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市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主编:梁慧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2、掌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语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过程和方法: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二、重点: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三、难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四、教法:巩义中学高效素质课堂模式五、教具:多媒体六、教时:2课时七、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
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
b.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
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
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
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
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第四是语言明白晓畅,浅显自然,通俗易懂,明快畅达,精炼准确。
(完整版)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课堂学案:目标1、分析文章层次,理清文章线索;(PPT)2、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雄辩艺术;3、分析孟子“仁政”思想内容,认识其思想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重难点:目标③过程:一、检查课前学案。
二、导入:略(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PPT)三、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线索;1、听朗读,总结各层内容?提问:第一层提出什么问题?二三层里,与“民不加多”相对应的句子是什么?2.那些段落体现“王道”“仁政”思想。
3、已经有了“行王道”“施仁政”,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明确,板书)提出民不加多分析无望民加多行王道解决斯天下之民至焉施仁政不推卸责任四、师生共同探讨,研读本文,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及论证方法。
1、看第一段。
思考:(1)梁惠王本是向孟子虚心问政的。
朗读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到他们盲目自信,矜功自得。
朗读时该用什么语调,(找同学试读)。
明确(“尽心焉耳矣,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流露梁惠王矜功自诩之意,要用高昂语调。
)(PPT)(2)梁惠王的问题是什么?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PPT)2、下面我们看孟子是如何为梁惠王解惑的。
齐读2—4段。
思考:(1)针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是不是直接帮他分析的?是用什么方式分析问题?他用什么比喻?明确:不是,用比喻的方式,用战争作比喻。
(2)他以战争中的什么情况来比喻梁惠王与邻国?“五十步笑百步”成语的意思是?“五十步”“一百步”分别相当于谁明确: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ppt)比喻缺点错误性质相同,只是情节有轻重。
五十步→梁惠王一百步→邻国(3)孟子为什么要以战争来比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设喻回答,好不好?明确:因为“王好战“。
以他熟悉的事情比喻,他理解更深刻。
引君入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给梁惠王以警醒,表现孟子高超的辩论技巧。
(ppt)3、孟子一席话,有拔云见同日功效,点中了梁惠王的痛点,顺势阐述了向的思想主张。
寡人之于国也第三课时导学案
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了解设喻作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雄辩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体会传统文化思想的宝贵。
【学习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学习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个别辅导与集体讲授相结合。
预习案[走近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背景介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诸侯国争城夺地,征战不断,民不聊生,礼制崩坏。
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迁都大梁。
梁惠王以卑礼厚币招贤纳才,孟子闻讯而来。
在接触交谈过程中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超级链接]《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善于论辩,极有气势,富于形象为主要写作特点。
[基础检测]1、文学常识:《孟子》是记载时期的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与《》《》《》合称为“”。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学说和“”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并称为“”。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唐丽一.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特殊句式。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学习使用比喻论证的论辩方法。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比喻论证的写法。
三.自主学习过程(一)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障碍,尤其是“粟”“曳”“数”“罟”“洿”“鳖”“胜”“豚”“彘”“畜”“庠”“悌”“莩”,完成《金太阳导学案》“正字音”的相关题目。
(二)阅读《金太阳导学案》中的“解文题”“识作者”“知背景”,识记与作者及背景有关的重要文学常识。
(三)再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写出全文的翻译。
(四)细读课文,总结文中涉及到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其它特殊的文言现象。
完成《金太阳导学案》“释词义”的相关内容。
(五)品读课文,概括本文孟子论政的思路,了解孟子的思想。
四.合作探究与检查提高(一)正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王好战弃甲曳兵数罟不入洿池谷不可胜食也五十者可以衣帛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然而不王者申之以孝悌之义(二)识作者、知背景根据你的了解填空:1、孟子,名,字,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
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2、《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内容也更,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理解和掌握有关实词的意义,归纳多义词义项,了解某些句式,熟练地背诵全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作为高中生,和初中相比,我们的写作主导方向将由记叙文转向议论文,什么是议论文呢?其实说白了就是用以表述自己观点、主张、意见等的文章。
按照一厢情愿、畅所欲言的标准看,这种论文并不难写,可是要真正写好并不容易,需要有多方面的积累才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被称为诸子散文,而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议论文的著名的孟子的《》是如何阐述他的政治主张的。
二、教师诵读课文三、理清本文的思路,翻看课后练习二,在自己也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课文的段落大意,即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从孟子对曰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是孟子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也就是孟子用以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的区别。
第三部分,即本文的第三、四、五三个自然段,是用以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也是变相回答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的。
若用原文回答问题和分析,则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就是写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也同时用以说明孟子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的观点。
第五自然段相当于从反面论证,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表现。
四、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诵读时一般还可根据课后练习二用提问的办法逐段诵读。
在读的过程中,分别由老师提问或老师以自己解答的办法积累实词和熟悉掌握有关的古汉语常识以及古汉语句式。
