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加坡人才战略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之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之启示
≥ 海外 职 业教 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1 02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之启示
个,,
f = :

级 学 院 个

几 l
卜晓 苑
( 夏 工 商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宁 夏 银 川 7 0 2 ) 宁 5 0 1



摘 要 : 加 坡 始 终 将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置 于 重 要 战 略 地 位 , 过 构 建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 强 政 府 宏 观 管理 、 试 新 通 加 创新职 咔 学 业 教 育 理 念 、 革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重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等 一 系 列 举 措 , 职 业 教 育 在 新 加 坡 经 济 飞 速 发 展 过 程 中发 . 改 注 使 个 个 h 挥 了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通过 探寻 新加 坡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路 径 , 鉴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的成 功 经验 , 助 于 加 快 我 国 借 有 五 骨 干 高 职 院 校 建 设 的步 伐 。 个 关 键 词 : 加 坡 ; 业 教 育 ; 干 高 职 院 校 建 设 重 点 新 职 骨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路 径
利 于 最 大 限 度 地 利 剧 教 育资 源 、 发 人 力 资 源 . 应 了普 询 教 开 顺
育 与 职 业 教 育 一 体 化 的 世 界性 潮 流 、 ( ) 强 政 府 宏 观 管 理 二 加 新 加 坡 实 行 人 才 立 囝 战 略 . 教 育 特 别 是 职 业 教 育放 在 优 把 ; 发 展 的 地 位 , 其 纳 入 政 府 规 划 . 且 在 管 理 体 制 、 费 投 I 亡 将 并 经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

在短短的建国六十年以来,新加坡从自然资源匮乏的落后岛国变为亚洲人均GDP排行首位的经济大国,职业教育被视为其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武器”。

新加坡在建国后,其职业教育体系始终在国家经济背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能够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横纵相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在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首次从政策层面指出职业教育不是教育的一个层次分支,而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教育类型。

但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其体系外部存在不能够适应国民经济结构的更迭、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内部存在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不畅、纵向衔接不通等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与新加坡同为亚洲国家,拥有较为相似的经济发展历程,因此,对新加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能够对类型教育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概述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其职业学校主要由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应用型大学等三部分构成。

在小学离校考试后,学生根据考试成绩分别进入特别课程班、快捷课程班、普通学术课程班和普通技术课程班,前两种班级学制为四年,后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任睿文,徐涵摘 要: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职业教育快速平稳发展的基础。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经过以生存为导向、以提升自身吸引力为目标和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三个发展阶段后,呈现出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体系内部纵向衔接灵活且顺畅、各阶段过程完善、与国际接轨等特点。

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在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提高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国家对劳动力层次结构的适应性、将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体系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相关招生考试制度等方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飞速更新,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在这一过程中,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其成功的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为内地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多启发。

本文将就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观点。

新加坡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内地需要学习的。

新加坡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其学制包括初中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并且废除了唯文凭论的制度。

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教育都能够得到发展和尊重,职业教育不再被边缘化。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也能够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点也对内地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在新加坡,职业学校通常会和企业合作,采取实习+学习模式,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直接应用在实践中。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这样的模式对内地的职业教育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推动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更好的结合。

新加坡对于职业教育的评价制度值得内地借鉴。

在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评价不仅仅是围绕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术成绩、实习表现和综合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样的评价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内地的职业教育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只看重学术成绩。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中,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值得内地学习。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师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这些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并且和企业合作的时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内地的职业教育也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

新加坡人才政策案例

新加坡人才政策案例

新加坡人才政策案例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小岛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功故事。

这个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个贫穷的港口城市,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繁荣的金融和科技中心。

其中,新加坡的人才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政策吸引了国内外的精英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加坡的背景在深入讨论人才政策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新加坡的背景。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陆地面积有限,但其地理位置却是亚洲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这一位置使得新加坡成为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的中心,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商业和人才。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人才资源。

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简到繁:新加坡的人才政策演进新加坡的人才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从最初的劳动力吸引到如今的全球精英人才吸引。

1. 劳动力吸引新加坡最初的人才政策侧重于吸引低技能和半技能的劳动力,以支持当地工业和建设领域的增长。

这一政策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新加坡刚刚获得独立时得以实施。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放外国工人签证计划,以满足当地企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

2. 教育改革新加坡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培养本土人才。

该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以确保每个新加坡人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这一政策的成功导致了国家的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并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投资研发为了吸引全球创新和科技人才,新加坡政府开始投资于研究与发展领域。

设立研究机构和科技园区,提供资金支持,吸引了许多国际研究人员和创新者。

这一政策为新加坡建立了强大的科技基础设施,使其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

4. 全球精英吸引如今,新加坡的人才政策已经进一步升级,着眼于吸引全球顶尖的精英人才。

政府推出了各种项目,如“全球科学家计划”和“全球技术企业家计划”,为国际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优势,来到新加坡工作和生活。

