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图形与几何知识。

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平面图形。

2.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变换,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变换规律。

难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图形的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如自行车、桌子、书本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物图形都是由基本的平面图形组成的。

2. 知识回顾(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如圆形的定义、正方形的特征等。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平面图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例题,如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或面积,或者计算一个圆的面积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和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如计算图形的周长或面积,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周长计算面积计算图形变换平移旋转七、作业设计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1. 正方形的周长:(4+4)×2 = 16厘米,面积:4×4 = 16平方厘米圆的周长:3.14×5×2 = 31.4厘米,面积:3.14×5×5 = 78.5平方厘米2. 长方形的周长:(10+5)×2 = 30厘米,面积:10×5 = 50平方厘米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数学图形与几何复习(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数学图形与几何复习(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3、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4、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
5、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三、基础练习
1、98页第2题
2、103页第1-3题
四、本课小结
必做:复习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选做:测量家里床、沙发等物品的长度和高度。
师:本节课,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
打开数学书目录,想一想哪些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
3、1m有多长?
你能用你手里的直尺拼出一米吗?(5把20厘米的尺子拼接出1米长的米尺)
4、测量时需要注意尺子的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段,另一端是几,物体就长几厘米。
如果不是0刻度线,需要用大尺度减小尺度。
5、对长度的估计方法:
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比如铅笔的长度等等,还有就是在数学好玩中我们学的“身体上的秘密”,可以利用身体各部位的长度去估算,比如老师的一拃长大约18cm。
课时教学笔记
课题
图形与几何
内容
教材98页
课型
复习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2、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能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掌握长度单位及其关系,会正确测量
难点
估测物体长度
关键
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教学
准备
教师
教材、课件
学生
教材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源自复案一、导课,交代任务5
二、回顾知识结构
15
三、基础练习
10
四、本课小结
2
五、作业布置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课设计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教课内容:教材第 98、103页。

教课目的: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指引学生着手操作 , 折一折 , 画一画 , 剪一剪 , 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学会丈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 , 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培育学生喜欢数学的感情。

教课重难点:要点 : 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 : 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课准备:课件。

教课过程:一、问题情境同学们 , 今日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平时生活特别亲密 , 第一想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丈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 知道了 1 米 =100 厘米。

能够沿着一条线剪出完整重合的图形。

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研究新知1.教材第 98 页第 1 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

师: 找一找 , 生活中有哪些物件的长度大概是 1 厘米 ?有哪些物件的长度大概是1米?师: 对于“厘米”和“米” , 你还知道什么呢 ?1 米=100 厘米。

2.教材第 98 页第 2 题。

师: 说一说丈量时应注意什么。

丈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 0 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 , 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 , 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 你能说出下边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课件出示 : 教材第 98 页第 2 题。

