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和谐数学课堂构建

合集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

浅谈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

浅谈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而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是和谐的人,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对学生实施和谐教育。

下面,我就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数学课堂的和谐构建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随着“课改”浪潮席卷全国教育界,界内人士皆积极投身“课改”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中。

但是,一些教师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探索创新上,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些教师在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总是面带笑容,显得和蔼可亲。

课后,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对学生照样凶巴巴、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竭力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

这样的课堂虽然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师生间的关系却不是那么自然、融洽,显得生硬,相互之间缺少默契。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谐教育的。

没有建立在和谐的新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的课堂,必然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教育效果。

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呢?1、教师对学生要发自内心地“关注和爱护”在他们遇到困难时送上一个满含鼓励和期待的眼神;在天气突变时叮嘱他们注意增减衣物;在雨天里默默递上一把伞;在课堂上经过他们身边时仿佛不经意地弯腰俯身轻轻为他们捡起笔和纸;在他们取得进步和成绩时投去那充满赞许的微微一笑和竖起大母指;在他们遇到不幸时为之付出帮助和真诚的泪……2、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也是感情的交流教师要在多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意识和人格,以崇高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即“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和不断提高。

3、勇于道歉,承担责任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教师也不例外。

一句真诚的“对不起”、“谢谢你的提醒”和敢于负责的举动不仅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出更具责任感的下一代。

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教与学是课堂中客观存在的矛盾。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如果教与学割裂,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失败的。

当教与学和谐的统一到课堂中时,课堂定会有声有色,学生的思维定会更加活跃。

什么是和谐数学课堂?数学是门科学,它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由此可见,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但是最终也必将走向生活。

新课改中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要达到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统一。

这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不仅仅是传递给孩子们知识,帮助他们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窍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情感和态度,这才是真正对于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把学子比作一座万丈高楼,人的目光所能见的富丽堂皇就是学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但是真正支撑起这万丈高楼的基础就是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

它内隐于人的知识之下,深深地嵌入实践之中,并在人的一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者的有机统一才是构建和谐初中数学课堂真正的内涵所在。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堂?一、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因此,必须明确初中数学教学不能只面向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部分学生,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又要从实际出发,适当降低难度,减少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负担;同时要能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除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外,还尽可能地去增加一些学生可以接受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增加并强调一些开放性和有发展性的知识。

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搞好课堂教学,进一步完成课堂教学的其它方面。

二、身为世范,为人师表教师是作为和谐课堂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在学生中更应该树立身为世范、为人师表的形象,做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构建和谐课堂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和谐课堂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充满和谐氛围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

本文将从搭建课堂和谐氛围、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外整合优势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搭建课堂和谐氛围搭建课堂和谐氛围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首要任务,只有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才能自由表达、积极思考。

在搭建课堂和谐氛围上,应注重以下几点:1.建立互信关系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渐进式发展关系。

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尊重彼此的想法和意见,建立彼此间的互信关系。

这种互信关系的建立可以使学生们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2.培养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协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小组竞赛、集体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们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竞争动力。

3.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兴趣倾向,教师应注重发现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包容他人,构建一个尊重和理解的课堂氛围。

二、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力。

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实物教具、数字游戏、数学卡片等,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或小组竞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焕发师生生命活力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焕发师生生命活力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焕发师生生命活力《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和谐”的教育思想.在全面深入进行教改的今天.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所共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呢?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心灵的和谐和谐课堂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共同提高”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和谐不仅仅是良师益友般的关系,更体现为一种平等、合作、俱进的关系。

1.师生平等合作课堂教学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当教师捧出一颗心真诚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时,学生也会在情感上给予回应,产生碰撞.从而化作具体行动,尊重教师、热爱学习。

这样.和谐就表现为师生间心有灵犀的境界.表现为师生对知识共同渴求的境界。

2.师生教学相长学生的许多想法非常新颖、独特,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教师也得到启发,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地去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补充新的知识。

教师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冲突、交锋、思考、摸索、整合、融会的过程,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最后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共同提高的和谐境界。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达到学习过程的和谐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具体生动的情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成为魅力无穷的空间。

1.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教师首先应将学习内容设置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为例.课始采用一首儿歌创设情境——做顺口溜游戏.即先让学生朗读“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然后分组比赛。

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学生大脑达到最佳兴奋点.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奥妙.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浅谈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浅谈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浅谈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基础,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

二、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合理地运用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法,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所在。

以情动人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

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比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

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同样需要和谐,课堂教学更需要和谐。

教学时,要通过科学的、艺术的、能够抓住学生心灵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使师生得到共同的发展和提高。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便成为当代每一个数学老师深思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要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努力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调节自己的心境,营造一份良好的心境组织教学,这样教学时就会有激情,思想就活跃,学生受教师情绪的影响,也会激情高扬,思维也会变得活跃。

因此,师生间情感交融,自然会产生一种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学效果自然会好。

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心情平静,尽其所能地把最好的心境带进课堂,营造一个民主、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真诚善待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教,因为在同一个班里学生的差异很大,中间层次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尖子生毕竟是少数,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确定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比如:课堂上让基础差的学生优先回答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其取长补短、迎头赶上,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很多实践表明: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会越好。

