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课件:必修三1.2汉代儒学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2儒学汉代 (共2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2儒学汉代 (共27张PPT)

2.“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发挥儒家仁政 思想 4.“三纲五常” 忠君
君权
天 = 君
加强君权,服从统
治;爱护百姓
减轻负担,缓和矛 盾,改善生活 为人处事标准
中央 集权
统一
合作探究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
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 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秦统一中国后,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领域,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 的附庸(工具);一些儒生和
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2.经过: (1)焚书——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 皇采纳。 (2)坑儒——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 3.评价: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
请思考:汉武帝 为何采纳董仲舒 的主张?
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
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君权神授
材料四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
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
请思考:汉武 帝为何采纳董 仲舒的主张?
天同者而用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 天人感应
知识点拨
思想主张
1.“儒学独尊” 作用 思想统一、国家安 宁,中央集权
禽鸟百虫争鸣,听不见。寒来暑
往,三年没有踏进后花园一步, 因此,人们称赞他“三年不窥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 了名的“书呆子”,非董仲舒 莫属。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 武帝》
园”。“三年不窥园”后来精炼
为成语“目不窥园”。
其次得有人说你行
汉武帝即位的当年,下诏“海
选”。……既是“海选”,就要不设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3历史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共35张PPT)精选课件

人民版高中必修3历史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共35张PPT)精选课件

价 大一统意识 值 民本意识、
维护中华民族统一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意识
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意识
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
1)中央:——创建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的官立学校 )
2)地方:——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的工具。 ②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
力量相对薄弱。
小结:
儒学的兴起
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时期 ——蔚然大宗
成体系, 遭冷遇
秦朝时期 ——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 ——逐渐复苏 汉 隋武 唐帝时时期 ——正统思 地想 位强化
学以致用
1、秦朝实行“焚书坑 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 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汉因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献策?
1)现实需要: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 个 权,鼎维盛护时国期家,的但统也一面。临许多问题,需什要么加问强题中?央集
2)用人政策:
3)个人发挥: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 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 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思考:董仲舒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拓展: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孔 孟儒家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他的思想宣扬皇帝是“代天治民”,神化封 建统治,是带有神学倾向的儒学。

人民版.必修三 1.2 汉代儒学 (共26张PPT)

人民版.必修三 1.2 汉代儒学 (共26张PPT)

2、概况 ⑴焚书:
①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
②焚书的范围: 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
严禁私下谈论+严禁私藏禁书
③不焚的书: 《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
⑵坑儒:
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
①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 ②目的:警告文化人
课堂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 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问题探究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 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政策
不 同 原因 点
影响
目的 相 同 实质 点
作用
秦始皇
汉武帝
排斥、打击
尊崇
秦刚刚统一,需要巩 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 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 了统治者的需要
本课知识体系
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焚书坑儒,儒学发展遭到打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太学的出现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全面影响社会;
4、影响:
积极:⑴儒生即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是政治舞台上的 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⑵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 力量;
,消极:(1)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 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2)导致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 量相对薄弱
积极 1、“大一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仁政思想有利于关注民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共16张PPT)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统思想的史实。
高考考点
◦一、汉初的统治: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一、汉初的统治: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1)原因: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 (3)措施: ◦ ①减轻田租; ◦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 ③放兵回家,授予田宅; ◦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对三纲五常应辩证分析其作用
③、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为人处世)
使儒学神化带有 封建迷思信想色统彩一
④、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评价董仲舒思想
(1)积极: ①有利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②既有利强化君权;也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③兴办学校,有利教育发展。 ④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及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消极:
3、“独尊儒术”的影响
对政治 有利于中央集权,稳定汉朝统治秩序。
对民族 思想统一,儒学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 精神 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对学术 文化
结束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 上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了尚学风尚。
对主流 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对孔孟思想为哪些继承与发展?
不同: 秦朝: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汉朝: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及传统文化主流思
想,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继承: ①大一统:孔子强调正名等; ②实行仁政:天人感应防止暴政等; ③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 ■发展: ①思想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屈民而伸君(法家); ②神化皇权:天人感应(道家)、君权神授(阴阳家);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历史1-2:汉代儒学 36ppt 优秀课件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历史1-2:汉代儒学 36ppt 优秀课件