最上边的铅笔长 5 厘米 , 中间的一支长 4 厘米 , 最下边的回形针长 2 厘米。

3.教材第 98 页第 3 题。

师: 说一说在生活中能够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预计。

我能够把要预计的物件的长度与 1 厘米或 1 米比一比。

三、讲堂小结同学们 , 今日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 , 我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 , 可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 , 在此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 只需你们努力 , 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总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总复习
8×7
35÷5
你能背出所有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
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 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
举例说一说“3倍”的意思。 我们班喜欢吃香蕉的有8人, 喜欢吃苹果的有24人。24里 面有3个8,是8的3倍。
练一 练
二(1)班有40人,男生有22人,女生有多少人?把 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教材P99 T4)
4.按要求画图,再写出算式和得数。 (1)每份有5个△,有2份。
△△△△△ △△△△△
5×2=10(个) 或 2×5=10(个) (2)先画18个□,再把这些□平均分成3份。
□□□□□□□□□□□□□□□□□□□□□□□□□□□□□□□□□□□□ 18÷3=6(个)
(3)先画20个○,再每4个1份圈一圈。
提示:□×□=12 答:她可能买了6枝剑兰,可能买了4枝菊花, 可能买了2枝百合,也可能买了3枝康乃馨。
(3)淘气有20元,请你给他配一束花,并说出两种 搭配方法。
搭配一:5枝菊花和1枝玫瑰; (答案不唯一) 搭配二:2枝百合和2枝康乃馨。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总复习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知识回顾
40-22=18(人) 18÷6=3(人) 答:女生有18人,平均分成6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3人。
买早餐。
我要买2碗粥, 4张肉饼。
(1)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买42张碗肉粥饼和花4张的肉钱饼是一买共2碗要粥花花多的少钱的?几倍?
我要买2碗粥, 4张肉饼。
(2)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几倍?画一画,说一说。
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45厘)厘米米))
说一说,测量时 应注意什么?
( 2厘米)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优质课公开课课件优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优质课公开课课件优秀
总复习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创 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变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及换算 测量物体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
图形的变化
轴对称图形
80
5.比身高,填一填。
(1)月月的身高是( )厘1米00,合( )米。 1
(2)文文的身高是( )厘1米20,也可以说是 ( )米( )厘米。
1
20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测量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及换算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 米=1米。
65 54
32
测量
测量测量物体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把直尺的0刻画度一对条准长物4体厘的米左的端线,。看物体的另一
端对准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米)。
方。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要画的线长4厘几米厘米,就画到刻度是几的地 5
1.下面哪些运动现象是平移,哪些运动现象是旋转?(是平移的画 “□”,是旋转的画“○”)



2.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厘米


厘米
4.算一算,填一填。
2米−100厘米=( )米 1 31米+29米=( )米60 1米−20厘米=( )厘米
对折后两侧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变化
平移和旋转
平移时,物体的形状和方向都不变,直直地移动。 物体形状不变,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的 现象叫旋转。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概念及特点。

2.能够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能够把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教学重点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点。

2.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画法。

3.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难点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过程导入1.导入讲解几何图形分类和比较的目的。

2.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定义和特点。

学习1.步骤一: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概念及特点。

–通过带有图片的课件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讲师讲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步骤二: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画法。

–讲师现场演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画法。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演练。

3.步骤三:学习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通过课件展示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方法。

–讲师讲解几何图形的细分分类方法。

–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似和区别。

练习1.练习一:画图联系。

–老师要求学生现场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练习二:分类练习。

–老师出示不同的几何图形,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分类比较。

3.练习三:创新练习。

–老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幅包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几何图形。

综合应用1.老师出示一些包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图形,要求学生进行识别和分类比较。

2.学生自主进行分类和比较,对书本、校园、家庭等几个场景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总结1.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学生能够熟练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学生能够将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作业1.翻开课本对第二单元进行复习和总结。

2.完成书本P26-P28的练习。

3.对校园、家庭中出现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教案与反思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上。

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加与减”。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六单元“测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数与代数。

(教材第97~102页)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重点: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难点: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中,我们学过哪些内容?学生可能回答:·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师:对,现在就来检查一下,看你到底有没有学会?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些情况,如上下车问题等。

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引导学生合理地编故事。

也可以出示“我选36-8+19编了一个故事:有36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跑了8只,又来了19只,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小鸡?”让学生模仿编故事。

师:我们学习了加减运算后,还学习了哪些关于数与代数的知识?·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1)教材第97页第4题。

师:你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我们先来做对口令的练习好吗?师生对口令,复习乘法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生:如果忘了某句乘法口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知道的相关口诀去推算出来。

如忘了“八九七十二”,我们就可以根据“七九六十三”去推算,因为7个9是63,8个9就是比7个9多一个9,所以63+9=72,就是说“八九七十二”。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 第2节图形与几何》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 第2节图形与几何》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何》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何》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二年级上学期的图形与几何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知识,对图形与几何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图形的分类和识别、对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图形识别和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对图形的分类和识别,对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用剪刀和彩纸剪出这种图形,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图形的特征,总结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交流: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与几何”中的第一课“认识图形”。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分辨各种图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让学生能够分辨各种图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剪刀、胶棒、彩纸。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10分钟)3.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小结(5分钟)5. 作业设计(5分钟)(1)课后练习题:完成课本上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实践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物品,并剪下来,贴在练习本上,配以文字说明。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特点:特点:特点:特点: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课后练习题。

2. 从生活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物品,并剪下来,贴在练习本上,配以文字说明。

