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省级重点高中高三学情调研联考考试一语文试卷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苏州市省级重点高中2016届学情调研联考测试(一)
高三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3分)
(1)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正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了盛唐各艺术门类,成为它们美的魂灵。
(2)我们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有些缘分只是▲,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过往云烟。
(3)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扁舟轻驶,务必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导致什么都不得不割爱。
A.渗透黄粱美梦徜徉
B.渗入南柯一梦徘徊
C.渗入黄粱美梦徜徉
D.渗透南柯一梦徘徊
2、海湾战争前,一中立国外交官与伊拉克外长举行会谈,试图规劝伊拉克撤出被其占
领的科威特。
下面语句最得体
...的一句是(3分)
A.贵国若不及早撤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获得了大举进攻的借口,所以萨达姆总统应采取灵活策略,暂时放弃科威特,以避开美国的强大攻势。
B.希望贵国政府切实履行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无条件地撤出所占领的科威特领土,以缓和十分紧张的海湾局势。
C.相信伊拉克政府会正视伊拉克所面临的灾难,量力决策,否则,势必会出现后悔莫及的局面。
D.希望萨达姆总统从海湾和平和贵国本身的利益出发,争取主动,避免出现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3、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毕业典礼上教师勉励莘莘学子,最为恰当
....的一项是(3分)A.慕师恩众星北拱,瞻学谊群贤南飞。
B.融贯中西学已成,博通古今业无疆。
C.格物致知循大道,求真本信立高标。
D.学富雕龙文修天下,才雄走马星陨人间。
4、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为得体恰当
......的一组是(3分)
[情境1]有一位老师到异地学校去参加优质课讲课比赛,走进新课堂,首先要跟新同学交流一下,就来了一段开场白。
[情境2]李红因家庭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天一中学。
天一高中招生面试时老师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你是怕中考落榜呢,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李红诚实而又得体地进行了回答。
A.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缘分。
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
②都不是,而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天一高中更合适些。
B.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缘分。
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
②关于保送我上天一高中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C.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
谢谢大家!②都不是,而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天一高中更合适些。
D.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
谢谢大家!②关于保送我上天一高中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5、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
....的一项是(3分)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
如何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
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重水复疑无路,攀附暗花明又一村。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唐]元稹
公讳倰,字德长。
宣州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
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①酱之具置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余人与之坐。
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
不言,罪且死;不实,罪亦死。
”既言之,皆笔于书,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
又一里亦如之。
凡十数日,尽得诸里所传书,因
为户输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
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岁前逋负尽入焉。
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
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使不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累迁转运判官。
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
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
岁余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
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
”以公为凤翔节度观察处置使。
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
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公则求者无所与。
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
”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卒不能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乃以公为河南尹。
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过其门。
识事者皆曰:“五十年无是尹都者。
”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
”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
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
明年春,暴疾薨于家。
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己任之。
为理尚严明,勤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然而终卒无大过。
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②,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
