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西南缘白云岩储层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陆相断陷湖盆复式叠合油气成藏与优势相富集新模式——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
21 0 0年 3月
岩
性
油 气
藏
V0 . . 1 22 No 1 Ma .2 0 r 01
LI TH0L OGI C RES ERVOI RS
文章 编 号 : 6 3 8 2 ( 0 0 0 — 0 7 0 17 — 9 6 2 1 ) 10 0 — 5
及 近海 年产 量 最 高 的含 油气 盆 地 。毋 庸 置 疑 , 渤海 湾 盆地 勘探 成 就 的取 得 , 主要 得 益 于我 国学 者独 创 的陆相 生油 理论 及之 后提 出的 “ 源控 论 ”1 。2 l 吲 0世
纪 7  ̄8 0 0年 代 . 据 渤 海 湾 盆 地 勘 探 实 践 提 出 的 依
1 歧 口凹 陷基 本 成 藏 条 件
1 1 古近 系经历 强 烈断 陷活动 。 . 形成 隆 凹相 间的构 造 格局
中央隆 起带 “ 复式 ” 聚油 理论 , 大大 促进 了渤 海湾 盆 地 的油 气勘 探 工作 , 实现 了这 一 地 区油 气 储量 及 产
量 的快速增 长 。进 入 2 世纪 , 着勘探 开 发程 度 的 1 随
陆相断陷湖盆复式 叠合油气成藏 与优 势相 富集新 模 式
— —
以渤海湾盆地歧 口凹陷为例
周 立宏 , 肖敦 清 , 秀 刚 , 蒲 李洪 香
( 国石 油大港 油田分公 司勘探 开发研 究院 ) 中
摘 要 : 口凹 陷是 渤海 湾盆 地 中典 型 的箕状 凹陷 , 歧 它经 历 了多期 构 造 演化 和 多旋 回沉 积 . 形成 了多种 油气成藏 组合 。 中央隆起 带油 气沿 大断裂 以垂 向运 移为 主 , 成 了深、 浅 多层 系复式聚 集 的构造 油 气 形 中、
岐北斜坡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特征
岐北斜坡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特征[摘要]本文从该区域背景出发,结合井、矿物资料等研究岐北斜坡发育三级坡折及坡折所控制的油气藏的类型。
岐北斜坡体系具有多源输砂,多元控砂,多源供油,复式疏导的规律。
而物源方向控制着砂体的展布形态,砂体的展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又控制着油藏类型及其分布。
因此研究物源、砂体和疏导体系对该区的隐形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研究国内隐形油气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岐北斜坡坡折物源砂体中图分类号:p618.1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1-0000-011 地质概要歧北斜坡位于歧口凹陷西南缘,南北夹持于滨海断层及南大港断层之间,西为孔店凸起,向东延伸到歧口主凹,为一向东倾的长期发育的斜坡构造,勘探面积700km2。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歧北斜坡经历多期的水体进退的过程,沉积的砂体多超覆于湖盆边界上或岩性上倾尖灭,可形成大量的岩性圈闭、地层圈闭。
该区储集体储层物性较好,生储盖条件匹配好,同时也是歧北次凹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油气资源丰富,供油条件优越,具备形成一定规模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多样,油气勘探潜力较大,是扩大油气勘探领域[1]。
2 三级坡折类型受基底构造和古近纪差异沉降控制,歧北斜坡自西向东由孔店凸起—歧北次凹—歧口主凹呈三级坡折逐渐过渡,二级坡折是典型的挠曲坡折带特征。
歧北斜坡坡折带主要发育在沙三段,其基本特征是在沙三段地层总体上向西减薄的背景上,在坡折部位发生急剧减薄,并出现超覆或削截。
歧北斜坡三级坡折带控制了古近系不同层系、不同物源的砂体展布,受坡折及砂体的控制,斜坡不同部位多种类型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序分布。
一级坡折带指至孔店凸起以东至滨10x1—歧85—歧北12井一线的区域范围,控制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地层超覆、削截等不整合现象明显,多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二级坡折带指该线以东至滨深9x1—港深51—滨27一线的区域范围,控制斜坡扇砂体,高位域为挠曲坡折带,发育小型下切谷、湖扩域滨岸砂坝以及高位三角洲等砂体类型,形成上倾尖灭的构造—岩性油气藏。
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
气探 明储 量 的 6 .9 , 11% 浅层 和 深 层 的探 明储量 少 , 其 中埋 深 小于 250 的浅 层 探 明储 量 占 2 .5 , 0 m 26 %
埋深 大 于 35 0 的深 层 探 明储 量 占 1 . 6 。表 0 m 6 1% 明歧 口凹陷深层 天然 气 的勘探程 度 较低 。
第 l 6卷
第 6期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率
Vo . 6,No 6 11 . N0 . 2 o9 v 0
20 09年 1 1月
Per l u Ge lg n c v r f ce c toe m o o y a d Re o e y Ef i n y i
歧 口凹陷深 层 天 然 气 勘 探 潜 力
m, 占歧 口凹陷探 明天然气储量的 3 . % ; 8 8 从平面 上来 看 , 分布 在板 桥地 区 , 桥气 田天然 气储 量 占歧 板 口凹陷古 近 系一 新 近 系探 明 天然 气储 量 的 5 . % , 66 其他 地 区 主要 以零 星 分 布 的小 规 模 气 藏 或 出气 点
为 主 ; 分 布 深 度 来 看 , 近 系一 新 近 系 以 埋 深 为 从 古
25 0~ 0 m 的天 然气 探 明储量最 多 , 0 35 0 占该 系天然