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断 完 善我 国高 职 教育 人才 培养 模 式具 有 良好 的借
鉴 作用 。


国外职业 教育人 才培养模式
职业 教 育作 为现 代教 育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它
的 就业 目标是 :而 向生产 、服 务 、管理 行 业第 一 线 ,培养 具 有一 定 理论 基础 和较 强产 业技 能 ,既
均采 取 了一 系 列应 对 的战 略措 施 ,来加 快 职业 教 育 的改 革 发展 ,全 面提 高 劳动 者素 质 ,提 高 国家
面对新世 纪挑 战的竞 争能力 。 19 9 9年 联合 国教 科文 组 织在 韩 国召 开第二 届
标 的手 段 和方 法 。当前 我 国高 职教 育人 才 培养 还
专 业课 程体 系、加强校企合 作、加强 “ 师型”教 师队伍建设 、建 设生产性 实训基地 、制 定职业资格证 书 双 培训制度 等构建和 完善高 职教 育人 才培养模 式的策略和建议 。 【 关键词 】职业教 育 【 中图分类号 】G 1 7 高职 人才培养模 式 【 文章编号 】10 — 49( 0 1 3 0 4 — 5 0 9 15 2 1 )0 — 0 5 0 【 文献标识码 】A
人 才培 训模 式研 究”阶段性成果,项 目编号:Z G 1 C4。
陈 云: 国外职业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 国高职教 育的启示
养模 式 强 调企 业 与职 业 学校 合 作开 展 职业 教 育 。
在校 企 合 作 中 ,企 业 占主导 和核 心 地位 ,学 校 教
参 与 职业 培训 ,他们 非 常重 视 职业 培 训 。企 业 重
陈 云
( 南京广播 电视大学 ,江苏 南京 2 0 0 10 2)

新加坡职教师资培养对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借鉴与启示

新加坡职教师资培养对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借鉴与启示

“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别的借鉴意义。


新加 坡 职 教 师 资是 真 正 的 “ 双 师 型 ” 教

新加坡 的理工学院在选聘教师时 ,一般有 5个 方面的要求 ,分别是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品德素 质、语言能力、健康状况。其中学历背景和工作经 验是有具体标准的。学历方面要求在本科及以上 , 不要求一定是硕士或博士 ,而对工作经历和实践经 验方面要求相当高。要想成为理工学院的教师 ,除
紧跟 时代 步伐 ,学习 国际先进 知 识和 经验 ,更
重要岗位工作 3 —5 年 以上的经验 ,要求教师既具 有在 现场解 决实 际技术 问题 的能力 ,又 要具 有较 强 的技 术开 发 和 创 新 能力 ,还 要 熟 知 行 业 和企 业 文
化 ,能够与企业保持 紧密的联系和 良好 的合作 关
J a I L 2 0 1 4
新加坡职教师资培养对我国 “ 双师型’ ’教师培养的借鉴与启示
符家庆 ,孙建 波
( 1 . 扬州工业 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 ,江苏 扬州 2 2 5 1 2 7 ; 2 . 江苏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研究 院,江苏 常州 2 1 3 0 0 1 )
摘 要: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之所 以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这与他们的职教师资是真正意义上 的 “ 双师型 ”人才的原因是密不可
关键词:新加坡 ;职教师资;“ 双师型”教师 ;借鉴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 :G 7 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 42 0 X( 2 0 1 4 )O 1 一 O l 1 8 — 0 4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o4 2 x 2 O l 4 . O 1 . 0 2 6

新加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作者:党杰张琳来源:《职业·中旬》2015年第03期摘要:本文剖析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4C办学模式,并总结其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路。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满足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笔者结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 Yang Polytechnic)完成的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专能培训情况,总结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相应的建设思路,对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4C办学优势1.组织文化(culture)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积极倡导“组织无界化、处处创新、超前意识、先驱精神、终身学习、精益求精”的组织文化。

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全校师生思想高度认同、行动高度统一,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在南洋理工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便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创新理念(concept)“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享誉职教领域的最具特色的模式,是以学校为本位,在现有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而设立的,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将企业项目、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实现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零距离对接。

“教学工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专业项目,由学校统一受理,负责项目开发的专业教师以个人名义与合作单位签约,责任到人,项目收益由校方分配。

学院规定:在每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都必须有学生介入,师生共同完成。

这并不强调学生参加从接受项目到验收项目的整个项目过程,而注重的是让学生亲历实际工作项目,承接力所能及的任务,体验真实的工作。

新加坡经验给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经验给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经验给中国的启示观点07-04 10:45新加坡和香港,不仅是亚洲,也是世界,两颗最璀璨的经济、民主和法制的明珠。

她们有两个共同点:人口以华人为主;法律和政治体系采用并修改了英格尔-萨克森的体系。

两个经济体经过50年高速而持续的发展,从原来相对落后的经济体,成长为超过英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新加坡(还有香港)的成功说明,中国人的勤奋、聪明,加上好的政府和政策,就能创造超越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奇迹。