此其所多也。
(节选自《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四)
[注]①醯(xī):醋。
②支梧:抗拒。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粗:大略
B.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听:听从
C.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市:购买
D.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毁:指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崔公任南陵县令,广泛调查民情,制定了合理的赋税标准并公之于众,解决了贫富悬殊而赋税轻重很不相称的弊端,使无人敢隐瞒资产。
B.崔公为政有方,宣州观察使重用其能,让他留任多年;歙州刺史空缺,让他代理。
皇上嘉许他监察税务之功;凤翔节度空缺,皇上亲自选用他出任。
C.崔公任河南尹深受百姓爱戴,却上疏直言自己年已七十,应当退休。
他态度坚定,无法劝阻。
近代以来,退休的官员在胆略、声望上无人能与他相比。
D.崔公仁孝友爱,内外亲戚无力操办婚丧嫁娶,都由他承担。
他治理崇尚严明,勤于考核官员,属吏虽起初深感在他治下为官不易,但最终无大过错。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
(4分)
译文:
(2)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
(3分)
译文:
(3)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
(3分)
译文:
9、对于负气势者的“扬言”,元稹为什么“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请简要说明。
(3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山中与元九书
元稹
注白居易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
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
(1)用一句话解释元诗的标题。
(2分)
(2)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结合元、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恻恻”的原因。
(4分)
(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画线句。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2),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4),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6)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7)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8),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长冬麦语
①寒烈的长冬里,很多人会赞美那枝“风中俏”的梅花,而我却常常透过梅香,想起家乡冬野里盛放春绿的麦子。
②麦子是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植物。
秋风起,麦子播下地,残忍的秋风扫落叶过后,麦子长高了一截,面色也浓绿了一成。
寒冬来临的时候,常常会伴着大雪和刺骨的寒风一股脑儿地来了,呼呼的寒风凛冽地喊叫着,河面上一层薄薄的白冰,世界万物好像在一瞬间就被肃杀成一把干尸,就连秋风中倔强着开花的菊儿也熬不过寒冬的惨烈和无情,死去了。
而唯独麦子,仍然为这个世界坚守了一派浓绿,一汪春情。
③冬天不会放过你的倔强,它们用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大雪和冰冻来攻击你。
它们在一夜之间会用厚厚的白雪覆盖你的头颅,妄想把你一下窒息,它们还妄想在窒息你的同时,又把你身边的土壤冰冻成一块铁板——掐死你!可是,你面对如此残忍的杀生,却坦然微笑。
你利用严冬给的厚厚白雪做了一床自己过冬的被子,把敌人的武器变成了自己的“武器”;你为了不被冻土“掐死”,就趁被冻住脖颈的时候,狠命地往大地深处扎根,用长长深深的根系去汲取大地深处的温暖,积蓄自身战斗的力量,把自己分蘖成三头六臂、成为不可战胜的壮士……
④春雷滚滚的那一阵子,冬天望着一竿子高、绿油油的你,常常会把最后一点失败的泪滴,滴在你胜利微笑着的田野里。
那时候,农民们都能听你给无奈的冬天说声“拜拜……”。
⑤其实麦子是流浪过来的植物。
它从异域寻寻觅觅才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家园,麦子最喜爱中国这块土地了。
咱们中国人,喜爱它,它更喜爱咱中国人。
大半个中国的人喜爱麦子,都依靠麦子生活,早在数千年前就和麦子结下了骨肉相通的情缘。
⑥父亲曾经说过,麦子的阳光就是夏日的成熟色,那无边的金色麦浪就是麦子为人类世界跳的一支阳光舞,它明媚、靓丽,芳香醉人……
⑦乡亲们都把麦子称作为“硬性嫩娃”。
是说麦子看起来柔弱,而性子刚烈不屈,是乡亲们最离不开、最金贵的一个娃。
乡亲们对待麦子,也是扑心扑肝的疼爱。
他们愿意把最好的肥料上到麦田里,他们也舍得用汗水去浇灌麦子的一季旺盛。
父亲说,只要你舍得流汗,把它按时种到大田里,它就决不会辜负了你的期望。
给人结出白馍细面和幸福的日子……我们常常看见,父辈们的犁铧开处,就有麦浪滚滚,那就是麦子的品格——它其实也是农民们的汗水、泪水和希望凝固成的一个姿态。
⑧亲近麦子的人,不仅是品尝到麦香的时候才会想到它们,而是每时每刻会把麦子放入自己的脉动。
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念叨自己的麦子:“不知道麦子长得好吗?”“今冬的雪多了,麦子又能丰收了哈……”“麦子也是咱不可忘怀的一个亲人……”他们在念想着麦子的一个个日子里,数点着自己对麦子情结的记忆。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02月23日08 版有删改)12.文中第②段描写了麦子在寒冬的艰难处境,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3.文章第④段表达了“冬天”和“麦子”各自怎样的心理?叙述上有怎样的特点?(6分)14.简述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长冬麦语”的丰富意蕴。
(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18分)
大巧若拙
①拙道,即天道,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
“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
人的一生必然会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
老子所说的巧,却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
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来表达。
②老子为什么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最完美的巧?这涉及到老子关于天工和人为关系的思想。
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
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
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
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
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
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③大巧若拙,强调的是素朴纯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