其中:在文章开头段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中,宜让学生掌握中的之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则移其民于河东,除书上有关的注解外,该句应译为就转移他的百姓到黄河以东的地方;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中的之亦为取消主谓独立作用,但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三句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第二部分中孟子对曰中的对曰为回答说;弃甲曳兵而走中的而为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中的两个而可用而后连在一起当然后译即可;至于以五十步笑百步一句宜译作拿上(向后跑)五十步的笑话(向后跑)一百步的为好。
高中语文 3.8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有关常识: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凶、加、或、直;2、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习重难点】1、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多义词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预习案一、借助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文体知识,自行诵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扫清诵读障碍,注意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二、对照注释理解全文,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完成预习自测:(一)找出通假字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同“毋”)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莩”同“殍”)(二)解释加点词语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于:对于。
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3.非我也,兵.也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5.邻国之民不加少..而走.曳兵:拖着兵器走:逃跑..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6.弃甲曳兵7.数罟..不入洿池数罟:细密的鱼网 8.非我也,岁.也岁:年成(不好,遭饥荒)9.申.之以孝悌..之义申:重复地说申诫。
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10.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㈢词类活用1.河内凶(凶:形作动,遭荒年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3.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鼓:名作动,敲击战鼓)5.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衣服)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战:战斗,动作名,战争)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死:动作名,死去的人。
)㈣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类型并翻译①申之以孝悌之义②树之以桑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8 寡人之于国也(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 把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虚词。
3.学习本文比方鲜亮,善用排比,对偶,增加文章气概的手法。
4.理解孟子主见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乐观思想。
5.把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语。
【重点难点】1.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归纳把握“以、而、之”等意义及用法。
2.背诵整篇课文。
【学习过程】其次课时任务一:检查前4段的背诵。
任务二:研读第三部分,积累文言字词句式。
1.解释重点字词.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王无罪()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2、翻译重点句子.(指导:留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3.思考作答。
(1)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请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2)当实行了这些合理进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请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任务三.课堂拓展下面文字选自《孟子》,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
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
孟子主见国家统一。
实现统一,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斗。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端详,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概。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3导学案:8 寡人之
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 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疏通文章大意。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 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4.合作探究,涵泳体味,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重、难点】1. 掌握文言重点语句,准确翻译全文。
2. 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第一课时【预习案】【任务一】利用5分钟时间,勾画你未掌握的知识。
一、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
在通晓儒家学说之后,曾游说各国,(便去)游说侍奉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听信他的主张,(他的言论)反而被认为是迂曲玄远而不切实际。
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
正当各诸侯国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于是就回到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8《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2课时)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孟子》简介:《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3、写作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夺域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域”;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
劳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也不例外,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便以此为话题,宣传施仁政与行王道。
4、孟子的名言名句:(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8《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
《寡人之于国也》优教导学案一、实词1.通假字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①凶⎩⎪⎨⎪⎧ 河内凶. 凶.多吉少 汉初匈奴凶.黠 甫闻凶.讯 缉拿元凶.②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③胜⎩⎪⎨⎪⎧ 驴不胜.怒,蹄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④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愿得补黑衣之数.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亦量 数.罟不入洿池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3.古今异义①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弃甲曳兵而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以战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类活用①填然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之以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导学案完整版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讲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地“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地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地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地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地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地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地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地“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地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地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地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地哲学思辩,站在现代地角度理解孟子地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地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地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