不 断深入 和勘 探进 程 的加 快 , ( ) 在 超 深层 和 ( ) 极 浅
层 天然气 勘 探 中均 见 到 良好 的势 头 。尤 其 是 深 层
系列 深井 , 已完 钻 的 埋 深 大 于 45 0 的超 深 井 1 0 m 3 口, 中歧 深 1 歧 深 6 滨 深 2 其 、 、 2和滨 海 4井在 深 层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1年(第34卷)总目次
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断裂带宽线采集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 顾 雯, 阎建国, 王铎翰 ( 3 ) 4— 9
■开发试 采
火山岩气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 杨正 明, 彭彩珍 , 霍凌静 , 1 2 ) 等( — 9
彩 13 3 井区西 山窑组油藏储层敏感性特征及注水防膨评 价 ………………………………… 冷严 , 戴文荚 , 赵增叉 , 1 3 ) 等( — 2
川东南小河坝组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谢涛 , 郭英海, 沈玉林 , 3一l ) 等( 6 四川盆地高含硫气藏地层水地化特征分析 …………………………………………………… 关云梅 , 兰生 , 王 张鉴 , 3— 1 等( 2 )
特尔菲与蒙特卡罗联合方法在油气资源预测评价 中的应用 ………………………………… 王艳妮 , , 刘刚 潘源敦 , 3 2 ) 等( — 4
吐哈盆地温五块西 山窑组 断块气藏地质模型研究 ………………………………………… 高建军 , 韩继凡, 黄伟 良, ( 等 2—1 )
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
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摘要:近些年来,深层天然气勘探工作逐渐被重视起来,但其实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的勘探程度还是比较低的,经过对歧口凹陷基本成藏条件进行分析发现,歧口凹陷具备一定规模天然气形成的物质基础,文本就对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进行分析,为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的勘探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潜力分析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的烃源岩厚度比较大、有机质类型比较好,且实际热演化程度比较高,演化序列也比较齐全,在深层砂体发育中会形成独立的成藏系统,给深层天然气成藏带来有利条件。
下文就对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一、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的分析歧口凹陷是在渤海湾盆地的黄骅坳陷中北部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有大面积的火山岩分布,在拉伸与走滑叠合的作用影响下,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的实际勘探面积比较大,油气资源也极为丰富,是古、新近继承性发育形成的大型富油气凹陷,是大港油田增储增产以及大油田建设的主要阵地。
经过对歧口凹陷50多年的勘探与开发,构造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应用的大面积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给分层系构造的工业化成图和构造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到目前为止,这一类复杂的叠合盆地结构特征、断裂系以及活动特征、盆地演化规与及构造对沉积、油气成藏过程控制作用下进行完整系统性的认知还是不够的,其中而存在一些勘探问题亟待解决,像整体构造断裂构造规模与形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火山岩的分布特征、新近纪潜山披覆背斜和走滑作用形成花状构造变形特征也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
其实,广义上歧口凹陷还是包括三个构造单元结构,分别是歧口主凹陷、板桥凹陷以及北塘凹陷,这些是已经被发现的天然气田(藏)多是以板桥凝析油气田与千米桥潜山气田为主。
近些年来,随着歧口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的逐渐深入以及勘探进程的逐渐加快,对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还是很好地发展前景,像超深层与极浅层天然气的勘探就呈现出比较好的态势。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实践与认识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实践与认识水
刘 国全 刘 子 藏 吴 雪 松 贾 王 丽 汪 津 王 冠
莉 姜 学 华
(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津 3 0 8 ;2 1 0 2 0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 0 8 ) 02 0
立足紧邻生烃 中心、 油气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 , 强 整体评价、 整体部署, 大力实施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 , 上, 化综合地质研究, 明确了其三阶坡折结构和发育特点, 取 得 了一 系列重要成 果 。 提 出了盆 内物 源控制 下 “ 断槽输砂 、 折控砂 ” 坡 的认识 ,
1 勘探成果
2 2 1凹缘坡 折 型缓坡 带 ..