(2)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 打击。秦朝利用法家思想,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由于实行严刑峻法,剥削沉重,仅存二世,就被农民
(3)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主流文化批判。汉武帝 初年,开始大批起用儒学之士,并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方略。 后来董仲舒提出的确立独尊地位,禁绝与儒家相异的学术这一 建议和文化上实行“大一统”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儒学 地位上升,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立为正统思想。
第2课 汉代儒学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唐乱朝诗,人章碣刘《焚项书坑原》 来不读书。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
汉 背景:焚书坑儒 代 的批判 儒
学 秦始皇“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遭打击
汉初:无为而治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 业而大饥谨。凡米石(dàn)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 汉。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 或乘牛车。
(2)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一定意义上的公平与公正的选官 制度,是隋唐以来的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而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却是封建制度严重衰落的具体
(3)科举制对文化的影响: ①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于是,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 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三 年


3、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 ——《汉书 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臣、父子、夫妻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2汉代儒学 (共2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2汉代儒学 (共28张PPT)

实行仁政(对先秦儒学的继承)
材料六: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
三纲五常
思想主张
1.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实行仁政 4.三纲五常
5)对政坛: 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
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二、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选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 时间
方式 依据
察举制
汉代
九品中正制 魏晋
科举制 隋唐
考试 成绩
先秦
世袭 贵族
推举兼有考试 德才 门第
科举制考什么? 为什么? ——儒家经典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
大一统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 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汉武帝时期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但急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3.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4. 董仲舒改造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需要。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 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 利禄的诱引。” ————顾颉刚
导学: 为什么儒学会在汉代成为正统?(背景)
二、汉代哪些因素推动儒学成为正统?
汉初“无为而治”政策 材料一:“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 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 廪庾(lǐn yǔ,指粮仓 )尽满,而府库余 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

1.2 汉代儒学 课件-人民版历史必修3

1.2 汉代儒学 课件-人民版历史必修3

发愁啊! 怎么办?
我帮你!
董仲舒
汉武帝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
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
王相。这个“读书虫”在景帝朝已经做了博士。实际
就是皇帝的学术顾问。知名学者董博士有一所花园套
房,可他整天钻在书房里研读儒学。春日万紫千红开
遍看不见,夏夜禽鸟百虫争鸣听不见,寒来暑往,三
秦始皇像
课堂探究1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思想解放,生动活跃;
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 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 呆子”,非董仲舒
间封建统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沿袭。
莫属。
2、董仲舒的新儒学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大一统
大意:《春秋》所说的天下万物归属于一的理论,是 天地之间永恒不变的法则,古往今来普遍存在的真理。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
一、“焚书坑儒”批判(秦朝)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背景 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
过程:焚书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 禁书。 可以保留的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 (如医书、农书、卜筮等)。
评价:
3、评价“焚书坑儒”: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地》 君权神授

高二历史课件1.2 汉代儒学(人民版必修3)

高二历史课件1.2 汉代儒学(人民版必修3)
王道以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注:以上材料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春秋繁露》,引号内容不见诸原文,系今人概括
汉武帝 16岁登
基 54 在位 21岁亲 年 政
刘邦时期郡国形势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刘彻晚年郡国形势


百家争鸣→儒学独尊 百家争鸣→一家独尊
汉代儒学
百家争鸣→儒学独尊 百家争鸣→一家独尊

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
春秋
战国 221 百家争鸣

秦前
206
法家

前140 儒学独

刘邦为何不高兴?
刘邦初得天下,设宴庆功,群臣在宴会上喝 醉,大声喧哗,甚至拔剑击柱……。刘邦见状很不 高兴。 一旁的儒生叔孙通乘机对刘邦说:“儒生虽 然不能一块和您打天下,但是您要治理天下,那就 用得着了。臣愿意去鲁地召集些儒生,与臣一起制 定礼仪。”刘邦表示同意,于是授权叔孙通。
上谓布曰:“何苦而
基 21岁亲 政
反?” 布曰:“欲为帝耳。”
——《史记·黥布列传》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刘邦时期郡国形势图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 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
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 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

人民历史必修3专题一2汉代儒学(共34张PPT)

