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稳态学案1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 1 - 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 - 13 -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 - 23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是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的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内环境(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之间的关系(3)作用之一: 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 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 组织液、淋巴液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 淋巴液、血浆④血细胞 d. 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 血浆提示: 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 主要成分(1)血浆(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 成分和含量相近, 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本质是一种盐溶液, 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与溶质微粒的关系影响因素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②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2.了解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3.掌握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4.能够描述和解释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2.理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体健康与卫生教材。

2.多媒体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

3.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图示介绍生物体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如何保持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2.概念解释(10分钟)讲解人体内环境的概念,即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所包括的水和溶质,以及它们的温度、酸碱度、氧浓度和营养物质浓度的相对恒定的状态。

同时,解释稳态的概念,即指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状态。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示,解释内环境稳态对人体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以及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所依赖的稳定环境。

4.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作业:阅读相关教材,准备下节课的课前小测。

第二课时: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1.课前小测(10分钟)对上节课内容进行课前小测,检查学生对内环境和稳态概念的掌握情况。

2.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包括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两种机制,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原理。

3.实验展示(20分钟)通过进行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负反馈调节的原理和过程。

可以选择一种实验,例如通过测量学生体温的变化来观察体温调节的过程,强调体温升高时的降温调节机制。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与负反馈调节的原理进行对比和分析。

4.总结与讨论(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能想到哪些其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正反馈调节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5.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区别,并列举出人体中至少两个负反馈调节的例子。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人体和动物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3.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3)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许多离子和其他物质。

(4)作用:绝大多数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连一连: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管壁细胞 b.组织液、淋巴液③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 c.淋巴液、血浆④血细胞 d.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血浆提示:①—d ②—a ③-b ④-e ⑤-c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提示:没有。

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二、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1.稳态: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判一判:基于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知识点的理解判断下列实例正误:(1)血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2)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

(×)提示: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浆中的缓冲对存在,血浆pH只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

(4)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H2CO3等物质有关。

(√)(5)健康成年人内环境的温度应始终在37 ℃。

(×)提示:健康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也会在较小范围内波动,维持相对恒定。

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提示: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Na+和Cl-的微粒数远高于蛋白质,即使在含蛋白质较多的血浆中也是如此,渗透压与微粒数目相关,微粒数越多,渗透压越大。

3.探究实验:比较清水、缓冲液和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向清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的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 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 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学习与点拨】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预习完成】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是,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直接排入里。

如果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1)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液【预习完成】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等(1)血浆A.定义:血液中除外的液体。

B.作用: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A.定义:存在于的液体,又叫。

B.生成:动脉中的沿动脉流入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壁进入组织液。

C.回流:大部分能够被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

D.作用: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3)淋巴A.定义: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也叫。

B.生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小部分被吸收,成为淋巴。

C.回流:经过淋巴循环由流入中。

D.作用: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和等,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思考与交流】1、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用箭头和文字画出)2、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练习巩固】1.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二)内环境【预习完成】定义: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等。

【练习巩固】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三)细胞外液的成分【预习完成】血浆中含90%为,其余10%为、,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种、、等。

新教材高中生物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节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基础·自主学习](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2)方法步骤①设计实验记录表:根据实验的流程,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②进行实验a.被测实验材料: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

b.酸碱变化所用试剂:0.1 mol/L的HCl模拟酸性条件;0.1 mol/L的NaOH模拟碱性条件。

c.实验过程Ⅰ.取25 mL被测实验材料倒入50 mL烧杯中,记录起始的pH。

Ⅱ.一次加一滴0.1 mol/L HCl(或0.1 mol/L NaOH),然后轻轻摇动,每加5滴测量一次pH,直至滴加30滴,记录实验结果。

(3)分析实验数据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画出每次实验中pH变化的曲线。

(4)实验结论:生物组织匀浆类似于缓冲液,加入少量酸或碱不会发生pH的大幅度变动。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 的不同变化,对比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材料的性质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其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2.实验结果及分析组别图示结果对自来水的处理滴加HCl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说明:因不同地区自来水的差异,起始pH不一定都是7)对缓冲液的处理无论是滴加HCl还是NaOH,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物材料的起始pH不一定正好是7,如动物血浆)对生物材料的处理结果分析在一定范围内,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这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1)加入酸或碱时,要逐滴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

