团,来吸引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此外,在学生举办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组织、自主负责、自主管理,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道德教育的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来推动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到脱贫地区进行支教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以上就是落实初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实践,注重创新,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形成自己的实践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帮助每一位初中生成为素质高、道德好的中国公民。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与策略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学校教育还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性格养成和道德素质建设的关键阶段。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以下将从方法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法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演讲、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深度和广度。

2.学生参与式教学学生参与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提问和质疑,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是一种以启发式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生活能力。

4.以案例为教材案例教学是一种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来说尤为适用。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从中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商。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身作则,注重品德修养和情感沟通,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引导学生。

2.重视课外活动学校应该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这样可以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包括道德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等。

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渗透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德育渗透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的内容融入到各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的也能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操。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德育渗透有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道德情感是人的基本情感和动机,只有通过德育渗透,才能使学生立足于德行的高度去对待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中增强情感的力量和价值观的指导。

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德育渗透可以使学生保持理性思考和感性认识的相互作用,使他们全面发展,并在学习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德育渗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实现。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渗透。

案例教学是对具体的事例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历史事件来讨论人的道德行为,让学生了解和反思历史事件对今天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

角色扮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历史人物或者社会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历史人物或者社会角色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有效落实初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

有效落实初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

有效落实初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初中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效落实初中德育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培养他们优秀的人格和品德。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效落实初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德育制度健全的德育制度是初中德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学校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管理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

制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建立德育管理机构,设立德育职责清晰的岗位和管理人员,定期评估德育工作的成效等等。

只有建立健全的德育制度,才能够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师生德育培训师生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和实施者,加强师生的德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教师,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培训,包括集中培训、分散培训、专题讲座等等,帮助教师提高德育教育的理念和能力。

对于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德育知识竞赛、课外读书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品质。

只有加强师生的德育培训,才能够提高他们的德育素质,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德育氛围,举办德育主题班会、召开家长会讨论德育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内化积淀德育理念和情感,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团结互助、崇尚正气、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风尚。

只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才能够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四、注重德育成果的评估评估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针对德育目标和任务,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定期对德育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德育工作的效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注重德育成果的评估,才能够不断提高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的质量。

五、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学校和家庭的配合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咨询/科技人文
课堂教学2019年第23期(总第642期)核心素养下初中思政课堂开展
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张国栋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中学广东广州510900)
摘要:初中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任务。

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保障德育教育始终在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开展和进行。

学生要了解国家国情和应对的国策,提高对国家各方面方针、政策、国策的认同,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纠错、健康生活,为以后的自主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促进自身公共参与能力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思政课;德育教育;核心素养
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
它作为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特别是初中阶
段,更是青少年人生观㊁价值观㊁世界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阶
段㊂思想品德政治课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生活环
境中,能够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孕育思品学科观念㊁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构建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并能在
提出问题㊁解决问题㊁结果交流等方面体现出思品学科的学
科品质和关键能力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初中思政课教师
肩负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学生培
养成有文化㊁有道德㊁有责任㊁有担当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任
务㊂这个过程中,教师需牢记使命㊁不忘初心㊁立德树人,在思
政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且要保障德育教育始终
在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开展和进行,要从大处着眼㊁小
处着手,在授课中做到小中见大㊁见微知著,真正落实德育教
育中渗透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㊂下面,本文就初中
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和做法进行探讨,希望
能够对新时代的思政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有所裨益㊂
一㊁从道德素养培育入手,培养初中生国家认同和政治
认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生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其终身发展
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密㊂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有丰盈道
德风骨和人格魅力的人,更能在未来发展中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进而走向成功㊂思政课教师要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秉承核心素养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道德素养的涵养与发展㊂譬如,在教学‘社会生活讲道德“时,教师可以在尊重他人㊁以礼待人㊁诚实守信方面,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学生加以德育引导:
如果平时发现有些学生经常不交作业,然后用各种借口推
脱,经常撒谎时,教师就可以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
畅所欲言,讲述身边或自己的相关故事,说感想㊁谈感言㊁写
感受,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引导学生平时要诚实守信,以后
到社会工作㊁为人处事也要诚实守信,让诚实守信成为学生
的必备品格;再有,如发现有学生缺乏公德,经常不顾及他人
感受,随地吐痰㊁乱扔垃圾,可在授课时让学生进行类似问题
的一个小品表演,让其他同学谈感想,在纠正学生一些不良
行为习惯的同时,教育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㊁关注环保,然后通过这些相关话题慢慢引导学生在社会上也要注意国家的相关环保国策㊁世界的环境形势等,让学生理解国家相应的国情㊁国策㊂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了解国家其他方面的相关国情和应对国策,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对国家各方面方针政策的认同㊂
二㊁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㊁健康生活,为以后的自主发展打下基础
初中的学习㊁生活习惯关系到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体验㊂初中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一些不好的学习㊁生活习惯会在不自觉中养成,如懒散拖沓㊁上课迟到㊁个人卫生差㊁脏话随口出及沉迷网络等㊂在教授‘合理利用网络“时,教师可适当对一些沉迷网络的学生进行引导,上课时,在学生充分理解书本相关理论后,让学生对网络利弊进行小组辩论,鼓励有沉迷网络现象的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看法,让他们从自身出发发掘问题,然后让大家监督,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做法,让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变得良好㊁规范㊂通过这样一种自我纠错能力的养成,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学会自主学习㊁自我纠错㊁健康生活,可为其日后的自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㊂
三㊁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成学生公共参与能力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素养也认为社会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它强调学生要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同时也能让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㊁有信念㊁敢作敢为敢担当的新一代公民㊂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㊁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㊂思政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及认同㊂所以,在教学‘建设美丽中国“等章节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经济㊁社会㊁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促使学生产生关心国家发展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开展一些正能量的㊁积极向上的国家成就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 国防知识小竞赛 时政新闻播报 时政新闻自由讲 改革开放成就图片展览 等,让学生关注时政新闻㊁积极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慢慢养成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品学科核心素养㊂
以上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环境下在初中思政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㊂总之,初中德育教育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社会道德的传承发展,须臾不可轻视㊂教师应密切关注思品学科核心素养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视野,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㊁有责任㊁有担当的合格公民㊂相信,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在德育教育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学生的学习生涯和未来的发展定会越来越好㊂
参考文献:
[1]刘新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政治学科课程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
[2]王正.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科学咨询,2019(07).
148㊃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