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件第五章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 PPT课件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 高额利润。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 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30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品资本输出
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倡议,在堪培拉 举行了亚太地区12国第一届亚太经济合作 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
1990年马哈蒂尔等提出 “东亚经济核心会 议”建议
1991年中国正式参加 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第一次国家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具有了官方承诺的地位 50
(四)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51
25
国家 垄断 资本 主义 基本 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国家采购、国家补贴、转移支付 创造需求;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2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凯恩斯主义是其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计划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27
自由竞争
垄断
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 竞争目的 额利润,不断扩大资
本的积累。
竞争手段
经济手段
获取高额利润,不断巩 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 位和统治权力。
经济手段与非经济手段 并用
竞争范围
国内市场、经济领域
国际市场、扩大到经济 领域之外
14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 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 断资本。
20

马原课件第五章

马原课件第五章

垄断组织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垄 断程度和组织方式的不同决定的。不论 何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其本质都是一样 的。它们凭借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垄断地 位,对国内外广大无产者和劳动人民进 行残酷剥削和掠夺,以获取高额垄断利 润。
垄断不但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 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即商品经济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 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讲: 获得了巨额利润。 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 有利有弊。
西方国家的富裕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 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痛苦之上的。
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以牺牲发展中 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消耗量占世界第六位,是热带木材最大的购买国。据
统计,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消耗量约为25亿双,人均
200双左右,但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
右,其余97%依靠进口,仅从中国进口的就占96%, 而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8%。
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工业垃圾
弃物占全球产量的95%。 在西方发达国家看来,将大量的工业垃圾或废 弃物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是解决工业垃圾问题最经 济、最有效的办法。
康采恩:是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大企业联合
组成的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既有单个的企业, 又有其他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既有工业 企业,又有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银行和 保险公司等。其中最大的银行或企业则是这个庞 大复杂组织的核心。康采恩最明显地表现出帝国 主义时期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结合的 特点。
一、资本主义的产生
1、萌芽:14世纪末15世纪初(封建社会末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有两个途径:
(一)小商品经济分化出工业资本家与雇佣工人 (二)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工业资本家

马原课件第五章

马原课件第五章

资本输出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之所以能够取 代商品输出而占据主要地位,是因为: 代商品输出而占据主要地位,是因为: 1)国内大量“过剩资本”的出现。 国内大量“过剩资本”的出现。 2 ) 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 场和原料来源的需要。 场和原料来源的需要。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主要内容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 断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列宁的帝国主义的理论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 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 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 其 主要特征有: 主要特征有:三、资本主义的历Fra bibliotek地位 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 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相对前资 本主义其他社会制度, 本主义其他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是 历史的进步。 历史的进步。
资本主义为商品经济的最广泛发展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为商品经济的最广泛发展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 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资本主义摆脱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劳动者的超经 济强制, 以及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的人身依附, 济强制 , 以及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的人身依附 , 实现了 自然经济瓦解后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的人的法律上的 平等和自由; 平等和自由; 资本主义创造了比以往更高的文化艺术。 资本主义创造了比以往更高的文化艺术。

马克思原理课件第五章

马克思原理课件第五章

3
资本主义制度
以私有制和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价值
由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出其工资的部分。
利润
生产者通过剩余价值的分配获取的收益。
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
古代社会
奴隶制和封建制是主要的生产关系形式。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主要特征。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取代了封建制,工人阶级的出 现。
现代社会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生产关系日趋复杂。
结论和要点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相互作用和发展。 • 基础设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 生产关系随着历史的演变不断变化和发展。
交通
快速高效的交通系统可以促进物资和人员的流动。
通信
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可以加快信息传递和技术创新。
能源
可靠的能源供应对于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至关重 要。
教育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可以培养人才,推动创新和发 展。
生产关系的基本形式
1
奴隶制
劳动者被奴役,没有劳动权利和自主性。
2
封建制
农民以土地作为生产手段,向地主提供劳动和产品。
马克思原理课件第五章
本章主要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设施的作用,生产关系的基本形式,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结论和要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劳动工具、技术和资源。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包括所 有权、劳动分工和报酬等。
基础设施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课件
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高价、垄断低价 垄断价格并非是 纯主观性范畴,而 是受客观经济情况 制约的。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
本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其融合的方式有资本 交织和人事结合。 2、金融寡头是控制大量金融资本的少数大资本 集团。他们在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个人或代 理人)形式,在经济上通过“参与制”(参股)形 式,在文化上通过控制的“媒体”影响舆论来实现 其统治。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 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 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 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 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1、单个私人资本的有限性最终成为社会化 大生产发展的直接障碍。
(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2、无限制的竞争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上升, 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效益。
垄断是少数大资本家为了获得垄断高额 利润,利用成立协定、同盟或联合的办 法,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生 产和销售的经济关系。
2、垄断的实质
垄断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 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
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3、垄断的形成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⑶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 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 矛盾加剧。