这就是新加坡经验对中国最好、最有说服力的启示。

那些认为新加坡小好发展,中国大不好发展的借口,只是为中国的落后找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而已。

新加坡的发展道路1819年,英国人斯坦夫-拉斐尔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登陆新加坡,是新加坡做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性标志。

英国人把新加坡当成远东地区的贸易枢纽,直到二次大战被日本打败。

1945年,日本投降,英国人恢复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

1959年,新加坡实现内部独立,尽管还是属于英联邦。

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的第一任总理,直到1990年退休。

他的大儿子李显龙2004年以后接替吴国栋,成为该国的第三任总理。

1963年,为了彻底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

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冲突,1965年,新加坡被赶出马来西亚,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那时,新加坡的人均GDP只有510美元。

到2011年,新加坡成为世界人均收入排名第三的国家,人均GDP高达6万美元。

全国人口518万。

其中,320万为新加坡居民,其它为外国人,包括永远居民和移民。

新加坡总人口中,四分之三是华裔。

新加坡由63个岛屿组成,其中新加坡岛最大,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

陆地面积701平方公里,其中,有118平方公里是近30年填海而成。

估计到2030年,新加坡还要填海100平方公里。

新加坡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318万的劳动力,超过200万从事服务行业。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27%,包括电子,炼油,制药,船舶维修和造船,等等。

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_1

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_1

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一、分流教育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一共分为三次分别的是小学四年级、小学毕业、中学四年级。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定向教育。

1、第一次分流学前教育是为儿童进入小学奠定基础,一般学制为一年,这一年帮助语言背景不同的孩子们使用英语以及母语的技能。

基础教育是指小学4到6年级,这个阶段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读写能力和计算机技能,在此期间重点教育学生母语英语以及数学三门课程。

四年级末进行第一次分流,学校进行统一的考试并结合四年间的期中期末和平时成绩分流为普通双语流(用正常六年时间完成小学课程,参加小学毕业开始合格后升入中学)、延长双语流(用八年时间完成小学课程,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合格后升入中学)和单语流(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专修语文课,再学习五年后进行初级技能培训,成为工人)。

定向教育也就是指以上三种语言流。

2、第二次分流第二次分流是指小学毕业考试,普通双语流和延长双语流的学生通过小学毕业考试后根据成绩进行分流为特选课程班、快捷课程班和普通课程班。

特选课程班:为有学术能力和语言才能的学生提供同时学习具有高级水平的英语与母语的教育。

4年内完成中学课程。

中学四年级,通过普通水平,即GCE"O"级的教育的学生可以申请进入初级学院、高级中学以及设有大学选修班的中学学习大学先修班的课程。

快捷课程班:该课程也是以学生在四年中通过GCE"0"级水平考试为目标,与特选课程流的学生不同,该课程流学生学习作为第一语言的英语,而母语则作为第二语言。

普通课程班:普通课程分为学术性和工艺性,学术性普通课程班学生在其中四结束时参加GCE"N"级中等教育证书水平考试,及格者继续学习一年后参加GCE"O"级考试,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初级学院读高中,其余大部分人完成学术性普通课程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或者直接就业。

新加坡人才战略及启示

新加坡人才战略及启示

新加坡⼈才战略及启⽰新加坡⼈才战略及启⽰作为⼀个原本没有任何资源、⼈⼝仅500万的⼩国,新加坡能成为“2010年世界竞争⼒第⼀”的新兴发达国家,关键在于其“⼈才⽴国,⼈才治国”的国家战略(⼜称“精英治国”)。

笔者最近到新加坡进⾏了学习考察,对新加坡在⼈才⽅⾯的做法经验,作了⼀些观察和思考。

新加坡在⼈才⽅⾯的做法教育制度集东、西⽅⽂化所长,实⾏全民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制度。

新加坡根据学⽣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充分挖掘潜能,实⾏因材施教,不求⼈⼈都去上⼤学。

从⼩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学,层层分流,不断发掘和筛选本⼟拔尖⼈才,并为他们提供顺利成长的“快捷通道”。

⾮常重视精英⼈才的培养教育,从学⽣上⼤学之前就开始实施精英⼈才培养计划,送他们到世界名牌⼤学深造,锲⽽不舍地培育国家栋梁之材。

为引进⼈才和留住⼈才提供政策保证。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科学合理⼜⽐较宽松的⼈才准⼊政策,为各类⼈才进⼊新加坡⼯作提供了便利。

他们把外来⼈员按⽂化层次及⼯作经验进⾏严格分类,在政策上向层次⾼的⼈才倾斜。

⼀般⼯⼈,在新⼯作时限为两年,期满后必须离境。

受过⼤专教育的⼈,只要有单位聘请,可以在新⼯作较长的时间。

具有新⽅承认的⼤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可以长期在新⼯作,并在⼯作两三年之后,即可申请新加坡永久居住权。