(2)至少选两种生物材料进行实验。

(3)充分冲洗烧杯。

实验过程中,多次出现了“充分冲洗烧杯”的要求,但目的不同。

内环境稳态教案

内环境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崔彦芹一.听写回顾知识二.考纲展示1.说明内环境的成分2.简述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3.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说明稳态调节的机制及认识过程5.简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6.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二.教学重点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三.教学难点1、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说明稳态调节的机制及认识过程四、师生互动1、学生:完成学案基础梳理部分2、教师: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答案并纠正错误3、几种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淋巴细胞、血细胞、肌肉细胞、淋巴管管壁细胞、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分析:加粗的易错。

答案:淋巴液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4、内环境的组成及其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 |5、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结合课件6、细胞外液的成分课本P4思考: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呼吸酶、消化酶、抗体、尿素等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哪些?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影响因素P58、稳态的调节机制及认识过程课件9、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生举例多媒体展示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重要意义六.巩固练习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2.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和血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和血浆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3.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6.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 __ _ 方式进行的。

人教版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学案

人教版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学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基础知识预习】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从外界获得必需的养料和氧。

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必须依靠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他是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2.体液包括(约占2/3)和(约占1/3),后者包括、、和等。

这三者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3.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

4.体液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2.⑴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1⑵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其相对稳定的维持与血浆中的存在有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

【练习】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BC D3.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A.尿素B.淀粉C.激素D.维生素4.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5.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7.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8.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

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第八单元|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先整合温顾教材——全面夯实基础(4讲内容)再重点深化学习——综合融会提能(2讲内容)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5讲神经调节中膜电位变化分析与相关实验探究第2讲 神经调节第6讲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模型的构建与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 第3讲 体液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第 1 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注重整合大概念1.人体内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核内液体都属于体液。

(√) 2.人体内细胞外液只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

(×) 3.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5.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

(×)6.人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7.人体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对,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

(×) 8.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9.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系统学习(一)细胞生活的环境(释疑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的构成及成分间的相互关系(1)内环境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3.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二)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链教材资料·发展科学思维■———————————1.(选择性必修1 P6概念检测T1改编)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o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o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内环境稳态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难点: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内环境稳态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内环境的组成、稳态调节机制等。

•相关的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细胞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o引入内环境的概念,强调内环境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新课讲解o讲解内环境的组成,包括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细胞内液。

o阐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o介绍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等。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o讲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

o分析不同调节机制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分析o展示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如酸碱平衡失调、血糖调节失衡等。

o学生根据案例资料,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5.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6.总结与提升o总结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o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内环境稳态,以及内环境稳态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7.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内环境稳态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选择性必修一新授课 学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课前自主探究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

(2)内环境的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化学组成:血浆中90%是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输的其他的物质,包括等。

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__________含量很少。

(2)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1)渗透压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PH为。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物质有关。

(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与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

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概念及组成:①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②______)体液④③____ ___ (存在于⑦ ,约占⑧2.内环境主要包括 、 、 等阅读教材内容,绘制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成分来源(1)从消化道吸收而来(2)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3)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1)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2)细胞代谢产生部分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化学成分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生活的细胞各种讨论: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吗?如血细胞、绝大多数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例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消化液不属于细胞外液B .红细胞生活在体液②中C .图中③④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 .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是【归纳总结】1、 巧用单箭头判断体液的成分2、凡是与外界相通的环境都属于外部环境,如消化道、呼吸道、肺泡壁、输精管、输卵管、子宫、膀胱等都属于外部环境。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的稳态学案选择性1 (1)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的稳态学案选择性1 (1)