制发 育近 源辫 状河 三 角洲及 滩坝砂 体 ,二阶坡 折 带控 力 区普 遍存在 地表 工况 条件复杂 的状况 , 滩海坡 缓 、 泥 制发 育水 下分 流河 道及 扇体沉 积 ,三阶坡 折 带控制 发 厚 、 潮差 大 , 陆地 则城镇 、 田 、 网、 池 、 盐 路 虾 泄洪 区 、 育斜坡 扇砂 体及 湖盆 内浊积体 [ 2 】 。 水 库 密布 , 由此 导致 施工难 度急剧 增大 。 其是滨 海新 尤
在歧北斜坡 、埕海断坡、滨海断鼻及斜坡发现了 3 个亿吨级规模储量 区。通过斜坡区岩性油气藏 的勘探实践 ,取得 了两
点主要认识 、 四点重要启示 , 对深化大港探区富油气 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 词 :歧 口凹陷 }岩性油气藏 ;勘探认识 ;勘探启示 中图分类号 :T 2 . El2 1 文献标识码 :A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异常高压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
I SS N100922722 CN3721118/P海洋地质动态Marine Geol ogy Letters第26卷第5期Vol26No5文章编号:100922722(2010)0520001207济阳坳陷车西洼陷异常高压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侯树杰1,2,4,袁亚娟1,4,万志峰3,施秋华1,4,刘见宝1,4,郭 峰1,4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2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3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州510275;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 要:根据研究区测井、测试、岩石物性等资料,讨论分析了异常高压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
车西洼陷沙河街组沙三段与沙四上亚段地层中存在异常地层压力,主要分布于深洼带和斜坡前缘。
异常高压带地层压力与孔隙度有良好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异常高压使得储集空间得以保存;通过促进溶解作用而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异常高压作用下形成微裂缝,极大地改善了地层储集性能。
根据异常压力与孔隙度的相关性,预测了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的孔隙度特征。
关键词:异常高压;孔隙度;车西洼陷;济阳坳陷中图分类号:TE122.23 文献标识码:A 车西洼陷是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西部的一个次级洼陷,是一个北断南超、近东西向延伸“S”型狭长分布的箕状洼陷,面积约1100km2(图1)。
构造上自北向南可分为北部陡坡带、洼陷带、中部断阶带、南部斜坡带4个构造单元,四周被无棣凸起、庆云凸起、义和庄凸起、埕子口凸起所包围。
目前已发现了前震旦系、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系、第三系沙河街组、东营组等多套含油层系,找到了套尔河和东风港、富台等油田,共探明地质储量近4000万t。
油气勘探实践及前人研究表明,车西洼陷存在异常高压带[1]。
分析异常高压与孔隙度的关系,研究储层储集性能,指出有利储集带,对油气勘探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1020323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252005202);国家“973”项目(编号:2008CB219401)作者简介:侯树杰(1969—),男,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构造地质与油气成藏研究.1 车西洼陷地层压力空间分布特征1.1 地层压力剖面分布特征通过声波时差法对车西洼陷地层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井剩余压力剖面反映出,剩余压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具有旋回性。
歧口凹陷埕海断坡区古近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因素分析
歧 口凹陷埕海 断坡 区古近 系油气 成藏条件 与富集 因素分析
袁淑琴 , 于长华 , 董晓伟 , 刘爱平 , 牟智全 , 谭振华 , 王松战 , 丁新林
f. 1 大港油 田分公 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津 308; 大港油田分公 司勘探 事业部 , 天 020 . 2 天津
摘
30 8) 020
类 型 为 I型 和I 型 外, 河 街 组沙 一 段一 沙 三 段 均 为 气 聚集 提供 了 良好物 质 基础 . I I I 沙 I 型和 I型 , I 各层 烃源 岩 有机 质丰 度 较 高, 有机 碳 含量 1 储 层条件 . 2
均 在 1 %以上, 仿沥 青“ 大 于 01 总烃 含 量在 . 0 氯 A” .%,
系发 育 , 构造 背 景 相 匹配 , 成 多个 大 型 构 造. 性 与 形 岩
圈 闭, 为大港 油 田当前油 气勘探 的重 点地 区之一 . 成
油气成藏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析
11 油源 条件 .