⾛向海外借⼒发展,⼴招贤才为我所⽤。

新加坡在该国企业投资集中的中国、越南、缅甸等国家,⼴泛招募⼈才,培训⼈才,就地使⽤⼈才,实现了借才扩张发展。

经常⾯向全世界招聘⼈才,新加坡国⽴⼤学现任校长就是从瑞典招聘的。

遍揽海外⼈才进⼊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是该国⼈才战略中⼀个亮点。

引进⼈才⼿段多样、实⽤、⾼效。

为了保证有⾜够的⼈才量,新加坡各部门及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和⼈才市场的规律,采取了多种切实可⾏的办法招揽⼈才。

⼀是通过提供奖学⾦形式与“未来”⼈才建⽴⼯作契约关系。

⼀些政府部门和⼤企业,都设⽴了⾃⼰的奖学⾦,资助那些成绩优异的中学毕业⽣到国内外名牌⼤学就读,学成后回到提供奖学⾦的单位⼯作。

新加坡教育教学给我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教学给我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教学給我的启示:
(1)分流教育。

学生的分流是新加坡学制的传统,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能使所有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

因材施教不仅节约教育资源,也使社会上的人各尽其职,找准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自由选择学校。

小六会考后,有各种类型的学校供家长,学生选择。

顶尖学生可以读直通车学校(免O水准考试即中考)。

例考几次小六会考都考不上中学的学生,还可以读ITE职业培训学校。

新加坡学生的选择面非常宽,,新加坡的初中就象我们的大学,每个学生根据小六会考分数和志愿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另外,国家鼓励学生参加国外各种考试、比赛,理由是寻找差距促发展。

(2)多种评价模式。

新加坡对学生的考核除了笔试外,还有科学观察记录、社会调查、小组试验等形式。

在中国“一考定终生”是各门学科的目的考核方式,笔试也就意味着有许多的死记硬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3)重视能力甚于重视知识。

通过比较发现,中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的规定十分具体,知识总量也比新加坡的课标内容多。

新加坡对掌握知识的要求比中国低,但是对技能方面的要求较中国高,新加坡重视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过程。

中国教育这一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应试教育还没有切底根除,这不得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术 教 育 的 重 要 战 略 地 位 。 特 别 在 高 新 技 术 迅 速 发 展
对实际一 【作 发 挥 着 超 前 指 导 作 用 。 为 了 使 高 等 职
、 I 育 与 培 训 能 够 适 合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婴 ,新 加 坡 教 政 府 各 高 职 机 构 和 各 培 训 中 心 , 主 动 与企 业 及 行

代 化 产 业 、增 强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主 要 资 源 。 当 今 社 会 经 济 振 兴 离 不 开 人 才 , 大 批 直 接 参 与 经 济 生 产 第 一 线 的技 能 型 人 才 。主 要 通 过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来 培 养 。
个 大 企 业 的 各 部 门 。 既 接 受 完 整 有 效 的 理 论 矢 ¨
助 。 学 生 的 收 费 只 占 办 学 经 费 的 1 % 。 正 是 由 于 政 5
是 注 意 研 究 围 际 新 技 术 、 特 别 是 高 科 技 发 展 的
动 向 。 沣 意 研 究 同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后 对 技 术 和 人 ^ 】
才 l 的 需 求 情 况 ,不 断 给 高 等 职 I 教 育 与 培 训 提 供 新 信 息 ; 二 是 要 求 对 职 1: 行 持 续 培 训 和 再 培 训 , 进 给 他 们 创 造 一 个 不 断 接 受 新 知 识 、新 技 术 的机 会 。 借 鉴 新 加 坡 的 经 验 , 我 们 的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不 仅
学 生 的 实 践 教 学 。 南 洋 理 _ 学 院 采 用 将 实 际 的 T l 1 :
厂 环 境 带 入 教 学 环 境 之 中 , 并 将 两 者 融 合 在 一
起 , 用 教 学 一 概 念 来 编 制 课 程 . 以 促 进 学 生 对 T厂 于 理 论 教 学 的 理 解 。 学 生 在 年 的 学 习 中 犹 如 在