内环境的稳态知识点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稳态维持的“模型构建”1.内环境稳态模型构建:2.内环境稳态模型解读:(1)直接参与的“四大”器官:皮肤、肺、肾脏、小肠.(2)直接参与的“四大”系统:①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道毛细血管②呼吸系统:肺泡肺部毛细血管③泌尿系统:血管肾脏形成尿液④循环系统: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它的成分能充分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3)间接参与的“三大”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思考·探究】1。

进行常规体检时,医院提供的化验单中每种成分含量的参考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特定范围。

请结合内环境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提示: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稳定在一个正常范围内。

2。

有同学提出,稳态的维持都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你是否同意该说法?说出你的理由。

(科学思维)提示:不同意。

并非所有稳态的维持都需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参与,如内环境中pH稳态的调节只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有关.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_;E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系统。

【解题导引】关注两个“过程":(1)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过程:该过程需要通过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四大系统参与。

(2)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过程:【解析】(1)高等动物体内的血浆(A)、组织液(B)和淋巴液(C)等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稳态调节学案

稳态调节学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四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一)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II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II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II学习目标一:由“稳态”这一核心概念入手,结合个体水平调节网络理解机体稳态的重要意义,明确个体水平上的稳态主要包括的理化性质(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及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等),明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目标一基础过关:1、体液包括两部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2、血浆与组织液、淋巴在成分上的最主要差别在于:,总体上来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大海,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和三个主要方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血浆PH约为,与等离子有关。

4、稳态的实质是?稳态的意义是?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学习目标二:通过血糖调节、水盐调节、体温调节等具体实例,理解分级调节、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概念以及代谢与调节(如糖代谢与血糖调节)的关系,从而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血糖平衡调节目标二基础过关:(1)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课本25页)(2)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使血糖下降的激素是,该过程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间的关系是(3)胰岛素作用:,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由细胞分泌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这种控制的方式称为。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和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方式是。

(2)激素调节特点,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夯实基础】知识点一:内环境的概念的理解1、由构成的叫做内环境。

2、人的体液的组成:(课本),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和。

3、不同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如:血细胞为,组织细胞为,毛细血管壁细胞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4、请画出三种细胞外液以及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解。

提醒复习:①各种细胞外液的来源和去路;②组织水肿的成因知识点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2、三种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3、细胞外液的实质是一种,类似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知识点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三大方面。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在370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2、正常血浆的PH为;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知识点四:内环境的功能功能为:具体过程为:(参看上课画的图解)从中可以得出:①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的参与。

其中主要参与的四个系统有。

②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知识点五:内环境稳态的理解(概念、实现机制、意义)稳态的概念:(无需死记,把握关键词即可)稳态实现的机制:调节网络。

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巩固训练】1、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双选)A.抗体B.突触小泡C.胆固醇 D.子宫中的卵细胞3、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水和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多B.组织液增多,淋巴减少C .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D .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多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 .H 2CO 3/NaHCO 3对血浆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 .人体内的内环境即指体液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7、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 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Na 2CO 3过多时,就与H 2CO 3结合形成NaHCO 3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 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 2CO 3C.人体血浆的pH 通常在7.00~7.53之间D.血液中CO 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将CO 2排出8、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① 消化系统 ② 呼吸系统 ③ 神经系统 ④ 泌尿系统 ⑤ 循环系统 ⑥ 运动系统⑦ 生殖系统 ⑧ 内分泌系统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①②④⑤D .③④⑤⑥9、右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

高中生物稳态的教案

高中生物稳态的教案

高中生物稳态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稳态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维持稳态的机制。

3. 了解生物体内的负反馈控制机制。

课时安排:2节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
1. 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体内的维持稳态的机制。