圈 囫 z曰 。日
图 I 埕 海 断 坡 区构 造 位 置 图
Fi I M ap o e t ni oc to o h g. ft c o cl a i n ft e Che ngha a tso if ul lpe
7 2
新
疆
地
质
2 l 年 01
表 1 歧 口 凹陷 分 层 系烃 源 岩 丰 度 参 数表
T b e1 Th se t l a a ee sf re au tn h o c o ko k us g a l ee sn i r m tr o v l aigt es r er c f ap Qio a
钻 井 揭 示 出埕 海 断坡 区新 生界 自下 而上 包 括 古 7 0 1西 以上, 以沙一 段最 高, 二段 与东 营组 相对 近 系沙 河街 组三 段 、 0 x0 尤 沙 二段 、 段和 东营 组, 系 的明 一 新近 较 低( 1. 测 数 据 反映在 凹陷边 缘斜坡 区 沙一 化 镇组 和馆 陶组 , 四系 平 原组, 表 ) 实 第 中生界 、 古近 系 、 新近
歧口凹陷张东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
第 4期
海 洋 石 油 0F FSH0RE OI L
21年e . 011 e2
文章 编 号 : 0 1 8—23 ( 0 1 0 0 3 6 2 1 )4—05 0 04— 5
歧 口凹 陷张 东地 区沙 河 街 组 油 气 成 藏 条 件 与 主控 因素 研 究
( xl ai n e l m n R sac ntue fC P aa gOl idCm a y Taj 0 20, hn ) Epo tna dD v o et e r Ist N CD gn iFe o p n , in n30 8 C ia r o ep e h ito l i
赵 勇刚 , 李忠梅 , 于长华 , 董晓伟 , 兴 , 邢 郭秋 霞
( 中国石油大港油 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 院 , 天津 3 0 8 ) 0 2 0 摘 要 : 口凹陷张 东地 区油气勘探 工作 开展较晚 , 歧 通过 基础地质研 究认 为张 东地 区油气成藏条 件优越 。砂 岩输导层 、 断层
张东地 区位 于黄骅 坳 陷 中区歧 口凹陷南 缘 的埕
中已经 发现 油气 藏并 形 成 储量 规 模 , 实 该 区是 构 证
so rnso a in ly r tne ta le to a e s,fu t nd u c n o miis Cr s —utig,o e rd n a lsa n o f r te . o sc tn v rii g,c n ci fa o e me to e r n p rain s se o ne tngo b v ni n d 3 ta s o tto y tms i ifr ntsr curllc to s i h tdy a e a o ttt d a c mp e rns o ain s se ,a d t e o to heper lum c u— n d fee tu t a o a in n t e su r a h sc nsiu e o lx ta p r to y tm t n h n c n rlt toe ae m uai n a d te dsrbu in o e e v i. Difr nts di ntr a isc nto h e e orp o e i sd r cl n a e a d csv oe lto n h iti to fr s r or fe e e me ay f ce o r lt e r s r i r p r e ie t a d h v e iie rl v t y
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地层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与发现
浪改造形成大规模滩坝分布 , 为沙二段油藏大面积 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沉积背景和砂体发育
模 式 的重 点研 究 , 用 测井 约束 反 演 技 术 , 细 刻 运 精 画砂 体 及 油 气 成 藏 , 署 钻 探 的 B 6 B 8 B 0 部 S 、 S 、 2X1
[ ]石 油勘 探与开发 ,0 83 ( ) 35—36 J. 20 ,5 4 :8 9. [ ]周海 民 , 3 董月霞 , 蕴华 , . 刘 等 冀东南堡 凹陷精细勘探 实践与效果 [ ] J .中国石油勘探 ,0 3 8 1 :1 5 2 0 ,( ) 1 —1.