新加坡高职教育在三个层面上的实践及启示

新加坡高职教育在三个层面上的实践及启示
12 具 体做 法及启 示 .
(1 1 整体把 握 , 合 资源 , 中优 势兵力 各个 击破 。 加坡教 育部从 15 整 集 新 9 4年开始 , 先后 成立和 发展 了新
加坡 理 工学 院 、 义安 理 工学 院 、 业 训练 局 、 业 与工 艺训练 局 、 艺教 育 学院 、 马锡 理工 学 院 等 ; 经 工 职 工 淡 而
新加坡 高职教 育在 三个层 面上 的实践及启示
丁 龙 刚
(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学 院 , 南 南京 2 0 4 ) 10 6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 : 宏观 、 从 中观 和微  ̄ 2 个层 面剖析 了新加坡 独树 一 帜的职 业教 育理 念及 具体做 法 , . - E 旨在 吸 纳其
职教 精 髓 , 思我 国 高职教 育 的发展 , 反 并在 国家高职 示范项 目建设 中加 以借 鉴 。
统、 专能开发 、 国际合作、 应用与开发 、 面向世界。 企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③ 如职业教育是“ 企业文化 之 延伸 ”职 业教 育应 超 越 “ 法 ” 要有 超 前意 识 ; 业 教 育 “ ; 想 , 职 与核 心业 务息 息相 关 ” 强调 为企 业服 务 ; , 职 业教育以创新与树立特色为关键 ; 职业教育要在“ 永恒持久、 因地适宜 、 执行之有效” 上下工夫。
技能 人才 培养 与经 济发 展 的需求 紧 密相联 , 力地 推动 了其 国 内经济 的快速 发 展 。本 文拟 从宏观 、 有 中观 、 微观 层面对 新加坡 高职 教育 的理念 和具体 做法 加 以剖析 , 以为我 国高职 教育 的改革 与创新 提供借 鉴 。
1 宏 观 层 面
11 高职 教 育战略 指导思 想 .

新加坡的教育国际化及对中国的影响

新加坡的教育国际化及对中国的影响
学、 移民、 经济合作 、 公务考察 、 旅 游、 学术研 究等相 关领 域进行 了详 细的 阐述 , 详 情请参 见 禹明坤 : 《 中国的新加坡 热现 象研 究》, 暨南大学 2 0 1 1 年硕 士毕 业论 文。

数据 来源于 中国知 网博士、 硕士 学位论 文数据 库。

关于软 实力概 念在 中国泛化的原 因和表现可参见毛 夫 国: 《 软 实力概 念的 泛化 及其 原 因》 , 《 国际关 系学院学报 》 , 2 0 1 2 年第
目前学 界从 软 实 力 角度 对 新 加 坡 进 行 研 究 的成 果 则 比较 少 , 在 对 中一 新 关 系 的 研究 中 , 多 数 学 者往 往 强
( 一. ) 软 实 力


文 献回 顾与 概 念界 定
自2 0世 纪 9 0年 代 美 国 学者 约 瑟 夫 ・ 奈 提 出 软 实 力 的概念 以来 , 研 究软 实力 或 以软 实力 为分 析 视角
调新加坡对 中国的诸多借鉴意义 , 而却没有意识到这
实 际上 就 是 新 加 坡 在 华 软 实 力 的体 现 。新 加 坡一 中
的研 究层 出不 穷 , 仅 以软实力 为关 键 词 的博 士论 文就 达1 9篇 , 硕 士论 文 1 7 7篇( 星 ) 。国 内对 软实 力 的研究还
衍生 出了文化 软实 力 、 教育 软实 力 、 经济 软 实力 、 外 交 软实 力等新 概 念 , 研 究人 员将 这一 概 念适 用 的 主体也 从 国家扩 展到 了企 业 、 学 校 和其他 机构 。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云南财经 大学青年课题“ 新加坡 高等教 育 国际化对 云南 高等教 育发展 的启示” ( 项 目编号 : Y C 2 5 0 1 1 0 8 ) 的 阶段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备受关注,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概述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

该模式主要包括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

技术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胜任各种技术岗位。

而职业培训则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员工具备特定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需求。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政府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都给予了职业教育极大的支持,使得该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得益于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他们与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适应性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一方面,该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进行调整和更新的,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最实用的。

职业培训机构也会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培训,使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贴近实际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技术教育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接触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

而在职业培训方面,培训课程也都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3)多元化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实习。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路径。

(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从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1. 引言1.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新加坡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工程技术、商业管理、医疗护理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与传统的学术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备受称赞,学校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

学校与行业密切合作,定期进行实习和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新加坡还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设备,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较为乐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

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就业压力大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加坡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

1.2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

通过职业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实用技能和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重影响。

只有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字数:214】2. 正文2.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包括:注重实践性教育。

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培养,强调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具备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

新加坡职业教育还注重职业化教育。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市场需求,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就业。

新加坡职业教育还具有国际化特点。

新加坡致力于发展国际化的职业教育,推动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和实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教育理论研究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郭润娜杨新宇左佳苟雯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已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中高职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校、政、企三方联合发展的基_上,以经济发展为主导,适时培养所需人才,对新加坡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其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与环境创新,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研究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教学启示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几十年里已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是一大国际金融中心,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被视为新加坡的成功案例之一,也是促进新加坡这个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展与经济发展相伴而行,以经济为培技术技,主要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职业技术教育的起步阶段(1959年一1970S)1959年到1970年,刚独立的新加坡百废待兴,国家的经济发展略是发展业业,以业为主,技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以业为发展的职业教育职培训$(二)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阶段(1970S—1990S)1970年1990年,新加坡经济发展速资的技略,的技术$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国成一培训中心,个行业的技术培训;国的资金技术的援助一技,新加坡技术研究中心、国新加坡生产技术研究中心、新加坡技、国新加坡技术技;的义技术,为义,对的, 1.8$(三)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型与完善阶段(1990S—至今)自1990年,新加坡经济发展新、价值服务方向转变,聚焦成为技制造业中心和国际商业中心,具有开拓新国际竞争的劳$职业教育此有两个策调$—是1992年将原来的职业与工业训局升级为工艺教育,成为“中后”教育机构,招收受至少十年普通教育的中,保证离校青年掌握今后就业必需的基本技#二是新淡马锡、南阳共三齐全的,将五至1.5,收约45%的中毕业,成为新加坡中学后的途径,为进一步就业奠定坚实的#成为新加坡经济增长的核心之一。