人民历史必修3专题一2汉代儒学(共34张PPT)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 “君权神授”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国家将有失 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 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人感应”
目的:加强君权,抑制暴政 。
材料二: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汉书.食货志》
如果你是刘邦,你会选择哪种思想来 治理国家?
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历 史 资 料
文景之治
从汉高祖到汉景帝几十年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的实行,西汉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汉武帝 推进大一统格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统思想) (一)“儒学”独尊的原因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统思想) (一)“儒学”独尊的原因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仁政
加强君权, 抑制暴政 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三纲五常”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链接高考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孔 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
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
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时代特征:走向大一统
刘邦为何不高兴?
刘邦初得天下,设宴庆功,群臣在宴会上喝醉,大 声喧哗,甚至拔剑击柱……。刘邦见状很不高兴。
一旁的儒生叔孙通乘机对刘邦说:“儒生虽然不能一块和您 打天下,但是您要治理天下,那就用得着了。臣愿意去鲁地 召集些儒生,与臣一起制定礼仪。”刘邦表示同意,于是授 权叔孙通。

历史教学课件: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节 汉代儒学 (共22张PPT)

历史教学课件: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节 汉代儒学 (共22张PPT)

(2012年天津) “《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 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 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依据材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 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 古代社会的影响。
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 儒学体系。
——《汉书·董仲舒传》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42021/9/14Tuesday, September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7:14:54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42021/9/142021/9/14Sep-2114-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42021/9/142021/9/14Tuesday, September 14, 2021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汉代儒学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史实。
依据示例填空
孔子说:我 克己复礼 孟子说:我___民___贵___君___轻________ 荀子说:我___君___舟____民___水_______ 老子说:我___以___柔____克___刚_______ 庄子说:我____顺___其___自___然_______ 韩非子说:___把___他___们___全___杀____了_ 墨子说: 别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1 2 汉代儒学课件PPT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1 2 汉代儒学课件PPT
栏目导航
合作探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一 (公元65年)①壬寅晦,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 上封事,各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以所上班示百官。诏曰: “群僚所言,②皆朕之过……永览前戒,竦然兢惧。” 史料二 董仲舒……③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 教主化的进程,④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为稳定 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栏目导航
3.提出“三纲”“五常”,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充满了封建意识,应该 对其持批判态度。“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去除其中的封 建成分,剩余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栏目导航
儒学成为正统 史料一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 间……①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 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 的绳子都朽断了。 史料二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 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②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 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栏目导航
[解读] (1)史料一①反映了日食出现,百官上奏得失;从②中 可得出皇帝为“得失”承担责任。
(2)由史料二③可得出董仲舒新思想服务的对象,由④可概括特 点。
栏目导航
[思考] (1)史料体现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据史料,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思想 有何显著特点?
——顾颉刚
栏目导航
史料三 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③秦始皇 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 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 的作用最大,④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 (共33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 (共33张PPT)

材料七 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 和诸侯应该服从他,认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 行仁政,限田、薄敛、省役。 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1.董仲舒新儒学特点: (1)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而伦理道德和身心修 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 (2)使儒家思想宗教化、神秘化。 (3)吸收了各家思想内容,外儒内法。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作用
治国思想 针对问题
“君权神授” 君主专制 “天人感应” “大一统” 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仁政” 土地兼并


君权合理化,有利于抑制暴政 实施仁政;但是带有迷信色彩。
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的政治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 达到政治上统一,结束了百家 争鸣局面,抑制思想自由发展 关注民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 盾,实现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封建统 治秩序;有利于发扬传统道德。
“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 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3.汉武帝时国家面临严峻的形势
(1)土地兼并严重; (2)诸侯国的威胁; (3)匈奴威胁边疆,边患不定;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ຫໍສະໝຸດ 1.焚书坑儒:儒学遭重创根因:秦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为政治权
力服务 直因: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 统治 具体步骤:焚书、坑儒 积极作用:“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2.汉初黄老之学:儒学有所恢复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 (共25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 (共25张PPT)
问 题 情 境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教 师 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 讲 解 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推进新课
推进新课 二、“罢黜百家”
问 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 题 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 情 境 历史成就吗? ①政治方面:存在王国问题和相国权重问题——实
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
推进新课
察举制: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它肇基于高祖 刘邦,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东汉末年因战争频仍
教 师 讲 解
而无法推行。
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东汉时 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 期,豪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
教 师 讲 解
③经济方面: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盐铁官营, 行“推恩令”和设立中朝; 铸“五铢钱”,统一货币; ②民族关系方面:匈奴问题和越族问题——抗击匈 ④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奴和设立三郡;
推进新课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
推进新课
问 题 情 境
太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教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 师 播。 讲 (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解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听
收敛。
推进新课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ppt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ppt课件
文理分科后一定要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法,不能一味“陈陈相因”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 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 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
学科网
汉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文化上 的重大变化
第二节