第 6期
周立宏等 : 口凹陷歧北斜坡地层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与发现 歧
3 5
图 5 B 9 1井钻探轨迹 示意 2X
3 勘探效 果
通过创新研究 、 整体评价 、 立体勘探 , 歧北斜坡
实 现地层 岩 性油 气藏 勘探 的新 突破 。 ( )根 据精 细研 究分 析表 明 , 1 中部挠 曲坡折 带
( )歧北 斜 坡 勘探 程 度 高 , 造 不发 育 , 过 1 构 通
深入开展构造 、 沉积、 油气成藏等精细研究 , 明确了
大 型 的三级坡 折带 , 出 了“ 提 沟槽 输 砂 、 坡折 控 砂 ” 认识 , 建立 了斜 坡 带 地 层 岩 性 油 气藏 复 式 叠 合 连 片、 优势相 富集 模 式 , 现 了地 质 认 识 的 深化 及 勘 实
等多 口井均 在沙二 段获得 了高产油 气流。其 中,
B 6井 压裂后 , m 油 嘴 自喷 , S 5 m 日产 油 为 3. / , 51td
日产气 为 1 9 d 26 2m / 。 ( )歧北 斜坡 低 坡 折 带 沙 一 段 受 北部 物 源 控 3 制, 发育重 力 流水 道 砂 体 , 同油 组 砂 体 具有 湖 进 不
歧口凹陷辉绿岩成藏条件分析
1 i 时, 5 n 外变质带厚度趋于零 , J因此侵入体体积
规 模 也是判 断 能否形 成工 业性 油流 的条 件之一 。 根据 对 歧 口凹 陷钻 遇 辉绿 岩 的 岩 心及 显微 镜
歧 口凹陷主要烃源岩发育于歧北次 凹、 歧南次
凹及歧 口主 凹内 , 层 优 质 烃 源岩 发 育 , 育 有 沙 厚 发
大, 主要有 橄榄 石 、 丁 石化或 蛇纹 石化 、 伊 辉石 绿泥 石化 和斜 长石 绢 云母 化 等 蚀 变 , 岩 石 较松 散 , 使 形 成一 些 变质成 岩缝 等 ; 侵人体 的中心相 带一 般呈致 密块 状 , 但处 于 断层 边 缘 时 , 由于 构造 作 用 易 形 成 大 规 模 的 高 角度 构 造 裂 缝 , G 7构 造 裂 缝 发 育 如 S
关键 词 : 油气成藏 ; 储层特征 ; 绿岩 ; 辉 成藏 潜力 : 口凹陷 歧 中图分类号 :E 2 . T l2 1 文献标识码 : A
引 言
歧 口凹陷位 于 大港探 区的 中北部 , 渤海 湾盆 是 地 富油 气 凹陷 之 一 。该 凹 陷新 生 代 发 育 有 大 量 侵 入 岩相 辉绿 岩 体 , 面 上 主 要 沿 兰 聊 基 底 走 滑 断 平 裂 、 家 口一 蓬莱 断 裂 分 布 , 向上 沙 一 、 三 、 张 纵 东 东 二、 东一 段均 有分 布 。 通过 钻 遇 辉 绿 岩 的岩 心 分 析 可 知 , 3 K 2 K 、2、 K 9井侵 入 到 沙 一 段 的 辉 绿 岩 岩 样 年 龄 为 2. 8 3 00
~
晶, 晶体表面具有轻微的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现象
( 1 、) 大 部分辉 石 和斜长 石 的 自形 程度 相 近 , 图 ab ; 大小 也相 近 , 辉 长结 构 , 呈 或者 是 辉 石 与板 条 状斜
歧口凹陷东北环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领域
pe sr f h h h j r t n i tesgpo ce ep o e y l t o dt n k s h o h a t e em s fvrbea a rs eo eS a e e o i a rt t t r r .A l h c n io s u t i f ma o n h e dh pt e i ma e en r es a at ot aoa l r t t r h e
t r s e tn t r l a .Ba e n t co i ,s d me ta d p t lu ga in c a a trs c ,i i eiv d t e s u t r l rp ,s ai o p o p c au a s g s d o e tn c e i n n er e m mi rt h r c eit s t sb l e t cu a a s t t o o i e h r t r —
g a hi r psne rt e we tpi hig e fS a eta pl ta i lgc ta n t e p o h a r mp ra te p oa in a e f r p c ta a h s t n nd o h lii n u i nd lt o i rpsi he d e fte s g ae i o n x lr to r a o c f ho t