新加坡技能创前程计划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

新加坡技能创前程计划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

① “Skill ft cure”计划初期 ,被翻译为 “未来技 能计 划”,后因新加坡 国人对 “未来技 能”这一个概 念的理 解不一致 ,2(J16年新加坡教育部将其 改名 为 “技 能创 前 程 计 划”
74 l积 ●盟 ^垃 t
第 39卷 总 899期
霞潮疆 殿
jIIf i颤霞-
业 技 术 教育 与培训 的配 套 计 划 息 息相 关 ,如 早 期 每 个人都能 自觉学 习和提 升 技能 以建立 人 才发 展
的 “_T二读双 轨计 划 ” “产业 训 练者 计 划” “混 合 型 战略 的 长效 机 制 ,从 而 确 保 国家 经 济发 展 和 社会 学 徒 计 划 ” “见 习生计 划 ”,到 近年 来 政 府力 推 的 进 步 的活 力。2014年9月 ,新加 坡 政 府 成 立 了 “技
基 金 项 目 2fJ16#-度 高等教 育教学 改 革 项 目 “基 于 创 新 创 业 理 念 的 高 职 信 息 类 专 业 “六 位 一 体 ”人 才 培 养模式改革与研究” 【1g2()16(】322),主 持 人 :张 国 民 ;国 家留 学基 金管理委 员会 2()17# - 高 等教育教学法 出国研修 项 目 (2017f)833o225)
作者简介 张 国 民 (1 982 ). 男 ,浙 江 金 融 职 业 学 院 副 教 授 ,质 量 办 公 室 副 主 任 ,研 究 方 向 : 高 职 教 育 信 息 化 (杭 州 ,31(){11 8);袁 清心 (1984一 ),女 .浙 江 金 融职业 学院讲师 。研 究 方 向 :高 职 院 校 素质 教 育
新加坡技 能创前程计划及 其对我国 职 业教 育发 展 的若 干启示
张 国 民 袁 清 心

浅析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新加坡是一个高度重视公民教育的国家,从建国之初仅仅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文明国家,这与其实施良好的公民教育是分不开的。

新加坡公民教育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经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了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公民教育内容。

因此,通过借鉴新加坡公民教育的有益经验,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标签:新加坡;公民教育;历史发展;內容;指导我们的近邻新加坡,自建国以来,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了一个公民素养较高,经济发达,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的国家,这与其实施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是分不开的。

新加坡早期是一个殖民国家,长期接受着英国式的公民教育。

独立之后,新加坡大力发展本国的公民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我国学习的榜样。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历史发展概况新加坡的国情特殊,其境内人口种族多元,宗教信仰复杂,各个民族间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如何使这些不同的族群能够和睦相处,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共同为了新加坡的发展而努力,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此方面做出努力,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历程大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一)英国的早期殖民统治时期在英国早期的殖民统治时期,殖民政府对新加坡的公民意识教育持一种放任的态度,各种团体建立的类公民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在这一直期内,占主流的公民教育部分包含:英式教育,华人教育,马来文教育等,这些学校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准为其追求的目标。

(二)独立后以公民教育为重点的阶段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对于一个新生国家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其认同新成立的新加坡共和国,并且履行作为一个新加坡公民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为此,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学校道德教育和公民综合训练大纲,编写了公民课教学大纲,对全国中小学生实施统一要求的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