同时要注重尖子生和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培优扶困。

不仅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搞好个别辅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还要在课外多和学生沟通,包括理想人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做学生信赖的朋友。

无形中这种真诚、信赖就会转移到数学课堂中来,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最终使每一个学生各有所长、各有长进。

小学数学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小学数学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小学数学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数学课堂的和谐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打造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同精彩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搭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创建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相互尊重和信任。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在交流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认可。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合作和互助精神,营造一个团结友爱、和谐稳定的班级氛围。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绪的引导和疏导。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敞开心扉,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以上几点的努力,就可以打造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注重预设与生成的结合预设与生成是指学习者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能和策略的交互作用,产生出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通过预设的知识和生成的认知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预设与生成的结合。

教师应该注重激活学生的预设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示例等方式,引导学生联想和回忆已有的知识,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预设知识,为后续的生成认知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成能力。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式,从已有的知识中生成出新的认知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生成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预设和生成相结合。

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构建

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构建

(三)和谐的数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
1、体验数学是文化 。 2、体验数学是生活 。
二、数学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和谐。 师生关系的和谐 。 教学过程的和谐 。 教学评价的和谐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和谐。
考虑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 。 考虑学生 实际情况。 具备准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可测性。
(一)在预设生成中构建和谐
1、充分预设为和谐课堂埋下伏笔。
给学生思维的机会。 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2、动态生成促进了课堂的和谐。
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构建
一﹑数学和谐课堂的意境
协调雅静的学习场所 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艺术 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 ……
(一)和谐的数学课堂,要有浓厚的课堂情感氛围。
1、信任与尊重,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 。
1、4、7、 10、13。(依次加3。)
1、4、7、 11、14。(都是直线组成的数字 )
2、赞扬与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 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 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二)和谐的数学课堂,要有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
1、别代替学生的思考,把发现的快乐带给他们。 2、别影响学生的交流,把合作的时空留给他们。
(二)师生关系的和谐。
课堂上应着力创造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构筑 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 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 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

数学课堂中和谐构建

数学课堂中和谐构建

数学课堂中“和谐”的构建(讲座稿)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关于数学课堂中“和谐”的构建。

构建和谐课堂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给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教与学最佳结合,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依托教材构建和谐在课改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

挖掘知识中美的因素,因为一切美的东西才是和谐的,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展示出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领会到丰富的数学内涵,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图形的对称性》教学后,我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用圆规画出优美的各种图案,经过同学们的相互讨论,认真画图,学生画出了许多优美的图案,我加以整理,在学习园地上加以展出,并让学生共同评论,评出谁最美?谁最有创意?看谁能通过动手实践而得到这个美丽的图案。

同时课后布置了课外实践性作业,针对自己的个性爱好,为自己的房间设计一幅对称图案;也可以通过拼图游戏得到,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这样,学生通过把图形的剪、拼、摆、等动手操作,拼出了许多美丽而简洁的图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此时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和谐美。

二、依托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便是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学生能否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主体。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一)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错误的学生和“弱势”学生,营造“人情味”的和谐课堂。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因此首先要求师生间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促进“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数学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古人云: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下面就我从书上和网上找到的、看到的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融和”是和谐课堂的基石
陶老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定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起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孩子们的潜能和个性都能得以充分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起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构起和谐的数学新课堂,才能引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乐园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

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

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摘要】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互动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和重视个性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持续建设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为数学教育的发展打下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应当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课堂管理与教学组织,以期实现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升级。

只有在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关键词】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师生关系、学习兴趣、互动教学方式、课堂活动、个性化教学、学习效果、数学教育发展、持续建设、未来展望。

1. 引言1.1 意义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使学生更加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保持专注和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吸收数学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

建立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思考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如何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应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1.2 目的数要求和格式要求等。

感谢理解和配合!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接受知识,培养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和重视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和成绩。

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培养其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和谐数学课堂的创建

浅谈和谐数学课堂的创建

浅谈和谐数学课堂的创建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和谐的数学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学生顺利地具备一定层次的数学知识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去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呢?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带着愉快的心情进教室,营造融洽的情感气氛及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应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才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在课堂上大胆地展示自我,全身心地投入思考,积极地和老师、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探究。

课堂因此才会出现生机与活力。

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与情意,把这种和谐与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从而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从心眼里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轻松自如,任意驰骋。

师生间关系融洽了,课堂氛围和谐了,何愁课堂不能高效。

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关键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带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教师把课堂设置为生活的舞台,把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一节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假如一张纸的厚度为0.04毫米,把这张纸对折一次厚度为多少?对折两次、三次呢?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

紧接着教师再问:对折20次呢?学生陷入思考和猜想中,这时老师回答对折20次后厚度为41.94304米,学生觉得不可思议,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产生了探索的强烈愿望。

这个时候,整个课堂就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了。

课堂气氛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推进中,达到顺理成章的和谐局面。

如何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所谓和谐课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组织者,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尤其重要。

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一、和谐课堂中的教学引导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足够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有灵活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学生的想法,及时利用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