汉代儒学

西汉
东汉
三国
公元前 公元前 221年 202年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 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 者族。吏见之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 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 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故凡秦一代之政,皆源于荀、韩, 而百家之学遂定于一尊。盖诸子之兴, 本为在下者以学术争政治。而其衰,则 为在上者以政治争学术。” ——钱穆《国学概论》
天人感应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 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 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所知从矣。”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四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 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 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 可求于天。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 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 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 也。”
D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C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课件(13张ppt)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课件(13张ppt)
——《汉书·食货志》
积极: ●经济恢复,国力强盛 ●西汉社会的稳定
消极: ●致使地方势力膨胀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三、汉武帝所面临的政治局势
谓布曰:“何苦而反?”
汉武帝
16岁登基 21岁亲政
布曰:“欲为帝耳。”
——《史记·黥布列传》 刘刘彻邦即时位期时郡郡国国形形势势图图
三、汉武帝所面临的政治局势
2
、 主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干 知 识 梳
1、原因:儒生非政;加强统 1、背景:汉武帝加强统治的需要;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2、实质:文化专制 3、影响:儒学发展陷入低谷
2、内容:君权神授,大一统等 3、影响:巩固统治;儒学成为正 统思想

练一练
1.在汉朝,当出现日蚀、月蚀及各种天灾的时候,皇帝要下罪
B 己诏,有时候还要杀大臣。这一做法体现了
第2课 汉代儒学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焚书坑儒”
材料1、
焚书坑 唐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问题1、秦朝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 问题2、为什么占卜、卜筮、种树、医学之书不在禁烧之 列? 问题3、焚书坑儒有什么影响?
一、“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小组讨论:汉武帝会接纳董仲舒的观点吗?
针对中央集权
提出大一统与独尊儒术
针对加强君权
针对维护统治 秩序
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提出三纲五常
四、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特点: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③儒家思想神学化
◆实质: 借助神权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 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 汉代儒学课件(共1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 汉代儒学课件(共14张PPT)
①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②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消极为主) ③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 起了一定的作用。(积极)
一、儒学兴起的背景
2、汉初休养生息 ——儒家思想逐渐复苏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 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 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 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
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
3、特点:①带有神学倾向;
②外儒内法,兼有法家阴阳家思想。
4、影响:
( (512))、适结汉应束末了了至汉各隋武 学帝 派唐时 思发加 想展强 平:中 等央 竞集 争权的的局面需(要百;家争
鸣受局面佛彻教底、结道束教)冲,击扼,制儒了学学术权思威想被的削自弱由,发展; 实但质上仍也居是统一治种地文位化。专制政策;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独汉尊书儒•董术仲舒传》
材料四: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
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
2、具体表现
(1)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①“儒学独尊”; ②“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③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④“三纲五常”。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独尊儒术)
1、背景
(1)政权逐步巩固; (2)文化逐渐复苏; (3)汉武帝致力于“大一统”; (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君—权—神董授仲舒《春秋繁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胜两大定律。 •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
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知识补充
• *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 “五常”:仁、义、礼、智、信。 • * “三从四德”: • “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 “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第二节 汉代儒学
儒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
被漠视


沉重打 击
成为 正统
“焚书坑儒” 1.背景:
秦统一中国后,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领域,文化成为政 治权力的附庸(工具);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2.经过:
(1)焚书——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 (2)坑儒——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

同 点
对儒学态 度
排斥、打击
汉国力强盛;董仲儒学正统地位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 统一
同 实质 文化专制
点 作用 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钳制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自
知识补充
• 阴阳五行学说: • 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
治。使汉初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和发展, 尤其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史称 “文景之治”
罢黜百家
1.背景 2.表现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体定型;文化共同体 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完成(董仲舒儒学 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 阳家等思想。具有神学色彩。) ①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 政。
知识补充
•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评价焚书坑儒:
(1)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 作用; (2)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3)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是对先 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阻碍了社会进步 和发展,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汉初时期,王朝初建,经济需要恢复,统 治者采取黄老(道家学说)之学,无为而
②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③命各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
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3.影响
(1)消极: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学术思想的自 由发展。 (2)积极: 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 ②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秦“焚书坑儒”
汉“罢黜百家”
原因
秦刚统一;统治受 儒士攻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