(三)开展全面的道德教育阶段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加剧,新加坡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开始强烈地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并引发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建设正 如火 如茶 。 进一 步 为 “ 这 院士职 校行 ” 供 提
了有利条件 。 职学 院要研 究利用多种 方式 、 高 多种渠 道 , 网络交 流等 形式 。 设 院士 与职业 院校学 生 、 如 开 教 师的对话平 台 ,加强 院士与职业 院校学生 和教师
高素质、 高水平 、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 学水 平 的关 键 。新 加坡 的理 工 学 院对 师资 队伍 中
优厚 条件 ” 吸引更 多 的世 界范 围 内的专业人 才 、 。 研
1 精 英治 国战略 建设 强势 国家 .
新加 坡 的 人 才理 念 是 “ 流 人 才创 造 一 流 政 一 府” 。新加 坡 的英 才 教育 战 略就 是 为 国家培 养未 来 政治 与公 共 服务 优 秀领 导人 才 。 以维 护 核 心价 值 观 和廉 正 、 效政 府 与公共 服 务 。新加 坡 政府 有一 系 高 列选拔 和 培养精 英 的措施 。整体 上说 。 其教 育体 制 设 置 的就是 “ 精英 模 式 ” 的教 育制 度 , 即最大 限度 地 挑选 精英 。把 国家 优 质 的教 育 资 源 分 配 给这 些 精
2 能 工 巧 匠进 校 利 于 专 业技 能 实训 .
高职 学 院 要 建设 教 学 水 平 高 、实 践 能力强 的 “ 双师 型 ” 师 队伍 。 仅要 重视 教师个 体 的能力指 教 不 标 。 要重 视专 业理 论 教师 和实 践指 导教 师的构成 更
登 陆上 网 , 全 院共 享 。 个学 期 , 供 每 至少有 占全体 教
教师 紧张 的权 宜之计 。 而是 构建 合 理师 资的长远 之
举 。 职教 师在 高职教 育 中发挥 着积极 的不可替 代 兼
的作 用 : 是 弥 补技 能 实 训课 教师 的不 足 : 一 二是 保 证教 师有 较高 的专 业水 平 : 三是 加 强学校 与社会 的 联系 ; 四是 保 持 学校 师 资 结 构 的灵 活 性 , 利于 专 有
始接 受 小学 教 育起 , 面 临着 分 流 考 试 , 临被 选 就 面I
择 、 淘 汰的过 程 。新加 坡 内 阁资 政李 光耀 先生 在 被 其《 回忆 录》 中说 “ 掘人 才 , 重人 才 , 发 尊 依靠 人才 是
我们 的首要 任务 ” 。新加 坡 有一 群精 英 在统 治和 管 理 , 府提 供 优越 的待 遇 给这 些 精 英 , 纳他 们 为 政 吸 政府 工作 。例 如 。 般 的普 通公 务员 3 0 - 0 0新 一 0 0- 0 4
1精英 参与规 划 提 升 顶层设 计 水平 .
2 1 年 9月 。由 中国青 年 报社 发 起 并 获得 教 01
管理人 员 ) 实 教师 队伍 是提 高高 职 院校的竞 争力 充
据 资料概 览》 可 以看 出其 人 才 引进 的力度 : 生 总 , 学
数 超 过 2 5 3名 , 际学 生 数 占本 科 生 2 %。 92 国 O 占研
究 生 6% ; 工人 数 约 4 0 0 员 5 0名 , 中 2 0 其 50余名 教
师和研 究人 员来 自 4 0多个 国家 。国际 师资 队伍 占 5 %。正是 一 系列 这样 的重 大人 才举措 使历史 并不 0
业 的调整 和提 高学校 办学 效益 。 职教师多数 是企 兼
业 的能 工巧 匠 , 们可 以及 时 把企 业 中的最新信 息 他
和技 术 引入教 学 中去 . 证高 职教 育与技 术进 步挂 保
新加坡 的事 实证 明人才 兴 国。 人才 资源 是第一 资 源 , 才资 本是 最 大 的 资本 , 人 人才 优 势 是 最具 有