作业答案:1. 课后练习题答案:见课本。

2. 实践作业答案:见学生作业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分类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材详解+分层训练(word版有答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材详解+分层训练(word版有答案)(北师大版)

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1.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画“√”;哪些是旋转,画“○”。

()()()()3.填一填。

回形针长()厘米;螺丝钉长()厘米;接力棒长()厘米。

4.谁说得对?请在说得对的小朋友旁边的□里画“☆”。

5.蜗牛爬行比赛。

(1)每只蜗牛都要爬行()厘米,也就是()米。

(2)第①只蜗牛已经爬行了()厘米,还要爬行()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也就是()米。

(3)第③只蜗牛已经爬行了()厘米,还要爬行()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4)第②只蜗牛比第①只蜗牛多爬行了()厘米。

6.比身高。

(1)小猴的身高是多少厘米?(2)公鸡的身高是小老鼠的几倍?7.已知李叔叔比柜子高50厘米,请问李叔叔的身高是多少?参考答案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1.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画“√”;哪些是旋转,画“○”。

(√)(√)(○)(○)3.填一填。

回形针长(3)厘米;螺丝钉长(2)厘米;接力棒长(8)厘米。

4.谁说得对?请在说得对的小朋友旁边的□里画“☆”。

5.蜗牛爬行比赛。

(1)每只蜗牛都要爬行(100)厘米,也就是(1)米。

(2)第①只蜗牛已经爬行了(60)厘米,还要爬行(40)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也就是( 1 )米。

(3)第③只蜗牛已经爬行了(40)厘米,还要爬行(60 )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4)第②只蜗牛比第①只蜗牛多爬行了(40)厘米。

6.比身高。

(1)小猴的身高是多少厘米?5×9=45(厘米)答:小猴的身高是45厘米。

(2)公鸡的身高是小老鼠的几倍?35÷5=7答:公鸡的身高是小老鼠的7倍。

7.已知李叔叔比柜子高50厘米,请问李叔叔的身高是多少?1米25厘米+50厘米=1米75厘米答:李叔叔的身高是1米75厘米。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精品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精品教案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北师大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98页、第103页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总复习课,“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设有“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两个栏目。

“独立思考”围绕“测量”这个单元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和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以及其关系,通过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问题2,复习基本的测量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问题3,复习生活中对长度估计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习题单学生准备:直尺等学具【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梳理知识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复习什么内容呢?一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师:同学们,这学期“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预设:生1:认识了厘米和米生2:我知道怎么来测量物体生3:我知道怎么画线段生4:我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还会用字母来表示。

生5:我会用厘米或者米来表示生活中的物品。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课件

(3)圆柱的特点:它是直的,上下一样粗 细,两头的圆是平平的,侧面着地时 可以滚动。
(4)球的特点:球没有平平的面,可以 任意滚动。
2. 按照立体图形的特点对几何图形(物体)进行分类。
分类
1. 分类:在不同的物体中,把同一类物体与其他物 体区分开来。
2. 分类的方法:(1)确定分类标准; (2)按标准进行分类。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整体回顾
认识位置 认识图形
分类
知识梳理
认识位置
1. 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前 面对的方向
背对的方向
2. 辨别物体的左右位置时,对于不 同的观察者,物体的左右位置也 不一样;对于同一观察者,站的 方向不同, 左右位置也不同。
后 上

与左手相对应的一面是左
左手
右手
与右手相对应的一面是右
3. 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具有相对性,在用 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时,需要先确 定一个参照物。
认识图形
1. 立体图形的特点: (1)正方体的特点: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
平的面,并且每个面的形状都一样。 (2)长方体的特点: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
平的面,且对面的形状一样。
3.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综合应用
1. 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


2. 数一数,填一填。
左上图 左下图 右上图 右下图
有 3 个。 有 3 个。 有 4 个。 有 5 个。
3. 连一连,说一说。
4. 说一说,填一填。
2Hale Waihona Puke 8 2 65. 看一看,填一填。
上 左 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材第98、103页的内容。

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知识,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2.把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进一步明白得并把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进一步巩固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件(教材主题图)。