马原第五章PPT课件

马原第五章PPT课件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
原本资本家个人占有生产资料随着社会化 生产发展变为股份公司联合占有使用,出现所有 权与经营权分离;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占据主导 地位,体现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
股份公司法人资本所有权凭借集中化的控
股权参与公司治理,监督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
其性质是垄断资本的集体所有制,体现新型资
把一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 世界范围 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 展到世界范围
33
经济全球化福利的分配很不平等
• 经济全球化更青睐于发达国家:
在国际经济 交往中所获 得的利益必 然多于发展
中国家
处于国际 分工的制
高点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的达到相互依存的高
度,在带来活力和机遇的同时,也向世界各国的经 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4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 资本主义
2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各商品生产 者为了争夺有利生产和销售条件,所进行资本自 由转移,不受限制的竞争
4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垄断并 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之并存。
垄断时期存在竞争的原因: 垄断没有消除商品经济; 垄断统治不能囊括所有的部门企业; 垄断组织实力变化会引起新的竞争。 5
垄断阶段竞争的形式:
垄断组织内部; 垄断组织之间; 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等。
垄断阶段竞争的特点:
自由竞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ppt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ppt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 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 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垄断的形成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 果。
资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初期,处于以自由竞争为特 征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 价值,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除 了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资 本,扩大生产规模。
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 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 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 因为: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 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 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 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所 以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 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等价交换规律的历史嬗变
竞争序列
规律嬗变
规律要求
小商品生产者间 部门内部资本家间
不同部门资本家间
垄断资本家之间 金融巨头与社会之间
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增殖规律
生产价格规律 平均利润率规律 垄断价格规律 虚拟价格规律
等量劳动等量回报 市场的等价交换, 企业的价值增殖 等量资本等量利润
优势资本优势利润 投机能力机遇利润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精华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精华课件ppt
经济手段
主要是国内市 场上的经济领 域
高额垄断利润巩 固和扩大垄断地 位和统治权力
经济手段
非经济手段
国际经济领域及 其他领域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 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垄断资本。
•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 上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 垄断资本家集团。

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
4.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5.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
经济波动的影响。
◆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内容
1、国际垄断同盟的概念 2、跨国公司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4、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国际垄断同盟: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 过订立协议建立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以便在世 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美国二战后形成的十大财团: 在二战后形成了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杜邦财团、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加利 福尼亚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等十大财团统治美 国的格局。
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控 制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即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 ”而对母公司、子公司、孙 公司建立层层控制,并进而 控制整个国民经济。
★国家资本输出
1.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 2.政府的对外援助(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 3.政府在国外的资产 4.向国际机构的投资
产生的经济后果
1.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
• 带来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 资本的实力;
• 带动和扩大了商品的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 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五章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 在竞争的目的上,垄断竞争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在竞争的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 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 • 在竞争范围上,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 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 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 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 性。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
表现之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 1.国家干预和调节的客观必然性:
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化——后果就是出现经常性的 生产过剩; 生产社会化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表现之二: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 要求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激化——后果就是造成 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弊端,需要国家运 社会经济秩序紊乱,引起经济波动和危机; 表现之三:资本家阶级与雇佣劳动者阶级之间的矛盾 用宏观调控手段来矫正; 激化——后果就是出现两极分化状况。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 展中的激化,也需要由国家采取各种手段进 行缓解。
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政策
知识储备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一国在短期内 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质量和数量是不 变的,因此国家干预和调节就是在总供给既定的 前提下来调节总需求,即进行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目的是既要实现充分就业,又要 实现物价稳定。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 国有垄断资本
国有企业
国家直接投资 收购原私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 (3)国家和私制
国家干预和调节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社会化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的管理和 协调; 2.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弊端,需要国 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矫正;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经 济发展中的激化,也需要由国家采取各 种手段进行缓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五章

价值选择是实现价值的重要环 节,通过价值选择人们能够根 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对各种 可能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和权衡 ,最终选择出最符合自身需要 的价值观。
感谢观看
THANKS

评价标准具有层次性,包 括个人标准、群体标准和 人类标准。
价值的实现途径
价值的实现途径
实践的作用
认识的作用
价值选择的作用
价值的实现途径包括实践、认 识和价值选择。
实践是实现价值的根本途径,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将客体的属 性和功能与主体的需要相联系 ,实现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认识是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 通过认识人们能够深入了解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价值的实 现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词
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详细描述
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客体对 主体起着制约和规定作用,而主体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 的,对客体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这种相互作用推动着 认识的不断发展。
真理的客观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总结词
真理的客观性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它与客观事物相符合,而不是与 主观臆想相一致。真理的客观性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只有 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被认为是真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 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
02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
总结词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通过实践与外部 世界的交互来获得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检验 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自考马原第五章课件ppt