新 加坡 高效务 实 的人 才战略
新选 精英 。 种体 制为 精英人 才 提供 了机 制上的保 这
障 。 加坡 正是靠 了这 种精英 治 国政策为 本国的经 新 济腾 飞提供 了强 劲 的动力 。 2 人 力 资源计 划 带来 国际声誉 . 除 了培 养本 土人 才 。 加 坡还 积极 引进 国际智 新 力, 制定 了“ 际人 力 资 源 计 划 ” 以 “ 薪 、 国 , 高 高位 和
新加坡 高 等学校 聘请外 来人 才也 非常踊跃 。 根 据南 洋理 工大 学 副校 长余 明华 先生 《 南洋理 工大学
概 况介 绍 》 的讲 义 , 我们 得 知 南 洋 理工 大学 聘请 了 杨 振 宁 (9 7年 诺 贝尔 物理 奖 得 主 )Dai a i 15 、 vdB l. t
竞 争力 的优 势。我 们 既要高 度重 视人 才 工作 , 也要 根 据 自身 实 际形 成正 确 的思 路 。 加坡 人 才观可 以 新 带 给我们 如下几 个方 面 的启 示 :
钩 。它 能够极 大 地改 变 高职 院校教 师 的学源结 构 。
所 以 , 职教 师 队伍 建 设 不 可 忽 视 , 兼 大胆 从 企业 引 进更 多 能够从 事 教学 的技 术或 管理 精英 ( 主要 是生 产 一线 的专业 技 术人 员 、 企业 内部 培训机 构教 师和
师 1% 0 5 %的教 师脱课 进行 “ 工程项 目” 发 。在 开
比例 。 由于其 自身 发展 的特殊性 , 职教 师和兼 职 专 教师 相 结合 的道 路 将是 我 国高 职 院校 师 资 队伍 建
设 中的一个 长期 战略选 择 。 聘请兼 职教 师不是缓 解
新 加坡 。高职 院校 的高 等学府 地 位没 有人 怀疑 , 高 职 院校不评 教授 、 教授 , 副 教师 都 称为 讲 师 , 水平 高 的可聘为首 席讲 师之类 。 这并 不影 响教师 的学术 身
“ 人才 ” 的界 定则 比较 宽泛 . 主要 突 出 了注重 实效 的 特点 。 教师 队伍并不 盲 目追求 名牌 大学 毕业和 高 其 学历 。 只要求 是本 科 以上学 历 。但 是在 经历 上有 高 要 求 , 就是 至少有 五 年 以上企 业 工 作 经验 。 且 那 而 是 专业 对 口, 有非 常 强 的 工作 能 力 , 要 每个 教 师 都 必须 参加过 “ 工程 项 目开发 ” 主持 过 “ 或 工程 项 目开 发 ” 而且必 须把 知识 产权 统一 进入 学 院 “ , 资料库 ” ,
究人 员 、科 学 家 以及 高级技 术 工人 到新加坡 工作 。 李光 耀 曾经非 常 自豪地 说 :没 有外来 人才 。 加坡 “ 新
不可 能取得 今天 的成 就 。” 目前 世界 5 0强企业 中。 0 有 2 0多家 在新 加坡 运作 。 0
英。 使他 们 得到 最好 的教 育 。新 加坡 的 孩子从 一 开
价 和社会 地位 。 因为 大家 都 明 白本 科 院校 教授 未必 能 胜任高 职 院校讲 师 的工作 。 加 坡理工 学 院对 师 新 资 方面 的人才 ,在使 用 方面选 择 的是 人尽 其才 的 、 务 实 的、 求效率 的做 法。 讲 二 、 加坡 人才 战略给 我 国高职教 育 的启示 新
【 收稿 日期】2 1-ll :0 Il-1
【 作者简 介1谈征宇09 4 , , : 6 一)女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 院副教授。
21. 丑职・ 02 1支 ■ 41
El 交流与探讨
院从 世界各 地 网罗研究 有成 的科学 家授 课 。 南 洋 让 理 工大 学师 生 有机 会 与诺 贝尔 奖 得 主 和其 他 顶 尖
粗浅 的看法 :

花红 ( 奖金 ) 收入 是非 常高 的 。而非精 英 阶层 的收 ,
入则 远远低 于这个 水平 。 国家提供 各种高 薪待遇 的
机会 给这个 精 英群 体 ; 这个 群体 也需要 参加各 种规
定 的考试证 实其 在实 际 岗位 上是 否确实 是精英 。 国
家还 有很 多 的机制 随 时淘 汰 目前不合适 的人 员 。 重

交 流与探
浅 谈新 加坡 人 才 战略给我 国高职 教 育 的启示
一 谈 征 宇
( 南 交通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湖 南 长 沙 4 0 3 ) 湖 1 12
摘 要 : “ 英 治 圆战 略 建 设 强势 圆 零” “ 力 资 源 计 划 带 来 国 际 声誉 ”“ 师 实 用政 策 保 障 高 职腾 飞 ” 个 方 面 简迷 从 精 。人 。教 几 了新 加坡 高 效 务 实 的人 才战 略 。 合 我 固 高职 教 育的 实践 。 出 了 “ 英 参 与 规 划 提 升 顶 层 设 计 水 平 ” “ 工 巧 匠进 梗 利 于 专 结 提 精 ,能 业技 能 实训 ” “ 资 培训 洲评 提 高教 学教 改 能力 ” .师 等几 点 启 示 。
得 主 )Doga seo (9 6年诺 贝尔 物理 奖得 、 uls hrf 19 O
主 ) 朱棣 文 ( 9 7年诺 贝 尔 物理 奖 得 主 ) 1 位 、 19 等 1 诺 贝尔奖 得 主在其 国际咨 询委 员会 出任顾 问 . 该学
100新 币 / 40 每月 。 教授 则达 1oO 9 0 币 正 30 一100新 , 月 。他们 每年 都还 另有 相 当于 13个 月 工资 的 每 .
moe17 r(95年诺 贝尔 物理 奖得 主 )丁肇 中 (96年 、 17
诺 贝尔物理 奖得 主)李远 哲 (9 6年诺 贝 尔化 学奖 、 18
币 ( 人 民币 10020 0元 , 月 )而 中小 学 校 约 50-0 0 每 。
长  ̄ 0 .0 0 0 0 10 0新 币 / 月 。 大 学 副 教 授 7 0 每 9 0.
的交流 ; 任 院士作为职业 院校 的顾问 , 聘 为学校 的重
大决策提供 咨询和把关 。提高职业 院校决 策的科 学 性。 总之 , 精英参 与规划必将 提升高 职教育发展的顶
层 设计层次 和水 平 , 重视顶层设 计 、 而 科学 制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