上节课我们到数的王国游玩了一番,这节课就让我们再去图形王国中漫游一番吧!1.简单回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这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预设:生1: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

生2: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轴对称图形剪出漂亮的图案。

生3:我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白了1米=100厘米。

生4: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平移和旋转的运动。

生5:我明白了测量较大物体的长度能够用米作单位,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能够用厘米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专门好,那么大伙儿对这部分知识把握的也一定不错吧!今天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相信细心的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成。

2.细致整理。

师:同学们,现在独立把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整理后小组交流一下,互相补充,一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1)生独立摸索整理知识。

(2)小组交流,并作补充。

(3)汇报成果,师生共同整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摸索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明白得与把握。

师:刚刚我们对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

谁能具体说说: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大约是1米?预设:生1: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我的手指甲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米尺的长度是1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

【教学目标】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1:我们学会了测量。

生2: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生3:我还学会了剪出能够沿着一条线完全重合的图形。

生4:我知道了平移、旋转现象。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二、回顾整理1.米和厘米。

(1)师: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有关米和厘米的知识,你们都知道哪些?(2)单位与进率。

①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们能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吗?②1米是多少厘米?你们是怎样得到的?学生活动:组内演示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3)动手测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说一说①~④分别长多少厘米。

(出示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动手操作:自由选择物体,测量它们的长度。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的测量方法,发现并收集出现的错误,以便集体订正。

交流、反馈: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4)引导学生估计、测量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2.图形的变化。

(1)想一想,说一说。

师:我们是怎样利用对折剪出漂亮图案的?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注意些什么?(2)折一折,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仿照教材第103页第4题的提示,利用手中的工具动手制作。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03页第1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2018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2018秋)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教材P98,P103。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2.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开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米和厘米的复习1.回忆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交流,答复。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估计一下数学课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完成教材P98“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练习。

二、复习图形的变换1.图形的变换有哪些形式?(平移、旋转、轴对称)2.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4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让学生感受对称之美。

3.找一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三、实际应用(PPT课件出示)1.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测量的方法,重点让学生说说小刀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用尾刻度减去首刻度的方法得出小刀的长度。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陈大兵)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陈大兵)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教材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

在本学期第二单元已经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的表面积”,“露在外面的面(探索活动)”。

在第四单元还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本节复习课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掌握较好,但对概念之间的联系还不是特别清晰准确,学生容易混淆。

经过一年多的助学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学生能在课前绘制思维导图,课中积极上台讲解。

本节课将根据学生需要和课堂生成,有机设计教学,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能正确进行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我梳理,自主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系统复习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表面积计算公式和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和表面积;难点:表面积、体积与容积的灵活计算。

【课前准备】思维导图课件【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1.课前激趣。

谈话:同学们课堂不是老师的舞台,而是同学们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只要你敢想、只要能敢说,你就能秀出自己的精彩。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图形与几何中的长方体,同学们回忆一下。

二、四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方体的哪些知识回答接力从XX开始。

2.欣赏成果。

课前同学们做了很多思维导图分享到了微信圈,我们来欣赏几位同学的作品。

请同学们进行评价。

3.梳理知识。

(1)特点及表面积。

我吸收了同学们好的做法,制成了一份思维导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P98,P10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2.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
哪些?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
长度吗?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活动:演示米和
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估计一下数学课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完成教材P98“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练习。

二、复习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变换有哪些形式?(平移、旋转、轴对称)
2.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4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让学生感受对称之美。

3.找一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三、实际应用(PPT课件出示)
1.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测量的方法,重点让学生说说小刀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用尾刻度减去首刻度的方法得出小刀的长度。

2.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2题。

让学生独立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3题。

估计之前,可以选择教室里一些物体测量,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积累估测参照数据,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复习,学生经历对本册书“图形与几何”这一知识领域的知识梳理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培养;在实际应用时,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自如,特别是对于测量方面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准确地选择长度单位表示物体长度,在这个环节中也足以看出,学生估测能力很强。

[不足之处]找一找生活中“平移”“旋转”的例子,学生回答的语言还需要规范。

[再教设计]“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梳理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家进行,教师只要提前指导梳理知识的方法,说明如何形成知识网络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