3. 简要介绍负反馈控制机制。

第二节课:
1. 深入讨论负反馈控制机制。

2. 实例分析生物体内的负反馈控制机制。

3. 小组讨论,思考如何利用负反馈控制机制维持身体内的稳态。

教学方法:
1. 讲课结合案例分析,生动形象。

2. 小组讨论,促进思维交流和合作。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

评价方式:
1. 课堂讨论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3. 课后测验。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课件。

2. 相关教材。

3. 讨论问题材料。

教学反馈:
1. 鼓励学生多思考,主动提问。

2. 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3. 根据学生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设计人:何战利审定:生物备课组【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

【学习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学习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自主探究学习】1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健康人的体温接近------2稳态是指------------------------------------------------------------------------------------------------------- 3内环境稳态是在------------------------------------------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4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的调节作用是-----------------------------------------------------------------------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6为什么说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问题探讨】见P7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提示: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因为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2.1.1人体的稳态学案

2.1.1人体的稳态学案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撰写人:卢华香审定人:万垒源编号 03 2010-9-2一、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学习过程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须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___________中。

(2)内环境由构成的环境。

其成分可分为、和。

因此内环境也叫(约占有体液1/3)。

(3)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的液体,又叫液。

它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环境,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______________,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有时手和脚磨出“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4)血浆并不就是血液,它是血液中除去后的液体部分,是直接生活的环境。

(5)淋巴液也叫,其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_____ 。

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________________。

(6)说说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相互关系,并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例题1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例题2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 血红蛋白B.葡萄糖 C. 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例题3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和三方面。

(2)渗透压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__________的________。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主要来源于和两种离子。

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01

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01

高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导学案(编号: GZSWRJBXS№01)班级,小组名:,姓名体、⑩载体、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01学习任务【基础知识梳理】一、1、水养料氧气废物2、细胞内 2/3 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细胞外液3、血浆组织液蛋白质相似二、1、(1)水无机盐 Na离子、Cl离子蛋白质气体激素(2)血浆蛋白质少(3)盐海洋辨析:①②③④⑥⑦⑨2、(1)①溶质微粒水②浓度③Na离子 Cl离子④770千帕(2)①7.35~7.45 ②缓冲物质对 HCO-3 HPO2-4(3)37摄氏度3、细胞外界环境(1)循环细胞内液(2)内环境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3)调节各个器官、系统相对稳定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课堂训练】1.判断有关内环境叙述的正误。

(1 )(√)(2) (√)(3) (×)(4) (×)(5) (√)(6) (√)(7) (×)(8) (√)2.选择题(1)D(2)B(3)C 解析:动物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主要由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组成,其理化性质(温度、酸碱度、各种成分的含量等)必须维持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任何一种物质的含量过多(或减少),都将引起一系列疾病,如水分过多,可以导致水肿;尿素过多可以出现尿毒症;哺乳动物血液中的钙盐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完成的。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01学习任务【基础知识梳理】一、1、水养料氧气废物2、细胞内 2/3 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细胞外液3、血浆组织液蛋白质相似二、1、(1)水无机盐 Na离子、Cl离子蛋白质气体激素(2)血浆蛋白质少(3)盐海洋辨析:①②③④⑥⑦⑨2、(1)①溶质微粒水②浓度③Na离子 Cl离子④770千帕(2)①7.35~7.45 ②缓冲物质对 HCO-3 HPO2-4(3)37摄氏度3、细胞外界环境(1)循环细胞内液(2)内环境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3)调节各个器官、系统相对稳定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课堂训练】1.判断有关内环境叙述的正误。

电子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1)

电子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1)

1.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一.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____。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第一章:人体内环境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内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人体内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人体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和血液)。

人体内环境的特点(温度、pH值、电解质平衡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体内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内环境的存在和重要性。

讲解演示:通过PPT或实物模型展示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体内环境的特点和其在维持生命中的作用。