自考马原第五章课件ppt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 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
指社会主义制度在内容和实质两个方面所具有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社 会制度的根本特征。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社会主义本质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实现形式是开放的,具有多种可能性。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过程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以及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章节的 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02
自考马原第五章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第五章导言 • 第五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和
根本任务 • 第五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目录
CONTENTS
• 第五章第三节:社会主义的发展 动力
• 第五章第四节:社会主义建设的 外部条件
01
第五章导言
章节概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PPT课件

金融寡头
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 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2)金融寡头的统治
经济上: 参与制
金融寡头通过购买和持有一定数量 股票对企业实行控制的一种方式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2)金融寡头的统治
政治上: 个人联合
时间 1980 1988 2000 2004 2008 2012
2、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 因
是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需要.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第一,规模巨大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新兴工业 建立需要巨额资本私人资本无力承担也不愿 意承担 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 中周期性爆发的以生产过剩 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混乱现象。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 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 态之间的矛盾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 盾
危机 阶段 再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高涨 阶段
周期性
萧条 阶段
复苏 阶段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第三,适应科学研究逐步社会化的需要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意大利生产 机首和机翼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二,贸易全球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50年--2003年国际货物贸易增长状况
80000 70000
74822
6446364774
单位:
60000
亿美元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拉斯:是由生产同类商品或者与该类商品有密切
联系的许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参加托拉斯的各企业 在生产、商业、法律上都不再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 由托拉斯组织董事会及其委任的经理来统一全部经营 活动。它是比较稳定和比较高级的垄断组织形式。这 种垄断组织形式于1882年最先在美国产生,20世纪 初迅速发展。
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 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垄
断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签订各种协定 (如划分销售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销售价格等) 所组成的垄断联盟。参加卡特尔的企业,要受所订 协议的约束,但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 仍然保持独立。卡特尔只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垄断组 织, 这种形式最早在1865年出现于德国。
康采恩:是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大企业联合
组成的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既有单个的企业, 又有其他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既有工业 企业,又有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银行和 保险公司等。其中最大的银行或企业则是这个庞 大复杂组织的核心。康采恩最明显地表现出帝国 主义时期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结合的 特点。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斯大林)
自由竞争 资本主义
(17C末至19C末)
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私人垄断 Leabharlann 本主义(20C初至中叶)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20C中叶至今)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
1、自由竟争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以前)
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就是由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 的手”左右经济运行,任由企业自由发展、优胜劣汰, 而政府并不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
3、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18世纪后半期
这个时期,英(1640—1688年)、法(1789 年)、美(1775年)等国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 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 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的原始积累,即利用暴力手段迅速聚敛财富。
2、资本原始积累: 15世纪末----19世纪初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一)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例如:英国的圈地运动)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生产者与
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被资产阶级所占有, 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而直 接生产者由于丧失生产资料而沦为雇佣工人,形 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
垄断组织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垄 断程度和组织方式的不同决定的。不论 何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其本质都是一样 的。它们凭借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垄断地 位,对国内外广大无产者和劳动人民进 行残酷剥削和掠夺,以获取高额垄断利 润。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二)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 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 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 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即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 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 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 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 亚洲繁荣的基础。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 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而发生的 是残酷的殖民争夺和激烈的贸易竞争,这刺激了资产 阶级积累货币财富的冲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 累过程。
——观看《大国崛起》之英国篇(下)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自由 竞争
生产 和资 本的 集中
私人 垄断 资本 主义
国家 垄断 资本 主义
2、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
➢ 垄断就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通过相互协 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 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地理大发现”,又名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 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 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 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 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
“地理大发现”(15——17世纪)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封建中央 集权制国家,以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了探索 新航路的主要组织者,出现了一批敢于冒险的航海 家(例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荷兰、英 国紧随其后,相继成为海上霸主。
一、资本主义的产生
1、萌芽:14世纪末15世纪初(封建社会末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有两个途径: (一)小商品经济分化出工业资本家与雇佣工人 (二)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工业资本家
“地理大发现”(15——17世纪)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15世纪末,社 会生产力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一些欧洲 强国(英、法、葡萄牙、西班牙)迫切要求向外寻 找市场和原料产地,来扩充贸易,获取更多财富。
比较流行的卡特尔有三种: ①划分销售市场的卡特尔; ②规定统一价格的卡特尔; ③规定生产规模的卡特尔。
辛迪加: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各大企业,为了高价
销售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材料,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 和采购原材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参加辛 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但丧失 了商业上的独立性。这种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 西欧比较流行。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要点:
一、资本主义的产生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五、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
《大国崛起》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 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 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 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 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 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 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 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 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