A src:QkuSgi oeo te ihs sgi B h i a ai.T ogsbaig o t n c d abn eos em a n h — b t t io a n fh cet a o a B ybs a s r n n w a—er r i s nl eC roi ru— r i adS a n f ma o i u f P n hj o t no P l gn .T enr es o QkuSgi na em i d pes n S a ecniosta lr a r a ei f mao f a oee h ot at f io a ert an ersi , Oi hst odtn t ag nt a gs e r i e h s h o t h i h e u l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J q : at s
磊 方 料油 藏
第2 O ● 第3 期 2 O1 3年 6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6 5 3 5 . 2 0 1 3 . 0 3 . 0 0 4
歧 口凹 陷斜 坡 区岩 性 油气 藏 成 藏 机 制 与 富 集 规 律
中图分类号 : T E l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6 5 3 5 ( 2 0 1 3 ) 0 3 —0 0 1 9一 o 4
引 言
斜坡 区是歧 口凹陷最 重要 的构 造单 元 , 是 岩性
地层 油气 富集 的 主 要 场 所 , 要 实 现斜 坡 区勘 探 突 破, 必须 强化 理论 创新 与认 识发 展 。为满 足歧 口凹
埕 北 断 坡 是 盆缘 隆 起 向歧 口主 凹倾伏 背 景 上 叠 加顺 向断 裂 活 动 而形 成 , 斜 坡 呈 断 阶状 差 异 沉
收 稿 日期 : 2 01 2 1 0 2 9; 改 回 日期 : 2 0 1 3 0 3 0 8
斜坡走 向的断裂系控制坡折带发育 。该斜坡具有
“ 断槽输 砂 、 坡折 控砂 ” 的典 型 特征 , 形 成 了多期 砂
陷斜 坡 区精 细研 究 、 部 署优 化 、 高效 勘探 的要 求 , 深 入 开展 了斜 坡结 构 特 点 、 成 因演 化 及 控 砂 、 控 藏 机
制 研究 , 创新 发 展 了斜 坡 区岩性 地 层油气 藏 成藏 理
论, 以此 为指 导 , 实 现 了歧 口凹 陷斜 坡 区油 气 勘 探
立 了不 同 类 型 斜 坡 区油 气成 藏 模 式 , 提 出 了斜 坡 区 岩 性 地 层 油 气 藏 具 有 “ 高油 低 气 、 复 式 叠加 连 片成藏 、 优 势相 富 集 ” 的成藏规律 , 有 效 地 指 导 了斜 坡 区油 气勘 探 , 并发 现 了埕 海 断 坡 、 歧 北 斜 坡 等 规模 储 量 区带 。 关键 词 : 歧 口凹 陷 ; 斜坡 区; 岩 性 地 层 油 气藏 ; 控砂模 式 ; 势相 ; 富 集规 律
歧口凹陷潜山分布规律与油气勘探方向
歧口凹陷潜山分布规律与油气勘探方向王文革;郑玉梅;冯建园;楼达;王金荣;贾丽【摘要】通过歧口凹陷区独特的盆地演化历史分析,初步探讨了歧口凹陷区潜山形成的地质背景及潜山油气成藏的关键地质条件,明确印支期古隆起的存在是歧口凹陷潜山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古隆起区古生界强烈剥蚀,两翼断层逆冲与反转是潜山内幕储集层发育、油气输导系统形成的关键。
受中生代古构造的影响,歧口凹陷潜山可分为断块古地貌、伸展断块两种主要潜山构造类型。
结合潜山供烃特点、内幕结构特点判断,认为歧口凹陷区潜山勘探主攻方向应集中在两大领域,其一是印支期古隆起波及范围内的低位序潜山,重点探索古坡折带近东西向潜山构造;其二是歧口凹陷南缘广泛分布的中生界及上古生界内幕潜山,探索不整合控制的隐蔽潜山油气藏。
【期刊名称】《录井工程》【年(卷),期】2012(023)003【总页数】5页(P93-97)【关键词】歧口凹陷;潜山;油气成藏;勘探方向;奥陶系碳酸盐储集层;断层;供烃窗口【作者】王文革;郑玉梅;冯建园;楼达;王金荣;贾丽【作者单位】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处;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4王文革,郑玉梅,冯建园,楼达,王金荣,贾丽.歧口凹陷潜山分布规律与油气勘探方向.录井工程,2012,23(3):93-97“潜山”泛指埋藏在盆地构造层之下的古基岩凸起构造,是盆地沉积开始之前,区域性抬升作用与风化剥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潜山的形成主要与基底构造变形、抬升侵蚀作用以及后期沉降埋藏3种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息息相关,因此大型不整合界面的存在就是潜山形成的重要地质基础。
歧口凹陷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心,是印支运动以来中国东部岩石圈强烈变形的主要地区。