1.5 作业与评估: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体内环境重要性的小作文。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小作文评分来评估学生对人体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人体稳态的概念与机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稳态的概念和人体稳态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人体稳态的机制和调节方式。

2.2 教学内容:稳态的概念和人体稳态的重要性。

人体稳态的机制(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人体稳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稳态的概念和人体稳态的重要性。

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稳态的机制和调节方式。

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稳态的存在和重要性。

讲解演示:通过PPT或实物模型展示人体稳态的机制和调节方式。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体稳态的机制和调节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5 作业与评估: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稳态调节模型,如体温调节。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模型设计和解释能力评分来评估学生对人体稳态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人体水分与电解质平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人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

3.2 教学内容:人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

人体水分和电解质的来源和排出途径。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1.内环境中化学成分与生理过程(1)将下列物质序号归类填在后面的表格中:①无机盐 ②淋巴因子 ③氨基酸 ④血浆蛋白 ⑤呼吸酶 ⑥维生素 ⑦葡萄糖 ⑧神经递质 ⑨激素 ⑩抗体 ⑪二氧化碳 ⑫血红蛋白 ⑬尿素 ⑭甘油 ⑮DNA 聚合酶 ⑯脂肪酸 ⑰消化酶 ⑱麦芽糖 ⑲糖原 ⑳纤维素 受体 载体 (2)将下列生理过程序号归类填在后面的表格中:①细胞呼吸 ②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③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④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 ⑤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⑥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⑦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思维诊断(判断题)(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2)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血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3)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2014·新课标Ⅱ,3C)( )4)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2013·海南,20B)( )(5)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2012·江苏,3A)( )(6)与血浆和淋巴相比较,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7)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8)人体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内环境中,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 明显降低( )(9)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0)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 )随堂练习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包含甲、乙、丙B.乙表示细胞内液C.T 细胞、B 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类别 物质归类 内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营养物质 代谢产物 代谢废物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化学物质细胞内特有 细胞膜上的 消化道中的 不被吸收的类别过程归类 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内环境中不发生的过程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2.输液、打针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分别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课堂综合练习1、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B、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的蛋白质多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高二 科目:生物必修 3 第 周 第 课时 制作人:苗 伟 韩巧霞 制作时间:2014-10-25 总第 45 课时
含泪播种的人,必定含笑收获!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编号:45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内环境的概念、组成。

2.通过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重点难点】 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为背景考查内环境。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用6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本12——13第一段中的内容,并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

问题: 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包括哪些成分、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
【检测题】(用6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检测题。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人体内的大量液体称为 ,由 (约占2/3)和 (约占1/3)组成。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 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

相对于人体赖以生活的 ,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

主要包括 、 和 。

(2)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中含有的 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 ,约占7%~9%,无机盐约占1%,其他部分为血液运送的物质(含各种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组织液、淋巴除 很少外,其余成分和含量均与血浆相近。

(3)组成及关系
细胞
细胞内液
内环境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 。

【知识储备】
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周围的液体环境,体内的环境并不都是内环境,如消化道、呼吸道和尿道等都直接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属于外界环境在体内的延伸部分。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H2O2酶、呼吸氧化酶、转氨酶、解旋酶、DNA连接酶、聚合酶等,它们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2.水肿又称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多形成的,任何引起组织液增多的因素都会导致组织水肿,如淋巴管堵塞、营养不良或肾炎导致的血浆蛋白减少,过敏反应使血浆蛋白外渗引起组织液浓度增大等。

【当堂训练】(独立闭卷,12分钟;选择题每题5分,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


1.体液是动物体内含有的液体,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3.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内环境
5.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6.
(1)C液体和D液体分别为。

(2)A和B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的结构完成。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

(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要通过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选做题
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胃蛋白酶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课堂小结】
内环境的概念、组成。

【日清内容】
当堂训练中出错的题目。

组长意见
2
记忆+思维=天下无敌
与内环境各组分有关的细胞的具体内环境
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