如《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所说的:“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那就是:不刻意求取,一刻意即落有为,一有为就破坏物我之间玲珑微妙的契会,破坏冲和淡雅的意致。
放弃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也即放弃对“巧”的追求。
诗人是以心去“遇”——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遇,而不是去“即”——孜孜以追求。
拙,在老子看来,就是素朴。
道家认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④大巧若拙,突出了中国哲学以天为徒(徒:同类)的思想。
在老子的宇宙论思想中,赋予天——自然作为创造性本体的特性,老子哲学中的天取代了原始宗教中的至上神地位,成为人的文化创造永恒的范本。
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就是要回到天的角度来讨论问题,从天的角度寻找智慧的根源、生生的根源。
⑤大巧若拙,突出了道家哲学在其源头就存在的“反智主义”倾向。
老子说:“慧智出,有大伪。
”在老子看来,人企图运用知识改变世界,是一种愚蠢的文化冲动。
老子强调拙,是因机心流行、文明发展所带来的虚伪性而提出的。
老子看透了五色、五味、五声等对人的真性破坏。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他倡导一种自然而然的哲学。
老子时代的繁缛虚华当然和现今无法相比,但相对而言,那个时代也有了很高的文明。
文明所带来的虚荣奢华席卷着这个时期,声色犬马之乐,虚与委蛇之势,乃至繁缛的礼节,巧言令色的风行,等等。
其实,这也可以说是‘欲望的时代”,重视人的欲望享受,将世界客体化、对象化、异己化。
老子反思这样的“流行文化”,这样的所谓文明,是不是符合人的真性?老子提倡的“为腹”,如王弼说:“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就是融于世界中,与世界悠游,不是靠机心去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与世界同在,以“大是懵懂”的智慧滋养生命。
⑥守拙的哲学,是一种存在之道,它促进了中国人关于人的存在状况的思考。
“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本性的行为。
人的本性是生活在“拙”的状态中,而不是在巧中展示的,不是在绚烂的色相世界中展示的。
⑦守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比如,陶渊明不仅以其诗垂范后世,而且也以他的人格风标衣被百世,这并不在于他选择了退隐,不为官,而在于他树立了一种本然素朴的精神风范。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去的是他生命的园田。
并不是农耕牧歌更适合他,而是自然率真的境界更适合他的生命栖居。
⑧大巧若拙,明道若昧,见小若明,糊涂中有聪明,痴心中有智慧。
16.为什么老子会认为“慧智(聪慧机智)出,有大伪(虚伪欺诈)”?请根据上下文作答。
(6分)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18.本文阐述了“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请分点概述这种哲学思想的基本主张。
(6分)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们学着只争朝夕。
人生苦短,道路漫长,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地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无锡市、苏州市省级重点高中2016届摸底联考测试(一)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1.(3分)D(解析:①渗透:逐渐进入,多用于抽象事物;渗入:无孔不入地钻进去,多含贬义;②此处应为“南柯一梦”,黄粱美梦:做了一场好梦。
比喻虚幻的梦想。
与“南柯一梦”都可比喻虚幻的事情一场空。
但黄粱美梦指美好境遇的梦;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并不特指好梦或恶梦。
③徘徊:(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徜徉,也作“倘佯”。
①徘徊;自由自在地行走:徜徉花市,美不胜收。
②彷徨,心神不宁:徜徉若失。
)
2.(3分)D
3.C
4.(3分)D
5.(3分)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6.B(3分。
治理)
7.C(3分。
应为“近代以来,官员从未有像他这样胆略正强,名望气势正稳,却能自己引退的”)
8.(1)应交纳赋税的民户相差很远,无法让他们公平分担,因此拖欠的赋税连年累积,百姓被鞭刑追偿。
(4分。
每句1分)
(2)崔公就选了一名大官,揭发了他的贪赃罪行,对其余违法的小官立案查处,所到之处官员都很惊慌。
(3分。
每句1分)
(3)然而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能以说理来分辨的,他没有不立即改变自己意见的。
(3分。
每句1分)
9.“心知其不然”是因为元稹了解事情缘由及崔公为人,但“惑于众口”是因为负气势者众口一词,借口又貌似有理。
(3分。
每点1分)
三、10.(1)(2分)(我)听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缺少对象或被贬不给分)
(2)(4分)①为好友感同身受的真挚友情;②为好友因自己被贬而生的悲愤;③为自己与好友同是“笼鸟槛猿”(或同处被贬的境遇);④为自己给病中的好友带来的悲愤(或伤痛)。
(友情、悲愤、境遇各1分,答对四点给满分)
(3)(4分)元诗末句融情于景,将对好友被贬的悲愤和病中凄苦的心情融于凄清景象的描写中,言有尽而情无限(2分);白诗末句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出与好友被贬相隔不能相见的凄楚与无奈,感染力强。
(2分)
四、11、(1)仓廪实而知礼节(2)为人性僻耽佳句(3)猿猱欲度愁攀援(4)万里悲秋常作客(5)静影沉璧(6)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7)辩乎荣辱之境(8)山河破碎风飘絮五、12.视听相结合;反衬,以菊花的死反衬麦子的坚守;比拟;表达了对麦子的赞美和喜爱。
(每点1分)
13.冬天:沮丧、不甘、无奈;(2分)麦子:自豪、愉悦、蔑视。
(2分)
叙述人称: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直接、生动。
(1分)
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富有韵味。
(1分)
14.内容上:插入了中国人和麦子结下的情缘,突出表现人与麦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2分)
结构上:启下,引出下文人们对于麦子的情结。
(2分)
15.赞美麦子坚守不屈的品格;赞美麦子给人以希望与幸福;赞美农民坚韧和对生活的信念与希望。
(每点2分)
六、16.因为老子认为文明的发展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人企图用智慧、知识去改变世界,追求文明),(2分)而文明的发展需要靠机心,靠强为,(2分)这样就会带来虚伪欺诈,从而会严重破坏生命的和谐和人的本真状态。
(2分)所以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
17.①首先从“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2分)②然后分别论述“大巧若拙”强调朴素纯全的美,突出道家哲学的“反智主义”倾向和中国哲学以天为徒的思想;(2分)③最后点明守拙是一种存在之道,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2分)18.①要追求素朴纯全的美,讲求认知的神会;②提倡从天的角度认识智慧和事物;③反对欲望、享受和机心,提倡融于世界;④追求合乎本性的存在之道(人生境界)。
(每点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七、作文分析
本次作文请同学自行立意,紧扣材料内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