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地理解和背诵.b5E2RGbCAP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地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p1EanqFDPw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地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2课时
1 / 12。
高中语文 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
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虚词。
3。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手法.4.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5。
掌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语。
【重点难点】1.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归纳掌握“以、而、之”等意义及用法。
2.背诵整篇课文。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任务一:自主学习:1.作者作品介绍(结合注释①)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2.题解及背景《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题目是编者加的。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编辑发布的是《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重点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三、教学难点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四、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3.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
《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word文档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基础课)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诵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内容一、走进作者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
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二、孟子名句填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恻隐之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三、熟读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wū ()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2.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3.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1段2、3、4段5、6、7段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去一反三3.能准确说出“或、直、发、数”等字的义项,并指出其在具体语境的意思;4.能准确指出“以、于、之、而”等虚词的几种用法,并准确判断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标要求】复习学案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
他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他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认为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重点字词(一)注音⑴王好.战⑵弃甲曳.兵⑶胜.食⑷数罟..⑸洿.池⑹衣帛.⑺鸡豚.⑻狗彘.之畜.⑼庠.序之教⑽孝悌.⑾不王者⑿饿莩.⒀丧.死1。
课内重点字词好战:( )数罟:()弃甲曳兵:() 洿wū池:()衣yì帛:() 鸡豚tún狗彘zhì:豚( )畜xù:()孝悌tì:()庠xiáng序:() 颁bān白:( )饿莩piǎo:() 河内凶:凶())( )直不百步耳直:( ) 斧斤以时入山林时:()不违农时违:( )树之以桑树:()申之以孝悌之义申:()悌:()谨庠序之教谨:(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饿莩( ) 发:(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疏通文章大意。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 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4.合作探究,涵泳体味,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
【重、难点】
1. 掌握文言重点语句,准确翻译全文。
2. 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任务一】利用5分钟时间,勾画你未掌握的知识。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
在通晓儒家学说之后,曾游说各国,(便去)游说侍奉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听信他的主张,(他的言论)反而被认为是迂曲玄远而不切实际。
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
正当各诸侯国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
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于是就回到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孟子首先是一个傲岸不屈的“大丈夫”,其次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雄辩家。
他特立独行,傲气十足,敢爱敢恨,有股“浩然之气”,而底子是“大丈夫”精神。
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正是这样的道德信念、人格自负,使他目空一切,“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使他知言察情,巧施辩术,气盛辞壮,取得很好的论辩效果。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2.课前检测: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王好( )战弃甲曳( )兵而走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 )不入洿( )池养生丧( )死无憾鸡豚( ) 狗彘( )之畜( ) 庠序()孝悌()
然而不王( )者涂有饿莩( )
【任务二】自主学习:朗读课文1—4段,朗读过程中,借助字典与注解,疏通文意,正确翻译课文。
画出难点,找出其中的文言五项,并标记到书上。
我的疑惑:
【探究案】
小组组员先单独思考,再各抒己见,进行交流,组长归纳整理答案,按要求准备展示。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2.孟子是怎样解达梁惠王的疑惑的?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3.重要句子翻译。
(关注得分点)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请以战喻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第二课时
【预习案】
【自主学习】朗读课文5—7段,朗读过程中,结合注释译课文,画出难点,找出其中的文言五项,并标记到书上。
我的疑惑:
【探究案】
小组组员先单独思考,再各抒己见,进行交流,组长归纳整理答案,按要求准备展示。
1. 孟子认为“民之加多”,就要施仁政,行王道。
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3.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4.重要句子翻译。
(关注得分点)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三课时
【训练案】
针对学习目标二的强化训练
使用说明:
1.用25分钟时间,个人完成训练案;
2.用10分钟时间,小组内部交流答案,组长归纳整理疑难点;
3.用5分钟时间,小组之间互相答疑,教师点拨、纠正。
4.用5分钟时间,自我反思、整理。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
课外提升:阅读下文完成6—9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ò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①方七十里,有②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③犹以为小也。
”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
与民同④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⑤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⑥宜乎?”
6.解释文中加红色的词。
①方②诸
③犹④之
⑤如⑥宜
7.(1)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2)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8.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说齐宣王是“为阱于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