古生代以来经历的多幕构造变形事件,在歧口地区前新生界残留盆地内形成多个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构造抬升运动之后广泛的沉降活动为不同阶段潜山构造的形成奠定了有利条件[1]。
歧口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f o r m e d i n Q i k o u s a g ,w h i c h c r e a t e d f a v o r a b i l i t y f o r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l i t h o l o g i c r e s e r v o i r .T h e h i g h . q u a l i t y
Re s e r v o i r i n Qi k o u S a g
W ANG Zh i — y a o ,H 0U S u— y i n g , L I U Zh i . y i n g
( 1 . P e t r o C h i n a Da g a n g O i ie f l l d C o m p a n y ,T i a n j i n 3 0 0 2 8 0 ,C h i n a;
关 键 词 :歧 口凹 陷 ;构 造 演 化 ;成 藏 模 式 中 图分 类 号 :T E l 2 2 . 3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8 5 2 7 ( 2 0 1 3 ) 0 3— 0 6 8 1 — 0 7
S t r u c t u r a l Ev o l u t i o n o f Pa l e o g e n e a n d I t s Af f e c t o n Li t h o l o g l c
发展潜山成藏理论建立中低位奥陶系潜山富气成藏模式
39CPCI中国石油和化工地质勘探发展潜山成藏理论建立中低位奥陶系潜山富气成藏模式张 兵 王 莉(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津 300280)歧口凹陷位于印支期沧津复向斜东翼,前第三纪的地层保留全,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发现的生油岩直接覆盖在“风化壳型”潜山之上不同,歧口凹陷大部分奥陶系潜山上覆发育巨厚的C-P 地层,受“黑被子”覆盖影响,一直认为储层发育程度差,潜山难以富集高产。
通过深化潜山成因演化、储层形成机制研究,建立了石炭—二叠“黑被子”覆盖区中低位奥陶系潜山富气成藏模式,发展了潜山成藏理论。
1 三期构造变形叠合、逆断反转控制潜山形成与分布歧口地区印支期强烈挤压褶皱逆冲,形成大型复式背斜构造,两翼及内部由多条近东西向古逆冲断层控制,形成复杂的褶皱和冲断构造,控制内幕残丘潜山的形成。
燕山期逆冲断裂改造,在印支期古隆起南北两翼形成燕山期基岩断块潜山;喜山期拉张裂陷,基底断裂活动进一步加强,古潜山区域反转,在凹陷斜坡区形成由多组断层控制的复杂的基岩断块潜山。
三期构造事件叠加,控制了歧口地区低、中、高位潜山的分布(图1)。
2石炭—二叠系“黑被子”覆盖区碳酸盐岩早期风化淋滤、晚期埋藏岩溶与多期构造叠加,潜山网状缝洞储层发育加里东~海西期裸露岩溶背景、印支-燕山早期古隆起区强烈的逆冲褶皱改造以及随后的风化淋滤作用为碳酸盐岩表生岩溶储层发育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多期断裂活动叠加造成古隆起两翼碳酸盐岩图1 歧口地区潜山演化剖面图潜山构造裂缝十分发育。
同时,基底断裂深切及与之相伴的热液作用加剧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岩溶改造,多因素共同作用造就石炭二叠系覆盖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复合型储层发育。
从而建立了以“网格状裂缝”为框架、以缝洞型为主的储层发育新模式。
(图2)。
3 双源供烃、近源充注,中低位潜山油气富集歧口地区古近系湖相烃源岩和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煤系源岩均可为潜山提供油气。
中低位潜山邻近古近系生烃凹陷主体,沙河街组源岩通过大型基岩断裂与潜山近距离接触,源储压差是古近系源岩生成的油气顺利进入潜山的动力,也是形成新生古储油藏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油 源 分 析
歧 口凹陷西 南缘 Es 白云 岩 与油 页 岩 、暗 色 泥 岩 互 层 分 布 ,暗 色 泥 岩 、油 页岩 区域 性 稳 定 发 育 。 油源 对 比证 实 E s 的原油 主要 来 自 E s 油页 岩 ,而在 靠 近大 断裂 的油 气藏 油 气来 源 于本 地 E s 烃 源岩 及沙 三段 ( E s )成熟 烃源 岩 。歧 口西 南缘 Es T 油 页岩 成 熟度 较 低 ,而 与 E x s 。较高 成 熟 度 、低 伽 马蜡 烷