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如“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有学生续编儿歌这一教学片段: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
刚开始,学生情绪高涨,大声地念,但念到后面,声音就越来越小了。

老师问学生为什么不大声地继续念,学生说念不完。

老师说谁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这首儿歌念完呢?
生1:(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

师:这两位同学都知道用字母来表示数,值得表扬,但都用一个。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新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以人为本”。

《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新型的数学课堂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学生是“完整”的人,教育者在教育中一定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1 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生动的情境数学课堂上总是离不开数字、字母、公式、图形等枯燥的素材,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

而具体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了学习和探究,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现象、饶有兴趣。

比如数学两步计算时创设“小猫购物”“小猴摘桃”等趣味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自觉体验计算的顺序。

生动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呈现知识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新的知识;随着故事的发展,学生投入地深入地进行思考、探究,思维力得到发展;而且,趣味性贯穿始终,学生学得愉快、轻松。

多媒体课件也是创设趣味性情境的重要手段。

绚丽的色彩,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使抽象变得具体,让静态成为动态,既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课堂“活”了起来。

2 关注学生感受,调控课堂气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一位成功的老师,一定是善于调控课堂气氛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以及难易程度的改变等原因,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会出现起伏。

学习成功时,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但容易混乱。

而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学生的情绪就会低落,课堂起伏沉闷、压抑。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适时调控。

在学生情绪激昂时,教师要注意安抚,冷静地提醒学生注意重点、难点和一些细节;在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恰当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重新树立起信心。

谈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谈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谈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去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呢?笔者认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交往的互动过程。

因此,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身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参加课堂双边活动,离不教师教学手段的有效引导,这是一个“并重”的过程,忽视了任何一方都将造成课堂教学的失效现象,从而破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

而教师的有效引导,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整体设计以及在课堂中对一个个细节的处理与把握上。

它决定着一堂课的走向,也决定着一堂课的浅深与价值,甚至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

1.学生在什么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有效”是指有效果、有功用;“引导”是指带领,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

“教师的有效引导”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制约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当学生不能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时,需要教师的引导。

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应干预学生的思维过程,只需要在学生做出肯定的判断后做出适当的总结,将这一成果进一步强化;如果学生的思考遇到了“坎”,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及时适当提醒,为学生铺设一个桥梁,让学生跨“坎”而过。

当一项新的研究活动开始时,需要教师引导,使这明确做什么以及怎样合作。

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性,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方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思维就会更加深入。

当交流中学生词不达意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引导。

学生因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很多时候往往会出现他自己懂但难让别人理解的话语,这时候教师就要适当地给予点拨,帮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教师怎样的引导是有效的首先,体现在时机上不同。

新课程的“引导”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教学目标,视学生“学”的情况进行“导”。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一起铺设的通向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疑惑的症结,作出相应的提问,让学生茅塞顿开。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以促进人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出发,努力构建平衡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

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多思索,多实践,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把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相结合,把课堂多样化和必然化相结合。

只有在平时加以注意,才可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

下面就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谈几点体会:1.“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倾向于强调的权威与给予;传统课堂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依照标准教案导演的“情景剧”。

现代教师更倾向于强调合作与创造,教师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即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启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监管者”。

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的教学活动;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升理念,深入研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策略。

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学中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讨论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

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而不是指责讽刺。

明确的师生定位,为和谐师生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与“学”的和谐数学新课程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把过去数学教育的尖子生教育转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转向自主探究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

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让学生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和谐数学课堂的构建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获得教学的成功也必须在教学中引入和谐构建思想。

本文认为中学数学课堂可以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从和谐的角度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和谐构建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冲击中,我们正尝试研究和谐的数学课堂。

现今的很多数学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甚至有沸腾的感觉,但课后留给学生积淀下来的东西,如内化为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却不太令人满意。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怎样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数学理解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所以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从而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要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创设问题情境要努
力选择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引发思考悬念的内容。

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交流,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促进他们对知识深刻地、本质地理解。

二、激活学生情感,促进认知深化
认知与情感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能力加工情况,而且还要重视他们的情感状况。

要善于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通过质疑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中若能形成学生自我质疑释疑、共同探索的气氛,则更有利于学生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分享认知活动中的
情绪体验,促进情感上的和谐融洽。

情感上的共鸣,会促进学生间情感上的相互激励、唤醒;情感的激活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在认知上的投入、理性上的深化。

此外,构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对话的课堂教学机制,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交融的协调发展。

采用多向对话或多维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其形式是允许学生间的议论、评论、肯定或修正各种见解,通过直观启发、实践操作、合作实验、游戏竞赛等,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

宽松的民主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开拓思维,还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认知和情感的真正互动。

三、设计变式练习,突出本质特征
恰当的变式练习,不但能巩固新知和技能,防止思维定势,而且对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知识结构特点,设计变式练习。

从知识的本身结构特点出发,设计变式练习。

通过“变式”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及结构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
迁移,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掌握。

要改变习题呈现的形式,让学生抓住问题本质去进行练习。

总之,只有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张玉明.《浅谈新教材中数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船山学刊》2005年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