2 00 0~ 3 00 0 mE
[ 收稿日期]2 0 1 3 0 7—1 2 [ 作者简介]胡瑞波 ( 1 9 7 1 一 ) ,女 ,高 级 工 程 师 ,现 主 要 从 事 测 井 评 价 及 石 油 地 质 综 合 方 面 的 研 究 工 作 。
o 本 文属 中 石 油 大 港 油 田 分 公 司 重 大 攻 关 项 目 ( 2 0 0 8 E 一 0 6 0 0 ) 。
坡 与大 中旺等 构成 。E s 沉 积 时期 为歧 口凹陷渐 新世 湖盆 裂 陷 中期 的最大 湖泛 期 ,气候 暖湿 ,且 水体碳
酸 盐含 量高 ,Es 由下 至上 发 育滨 I、板 4 、板 3 及 板 2油 层组 。该 区 E s 发 育 面积逾 2 0 0 0 k n i ,其 中
长 江 大 学学 报 ( 自科 版 ) 2 0 1 4 年1 月号石油中旬刊 第 1 1 卷 第2 期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S c i E d i t ) J a n . 2 0 1 4 .V o 1 . 1 1 No . 2
随着构造 油气藏发 现几率逐渐 减少 ,岩性油气 藏逐渐成 为油气勘探 的主要 领域 ,而 白云岩储 层油 气藏
现 已成为 一个重要领 域 ,并 在各油 田和 盆地 中被 发现 | l 1 ] 。歧 口凹陷西 南缘 挠 曲斜坡 上 ,在古 近 系沙河 街
组 一段下部 ( 沙一下 亚段 :E s )稳 定分布一 套 湖相碳 酸 盐岩 ,其 中 自云岩 类分 布 面积达 1 6 5 0 k m2 ,其 规
[ 摘 要 ] 歧 口凹 陷西 南 缘 古 近 系 沙 河街 组 一 段 下 部 ( E s 。 ) 广 泛 发 育 白云 岩 类 油 气 藏 。 经 过 油 源 对 比 发 现 ,
油气藏原 油主要来 自 E s 烃 源 岩 ,其 特 点 是 成 熟 度 较 低 ,且 油 气 近 源 充 注 。 在 此 基 础 上 , 对 E s 白云 岩
的源 岩特 征存 在 明显 差 异 。E s 油 页岩厚 1 O ~2 0 m,残 余 有 机 碳 含 量 大 于 2 . 0 ,油 页 岩 的 R 。值 为
0 . 5 O ~0 . 8 5 ;E s ?烃源岩 的成熟门限深度为 2 0 0 0 m,斜坡低部位 E s 油页岩埋深普遍超过 2 0 0 0 m,
产 的 保 障 、储 层 内部 裂缝 的 发 育 是 油 气 气 藏 成 藏 模 式 ,
并 具 有 自生 自储 、 下 生 上 储 、 叠 加 连 片 成 藏 等特 点 。 [ 关 键 词 ] 歧 口 凹 陷 ; 白云 岩 类储 层 ; 油 源 ; 成 藏模 式 [ 中国 分 类 号] TE l 2 2 . 3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 6 7 3—1 4 0 9( 2 o 1 4 )0 2 —0 0 6 9一 O 3
歧 口凹 陷西 南 缘 白云岩 储 层 油气 成 藏 条 件 分 析。
器 胡 薯 培 男 ’ , 廉 霪 梅 茹 , 杜 家 鹏 全 , 郭 燕 珩( \ 中 石 油 大 港 油 田 ~ 分 “ 公 一 司 勘 探 开 发 ~ 技 ~ 术 研 … ~ 究 院 , 天 、 津 s 。 。 z s 。 ) /
具备 生成 低熟 一 成熟 油 气 的能 力 。也 有证 据 表 明 , 白云 岩储 集层 中还 含 有 生 烃 能 力 很 强 的颗 石 藻 纹层 。
区域 分布 的 油 页 岩 既 是 烃 源 层 ,同 时 也 是 白 云 岩 储 集 层 的 直 接 盖 层 ,生 储 盖 组 合 匹 配 ,油 层 埋 深
模 为 国 内外 少 见 。 白 2 0 0 9年 以来 ,针对 自云岩类 储 层勘 探 部 署探 井 ,揭示 油气 层 ,并 展示 了一 定 勘探
前 景 。该套 白云岩 类 油气储 层 ,是歧 口凹 陷古近 系 近几年 来 油气勘 探 的新 领域 之一l 州 。理 清油 气 来 源 、
成 藏 条件 和成 藏模 式对 下一 步 的勘探 部 署具有 重 要意 义 。
类 油 气 藏成 藏条 件 进 行 了分 析 :油 源 条 件 、储 层 岩 性 及 厚 度 、 以 及 储 层 裂 缝 的 发 育 是 油 气 成 藏 的 主 控 因 素 ; 良好 的 油源 条件 是 油 气 富 集 高 产 的基 础 、储 层岩 性 是 油 气 富 集 高 产 的 根 本 、 储 层 厚 度 是 油 气 富集 高
1 歧 口凹 陷 区 域 地 质 概 况
歧 口凹陷位 于 渤海 湾盆 地黄 骅坳 陷 中北部 ,是黄 骅坳 陷 中最大 的箕 状 凹陷 。歧 口凹陷西 南缘指 港西
凸起 、孔店 凸起 和埕 宁隆起 等正 向构 造 区所半 围限 的挠 曲缓坡 带 ,主要 由歧 北斜 坡 、歧南 斜坡 、埕 北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